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文明教师


第一篇、改进教师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式的研究

如何培养文明教师

改进教师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式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1.教师素质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保证,教育的核心功能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而且在于教师人格的影响。人格魅力具体体现在教师的学识、修养、谈吐和行动上。“彬彬有礼”应该成为教师追求的高尚人格,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则是“吾日三省吾身”。

2.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大脑中储存的一笔钱,这笔钱不断增值,而人在自己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工作的重点就是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衡量其工作的成就,就应该看看其所教育的学生的全体或个体的文明行为习惯怎样。社会在高速发展,教育要与时俱进,就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要保证高素质而且今后有用的人才,从小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关键。

3.目前教师的文明行为习惯现状还存在不容乐观的现象。据调查表明,教师经常存在上课经常迟到、随意进出教室、在校内及办公室吃东西、乱吐口水、乱扔垃圾、打人骂人、撒谎不诚实、指使别人为自己做事、上课打手机、要求学生作到的事情老师自己作不到等这样的现象。

4.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如果能用自己的身体作出榜样,即使你嘴上不说,不去命令指使,学生也会自觉地去做,真可谓“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教师经常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影响学生,远比去责骂处罚学生的效果强得多。“学高信为师,身高堪称范”。学生时代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的阶段,在他们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又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通过他们的眼晴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

二、概念的界定

1.“文明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2.“习惯”是指由无数次的生息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3.“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用比较概括的话来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他所能涉及到的社会公共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并经过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形成习惯的、外在的良好文明行为方面的教育。

三、理论依据

1.“教育即生活”(陶行知),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相互结合,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因此教师的日常行为习惯对学生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2. 班杜拉和西亚斯的社会学习理论。这个理论认为,行为是通过观察的过程和奖励与处罚的运用习得的。它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由此看,教师是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榜样,教师的文明行为习惯对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3.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在继承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和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一些学说基础上,就道德教育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进行专门的探讨,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和道德教育提出了个人的主张。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普遍存在与其行为不一致的现象,个体道德判断

能力的发展水平越高,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程度越高。因此,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关键是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儿童通过对假设性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介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那么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要对学生的道德进行引导,首先自身的道德修养要高,要成为具有人格魅力的高素养的教师。

4. 赫尔巴特十分重视“对教育者本人进行高度的培养”。他说:“凡没有哲学思维的人去从事教育,很容易自以为自己已经做过广泛的改革,其实只是对方式、方法稍稍作了些改进而已。在这里,比任何别的方面都更需要用哲学的眼光来检验那些流行的思想,因为在这里,日常的工作和受到形形色色的思想影响的个人经验如此严重地使人的视野变得狭隘。”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到提升自己的涵养,以培养高尚的人格,从而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研究目标

1.通过对当前教师行为对学生影响的现状调查分析,初步探讨教师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及相应教育对策;探索了新时期教师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特点。

2.通过研究,探索教师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的科学策略和基本方法;

3.培养教师的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礼仪习惯和公共场所文明习惯等,促进教师健康人格发展。

五、研究方法、对象和内容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实践性强,研究方法是多样化的。通过调查访谈、个案研究和实验研究等方法,探究教师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的基本方法。

1.文献研究如何培养文明教师

学习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学习论、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正确理解教师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必须查阅学习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分析归纳,吸收内化先进经验,以有效提升团队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2.调查访谈

充分了解常州市区、新北区各学校的教师行为习惯对学生影响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文明行为习惯有何认识和想法,广泛吸收关于教师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方法的建议和意见等。因此,必要的问卷调查和调研活动,恰当的走访交流是不可缺少的方法。

3.案例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是基于问题的研究,是具体的、实在的行动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更为有效的策略,是为了解决实际的问题。因此,选取教育实践中的真实案例进行个案分析和研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4.实验研究

通过科学选择实验组、控制组、自变量、因变量,采集实验数据,对其进行推理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

以我校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其次是新北区和常州市区其他学校的教师。

研究内容

研究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坚持注重教师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科学性。

2.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坚持知行统一,重在实践、体验、互相监督。

3. 有效性原则。针对新时期教师不良的行为习惯,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

4. 创新性原则。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调查结果,让教师自己制定规范和行为标准,并监督执行,在本校各成员之间进行评比。

课题组成员

组长:刘猛

组员:黄淑菁、高英、卞红泰、潘阳光、刘成、张亚贤、陈贤、洪燕、陈洁、张华、陈小亚。

六、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共两年,整个研究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9年6月-2009年12月)建立课题组织机构,拟定课题方案,确定实验班级和实验教师,申报研究准备阶段。

2009年6月课题论证、分工。

2009年12月细化具体的研究内容、制定活动的初步方案。

2.实施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8月)主要工作有:中学生道德行为现状的调查分析,开展一系列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每两周结合主题开一次课,或搞一次实践活动。

2009年12月开始进行教师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活动。

2010年2月完成前期调查报告。

2010年8月完成中期评估报告。

3.总结与鉴定阶段(2011年1月—2011年5月)整理跟踪记录、阶段总结、完成结题报告。 2011年2月整理实践材料,完成成果汇报的准备工作。

2011年4月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第二篇、如何加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如何培养文明教师

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以来,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里骂人的话越来越少了,同学之间越来越有礼貌了;穿奇装异服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学生遇到老师问好的学生越来越多了;放学买饭学生排队越来越有秩序了……我作为政教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有一些切身感受,并总结出一些经验,与大家商榷。

一、树立榜样示范,带动养成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学生们应该怎样做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使教育形象化、具体化。

(一)教师示范

“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它对学生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一个谈吐文雅、穿戴端庄、对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教师对班内学生提出一大堆卫生方面的要求,而自己的办公室却脏、乱、差;教师不让学生随地吐痰,自己却在校园内随地吐痰;不让学生说脏话,自己有时却说脏话,这样的教师又如何反过来教育学生呢?即使去做了,教育效果也可想而知。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时时事事树立文明礼仪形象,当好文明礼仪标兵,以自己巨大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心灵的共鸣,我们的文明礼仪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非常注意在学生面前树立文明礼仪的榜样。对于学生的问好,我都是微笑点头,碰到内向的学生,我都先跟他们打招呼。对于学生的帮助,我都亲切地跟他们道声"谢谢"。如果我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我以自己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以深厚的思想情感、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文明礼仪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学生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身边的学生榜样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身边的学生榜样是土生土长的,同学之间最了解,最容易理解和接受;身边的学生榜样离自己最近,摸得着,看得见,容易学习。身边的学生榜样与自己所处环境相同,条件相当,人家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做到,人家能做好我为什么不能做好?所以用身边的学生榜样可以营造出一种文明向上的氛围,置身其中,便能产生直接的激励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谁都不甘落后的向上风气。

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我利用班上现成的榜样教育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在班里评出了“文明礼仪之星”,根据获得“文明礼仪之星”同学的事迹,让学生说一说,练一练,评一评,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训练,自我完善,促进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用身边的学生榜样营造出一种文明向上的氛围:在学校争做尊师爱友,勤奋学习的好学生;在家里争做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在公共场所争做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很多同学拾金不昧,有的还担当环卫小卫士,有的在社区帮助孤寡老人,有的学生不但模范遵守交通

规则,还纠正家长的违规行为。身边的学生榜样力量是巨大的,他能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

二、开展实践活动,培育养成

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仅凭说教是不可能实现的,最重要的是实践,从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明礼仪行为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而且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悟道德,才能使学生努力做到知与行的统一,才能使学生文明礼仪行为成为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习惯。

学习“文明礼仪”要重在实践。一个人的“文明礼仪”只能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反映出来,而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养成。我教育学生在理解“文明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生活中,各项实践活动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一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公益性劳动,如清洁卫生、布置教室和橱窗、绿化美化校园等,培养关心集体、劳动光荣的意识。二组织学生参加执行日常规范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会、班委、值周生的作用,让学生参与道德、纪律等基础文明的管理监督与考核,使学生在参与中抑制和防范不良行为,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三充分利用假期组织学生深入到广大农村、厂矿企业进行参观、调研、实践,让他们广泛接触社会、去体验工作的艰辛和艰辛工作中的敬业奉献,去感悟生活的不易和不易生活中的热情乐观,不仅能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三、规范管理制度,促进养成

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制度是养成计划具体付诸于实践的有效措施,使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规范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在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使得养成教育有方向,学生行为有规范,教师执行有力度。我以《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为基本,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道德观念差、不懂礼仪、不讲礼貌的现象,从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入手,分别制定了一系列实施制度和要求。如:《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十不允许教育要求》。让学生懂得了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有些事不能做就是不能做,做了就要受处罚。用法规增强了对学生的约束和规范,通过严格管理加强了学生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加强道德修养,深化养成

人们所以讲究文明礼仪,并非只因为喜欢它的表面形式,而更看重其中所包含的道德内涵。谦恭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优雅得体的举止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是人内在的道德修养。没有内在的修养,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普罗提诺说:“善在美后面,是美的本质。”道德修养是根,礼仪是盛开的花,若是无本之木,花又能开多久?如果对礼仪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层是远远不够的, 礼貌言行和道德修养表里一致的道德礼仪才是现代文明礼仪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将文明礼仪教育与道德修养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

“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当今这种传统美德正面临丢弃的严重局面,所以我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时就以“孝敬父母”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鼓励学生坚持开展家庭“感恩”活动:经常对父母说说体贴或感激的话,“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经常给爸爸、妈妈写封信,交流交流思想感情;经常为爸爸、妈妈等长辈制作生日卡、节日卡等;在双休日想方设法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扫地、洗碗、拖地、烧饭、做菜等;经常为父母做一些侍奉性的事,帮父母捶捶背、洗洗脚、擦擦汗等;遇到大事难事主动与父母商量,多向父母学习,并尽可能尊重父母的意见。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孝敬行为习惯,并把“感恩”的真情实感由父母推广到了老师、同学以及全社会成员,让他们学会了爱与被爱,学会感动,学了会感恩。由于加强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就非常顺利。让我们在教给学生所有“文明礼仪技能”的同时,也教会他们唱“道德美”这样一首歌吧!让他们不仅“秀外”而且“慧中”,成为“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统一的人!

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决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教师从每件小事抓起,坚持不懈,尝试更好的教育策略,促使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吧!

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重要场所。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通过仪表、举止、讲文明礼貌、实施礼节来体现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是很艰难的。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做起,在学校开展礼仪教育,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如何培养文明教师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而且孔子还教育学生要身通“六艺”即以“礼”为首的“礼、乐、射、御、书、数。”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智育,而忽视礼仪养成教育:只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他们中不少人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一些人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为所欲为;在学校里,不知尊重他人,不会合作,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不会与人交往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样的素质,能够担当起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吗?因此,必须加快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的步伐。

一、以校本课程为依据:

我首先更新教育观念,以创新的意识和胆略积极开发《中学生礼仪修养》课程。为同学们讲授《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谈吐礼仪》、《着装礼仪》、《电话礼仪》、《餐饮礼仪》等等文明礼仪知识,内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从孝敬父母开始,学生中尊师爱校、崇尚文明、刻苦学习、讲究卫生等良好文明习惯已逐渐在学生中养成。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是为人的根本。 新学期开始,我上了一节以“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礼仪课。课上我为大家讲述真实、生动的孝敬父母的事例,接着讲述不孝敬父母的事例,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接着播放“天下父母心”歌曲,请每一位同学闭上眼睛回忆父母做的最感动他们的一件事,分别讲给大家听……有的说自己生病时父母每夜轮流

守护悉心照料非常感动;有的说小学时,母亲顶风冒雪接送自己上下学很辛苦;还有的说和父亲一起骑车外出遇到险情,父亲用身体挡住了撞向自己的三轮车,自己安然无恙父亲却摔伤了……同学们讲述着自己的感动,同时倾听着他人的感动,感受着自己的父母及他人的父母那种博大而又无私的爱。那一刻,我看到了他们眼中深情的泪水,这是他们真情的流露。我也难以抑制感动的热泪夺眶而出。我抓住时机让每位学生写一封——《致父母的信》,内容可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对父母工作辛苦的理解,与父母争执后的道歉或是与父母某件事不同看法的交流等诸多方面。我把每位学生的信收好,在家长会上一一递到家长手中,许多家长看信时流下了热泪,场面十分感人。

七年五班的李慧同学是个单亲家庭,几年前父亲因车祸去世。记得她的母亲曾对我讲:由于她工作忙又要照顾家很辛苦,就有意识地锻炼她的独立能力,因此对她要求比较严格。而女儿却误认为是妈妈不够疼爱她,经常和她争吵,时间长了母女产生一种隔阂。一次,她感冒发烧,没有按时做熟饭,孩子回家后不问原因反而饭晚了大发脾气,使她非常伤心。通过这节课李慧对母爱有了新的理解,懂得了母爱的无私与博大,体会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她在信中这样写到:“亲爱的妈妈:我有些话一直想对您说,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今天我借这封信全部对您说了吧!我曾埋怨您对我不够疼爱,一些小伤病您都不理睬,总是让我坚强点;您让我做家务我很不高兴,同学们在家都不做。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您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不容易呀!可是以前的我却经常让您生气着急,实在是太不懂事了,在这里我用几句简短而朴实的语言来表达对您的愧疚和感激之情,如果现在让我说出这个世界上我最爱谁?那我将毫不犹豫地大声说出:„我最爱我的妈妈!‟妈妈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对我的殷切期望,我要和您一起撑起这个家。”家长会上李慧的妈妈看到女儿的信后泣不成声,泪水让母女俩的心贴近了。由于和母亲的关系融洽了,李慧的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

在356名同学问卷调查中,能准确写出父母生日的占总人数的51.4%,而写出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生日的同学更是凤毛麟角,仅占总人数的9.3%。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家人的生日。我欣喜地看到在学生和父母之间彼此关爱的同时又多了一份理解和一份责任。

三、以养成教育为基础:

知行统一,重在行为养成。

知——明理;行——指导行为。明理是导行的基础,只有将已形成的某种积极的情感、意志、迁移、延伸到课内外的行为实践中去,才能使之积淀、稳固、发展成为习惯,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落在指导学生敢于实践与养成的实处。提高学生对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平时的言行并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1、结合我校“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的校训和“谦谦君子”、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更直观生动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启示和帮助学生学礼、懂礼、守礼、用礼。内容包括:站姿、坐姿、蹲姿、步态、致意、鞠躬、握手、介绍、递接物品等等,每幅图示都有学生规范的标准动作和文字注解。学生可随时对照学习,这种意识上的强化,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们。

2、积极组织学生编排礼仪示范表演并进行专场演出。我将站姿、坐姿、步态巧妙地编排,在钢琴曲《生命》的音乐声中,台上的同学们优雅的举止征服了台下的观众;由五名同学分别扮演来自中国、日本、英国等不同国家的学生,以

不同国家的语言进行自我介绍环节,展示给同学们落落大方的魅力;为他人作介绍的小品和反映校园礼仪的滑稽短剧,从正反两个角度揭示了深刻内涵。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节目,让学生们在笑声中得到启示与熏陶。

四、以社会实践为契机:

如:利用“十一”放假,让学生走入社会去发现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写出《关于身边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在报告交流会上,同学们根据调查结果列出不文明行为是: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不文明语言、不爱护公物、不让座、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同学们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意识到,这些不文明行为降低了社会的文明程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程。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我做起,以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去感染教育他人,以点带面,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向更高的文明程度发展。

再如:开展的“父母职业岗位体验”、“美丽的店子,我的家” 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入社会,了解父母的辛苦,感受家乡的巨变,培养学生对父母和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活动,既达到对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养成教育具有反复性﹑曲折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为此,教育者应采取不同措施强化学生的意志力,把文明习惯的养成作为学生追求的目标和境界,从而使学生由他律变为自律,最终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总之,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终身受用的好习惯,使学生仪态大方,温文尔雅,举手投足适度,待人接物得体,一言一行符合礼仪规范,真正成为谦谦君子和大家闺秀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因为,好习惯是成才的基础。

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至关重要。文明礼仪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根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臂膀。因此,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就成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人平时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班主任的话对学生是最具号召力的。在众多任课教师中,学生对班主任老师是最崇拜的、最信赖的。因此, 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我们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关系到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班主任的一举一动,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塑造。 学生是具有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所以老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模范的作用。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在家里父母根本舍不得让孩子干活,因此在学校、在教室看见地上有纸,哪怕是踩上也不捡起来。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指使学生把地上的纸捡起来,放入纸

第三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

如何培养文明教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 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们伟大的祖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享誉世界,讲文明、懂礼仪一直以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小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教育者。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由此可见,在少年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对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那么学校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呢?下面谈几点个人肤浅看法。

(一)了解文明礼仪历史,增强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的热情 想让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素养,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文明史。我们通过让学生诵读脍炙人口的优秀中华诗文经典,熟背《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讲述孔子、周恩来、毛泽东等名人的文明礼仪的故事,要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就要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历史。为此我班还通过编制诗词操、小游戏、创作诗词歌曲、诵读比赛及诵读展示等活动,了解中华经典诗文的历史,中国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各学科相结合,起好先导作用。

在礼仪养成教育中,首先应坚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授课时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挥、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在课堂管理中,注意礼仪要求的规范和准确,充分挖掘学科教育中礼仪教育的因素,形成全方位礼仪教育的态势,聚合礼仪教育的各种积极因素,形成和谐共振的综合效应。使学生的礼仪意识多方面反复强化,逐步渗入灵魂深处。 文明礼仪教育,从性质上讲,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而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品德课。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在学校文明礼仪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有意识地将文明礼仪内容结合到相关的思品课程教学中,通过老师的情感教学,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起到先导作用。促使学生自发自愿地形成文明礼仪,以便指导日常行为。

(三)营造环境,优化校园,形成文明礼仪氛围

优化校园环境是养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创立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氛围,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环境,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在礼仪养成教育中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对校园环境做到布局有科学性,布置有教育性,整体有陶冶性。教室正前方

有国旗悬挂、教室有名人名言、图书角、黑板报、阅报栏、学习园地、卫生角,在走廊楼道悬挂整容镜,张贴“请使用礼貌用语"宣传牌,在醒目的地方悬挂名人、伟人画像及警句,并狠抓教室环境布置。整个校园显得整洁、清新、优美,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在说话。紧紧抓住舆论宣传,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周三的小雏鹰广播、以及板报、班队会时间大力弘扬学校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的舆论宣传,优良、文明的环境熏陶,促进了礼仪规范的养成。

(四)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文明礼仪素质的培养,但靠枯燥的说教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应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采的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而达到育人效果。使学生成为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1、规范校园教育阵地(1)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广播站、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现代公民教育内容。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为主线,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每周讲话内容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充实,能真正起到引起师生的共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2)狠抓养成教育。坚持举行校周会,总

结各班开展活动情况,表彰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激励孩子们。利用周会课、品德与生活课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指导和文明养成教育,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3)抓好校园建设。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五)树立榜样,促进学生养成文明礼仪行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 在文明

礼仪教育中,运用榜样进行教育,生动形象,说服力强,能够使学生在耳闻目睹榜样的事迹中获得道德启迪,在接受榜样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认同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要求和规范。我班指导学生组成文明礼仪调查小组,寻找身边的文明礼仪细节,发动学生网上查找文明礼仪小故事,我班组织文明礼仪故事会,根据所学文明礼仪知识设计制作 “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和采访” 调查表,对学校文明情况和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调查,在认真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反馈给学校,为创建文明校园献计献策。同时我班评选表彰十位“文明礼仪之星”,利用宣传角展示他们的风采,树立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及时的鞭策和鼓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学生的良好风尚。

学生文明礼仪素质的培养不是单独靠学校一方的教育就能实现的。我们应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作用,形成合力,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努力把全体学生培养成“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守礼仪规”的文明人,让文明礼仪之花“香飘”校园。

第四篇、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交流

如何培养文明教师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交流材料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

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礼仪教育的通知》精神,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校将礼仪教育内容纳入学校教育常规管理,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礼仪教育管理模式,并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

一、高度重视,强化宣传,让学生重礼

校园文明礼仪是学校德育的一面镜子,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持续发展。为此,在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我校格外重视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引导和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途径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的展现,更是对别人的尊重,是和谐氛围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常规工作中我们教育学生不仅要“知书”,更要“懂礼”、“重礼”;要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会求知、学会做人,适应社会发展,适应未来需要;要做意志坚强、品行高尚的人;要做心胸宽广、豁达大气的人,争做“教师们崇拜的学生”,把自己锻造成“现代绅士”和“当代淑女”。学生明白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自然会乐于接受并在学习、生活中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榜样示范,名家讲座,让学生知礼

围绕学校德育工作要点和局下发的《关于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礼仪教育的通知》的要求,我们让学生知道中学生要懂得的礼仪主要有:升旗礼仪、集体活动礼仪、课堂礼仪、尊师礼仪、仪表行为礼仪、语言礼仪、社会交往礼仪、家庭生活礼仪、用餐礼仪、待人礼仪。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养成习惯,在“让学生知礼”过程中,我们开展了系列活动:

1.教师的示范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文明礼仪素养对学生影响极大,校园文明应先从教师做起。我们向全体教师提出“讲文明礼仪从我做起”的倡议,要求教师以高尚的师德、文明高雅的言谈举止、得体的着装仪态去教育学生,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例如:我校张老师看到校内垃圾桶周围散落垃圾的时候,没有叫来值日学生责令清扫,而是自己拿来笤帚、簸箕把垃圾清扫干净。她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尊重,从那以后,再也没人乱倒垃圾了。

2.标准服饰发型上墙。我校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发型服饰有统一要求和规定,为达成一致,我们将符合学校要求的标准发型和服装整洁的学生照张贴上墙,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3.收看光盘讲座。我校每天利用晚饭后的25分钟时间给学生播放电视讲座、专题风光片或百家讲坛等节目。目的是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每个学期我们都要组织学生观看金正昆教授的“谈现代礼仪”,我们同时组织教师集体观看“教师礼仪”光盘,并将光盘挂在校园网上,让老师们随时可以学习。为配合文明礼仪教育,本学期我们精心挑选了翟鸿燊的“高品质沟通”、“大智慧”、曾仕强的“做有世界观的中国人”、“中国人的唯一出路—自爱”、曾仕强等名家的“我读经典”和百家讲坛“面对缪斯女神”、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张锦贵的“如何培养风趣幽默感”“如何做好人际关系”等光盘。将分阶段、有重点的组织学生集体学习和观看。

此外,校领导系列讲解、印发学习资料“中学生礼仪规范”,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等活动助推了学生知礼。

三、开展活动,言传身教,让学生讲礼

1.开好主题班会。每学期,我们要求各班开好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对“升旗礼仪、集体活动礼仪、课堂礼仪、尊师礼仪、待人礼仪”进行主题班会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们受到了教育,欠妥的行为得到了纠正,礼仪素养得到了提高。

2.组织好升旗仪式。学校利用升旗仪式经常性提示学生的礼仪行为,指出礼仪意义,倡导

“有礼”走遍天下,让学生从点滴做起,相互监督,争做礼仪标兵。

3.开展周优胜班级评比。从2007年11月开始,为约束学生文明、守纪、讲礼,我们在各年级开展了周优胜班级评比活动,各年级分别结合各自特点进行了“唱歌活动优胜班”、“仪表整齐模范班”、“物品摆放模范班”、“自习纪律模范班”、“周无迟到模范班”、“课间秩序模范班”等项评比活动,期末评出“文明示范班”。同时,我们将周优胜班级评比活动与评选优秀结合起来,对获得“文明示范班”和挂牌多的班级适当多投放优秀指标,对有严重违纪行为的班级取消三好班集体的评选资格,对不讲文明礼仪的学生取消优秀学生评选资格。

4.选树各种“标兵”。每学期,各年级都要以班为单位按年级制定统一标准,评选出“礼仪标兵”、“守纪标兵”、“助人标兵”、“学习标兵”、“节约标兵”等,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以此促进学生知礼讲礼。

5.用好成长记录。我校学生从高一入学开始,每人都有一个成长记录袋,封面有这样几句话“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守纪懂礼文明诚信。勤奋刻苦对一生负责,用行动书写历史,让楼中以我为荣”。我们对评出的各种标兵、获得的各种奖励等都要求学生填在自己的成长记录上。针对本届高一新生中语言不文明的现象,成长记录中新增了一页记录内容就是“浇灌文明之花”,要求学生每周反思自己的不文明言行,住宿生由宿舍长、走校生由小组长在证明人一栏签字并督促改正。

6.重视和开展节日礼仪活动。我校一向重视节日教育活动,青年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国庆节、重阳节、感恩节、平安夜等,我们都要派专人讲节日来历和如何过更有意义并提出倡议。同时,节日来临前我们事先选好歌曲,当周的唱歌活动全校传唱这首歌,如“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十月是你的生日”、“父亲”、“母亲”、“好大一棵树”等,家长会上我们要合唱“感恩的心”等歌曲。

7.开展诵经典活动。每天早晨,学生进教室后的第一项活动是齐声朗诵、背诵经典。由语文老师负责选择那些励志名篇、诗词佳句、美文、名家治家教子训文骈章等,先行讲解,之后印发给全体学生。这对陶冶情操、培养情趣、提升品位、修身励志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通过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我校师生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教师中没有奇装异服、浓妆艳抹、染发等现象,上班期间没有穿响底鞋的,进教室不带手机、楼道不接打手机,公共场所及办公室无吸烟现象,教师之间打招呼称呼规范;学生在校期间一律着校服、没有化妆和戴饰物的、大声喧哗和随口污言秽语得到有效控制、学生间矛盾大大减少、乱扔乱倒乱吐得以杜绝、学习姿势正状态好、没有顶撞老师现象、学生见到师长主动打招呼;全校上下讲文明礼仪蔚然成风,学校呈现出和谐的文明氛围。

2010年10月10日

第五篇、如何培养师德

如何培养文明教师

如何培养师德

马欢平(学员) 发布时间: 2010-06-30 16:48:29

如何抓师德?每个老师的观点都不一样,通过学习新的《义务教育法》后,我认为首先要从“爱岗、爱生、爱校”着手,抓师德建设。

一、爱岗。

就是要热爱教师岗位,珍惜教师这份工作。只有爱岗,我们的教师才有可能敬业勤业,才能不计名利,忠诚奉献,才能形成朴实创新的教风,才会认真钻研,不断学习,认真执行教育法规,提高自身素质来适应当代教育的要求;只有爱岗,我们的教师才有可能做到:热心爱教,优质施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我们多次提出不能把教师这一职业仅看作是一份工作,而要把他看作是自己为之奋斗的一项事业。人都有两面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把教师工作看作打工,遇到困难、挫折、不如意即会产生消极的反映;如果把教师工作看作是自己神圣的事业,是生命的一部分,就会遇难而上,不断创新,想方设法把事业推上新台阶,在工作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动力。实践表明,通过多年的爱岗教育,不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能立足岗位求发展,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参加教学竞赛,提高业务水平,正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二、爱生。

就是要热爱学生,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而面对形形色色富有个性又有差异的学生,如果我们的教师不能爱生,就会出现偏爱好生,歧视差生,甚至出现工作敷衍塞职,讽刺、体罚学生,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所以教师职业必然要求每个教师要真心实意去爱每一个学生,要特别"偏爱"、特别关注那些所谓“双差生”,用爱心换取学生的真心,尊重、理解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只有做到热爱学生,我们的教师才会真正的去关心每一个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当教师的苦与乐,去忧虑着学生的忧虑,关心着学生的关心,希望着学生的希望,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比如:一个学生带着一块冰块或小鸟来上学,对这种现象来说,我们应该首先要去了解这们学生的真实目的,然后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事先它的目的。)这样才会更加热爱教师职业,教书育人,忠诚奉献,形成踏实的良好教风,才不会出现诸如体罚或变相体罚的事件发生。还有更多的是为了学生带病上班;为了转变一个后进生费尽心机;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排忧解难„„。通过学生平时的交谈接促表明,令学生终身难忘的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文化知识,而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关心、爱护的事例,如雨天教师借给的一把伞;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等„„。

三、爱校。

就是要热爱自己工作的学校,要把自己的工作与学校的声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全体教师都热爱自己的学校才会上下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在工作中相互协调,同甘共苦。当学校有困难时,勇挑重担,顾全大局。特别是城关民办学校的出现,将对我们的教育带来冲击,学生可以随意就学,学生的流动不可避免优质的教育资源流失,农村的学校几乎快倒闭,农村校留下的是相对年龄

偏大的老师,而且是男教师,有的学科已经是不能开设了,诸如此类之事,常有耳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我在此要表白的是在追求教育机会均等的今天,时代更在呼唤我们要能经受艰苦,要如何在薄弱的学校坚持工作下去,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在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今天,学校也需要一种与学校共甘苦、同发展的“校园精神”!所以在抓师德建设中,进行“爱校”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爱岗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爱生是教师道德素质的核心,爱校是办好学校的基础,根据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末成年人保护法》,开展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此作为抓手,努力构建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去努力再挖掘开创农村教育发展的潜力,谋求得可持续发展的明天。

如何培养新时代师德

行唐县龙州镇中心学区 常银龙

何谓师德 ?顾名思义 ,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新时代的师德规范有如下要点:

1. 依法执教。 2.爱岗敬业。 3.热爱学生。 4.严谨治学。 5. 团结协作。 6.尊重家长。 7.廉洁从教。 8.为人师表。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这八条要求集中体现了新时代的师德精

髓,它在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中都能看得见,摸的着,非常具体,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按这八条要求去做。我们写个人总结或事迹材料经常引用师德规范的要求,但做实做好却并非易事,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劳动和大量的心血。

然而如何培养新时代的师德,使全体教师按照师德规范要求自觉工作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 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

首先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要依法执教,除必须经常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之外,还必须学习好与教育系统有关的法律法规,只有了解并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才有可能做到依法执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很难想象一个不懂法的教师能够做好依法执教。例如:个别教师认为“对经常打架斗殴、难以管理的差生就开除”,这就是不懂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明文规定“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学生,”可至今仍有教师对体罚学生不以为然,认为对待不良习惯比较多的所谓“顽固学生”“真打他就害怕了。”显然,这样的教师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违法。

其次是中心和学校要组织教师及时补上政治学习这一课。学习时事政治,学习法律法规,经常重温师德规范的八条要求,牢记办学宗旨,提高师德修养,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身作则,为学生做表率,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管理学生苦口婆心,以理服人,牺牲自己的利益关怀学生,就会杜绝打骂和体罚学生的现象,以崇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满腔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二.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文明执教程度

教师的自身修养,决定着文明执教的程度。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才能笑迎每一个黎明,以饱满的热情去工作。当然谁也有不顺心的事,尤其是现在我们正在进行解放思想大讨论,改革开放将更加深入,前途光明而道路曲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同样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端正思想,摆正心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我听人大教授金正昆说过:“从来不拿自己折磨别人,从来不拿别人折磨自己。”仔细想来很有哲理。工作中我有时听到教师遇到困难时就说“这几天真麻烦,”我就劝他们:“有什么大不了的,昨天的事已经过去了,不用烦;明天的事未到烦不着;今天的事正在做不能烦。”对工作满怀激情,才有可能做好工作。

谈到文明执教,这就是要求我们教师的言行举止要文明。特别是解决矛盾时不仅仅要讲普通话,更重要的是要讲究政策和分寸,否则群众就不会买你的帐。例如我中心一所小学有个(品德、学习)双差生,甚至(个人卫生也差)的三差生,教师对他有体罚现象。该生家长做买卖顾不上管孩子,后来找到学校对老师说“不要狠打他了。”老师一想,真是的,学习不好,捅捅你都不行,算了吧!因此对该生放纵不管。过了一段时间,家长找到学校跟老师大吵一顿。老师说了句:“我管不了你的孩子,愿找谁上找谁上去吧。”(很有代表性)有的家长在这种话面前就退缩了,求老师多照顾孩子,多费心管孩子,因为这话教师是以退为进,听着软,骨子里是比较霸道的。然而这次家长一听可不算了:“你管不了,你是干什么的?教不了你走!”并找到中心校区,要求必须把该教师调走。最后该教师承认错误并向家长道了歉。

教师称号是有知识,讲文明,懂韬略的象征,古时称“先生”,新时代大师级人物仍称“先生”,所以人民群众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尤其在公共场所,不能说错话,做错事,否则自己就很被动。同样是说错话,家长(群众)就不一样。

例如: 2003年收教育实践活动费,家长七嘴八舌说。有人说:“老师把钱要了。”在我追问之下,开始家长说“谁也没打着算盘说话。”我说:“那也不能说话太出格儿!”其他家长就打圆场“他一个老百姓,说差了,你能跟他一样吗?”仔细想来就是不一样。如果教师工作中说一些违反政策和原则的话,立刻会遭到群众的质问“你一个老师能这样说吗?”有时甚至会追究责任。教师是执行政策的,有责任把话说对,把事办好,因此教师说话必须讲究政策和分寸。

三. 树立学习榜样

培养新时代的师德应该有学习榜样,在这一点上,全国有模范教师代表,我县也有受县长特别奖的模范教师。更重要的是各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先进典型,真正做到远有榜样,近有目标。用眼前实实在在的典型教育影响带动其他教师。这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个好典型对学校良好校风和师德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多树立榜样或典型,榜样越多,影响越大,正气越浓,成绩就会越好。对于一些只有十个八个教师的学校来说,每个教师都有可能成为榜样(单指本校而言),这也就了不起了(只要真正起到榜样的作用)。有人说都是榜样也就没有榜样了,都是典型也就没有典型了,我不这么认为。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自己的优点,学校可以有说普通话的榜样;语文,数学等授课的榜样;班主任工作的榜样等等,不一定都是师德标兵。榜样教师的工作体现着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学校来说,不能树立师德不良的任何榜样和典型。学校会议,竞赛,课外活动都可以找出好的榜样表扬,影响其他人,使学校形成人人争先进,做榜样的良好风气。不人为的将各种荣誉集于一身,那会使荣耀的光环刺眼,不利于集体,也不利于榜样个人。 另外,校长应该给教师树立榜样。光靠单纯的开会,学习和说教是不行的。校长必须以身作则,靠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教师。校长——尤其是基层学校的校长是领路人,带头人。我们每天都接触师生,处理日常工作,大家都看的清清楚楚,记在心里,你的一行一动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思想情绪和工作积极性。所以说校长的表率作用对学校良好的校风和师德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对教师也要进行爱心教育。因为爱是教育的基石。有人说爱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我想推而广之,爱是师德的核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魂。

学校应通过组织学习,经验交流,加强爱心教育,使教师爱本职工作,爱学校集体,爱护关心学生。有了这样的爱心,就会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就会对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生怕学生不多,学不会。就会实行微笑教育,就不会歧视学生,就不会瞧不起自己的学生,就不会讽刺挖苦学生,就不会体罚学生,就不会把不良情绪带到学校工作中去,更不会把这种情绪转嫁到学生身上。最终教师就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佩服和敬畏,受到学生的热爱和效仿,教师用自己美好的心灵铸造或再造了学生的魂,教师教书育人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教师有了这些爱心,才能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学校安全就有了保障。众所周知,学校安全工作与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紧密相连。例如:有一中学教师上课让三名学生出来罚站,教师只顾自己往下讲课了,忘记了室外被罚站的学生,其中一名男生偷偷跑回家竟喝了敌敌畏。虽然及时抢救保住了性命,但学校不得不承担该生大笔的医疗费和一些精神赔偿费。

如果教师对工作负责,对学生有爱心,就不会发生上述事件。如:我校区坟台中学一名男生下午上课时说有病要请假回家,讲课教师问清后非常关心,说让两个同学送你回家吧,该生说不用,我自己可以回家。老师让该生在请假条上写上了“我请假,可以自己回家。”出校门时值班教师还认真注明了离校时间,回家后该生家长按学校要求又回话说孩子已经安全回家。可竟想不到该生傍晚竟到公路上与一些社会青年打架致人死亡,家长对学校工作没有任何质疑和埋怨。两起事件反映了当事教师不同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学校而言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赔偿前者,后者不负任何责任。

综上所述,培养新时代的师德可以概括为三个子“学”、“说”、“做”,即多学习,多宣传,脚踏实际去做。

第六篇、文明礼仪培养

如何培养文明教师

如何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

古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文明礼仪要注重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小学阶段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小学生的礼仪是在交往中养成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美好心灵的展现。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向进行礼仪教育呢?我认为抓好小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养成文明的礼仪习惯

日常生活中小学生的文明习惯可以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小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校做个好学生,就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这些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现。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而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又是一个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应当从小节做起,从很具体的见到老师、父母主动打招呼,帮助父母 和 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二、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

《小学生日常规范》、《小学生守则》许多学生倒背如流,而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果皮、塑料袋现象就发生在他们身上。每年的三月学雷锋活动月,学校开展做好事活动。为什么许多学生回到家里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更不用说在社会上做好事了。所以,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佳境,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做起。比如说: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见到教师要主动行队礼问好,见到班里不整洁就主动整理,上学衣冠整齐,佩戴红领巾,上操、集会、放学站路队要做到快静齐。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质的飞跃量的积累,良好的道德素质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是小学生的镜子,教师的言行举止无不影响着小学生。小学生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因此,教师要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努力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比如

上课师生问好我始终坚持向学生问好,叫学生坐下时我都要说请坐。课间学生向我问好,尤其是每天早晨和下午上班都能看到值日学生戴着红飘带,频频的 向 老师行礼问好,礼仪非常规范,每次我都点头或招手并向同学们问好。在上学的路上,见到我班孩子我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学生为我倒水,我感激的说:“谢谢!”望着干干净净的教室,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辛苦了!”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仪表端庄,以身示范,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养成教育

叶圣陶老先生说:“习惯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确实如此,良好的习惯不可能自发而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作为班集体组织,可以分层次、分阶段、多类型地让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促进他们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一名 班主任 老师,我们应该有计划地利用节假日开展教育活动。如,“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

“重阳节”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等等。让学生在真真切切的活动中自己感动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这样的形式比长篇大论的空洞的说教显然效果要好。

五、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是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的好习惯。教育过程中出现反复,也是正常的现象。教师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利用班队会讲,放学路队前提醒,出现不文明现象时,以点带面进行教育。平时发现有礼貌的同学及时肯定,树立典型,以他们的礼仪榜样去影响其他学生。这样学生就逐步形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总之,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不可能自发而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培养。

第七篇、如何加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论文

如何培养文明教师

如何加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摘要:目前,在校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追求分数,养成教育反而被淡化甚至放弃。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内在素质、外在素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加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文明行为的养成必须从学生中抓起。本文从三大方面:营造良好的氛围,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持之以恒的教育阐述通过礼仪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何培养文明教师

关键字:加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今,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社会是以文明、和平、发展为主流的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在交往与合作过程中,人们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显示其修养、素质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事业、业务的成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发展,人人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前进的社会呼唤文明,科学的未来呼唤文明。文明礼仪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因此,学校必须抓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由于我们学校一直都很注重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学校的团队工作乃至德育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一些粗浅的认识表述以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 打好基础、形成氛围

每当新的一学期开始,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上好第一次礼仪课,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具体做法:如何培养文明教师

首先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要求,使每个学生心

中有数。然后重视第一次文明礼仪训练。

一开始就重视礼仪训练,打好底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我让学生扮演老师站在讲台上,我在讲台下面扮演学生,我行了一个标准的45度鞠躬礼,并大声说:“老师好!”台上的小老师就说:“同学好。”此时教室沸腾了,有的要出来当老师,有的要当学生,我借此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训练,对每一组都进行评价,哪方面做的好,哪方面还要加强。有的同学没有站直,手来回动,声音小,我就走到他身边鼓励他再做第二遍,第三遍,我边指导、边做示范给这名同学看,直到他站直抬头,声音响亮为止。最后进行全班训练,人人过关。老师认真的示范,加大力度训练,学生也引起了重视。每个同学都非常认真的练习,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礼仪氛围。规范的教育训练在同学们的脑海中打下了一个文明礼仪的烙印。

二、多样方法做活工作

学校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之一,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成为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

1、规范校园教育阵地

(1)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现代公民教育内容。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为主线,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每周讲话内容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充实,能真正起到引起师生的共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狠抓养成教育。每月从各班选举出表现良好的学生为星级标兵,并在橱窗中对其良好的行为进行宣传,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激励孩子们。利用晨会课、品德与生活课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

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指导和文明养成教育,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

(3)抓好校园建设。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2、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目前,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现象,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时过境迁,物换星移,礼仪规范也随着不断发生变化。归纳起来,无外乎有这样几个方面: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善待自然。

此外,还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说声“对不起”也是最常用的礼仪用语之一,它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使人与人之间紧张的矛盾关系松弛下来,有助于我们与他人相处融洽,能让他人相信你,接受你,更能让自己亲近别人。

3、教师树立学习榜样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陶行”

知先生一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箴言,始终严以律己。纵观古今中外,

但凡著名的教育家,无一不以他崇高的人格力量而在世上树立起丰碑,成为“万世师表”。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4、整合德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1)家校互动,形成合力。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切实加强教师家访工作组织管理,教师要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特别要重视与后进生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育学生。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适时与村委联系,争取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挖掘校外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组织学生开展敬老扶幼、绿色环保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同学们既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和锻炼。

三、持之以恒,一抓到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

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班上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以来,学生越带越顺,即使到了期末阶段,学生的行为都很稳定。逐步形成了集合排队进出、课间文明休息。

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

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好习惯。

通过礼仪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礼仪教育,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第八篇、培养文明形为,树立良好形象

如何培养文明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