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体裁学困生转化方法的实效性分析及改进措施学困生转化方法的实效性分析及改进措施

学困生转化方法的实效性分析及改进措施


第一篇:《学困生转化改进设计方案》

学困生转化改进设计方案

内容提要: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彻底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在小学教育中尤为重要。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充分调动“学困生”积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揭示学习规律,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地处农村,交通不便利,信息不发达。学校 309名学生中有60多名借读生,其能力、智力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参差不齐;另外,全中心有10多名学生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有20多名学生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和爷爷奶奶等亲属生活;本地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大多流动到城区学校。学校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出现了学习比较吃力,渐渐沦为学困生。为了更好的使教师对每一个学生认真负责,特别是对学困生,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用诚心去打动他们,用道理去教育他们,用智慧去启迪他们。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此方案:

二、学困生的界定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又称学业不良的学生。是指学习效果低下,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基本要求的学生。其特点为:①学习成绩长期而稳定地达不到规定要求;②身心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正常;③造成的学困原因不同,但学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潜能,通过干预或辅导是可以转化的。

三、原因分析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的管理更多的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忽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虽然,我们都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实质学校更多的注重教学成绩,对于一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就低人一等。没有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让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再有,从学校的管理层来讲,重视发现问题,但没有能真正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对学困生关注的不够,对于一些学困生缺乏有力教育措施,一般就是你学习差就是留级。其结果是,留级生慢慢的还是成为班级的学困生。周而复始,渐渐的成了自然,见怪不怪了,好象理所当然就是这样子,最终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缺乏严格的要求管理与研究。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的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教法单调、乏味,内容安排上缺乏层次,课堂教学缺乏实效性。教师重知识、重结果,不重过程,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授之以渔。本来学生接受知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的,接受快的学生,学习能力不断的提高,接受慢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慢慢的就落下了。时间一长,想努力学也跟不上了,成为了所谓的“学困生”。另外,教师的精力有限,关注学生不够,不能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唤起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致使学生不喜欢教师,造成学生的厌学。同时,对于学困生缺乏研究,缺乏有效的措施、方法。

(三)家长方面的原因

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持之以恒的,需要父母的管理,可是很多的孩子因为离异、父母再婚、外出打工和爷爷奶奶等亲属居住。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很乏力,管理的方式只有一个方法,不好好学习,就是“打骂”。同时中国的传统也说“棒打出孝子”,而没有良好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也仅限于家长会、电话联系,家访也只是流于形式,致使家长关注孩子不够。

(四)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

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信心,没兴趣,学习习惯差,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等。

四、改进措施

学困生大部分是智力潜能没有得到很好开发的学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心理不能健康发展而造成的。因此,只要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发挥潜能的条件,这些学生也都可以成材,甚至有的可能成为杰出人物。

(一)从学校层面讲

1.加强管理,建立研究机制。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为副组长,各年级教师为组员的研究小组。实行管理分工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细化组织成员的具体职责,加强对学困生的管理,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2.制定行动研究方案。由主管主任制定学校实施方案,教师根据自己确定的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但方案的主体应包含(1)学困生的成因,类型,特点分析;(2)转化目标;(3)转化措施,要求内容具体,

具体到时间;(4)预期达到的效果及预期完成转化的时间,对转化效果的自我评价,提炼经验,调整转化措施。

3.建设良好的评价体系。学校要制定好评价体系,包括学校自我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困生的转化过程评价。通过学生的评价手册、教师考核评价方案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语点评或发放实物奖品及奖状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评价。

(二)从教师层面讲

1.构建培训体系。根据研究需要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召开研讨会,积极配合县教委德育研究室的研究。聘请市县专家到校进行培训。(1)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一是选派教师到市、县手拉手学校(如:市丰台长辛店小学、卢沟桥一小、东四九条、县十一校、二小等)学习如何挖掘教材、理解课标、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课后辅导等,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二是请县教研中心教研员袁红娥、刘力、谢立新、白毅全等老师到校开展专项讲座(如语文方面,怎样备课、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等;数学方面,如何整体把握教材;科学方面,科学课型及监测的试题分析等),提高教师学科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三是请县德育研究室教研员韩风利、李冬梅到校开展班级体建设、如何上好德育活动课、学困生转化的研究等讲座,指导推动学困生转化工作深入开展。(2)开展校本培训。第一,通过学校师带徒,为年轻教师及初教该学科的教师找一位师傅,经常互相备课、互相听课,从课前——教学设计、课中——教学过程、课后——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等方面进行跟踪指导。发挥优秀骨干教师作用,培养年轻教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第二,发挥学校教学干部的作用,经常深入课堂,开展听评课,指导教学,关注学困生。第三,开展班主任研讨交流,互相启发。(3)利用网络,开展网上研讨、交流。并且要制定研讨交流制度,做好规划、记录并及时对课题情况进行总结。

2.加强会议推动。定期组织研究教师召开有专题的研究会议。要求所有教师、干部要对每个班级的对学困生要清楚,能叫上名字,通过定期监测和每节课测评以及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学生的各项表现,开专题会议,讨论学生进步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对重点人进行跟踪指导。并做好规划、记录并及时对研究情况进行总结。

3.建立学困生档案。首先通过前期监测确定学困生名单,要求校长、教导处、科任教师及班主任必须明确哪些是学困生。因此在课堂上多加关注。然后建

立学困生档案,档案中要明确分析出每个学困生的学困得原因,并且和管段的干部一起研究针对每一个学困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最后要针对每一个学困生制定相应的阶段性的监测,并且要根据监测成绩和研究效果随时进行调整,以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三)从家长层面讲

1.积极与家长沟通,学困生的转化,离不开家长的协助。要多与学困生家长沟通,定期开展家长会、给家长打电话、家访或写信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掌握动态,以便形成教育合力。

2.利用网络、光盘、录相等让家长观看专家讲座,有意识的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水平。

3.建立“家长学校”,每学年定期评选“好家长”,让家长讲自己教育自己孩子的故事,使家长间互相交流,不断提高教育自己孩子的能力。

4.设立“学校开放日”,让家长走进校园,在听课的同时,了解学校的各项工作及活动,成为学校的一员,愿意来到学校同教师探讨教育子女的办法。

(四)从学生层面讲

1.为每一个学困生制定转化方案,具体到每一个月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转化方案,并预期达到的目标。(如下表)

2.结合学科课堂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通过主题班队会、德育活动课、实践活动、观看影片、请家长现身说法、或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等形式,加强学生的教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激励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另外,教师要注重学生学法指导,课前要培养学生如何进行预习,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教师本人要挖掘好教材,充分的利用教材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思维训练、探究性活动训练,尽可能地让学困生掌握较多的学科学习方法;课后要加强辅导,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进行针对性补差训练。

3.建立1 x互助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困生找一位同学、任课教师或者教学干部,组成1 x互助组,互助教师要有对学困生的具体转化措施,互助教师要经常和学困生谈话,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改变转化的策略。

4.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针对学困生的懒惰、拖拉等不良学习习惯和不当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和学习计划。主要是从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这五个环节上做好文章,预习弄清难点,听课领会关键,复习扫除疑点,作业全面巩固,小结形成系统。另外,就是从薄弱环节入手,找准学生存在问题的关键处,就是学生错题的地方,要建立学生的错题集,把所有错的题都学会了,那么学生也就提高了,也就有效率了。

5.帮助学生写成长日记。

通过日记等形式要求学生谈今日自我和昨日自我,力求使学生认识到那个比昨天更新的自我。认识到一个比昨天进步的自我。同时教师要认真批改,抓住学困生的每日的亮点和进步,及时进行表扬。

6.超越竞赛。

鼓励学困生和自己程度相近的同学竞赛,并和自己竞赛,通过每次监测、小测验,给学生写评语、发喜报、奖状、奖品等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心,激发学困生的积极性。

7.找优点,激发潜能。

请学困生自己或同学老师帮助他找优点,使学困生建立起不可动摇的信心,激发潜能,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通过找优点并大力强化其优点的方法,就是要让他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

8.调换座位。

把学困生的座位安排到一位学习好同时能够约束、帮助他的同学旁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困生的成绩,也提高了帮助他的同学的帮助人、改变人的能力。

五、评价效果。

1. 测试法:通过小测验了解“学困生”发展情况,检验转化成果,调整转化措施。

2. 个案分析法:把转化过程中成功的事例形成个案逐一分析,找出前后差距,总结经验。

3. 观察法:观察“学困生”上课参与教学活动情况,了解其发展状态。

4. 座谈法:通过和教师谈话了解学困生的转化效果,转化措施是否有效。通过和学生座谈了解老师的方法是否有效,是否得到学生的认可。

5. 经验总结法:实验探索、提炼成果、理论创新、推广成果。

第二篇:《学困生转化 课题论证报告》

吉林市教育局十三五规划课题

《初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论 证 报 告

舒兰市二十五中科研室 万里

吉林市教育局十三五规划课题

《初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论 证 报 告

课题负责人:李亚仁 课题执行人:万 里

课题研究时间:2013年6月—2014年6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国内外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八、课题组主要成员

吉林市教育局十二五规划课题 《初中科任教师教学反思实效性研究》

论 证 报 告

舒兰市第二十五中学科研室 执笔:万里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舒兰市二十五中是我市东部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学校规模小,面临着生存和发展、提高的重任,学校教师中科任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所占比例较小,科任教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提高工作任重而道远。学生学习积极性亟待提高,学业水平不高。学生中学优生比例较低,而学困生的比例相对较高(大约占班级学额的25℅)。如果学困生问题处理和转化不当,会逆转为问题生和辍学生,直接或间接给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显得非常紧迫和重要。

因此,借助吉林市教育局“校本科研十三五”课题申报的良好契机,我校选择了《初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子课题。首先,此项子课题易于操作,便于施行。其次,此项子课题针对性较强,如实施好能切实提高我校学困生转化工作。最后,此项子课题实施后,必将切实收到预期的实效,并指导和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工作,能切实提高我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成绩。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学困生产生原因分析:通过对确定课题前调研问卷数据汇总统计后,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观察,认为学困生产生原因如下:

学困生自身原因:

1.大多数学困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学科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成了学困生加违纪生,不能坚持学习,作业照抄,平时贪玩,经不起不良诱惑,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大多数学困生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学习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好学科缺乏自信心。

3. 大多数学困生学习方法运用不好。学困生往往是课上低质量听课,课后完成作业敷衍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遇到探索性问题时,经常不知所措,分析综

合的能力较差。

4. 大多数学困生依赖心理强。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其他同学,把学科学习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身上。 学困生外部环境原因

1.学困生小学阶段的基础差:由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从小学毕业直接到初中学习,其中包含一定数量的学习习惯不好和成绩不合格者,未处理好小学与初中的知识衔接,导致新旧知识的断链。

2.现行使用的教材原因:初中学科教材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增大,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再加上学科增多,整天应付所谓的大量的作业,没有时间消化,从而影响学科课的学习。 3. 不良家庭因素的影响: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由于游戏厅、网吧、大量的不良影视作品、读书无用论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吞噬学生纯净的心灵,造成学生厌学、弃学等。

4.不良家庭因素的影响:如父母外地打工、学生留守,父母离异、学生单亲,亲人生病、去世等原因,致使学生学习中断及心灵可能遭受重创,使学生出现心理素质偏差,造成学生的突然学习困难,若不及时从思想上解决,会导致这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经统计我校单亲家庭子女占学困生总数近一半左右。

问卷数据汇总分析,归纳学困生的几种心理:

1、自卑型:性格内向,缺乏自信,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怕出错误受人耻笑,不敢问问题,缺少与老师的情感交流;或者思想包袱重,很想学习好,偷偷努力,成绩就是上不去,有压抑感,所以很自卑。

2、基础型:原来基础比别人差,上课听不懂;或身体差,缺课多,因而掉队了。这类学生想赶上去又怕吃苦,往往原地踏步甚至下滑。

3、缓慢型:能学会,就是接受速度慢。来不及消化巩固,新的一课又来了,夹生的勉强跟着学下去,以至恶性循环。

4、厌学型: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缺乏毅力,怕吃苦,自动放弃。

5、逆反型:由于受到家长或老师的批评,对家长或教师不满,产生逆反心理而赌气不学,逐渐掉队。

6、随意型:平时学习不努力,无所谓,家长也管不了,听之任之。

7、牵连型:有些人本来学得还可以,但由于所在班级普遍学习环境较差(所谓乱班),周围学习环境不好,只求随大流,结果走下坡路。

第三篇:《对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对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由于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及学生自身原因,导致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缺乏信心,对学习会失去兴趣,发展滞后,成为“学困生”。“学困生”虽然在班级里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成为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因素。抓好对“学困生”的教育对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科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我校是个乡村学校,我校在校生家长20%以上进城打工,这些学生大部分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和照顾,思想、心理、行为难免产生偏差,影响了学习,甚至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使教师头疼,学校为难。学困生是一种普遍现象,转化学困生,促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因此,我校依据实际情况,拟定了“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

二、学界对“学困生”概念的界定: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影响,造成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主要指学生的智力同学业成绩比较时,智力在标准以上但学业成绩显著低劣者。我们所说的学困生仅限于学业方面,专指那些学习困难或学业失败或偶尔有些不太规矩的学生。其二、学困生,泛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心理水平,知识水平,情感意志等方面与同龄学生有一定距离的学生。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伴随学生群体存在,往往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也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其三、学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