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第一篇、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课改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课改经验交流会议汇报材料

一年多来,我校在区教育局和三角镇小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认真执行课程计划,细化教学常规,坚持重实际,求实效,抓实事的原则,落实课堂教学改革措施,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大面积提高。现对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作出以下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和教训。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搞课改必须让老师明白为什么该,明确谁抓和抓谁的问题。

我校的主要做法是:加强学习,树立新理念;明确分工,树立责任心。

首先是从思想上重视,落实责任。抓好行政和骨干教师等领头羊,校长亲自抓,行政带头抓,骨干先示范,引领教师共同搞好课改。其次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有关教育文件,了解生本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更重要的是让教师真真正正认识实施生本教育的好处。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盲从,不浮夸,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改革实践。

二、求真务实,搞好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改工作

1、完善考核制度,抓好常规教学管理。

我认真完善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并在充分征求和采纳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校绩效考核方案。对教师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考评、奖惩、晋升、调配。对搞课改的教师开绿灯,提高积极性。我校绩效工资考核方案规定:教师论文、教学比武、优秀教案等,获镇一、二、三等奖(示范课按三等奖计),分别奖100、80、50元。以镇级为基数,其它等级按区级乘以2倍,市级乘以3倍,省级乘以4倍,国家级乘以5倍计算。搞课题研究和外出学习的教师,实行加课时补助。通过实施教师绩效考核方案,逐步形成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进一步激发。

2、以课改为中心,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向课改教研要质量。我校细化管理,要求教师认真吃透教材钻研教法,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手写教案学案和反思。每学期至少检查两次教师的教案反思和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检查情况并褒扬先进、整改后进。

开学初,要求每班科任共同构建学习小组,一律上墙公布成员名单和小组综合表现

和奖励情况。教师结对帮扶,确定各科组指导老师和被帮扶对象名单。行政和教研组长除了做好本职工作,经常深入一线课堂带领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现在,我校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能开好至少一节公开课。开课、评课和教研一体化,教师开完课后本学科组立即组织评课、教研,不搞形式主义走过场。为了弥补乡村小学地域局限性,除了看本校教师开的课,我们还经常组织教师上网观看课堂实录,开博客交流教学经验。开学初便明确研讨主题,教研时实现活动专题化,开展小课题研究。本学期论题如下:语文组: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精神;数学组: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如何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英语组:怎样才能让自主合作学习走进英语课堂和小学英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上学年,三角镇小的邓校长等领导支持面小课改工作,亲自带领全镇140多位教师到我校教研,指定三位优秀教师开了语、数、英公开课。我校则鼓励李敏利、魏耀东、魏旭兰等青年教师到镇小上数学公开课和语文示范课。请支教老师开好示范课,让教师观摩学习,取长补短,使他们更深刻地领悟生本教育的精髓。我们邀请鸿都小学教师到我校上生本教育课,组织教师到鸿都小学听课和教研,参加到三角镇小参加镇教研活动、到区进校和嘉应教育学院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农村教师置换培训等。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促进了我校教师教的水平与学生学的水平的提高。现在,我们学校的学生变得能自信了,参与课堂互动变得大方了,探索和辩论时也勇敢了。教师们逐步把现代技术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通过校本教研,提升了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在梅江区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期末抽检中,我校四年级的总分居全镇同类学校第二名,六年级的总分居全镇同类学校第一名。

三、关于新课改的一些困惑

1、课堂要活起来,但教师在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时,明显感觉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效率降低了,这两者的矛盾如何解决。在这个问题上,主要表现为有些教师对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适应,驾驭课堂的能力不足。

2、合作学习除了小组学习以外还有哪些方式?在我们学校,这是一个争议颇大的问题,焦点在于合作学习是否就只能是分小组学习。

以上就是我校在新课改实施中的一些不成熟的经验和产生的困惑。不论如何,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学改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做探索者,让新课标的理念闪光在乡村学校的每一间教室里。

三年级语文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在教改实践中一点好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以朗读感悟为中心。

我们对于课文的朗读,叫学生读出感情,学生没有读出感情,还教学生读出感情,我认为这是一种比较粗糙的教法,强人所难,逼学生太甚,怎么办,还要从文体,内容等方面去考虑。

1.比较式读。

《狼和鹿》这篇课文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和后来的凯巴伯森林,前后比较读,较能深刻体会到森林的变化。

2、对话式读

这类文章一般使用对话推动故事的发展,《放飞蜻蜓》就比较适合。

3、想象式读

《荷花》写荷花的形状就可以让学生带着想象读,刚开的荷花,全开的荷花,含苞欲放的荷花,向过电影一样,让学生去读。

4、模拟声音式读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模拟骆驼妈妈声音去读,模拟小骆驼声音去读。

5、美读。

这是最高层次的读。有些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

《庐山的云雾》《槐乡五月》大有不读不快之感。

这几种读法只是抛砖引玉,还有很多。

另外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词语,重点句子等,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二、以问题为中心

1、培养质疑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让学生形成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3、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

4、教师要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三、四个转变

1、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做学习的主人。

2、转变了教师评价的语言。

我们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设计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活动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

始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能够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时时、处处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比如:由强制性的语言向商讨性的语言转变。如,“请你把课文读一读。”“我们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好吗?”“谁愿意把这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由命令的语言向建议式的语言转变。如,“你的勇气可佳,你能试着说得更具体一点吗?”“如果你的声音能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来,试一试!”

由要求性的语言向希望性的语言转变。如,“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你为什么这样想?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

由封闭性的语言向选择性的语言转变。如,“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篇短文。”“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就请把它多读几遍并背下来。”

由单一的评价语言向富有指导性的评价语言转变。如,“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

3、转变教学设计

主要是板块设计法。例如《争论的故事》分为故事板块和启示板块。《赶海》童歌、童趣、童恋板块设计。

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更好地发挥教材优势是搞好课改的前提。为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在课改中,我们加强了对教学设计的研究。首先依据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能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明确把新课程理念贯念在各环节中;依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灵活地处理教材。

为了呵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富有个性的经验,教师能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以学定教。课堂上,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灵性的闪动,在注重预先设计的同时,更注重把握课上生成的知识,珍视学生独特的见解,抓住契机引导、拓展并及时地进行课后反思,不断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

4、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课改是一场的变革,教师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

四、打造务实真实高效的课堂

课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工作的建议:

反思的重要。 反思是一种手段。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 反思。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能有什么改进。从这一层面上思考,反思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我们教师获得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 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下一步的教改打算及努力的向

积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使它发挥教学的辅助作用,更能直观地突出教学关键处及难点。

1、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去创建自己的理想课堂

2、针对三年级学生对各种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小学生展示课文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小组合作交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认真调控课堂,让课堂有声有色,充满活力。

3、上好每一节课,课后认真反思自己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以便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4、在教学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实践内容与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可以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发挥学生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我们的课改之花一定会越开越艳丽,越开越芬芳。在这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始终坚持以新课程的标准实施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倡合作学习精神,引导学生从生活源泉中不断吸取发展思维和语言的养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结合中,开辟了课程学习的广阔天地。不过还应该说的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教学上的许多不足,众多的学生是可以接受新课程的教育方式的。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年龄上的差异,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学习上就有点困难了,

第二篇、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课改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实施课改,与新课程同行

——贤台乡西庄小学

伴随着匆匆而来的课改潮流,我们不知不觉与“新课程同行”已有六个春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初启动,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新观念。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整合、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我校在实施课程改革以来,紧紧围绕“为学生一生的发展”的教育目标,把“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办学品位”作为核心目标,立足学校实际,深入开展校本研究,把课程改革同实施素质教育紧密了结合起来,在新课程中。我们西小人一直坚守着“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年,为学生一生。”我们共同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潜心捕捉生命中的每一份感动,快乐享受创造中的每一次成功,在课堂中,力求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新理念,互相启迪、学问、反思。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在课改中的具体作法是:

一、加强领导、更新观念,为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护航

为了加强学校教研工作制度建设与管理,保证课程改革工作得以扎实、有序、顺利地开展,我们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执行小组成员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确立了“理念先行、机制保障、培训提升、研究推动、勇于探索、实践创新”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为期五年的教改教研工作总体规划和每学期的学科教研计划及教研组长目标管理。建立了校长――教务处――教研组——教师的管理机制和教研网络。

重视教学是学校发展潜在的动力,制定与教学发展相关的制度是学校发展的导向,客观公正评价教学是学校健康发展的保证。过去,教育管理的最佳境界

是整齐划一,强调教学进度、质量、要求的统一,备课、上课、教师教、学生学,都有统一要求,都有固定模式。亦步亦趋,不能发出不和谐声音。这种管理尽管规范、有序,但过于刻板和程式化,过于沉闷,缺乏活力。如今,人才培养观发生了变化,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面对扑面而来的新课改,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反馈、整改、更新、打造三维立体目标管理,即:知识与技能、课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建立以“教师课堂”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培训”为切入点,以“强化队伍建设”为保障的整体改革方案,具体为:(一)学习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师提高。学校领导带领教师走进新课程,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扎实开展“新课程理念培训”、“每学期的10000字的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课堂教学研讨评议”等系列活动,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重结果、轻过程、重规范、轻创新、重共性、轻个性的做法,积极倡导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倡导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二)创设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打破过去以学生分数衡量教师业绩的模式,建立了以“师德规范、教学过程、教育科研、教学效果”为内容的综合评价体系,实行“重教书育人,重更新观念,重学法指导,重教改教研”等“四重”教育过程的管理,把教师评价引向激励教师发展。(三)建立新的学生评价体系。全面推进实施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已6个年头之久,我们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自觉性、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兴趣特长、团结协作精神”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新的评价体系的形成,为新课改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二、大力改革常规教学管理方式,为新课改奠基。

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大胆改革,把教学常规中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测试、

总结、评价等付于实效。

1、备课、上课、听课。

踏踏实实地备自己有特色的课。反对全盘抄搬、模式化的备课,为了防止①多课不变、多年不变;②备课备形不备人;③生搬硬套、脱离实际。我们进行了教案改革,摒除传统备课中程序化方式,注重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的心理,实现了“教师备课――集体备课――教师备课” 的三步备课模式,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制定了各科各学段的备课实施细则。

为了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提升自己,学校要求教师课后撰写教学小结、课后记,反思课堂教学得失;开展了随堂听课活动,教师在本年级、本学科和跨学科听课,以不同的眼光挖掘课堂背后的教育理念,然后撰写听课记录,每学期学校组织检查评比。

2、考核评价:学校在新课程的改革研究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全面听课、个别交流、会议座谈,分科总结等方式了解教材、研究教法学法,了解教师,促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作业设计。建立巡课制度,严格执行课堂教学常规,每学期4次以上教学常规检查、抽查,并记载反馈意见。学校除了对语、数、英检测分析外,还重视综合学科检测,音、体、美、信息技术学科的考核评估,由校领导、教研组长及任课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按各年级考核要求考核。

3、扎实的教研活动

我校教研活动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专题与学科相结合的方式。

(1)、学校有计划地安排理论学习、教学竞赛;组织教学观摩: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新调入的教师的“汇报课”,实验教师上“观摩课”;积极参加上级部门

组织的各科教师基本功、优质课竞赛。

(2)、学科教研组、有计划地进行主题研讨,经验交流,教学展示,案例分析,问题会诊,探讨如何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如何利用现有教材体现课改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助、生生互助;以及如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等等。

总之,充分利用教研组活动活动,把具体内容落实到人,及时做好记录,做好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组织教材教法研讨会、教材比较分析会、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校际联合教研活动等,以提高课改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改革教师观念,为课改打通通道。

课改成败,系于教师。我们知道,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参与、理解和支持。此次新课程实验,不仅仅是验证课程标准和教材,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锻造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为此,我们每学期开展三次校本培训、每月开展二次校本教研、每周开展一次听课评议和教研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在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追求教学艺术的个性化,多反思、多交流、多学习的三多引领,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不再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而是俯下身子,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二、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趋向师生合作化。新的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感受到了知识的价值,学生不仅探究到了书本上的知识,也探究了与人息息相关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教师由“学习型”向“研究型”转变。学校已有3人被评为市骨干教师,5名区级骨

干教师。教师撰写的近30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级教育刊物发表或获奖。教师观念实现了跨越式飞跃,为课程改革铺平了道路。

三、围绕课改,培养有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学生

现如今,我校正在分步推进“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努力践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倡导“有眉头紧锁的深思,有满怀自信的操作,有声情并茂的表演,有合情跳跃的猜测,有个性鲜明的质疑,有据理力争的辩论,有沉稳理性的反思,有激情冲动的欢呼,有身心愉悦的享受”的九种生命状态的魅力课堂,要求教师以此为标准,大胆尝试改革,认真研究并积极解决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师投身课改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很高,备课、上课和辅导,不再是“两耳不闻学生事,一心只研教科书”,而是既研究教材更研究学生,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方便、更实惠,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与学生“对话”,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上唱独角戏的现象明显少了,而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现象明显多了。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只要是有助于教学开展,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则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手段还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能力求做到驾轻就熟,为我所用,为教学所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课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再是单纯的留声机、录音机,也不再是知识容器和做题机器了。在老师的引领下,他们学习更加生动活泼了,他们敢与老师对话,同学交流,向书本质疑,对生活发问,不再是死读书读死书了。其阅读能力、交流和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质疑创新和动手实践能力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有机统一,使得过去沉闷的课堂更活跃,思维更发散,学习效果更好,师生精神面貌也为之焕

第三篇、课改优秀经验交流材料

课改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精选范文:课改优秀经验交流材料(共2篇)几年来,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

教师,以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大的热情,积极投身到这一教学改革的洪流中,与进俱进,开拓

创新,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欣喜的感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极

大教育教学热情,哪怕是些比较“顽固”的老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已初见端倪,民主、平等课改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的师生关系逐渐形成,新的课堂新的思想为学校增添了新的活力。一、课改的有利条件及成

果自从我区进入课程改革以来,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为了保证课改实验工作积极有效

地展开,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教导处、教研组长、各学科骨干老师参加的课改

领导小组,校长十分重视课改实验工作的开展,亲力亲为,对本次课改精神的理解比较到位,

亲自主持召开课改动员大会。特别是西永小学的教导主任刘林同志到我校任校长以来,更是

对课改予以了高度重视。在他的领导下,成立了教科室,任命了教科室主任,分管校本教研

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他经常与教导处一起部署课改实验工作,制定课改实施方案,还深入课

改年级的课堂听课,以他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有问题的老师进行悉心指导,帮助解决问

题。同时十分重视校本教研的研讨、开发,并在学校经费困难重重的情况下给予了经费上的

支持。学校行政一班人在课改中以身作则,亲入教学的第一线,担任有困难的年级、班级的

教学任务,这样的行为富有极强的感召力,激发了广大教师的课改热情,为课程改革的有效

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改实验老师培训工作比较扎实有效。在教导处的组织下,对于新

的课程标准,采取了多次学、反复学、全校学、组内学、个人学的多种方式,让大家对课标

理解透彻、掌握到位。每次进修校的教材培训,一定派任课老师参加。各级的教研活动,让

教师们积极走出去,外出参观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春风老师吹到每一位老师的心中,让他们

亲身感受这改革的浪潮。培训工作的开展,提高了老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转变了老师

的教育观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对课程改革的看法也在悄然转变,由当初的不以为然、

事不关已到逼着改革、做样子应付检查,再到今天的积极参与、自觉反思,这就是进步!组

织教研活动是教导处的重要职责,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是为了提高课改实验水平,积极推进新

课改的实验。以前我校的教研活动大多是流于形式,无多大实效。课改以来,学校十分重视

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导处不急于求成,而是步步为营,从基本工作做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在我校每一学年都开展上好一堂研究课活动,大力提倡老师上研究公开课,听课、评课活

动在全校各个科组展开。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全校老师的课堂教学观、教学实践逐渐摆脱了

传统教学的束缚,形成了较好的教研氛围。校本教材的开发是课改的特色所在,我校非常重

视校本课程的开发,积极创设条件,由教科室组织牵头,带领鼓励老师开设校本课程,目前

我校已形成《诗歌诵读》、《手工制作》二门校本课程,由学有所长的老师担任课程的教学工

作。一批老师在课改实践中成长,课改实践转变了老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能力。

在重视双基的同时,老师开始关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开始关注学生态度、情感、

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合作

与交流的能力。课改实验老师不仅在各级教研活动中推出了优质示范课,还在片区以及沙区

的赛课活动中获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以前我校的老师怕动笔,不敢

写,而今,在教导处的组织带领下,他们也勇于写出自己的教学体会,参加论文评选。只要

跨出了第一步,下面的路就好走了,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得到了提高,也小有所获。.

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学生的学校生活,也让我们的老师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 二、工作的反

思1、转变观念的问题。观念转变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内容,仍有少数老师对课程

改革的意义认识不足,教育观念陈旧,,在教学教研和评价工作中,常自学或不自学地走回头

路,特别是某些老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再加上中国的国情,应试教育的思想较为严

重,而老师的教学效果也要看成绩,这造成思想上一时难以转变。抑或个别老师职业道德不

高,对工作懈怠,在学校形成一种不好的风气,阻碍了工作的开展。这些都要认真加以研究

解决,特别是通过学习加大校本培训力度,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和教学研究方式,也要从思

想上引起重视。2、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较弱。没有校本课程的课程体系是不完善的,校本课程

的开发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目前看来,因为教师们的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再者我校在校

本课程开发上缺少经验,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探索与研究。3、课程改革需要教科研部门的大力

支持,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教导处一个光杆司令是不行的,无论是从能力还是精

力上都不足。除了学校班子的支持配合,通力协作,精诚团结外,还需要教科研机构在理论

上给予支持,把理论研究与课改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学校教学研究水平。面对新课程这样

全新的内容,教导处要开展全员培训,增强意识,更新观念。全体教师必须加强自学,收集

信息,提高认识,掌握技能,综合体会,方能达到转变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的技能。 教师必

须确定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源、以价值为准、以实践为根、以创新为标等观点,改变学习方

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角色,成为新课程的传授者、促进者和

研究者,成为学生的“伙伴”、“朋友”。

[课改优秀经验交流材料(共2篇)]篇一:课改优秀经验交流材料1

课改优秀经验交流材料

开学初到现在,我校

领导和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以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大的热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欣喜的感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极大教育

教学热情,教育观念的转变已初见端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初露端倪,课改给课堂增添

了新的活力。

一、课改的有利条件

及成果

自从我校进入课程

改革以来,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为了保证课改实验工作积极有效地展开,我校成立了

课改领导小组、确立了课改模式、制定了一年和三年的课改规划、制定课改推进措施和实施

方案 ,为激励全体教师的课改热情,我校还制定过程考核机制,并对每位教师的课改参与度

进行适当的奖惩,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同时,校长十分重视课改工作,在集体办公室内

安装了无线路由器,每位教师配置了u盘,倡导教师把课改与班班通联系使用,从而大大提

高了我校教师的课改热情。特别是一年级的张海利老师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改得热潮中。

她还经常与课改教师一起 研讨课改工作,制定课改实施方案,还深入课改年级的课堂听课 ,

对有问题的老师进行悉心指导,帮助解决问题。她以极强的感召力,激发了广大教师的课改

热情,为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改实验老师

培训工作比较扎实有效。在学校的组织下,对于新的课改模式,采取了多次学、反复学、全

校学、个人学的多种方式,让大家对课改模式理解透彻、掌握到位。每次课改活动,让教师

们积极参与学习。新课改模式的春风 吹到每一位老师的心中,让他们亲身感受这 课改的浪

潮。新课改模式的实施,转变了老师的教育观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说这就是 成功之

处!

二、工作的反思

1、转变观念的问题。

观念转变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内容,仍有少数老师对课程改革的意义认识不足,教

育观念陈旧,,在教学教研和评价工作中,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回头路,特别是某些老师,受

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再加上中国的国情,应试教育的思想较为严重,而老师的教学效果也

要看成绩,这造成思想上一时难以转变。抑或个别老师职业道德不高,对工作懈怠,在学校

形成一种不好的风气,阻碍了工作的开展。这些都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特别是通过学习加

大校本培训力度,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和教学研究方式,也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2、校本课程开发能

力较弱。没有校本课程的课程体系是不完善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目前

看来,因为教师们的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再者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上缺少经验,还需要进

一步加强探索与研究。

[课改优秀经验交流材料(共2篇)] 面对新课程这样全新的内容,教导处要开展全员培训,增强意识,更新观念。全体教师必须

加强自学,收集信息,提高认识,掌握技能,综合体会,方能达到转变观念、提高教育教学

的技能。教师必须确定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源、以价值为准、以实践为根、以创新为标等观

点,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角色,成为新课程的传

授者、促进者和研究者,成为学生的“伙伴”、“朋友”。

韦村小学

2014.04

篇二:课改优秀经验

交流材料1

课改优秀经验交流材料

几年来,我校领导和

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以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大的热情,积极投身到这一教学改革的

洪流中,与进俱进,开拓创新,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欣喜

的感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极大教育教学热情,哪怕是些比较“顽固”的老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已初见端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逐渐形成,新的课堂新的思想为学校增添了新的活力。[课

改优秀经验交流材料(共2篇)]

一、课改的有利条件及成果

自从我区进入课程

改革以来,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为了保证课改实验工作积极有效地展开,我校成立了

以校长、书记为组长,教导处、教研组长、各学科骨干老师参加的课改领导小组,校长十分

重视课改实验工作的开展,亲力亲为,对本次课改精神的理解比较到位,亲自主持召开课改

动员大会。特别是西永小学的教导主任刘林同志到我校任校长以来,更是对课改予以了高度

重视。在他的领导下,成立了教科室,任命了教科室主任,分管校本教研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他经常与教导处一起部署课改实验工作,制定课改实施方案,还深入课改年级的课堂听课,

以他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有问题的老师进行悉心指导,帮助解决问题。同时十分重视校

本教研的研讨、开发,并在学校经费困难重重的情况下给予了经费上的支持。学校行政一班

人在课改中以身作则,亲入教学的

感召力,激发了

广大教师的课改热情,为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改实验老师培训

工作比较扎实有效。在教导处的组织下,对于新的课程标准,采取了多次学、反复学、全校

学、组内学、个人学的多种方式,让大家对课标理解透彻、掌握到位。每次进修校的教材培

训,一定派任课老师参加。各级的教研活动,让教师们积极走出去,外出参观学习。新课程

改革的春风老师吹到每一位老师的心中,让他们亲身感受这改革的浪潮。培训工作的开展,

提高了老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转变了老师的教育观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对课

程改革的看法也在悄然转变,由当初的不以为然、事不关已到逼着改革、做样子应付检查,

再到今天的积极参与、自觉反思,这就是进步!

组织教研活动是教导处的重要职责,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是为了提高课改实验水平,积极推进新课改的实验。以前我校的教研活动大多是流于形式,无多大实效。课改以来,学校十分重视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导处不急于求成,而是步步为营,从基本工作做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我校每一学年都开展上好一堂研究课活动,大力提倡老师上研究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在全校各个科组展开。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全校老师的课堂教学观、教学实践逐渐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形成了较好的教研氛围。

校本教材的开发是课改的特色所在,我校非常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积极创设条件,由教科室组织牵头,带领鼓励老师开设校本课程,目前我校已形成《诗歌诵读》、《手工制作》二门校本课程,由学有所长的老师担任课程的教学工作。

一批老师在课改实践中成长,课改实践转变了老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能力。在重视双基的同时,老师开始关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开始关注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课改实验老师不仅在各级教研活动中推出了优质示范课,还在片区以及沙区的赛课活动中获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以前我校的老师怕动笔,不敢写,而今,在教导处的组织带领下,他们也勇于写出自己的教学体会,参加论文评选。只要跨出了

难以转变。抑或个别老师职业道德不高,对工作懈怠,在学校形成一种不好的风气,阻碍了工作的开展。这些都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特别是通过学习加大校本培训力度,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和教学研究方式,也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2、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较弱。没有校本课程的课程体系是不完善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目前看来,因为教师们的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再者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上缺少经验,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探索与研究。

3、课程改革需要教科研部门的大力支持,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教导处一个光杆司令是不行的,无论是从能力还是精力上都不足。除了学校班子的支持配合,通力协作,精诚团结外,还需要教科研机构在理论上给予支持,把理论研究与课改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学校教学研究水平。面对新课程这样全新的内容,教导处要开展全员培训,增强意识,更新观念。全体教师必须加强自学,收集信息,提高认识,掌握技能,综合体会,方能达到转变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的技能。教师必须确定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源、以价值为准、以实践为根、以创新为标等观点,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角色,成为新课程的传授者、促进者和研究者,成为学生的“伙伴”、“朋友”。

第四篇、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课改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榆中县周前学校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教育教学改革,依然成为基础教育最惹人注目的一道风景线。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改模式,山东聊城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郭思乐的生本教育模式等,都是这道课堂教学改革风景线上最吸引眼球的盆景。全国很多地方的城乡中小学以洋思、杜郎口、生本教育等为旗帜,结合本校实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课改浪潮。我校从新课标实施以来,就一直提“课改”这个词,由于大部分教师对于课改比较积极、主动,形成全校大面积的课改氛围,大部分教师在不断的尝试新的课改理念,义无反顾地向传统教学模式提出挑战,近几年来,我们便开始走上了一条充满挑战的课堂改革之路。

通过近几年来的课堂教学的改革,我校的老师、学生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老师们的教学态度变了,现在白天老师在一起谈论的不是别的,都是在研究课改,如何去备课、组织课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高了,无论是成绩好的成绩差的,同学们的学习劲头都十分足;校园内更亮了,这一切的变化都来自于课改。今天,借此机会,把我校近年来实施新课改的点滴做法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搞课改必须让老师明白为什么该,明确谁抓和抓谁的问题。

我校的主要做法是:加强学习,树立新理念;明确分工,树立责任心。

首先是从思想上重视,落实责任。抓好行政和骨干教师等领头羊,校长亲自抓,行政带头抓,骨干先示范,引领教师共同搞好课改。其次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有关教育文件,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更重要的是让教师真真正正认识课改的好处。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盲从,不浮夸,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改革实践。

二、组织教师外出培训。自去年开始,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和美课堂”、“智慧课堂”等的培训,聆听了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名师、名班主任的课堂和讲座,不断地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改变课堂,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1. 以生为本,关爱学生——老师眼中要有学生 实施了新的教学模式,老师

要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由原来的传授者变成策划者;课堂上由原来老师的一言堂变为现在的百家争鸣,由原来的单纯知识型转变为现在的知识能力情感型;学生学习由原来的死记硬背变为现在的体验感悟;这一切的变化,老师要从台前走到幕后,学生主宰整个课堂,但老师想要使课堂做到活而不乱,还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及变化,使他们在课堂上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价值。

2. 老师要彻底转变角色,主导而不是主演,主持而不是把持 新的课堂教学,对老师角色的转变尤为重要,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老师一时很难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但新形势下老师又必须去适应学生,适应课堂,这就要求老师要认真学习研究,如何尽快转变角色。①由“传道者”转变为“引导者”老师要 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努力寻求达到目标的途径;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②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学者、权威们的“专利”。俗语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③由“单干户”转变为“合作者”,课改呼唤综合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加强与他人的交流合作。

3. 老师要彻底转变教学方式,我要教变为我要学 新课改的趋势之一就是走向教材的个性化。教材的个性化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其次,由“教学模式化”转变为“教学个性化”,教学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做法让课堂变得枯燥无味,以至于学生常说“爱你不容易”。新的课改要求老师针对每一位学生要有一种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4. 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去说,大胆展示自我 实施新课改,老师的教学方式不仅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要发生变革,在课堂上老师要设法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学生参与面广了,整个课堂气氛才能活起来,让学生体验到“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课堂我主宰!”的道理。去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感受到参与课堂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四、近几年我们一直实行教案共享制度。就是同一年级同一科目的老师,由组长确定分工,每个单元的教案只有一位主备教师,其他教师共享此教案,然后

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五、近几年我们狠抓了课后反思,要求一课一反思。

一节课结束后,回顾教学过程,体会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总有得意之处:比如启发得当,例证精辟,情境创设成功,过渡语言生动„„不论是哪方面的收获,经过不断地积累和归类整理,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如能及时记录,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令人遗憾不已。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何况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教材因素处理不当、偶发事件估计不足、课堂气氛调控不好、课堂纪律控制不好等情况。所以只有及时、客观地予以记载,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才能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因此,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必定会有所失,学生的性格各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教法的运用,知识的讲解,例题的选择,板书的设计,学生的反应等方面,课后都会觉得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对于教学工作的不足,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采取措施,及时补救。

教师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不断反思、重构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基本掌握的过程。不单单是教学经验、教训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就一节课而言,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不应只是课后才做的事。课前反思可以明确目标,加强自觉实践;课中反思可以调控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后反思可以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六、信息化技术的使用。

曾被视为高科技教育辅助工具的电子白板,全面进驻我校各班教室。如何利用电子白板实现新的教学模式,如何依托电子白板提高教学效率„„诸如此类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为此,我们学校进行了多次的培训。课改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一)合理利用 提高效率 有益创新。

自从计算机进入课堂教学,自从有了课件这一事物,就有了一个比较特殊的

现象。只要上课用到课件的教师,无不会在讲台前奔来走去,时而操作计算机,时而面对学生,时而进行板书„„教师上下翻飞,总给人一种忙得不亦乐乎的感觉。究其原因,是因为计算机的鼠标键盘与投影屏幕是分离的,因此才产生了以上现象。由于电子白板的设计特点,所配电子白板笔替代了鼠标,并在软件中集成了软键盘功能,从而使得教师摆脱了上述的困境。电子白板笔在教师手中,既可以成为“鼠标”,指点拖放;又可以成为“键盘”,输入字符;还可以成为“粉笔”,随意书写。多种功能的高度集成,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需再奔忙于投影屏幕与讲台之间。相比传统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容易集中,他们只需与教师一起关注电子白板即可,不再会因为教师的来回走动而分散注意力。自然的,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同时,又因为电子白板配套软件的强大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特点等发挥教学机智,灵活施教。而不必像传统课件那样,必须循规蹈矩受制其中。

(二)更新理念 转换思维 互动生成

如今,随着电子白板应用的推广深入。老师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更新自己的理念:变“做”课件为“生成”课件。为什么有此一说呢?这就是电子白板应用与传统课件的重要区别之一,电子白板应用于教学,其精华之处,不在于之前的课件制作,而在于对教材本身的把握与理解以及对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素材资源的准备。对教学要点了然于胸,再加上丰富的教学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点、班级差异等各种因素,将所需的教学素材拖放到电子白板教学平台上,这一过程是实时的、动态的、不可复制的。因此,这课件是“生成”的。

(三)技术简单 素质提升 资源依赖

电子白板的应用技术非常简单,“生成”二字说来也很简单。只是在这“简单”背后,却有着其他的高要求。

首先,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教师要能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作用,就需要充分熟悉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教师只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反复使用,才能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不能很好把握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生成”课件就无从谈起。同时教师还需要提高对教材的分析、把握能力。因为,课件已经不是传统概念上的“制作”,而是“生成”了。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内容反复分析、

充分把握,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要点,结合学生们动态的学习过程来调整课件的“生成”状况,利用教学机智来应对各种意料之外的教学进程。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相当高的要求。

七、 改变课堂,最根本的是要落实课堂效果

所有的课改,都要落实于最后的课堂效果上,不能光看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最关键要看效果是不是好起来了

为了落实课堂效果,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学校要求科任教师在班级中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做到一帮一,一带一,能把“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落到实处,组与组之间也有合作,有竞争,有评比,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2. 使用活动单

我们鼓励教师在个人钻研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为学生编写活动单。活动单的内容一般应有:⑴学习内容;⑵学习目的要求及知识要点;⑶教学过程; (4)要有学后反思。

3. 狠抓课堂的各个环节,使课堂实现高效。

杜郎口和宁达中学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抓住了学校教育的关键环节——课堂教育。在反思、总结、借鉴的基础了,他们创立了“预习—展示—反馈”三个课型,同时也是三个课堂重要环节。预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节课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这个环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展示交流预习环节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实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让弱者巩固达标,让强者反思提高。总之,预习是知识的构建、储备、搜集信息及情感体验,是展示课和反馈课的基础,学校要求没有预习和预习不充分绝不能进行展示,所以预习是新课中最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老师和学生最难操作的环节。

八、改变课堂,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课改虽然还刚起步,我们现在还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狠抓新课改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小组建设,集体备课、课后反思等等,这些方面取得了初步效果:

1. 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2. 教师的备课工作,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

第五篇、课改学习心得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

课改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刚刚大家都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困惑,都说得很好。

说实话,让我负责我们中学的的教研课改工作,我的心情一直是很忐

忑,惶恐的,我年轻稚嫩,资历浅,水平和能力都很有限,虽然我自

己身体力行,践行新课改的理念,可谓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但是

因为自己的水平问题,加上诸多原因,学校师资力量不够,各位老师

班级管理等各种事情比较多,工作量大,所以一个多学期以来,我们

学校课改方面并没有很大的成效,所以我心里一直很愧疚。

马坪学校学习上次我已经去过了,这次没有去,以后大家多教教

我,不要让我掉队了,当然我也会主动向大家学习。下面我说点自己

平时的感悟和思考,包括跟蔡校长,袁老师,何老师等经常交流的想

法,可能比较肤浅,也不一定正确,纯属个人感悟,不当之处,各位

同仁批评指正。

首先,我觉得,马坪学校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是要进一步结合我们

学校的情况,结合各门科目的特点,不宜生搬硬套。他们的那个导学案六个流程,看你的科目,看你上的课型来决定,不一定都走完,也可以根据需要做一些自己的修改。借用买东西的一句话,只买对的,不买贵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不要花拳绣腿,不需要花架子,我个人认为,形式和内容,形式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内容才更重要,才是实质。所以,如果,课改看到流程都走过了,学生也都都动起来了,闹哄哄的一片,看着很喜人,但是闹过之后,一节课下来没有多少东西留在大脑里面,那就没必要了。像

他们那个学生提问的环节,我也试行了两个学期,但是我认为如果学生能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有意义的还可以,否则,不找边际的就是浪费时间了,我想的是老师可以在布置课前预习的时候将问题呈现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解决不了的再合作讨论,老师引导。当然,小组合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必须的。关键是怎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怎么让他们对课堂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一切都好办。

其次,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从抓日常管理和课堂管理来整顿校风和

学风。小组合作,不应该只流于形式,而应该真正起作用,这就需要班主任和各位任课老师花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因为我在131班实践过,所以发现成效比较明显的。我实行的是学习和纪律双轨制,学习一张表格,小组长记录回答问题,预习情况,纪律一张表格,班长副班长得力干部记录上课违纪吵闹情况,每周星期天晚上宣布优秀学习小组,优秀纪律小组,卫生小组,还有学习之星,卫生之星,纪律之星,连续两周都是倒数第一的就留校写检查或做其他处罚,这样他们就会比较在乎,有点紧迫感,表现好的会有奖励。包括他们的组名,口号,我都亲自把关,让他们有种组荣我荣,组损我辱的感觉,真正融入一个集体,形成一股班级凝聚力。我在131班实行了1年,基本上他们都比较自觉,各项管理正常,这个小组合作真正操作好了,对班级管理有很大的帮助,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比较好的成效。这就要求各位老师都要对他们的小组得分纪律情况及时评价和跟踪。

第三,我觉得一个学校的课改工作,说到底,是要抓管理,正班风

学风,将学生的心思抓到课堂上,学习上来,不能让他们觉得逃离教室,逃离课堂就是最大的快乐和享受。无论是上课还是自习课,一切都要井然有序,

不能乱哄哄一片,让学生有一种紧张感。我经常看到有的学生上课跑出来上厕所,当然特殊情况除外,但是经常这样,我就觉得学风有点懒散了。所以只要我看到了,我就会问清原因,好好地整一翻,当那些人看到我的时候都有点害怕。班级管理,课改小组建设确实很花时间和心思,以前我弄的时候,别说三十六计,七十二计我都用过了,软硬兼施,刚柔相济,当然只是我个人的经历,可能方法并不太对,只是说明我深深理解班主任工作和班级管理的繁杂和艰辛。我们学校的班主任和其他老师都非常用心,成长得也很快。

还是那句话,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也选择了付出,当老师苦,

当老师累,累在对学生有感情。累在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累在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悲伤着学生的悲伤。我把我的经历和这些感悟写下一篇日记的时候,一位大学教授看完之后,他说那天晚上没有睡着,觉得中学老师太伟大了。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误了青春,希望我们在课

改的路上心拥阳光,雨亦晴天,绿意向阳,累并快乐着!啰啰嗦嗦讲了这么多,耽误大家的时间,以上仅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如有不当,请批评指正,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六篇、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课改经验交流汇报材料课改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学习课改 创新课堂课改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2005年师范毕业踏入教育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恳、踏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很高兴能与各位老师一起进行教学的交流与学习。今天,我把自己在教学上一些不成熟的经验汇聚成我作报告的内容《学习课改,创新课堂》。

一、 注重课改学习,潜心教学研究

我深知,身为教师,要使学生信服你,你必须得有渊博的知识,有精湛的教学艺术,这样的教师才能博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青少年学生,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具有迥异于前辈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才能担当起培育英才的重任。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新知识、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我们几乎每天都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只有不断勤奋上进,把学习当作自己的工作乃至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注重新课改的学习,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努力转变教育观念。由传授者、独裁者、裁判员、演员、家长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研究者、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探索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子。

二、注重教学方法,培养能力

21世纪的今天,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

主、探究学习,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数学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内在的规律与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探索,去读书研究,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数学学习生活化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因此,学生的学习应该从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的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出发,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使学生真正认识数学知识。教学中,我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把数学学习与实际、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巧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能把形象直观的教学引进课堂,能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申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有两种情况应用多媒体特别好,一种是当有些知识用语言描述和教具展示也难以理解时;另一种是教学内容枯燥,当我们感觉单纯凭借语言的描述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时候,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手段,带领学生步入知识的海洋。

五、善于反思,总结提升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开展课程改革,决不能拘泥某一固定架构、僵死于某一固定模式。在学习“三疑三探”课堂模式的同时,我经常将

其与各地先进课改模式进行比较,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提升,力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日臻完善。

总之,我将继续投入到课改的实践中去,接受课改的严峻挑战,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丰富自我,争取更大的收获。

第七篇、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500字)

课改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实施课改,与新课程同行

——贤台乡西庄小学

伴随着匆匆而来的课改潮流,我们不知不觉与“新课程同行”已有六个春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初启动,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新观念。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整合、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我校在实施课程改革以来,紧紧围绕“为学生一生的发展”的教育目标,把“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办学品位”作为核心目标,立足学校实际,深入开展校本研究,把课程改革同实施素质教育紧密了结合起来,在新课程中。我们西小人一直坚守着“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年,为学生一生。”我们共同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潜心捕捉生命中的每一份感动,快乐享受创造中的每一次成功,在课堂中,力求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新理念,互相启迪、学问、反思。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在课改中的具体作法是:

一、加强领导、更新观念,为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护航

为了加强学校教研工作制度建设与管理,保证课程改革工作得以扎实、有序、顺利地开展,我们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执行小组成员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确立了“理念先行、机制保障、培训提升、研究推动、勇于探索、实践创新”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为期五年的教改教研工作总体规划和每学期的学科教研计划及教研组长目标管理。建立了校长――教务处――教研组——教师的管理机制和教研网络。

重视教学是学校发展潜在的动力,制定与教学发展相关的制度是学校发展的导向,客观公正评价教学是学校健康发展的保证。过去,教育管理的最佳境界

是整齐划一,强调教学进度、质量、要求的统一,备课、上课、教师教、学生学,都有统一要求,都有固定模式。亦步亦趋,不能发出不和谐声音。这种管理尽管规范、有序,但过于刻板和程式化,过于沉闷,缺乏活力。如今,人才培养观发生了变化,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面对扑面而来的新课改,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反馈、整改、更新、打造三维立体目标管理,即:知识与技能、课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建立以“教师课堂”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培训”为切入点,以“强化队伍建设”为保障的整体改革方案,具体为:(一)学习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师提高。学校领导带领教师走进新课程,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扎实开展“新课程理念培训”、“每学期的10000字的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课堂教学研讨评议”等系列活动,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重结果、轻过程、重规范、轻创新、重共性、轻个性的做法,积极倡导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倡导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二)创设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打破过去以学生分数衡量教师业绩的模式,建立了以“师德规范、教学过程、教育科研、教学效果”为内容的综合评价体系,实行“重教书育人,重更新观念,重学法指导,重教改教研”等“四重”教育过程的管理,把教师评价引向激励教师发展。(三)建立新的学生评价体系。全面推进实施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已6个年头之久,我们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自觉性、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兴趣特长、团结协作精神”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新的评价体系的形成,为新课改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二、大力改革常规教学管理方式,为新课改奠基。

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大胆改革,把教学常规中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测试、

总结、评价等付于实效。

1、备课、上课、听课。

踏踏实实地备自己有特色的课。反对全盘抄搬、模式化的备课,为了防止①多课不变、多年不变;②备课备形不备人;③生搬硬套、脱离实际。我们进行了教案改革,摒除传统备课中程序化方式,注重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的心理,实现了“教师备课――集体备课――教师备课” 的三步备课模式,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制定了各科各学段的备课实施细则。

为了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提升自己,学校要求教师课后撰写教学小结、课后记,反思课堂教学得失;开展了随堂听课活动,教师在本年级、本学科和跨学科听课,以不同的眼光挖掘课堂背后的教育理念,然后撰写听课记录,每学期学校组织检查评比。

2、考核评价:学校在新课程的改革研究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全面听课、个别交流、会议座谈,分科总结等方式了解教材、研究教法学法,了解教师,促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作业设计。建立巡课制度,严格执行课堂教学常规,每学期4次以上教学常规检查、抽查,并记载反馈意见。学校除了对语、数、英检测分析外,还重视综合学科检测,音、体、美、信息技术学科的考核评估,由校领导、教研组长及任课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按各年级考核要求考核。

3、扎实的教研活动

我校教研活动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专题与学科相结合的方式。

(1)、学校有计划地安排理论学习、教学竞赛;组织教学观摩: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新调入的教师的“汇报课”,实验教师上“观摩课”;积极参加上级部门

组织的各科教师基本功、优质课竞赛。

(2)、学科教研组、有计划地进行主题研讨,经验交流,教学展示,案例分析,问题会诊,探讨如何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如何利用现有教材体现课改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助、生生互助;以及如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等等。

总之,充分利用教研组活动活动,把具体内容落实到人,及时做好记录,做好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组织教材教法研讨会、教材比较分析会、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校际联合教研活动等,以提高课改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改革教师观念,为课改打通通道。

课改成败,系于教师。我们知道,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参与、理解和支持。此次新课程实验,不仅仅是验证课程标准和教材,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锻造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为此,我们每学期开展三次校本培训、每月开展二次校本教研、每周开展一次听课评议和教研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在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追求教学艺术的个性化,多反思、多交流、多学习的三多引领,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不再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而是俯下身子,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二、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趋向师生合作化。新的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感受到了知识的价值,学生不仅探究到了书本上的知识,也探究了与人息息相关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教师由“学习型”向“研究型”转变。学校已有3人被评为市骨干教师,5名区级骨

干教师。教师撰写的近30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级教育刊物发表或获奖。教师观念实现了跨越式飞跃,为课程改革铺平了道路。

三、围绕课改,培养有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学生

现如今,我校正在分步推进“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努力践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倡导“有眉头紧锁的深思,有满怀自信的操作,有声情并茂的表演,有合情跳跃的猜测,有个性鲜明的质疑,有据理力争的辩论,有沉稳理性的反思,有激情冲动的欢呼,有身心愉悦的享受”的九种生命状态的魅力课堂,要求教师以此为标准,大胆尝试改革,认真研究并积极解决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师投身课改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很高,备课、上课和辅导,不再是“两耳不闻学生事,一心只研教科书”,而是既研究教材更研究学生,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方便、更实惠,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与学生“对话”,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上唱独角戏的现象明显少了,而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现象明显多了。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只要是有助于教学开展,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则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手段还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能力求做到驾轻就熟,为我所用,为教学所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课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再是单纯的留声机、录音机,也不再是知识容器和做题机器了。在老师的引领下,他们学习更加生动活泼了,他们敢与老师对话,同学交流,向书本质疑,对生活发问,不再是死读书读死书了。其阅读能力、交流和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质疑创新和动手实践能力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有机统一,使得过去沉闷的课堂更活跃,思维更发散,学习效果更好,师生精神面貌也为之焕

第八篇、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课改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孙艳伟

根据县教育局“三版块五环节”课程改革要求,我参加了五年级英语的课程改革和部分知识点的编写工作。下面分享一下我参加课改半年以来的一些做法、收获和困惑。

一、备课。相对以前我们自己设计教案,现在的就比较容易了,因为我们有统一的教案模式。我按照英语课改的要求,知识点就是教学目标,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四会单词和句型就是重难点。但是备每节课都得认真看一遍知识点设计的是否合理,因为有时候知识点也会出现重点把握不准,甚至错误的想象,所以我们不能完全依赖知识点;有时候知识点漏掉的还需要我们备课的时候补充进去。接下来具体的教学环节按照模板进行就可以了。

二、预习。是我们三版块的第一块,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块。对于英语学科也是最难的一块。针对外语学科的特点,必须得有老师领着预习。我就利用唯一的课外时间早自习让学生跟着班班通软件进行对新课的大量的听、跟读、四年级两个班组织到一起,但是老师不能离开,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因为有的音、单词学生听录音模仿出来的就不是正确的读音。可能是你的耳朵有时候会欺骗你吧!再有就是老师要看住溜号和不认真的学生。有时候也鼓励两个班级形成一种竞争的机制,让他们比比哪个班级读的好、男生好还是女生好等。还要鼓励学生在家里预习,我尽量做学生和家长的工作。有条件的家里有电脑的可以去网上听录音、或者买个点读机、录音机之类的工具在放学之

后、周六日进行预习。距离近的可以师友到一家去结队学习。五年级学生有工具书,我利用课间时间教他们如何使用工具书结合知识点去预习,解决知识点中的词汇和语法问题。特别是师傅,一定要让他们预习好,这样课堂上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五环节的学习和教学任务。

三、展示和反馈。我认为展示也就是五环节中的第三、和第四个既检测自学效果,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查缺补漏答疑。这也是改革的核心部分。通过上学期的教研员进入课堂指导,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一改正。比如,学生来到讲台进行板演、讲解时的仪表、语言都一一进行规范,鼓励他们勇敢的上来讲解。不要紧张,要大方得体。一开始重点培训组长、师傅、然后让他们去交学友、就这样慢慢的每个学生都上台来展示、汇报。学生讲解过程中出现错误、不准确的时候,我总是让学生去想办法解决,除非大家都没有办法了,我才去点拨,补充,而且尽量少说话,用简练的语言。因为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课堂还给学生。反馈,主要看对知识点检测题的完成情况,我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如果遇到困难了可以寻求师傅或组长的帮助,但我要求他们一定要懂得感恩,每一个人给予你的帮助你都要感谢,都要珍惜帮助,这样他们就更用心去记住他的问题了。我并没有把答案发给学生,因为他们很难控制自己不去看答案,特别是留做课后作业的检测题。所以我都是在组长先检查完之后我再找时间,挤时间把检测题在讲解一遍。最后,每单元的检测题还要整体汇成一张检测圈子进行综合测试一下,看学生的掌握程度和问题所在。然后在个别同学进行辅导,同时对平时书写不够规范、工整的学生进行了严格

要求,包括书写的坐姿、执笔以及检测本的整洁度,更加注重学习细节方面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对于优秀的学生我加强了他们的背诵要求,让他们把书中的对话、短文都背诵下来这对以后的更高一阶段的学习起到了一个很好奠基作用。

通过这半年以来的课改教学我的收获颇多。感受最深的是这次教学模式的改变真的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老师真的把课堂换给了我学生。而不是以前停留在口头上的。这样的模式必须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谁也别想溜号。好的学生能学的多而且得到锻炼了,差的学生也得完成最基本的要求。重要的是学生从要我学的到我得学、我要学的改变。知识的接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一开始的时候感觉很枯燥、无味;时间长了就是一种习惯了、一种主动去获取知识的行为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而不是被动接受、形式化的表演的课堂。老师方面最大收获就是我们真正的清楚了我们在课堂中的职责和角色。我们不是课堂的表演者不是主角。我们做的辅导者是协助者。我们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准备工作和服务工作。准备好课件、准备好知识点、准备他们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助引领他们解决问题。 存在的不足就是我的准备工作做的不够充分、引领工作没做好,对学生到台前的讲解。表达能力锻炼的不到位。部分学生预习能力和自我控制力差还存在懒惰的显现,还没有完全形成我要学的氛围。还有就是按照五环节的课堂要求,多数时候存在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在课改之路努力前行。争取创造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