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散文


第一篇:《一篇关于狼的文章》

我就是一头狼

一头孤独的狼,奔跑在广阔的原野上。

天上,一轮冷月高悬于寂寥幽深的夜空,狼牙辉映着皎洁的月光散发出嗜血的隐隐的暗红色光芒。

寒风凛冽地吹过荒原,枯黄的草叶在风中盘旋,狼在空旷荒芜的草原上奔跑,在他那倔犟的身躯里,有一颗对爱无限执著的心,时刻支持着狼在这个世界痛苦的生存着,终于,跑累了,便伫立于寒风中,昂首望天,一声长啸,牵出月夜一片光华,月影下,狼突然间感觉到一种悲沧,一种孤独,一种生命的距离,一种对明天的迷茫。

或许,狼对孤独是一种选择,选择做了孤狼,就要承担心底的一切沧桑,从选择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要一个人旅行,承受着自己对自己的承诺,但每当面对即将尘埃落定的结局,就会使狼体会到刻骨铭心的孤寂,那是从心的最深处爆发而出。

月已升高,更圆也更亮了,原先陪伴她的群星渐渐隐去了踪迹,夜空下,只有狼孤独的面对着月,月光在狼的眼里缓缓的荡漾着,溶解着一处又一处悲沧的领域,就这样,狼每晚都会孤独的在月下许久的站立,看着月升高,星隐没,月也在银辉中长久的凝视着狼,但是,狼知道,月仍然读不懂他,解不透他,得到的,却只有结果而没有原因,于是,狼依旧是孤独的,依旧在爱的旅程里奔跑,追逐着天际的落日,也追寻着落日后月翱翔的身影,同样,月也每晚都跟随着狼一路餐风饮露,看着狼在心神疲惫奔跑,于是,月也在心痛得盈亏圆缺中,得到了狼的一个又一个回眸。

如果可能,狼甘愿用生命与苍天交换,来换取与心爱的你相偎相依,因为,狼在孤寂的时候,不想触摸不到你,还有你的呼吸,你的心跳,在狼离开你视线的一瞬,狼的脚步就会变得沉重,而你的每一步也会踏痛狼的心,直至泪迷住了视线,狼这种爱的方式,难道真的像凤凰浴火,难道真的要用生命来做祭奠?于是,为了爱,为了追寻你离去后的讯息,无数个月下的日子,狼引颈长啸,那种犀利、幽怨、孤绝的声音,就是痛苦磨砺后的重生,迎着悲苍的时空,狼攀上最高的山峰,眺望着远方的你,守候着你目光的到来,虽无法靠近,但能默默相望,多想在你深深的凝视中,沉沉的睡去,不让狼丢失在旷野的呼唤中,就这样,在狼与月的目光交流的时刻,有泪落下……

狼孤独沐浴在月光的清辉里难以成眠,心却随着夜风飞向月空,与月同舞,来生总有因果,或许,重生是另一种存在的方式,月夜下,狼孤独的在四野行走,在清醒与放纵间游荡,身后留下的脚印,有着数不尽的寂寞,苍凉。或许,这种感觉就像是喝咖啡不喜欢加糖,是因为那种苦涩的滋味就象生活的味道,让人品味不同的酸甜苦辣,才能感知生活的颜色,没有人愿意受到伤害,可伤痛还是会像老朋友一样滋长在狼的身边,不管躲得多远,再回首时,终究无法改变事实,也许,历尽千帆过尽的相思,才会明白什么是注定。

因为有了昼与夜的交错,天与地的阻隔,让狼无法走出时空记忆的转换,但狼依然无悔,对着夜空,狼一次又一次的仰天长啸,银色的夜给了狼血样的眼神,黑色的斗篷给了狼迷一

样的身影,狼坚信,哪怕是百年的寂寞,千年的孤独,依然还要承担起那爱的承诺,或许,孤狼的本身就是一种挑战,而不是无奈的逃避,就这样,光阴似箭,狼生苦短,为自己的选择,默默承受,无怨无悔。

天边的月依然在默视着狼,地面的孤狼依旧在月光下飞奔,天地间,只有孤独的信念上他们不离不弃,或许,一切都会有尽头,相聚离开都是天数,但狼依然宁愿选择留恋,决不放手,也许会等到所有的风景都看透,才只有月光陪着孤狼一起看细水长流……

一头孤独的狼,正在仰天啸月

第二篇:《66篇经典散文诗》

66篇经典散文诗

1. 《乡愁》作者:余光中 朗诵:珍惜

2. 《南方的夜》董卿深情朗诵

3. 《教我如何不想她》朱军朗诵

4. 《预言》崔永元周涛朗诵

5. 《荷塘月色》朗诵:珍惜

6. 《雪》 朱军徐莉朗诵

7. 《送给天堂的孩子》范冰冰 李冰朗诵

8. 《死水》董浩朗诵

9. 朗诵《清淡的女人》

10. 《为了那盏温暖的灯》张丹丹朗诵

11. 电视散文诗《邂逅》

12. 《春》作者:朱自清 朗诵:珍惜

13. 诗朗诵《拥抱春天》 14. 朗诵《感悟清明》

15. 《电视诗歌散文》朗诵:珍惜

16. 《别》刘芳菲 王小丫朗诵

17. 诗朗诵《淡淡兰香》

18. 诗朗诵《一个人上路》

19. 《悼念一棵枫树》海霞 陈铎朗诵

20. 朗诵《海燕》

21. 诗朗诵《再别康桥》

22. 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23. 朗诵《大漠深处的胡杨》

24. 电视散文《雪乡》

25. 《你是人间四月天》方言朗诵

26. 《你是我心底的一首歌》欧阳夏丹 朗诵

27. 《灵魂朝拜的天堂》电视散文

28. 《蜀道难》方明朗诵

29. 朗诵《父亲是我生命的过往》

30. 《满江红》朗诵-野狼

31. 《望星空》王小丫朗诵

32. 《沉静中的流年》 作者 海狼 朗诵 珍惜

33. 朗诵《海棠花祭》 《无题》 海霞 张泽群朗诵

34. 电视散文《尚湖寻梦》 朗诵

35. 《等我们老的时候》朗读 雪冰子

36. 《我眷恋这土地》管彤崔治刚朗诵 37. 朗诵《一朵微笑》

38. 朗诵《你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相遇》

39. 朗诵《离开网络 我们还能爱多久》

40. 《地球 我的母亲》濮存昕朗诵

41. 《冬之韵》作者:快乐的漂泊 朗诵:珍惜

42. 《一棵开花的树 》音乐朗诵

43. 《岳阳楼记》鲍国安朗诵

44. 《点燃一盏心灯》朗诵:珍惜

45. 《我爱这土地》任志宏朗诵

46. 《多情自古江南雨》朗诵 珍惜

47. 《女人如花》朗诵:珍惜

48. 《思念北方》康辉 朗诵

49. 《将进酒》朗诵 濮存昕

50. 《在寒冷腊月的夜里》梦桐 朱军朗诵

51. 《声声慢》李清照名词浅析 作者:商山人 诵读:珍惜

52. 《十里长街送总理》朗诵

53. 《以生命的名义》潘虹等朗诵

54. 《荷塘月色》朗诵:珍惜

55. 朱总理深情朗诵的《狮子山下》

56. 《念奴娇赤壁怀古》诗歌.朗诵 57. 朗诵《春江花月夜》

58. 电视散文《行走在秋天里》

59. 蒋雯丽柔情朗诵《别哭,我的宝贝》

60. 配乐诗朗诵:《相信》献给80后

61. 《手》汪涵朗诵

62. 《等你》朗诵:珍惜

63.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诗朗诵

64. 《白杨礼赞》朗诵 野狼

65. 《父亲》徐涛朗诵

第三篇:《初三语文中考复习 课内记叙文散文 名著《西游记》 专题《狼》》

语文学科总复习卷一

一、名著知识(25分)

1、关于《西游记》的作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5分)

A、《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江苏人,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书香世家。

B、吴承恩早年参加科举考试,一直很不顺利,但中年以后取得“岁贡生”资格,仕途开始得意起来。

C、现在一般认为,《西游记》是吴承恩晚年隐居故乡时写的。

D、吴承恩还写过短篇小说集《禹鼎记》和许多诗文,但大多已失传。

答案:B。

解析:吴承恩中年以后只当过两任小官,仕途并不得意,伟大的作家常常与官场无缘,这也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的共同现象。

2、关于小说《西游记》的情节,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5分)

A、《西游记》共一百回,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写了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等故事,以及交代唐僧取经的缘由,是全书的引子。

B、《西游记》故事的主体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他们一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战胜了各路妖魔鬼怪,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C、孙悟空大闹天宫是全书最精彩的段落之一,不但生动刻画了孙悟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样一个造反者的形象,也为后来他追随唐僧西天取经提供了背景材料。

D、在取经路上,唐僧师徒四人遇到了善于变化的白骨精,虽然孙悟空火眼金睛,不为妖精所迷惑,可唐僧不知好歹一味大发慈悲,师徒四人最终反被白骨精所擒。

答案:D。

解析:在与白骨精的战斗中,虽然可唐僧不知好歹一味大发慈悲,但孙悟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未被擒,最终打死了白骨精,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3、关于小说《西游记》的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唐僧的形象在小说中最为高大,他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明知到西天去必然会碰到许多艰难险阻,但仍然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B、猪八戒可以说是小说中的反面人物,他好吃贪睡,爱占便宜,嫉妒心强,喜欢搬弄是非,一遇上困难就打退堂鼓,是取经途中的一大障碍。

C、小说中的神佛固然是正面形象,但他们也有人间常见的弱点,如昏庸糊涂、外强中干、不负责任等,甚至还有腐败的倾向。

D、孙悟空虽然有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这些优点,但他不服管教,屡屡违抗唐僧的命令而乱杀无辜,也是取经途中的一大障碍。

答案:C。

解析:A选项中唐僧固然有这许多优点,但他碰到妖魔鬼怪总是一筹莫展,滚下马鞍,同时又太糊涂太慈悲,孙悟空主动除妖时,他总是斥为“无心向善”“有意为恶”“不知好歹”,甚至念紧箍咒,使孙悟空无法去战斗除妖,结果自己往往遭灾受罪,小说对他批评得很厉害,所以说他形象最为高大不妥当。B选项中猪八戒虽然有这些缺点,但他又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如取经路上的脏活、累活等都是他来干,与妖精们斗起来也十分勇敢,有时也很聪明,孙悟空因三打白骨精而被唐僧赶走时,也是他用激将法把孙悟空请了回来,救出了唐僧,所以他是取经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D选项中孙悟空虽然屡屡违抗唐僧的命令,但他的目的是消灭妖精,而并没有过乱杀无辜,他也是取经成功的最重要保证之一。

4、关于《美猴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5分)

A、石猴出生时,“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了玉皇大帝,足可见他来历不凡,为后文称美猴王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B、有一日,石猴在玩耍时无意中发现了花果山上有一山洞,便带领众猴进入山洞,并以此为家,因此他被众猴拜为美猴王。

C、水帘洞之水“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因此后文美猴王向东海龙王借兵器时才会口称“紧邻”。

D、本文虽然写猴,但这里的猴与人并无多大差别,可见真正的领袖从来都是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最后由公众推举出来的。

答案:B。

解析:石猴虽第一个跳进水帘洞,找到这个天造地设的家当,但这个石洞却并非是他发现的。

5、关于《一调芭蕉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分)

A、本文开头写到一个樵夫,孙悟空向他问路时,他对答如流,并出谋划策,可见他也是神仙变化了来帮助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

B、孙悟空虽与牛魔王结拜兄弟,但因降伏了红孩儿,故牛魔王之妻,也是红孩儿之母铁扇公主非但不肯借扇,还把孙悟空扇到了八万四千里之外的小须弥山,说明孙悟空本领有限。

C、依靠灵吉菩萨所借的定风丹的帮助,孙悟空借到了芭蕉扇,扇灭了火焰山的火,保着唐僧

西天取经去了。

D、孙悟空变做小虫子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逼她交出了芭蕉扇,表现了孙悟空降妖时有勇有谋,并不单靠一根金箍棒。

答案:D。

解析:A选项中,樵夫虽帮助了孙悟空,但书中并未提及他是神仙变化而成的。B选项中铁扇公主虽将孙悟空扇到小须弥山,但小须弥山离铁扇公主住处五万多里,这表现了孙悟空的本领高强,也为情节展开提供了必要条件。C选项中虽孙悟空借到了芭蕉扇,但一来他是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才借到的,二来借到的只是假的扇子,并未扇灭大火,大火反而越扇越旺。

二、专题研究(15分)

6、关于蒲松龄的《狼》,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博人,明末文学家,著有《聊斋志异》,本文即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

B、本文表现了狼的狡猾,他们妄图通过彼此配合来对屠夫进行前后夹击,但“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屠夫笑到了最后。

C、文中屠夫不仅要与狼搏斗,还要对付一只狗,“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就写到一条狼找到一只狗来共同对付屠夫。

D、本文通过屠夫遇狼、御狼、惧狼、毙狼来展开故事情节,在文末用一句评论来嘲笑了恶狼,赞扬了屠夫。

答案:B。

解析:A选项中“明末”应改为“清朝”;C选项中“犬坐于前”的“犬”意思是“像狗一样”,这里是名词用作状语,并不是来了一只狗;D选项中应先“惧”后“御”,先是“大窘”,冷静下来后,屠夫背靠柴堆以防止两狼前后夹击。

7、关于《母狼的智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作者毕淑敏是我国当代女作家,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B、从文中可以看出,狼在危急时,会在草木茂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逃脱。

C、猎人最终还是发现了狼的两只幼崽,印证了“再狡猾的猎物也斗不过有经验的猎人”这句话。

D、本文通过一次不寻常的打猎,赞扬了母狼的智慧和伟大的母爱。

答案:C。

解析:猎人发现幼崽是为了解开之前的疑问,从而赞扬了母狼的智慧和伟大的母爱。

8、关于《狼》专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狼是一种残忍的动物,常在夜间活动,主要以鹿、羚羊、兔等为食。

B、狗的祖先是狼,狼经过人类的长期驯化而成为狗。

C、狼对人类的畜牧业是一种威胁,同时对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起着非常大的破坏作用。

D、狼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常常是负面的,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民族则把狼作为本民族的图腾加以崇拜。

答案:C。

解析:从《狼和鹿》一文中可以看出,虽然狼对人类的畜牧业是一种威胁,却对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三、课文理解(20分)

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 )9、《繁星》一文中“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这句话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视觉、听觉、幻觉的角度描写了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 答案:×

解析:“视觉”应改为触觉。

( )10、《济南的冬天》一文在描写雪景时,用了“青黑”“全白”“银边”“蓝天”“草色”“微黄的阳光”“粉色”等着色的事物,在直观上勾起读者对于色彩的美感和想像。 答案:√

解析:此说正确。这些景物写得生气蓬勃,色彩鲜艳明丽,恰到好处,传达出作者对济南热爱的真挚情怀。

( )11、《月迹》一文中的叠词极具特色,“粗粗的”“疏疏的”“玉玉的”“银银的”“淡淡的”“痒痒的”“细细的”“灿灿地”等,极具音韵,上口而轻松,使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答案:√

解析:此说正确。叠词具有韵律感,同时也符合儿童的语言习惯,让读者随着儿童不由自主地感受生活的美好。

( )12、《柳叶儿》一文中把太阳比作“鲜红鲜红”的大樱桃,充分表现了儿童丰富的想像

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答案:×

解析:本文是忆苦思甜之作,回忆了饥荒年代苦中略带些涩的往事,这里的比喻主要表现了孩子因饥饿而产生的联想或幻觉。

( )13、《背影》一文中写道:“他的背影混入了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抒写胸臆,写得十分感人。望着父亲消逝的背影,离情别绪涌上心头。

答案:√

解析:此说正确。“混入”形象地表现出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逐渐消失的情形,透过这个词语,我们似乎可以看见“我”一直在望着、找着,久久不忍离开。“再找不着了”,是更流露出一种怅然若失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