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演员


篇一:《不可思议》

家居生活如度假 河怡半岛是我家 西北半岛花园

用*不可思议*引文 基本信息

发 音 : bù kě sī yì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人或物

近义词 :不可捉摸、神乎其神、玄而又玄

反义词 :一目了然、洞若观火、通俗易懂

释义:原为佛教用语,指言语思维不能达到的神秘境界。形容对事物的情况、发展变化言论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

辨形: 议;不能写作“意”或“义”。 【近义】不可捉摸 神乎其神 【反义】一目了然 洞若观火 【英译】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诗词

踏莎行

作者:蔡伸 朝代:宋 体裁:词

玉质孤高,天姿明慧。了无一点尘凡气。白莲空殿锁幽芳,亭亭独占秋光里。一切见闻,不可思议。我今有分亲瞻礼。愿垂方便济众生,他时同赴龙华会。

满庭芳 赠姚玄玉

作者:马钰 朝代:元 体裁:词

道家活计,坦荡蓑衣。住行坐卧相宜。悟彻清贫快乐,绝尽狐疑。生涯逍遥自在,水云游、海角天涯。无系绊,纵闲闲来往,有甚归依。把握玄中妙趣,除心病,修炼有似良医。谁信男儿有孕,不可思议。气结神凝命住,产胎仙、超越九嶷。恁时节,显朝元,归去容仪。

满庭芳 赠众女姑

作者:马钰 朝代:元 体裁:词

嫌风怕日,爱惜容仪。画堂深处相宜。对镜梳妆,整理金缕罗衣。因闻风仙蝉蜕,慕真修、决烈无疑。弃华丽,便蓬头垢面,布素归依。昔日灵根受病,知今却,须当下手亲医。搬运身中日月,直接天涯。自然木金成宝,现神珠、晃曜清沂。主知道,这些儿,不可思议。

名言

高尔基说:“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示例

无法想象无法说

《生命的不可思议》是作者历经半生的探索与跌撞后亲笔撰写而成的。她以拳拳自省、娓娓妙曼的叙述方式,勇敢而真实地揭露了自身成长历程,呈现的是一幅诡谲而寥廓的心灵地图。

作者集美丽气质与卓越才华于一身,自传从她父母那一代开始谈起,一直到她长大成为演员、作家、译者,最后蜕变为“身心灵”的探讨者与治疗者为止。书中生动的描绘了她的童年经历、两性经验、因缘生灭,以及对人类本体生存的洞察与反思,读来有一种直指本觉、豁然开朗的震撼。这是一本关于成长、自觉与自救的传记。

篇二:《世界十大魔术揭秘》

世界十大魔术揭秘

魔术就是一随机应变为核心的一种表演艺术,是制造奇迹的艺术。它是依据科学的原理,运用特制的道具,巧妙综合视觉传达、心理学、化学、数学、光学及形体学、表演学等不同科学领域的高智慧的表演艺术。抓住人们好奇、求知心理的特点,制造出种种让人不可思议、变幻莫测的假象,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下面让我们来细数一下史上最不可思议的10大魔术。

1、人体切割

由大卫·科波菲尔表演的人体切割中,死亡锯其实是为了避免出错而设。表演者躺在一个巨大锯子下的桌子上,这里面暗藏一个计时的装置。在保证表演者戴着手铐趴在一个箱子中时,大锯子开始缓缓落下。过一会儿,表演者在箱子里挣扎着想要逃脱手铐。最后在锯子落下来之前表演者有时间逃脱。刀片刚好切中了演员,桌子被切成两半,以使演员看起来被切成两半。

在某综艺节目的录制现场,魔术师正在表演切割人体的魔术,不料细节照顾不周,真人搭档所穿的袜子与被切下的身体所穿的袜子不符,被眼尖的观众揭穿。

人体切割当然不是真的切割了!简单点说有两点:

1,演员柔功要好;

2,道具做的让人产生错觉,感到难以藏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躺入冰棺材60多个小时

2000年11月27日,大卫·布莱恩表演了“冻结时间”的一次街头魔术,他在纽约时报广场大庭广众下,上身赤裸地自捆两块8英尺高的大冰块拼合而成的“冰棺材”里呆了整整63小时42分15秒。冰块是透明的,以显示他确实一直都在里面。在结束表演后他立即被送往了医院,医生怕他会休克。事后,布莱恩称他差不多过了一个多月才能重新下地走路。2010年1月1日,布莱恩的记录被一名以色列的男子打破,他在冰块中呆了64个小时。

3、捕捉双子弹

捕捉子弹的魔术就是魔术师能够迅速抓住对着向他发射出的子弹。这个魔术通过运用枪械知识向人证明正在使用的枪没有欺骗性。多数情况下,由观众鉴定子弹和枪。这证明射击手和被射中的人没有接触到。当魔术师Penn和Teller表演节目时,他们互相向对方开枪,然后迅速抓住向自己射来的子弹。实际上在魔术中,他们使用的枪上安装了激光点。

4、火旋风

这个魔术表演中,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想要在1秒钟内到达火旋风的核心位置挑战2000摄氏度的高温。

5、自由女神的消失

大卫·科波菲尔在自由岛升起了一幅巨大的幕布,几秒钟后揭开幕布却不见自由女神的塑像了。为了证明自由女神像确实消失了,科波菲尔还在曾经竖立雕像的探照灯之间来回走动。现场的观众亲身经历这些,闪光灯也记录下了这一幕。

6、飞跃大峡谷

在大卫·科波菲尔的第六期节目中,他表演的是飞跃大峡谷。电视和屏幕都没有作假,因为在1984年的技术水平还做不到这些。

篇三:《辛芷蕾之不可思议》

辛芷蕾之不可思议

每个普通百姓的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变成了他们成长的和奋斗的动力,尽管前途茫然无知,然而改变自己和家人生活的进取心依然会让很多年轻人前赴后继,勇往直前!

在这其中不乏佼佼者,由于国人处事低调不张扬的个性,导致无法一一的列举他们奋斗过程的案例和故事,而在这其中由于是工作性质的关系,让很多人都知道并了解到了她,她的故事,她奋斗的经历正在激励着很多很多的年轻人.......

辛芷蕾这个名字随着《拥抱星星的月亮》电视剧,在三个电台播出后,正在被很多喜欢正能量的年轻人所喜爱和接受,在电视剧里那个就从小身世坎坷,为了实现因意外去世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她年纪轻轻就背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咬牙坚挺,只是为了家庭里的亲人可以拥有更好的生活,实现她对父亲的承诺!蕾蕾戏中的表演酣畅淋漓,让无数观众为之流泪,也让无数的观众想了解这个叫辛芷蕾的女孩子,为什么可以把这个角色塑造的那么棒?

那么真实生活中的辛芷蕾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子呢?坦白说和普通的邻家女孩一样,没有什么区别,按照她自己所说:“小时候的自己就跟一个假小子似的”。也许善良的人总是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被幸运之神光顾。蕾蕾的家境不是很好,她父亲瘫痪在床,于是就在上大学期间打暑期工,而恰恰这个时候被一家影视公司意外的相中,从此开始了另一个不一样的旅程。

然而进入演艺圈的道路也并非我们常人想象的像抱了个金饭碗

一样的前途什锦。她和很多艺人一样,从最初的跑龙套开始,一步一步艰难的往前走,这里面的心酸外人又如何晓得,以她倔强要强而又低调的个性来讲也不会在公众面前诉说自己的奋斗经历!可是细心的粉丝还是在她到柏林参加电影《长江图》参展之前夜发布的一个长微博上面发现了她不曾道及的人生经历:“在拍摄这个电影之前的她最爱的外公和父亲相继去世,心灵上不仅遭受了很大的伤痛,也对人生的生死别离充满了困惑,尽管内心的伤口没有来得及修复,然而死者已矣,还要考虑到自己身边亲人她们的生活,就是在这个情况下她参加了电影长江图的演出,三个月苦不堪言表演经历,让她当时有了放弃做演员的这个念头,可是为了自己的家人,她又再次咬牙挺了过来!

蕾蕾的坚韧的个性在熟悉她的圈子是出了名的,从08年到北京闯荡,到2016年,整整8年的时间,这中间到底又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辛酸经历和苦楚只有她自己知道,然后对于自己亲人的一份责任,对于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的进取心都让她还在这个影视圈里继续孤身奋斗!

虽然看上去辛芷蕾人生的发展轨迹和绝大部分的普通百姓不同,让人感觉到有点不可思议,然而,就在这不可思议的背后又在续写着什么样不为人知的奋斗历程呢?

篇四:《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Role-Play),在呼叫中心管理实践中非常重要,也常被称为“情景模拟”,其方法说起来相对简单,通过坐席代表模拟可能出现的工作情景与案例的一种训练方式,以达到熟练掌握工作要领及流程的目的。

似乎,在呼叫中心中运营管理中,“角色扮演”已经成为一种极其普及的管理实践,没什么特别,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在这里,我将强调与阐述的,是其的“计划”性,即“角色扮演”这种管理实践的“计划”性的重要意义,重要的就像演员的剧本,而好的“角色扮演”计划就是一部好的剧本。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没有事先缜密的计划,“角色扮演”这个看似简单的操作,非但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与效果,甚至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也许你会觉得这有些耸人听闻,看完下面的案例我想你会认同这样的观点。

案例:

某呼叫中心招聘了一批新员工,因为某方面原因,其中大部分没有呼叫中心工作经验,所以,多数人本能地认为他们将要从事的工作将是轻松、简单的。在前期的业务培训中,员工Tina表现非常出色,不仅掌握得快,而且积极与勤奋,利用业余时间迅速吸收、消化培训的内容。因此,Tina深得主管与经理的喜爱。然而,培训第四天,一直表现优异的Tina突然请假,并私下向主管反馈了一个信息:她在电话模拟训练中会异常紧张,所有原本掌握的东西会瞬间遗忘,大脑一片空白。

从此,Tina开始害怕面对这份工作,从最初的逃避到迅速对自己的能力以及呼叫中心工作的意义开始产生怀疑,最终不得不结束培训,在所有人的叹息与遗憾中离开公司。

曾经得到主管青睐的Tina突然开始选择逃避,正出现在一系列“角色扮演”训练后。一些没有充分计划的“角色扮演”情景打乱了Tina刚刚建立起原本清晰的知识体系;一些过早出现的“可怕的客户”让她觉得不可思议、惊慌失措;一些想都没想过的“难题”动摇了她坚定的自信:“角色扮演”已经如此,今后的工作难以想象!Tina不堪重负,最终选择了逃避!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别再轻视“角色扮演”实践,没有计划的“角色扮演”,就像演员没有剧本的表演。

呼叫中心管理实践中,“角色扮演计划”的积极意义可以概况为以下五点,同时,这五点几乎也是如何做好“角色扮演”计划的思路及方法,所以一并进行阐述。

1、“角色扮演计划”是有效的事前质量管理方法之一

无论是“电话”、“邮件”、“传真”、“在线交谈”,任何一种渠道;也无论是“服务”、“销售”、“关怀”、“回访”,还是“满意度调查”,要保证良好的实施效果,“角色扮演”都是最有效的工具,尤其是最有效的事前质量控制

方法之一。当然,其有效性取决于是否根据“质量管理”中的重点有“计划”的实践。

在质量控制中,将“问题”规避在“事前”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角色扮演计划”建议呼叫中心根据“质量管理”经验,将那些已经掌握的问题、容易发生的问题、重要的问题写入这个“计划”,并将这些问题根据发生的“可能性”与“重要性”进行分类与整理,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成案例,纳入“角色扮演计划”之中。

当然,这项工作需要呼叫中心质量管理部门协同进行。

2、“角色扮演计划”有效地保障演练能够“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

就像坐席代表们接受业务知识培训一样,角色扮演同样需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逐步进阶。演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坐席代表顺利地运用所学知识,转变为实践应用。所以,要求呼叫中心有计划的进行,如果本末倒置,极易造成坐席代表心理负担,挫折感、压力更会随之而生。

在规模化的呼叫中心,没有事先计划的“角色扮演”演练,其模拟过程中出现的情景是随机的,是不可控制与想象的,因为为数众多的坐席代表们有着无比丰富的想象力,也正是在这样的没有规律的演练中,一些坐席代表受到“伤害”,一些业务知识受到“混淆”,显然,演练离开计划,就会出现负作用。

只有将案例进行分解,并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分类,有计划的安排,才能通过“角色扮演”演练,不断树立坐席代表的信心,培养更为牢固的技能。这一点,是以业务知识体系作为出发点,通过细化、排序,有计划的安排演练,发挥“计划”的作用。

3、“角色扮演计划”有效地对知识点分解练习,保障演练的全面性

任何没有计划的工作,都存在着遗漏的可能性,每一个知识点遗漏的可能性,就隐藏着一个可能的质量风险,而提前避免这些风险,正是“角色扮演”的重要目的。通过有计划的“角色扮演”,先将全面的知识点进行分解,逐一设计成为“角色扮演”案例,这样,能够有效地保障演练的全面性,有效控制训练中遗漏的风险。

与之相反的后果是:主管或者培训师说一个大概的范围,就把坐席代表分组进行练习,A组扮演客户,B组扮演坐席代表,两组没有任何计划可以遵循,完全凭经验与想象演练。演练中,哪些案例应该被重点演练,哪些知识点没有被演练或演练不充分,都不为控制不得而知,风险潜藏。

同时,因为角色扮演没有计划,他们也无法保证:每位坐席代表都得到了应有的全面练习,每位坐席代表都获得了相同的训练机会,每位坐席代表在每次练习中的品质都得到了保证……

因为“角色扮演”没有充分的计划,所以:一切,皆有可能!

4、“角色扮演计划”保障演练的真实性,应具实战意义

既然是“角色扮演”,似乎一开始就赋予了“假的”、“设想”的含义。所以,也正因为如此,往往一不注意,就忽略了“设想”也该有的原则,一个不脱离实际的范围。

如果呼叫中心在角色扮演实践中,忽略了对于真实性的起码要求,脱离了现实工作,就会出现:一些坐席代表们偏执地演练着那些“百年一遇”或者“千年一遇”的情景,似乎那样更能体现“水平”与“能力”;一些坐席代表们则反复演练着最为基础、简单的情景,并且沾沾自喜;于是,无数次演练后,当真正受理客户需求时,面对真正的客户时,会“奇怪地”发现:“实际情景”根本不像演练的那样!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角色扮演计划”,有计划的约束参与演练的双方,在约定的、接近实战的情景下进行练习,以保证演练对于实际工作的有效意义。

5、“角色扮演计划”对不同程度的坐席代表进行有计划性训练

不同坐席代表(Agent)的性格、能力、阶段各不相同,在进行角色扮演训练时,需要适当的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针对不同层次的坐席代表设计不同的案例与模

篇五:《斯坦尼表演理论》

表演理论

绪论

一、表演作为一门学科

表演作为一门学科,迄今为止还谈不上科学,虽然有表演,有表演教学,甚至有表演经验谈,但作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还远没有形成。

衡量一门学科是否是科学,有两个基本的考察点:一个是这门学科的历史,一个是这门学科的理论。

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在谈到艺术作为一门学科的条件时曾说过:

“艺术史和艺术哲学的合起来,就成为现在的所谓艺术科学。”

P1

可见,艺术的历史和艺术的理论是艺术成为一门科学的充分必要条件。表演如果要成为科学也必须满足表演的历史与表演的理论这两个要求。到目前为止,表演专业中的表演教学,既没有表演史的教学,也没有表演理论课教学。

这在其他学科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建筑、即使是刚诞生百来年的电影,全都既有历史的课程,也有理论的课程,唯独表演是个例外。

即使是中戏、上戏这样的戏剧艺术的高等学府,开设表演专业也有半个世纪了,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的表演专业课程设置里既没有表演理论课程,也没有表演历史课程。

其他学科的主干课程主要是两门:历史课与理论课。表演专业的主干课历来就是声形台表,这所谓的“四大件”成为中国表演专业的必修课。

这些课程重要不是重要?当然重要,但它还不是一门学科的充分必要条件,这些课是表演作为一门专业的特色课程,它解决的是表演作为一门技术的训练问题。作为表演专业的学生应高度重视声形台表课程。

同时,表演专业的学生还必须认识到,表演的理论课与历史课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则,表演教育还只是私塾式或作坊制,还远远谈不上是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

所以表演专业教育是不完整的。

二、表演专业教育的不完整所导致的后果

第一,由于缺乏系统的历史知识和理论素养,导致表演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形成本专业的系统的历史知识,他们看不到本专业发展的清晰轨迹,看不到自己所处的历史位置,不能对表演专业作出历史学的判断;而专业理论思考和理论素养,是任何一个专业的基本要求,表演专业由于没有理论思维训练与思维习惯,他们基本上没有理论的自觉,也不能对本专业作出富有理论价值的判断。

因此,表演专业的学生对表演的历史和理论存在着严重的误区,他们忽视甚至轻视理论学习,认为专业技巧的学习就是一切。其结果是:

第二,表演教学只是对表演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表演教材只是对表演技术的说明书,表演教师只是表演技巧的技师,学生只是一个习得表演匠艺的学徒,总之,整个的表演教学沦为技工学校,失去的思考的教学活动就等于失去了灵魂。

这样的工作将高等教育的意义人为的降低了,因为这是一般剧团和演员培习完全所能胜任的工作。

第三,将表演专业与其他专业完全隔离开来,看不到学科之间的联系。由于表演专业没有历史与理论的积淀,这就使得表演专业缺乏深厚的人文背景,缺乏从其他学科吸取滋养,从学科结构上把表演专业与其他专业孤立起来。

第四,表演学术传统没有建立起来。一代一代的表演专业的学生,他们以成为一名优秀演员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基本忽略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专业,表演作为一门学科的学术传统是什么?学生不清楚也不关心。他们也极少把表演作为一门专业来进行理性的思考,也就是说,表演专业培养的学生缺乏反思意识。 一讲

这就是为什么几十年过去了,作为表演专业在学科上存在着严重问题,但并没有人来进行改进,甚至根本就没有改进的愿望。

可以说,每个专业都培养出了自己的理论家,但唯独表演专业没有培养出自己的理论家。

表演专业培养的学生基本上不能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即使是做论文,也只是关于创作的经验谈,远远谈不上本专业的学术研究。

三、表演如何成为科学

表演要成为科学,首先表演应成为一门学科。

现在的表演专业从学科体系上讲,是不完整的,是有重大缺陷的,因此要从学科专业的角度来补充完善。

应该增设相应的标志一个学科得以成立的体系,那就是要增设表演理论与表演史课程。

其次,表演要成为一个学科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

训练的目的是什么?训练的核心是什么?训练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训练的基础来源于对身体的认识,不同的对身体的认识形成不同的表演训练体系。

斯坦尼体系、格洛托夫斯基体系、谢克纳体系、依拉·贝特金体系。

再者,表演要成为科学,要形成系统化的理论认知,要形成对表演本身的反思意识。

表演理论,在斯坦尼之前,有一些关于表演的论述,但都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化研究。亚理士多得、歌德、莱辛、狄德罗、黑格尔等。

斯坦尼的历史贡献:建立了科学的表演理论系统。

四、表演理论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表演理论就是以表演作为研究基本对象的一门学问,它要观察表演的基本元素,探析表演的创作过程与结构,梳理表演的基本特点、流派与风格,揭示表演的基本流变轨迹及发展规律,以期实现对表演的理论思考与总结。{不可思议的演员}.

具体来讲,表演理论将研究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表演本质研究

表演概念,表演是演员以身体为媒介所进行的叙事。

表演关系,是演员在表演中与自我、角色、导演、对手、观众所结成的关系。

表演相遇,是表演中诸表演元素在一定情境下的碰面。

第二,演员研究{不可思议的演员}.

表演是演员以自己的身体为材料或工具来进行创作的艺术,演员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材料,同时也是创作成果,这三位一体的现象是表演艺术与其他艺术的一个很大不同。

因此表演研究首先要研究演员,要研究演员的身体,研究演员的创作个性,研究演员的创作心理,研究演员的感性与理性,研究演员的艺术素养。

第三,创作研究

创作研究是表演专业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

假定性原则与真实性原则。

体验与体现。

肌肉控制与舞台注意。

性格化与再体现。

规定情境与贯串动作。

场面调度与交流。

第四,方法研究

表演方法决定表演的形式与风格。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方法。

布莱希特的表演方法。

格洛托夫斯基的表演方法。

理查德·谢克纳的表演方法。

后现代的表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