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体裁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


【篇一】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 (八年级上册)

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工具学科。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思想性,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许多的优越条件。我们要研究德育在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特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的作用来实施德育,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是教师凭借语文教材,发挥自身优良品德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结合我们的语文活动来进行。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自己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祖国语言负载着自己祖国和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传承着自己祖国绵延不息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底蕴。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互助互爱等。所以,应该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1、分析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不能离开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语文训练从属于德育。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以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学习课文时,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分析中,达到智育与德育的自然融合。例如,学习《小石潭记》、《苏州园林》等课文,可以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入的解析,在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后,再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进行诵读,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教育。

2、情感熏陶

教学课文应该以与课文相适应的情感介绍资料,模拟真实情境以制造氛围,使学生似身临其境,在创设的情境中、在强烈的氛围中投入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更深刻的体会。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地方描述的情景是无法得到再现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利用一些艺术的手段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把它直观再现在学生的眼前,能有效的激发教师所期望的情感。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时创设的情景,就受到了良好的效果。课前,用几盆郁郁葱葱的盆景置放在讲台的一角,用白花点缀其间,更显示了它的高尚与肃穆。录音机里,播放着震动人们心扉的贝多芬交响乐《葬礼进行曲》,如泣如诉,低沉悲壮。在这种气氛下,学生对周总理的哀悼之情,对总理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自然就达成了统一。这就是教学与德育的统一。

3、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例如针对有些学生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情意绵绵的情节,便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文艺理论的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针对某些学生阅读时只注意故事情节,教育他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4、语文活动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初中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交错的充满矛盾的时期,他们的行为富有模仿性。故课外活动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如革命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等。举办文艺作品欣赏会、评析会、演讲会、辩论会以及建立文学社团等活动,这些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写日记是课外写作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日记是“道德长跑”,只要每天坚持,就能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绝大多数学生写日记时都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许多学生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的德育功能。课外写作活动还有编写板报、墙报等。这些写作活动也是进行语文德育的重要阵地,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

二、实施语文德育的方法

1、润物无声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熟悉和了解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心和他们的心是息息相通的,彼此便要互相尊重,相互信赖。对每个学生应该有正确、全面的看法,在评定学生品德上不能有认识定势,更不能把道德与语文学习成绩等同视之,而要看到后进生的闪光点和优生的不足。理想的教师应该是公平的、对学生一视同仁的、不存偏见的教师,是理解学生、亲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多交流的教师,是身教重于言传的教师,是和学生相处融洽,对学生默默关心、暗中了解情况,对学生宽松,与学生心心相印、像朋友一样的教师。要排除一切干扰因素,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情感上师生互相接近,消除学生的猜疑心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要注意道德情感陶冶,教师要运用情感去感染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去教育学生。语文教师还要民主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思想、探讨问题,用自己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2、开辟渠道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开辟多条渠道,使德育像涓涓细流流到学生心田。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堂与生活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阅读与写作结合,围绕中心,指导学生读有关的书,出有关墙报,办有关小报,写有关评论,开展演讲会、朗诵会、辩论会等各种活动,实行全面教育,综合治理,形成集体舆论,充分发挥多渠道功能。

3、有的放矢

实施语文德育,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不搞成人化、儿童化教育。中学生处于少年期和青年初期,既有成熟的心理特点,也有稚嫩的心理特点,一方面体力、智力的迅速发展已具备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又经验不足,情绪多变,依然存在幼稚性、依赖性、冲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动力。

只要把握住德育的特征,将语文教学活动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顿宝红

【篇二】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中心专稿)

云龙张卫

内容摘要:

语文学科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的人文学科,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健康个性和人文精神。对于语文老师来讲,每一堂语文课都应该充满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在对文本的诵读、品味中,领悟人生,体会成功,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他们完善人格,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

关键词:语文教学 工具性 人文性 人文关怀 兴趣 情境

中学语文教育应该多一些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落实到中学语文教育中,就是指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在青少年时期一定要为对真善美的追求打下底子,这种教育是以后任何时期的教育所无法补偿的。人若缺少这种底子是会有问题的,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钱理群

“语文教学包含两个因素,即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阅读、写作、听说几个方面达到合格的程度;同时通过语文教学,丰富和提高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及文化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刘国正

语文学科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的人文学科,于漪老师认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书育人。”因此,语文教学要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是还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健康个性和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实际上就是指在教学中,体现当代人文精神和人文取向的价值尺度,把人的发展和人的现代化作为关注焦点,对中外人文精神传统进行创造性的吸收,整合,超越。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考虑人才成长的差异性,考虑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走出千百年来“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启发学生从课文中去发现、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对文本语言的诵读、品味中,领悟人生,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他们完善人格,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

那么,语文老师该怎样在教学中构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呢?

善于 “找乐”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我们的学生总是与这个最好的“老师”擦肩而过,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学习的快乐,而不快乐的原因就是他们很难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成功感。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学生时代是人生最需要欢乐的时代,没有欢乐的校园就如同没有阳光雨露的苗圃,是令人悲哀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成就感能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是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内部动力,因为只有在自主的学习中获得成功,才会有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

所以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寻找快乐的引路人。

怎样做好这个引路人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体会快乐:

每节课的前5分钟,让2—3个学生做口头表达训练,(内容不限,可以任意选题)这种口头表达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还能拓展学生的横向和纵向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口头表达是消除学生学习语文心理障碍,体验成功感觉的好办法。在课堂上,要尽可能的为全体学生创造朗读、背诵、讨论、讲述的机会。同时,老师应该敏锐地发现他们在口语表达中的优点并予以鼓励,让学生体悟到每一点一滴的成功。心理学研究表明证明:学生被表扬一次,他对表扬者会维持十五分钟的注意力。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方法啊!

除了口语运用之外,还要引导他们体会书面写作的快乐:

学生最头痛的就是写作,究其原因还是写作的束缚太多,没有兴趣,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开,让他们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字数不限内容可以是“新闻点评” “时事开讲”也可以是 “美德故事”、“经典诗词”“小说新编”、还可以是“名人足迹”“史海拾贝”“心语低诉” 等等。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之后,效果反而特别的好。而这也恰好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其次,要引导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会快乐:

要发动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头行动,在老师的指导下每组组织一个班级语文活动如:课本剧表演赛、朗诵比赛、默写比赛、文学知识抢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等。

这种做法,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充分发挥了全体同学的能动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勇于竞争的精神,真可谓一举多得。

善于“发掘”

要实现对学生浓浓的人文关怀就要善于发掘中学语文教材中浩如烟海的人文资源,使它们为我们塑造学生的心灵服务。如:

我们的课本,有闪烁着圣人哲学思想的《论语》;有表现庄子渴望逍遥游于天地之间的《逍遥游》;有凸现李白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峥峥挺立的人性的尊严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杜甫的充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博爱情怀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鲁迅先生深刻犀利的《灯下漫笔》,有朱自清先生清丽典雅的《荷塘月色》;有汪曾祺恬淡温和,京腔京韵,洋溢着浓厚文化气息的《胡同文化》;有沈从文流淌着水的柔情的《边城》有史铁生关于生与死的哲思的《我与地坛》等,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用心灵去同作者对话,同学生对话,真正地将德育渗透到课堂的环节之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宽容〉序言》时注意培养学生宽容地善待他人、善待生命、善待生活,培养学生勇于为真理献身

在《神奇的极光》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在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就有调动学生奋发向上的有利因素,在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中要善于把握培养学生承受挫折和风险能力的契机,在《阿房宫赋》、《伶官传序》中应该教育学生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游褒禅山记》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深思慎取、辩证地看待“志、力、物”三者关系……

还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高洁洒脱形象;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体现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都应该成为语文老师重点发掘的资源。 

浸润着丰富人文情怀的语文课本还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尊重生命伦理、克服困难、抗争命运、笑对人生、善待他人的教育契机。

如教授鲁迅的小说《祥林嫂》一文,很多教师仍然停留在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上,而没有上升到尊重生命伦理的层面。“柳妈”这一人物往往被师生定格为“可笑可悲”的小人物,而没有继续挖掘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她对弱者祥林嫂所持的冷漠和嘲笑态度,无疑成了加速祥林嫂死亡的催化剂,我们的身边有大量的这种人的存在。通过分析和讨论,学生会受到强烈的情感和道德的震撼,他们会反思自己和他人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形成尊重生命伦理的意识,善待自己和他人生命。

  在介绍《咬文嚼字》一课的作者时,我着重介绍了朱光潜的人生态度和治学精神:“朱先生在文革期间挨批斗、写检查、蹲牛朋、扫厕所,受尽人间屈辱,但他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仍能凝神静气,一心翻译黑格尔煌煌百万言的巨著--《美学》。如此自拔于现实悲苦之中而不失未来信念,处于困难逆境之时仍勤勉于学术,若非胸襟旷达眼光高远者,若非将生命与学术融为一体、以学术为生命者,决难想象!”学生听得很入神,也很受感动。有很多学生还把朱光潜的座右铬“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当作自己的座右铬。我由此认识到,课文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崇高的人格力量也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难得的人文资源,是人文精神的形象化教材。把这些告诉学生,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利于弘扬人文精神。学生也很乐意接受,比空讲大道理效果要好得多。

  介绍《读〈伊索寓言〉》的作者钱钟书时,我出了一句上联:

  钱钟书轻钱钟书

  由此讲了作者姓名的含义,并开启了学生对对联、对金钱、对人生的思索。

又如:《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用最真实的情感写就的生命赞歌,流露出浓郁的人生况味。文中表达了史铁生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极度苦闷、彷徨、消沉的他,在荒芜的地坛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生生不息,对生死有了全新的解读,释放出自己的潜能。课文第二部分写的是母爱主题,却同样是对母亲生命的诠释。母亲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在“门口的呆望”、“家中的喃喃自语”、“荒园中的寻觅”这些平凡的言行中,显露无遗,从而激发了作者对家人的爱。只有当一个人心中有了爱的时候,他才会去奉献,去承担自己的职责。在教授这“某同学,你今天的表现,和你今天的真情告白,充分表明你对家人的爱是那么的深沉,你肯定是会是一个孝顺的孩子,车祸是偶然的,责任不全在你,况且你妈妈只是受伤,你远比史铁生幸运,还有补救的机会,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善心,一颗尊敬父母的心。我建议,本周日,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去探望某同学的妈妈,大家同意吗?”随即,教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一堂课我因之而耽误了十几分钟,但我想这一幕,也许将永久地珍藏在许多同学的脑海中。学生们流露出那种对亲人刻骨铭心的爱,至今让我荡气回肠。这里没有枯燥的知识传授与训练,没有苍白的架空分析,学生这时已不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文字知识,而是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审美的教育,受到人伦情怀的熏陶,从而实现了“塑造学生心灵”的任务。

善于“设境”

“教学过程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情景,即教学过程引用有趣的例子、实验、离奇的事实,可以称作教学上情感刺激方法之一”

——巴班斯基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境的创设,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语文学习的“场”,在这种“场”境氛围里,学生融入其中,有利于学生的感悟与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亢奋状态而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达到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回归。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这其中涵盖的道理就是告诫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研究所教内容,力求找出某些关键点,从那里揭示出某种新的意外的、超出学生主观预期的东西。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中某些看上去似乎是“枯燥乏味”、“简单易懂”的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开放的呈现方式,借助多种媒体给学生以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或设置思维荒漠,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要多元引导,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作用和学习的主人翁精神。

如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时,其中作者对琵琶音乐的描写历来为人所称道,也是文中的重点段落,文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写出了音乐曲调的变化,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听到过的声音和形象比拟描绘乐声,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刻画成有形可感的实体。我选择了琵琶名曲《春江花月夜》,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慢慢进入情境,然后再让他们随着乐曲声吟诵,让学生从中感受那清脆圆润、婉转流利、低沉入微、激越雄奇的音乐效果。学生通过作者生动的描写和具体可感的琵琶乐中听出了弹奏者的“有情”、“不得意”,以至难以明言的“无限事”,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对主题的表达。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配乐让学生练习吟诵,更能激发起学生吟诵诗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中,贵在学生参与,若让学生扮演所学课文中的角色以改变死板的、照本宣读的方式,就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投入,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模仿能力,又使其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高中语文课本中选编了一些戏剧单元,我们可以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而迅速地理解课文。如鲁迅的《阿Q正传》就是一个十分适合表演的素材。在上课的前几天,我就布置下任务,要求全班分成四个组进行表演,可以选取其中某一个场景,有导演,有策划,有演员,这样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参加的机会。学生们为了表演,自然会对课文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排演好之后,安排两节课的时间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个组最能表现人物形象。这样,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效果也非常好,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自然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作品的主题有了较深的认识,同时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其次,创设自由讨论的情境,激活学生主体意识。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老师对作品的评价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因此,老师应避免“一言堂”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应在课堂中多提供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机会,有目的地启发学生讨论,创设个性化的讨论氛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情感看教材,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感悟。有时,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成长,培养一份感悟和理解生活的能力,培养一个健康的心灵,远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为重要。

善于“评价”

恰当的评价是构建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善于激励。本着生本主义教育思想,实施激励性评价,以“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 的价值标准,以个体的健康发展与成长为评价标准,来关注学生的努力,欣赏学生的进步,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其次要重视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改变过去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既要评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意志、人格和潜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再次要重视发展。在语文教学评价中,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反省学习过程,改进思考方法与学习方法,发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欢乐,促使学生文化素养、人文素养稳步提高。【篇三】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发挥电化教育优势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上海市上海县教师进修学校

○吴爱光○

电化教育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传授知识,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再现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画面内容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联系起来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指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目的、动机和兴趣等心理因素。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往往是直接受外界影响而产生的。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选择恰当的媒体,再现课文的重点内容以达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目的,使学生既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又能理解课文内容。如《吃虫的植物》一文,在介绍茅膏菜时,用了“柔毛”、“粘液”、“叶片慢慢地卷起来”等词句,学生对这一有特性的植物还是停留在抽象的认知上疑团四起。我在课堂上放映了这一课的录像片,学生看清了茅膏菜的叶子是由两片半月形的叶面组成的,叶面上长着长长的柔毛,柔毛上分泌出乳白色的粘液,如胶似漆。小虫落在叶面上马上就被粘住。随着小虫的挣扎,细足上的粘液越积越多,最后动弹不得。学生通过画面,联系文中的语言文字想得很多。有的说:“茅膏菜叶面上的柔毛能起到触角的作用。小虫一触到柔毛,两片半月形的叶面便自动合拢。”有的说:“小虫为了逃命在柔毛上越是挣扎,接触到的柔毛越多,叶面合拢就越快。”有的说:“课文中写茅膏菜吃虫用了‘落、粘、卷’三个动词。这三个动作在同一个时间内发生的,所以用了‘同时’这一词,说明茅膏菜是一种奇妙的植物。”有的还说:“课文中写:小虫越是挣扎,叶片就卷得越紧。这两个越字说明了柔毛、粘液和叶子卷起的关系。”

二、缩短空间距离,使学生了解事物变化的过程,有利于语文知识的传授

知识是指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结晶。对学生来说,它是外界事物(客观事物)通过学习过程在脑中形成的认识。它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由于电教媒体具有极丰富的表现手法,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凭借电教媒体使学生观察到平时不易看到的事物运动变化的全过程,从而获得知识。如《看月食》一文,向学生介绍了月食从初亏到月全食再到复圆的过程,并说明了月食形成的原因。在教这一课时,我先演示了三球仪,使学生懂得文中“当月亮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进入地球的黑影,太阳光照不到月亮上,就叫月食”这一句话的意思,初步了解太阳、地球、月亮运行的关系。由于三球仪在转动时学生不易看清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有个黑影带,所以对文中描绘的“整个月亮被黑影吞没了”体会就不深,于是我运用了投影片的演示,使学生看清了上述两点,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效果很好。在指导学生了解月亮的变化并学习有关比喻句时,我根据课文内容运用了拉片与复片相结合的多功能投影片。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了,记忆能力提高了。当我第二次演示时,不少学生已把第三节内容背了下来。在复述时,学生还能边演示投影片边复述具体内容,提高了操作能力。

三、丰富语感,加强直观,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对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有好处的。如《翠鸟》一文的第三小节中有一个长句子。不少学生在朗读时会读成:“尽管小鱼是那样的(添字)机灵,只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读破句了,这是因为三年级学生习惯于读主谓结构的单句所造成)来吹个小泡泡,可还是难以逃脱不了(添字,学生只理解逃脱不了,不理解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我先让学生看有关这一内容的录像片,接着听录音朗读,并把学生读错的地方在投影片上标出,再请学生讨论,从而使学生明白:1这一句子的前半部分是写小鱼的机灵,悄悄地吹小泡泡。这个泡泡是在它把头悄悄地露出水面上来吹的,所以朗读时应该在“来”字后面停顿,表示前一个动作结束,第二个动作“吹”紧跟着的。2这一句子后半部分是写尽管小鱼机灵,也很难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因为从录像片中看到小鱼露出水面透气吹泡泡和翠鸟飞过叼鱼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里发生的。“难以逃脱”比“逃脱不了”更为肯定。这是两个词语,不能混起来,更不能读成“难以逃脱不了”。

《蝙蝠和雷达》是

最后,我要求学生用“相当于”这个词把表二的内容和表一的内容连起来说。学生都能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了智力。

《赵州桥》课堂教学实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了《赵州桥》这作者是从赵州桥的长、宽和桥的结构来介绍桥的。赵州桥长50多米,有9米多宽,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

生:作者是从赵州桥的设计是世界建桥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来介绍桥的。因为这么长的桥没有桥墩,在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小桥洞。这种设计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

〔复习不是机械的简单的重复知识,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2运用文字投影片进行口头练习

(1)赵州桥全部用〖〗砌成,下面〖〗桥墩,〖〗一个拱形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既减轻了〖〗,〖〗,又减轻了〖〗,〖〗。

〔在复习过程中,注意运用电教媒体,有利于全体学生巩固知识。〕

师:请同学们看第二个填空内容,我们把“既减轻了”后面的内容和“又减轻了”后面的内容位置交换一下(用投影复片将上述两部分内容的位置交换一下)再读一读,想一想:意思变化了没有?

生:意思没有变,说明既……又……这两部分内容不分先后,先说哪一部分内容都可以。

〔使学生通过读的练习,从语言的实践中来体会既……又……这一对关联词语的并列关系,没有讲语法术语。在复习中渗透新知识。这里很巧妙地运用投影复片将“既……”“又……”后面内容的位置交换进行读的训练,恰到好处。〕

二、继续讲读课文

师:赵州桥的这种设计是一个创举,这是桥的内在体现坚固。请大家读一读第三小节的第一句话,想一想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生: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在这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要说桥的另一个特点:美观。

师:请大家默读这一节,写桥的美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生:整个一节是围绕着“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写的。

师: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

生: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映出单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想象出图案中龙的自在的情景。)

生: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映出单片让学生欣赏并根据画面和文中的句子所描绘的内容,同桌进行演示,体会图案中龙的神态。)

生: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映出单片让学生观察,讨论“戏”字的含义。)

〔运用画面形象、生动的投影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结合文中有关句子,提出想象和演示要求,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维训练,体现了教师备课的精细。〕

师:请同学看这一段内容。

(映出文字投影片,省略号中的内容为活动的薄膜复片。)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有的刻着……;还有的刻着……。所有的龙……。

 

师:精美图案后面的冒号是什么意思?和后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生:这里的冒号是起了提出下文的作用。

生:冒号后面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和所有的龙都属于精美的图案。

师:说得很好!再请同学看课文中有的……有的……还有的……后面是什么标点?这些标点说明什么?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边看投影边朗读。当读到“有的”“有的”“还有的”时,看老师翻出的是什么内容就读这一内容。(教师利用复片,翻出描绘龙的句子让学生朗读。)

〔结合朗读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既使学生了解赵州桥外表的建筑美,又使学生懂得在书面表达中如何正确使用标点。〕

师:同学们,这样读了以后,你们明白了用分号的道理吗?

生:这里“有的刻着”“有的刻着”“还有的刻着”是不分先后的,可以先说中间一幅精美图案,也可以先说后面一幅精美图案,中间用分号,最后用句号。

师:请大家齐读这一小节,看看这一节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生齐读)

生:是按照总起、分述、小结的顺序写的。

〔在学生掌握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的文章结构教学,着眼于培养能力。〕

师:作者在文章中着重介绍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是为了什么?

生:这是为了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生:这是在赞美我国历史遗产。因为这座桥是建筑在隋朝,离开今天已有1300多年了。这样古老的大桥,当今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赵州桥》是一

一、充分运用电教手段,突出重点、难点,取得显著效果

吴老师根据《赵州桥》这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对发展语言,发展认识,发展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







【篇四】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近几年来,学校里属于独生子女的学生越来越多。许多孩子的父母或忙于工作,或忙于生意,或外出打工,总之孩子大多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这种隔代的生活和教育,因为生活经历、文化结构、教育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始终跟不上学校教育的步伐,导致部分学生在家庭中养成了一些不良的品行,如:过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娇生惯养的日子,缺少爱心和亲情;好逸恶劳,缺乏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凭意气用事的时候比较多,理智的时候少等等。学校里,大部分老师在教学时是只管“教”,而不管“导”,许多课本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劳、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小学德育规程》中也说:要把各学科蕴涵的德育资源充分地开发出来,把各学科已有的德育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受到德育教育。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思想家老子等人都曾倡导和践行过所谓的“无言之教”的教育。南朝教育家颜之推指出:“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与款押,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易暗化,自然似之。”农村有句俗话:“人看从小,马看蹄爪”。这些都充分说明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成长时期,记忆力、模仿力强,求知欲旺,对所见、所闻、所做、所感都会刻骨铭心。可见小学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应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它并没有什么固定模式,重要的是教师自身应有“既教书又育人”的意识。结合小学生心理发育的特点,笔者在这方面努力做了一些尝试,现谈几点粗浅的见解,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以期抛砖引玉。

一、充分利用教材,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剖析来体会、渗透德育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凭借教材进行应该是主渠道。语文学科不仅集工具性、知识性和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一门

思想教育学科。语文课和其他学科相比,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宽,它不仅是人的交际、思维、生活的工具,还是人认知世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同时又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翻开课本,你会发现这一篇篇文情俱佳的文章几乎都是一个个德育教育的目标。例如,笔者在教学《美丽的武夷山》(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一课时,运用这样一个片段:

师:读完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突出的感觉?

生:作者把武夷山写得太美了。

师:是写得太美了吗?

生:武夷山的山美、水美,作者又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了。

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几个武夷山美的词语或句子出来,齐读,感受。 师:对,是武夷山的风景美,作者又把自己观察到的景象用优美的语句表达出来了。可以说风景美如画,使我们没有去过武夷山的人,读完以后好像已经见到了。这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

生:身临其境。

师:对。你们再体会一下,作者看到那么美丽的景色,又用这么美的语言写了来,表达了他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表达了他热爱武夷山的感情。

师:仅仅是热爱这武夷山吗?

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作者一看到这么好的山水,一定会觉得我们的祖国太美了。

师:你们呢?

生:我们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而美丽的祖国。

这里,通过片段设计6个问题,使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美——风景美——语言美——热爱武夷山——热爱祖国——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的思想迅速升华的过程,体现了语文教育中知识传授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和谐美。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

二、抓住重点句、段、篇的朗读训练来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材里有很多语句优美、内容生动的写景抒情的文章,它们真

实描绘了自然和生活的场景,为小学生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绚丽灿烂的天地。对这类文章,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着重抓好重点语句、段落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作者创设的情境中展开合理想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的熏陶。

如:教学《海上日出》(人教版第十册)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笔者认为可以运用三种不同的读法来领悟、渗透德育:

第一、浏览法。要求学生迅速浏览一遍课文,找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在学习小组里读给同学们听。

第二、默读法。要求学生用笔勾出说明海上日出时雄伟、美丽、奇特的语句,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订正,并要求学生找出“日出时”、“日穿云”、“日出云”的几个词语或句子,每组选出一位同学作代表向老师朗读汇报。

第三、朗读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日出时的景色,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感知、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情绪受到强烈的感染,领略到海上日出时的雄伟、奇特的美景。这时,如果老师再利用多媒体辅助,如投影片,让同学们观看保护环境的画面,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与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发生共鸣,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充分发挥了文本教材的德育和美育的功能。

“文章的语言总是表达特定的感情”。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揣摩与品味”的方法,强化语感训练,挖掘语句的含义,深刻领会作者的意图、品味及思想内涵,从而达到提高能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例如:教学《种子的力》(人教版第十二册)一文,这篇文章由于时代不同,作者不能直接从语句上表明自己的态度,于是采取了“托物寄情”的方法。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同学们反复朗读课文,然后紧紧抓住课文重点句子“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品味,发掘句子的含义。当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后,老师再因势利导,借小草和种子的力量鼓励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教育学生不要被学习、生

活中的困难吓倒,要像小草那样勇敢、坚强、有韧性,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坚强作风。这样,德育就非常自然地渗透到了教学当中,学生在不经意中欣然接受了。

三、在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中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再现情境、创设情景。就是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表演。这样,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就在自己的身边。这就促使学生带着角色转换的真切感受来理解课文,加强体会,不仅使课文所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器官,而且笼罩了情感的色彩。例如在学习课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时,笔者尝试着将全班分做四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自行编“剧本”、各小组自选“导演”、自选“明星”演员,在课余进行排练,最后用两节课时间给各小组表演。在活动中,无论哪个环节,同学们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通过表演课本剧,扮演“渔夫、老太婆、金鱼”等角色,认真表演了课文所描绘的“渔夫救了一条金鱼,把它放了,金鱼为了报答他,说可以满足他的要求。渔夫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太婆,老太婆一次又一次地向金鱼提出要求,最后居然要当女霸王,金鱼很生气,把给他们的一切变回了原来的样子”这些情节,深刻领会到“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人的可悲下场。善良的人呀,也不能太懦弱了”的寓意。使学生对文章印象更加深刻,感受到要“用自己的劳动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改编、排练、演出过程,也就是一个学习过程,是学生对文章所描述的时代、人物的思想感情不断加深认识与反复体验的过程。这种协调性很强的活动,能培养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深切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德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内化,获得了非常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运用语言和直观教具创设与课文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诱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使之唤起各种感觉、知觉,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习性。

例如在进行《春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课文插图:先认识了春笋的样子,然后由近及远地观察,体会

春笋在大好春光中,一齐争着向上生长的情景。有条件的学校并且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一个“唤醒春笋娃娃”的情境,再引导学生说出了春天的其它景物,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了解了春天。同时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究心理,营造一种人人动脑、动手、动口的学习氛围,把信心与快乐送给学生,使学生在享受到成功的乐趣的同时,感受到了春笋能冲破重重障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从而会不知不觉地以春笋娃娃为榜样,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四、 德育教育要注意阶段性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德育为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必须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语文教材中德育内容的广泛性和语文科的特殊性。德育教育的内容从文本选择上是多方面的,例如《日月潭》、《黄山奇石》、《中国石》等反映我们祖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幅员辽阔;《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是反映新世纪祖国崭新的社会新风尚;《英雄王二小》、《珍贵的教科书》等反映祖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时英勇反抗的民族精神。这一篇篇教材构成了一个个德育教育的整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潜移默化地逐渐渗透,在细化上下功夫,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受到洗礼,得到内化。

其次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要分年段,因人而宜。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突出德育教育的阶段性和顺序性。根据小学生知识差距,心理差异,年龄跨度,一般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

低年级初步感知道德教育,通过入学教育中“升国旗”、看图学词学句中“北京天安门”等文本,让学生明白国旗代表我们国家,升旗时行注目礼,是对国家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

中年级,要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理性培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如:通过《美丽的小兴安岭》、《林海》等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美丽与富饶,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高年级是德育理念养成阶段,除教材中选入的课文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一些课外阅读拓展、习作讲评及新闻时事等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德

【篇五】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忻城县实验小学:蓝妙萍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主旋律。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学科,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文教育因素。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比其他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作用。可是近年来,许多家长和教师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上,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也有许多人错误的理解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思品教师的事,与自己所教学科无关。这也是教育陷入误区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责任。我们应该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将德育融入教学活动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下面我谈一下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关心他人,热爱祖国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语文学科蕴涵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例如在学习《詹天佑》一课时,可让学生了解到主人公詹天佑对国家的热爱,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表现在对京张铁路修筑上。针对学生在学习上普遍存在的“大概”,“差不多”现象展开讨论,教育学生要学习詹天佑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教育学生爱国并非空洞遥远,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这就是爱国的行动。又如在教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先让学生充分体会鲁迅逝世时无数人来参加追悼他的激动场面,在感动氛围的基础上,再启发引导学生:鲁迅先生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呢?我们怎样学习鲁迅的精神呢?该如何去做才是为自己想得少,别人想得

多呢?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关心别人,爱护别人的思想;再如《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以及《唯一的听众》等。向我们展示了人世间美好心灵的一面。这种纯朴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如何传达给学生,是需要教师认真下一番功夫的。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要借助于感情。一种经验要成功地向别人传达,也必须借助于感情。所以,语文课中的思想内容多数呈现为经验形态,决定了语文教师进行思想教育时必须注重相应的情感教育。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保已经成为与人类休戚相关的热门话题。实践表明,搞好环境保护既要靠管理,靠科学技术,更要靠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而学校教育首当其冲要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环保意识的任务,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结合教材渗透环保教育。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首先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美丽壮观,其次,启发学生,地球上资源枯竭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是我们人类人为造成的,那我们人类就得自食其果。再联系实际,谈谈近几年来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然后再启发学生为了我们人类以后不再遭受灾害之苦,应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生存环境。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责任感教育

现代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父母的精心照顾、培养教育使他们有聪慧能干等优点,但同时也滋生着个性强、突出自我和娇纵任性等缺点,尤以自我为中心表现特别严重。如果学生缺乏责任感,就难以担负起时代、国家赋予的重任,而起重要作用的正是学校的教育。但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出现了话

不由衷、不负责任的言行,作为语文教师,应把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里。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懂得担当起责任,个人服从集体的协作关系,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呢?在学习《金色的脚印》这篇文章时,先让他们整体感知内容: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而不惜代价。学了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我又让同学们讨论“如何看待父爱母爱”,同学们在列举了父爱母爱的种种事实后感慨:谁言寸草心,难报三春晖!有位同学这样说道:“世间最纯洁的便是母爱,她的宽容涵盖了我们一切的幼稚和无知,她的宽容更无法掩饰我们内心的自私,如果要学会爱别人,就先从热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吧。”还有一位同学说:“我们不能再做父母羽翼下的小鸟,我们要自立自强,在天空中展翅高飞。” 借此,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需不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呢?让学生与之相比较,谈认识,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的的确确少不了这种团队合作、自我牺牲和集体主义精神。 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而且能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语文教学中渗透珍惜时间,谦虚上进教育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阅读好文章,就是和大师对话!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阅历有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蕴涵在文中的深层含义。例如朱自清的《匆匆》、古文《两小儿辩日》、《学奕》都要求教师要适时准确地加以引导,并拓展开去,让学生明白:时间宝贵,学无止境;人活到老学到老;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唯有如此,方能不断进步,受益无穷。

总之,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语文活动课和语文主题活动。在语文

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教育贵在以人为本,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为新形势下的大语文谱写出崭新的一页。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探索 - 广东教育(教研版) - 2008(2)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反思 - 青年文学家 - 2009(14)

把思想品德教育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 2011(8)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无痕渗透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0(34) 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方面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 学园 - 2010(2)

让语文教学扬起思想品德教育的风帆 - 大众文艺 - 2009(15)

侯冬梅.刘艳芳 浅析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渗透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 2011(38)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2008(10)

【篇六】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龙源期刊网 .cn

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作者:梁从顺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27期

初中教学面对的是刚刚脱离童年期的初中生。初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正逐步形成,对人、对事、对社会有了自己独特看法,而这段时期他们的思想正是需要被人正确指导的阶段。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原则

(一)明确目标的原则。思想教育的目标因文而异,我们在教学必须中要明确每一篇课文的思想教育目标,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张冠李戴。教《我的叔叔于勒》就必须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金钱之上、利益至上的社会实质;教《斑羚飞渡》就要教育学生摒弃私心、对动物要富有爱心;教余光中的《乡愁》就要启发学生领会作者对亲人对大陆不尽的思念,使学生产生企盼台湾回归、维护祖国统一的强烈心愿。不同的课文,应有不同的德育目标。

(二)针对实际的原则。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有的放矢。在课前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分析产生这种思想状况的个人、家庭、社会原因。教师要用全新的观点来审视今天的学生的思想特点,发挥语文教学思想导向的积极作用,让学生的思想摆脱庸俗浅薄的泥淖,跟上时代的步伐。比如,在教学《陌上桑》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大胆直言:“那个罗敷真是太傻了,太守有权有势,嫁给他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比在家里整天采桑养蚕强多了吗?”我们不要简单地认为这种想法离经叛道、幼稚可笑,实际上,在现在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持有这种想法的绝非个别。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讥讽、训斥,而应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摆正他们的人生航向。

(三)把握时机的原则。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须要结合教学内容,把握好教育时机,不能是脱离书本、脱离课堂的直白式、说教式,要在教学语文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机渗透,做到天衣无缝、润物无声。比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当讲到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时,可启发学生思考并讨论:“如果现在某人做了坏事,有个人见义勇为,拔刀相助,将那人也暴打致死行不行?”通过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现代的法制社会不同于封建时代的人制社会,我们应该运用法律的武器,通过合法的途径来维护正当的权益。

(四)去糟取精的原则。选入教材的课文思想倾向大多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有的课文含有思想糟粕,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分辨,做到一分为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例如《桃花源记》一文中,陶渊明对黑暗社会的否定,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要认识到,他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状态,是对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否定,是应当加以批判的。

【篇七】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德育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德育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语文教学在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 语文的学科优势决定了她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语文学科的德育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开展高效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在体现课改精神的同时加强德育渗透呢? 我们组尝试了以下几种有效的渗透德育的办法: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勤勉读书的教育

古代优秀的学者都具有勤奋好学、百折不回的精神,战国时期的苏秦以锥刺股,发愤苦学;西汉时代的孙敬以头悬梁,勤奋苦学;汉代匡衡凿壁偷光、晋代车胤、孙康囊萤映雪„„坚忍不拔、勤学上进的人物比比皆是,引导学生认识其价值、努力践行,便能逐渐地养成好学的美德。比如,教《送东阳马生序》时,我从作者宋濂的求学经历中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勤学上进的品质。在上课之前,我先讲了古代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悬梁刺股和凿壁偷光。通过两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紧接着我给学生介绍作者宋濂,他的朝代、名号,重点突出了他的家庭状况——贫穷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开国文臣之首”、“当今文章第一”,通过介绍,让学生拉近与作者的距离,也与课文中提到的“家贫”“嗜学”并取得巨大的成就紧密相连。了解作者后,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接着学生自行译文,在课文的内容差不多疏通之后,请同学们概括宋濂读书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是怎样克服的,并找出相关的句子加以印证。我让学生们先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之后,派本组代表起来发言,各组之间相互补充。学生们都能找到“小时候没有书”、“求师难”、“生活上的艰辛”三件困难事以及作者是怎样克服的。然后,我让学生把找到的句子齐读了一遍,目的是要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好得认识到宋濂勤奋苦读的学习劲头,勇于克服困难,顽强不息的学习精神。告诉学生正是由于幼时的勤奋好学,使宋濂成为明初诗文大家之一。古人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发奋读书,学有所成,那么今天的学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接受老师的指导,更应该怎么做呢?用课堂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让他们明确今天学习环境之优越,认识古代学习条件不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坚忍不拔、勤学上进的精神,让他们见贤思齐,学习古人,培养他们勤勉努力、孜孜以求的爱好学习的美德。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永恒主题。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我们一定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把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统一起来。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先让学生了解到主人公小弗郎士面对国家的沦陷,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表现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上。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该如何对待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呢?在根据情况适时地给学生加以引导和启示,教育学生,爱国并不空洞遥远,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今天学好祖国语言,传承祖国文化,就是最好的爱国,从而让学生树立起学好语文的信心。又如在学习《黄河颂》时,首先介绍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此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之时。作者通过歌颂黄河的气势宏伟、源远流长,进而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通过这样的学习讨论再启发引导学生: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还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又该如何去做才是爱国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这样教学起来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保已经成为与人类休戚相关的热门话题。实践证明,搞好环境保护既要靠管理,靠科学技术,更要靠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而学校教育首当其冲要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环保意识的任务。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结合教材渗透环保教育。如在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让学生知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联系现实,关注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与人交流的平台。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他们才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说出他们的真性情。如课堂上有同学通过查资料后说: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片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是我们人类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造成这一悲剧主要原因。又有同学说:作者在文末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吁,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昨天的罗布泊已离我们远去,但今天“罗布泊似的悲剧”却还在我们身边上演,如现在部分农村的退耕还林,却越退林越少等。对这种现象你们想说些什麽呢?罗布泊的教训难道还不深刻吗?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过去人们往往用“生存环境的破坏”来换“钱”。殊不知,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后,却不是能用“钱”将它恢复原貌的。人类是该醒悟了,行动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同时希望同学们,能在日常生活中认真实践,从点滴小事做起,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少扔一点垃圾,并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周围的人。那么,我们相信:天会变得更蓝,山会更青,水会更绿,空气会更清新,地球这个绿色的生命之舟一定会在茫茫宇宙中驶向永恒。通过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又渗透了环境保护意识。

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责任感教育

一个人富有强烈的责任感是有所作为、事业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如果学生缺乏责任感,将来就难以担负起时代、国家赋予的重任,而要培养起学生的责任感,起重要作用的正是学校的教育。但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出现了话不由衷、不负责任的言行,作为语文教师,应把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里。如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我选用朗读法,将朗读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反复吟诵,最终用朗读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对亲情的感悟。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我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运用圈点勾画法、品读法、讨论法,读与说结合的方法抓住关键语句、反复咀嚼,从而领悟平易朴实的文字下深长的意味。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最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谈感受,使学生的责任认知与现实状况有机联系起来,并逐步落实到行动上,培养起学生的责任感,对有效地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语文活动中,如何渗透德育素质培养,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我们本着“既教书又育人”的意识和“造就一代新人”的责任感,促使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各种方式方法,使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素质培养的尝试臻于完善。

【篇八】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的思想智慧的精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认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到一些道德或思想品质教育,这不仅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然而,语文教学毕竟应该以语文教育为主,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和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的穿插形式出现。既然是渗透,那就一定要讲究一些艺术性和操作方法。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一些做法:

一、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适合学生年龄的特点,由于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他们很容易受兴趣的影响,因此在编排教材时体现着时代性、趣味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然而小学生是否能够深刻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意图,小学语文教师是关键。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能够将教材准确地把握好,将编写者的编排意图充分领悟出,将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充分挖掘出来,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判断是非对错、善恶美丑。例如,在教授《蚂蚁的救助》这一课,这课讲述的是一只蚂蚁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互相救助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重,也告诉人们应该要关爱动物,关爱生命。通过对课文的讲解,教师要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里面所要表达的哲理,让他们知道大自然中生命的伟大,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教师要通过引申发挥,让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地体现德育功能。

二、教学与实际相结合来渗透德育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能够体会的思想都是比较直观的,对于一些抽象的事物理解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所教知识或者思想融入到实际中去是一种较好的而且也是小学生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和时间赛跑》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明白时间一去不复返,但是只要和时间赛跑,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然后联系实际,时间是不会停下来等你的,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不要白白浪费光阴。班级中有的同学非常的懒惰,

做事情拖拉,有些同学喜欢把事情留在以后才做,有的同学每天坚持认真读半个小时的书,有的同学除了做作业,什么也不干。

学生的不同态度也反映了他们的成绩。而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应该将教材中珍惜时间,要和时间赛跑,才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的道理,让学生去学习、去领悟,使他们懂得珍惜时间,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

三、利用语文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语文课外活动是对学生产生道德影响的途径之一,也是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途径之一。行为习惯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训练。比如我在上阅读课时,以“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为主题,要求学生进行分组交流,然后全班举行读书报告会,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这既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又让学生受到了课外书中正面人物思想言行的影响与熏陶。此外还可以举办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以及建立兴趣小组、文学社团等,这些听、说、读、写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四、认真研究学生,深化德育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互动。德育也如此。品德素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宣教代替学生的德育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体验德育魅力。只有珍视、尊重学生独特的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因为, 如今的孩子,要么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优越,深得父辈的宠爱,缺乏对他人的关爱、给予与奉献的精神、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等;要么知识面广、生活经验丰富、叛逆心强、容易与教师唱反调„„这些,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我们不认真分析、研究学生,区别对待,不能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开展德育工作,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不成功的,就没有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只要把握时机,巧启发,巧诱导多学生进行一些恰如其分的德育渗透,把德育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让他们能感受到语文殿堂里闪耀

着人性光辉的精神财富,这样对于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完善他们的人格,以便将来更好的参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篇九】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龙源期刊网 .cn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作者:李秀艳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4年第15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085-01

在教育大纲中明确规定:每个学科都要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

一、利用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观念指导行动,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观念才能正确的学习、生活,思想有问题的学生缺乏是非观念和正确的道德认识,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首先要正确处理语文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暗含的道德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教材中,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例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激发学生思想感情,提高道德认识,转变道德观念。如利用教学内容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爱祖国大好河山教育等。

二、利用学校或社会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

学校的走廊里和班级里都有名人事迹,针对这些资源结合语文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针对一些具体事例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学生通过学习最终是要回到社会,因此要拓宽学生的接触面,把学生领到社会进行有目的道德教育非常重要。例如在学习红绿灯课时,把学生领到公路,教学生认识红灯、绿灯、认识公路各种标记,了解过马路注意事项等知识,教育学生要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把学生经常领到超市银行等服务部门,教育学生要排队等候,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遵守公共道德的好习惯。

三、在语文课中利用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个别学生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师和学校要严格贯彻学校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要遵守规章制度。违反了规章制度,要进行批评和教育,耐心做思想工作,直到改正错误并转变思想为止。同时还要利用平时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小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事实教育胜于说教,让学生明白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教师要坚持抓下去,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四、利用语文课中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条件。因此,要让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主动承担某些角色,在实践活动中按一定原则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例如,扮演班长、纪律委员、劳动委员等角色。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帮助其走出心理障碍,克服困难,树立坚强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