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摘抄


第一篇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摘抄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摘抄》

随笔吧为您精选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摘抄请您欣赏。

1、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2、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4、侍亲以得欢为本。

5、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6、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7、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8、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9、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10、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1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12、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3、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14、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15、危急之际,惟有专靠自己,不靠他人为老实主意。

16、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17、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18、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19、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20、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21、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22、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23、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24、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5、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26、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27、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28、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

29、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30、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31、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32、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33、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34、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35、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36、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37、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38、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39、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40、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41、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42、各安共分而天下平矣。

43、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44、好谈己长只是浅。

45、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4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47、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8、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49、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50、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51、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52、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53、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54、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55、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56、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57、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58、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59、办大事者,以选替手为第一要义。

60、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61、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62、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6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64、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65、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66、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6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68、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69、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70、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71、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72、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73、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74、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75、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76、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77、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78、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79、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以上是关于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摘抄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比较好别忘了转发哦!

第二篇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摘抄
《像少年啦飞驰经典语录摘抄》

随笔吧为您精选像少年啦飞驰经典语录摘抄请您欣赏。

1、看来潮流是只能等不能追的,这和在火车站等候火车是一个道理,乖乖留在站上,总会有车来,至于刚开走的车,我们泛泛之辈是追不上的。

2、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觉得无比的滑稽和悲伤,觉得很多事都像老枪冥思苦想的文章,花去你无数的精力,最后你终于把它完成,而它却不是属于你的。

3、当年夏天,我回到北京,我所寻找的从没有出现过。

4、有时信多比钱多更快乐,因为钱是可以赚的,而信却赚不来。

5、一个医生可能一辈子称不上医学家,但一进医院就意味着你是书法家。

6、当时所有的事情的事实都是:一切都不会出意外,只是多了一点波折。而那些波折却让我们痛苦不堪。

7、孰不知无论你是出了名的"乐"或是有了钱的"乐",朋友只愿分享你之所以快乐的原动力,比如名和钱。"快乐"归根结底还是要自己享用的。

8、但懂事只是指一种克制,不让自己的本性流露出来,本性终究是本性,过久了就会自己露出来。

9、一切都不会出意外,只是多了一点波折。而那些波折却让我们痛苦不堪。

10、正在豪情万丈时有人唱反调是很能给人打击的事情,尤其是话未说完被人掐断,像是关云长被砍头般。当年关公被斩,身居当阳,首埋洛阳,身首两地,痛苦异常。

11、一般来说,看信时快乐,回信时就痛苦;而看信时痛苦,回信时就快乐。

12、做了梦却回忆不起来的确是一种遗憾,正好比文章发表了收不到稿费。

13、在学校里,最受人尊敬的是文学,而最不受人尊敬的是文学社。

14、这里有一个矛盾:真理往往是在少数人手里,而少数人必须服从多数人,到头来真理还是在多数人手里,人云亦云就是这样堆积起来的。

15、失恋的女人,要么一生不嫁,要么嫁得飞快。在她飞快地嫁人以后她恍然明白自己谁也没有气着。

16、没当官的人好比一群野狗,那官职宛如一根链条,一旦野狗群里有人当官,那野狗就严然变成一只家狗,有了狂吠几声赶其它野狗的资本和身分。

17、在人看来,占着茅坑不拉屎是可恶的,其实,最可恨的却是拉完了屎还要占着等坑。

18、我只是在做我喜欢做的事而已,对此我想其他人没什么必要来指点什么。

19、我们为什么需要美女,可能她们改变你的生活习性,让人感这个世界充满期待,虽然当你觉得期待的东西就要得到的时候,她们马上去普度众生,让其他人觉得生活充满期待。

20、在每个人的记忆里,都会深记两种东西,快乐的和痛苦的。忘记得最快的是无聊的。

以上是关于像少年啦飞驰经典语录摘抄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比较好别忘了转发哦!

第三篇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摘抄
《语录摘抄中国经典语录摘抄》

随笔吧为您精选语录摘抄中国经典语录摘抄请您欣赏。

1、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孔子

2、春花不红不如草,少年不美不如老。袁枚

3、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

4、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7、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冠子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14、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15、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多半苦中来。曾国藩

16、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17、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18、三千功名尘与土,八千里云和月。岳飞

19、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0、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

2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2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27、苛政猛于虎。《礼记》

28、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叶梦得

2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3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经》

3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3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3、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4、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摘抄

3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3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7、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3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3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41、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4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43、当仁不让于师。孔子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摘抄

44、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

4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4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4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48、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

4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51、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5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53、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

54、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55、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5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7、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5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5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60、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6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6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

6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6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65、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

6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

6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6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69、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东野

70、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以上是关于语录摘抄中国经典语录摘抄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比较好别忘了转发哦!

第四篇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摘抄
《曾国藩家书语录豆瓣版》

2010-03-14 12:22:53 来自: 铁棍男孩冯扯扯 (HAYAH)

曾国藩家书的评论

何兆武的《上学记》里曾写过“中国历史上真正能够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的只有二人:王阳明,曾国藩”。我对曾国藩的兴趣是看唐浩明的那套《曾国藩》吊出来的。后来又找出他的家书合集来看。一直想把笔记整理出来,从纸上散乱的摘抄,到电子版,再到分类的,再到打印出来贴在日程本的不同地方。我终于可以说,这本书对我很有些影响了。我把我的整理贴出来,给需要的朋友。

---------------------------其实我只是一条分割线---------------------------

【养心】

1.能慎独,则内省不疚。

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功夫也。

2人生第一自强-养心。

3总要养得胸次博大活泼,此后当更有长进。

4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5但讲阔大者,最容易混入散漫一路。遇事蛮干,毫无条理,虽大亦奚足贵?等差不紊,行之可久,斯则器局宏大,无有流弊者耳!

6.脚踏实地,求精而不求阔。

二.【立身】

1.《中庸》其要归于愚必明,柔必强。最主要的就是把不明白的变明白,不坚强的变坚强。

2.早起也,有恒也,重(稳重)也,三者皆尔最要之物。

3.好汉打落牙齿和血吞,真处逆境者之良法也。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4.稳扎稳打,机动则发。

5.才识平常,断难立功。

6.志大才疏,有心无力,故无成。

7.无实学而有虚名,自知当有祸变。

8.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

9.人之气质,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10.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11.读书以训诂为本,事(侍)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言为本。

三.【奋进】

1.不能不趁三十以前立志猛进也。

2.困时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由亨通精进之日。

3.得不足喜,失不足忧,总以发愤读书为主。

4.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

5.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6.仅因为小小的科举考试不中就发牢骚,我私下也笑你志向不大,心中所忧虑的事情也不大。……正可困心横虑,大加

卧薪尝胆之功,切不可因愤废学。

7.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8.光阴难得,一刻千金。

9.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10.凡全副精神专注一事,终身必有成就。凡人作一事,首尾不懈。若存一爱惜精神的意思,将行将却,奄奄无气,决难成事。

精神愈用愈出,智慧愈苦愈明。

四.【日日恒常】

1.诸弟须日日用功,万不必作叹老嗟悲之想。

2.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尝苦力思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一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尔。

3.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4.每日有常,自由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忽换彼书尔。

5.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6.凡作一事,无论大小难易,宜有始有终。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7.大凡一件事,没有志气做不成,不坚定也做不好。

五.【戒惰、戒傲、戒牢骚】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吾但以傲惰二字痛下功夫,不问人之骂与否也。

2.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早)起为第一义。

3.常存敬畏之心,勿恃才傲人。

4.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

5.开口便道人长短,笑人之鄙陋,均非好气象。

6.谚云:“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散。”非必锦衣玉食,动手打人,而后谓之骄傲者也,但使志得意满,毫无畏忌,开口议人长短,即是极傲尔。

7.京城之中,亦多自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

8.若人之傲惰鄙弃业已露出,则索性荡然无耻,摒弃不顾,甘与证人为仇,而以后不可救药矣。

9.常存敬畏之心,勿恃才傲人。

10.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

11.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

六.【观人择交】

1.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2.希望平日至交也能成患难之交,并不现实。应明白两个概念“平日至交”“患难之交”。

3.凡有一长一技者,不敢轻视。

4.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谦谨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

5.凡危急之时,只有靠自己靠得住。其在人者,皆不可靠。

6.出门人事皆须细心。

7.交际原则:诚信可靠,协助之力,不谈大话。

8.情愿人占我的便益,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以后凡事不可占人便益,不可轻取人财,切记切记。

9.一生成败,都与朋友是否贤能有关,不可不慎重。

10.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大者。

11.与他人交际,要除去自己不是。总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

12.各勉其所长,各戒其所短。

13.交友办事之道全在“久而敬之”,日慎一日,以求其事之济。一怀焦愤之念,则恐无成尔。“久而敬之”四字,不特处日日友为然,即凡是亦莫不然。

14.受人恩情,当为将来报答之地,不可多求人也。

15.人心之坏,又使人处处寒心。吾惟尽一分心作一日事,至于成败,则不能复计较矣。看破此等事物,则知世路之艰险,而心愈抑畏,气反愈平和。

16.与人周旋,不可有真意而无文饰。

吾服官多年,常在“耐劳忍气”四字上做功夫也。近岁阅历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此切己体察之一端也。

七。【勤】

1.宜令勤慎,无作欠伸懒漫的样子,至要至要。

2.勤则兴,惰则败。

3.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八.【持家】

1.虽大富大贵,亦靠不住,惟勤俭二字可以持久。

2.吾家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自概之道云何,亦不外清、慎、勤三字而已。吾近将清改为廉字;慎字改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尤为明浅,确有可下手之处。

3.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切戒之。

4.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

5.莫怕寒村二字,莫怕悭吝二字,莫贪大方二字,莫贪豪爽二字。由俭入奢,易于下水,由奢及俭,难于登天。

九.【时间】

1.宜在二三十岁立定规模,过三十后则长进极难。

2.不能不趁三十以前立志猛进也。

3.习惯自然,久久遂成德器,遂不至徒做一场话说,四五十而无闻也。

4.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十.【对事的态度】

1.凡是当有收拾。

2.不宜过露痕迹:在外以谦谨二字为主,力除傲惰二弊。

3.力尽人事,不存丝毫侥幸之心。

4.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由天主者无可如何,只得听之;由人主者,尽得一分算一分,撑一日算一日。

5.大凡办一事,其中常有曲折交互之处,一窃不通,则处处皆窒矣。

6.一事一物皆求其理,一言一事比求至是。

7.《大学》能使人成功的地方,也就二条而已:一是格物,而是诚意。格:接触事物,弄清它的道理,深入地考察研究。物:本末之物,身体、精神、意念、知识、家庭、国家、天下。诚意:遵循自己所懂得的道理去身体力行。

8.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尔成功者居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一靠自己努力,二靠别人刺激,三切忘无所事事。

9.受创愈甚,成功愈易。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颇称适意,不过错过机会,当尽心竭力,做成一个局面。

10.时刻想到成功之难,刻刻存一有天下而不与之意,存一盛名难符,成功难居之意。

第五篇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摘抄
《曾国藩家书 名言》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摘抄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勤俭节约,未有不兴。

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4, 附课程表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俱,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

杂。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

凝命,如鼎之锁⑥。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五、读史、廿三史每日读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写日记、须端谐,凡日问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己出,终

身不间断。

七、日知其所亡⑧、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摘抄

门,艺术门。

八、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金寡,气之盛否。

九、谨言、刻刻留心

第六篇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摘抄
《《曾国藩家书》警言名句》

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

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义之旗帜也。

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

凡国之强,必须多得贤臣;凡家之强,必须多出贤弟子。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人谁不死,只求临终心无愧悔耳。

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逸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尔兄弟努力读书,决不怕没饭吃。

家中大小,总以早起为第一义。

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

走路宜重,说话宜迟。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历观古来世家之久长者,男子须讲求耕、读二事,妇女须讲求纺绩、酒食二事。

君子贵于自知,不必随众口附和也。

读书乃寒士本业,切不可有官家风味。

莫作代代做官之想,须作代代做士民之想。

切不可忘却先世之艰难,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

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亦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的。

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游子在外,最重惟平安二字。

温经须先通一经,一经通后,再治他经,切不可兼营并鹜,一无所得。

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是而不败者,亦未之有也。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盖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至当不易之理也。

为一己存惜福之心,为阖族留不尽之泽。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凡盛衰在气象,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

学诗无别法,但须看一家之专集,不可读选本以汩没性灵,至要至要!

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益,不可轻取人财,切记切记。

若非道义可得者,则不可轻易受此。要做好人,第一要在此处下手,能令鬼服神钦,则自然识日进、气日刚。

可以为天地之完人,可以为父母之肖子,不必因读书而后有所加于毫末也。

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

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至切至切。

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无有不败。

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

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荀子称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庄子称用志不纷,乃凝于神,皆至言也。

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

祸福由天主之,善恶由人主之。由天主者,无可如何,只得听之;由人主者,尽得一分算一分,撑得一日算一日。

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

第七篇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摘抄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之人生最高境界》

读书内容:《曾国藩家书》(曾国藩著) 花一天时间一气读完《曾国藩家书》,虽有囫囵吞枣之嫌,但枣味多少稍存齿间,尤其是曾国藩多次反复强调的一些观点,印象尤深,略作整理以求回味自勉。 其一:家和万事兴。 曾国藩素仰其祖父“积德累仁,救难济急”之风。对于族人亲友,尽其所能施以援手。他感念叔伯舅姑之恩德,因他们的困窘而不忍,故推爱有加,接济偿债,急人所难,济人水火,对他来说都是常事,也是分内之事。并且告诫诸弟,对于“宗族姻党,无论他与我家有隙无隙,在弟辈只宜一概爱之敬之”,“古来无与宗族乡党为仇之圣贤,弟辈万不可专责他人”。知恩图报,饮水溯源,以德报怨,孝悌友爱,正是这些品质维系了家族之和谐,家和,则万事兴。因为曾国藩认为,祖上累积的福报大多落在他一人头上,实在受之有愧,侵占了族人们的福报,所以尽自己所能,雨露均沾,多回报一些给其他家人,不致于折福损德。反观很多得志便张狂、六亲不认的,往往最后的下场就是众叛亲离。 其二:管好家里人。 曾国藩虽然家族观念很重,爱惜族人,但也对他们约束有加。有一次,曾国藩听说父亲去省城、县城替人说事求情,特意给叔父写信,让他劝告父亲不可干预公事,说地方官虽然碍于情面,表面上敷衍你,其实最烦此类说情干预,“凡乡绅管公事,地方官无不衔恨”,所以“望劝父亲总不到县,总不管事”,“无论有理无理,苟非己事,皆不宜与闻”,“家中一切,有关系衙门者,以不与闻为妙”。想到我们现在,很多官员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执法者往往要铁面无私、秉公办事真的很难,有的案子刚有些眉目,甚至才一进场,就有各种方方面面的关系纷至沓来,某某长的亲戚、同学甚至同乡,或者亲戚的亲戚,关系网笼罩四方,这活儿也就别想干了。 还有一次,他听说家里人打算募捐以弥补地方官的亏空,要求家人“万不可出力”,“此事若各绅有意,吾家不必拦阻;若吾家倡议,万万不可”。因为官员亏空,多数是书吏“上则吃官,下则吃民”,中饱私囊,人民是无辜的,所以捐银弥亏这种事,不宜操之太急,必须人人自愿,如果强行摊派,就是把好事做成了坏事,反而被那些书吏拿做把柄,不得不防。这就是曾国藩谨慎之处,做人做事不图眼前虚名,能看到长远或成的隐患,深知家人“当藏身匿迹,不可稍露圭角于外”,低调行事,方不给自己埋下祸端。此外,在给他父亲的信里,他也希望约束族亲不仗势凌人,“本家有事,情愿吃亏,万不可与人诉讼”。吃亏就是占便宜。这才是维系家族长久昌盛的根本。古今多少官员,自身或是能保清白,却是从家眷处产生了缝隙,而被“苍蝇”叮上,最终祸殃延己。 在选择媳妇方面,曾国藩同样谨慎。有人给他说了一家姓常的人家的女儿,估摸着是富贵人家,他却不愿。因为那听说那常家人喜欢“恃父势作威福,衣服鲜明,仆从煊赫,恐其家女子有宦家骄奢习气,乱我家规,诱我子弟好奢耳。”他理想的媳妇,只需“在乡间选一耕读人家之女”就好,足见他的观念并不同于一般门当户对,却是希望朴素寻常,知书达理就好。后来有了媳妇,他告诫儿子,让媳妇要下厨、纺织,不能因为出身富贵人家就不做家务,还要求媳妇女儿每年各给他做一双鞋及织布做成衣袜,考核女眷是否勤劳。 在他率领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期间,他的弟弟曾国荃也是主要将领之一,能征善战,家里族人也有不少投奔到他营里效劳,对于这种情况,曾国藩写信告诉弟弟,能照顾族人是好事,但不要“冗员浮杂”,确实不能发挥作用的族人,或者拿钱让他们回老家去,或者在营外单独安置,不让军中有“惰慢喧杂之象”。 这些细节之处,可以看出曾国藩治家之有情有严,正是出于这些约束,所以他可以平步青云,而无后院起火之忧。 其三:为人多惶恐。 曾国藩在家书里,多次提及一种惶恐的心态。 这种惶恐或存于戚族之间。比如“诸戚族家皆穷,而我家尚好”,他认为老天可以让他今天处于“丰亨”的境地,也可能明天让他处于诸戚族家的境地。所以认为处于顺境的时候,很惶恐地觉得老天待他太好了,“兢兢焉常觉天之过厚于我”,所以要用自己的“余”补别人的不足,就算以后处于逆境,也会很惶恐的觉得老天待他很好,那种好不一定是真的很好,而是相比于比他更不足的人,也要感念天恩,“亦兢兢焉觉天之厚于我,非果厚也,以为较之尤啬者,而我固已厚矣”,所以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不是像有的人,愿人穷不愿人富,看见别人比自己优渥一些,便羡慕嫉妒恨。 这种惶恐或存于兄弟

之间。比如他在家书里多次教导几个幼弟,弟弟们就不乐意了,回信说他的书信让长辈看了“疑弟辈粗俗庸碌,使弟辈无地自容”,他看了也是“不觉汗下”。这便像是在家人面前树立了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让家人有所对比,给后来人造成较大压力。而对于这点,曾国藩的看法是:“为人子者,若使父母见得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及我,这便是不孝;若使族党称道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及我,这便是不悌”,为什么这么说呢?他认为如果在父母族党中有贤愚之分,那就是自己平时有讨好的意思,用了心计,使自己得到好名声,而让兄弟得到坏名声,以后定会在兄弟间产生嫌隙。所以要互相体谅,“兄以弟得坏名为忧,弟以兄得好名为快”,一家人互为一个整体,共同进步,才能永葆和睦家风。 这种惶恐或存于同僚之中。比如他认为自己升迁太快,“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予之德薄才劣,何以堪此?”甚至一列京官中唯独他有重庆(祖父母、父母均健在)之喜,也让他不胜惶恐。曾国藩熟读《易经》,深知日中则昃、月盈则亏的道理,明白这世上“未有常全而不缺者”,唯恐自己福泽太厚,不知祸患何处,所以平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求缺陷,名所居曰‘求阙斋’,盖求缺于他事而求全于堂上”,基于这种观念,他认为家中的旧债不宜悉清,堂上衣服不能多办,甚至诸弟所需求的事物不能一一满足,也是求一种缺陷的平衡。曾国藩毕生追求的境界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认为“借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想到我们现在教养孩子,予取予求,恨不得天上月亮也给摘下来做玩具,如今想来,也怕是折了孩子的福分罢。由是想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倘若只有一半失意,则已算是上天眷顾了,凡事皆有定数,不可奢求太多。这样一想,什么孩子考差了、股票亏了、偶有小感冒、家里小争执什么的,都不算什么了,此处有缺憾才能有其他大圆满,心里求得平衡了,方可知足常乐。 至于学业之道,昨天已有赘述,余不一一。 纵观曾国藩之家书历历,其实多是琐碎小事,但就是这些琐碎细节之处,显出其博爱之气度,慎度之言行,勤俭之态度,严谨之作风,他并没有要求弟、子拼死读书、考取功名,但在他的教导下,几个幼弟从年少轻狂的官家子弟,成长为纵横一方的大将、重臣,两个儿子一则成为“学贯中西”之外交家,一则成为少年得志的数学家,成就都是不凡,而他本人,也被人誉为“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实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可见:细节决定成败,情怀成就大人。 虽然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但曾国藩家书里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细读,深思,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