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中作文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价值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价值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价值


【篇一】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价值小学语文“自主探究”阅读课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自主探究”阅读课教学

四门中心小学 郭明丽 内容提要:小学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模式,以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探究性阅读为核心,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探究,在探究中领悟,其基本结构形式如下:激趣导入→自读质疑→论辩探究→拓展延伸。

关 键 词:小学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课“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就是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上,教师让学生采用探究的方式达到寻求真理,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探是探本求源、探求真理;究就是研究、研讨。探究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和提升探究、探讨的方法。这个过程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大胆探究的能力。

一、模式的指导思想

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要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个体潜能,让学生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探究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存在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探究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完善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因此,探究过程本身就包含着一系列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我的教学模式意图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时,学会知识、学

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最终能主动发展。

二、模式的理论依据

1、素质教育理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不断创新的能力。”

3、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干预学生的思想,只起一个组织者、点拨指导者、启发诱导者,解惑辅导者的作用,让学生自己表达交流,自己学习评价,自我创新创造,自我选择判断。

4、马斯洛的人本管理心理学和教育学:强调实现人的潜力的最大开发,提出以人为中心,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5、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活动应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特色。

三、模式的基本特征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独立自主学习、合作讨论、

相互交流的机会,是“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前提;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必备条件;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根本保证;给学生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是“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关键。

四、模式的操作程序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模式,以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探究性阅读为核心,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探究,在探究中领悟,其基本结构形式如下:激趣导入→自读质疑→讨论探究→拓展创新。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价值

1、激趣导入

【缘由】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促使人们去探索、钻研、实践,要使语文课充满活力,教师就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之“乐学”。

【操作】这一环节可采取语言激趣,情景激趣,设疑激趣等方法或从题目入手,文中重点词句入手,找出能发挥导向作用的,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情境,激趣要让学生的探索潜能和欲望有所指向。

【示例】如在教学《信任》一课时,教师适时设疑激趣:同学们,春暖花开,人们都愿意到郊外去走一走,看一看。有一对夫妇在郊外路边发现了这样一则告示(师出示),看了这则告示你有什么疑惑吗?(学生质疑,可能会提到:真的有桃子吗?桃子真的可以自己采吗?桃园真的距离路边三里路吗?)师:既然大

家有这么多疑问,想不想去看个究竟?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信任》一起来读读吧!这节课以问题激趣,制造悬念,将学生拴住引到登堂入室的门边。

2、自读质疑

【缘由】“自读感知”是个体性的自主活动,教师一定指导好“自读”,注重读的方法与技巧的指导,把“读”作为最根本的学习手段,使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真正把学生当作“读”的主体,充分体现“生本教育”的理念。

【操作】自读时教师可提出恰当要求: 如:①正确流利地通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②基本了解课文内容后再细读,品味并积累一些精彩的词语和句子,读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

【示例】如在教学《包公审驴》一文时,让学生感知课文后自主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1、小偷偷了驴,包公不去抓小偷,为什么却去“审驴”? 2、驴又不会说话,他是怎样审的? 3、 为什么驴被痛打后会逃到王五的家? 4、包公审驴结果如何? „„ 学生提出问题后师生可共同梳理问题,浅显的由学生直接回答,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而学生难以回答的问题,由老师作恰当解释,剩下的可作为学习课文的目标。

3、论辩探究

【缘由】学生细读课文之后,提出了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于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释疑,要求他们精读多想,比较分析,

展开讨论交流,求得问题的解决,此环节要不惜花费时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

【操作】可通过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讨论学习,课堂上不一定要把追求完美的答案作为教学目标,而应当引导学生在辨析问题上下功夫,以求理解更深入,思路更清晰。

【示例】在教学《凡卡》一课的结尾时,我先让学生齐读了“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这一段,紧接着问道:“凡卡把自己的心愿装在信中,写上“乡下爷爷收”,他的信爷爷会收到吗?爷爷会来接他吗?”问题刚一提出,教室里片刻沉静,学生进入思考。一会儿便沸腾起来,同学们的情绪高涨,纷纷举手,各抒己见。有的说:“爷爷肯定收不到他的信,因为凡卡的信封上没有写清详细的地址。”有的说:“但也许他会碰到一个好心的邮差,帮他打听爷爷的下落,把信送到呢!”也有的说:“不可能,因为那是沙皇统治下的黑暗社会,人与人之间是那么淡漠,穷人的命运永远是悲惨的,不可能有这样的好心人,这也是作家契珂夫写本文的意图„„这时,教师应敏锐洞察这一矛盾,不失时机的引导他们研究、讨论和争辩,从而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4、拓展延伸

【缘由】语文教学还应结合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博引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操作】对于不同的语文课可进行不同的拓展活动。例如积

【篇二】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价值小学语文自主探究阅读课教学模式[1]-2

——关于自主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究

作者简介:苏小琳,女,小学语文教师,1988年出生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2015年毕业于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2011年参加工作,多数任中、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

内容提要: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这是《标准》对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基本途径的精辟概括。阅读教学应通过怎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呢?自主阅读能不能够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呢?值得探索与浅谈。

关 键 词:小学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模式

《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就是说,阅读课上师生基本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是“对话”,而参与这种对话的一共有三方。这里需要引起关注的是:“文本”已由在传授式教学中只被偶尔用用的“中介物”,变成师生都必须认真对待的主要认识对象和对话伙伴。对学生来说,第一要务便是与文本对话,即通过自主的读书实践,与课文的作者交流,从而内化课文的语文材料及其丰富内涵并学会阅读;对教师来说,同样必须先与文本对话,然后才能借助文本与学生“对话”,以指导学生读书,促进学生的读书内化。当下阅读教学的明显弊端是:只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满堂问答),而忽略了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读书实践)。

一、模式的指导思想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价值

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要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个体潜能,让学生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探究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存在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探究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完善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因此,探究过程本身就包含着一系列良

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我的教学模式意图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时,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最终能主动发展。

二、模式的基本特征

要使学生的学习由封闭走向开放。懂得沟通信息、共享成果的重要意义,乐于与同学互相切磋,集思广益。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人人争当交往的主人,做讨论交流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主动大胆亮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使讨论交流开展得切实有效而不走过场。给学生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是“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关键。

三、创造有效的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环境

(一)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性阅读的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过多强调教师的"自我表现",要让学生"主体参与",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参与的主动性及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益与学生学习的质量。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跟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宽容而不放任,严格而不束缚,用“稳重,听话”等作为评价好学生标准,会导致学生盲从教师,盲从权威,压抑学生创新思维,我们更多地要器重那些敢于对知识“质疑,求异,叛逆”的学生。

(三)自主探究,研读课文.

这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学生在明确自主探究性阅读的目标之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阅读,通过自身的思考和探索,去发现并提出问题,

然后在讨论,交流,争辩中,自主探索和研究问题结论,形成创见.在此过程中,主要分三步进行:个体探究、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1.个体探究。每学一篇课文,我们首先让学生以个体为单位进行独立阅读,带着研读目标中的问题在读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对课文内容形成一定的认识的同时,也提出自己的疑问。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2.小组讨论。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在编排分组时,通常是4人一小组,组内成员一般是由4个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这样,同一组内的同学因为程度差异更能起到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作用,同时也能保证各组之间的程度接近,避免出现组与组之间的差异从而导致小组讨论中的不平衡。

3.集体交流。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全班性的合作交流。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 ,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解答。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努力阐明道理,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自主探究的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同时,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最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这样,就把阅读教学过程变成“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平等对话过程.通过"对话"使小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高.

四、自主阅读的拓展训练,积累提高

2011年伊始我镇大力推崇“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其中自主阅读模式得到了广泛运用和研究。为学习语文阅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是语文知识拓展和延伸,每篇文章都跟随着几篇相应的文章,其中包括方法的延伸,课文的拓展等。因此,每学每一篇课文,我便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用自主阅读的模式去学习。在这些篇目中,我会挑选最精彩的那一篇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积累。学习和这一单元相同的写法,然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我渐渐带动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渐渐地,我便把

时间由学完之后布置改在了学前布置,由课堂转向了课外。通过调查我发现,以前,大部分学生晚上写完作业就看电视,现在改变了观念,开始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之后,很多学生的习惯开始改变,他们晚上开始以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主。然后第二天一大早来了之后还互相比着看谁读的篇目多,谁讲的故事最有趣,生动,谁感悟的故事最深刻。所以我说书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在今后还继续要求学生坚持写阅读笔记,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像文章的续写、改写、仿写、缩写、读书笔记展览、读书交流会、读后感交流、等活动。在阅读语文主题学习教材时,要求学生不要走马观花,只看故事情节,而要把自己认为好词佳句摘抄在读书记录本上,或读书卡上,这样就达到了积累好词好句的目的,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小语教材强调熟读背诵,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习得语言、积累语言。学生熟读成诵的过程,同时也是以文本的规范语言改造自己的日常语言的过程。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接纳文本的新鲜语汇和巧妙句式,接受文本带有文学色彩的优美语言的熏陶。最终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

自主阅读使课堂变得轻松了,使语文变得简单了,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老师的教学行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老师的教学负担,真正的实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读书习惯,给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不同读物,允许和尊重了孩子们的自己的爱好,让他们逐步掌握了读书的方法,让好的读书行为伴随着他们的一生,使他们受益一生。

五、“自主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探究目标要明确具体。

语文阅读课教学,“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这三维目标要始终在教师的心目中有所明确。当然,要视课文的具体情况而定,虽然不一定每一节课都要有,但目标必须要明确具体。如果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作指导,我们在开展探究和做评价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有了探究目标,学生在学习时才不会迷失方向,零碎、发散的思维才能得以集中。

2、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时间要充足。

这一点不用讲道理,哪位教师都懂,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去进行探究实践,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性学习就流于形式。然而,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容易表现得不够大气,舍不得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的观念没改变,认为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讲,学生能学到什么?二是怕被人视为无能,学生一分组探究,还要给那么多的时间,教室里岂不是乱套了吗?领导同事看到课堂纪律这么差,还以为教师太缺少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三是对学生不放心,认为学生只是个孩子,天生就有依赖性,他们在生活上依赖家长,在学习上依赖老师,都已经习惯了依赖,他们有多大能耐去探究?给他们那么多时间,岂不是浪费了吗?表演——让学生分角色演诵课文。在充分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充当课文中的某个角色,自己设计动作,按照自己的体会,表演课文的人物与情节。比如中低年级的课文《小稻秧脱险记》、《狐假虎威》、《哪吒闹海》等课文,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就是师生共同表演的过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优化阅读教学就是优化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必须努力做到教材思路、作者思路、学习思路、导读思路“四路贯通”;学生自主读书活动、合作交流活动、教师导读活动“三动协调”。只有这样,自主阅读教学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只要我们教师能持之以恒地致力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创新,语文教学定会像雨后的彩虹,绚丽多彩。

【篇三】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价值中年级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

《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自主探究型模式》课题研究报告

九小解放西中年级语文组(项目主持人:王进)

一、课题提出:

阅读教学,往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分析串讲轻整体感悟,重求同理解轻求异创新的弊端,束缚了学生的脑口手,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扼杀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

为从根本上扭转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病,克服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视发现和探究的不良认识取向,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真正把《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到阅读教学之中,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我们教研组及时提出了“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这一课题,旨在引导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高”的教学理念,充分解放学生的脑口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自能读书内化,自我建构吸纳,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开发学生的语文潜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课题界定:

现代教学论指出,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而真正的学习动因来源于不断发生的问题,因而只有把教学的内容转变成具有潜在意义的目标情景,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所谓的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就是以现代教学论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目标、处理信息、表达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的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即将教学的过程变成“自主——探究——发现——解决”的过程,转变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不断生成、张扬、提升的过程。

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特征表现为:(1)问题性——引导学生以问题为载体,在一系列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综合性——问题的解决,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多学科的学习方法,从而克服分学科对人才培养的弊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开放性——打破书本教室壁垒,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必然带动学习内容开放、学习形式开放、思维方式开放。(4)主动性——凸现学生主动性,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自主选择课题内容,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研究、展示。(5)活动性——探究学习活动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获得直接或间接经验积极情感体验。(6)互动性——探究阅读中主客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必然互动,群体与个体间必然合作帮助,遇到疑难少不了教师参与、引导,这种参与中互动,自然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团队意识。

三、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着力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和善于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我习得、主动发展、自能构建和自主展示的“舞台”,使学生的语文潜能得到开发,学习个性得以张扬,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1

2、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着力培养一批勤于实践探索、善于反思总结、乐于奉献的科研型语文骨干教师,从而提高语文学科的整体教学水平,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

四、操作模式及课堂结构: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以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探究性阅读为核心,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探究,在探究中领悟,其课堂教学结构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目标定向—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多元评价—练习测标。该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表现为“目标引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馈完善”;教师的“导”表现为“出示材料——启发点拨——组织讨论——评价矫正”。

在实际运用这一模式时,我们注意根据阅读教材、学生实际和教师的教学特点等,进行灵活处理,并对有关环节作必要的增删,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做到既体现模式精神,又不程式化。

五、研究过程及策略: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进行学习地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原动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欲望,真正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的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有问题才能有学习的动机。 如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教师进行筛选,确立研究的重要问题,让学生在自读中探究问题,在探究中感悟语言。正因为教师给学生创设了“生疑”情景,为他们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才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欲望。

2、运用生活情景。生活中处处皆语文。《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要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为此,我们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实际,注重开发课程资源,努力体现教学的开放性。一是加强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将教材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有机地融为一体,寻找更适合学生阅读探究的鲜活的“生活话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体验角色情境。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入境界、进角色,动真心、真情,把阅读探究和角色表演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积极读书的强烈愿望。 由于增加了角色表演,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条件和发挥潜力的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有落实了学生的朗读训练和语言训练。

4、借助媒体情境。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热情。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广阔领域,学生能得到来自于课堂内外的各种知识信息的共享和互动,使语文课堂富有时代气息和立体感。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能迅速地把学生的视听感觉系统很快地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课文内容的氛围之中。

(二)教给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个体对“学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一定的意识和反应。而学生如何学习,就涉及到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学生探究性阅读方法的获得,除了在学习过程中自主习得以外,更多的还是需要教师来进行训练和培养。

1、教给自主读书的方法。通过实践探索,我们主要教给以下读书方法:一是自读,即让学生围绕课后习题、导读提示等,读课文重点章节,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写作特色;二是查阅,即查阅工具书、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料;三是评注,即让学生结合重点问 2

题,给文中重点词句、精彩片断作简要的评点批注,研读课文;四是联系,即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已有知识去独立学习,探究问题答案;五是赏析,即赏析好词好句,朗读品评,练习感情朗读;六是质疑,即学生在自主读书、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新问题做上记号,提交小组或班级交流研讨;七是练习,包括读练、说练和写练,也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快乐做一做”、“作业超市”等。

2、重视质疑能力的训练。一是抓住课题,设置学习悬念。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课题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学习价值。为此,在组织教学时,要抓住课文题目,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如教学《燕子》一文,就启发学生:有的家长在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时总喜欢带一个“燕”字,你们知道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像燕子那样聪明伶俐;有的学生说,因为燕子很勤劳,衔着一口口泥巴,为自己垒起一座漂亮结实的房子„„从此处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句段,启发生成问题。 如教学《诚实和信任》一文,老师精心设计了问题:“诚实和信任”是什么意思?课文为什么用“诚实和信任”作题目,还能不能用其它题目?让学生围绕问题阅读教材,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课堂表演、举例延伸等实践活动中理解内容,升华情感。

3、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我们对一般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或在小组交流中自行解决;对在小组中解决不了的关键性问题,特别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则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学生进行研读。一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如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一文,对“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两词的理解,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聪聪和他爸爸的对话及聪聪的所见所闻,深入理解两个词语的意思。二是借助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课外读本等辅助性材料来分析问题。像《军神》、《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等一些含义深刻的文章,我们引导学生课外搜集与课文学习有关的材料,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三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举例阐释。 四是教师作简明扼要的讲解,以突破教学难点。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不能全盘否定教师必要的讲解,对学生确实解决不了的疑难,我们还是要求教师来讲,而且要讲深讲透,以受到画龙点睛之效。

4、组织好学生的合作探究。我们抓住目标中的核心问题,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深入探究,主要形式有:(1)连锁式,即小组成员依次发表看法,由小组长作归纳;(2)接龙式。即由小组长主持,学生轮流作接龙式回答,形成问题答案;(3)补充式,即小组长指定一中心发言人,其余学生将其发言与自己的自学成果作比较,相互补充,形成统一意见;(4)辩论式,各自按序交流,提出不同意见及理由,或分正反两方面通过争论比较,由小组长综合归纳。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努力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即时筛选或优化重组,提炼出覆盖面广、有思考价值、有穿透力的研究话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讨;二是教师要精心预设好交流的内容及学习的方式,不致于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三是教师要调控好课堂秩序,重视巡视指点,加强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个别辅导,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参加合作学习,都有所收益。

(三)重视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阅读评价要综合考虑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虑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特别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1)使学生学会自评。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例如,学生朗读、表演或讲故事时,让他们自己对自我的表现作出判断。开始学生只会说“挺好”或者“不太好”之类不太明确的概括性评价,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作出“我读得没 3

有感情”、“我的声音太低”、“我的动作不好看”等较客观、具体的评价了,而且知道了为什么不好,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

(2)加强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为频繁。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评价时,我们注意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一是围绕“三维”目标研究评价的内容;二是创新评价的方法。如如何评价同学的学习,我们要求学生先肯定别人的长处后指出努力方向;同学讲了如何补充;同学与自己的意见不同,如何做到求同存异等。这种互评方式也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3)重视师生之间的互评。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师生的平等对话。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无数次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得到同步发展,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尤其重视形成性评价。如建立“课堂表现评价表”,内容包括发言次数、有影响精妙的发言、今日“精彩回放”、本节课谁沉默了?今日“进步之星”等。每天有语文学习小组长作好记录,一周公布结果,组织评比“最佳小组”和“最好的发言”。再如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历程,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六、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效地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探究意识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能和综合素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体现了学校“人人都能进步,人人都会发展”的教育理念,目前,各年级学生初步养成了读书动口动笔、阅读体验情感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积极质疑创新的学习能力;发展了学生自我习得交流、自主评价展示的语文综合水平。全校学生的写字阅读、口语交流、听力写作、征文演讲等语文素质测试成绩逐年提高,发展态势良好,参加市级语文素质测试每年获得优秀成绩,数十篇学生习作发表于各种杂志刊物,语文学科成绩调研抽测始终处于前列。

2、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本课题的实施牵动了大批教师的参与研究,促进了教师群体科研意识的增强,提高了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一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较大转变:我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呈现出了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活跃气氛,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充分体现了师生在课堂上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生命力。二是实验教师的专业研究能力得到了培养与发展。一年来,全体实验教师带着参与课改科研的热情与困惑,积极学钻研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努力学习“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创新”、“研究性学习”、“以校为本”等新的教育理论,先后开展“追求理想的课堂”、“在活动中放飞学生”、“在反思中提高”等多种形式的论坛交流,享受语文、享受学习,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教书育人的责任心进一步增强,促进了自身专业水平,提高了自身教学品质,初步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特色风格。

七、课题研究反思:

我们在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下,进行了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尝试,确实提高了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初步改变了语文教学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的局面。但透过研究热潮,发现不少问题:一是我们对“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模式”的内涵还理解不深,教师中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仍存在脱节现象,课堂中仍然有“穿新鞋走老路”现象;二是对这一模式操作上还存在僵化现象。课堂中,探究内容主次不分,探究目标过分分散,忽视语文本体训练,重过程、轻效果等诸多问题还待进一步深化研究,使本课题的价值得到准确的体现和推广。

4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价值

5

【篇四】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价值论小学语文探究阅读教学模式

龙源期刊网 .cn

论小学语文探究阅读教学模式

作者:周洁霞

来源:《东方教育》2014年第10期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环节,能够对学生视野予以丰富,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写作能力,从而能够让学生的整体素养得以提高。极有必要改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立起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勇于探究、乐于探究,进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体水平。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小学语文探究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阅读;教学模式

1.前言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环节,能够对学生视野予以丰富,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写作能力,从而能够让学生的整体素养得以提高。由于阅读教学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学生阅读成绩提高难度大,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极有必要改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立起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勇于探究、乐于探究,进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体水平。

2.拓展探究空间、开放阅读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具有创新活力,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让他们掌握住阅读的主动权,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让他们在阅读里自由翱翔。例如,笔者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诗时,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的来进行阅读。爱好朗读的同学,可以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大声地将《望庐山瀑布》一诗朗读出来;爱好画画的同学,可以将自己心中的庐山瀑布绘制出来;爱好将诗句美景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的同学,可以鼓励他们多议议、多讲讲……通过类似的方式来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动性。学生在将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报时,有的学生说:“香炉峰由于太阳光的照射,慢慢地升起紫色的烟雾,庐山瀑布从远处望去,像一条大河挂在庐山之前,就犹如是从天的最高处落下了一条三千尺的银河,这景象多壮观、多雄伟啊!”有的学生说:“我绘制了一幅我心目中的庐山瀑布,我仿佛就看见从青山上飞流下一条大瀑布,闪闪发亮。”还有的同学说:“看到同学们的画画、听着大家的描述,我就感觉气势磅礴的庐山瀑布仿佛就在我面前,多么令人陶醉啊!”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也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进一步打开,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一来,就使得学生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极大地发掘,闪现出了思维的火花。

3.延伸课内阅读,提高探究能力

【篇五】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价值论小学语文探究阅读教学模式

论小学语文探究阅读教学模式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环节,能够对学生视野予以丰富,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写作能力,从而能够让学生的整体素养得以提高。极有必要改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立起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勇于探究、乐于探究,进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体水平。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小学语文探究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阅读;教学模式

1.前言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环节,能够对学生视野予以丰富,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写作能力,从而能够让学生的整体素养得以提高。由于阅读教学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学生阅读成绩提高难度大,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极有必要改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立起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勇于探究、乐于探究,进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体水平。

2.拓展探究空间、开放阅读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具有创新活力,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让他们掌握住阅读的主动权,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让他们在阅读里自由翱翔。例如,笔者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诗时,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的来进行阅读。爱好朗读的同学,可以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大声地将《望庐山瀑布》一诗朗读出来;爱好画画的同学,可以将自己心中的庐山瀑布绘制出来;爱好将诗句美景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的同学,可以鼓励他们多议议、多讲讲……通过类似的方式来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动性。学生在将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报时,有的学生说:“香炉峰由于太阳光的照射,慢慢地升起紫色的烟雾,庐山瀑布从远处望去,像一条大河挂在庐山之前,就犹如是从天的最高处落下了一条三千尺的银河,这景象多壮观、多雄伟啊!”有的学生说:“我绘制了一幅我心目中的庐山瀑布,我仿佛就看见从青山上飞流下一条大瀑布,闪闪发亮。”还有的同学说:“看到同学们的画画、听着大家的描述,我就感觉气势磅礴的庐山瀑布仿佛就在我面前,多么令人陶醉啊!”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也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进一步打开,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一来,就使得学生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极大地发掘,闪现出了思维的火花。

3.延伸课内阅读,提高探究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将语文的实践能力较好地进行运用。小学语文探究阅读教学模式的重点就在于要让学生将

【篇六】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价值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模式的探索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模式的探索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山中学顾耀敏

摘要:我们应积极探索、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思维的主体、思想的主体、态度的主体,由此教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三环节:披文入境、自主研读、拓展训练。

关键词:阅读教学自主探究模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并贯彻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教学建议”中。我们应积极探索、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思维的主体、思想的主体、情感体验的主体,用以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在学习专家理论及广大同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语文课堂教学自主探究的三步模式。

课堂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模式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主体性的教育理论:主体性体现在学习上就是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学校教育既是教育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决定了教育本身就应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主体性。人之所以成为人最重要前提是人的主体性。于是,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保障学生主动进步与发展。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告诉我们,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在学习过程中身边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可能的教育资源,运用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而知识获得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而不是教师,学习过程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由此,教学必须基于真实情况的学习经验,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源,和创设一种鼓励学习者自我积极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实现逐步自我控制地进行学习活动。

课堂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

一、披文入境:欲望探究和情感激发

课题教学的引入披文入境,老师可以借助情景摸拟、图景感知、课件展示、语言描述等多种方式来充分挖掘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是愿望,驱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令其发起积极的学习情感、主动自觉进入适合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

例如,笔者在引领学生学习张晓风的《我在》一文中,披文入境,我首先用课件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了一幅“花儿在雨中静穆”的画面,在画面是慢慢展现出张晓风的相关名句,与此同时老师加以有声有色的诗歌朗诵:“有一种花,你没有看见,却信他存在;有一种声音,你没有听见,却自知你了解。”“生命是一项随时可以中止的契约,爱情在最醇美的时候,却可以跨越生死。”这个过程学生强烈学习的欲望被有力唤起,于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境得以充分的创设出来。

披文入境环节还有让学生自主学知完成定向的任务,这个过程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让学生完成,实现让学生自主订立课堂学习目标,然后进入享受自主学习的全过程。这个过程,老师的只做引导。同样在教学张晓风《我在》这一课时,学习情境确定好后,让学生共同探讨确定本课的两个学习目标:通过学生自我对《我在》一课的理解,掌握课文中张晓风想要表达的生活哲理;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特点及把握此文的写作方法。通过明确目标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

探究欲望和学习语文的强烈情感。

二、自主研读:自主探究后通过自主合作完成领悟文章主旨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本职上是师生与文本间对话的过程就,这个过程中,对话中学是每一名学生。以此,需要更加注重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文本的意义,培养学生阅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自主阅读中自然得到情感的哲思和熏陶。

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对课文大致的结构,部分重点难点和关键部分有了大体的认知,尖子生会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阅读,充分探究未知的领域。由此更加充分地把握文章主旨,此时老师要注重精读品析过程中针对学习感受、读书疑问和独到想法展开讨论。我在教学课文《我在》中,通过学生自主分析七则材料的内容以及材料间的关系,然后分组讨论,便清楚了《我在》一文的真正含义,系统归纳出本文的写作手法,归结到掌握本文的精髓:自然在,生命就在,每个个体的身边都有人在关注、理解、支持、慰藉着自己,切实感到这个世界多美好!学生不仅都能接受,而且都能有所感悟,因为这是大家讨论的效果,理解也就更能深刻。

在此阶段,老师务必要做好点拨释疑的工作,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并不能否定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讨论时,思想火花得以碰撞,极有可能会得到很多种答案和结论,此时更加需要老师及时指导、予以帮助指正,更有时要点到要害处,让把理解深入进行。仍用张晓风的《我在》一文为例,理解的难点在第九自然段,这直接关系到对课文的文本过渡和本质理解。

三、拓展训练:总结评价和迁移内化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末尾一环节为拓展训练。我认为老师一定要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感悟之后,进一步布置适量的具有延伸性、代表性的作业,力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放飞自我的思维空间,通过拓展思维,每一名学生获得自己最需要的收获,同时促使学生把所学所思发展推广到更新更高一步的情境,以强化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得到情感的迁移,不能让学生停留在知道作者要说些什么,必须将课文欲表达的哲思转化为学生自我的思想同时为之感动。拓展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自主回顾阅读的全过程,总结提高,以此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关键在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与鼓励学生主动读书、主动质疑、主动讨论、主动争辩、大胆表达展示自我、大胆标新立异。这个过程学生决不可被老师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重点是给予巧妙的导语、提问、点拨,努力做到教与学切实契合。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学习乐趣,同时切实感受到同学的尊重,这样会对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主体性教育》 张天宝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陈玉秋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