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教材分析


【篇一】小青蛙教材分析 读后感——材料在文中的使用(人教版高一必修作文教案)

教学目的

掌握读后感的写法:材料在议论文中的使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语:展示学生的三段读后感开头,讨论得失。然后引出话题。

《小兔学游泳》读后感

请看三个开头

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全面发展”的路线。原因很简单,这些人受到太多来自社会的压力。因此,想通过学习各种技能脱颖而出。但结果大多数是半途而废,成为人云亦云的无业游民。人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大部分的社会精英都是专注于一项事业,从而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相信每个人都读过《兔子学游泳》,小兔子和其他的动物为了增加自己的生存能力,都在学习新的技能。有的技能小兔子学不会,但有的技能学的很快。而一些动物评论家对这件事也有不同的看法。

3、大自然中,造物主把兔子塑造成一个身手敏捷、奔跑迅速的动物,在陆地上,兔子充满了活力,但在水中,兔子就无用武之地了。所以兔子学游泳只是天方夜谭。他放弃自己的优势,去学一样不适合自己的生存技能,在所有人看来就是一个玩笑。这类似于乌龟向老鹰学习飞翔,最终的下场可想而知。(引述中有分析)

所以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放弃自己的优势而去学习自己的弱项,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应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才能超越自己。(观点)——(徐新)

一、材料作文开头如何引述材料

先定中心论点,后引述材料,引述材料要剔除原材料中,与论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做到要言不烦,中心明确

1、引述材料要简洁,概括;

要使材料引述简洁、概括,必须根据观点的需要进行定向叙述,所谓定向叙述,既是要分析论点中所限定的要素,按照限定的要素进行叙述,

如《小马过河》一则材料: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

提炼的论点是:遇到问题要想一想。

引述的材料必须具有以下要素:

(1)老牛和松鼠不同的答案,

(2)结果小马过去了(成功),

(3)遇到问题要想一想。

如果提炼的论点是:教育孩子应讲究方法。

引述的材料必须具有以下要素:

(1)小马向妈妈提出的问题

(2)妈妈不是简单的告诉小马应该如何做,而是让他想想

(3)结果小马过去了(成功)。

2、亮出的观点要鲜明有力;

要使亮出的观点鲜明有力,就必须明确表示反对什么,主张什么,拥护什么,应该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忌语言闪闪烁烁,模棱两可

3、材料和观点之间有机过渡,有点分析

要避免材料和观点之间出现"两张皮"现象,就必须对原材料作一点分析,它的好处是:

①告诉读者,我的立论是有根据的,使立论站住脚跟;

②对材料的分析是围绕立论进行的,这样,就为进一步论证作了必要的准备。当然,对材料的分析要力求简洁,一二句话即可。



试题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话题、"引子"。

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材料生发而来的。写议论文,切忌开头不引述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90%来自汗水。加油!”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1、论点:从教育者角度——因材施教,发展特长



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动物管理局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引述)

显然,动物管理局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其做法是错的。他们忽略了小兔子和小松鼠的特性。一味的讲求全面发展,而不顾各自的特性,必然走向失败。(分析)

它启示人们,教育应因材施教,发展特长(观点)

2、教练野鸭的角度——认识到主观努力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认清努力者的自身条件,盲目努力是不可取的。

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松鼠等。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90%来自汗水。”(引述)

读过这个材料,每个读者都会为教练的思维感到可笑。他以为两条腿的能游,四条腿的就一定能游。而且,只要主观努力,就一定成功。这显然是错误的。其一,他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其二,它认识到主观努力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认清努力者的自身条件。正因如此,兔子再努力,也学不会游泳。(分析)

这就告诉我们:要认清自身条件,盲目努力是不可取的。(观点)

1、提炼论点是:遇到问题要想一想。

引述的材料必须具有以下要素:

(1)老牛和松鼠不同的答案

(2)结果小马过去了(成功)

(3)遇到问题要多想一想(体现定向性)

《小马过河》是个耳熟能详的寓言,小马要过河,面对牛伯伯和松鼠的不同答案,他找到妈妈,妈妈的引导让他想清楚了。他终于靠自己的思索判断。成功的过了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遇到问题要多想一想

2、提炼的论点是:教育孩子应讲究方法。

引述的材料必须具有以下要素:

(1)小马向妈妈提出的问题

(2)妈妈不是简单的告诉小马应该如何做,而是让他想想(体现定向性)

(3)结果小马过去了(成功)

《小马过河》是个耳熟能详的寓言,面对小马的疑问,妈妈不是简单的告诉小马应该如何做,而是让他想想。小马终于靠自己的思索判断。成功的过了河。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教育孩子不要用简单或粗暴的方法,应像小马妈妈那样,循循善诱、讲究方法



引述材料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照搬法

此法适用于短小的供料,引用时可一字不易地抄录如: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是,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这是1997年高考作文试题,材料非常简洁明了,引述材料可用照搬法,一次性照搬两则形成对比,或一次照搬一则分而用之亦可

2、概述法‘

供料的

1987年6月,A县举行小学生游泳比赛,育民小学取得了团体冠军。

1986年初,育民小学一位老师提出建议:"我们这里河湖港汊很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为校内学生举办游泳训练班"。

1986年4月,育民小学校务会议同意了这一建议,并决定请一位教练进行理论指导。

1986年4月中旬,育民小学听到一些家长的反映。有的家长说:"举办游泳训练班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有的家长说:"我们的孩子从小在水里泡大的,还要训练什么?"。

1986年5月初,育民小学校长在家长会上说:"我们举办游泳训练班有两个目的:一是增强学生体质,一是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近年来,我国游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一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在一些国际比赛中拿了不少金牌,但和世界游泳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至于说在水里泡大的孩子不需要专门训练,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水里泡大的孩子要成为游泳健儿,也必须有理论指导和严格训练"。

1986年5月,在取得家长同意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正式开办,经过科学训练,学生游泳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结合以上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

育民小学在A县游泳赛中一举夺得团体冠军,为什么呢?经过了解,原来该校办了一个游泳训练班,在一位教练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了严格的科学训练,这才夺冠的

运用概述法,一是扼要的概括要覆盖材料的内容,二是行文要跟中心论点同向。

3、裁缝法

供料的

阅读下面材料,以《更心爱的》为题,写一"这是谁干的好事?",华盛顿心里有点紧张,但还是勇敢地走到父亲面前,带着羞惭的神色说:"爸爸,这是我干的",父亲问道:"砍掉我的樱桃树,你不知道我要揍你吗?"华盛顿回答说:"可我告诉你的是一个事实呀!"父亲听后,不但没有惩罚华盛顿,反而赞扬说:"承认错误是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还有价值"

用裁缝法引述,请看:

华盛顿小时候曾把父亲心爱的一棵樱桃树砍倒了,但他还是勇敢地走到父亲面前承认了,结果父亲不但没有惩罚他,反而赞扬说:"承认错误是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还有价值"

这样引述材料,其

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命题

达芬奇(公元1452-1519)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见到他有些不耐烦了,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去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地表现出来,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佛罗基奥还说:反复地练习画蛋,就是严格地训练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做到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都能得心应手了后来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1、开头是如何引述材料的:

这是1980年高考作文的供料《画蛋》,要求考生据此写一他的目的是严格训练学生的细致观察与准确描绘形象的能力。这正是佛罗基奥的"有方"。正是由于这有方,才使芬奇得以日后功成

这位考生引述材料的名师出高徒,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上面的引文围绕"师之教有方"引述材料,要言不烦,中心突出。引述材料要达到简洁的标准,必须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能准确理解材料的内涵,善于捕捉其中的关键句子和重点词语;并具备较强的遣词造句的能力,能够灵活地将句群变成复句、复句变成单句,用简单的形式表达复杂的内容,做到以简驭繁,以少总多

王桂平

【篇二】小青蛙教材分析小青蛙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

共1学时

1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正确、规范地书写课后的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初步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给基本字加偏旁组成新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是有益的动物,我们应该保护它。

2学情分析

《小青蛙》这篇韵文,通过简短的语言告诉我们青蛙保护禾苗及我们应该保护青蛙。本课内容简单,易于理解,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整个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充满童趣、民主和谐的课堂中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3重点难点

1.认写生字。

2.初步感知由基本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构字规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禾苗 一、熟字入手,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青”,扩词。

2.板书:小青蛙。

3.学生反馈。教师指导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并圈出生字。

2.教师范读,学生默读。

3.同桌互读生字。

4.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其他学生评议。

5.开火车读生字。

6.结合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认读。

7.教师把生字卡“清”、“晴”、“睛”、“情”、“请”贴到黑板上,请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发现,在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

8.幻灯出示各种与字有关的图片,体会这些字各自表达的意思并记住这些字。

9.出示儿歌,巩固记忆。

10.游戏(1)谁是神枪手;(2)送字宝宝回家。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导学生勾词语:天气晴、大眼睛、吃害虫、好事情、小青蛙,并通过提问让学生初步感知两种基本的短语形式。如:天气怎么样呢?怎样的眼睛呢?

3.教师引读课文。教师读“清清河水”,学生接“天气晴”。

4.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直到读熟。

5.指名读,大家评议。

四、拓展训练

1.小组讨论:怎样保护青蛙?

2.收集各组意见,教师小结。

3.请学生说说自己查找资料的情况,指名谈谈你还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有益的动物,它们能帮我们做什么。

4.根据学生讨论回答的情况,教师小结。重点讲不能吃青蛙,并鼓励学生保护有益的动物。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学生写字,教师巡回辅导

【篇三】小青蛙教材分析《小青蛙》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表

教师活动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谈话:请同学们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2.板书课题,注意观察“青”的写法。 3.教师引问: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学生活动

学生汇报。 预设1:图上画了一只小青蛙。 预设2:小青蛙在禾苗中捉害

设计意图

通过儿童喜欢小动物方式,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虫。 ………… 2.识记“青”字,齐读课题。

3.汇报交流。 预设1:我喜欢小青蛙,

因为它长得很可爱。 预设2:我喜欢小

青蛙,因为小青蛙能捉害虫。 ……

1.小组内根据自学要求进行讨论、交流。 (1)学生读生字。 (2)自由读课文,根据注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相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2.在教师指导下交流汇报。 (1)学生个人读生字卡片。 (2)齐读生字卡片。 (3)开火车读字,并组一个词。 3.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生字“清” “晴”“睛”“情”“请”,了解偏旁特点。 4.汇报带有“青”的形声字。 预设:蜻 婧 5.学生当小老师教组内学生识记其他生字。 (1)组内按要求学习生字。 眼 保 护 害 事 让 病 预设: 加一加:眼 保 护 让 病 形声字:护 让 病 字谜:事 害

(2)学生交流自己记忆生字的好办法。

1.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闯关游戏,巩固生字。 2.仔细观察字形,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 3.边看教师范写边书空,感知“言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指导,交流识字方法

二、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自学要求。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自由读课文,将容易读错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3)同桌互相学习生字:圈出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齐读生字卡片。(3)开火车读字,并组一个词。 3.指导学生观察“清”“晴”“睛”“情”“请”的特点,相机通过偏旁识字。 4.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带有“青”的形声字。 5.指导学生当小老师识记其他生字: 眼 保 护 害 事 让 病 (1)出示学习要求:教大家读读字音,说说字的意思,讲讲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字的。 (2)指导学生按要求汇报交流。

通过学生自主练读、拍手读、男女对读等方式朗读。让学生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味,培养了语感。

三、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1.要求学生开火车读会写字并组一个词。 2.引导学生观察“青、清、晴、情、请”,并注意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3.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请”的写法。 4.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5.实物投影,展示优秀作业,组织评议。

四、再读文本,感知内容

.引导学生再读儿歌,思考:为什么要保护小青蛙?找到相关的词句画一画。 2.教师导学:你喜欢小青蛙吗? 3.指导背诵儿歌。

通过口头组词,观察字形,指导

书写,让学生理解汉字的意思,

字旁”的写法。 4.认真描红,临写生字。

掌握书写方法。

5.欣赏同学写得好的字,并说说好在哪

里。

1.学生组内读文,边读边圈画相关词句。

2.学生汇报,了解小青蛙是益虫。 3.

在教师指导下比赛背诵儿歌。

【篇四】小青蛙教材分析小青蛙,教案

篇一:小学音乐《小青蛙》教案设计

小学音乐《小青蛙》教案设计

课题:《小青蛙》

课型:音乐欣赏

年级:一年级

执教:伍晓霞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小青蛙》,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的感情。

2、感受乐曲所表达的内容。

3、增强学生保护青蛙,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的感情。

2、感受乐曲所表达的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所表达的内容。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机、录音磁带、动物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随着音乐入教室

师放《拍手歌》,带领学生跳舞进入教室。

二、猜迷语

身穿绿衣裳,眼睛象灯炮,唱歌呱呱呱,保护庄稼本领大。 导入新课

师:种子非常喜欢雨露,盼望着喝饱雨水发芽长大,那么小青蛙呢?他们也喜欢雨水吗?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一首乐曲《小青蛙》,听一听我国的民族乐器二胡是怎样表现《小青蛙》的。

(一)初听全曲(音乐磁带)

1、欣赏整首乐曲。

2、师提问:你们觉得这首乐曲情绪怎么样?(欢快、活泼) 知道小青蛙在干什么?你们还听到哪个小动物的叫声?(公鸡)

(二)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段乐曲

带着问题复听(到底小青蛙在干什么?) → 出示挂图1

用动作表现出来。①抽生表演 ②生评

2、欣赏第二段乐曲

小青蛙遇到什么困难?(下雨了) → 出示挂图2

把乐曲的情绪用动作表现出来。①抽生表演 ②生评

3、欣赏第三段乐曲 → 出示挂图3

雨停了,现在小青蛙、小蜻蜓、小鸟、小鸡等等,这些动物在一起开了联欢会,你们想参加吗?

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三)再次整体欣赏

小朋友们,老师手上有很多小动物的头饰,你们谁愿意带上头饰来扮演这些角色? 让我们从头把音乐欣赏一遍,随着音乐尽情地表演吧!

(四)师表演《花蛤蟆》

师:你们表演得那么精彩,老师也想来凑凑热闹,想不想看老师表演?好,下面我为大

家表演一段《花蛤蟆》。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小青蛙》就是由山东民歌《花蛤蟆》改编的。

师:我们的小青蛙是益虫还是害虫?(益虫)那我们能不能去捕杀它呢?对了,所以我们要

保护青蛙!

保护大自然!

篇二:欣赏小青蛙教案

欣赏《小青蛙》教案

执教人:难得湖涂

一、教材分析

二胡齐奏曲《小青蛙》由徐仪作曲,取材于山东菏泽地区的民间儿歌《花蛤蟆》,作者根据这首歌的特点进行了创作。乐曲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单三部曲式结构,主要描绘一群可爱的小青蛙在绿色的田野里尽情的唱歌跳舞,生动而活泼;第二部分也是单三部曲式结构,音乐把人们带入蒙蒙细雨中,不一会儿,雨越下越大,还夹着狂风,小青蛙并没有被狂风暴雨吓倒,玩得更起劲儿了??雨过天晴,渐渐地云雾散开了,一声鸡叫划破长空,小青蛙战胜了狂风暴雨的袭击,又开始欢唱起来;乐曲的最后部分,变化再现了第一部分,但情绪更加热烈,好像小青蛙们又唱又跳,把喜悦的歌声传遍了四面八方。曲中的小青蛙好比可爱的少年儿童,他们正在幸福的成长。

现阶段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聆听音乐的习惯,能够体验音乐的情绪,并能用简单的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二、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小动物,并乐于欣赏、表演等音乐活动;初步养成了聆听音乐的习惯,并能用简单的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课标》指出:应充分注意本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采用歌、舞、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课标》确定本阶段学生应达到的能力: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表现音乐。

一年级学生乐于聆听音乐,参与音乐表现和创造活动;他们对新的学习生活充满好奇心;他们普遍有较强的表现欲,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直观教学为主,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民族乐器二胡的形状、音色特点和演奏方法,并从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感受“小青蛙”活泼可爱的形象。

2、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想象音乐所描绘的内容,并能用多种形式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用多种形式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难点:熟悉乐曲的主旋律,能够在乐曲中听辨出并轻声哼唱。

四、教具、学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二胡、小青蛙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课前交流。猜谜语:坐也是坐,站也是坐,行也是坐,卧也是坐。 [设计意图:通过亲切的交谈,拉进师生间的距离。]

(二)二胡简介小青蛙教材分析

1、认识二胡:[教师出示二胡]

师:我知道很多同学都在学习乐器,你们都知道哪些乐器朋友?

(生:??)今天啊,老师又为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认识它吗?(生:二胡) (点击课件,出示二胡的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二胡的形状。]

2、模仿二胡的基本演奏方法

师:这是我国的民族乐器——二胡,二胡是一种拉弦乐器,演奏时左手握琴杆,右手拿琴弓,左右推拉发音。这是二胡最常见的演奏方法,来,和老师一起模仿一下! (课件播放《茉莉花》第一段片断,教师带领学生模仿拉弦动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二胡拉弦演奏方法,为后面乐段的听赏做铺垫。]

3、聆听二胡丰富的音色

师:别看二胡的结构简单,其实他的音色非常丰富,不但能演奏美妙的旋律,还可以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和自然界的声音。下面你听这是什么小动物的叫声?

(课件分别播放小鸟、公鸡、雨滴的声音)

师:雨滴的声音也是由二胡演奏出来的,它用的是拨弦的方法,是二胡的另一种演奏方法,咱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左手拿琴杆,用右手食指拨琴弦,和老师一起试一试。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二胡丰富的音色以及拨弦的演奏方法,感受二胡所表现得各种情境,使学生对我国民族乐器产生兴趣,更好的聆听乐曲。]

(三)乐曲新授

1、初听全曲:

导语:刚才我们领略了二胡丰富的音色,现在二胡演奏家用二胡齐奏的形式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小青蛙的故事,请同学们仔细听,这是个怎样的故事呢?

(课件播放二胡齐奏《小青蛙》)

[设计意图:不出示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音乐,不会限制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

2、讲一讲你听到的故事。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当我们聆听各段的情绪和速度变化时,想象会更合理。

(四)分段欣赏

1、第一乐段

1)初听第一乐段:

提问:第一乐段讲了小青蛙怎样的故事,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课件播放第一乐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画荷叶、板贴青蛙、板书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以及教师的板贴、板画,给学生最直接的感官刺激,帮助学生听辨出乐曲的情绪。]

2)学唱主题旋律:[课件出示图形谱]

1 5 0︱1 5 0︱1 1 1 7 1︱2 5 0︱1 1 1 7 1︱2 7 6 5︱4 5 5 2 4︱5 5︱ 哇儿呱、哇儿呱、啦?? 哇儿呱,啦??啦??

啦?? 哇儿呱

a、教师范唱

b、教师教唱

c、师生接龙唱:教师唱“啦”,学生唱“哇儿呱”并加上小青蛙的动作,

d、原速演唱主题旋律

3)复听第一乐段:

要求学生听到熟悉的旋律和小青蛙一起唱起来。

(课件播放乐曲第一乐段)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学唱方法,使学生学会乐曲主题旋律,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2、第二乐段

1)初听第二乐段:

提问: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乐曲的情绪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在第二段音乐的速度变化中找答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说出故事,以及速度的变化:慢—快—慢;情绪:紧张。 (课件播放第二乐段,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画荷叶、风雨,板贴青蛙,板书情绪)

[设计意图:在教师多种方法的引导下,让学生从乐曲速度的变化中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2)复听第二乐段,用动作表现:

篇三:小青蛙教案

小青蛙教案

篇四:快乐的小青蛙教案

23. 快 乐 的 小 青 蛙

教材分析:

《快乐的小青蛙》是一个童话故事。讲了一只小青蛙不小心掉进枯井里,它不急不慌,在井里唱起了歌,最后被大象救了上来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乐观的态度,勇敢地去面对,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战胜困难。学情分析

经过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一定水平的阅读能力,能依据拼音独立读通课文,但是由于地域性的影响,正确读音仍然是教学的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在重点指导训练中。本班学生年龄结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极容易分散,对浅显的儿歌、章话故事兴趣浓厚。学习本课,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遇到困难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设计理念:

1、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读书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读书活动中,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感情朗读,展开丰富的想像。

3、教师适当地运用形象的图片,帮助学生从观察中体会青蛙的快乐和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会分角色朗读。

2 .理解课文,养成遇到困难时乐观、动脑的好习惯。

设计思路:

1、通过对同学夸奖,和对小青蛙的夸奖及交朋友引入故事,并设疑。

2、通过情境的演示展开故事并品读文中主要的句子,并结合灾区的情况感受一下灾民和武警官兵们的勇敢、可爱、可敬;及一些励志人物学会坚强、乐观和乐于助人。

3、分角色朗读;

4、通过总结小青蛙的聪明勇敢并引入对实际困难的解决方法;懂得受灾时该怎么办;教学重、难点

1、通过自主阅读、品读,理解课文内容;

2、教育学生遇到困难勇敢而对,乐观地动脑想办法战胜困难。并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能有自己的话夸夸你身边的同学吗?(自由夸)

师:是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值得我们表扬和学习的。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请看这是谁?(出示图:一只可爱的小青蛙)

生:小青蛙。

师:那大家能夸一夸这只小青蛙吗?

生:小青蛙,你真可爱!

生:小青蛙,你每天都吃很多害虫,我真佩服你。

生:小青蛙,你是保护庄稼的小能手,我们爱你。

?? ??

师:小青蛙听到同学们的夸奖可高兴了,赶忙从家里走出来,一定要和一一班的同学们交个朋友。同学们快和小青蛙打声招呼吧!

生:小青蛙你好,欢迎你!

师扮演小青蛙:小朋友们,你们好!哎哟!(出示小青蛙掉井里的过程图) 师:嗯?小青蛙怎么了?

生:它掉进了井里。

师:(出图:井里小青蛙)大家看他的表情?(高兴、开心、快乐)那他是一只??集体点题(板题:快乐的小青蛙)齐读

师:小青蛙掉进井里还这么高兴,这是怎么回事?他是真的很高兴吗?他还有什么优点呢?期待你的发现。

【通过对同学和小青蛙的夸奖,让学生学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乐于学习优点,并引出故事。通过互相打招呼让孩子们融入到故事之中、乐在故事之中。再点题设疑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 认识生字

1、师:听老师读课文,你们拿起笔来标出段落序号。

2、反馈: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师:孩子们,要想学好课文我们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是什么?(集体:认识字词)请看自学要求。

3、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在两人小组里合作读词语,当个小老师纠正读的不对或不准的字音。

4、汇报、

(1)、出示词语(小组汇报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伯伯 枯井 不慌不急 一点儿 因为 伯伯 好吧 困难 奇怪 大象 谁 传出

【让学生自己找词语,合作读、认词语。通过汇报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等方法,与生字常见面,记住生词】。

5、摘苹果游戏识字。

师:词掌握了,离开词生字还认识吗?请看这儿有一棵苹果树,大树伯伯说了要想摘苹果,必须学会苹果上的字。同学们赶快在四人大组里交流一下识字方法,学会了又大又甜的苹果就是你们的了。

(生自主交流学习。四人合作汇报字的读音、结构、部首、识字方法、组词)

【该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并把自己的识字方法告诉同学们,使学生共同识字。在游戏中学会生字,共同品尝学习的快乐。】

三、图文结合 朗读领悟内容

【篇五】小青蛙教材分析小青蛙

《小青蛙》

城南阳光实验学校 李霞

【教材分析】:

《小青蛙》这首儿歌由3句话组成,每句话两行,第一句介绍青蛙外貌特征,第二句介绍青蛙作为益虫的贡献,第三句劝告我们要爱护青蛙。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材处理】:

在识字教学方面,结合随文识字进行生字识记游戏少了谁,由字到词,由带拼音到去拼音,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掌握巩固生字。由于本课生字多为带ing的后鼻音,结合具体词语句子让学生进行区分掌握,把认字和学词紧密结合起来。在课文学习方面,先整体感知再分句反复朗读,在多种读中感受乐趣。本文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先在课文中、词语中集中识字,接着分句朗读,随文巩固生字学习课文,读中感悟青蛙作为益虫的贡献同时认识生活中的益虫,从而产生保护益虫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清、晴、眼”等12个生字,认识病字旁。会写“请、青”等7个生字和横折提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从文中感受青蛙这一益虫的贡献。

3.感受“请情清晴”和“青”的联系,正确区分书写并适当拓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归类识记、字词结合、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2.通过对“请情清晴”进行观察区分,组词等,结合部首含义加深对形近字的理解,进行生字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青蛙这一益虫的认识适当拓展出其他益虫,激发学生保护益虫的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书写“生、气、请”等7个生字;通过随文识记,字词结合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请情清晴” ,读准字音正确组词;会写笔画横折提。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备课时间】:2017年2月10日

【授课时间】:2017年2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清、青”等12个生词。会写“生、气”2个生字。

2.整体感知全文,第一二句朗读通顺。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课文中,词语中反复朗读,识记12个生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通过猜生字,猜句子,结合情境消灭害虫读句子,增加学习趣味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反复朗读儿歌。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12个生字词。

【教学难点】:结合图片理解儿歌内容,读准句子中后鼻音的字。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

2.揭示课题:小青蛙给我们带来什么儿歌呢?

3.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认读。

4.教师出示课件,学生根据课件进行进行检查,小老师带读一次。

二、结合字词游戏,识字认字

1.游戏-少了谁

师:同学们,今天青蛙先生给大家带来一个游戏-少了谁。看谁能最快发现(生个别带读)

2.小组合作读词语

出示合作要求:

(1)请同学们合作读词语,组长进行检查。

(2)每组派代表汇报展示读

3.去拼音开火车读,男女生读词语,齐读

4.整体感知,分句朗读。

(1)出示全文

师:让我们把生字宝宝送进儿歌里,请你们自己先读一读吧

生自读,齐读

师:数一数,里面有多少个水泡泡。

生数好后分句读儿歌。

设计意图:复习数句子,随堂加强练习。

(2)课件出示图片,生自读课文从提示中找句子。

师: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图片上代表的句子。 生:自读课文,生个别回答,分组赛读。

设计意图:将生字融入到图片中帮助学生感知生字的使用情境,再从句子中反复读并进行区分。

(3)师过渡,课件出示害虫图片巩固“害虫”,设置情境读第二句

师:青蛙能为我们做什么呢?

生:吃害虫

师出图片认识害虫

师:青蛙先生今天邀请我们来帮它消灭害虫,看谁读得准消灭最多的害虫。 出第二句生个别读,小组赛读,男女生比赛读(学生读准的点击消失一张害虫图片鼓励学生读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参与调动学生读的兴趣。

(4)课件出示前两句

② 生展示读,师生合作读,小组赛读,齐读(注意读出“情清晴青”的后鼻音) ②出词语,生开火车读,齐读复习

设计意图:在新内容授课完毕后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及时整合复习,加深学生印象。

四、写字练习

1.书写“生”

(1)课件出示,指导学生观察“生”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学生反馈后,教师一边示范书写,一边说要领,生书空,描红,练写,组词。

2.课件出示“气”

(1)师范写,生跟着书空笔画,复习强化笔画:横斜钩。

(2)生描红观察“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反馈后,教师一边示范书写,一边说要领。

(3)生练习书写“气”,师巡视指导,及时表扬。

五、板书设计

7.小青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复习12个生字。会写“青清请情”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全文。

3.通过归类区分“青清请情”,并适当拓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观察部首,组词区分“青清请情”四个形近字,加深对比进行理解积累。

2.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正确流利朗读儿歌,在读中进行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保护益虫的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区分“青清请情”四个形近字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复习导入小青蛙教材分析

1.游戏复习巩固已学12个生词:小猴过桥。

2.男女生接力读,生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巩固词语后把词语放回课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课文感知,生字积累

1.各种方式朗读儿歌第三句

(1)师:青蛙能捉害虫是益虫,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你自己读一读课文,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从课文中找到第三句。生个别展示读,师点评。

设计意图:以问题引导学生读儿歌并从儿歌中找到答案,帮助学生在自读中理解儿歌内容。

(2)师课件展示第三句生各种读,介绍病字旁

师:这句儿歌里藏着一个新部首,猜猜它在哪里?你还知道哪些字带这些部首呢?

设计意图:从字认识部首,再结合带该部首的字强化对部首的认识。

(3)让学生观察荷叶里的字,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青蛙先生带来这些生字宝宝,请你说说你可以怎么区分它们?(生说识

记方法)

让我们给它们找到正确的家吧。

2.朗读全文。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可爱的小青蛙,谁来为我们完整准确地读一读这首儿歌,比赛看谁读得好。(生个别赛读)

(2)分组赛读

(3)男女生合作

三、益虫拓展

1.认识了解其他益虫。

师:今天的儿歌让我们知道青蛙会捉害虫,你还认识哪些动物也是会捉害虫的呢?

生自由回答,师出示部分动物适当拓展

四、写字练习

1.课件出示“青、情”,引导学生认读、观察发现不同。

(1)回归课文,书空笔顺,描红观察。教师根据学生反馈一边示范书写一边说要领:青是独体字写的时候要居中,当青加上部首后变成左右结构需要把青往右边写。

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及时表扬。

2.课件出示“清请”

(1)回归课文,学生自己练习书空笔画。

(2)师范写笔画,生跟着书空笔画,强化笔顺。

(3)生描红观察“青”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大小。学生反馈后,教师一边示范书写,一边说要领: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窄右宽。

(4)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及时表扬。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儿歌,课后生字练写

2.完成《黄冈》对应练习。

【篇六】小青蛙教材分析识字3小青蛙教案

识字3 小青蛙

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小青蛙》是一首儿歌韵文。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开动脑筋。

学情分析:本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同时采用归类识字、字谜识字、看图识字、组词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识字,能主动识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并有意识地将识字教学引向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在生活中识字。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多种识字方法识记“清晴眼”12个生字和1个“疒”偏旁,规范、正确、工整地书写“青 气”七个生字。小青蛙教材分析

2.能区分理解形近字,清 请 晴 情 睛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小青蛙是益虫,增强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区分理解形近字,清 请 晴 情 睛

突破措施:

采用以读代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小青蛙是益虫,增强保护意识。另外,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理解。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猜谜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青蛙)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板书:小青蛙)

3.课件出示漂亮的小青蛙。

导学:同学们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

4.说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

5.青蛙穿着绿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的是绿色的意思吗?(青)

6.导入: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看,小青蛙还为咱们带来一首儿歌呢!(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小青蛙的距离,既让学生感到新奇,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为整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带拼音生词 小老师领读 分析识字方法 认识偏旁:病字旁

2、去拼音生词 齐读 男女生对读

3、去拼音生字 开火车朗读

三、学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你圈画的生字的读音。

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那该怎么办呢?(问老师、问同桌、借助拼音)读完后,请你们把圈画出的生字、词读三遍。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二)随文识字。

★学习第一句。

1.指生读第一句。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清、晴、眼、睛”。

(1)指生领读生字。

(2)先引导学生小组内观察;然后让学生读读这几个字;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3)汇报交流:

预设一:

“清、晴、睛”三个字的读音有点像,字形里面都有“青”字。

①导学:猜猜它们是什么意思。我们把它们放回课文里读一读,再看看图,好吗? 预设:“清”,清水的“清”。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导学:带“三点水旁”的字表示与水有关,谁还能说出带“三点水旁”的字。 师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浑水,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

“晴”:太阳出来就表示天气晴,所以是“日字旁”,表示与太阳有关。(出示晴天的图片)

导学:谁能给“晴”找个相对的朋友?(出示阴天的图片)

扩词:雨过天晴、晴空万里。(练习说话)

“睛”的部首是“目字旁”,表示与眼睛有关。我们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

②导学:怎样区分“睛”和“晴”?

③想想还能给“青”加上什么部首,组成哪些字。(发现生字中的“请、情”) 预设二:

“眼、睛”都是“目字旁”。

①说说这两个字都和什么有关。

②请眨眨你们的小眼睛。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第一句。

★学习第二句。

1.指生读第二句。

2.相机学习生字“保、护、害、事、情”。

(1)指生领读生字。

(2)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3.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全班比读第二句。

★学习第三句。

1.指生读第三句。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请、让、病”。

(1)指生领读生字。

(2)引导学生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小组比读第三句。

(三)巩固生字。

1.挑战过关。(认读生字)

第一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

第二关:擦掉拼音认读。

第三关: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或老师。 第四关:读老师手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

第五关:开火车读,看看哪组最棒。

四、总结延伸小青蛙教材分析

1.同学们,学了这首儿歌,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交流怎样保护小青蛙)

2.总结:对呀,青蛙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更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一起保护小青蛙,好吗?回家把这首儿歌背给你们喜欢的人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保护小青蛙吧!

设计意图: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在学生识字学文之后问“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这几个问题,让学生更加明晰“青蛙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而“把这首儿歌背给你们喜欢的人听”既巩固了儿歌的学习,又将保护青蛙的思想传递给更多的人,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课时

一、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青、清、气、晴、情、请、生”。

2.学生读字。

3.导学:这几个生字宝宝,你能给它们按结构分一下类吗?

上下结构:青

左右结构:清 晴 情 请

独体字:气 生

4.根据结构特点,重点指导:青、请、气。

(1)教师指导书写“青”。

①导学:认真看一下:“青”字共几笔,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竖在竖中线上,下面“月”的“丿”变成“丨”,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青”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⑥学生再写2个“青”字。

(2)教师指导书写“请”。

①导学:想想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请”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3)教师指导书写“气”。重点强调第四笔的写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篇七】小青蛙教材分析一下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一年级下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全书最后,安排了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

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

课文3-4篇

口语交际(间隔安排)

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二、各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

1. 识字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 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 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

三、各部分内容的编排及主要特点

(一)识字写字

1.识字写字编制的基本原则。

教材对于识字写字的安排,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这个原则的提出,有着心理学上的依据:识字写字能力和技术的掌握,分别遵循着不同的认知规律,具体来说,识字的难度与笔画的多少基本无关,有时甚至由于笔画较多的汉字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从而使其更易识记;而写字则与之高度相关。而且,从认字写字与阅读的关系来看,“多认少写”可以促使学生在不加重负担的情况之下,提前阅读,体会阅读的乐趣。

2.识字的位置与数量。

本册教材的识字内容主要安排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识字单元,课文部分,语文园地的“识字加油站”。识字课和课文中,一课之内要求学生会认的生字最少的有8个,最多的有14个。每个“识字加油站”识字7-8个。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会认400个生字。

3.集中识字形式多样。

教材安排了两个专门的识字单元,同时在语文园地中专设栏目“识字加油站”,采用丰富多彩的样式进行集中识字学习。

教材中的识字课内容尽管不同,但大都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编排而成,文辞优美、韵律和谐,易于朗读、背诵。且蕴含着浓郁的文化韵味,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1)字理识字。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看,文字学上有“六书”之说。其中的象形、会意与形声较容易为学生理解,教材对此作了相应的安排。一年级上册的《日月水火》《日月明》展示象形、会意的造字方法,增加趣味,又加深记忆;一年级下册主要以呈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为主,如《小青蛙》《动物儿歌》,“识字加油站”中的“包字族”识字。《小青蛙》和“包字族”识字通过母体字“青”“包”与不同形旁的搭配,构成不同意义的字,让学生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动物儿歌》通过展示各种有“虫字旁”的动物名称,使学生继续体会这一规律。

此外,像《姓氏歌》、“识字加油站”中的“加一加与减一减”,都体现了合体字的构字特点。

(2)同类事物列举识字。在同类事物的列举中,学生可以有效地激发起想象和联想,在同类事物之间、记录同类事物的汉字之间的相互关联中,学习生字,从而提高识字的效率和效果。如《操场上》和“识字加油站”中的“身体器官”。以“操场上”为例,这篇识字课文,首先列举了六项体育运动——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记录这六项体育运动的主要动词,其字形有着共同之处,“打、拔、拍”为“扌”,“跳、跑、踢”为“足”,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一方面可以发现这些生字的共同之处,感受汉字的构字特点,一方面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3)以趣味性知识(主要是事物归类)和丰富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春夏秋冬》《猜字谜》。

(4)传统蒙学的识字方法。如:三字经、对韵歌。通过这类识字课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感

受到悠久的中华文化与文明,为学生传承中华文明搭建了一个适宜的平台,同时为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确立了一个很好的支点。

4.打好坚实的识字写字基础。

识字方面,一年级下册开始接触大量合体字,其中很多是形声字,教材通过识字课、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等栏目,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使识字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新偏旁的掌握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因此教材把每课新学的偏旁在生字条上呈现出来,一课不超过3个。由于偏旁的构字能力有差异,而日后学生查字典时部首是个基础,所以一年级呈现的新偏旁都是构字性强的常见偏旁,且同时是字典中的部首。书后还附有常用偏旁名称表,列举了本册新学的28个常用偏旁,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识记。

为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和能力,一下教材还安排了学习音序查字法。这一安排也是前有铺垫,后有巩固。语文园地一中,通过大小写字母对照呈现,让学生学习并熟记大写字母;语文园地二中,通过打乱字母顺序,让学生将大小写字母连线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大写字母的识记,为学习音序查字法打好基础;语文园地三中,学习音序查字法;语文园地五中,用比赛查字典的方式复习、巩固音序查字法。教材通过这样的编排,也希望传递一个理念:任何知识和方法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渗透。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不断引导学生利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生字。

写字方面,结合写字学习基本笔画,引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专门的“书写提示”栏目,每一次学习一种汉字笔顺书写规则,为学生打好写字基础提供凭借。

5.开拓多种识字渠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每一次“识字加油站”的安排,都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不同渠道识字,各种媒体、身边生活、甚至我们自身,处处都是识字的资源。两次“展示台”的安排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交流语文学习成果的平台,同时也鼓励学生主动在生活中识字,比如,从其他学科的课本中识字,从食品包装上识字。通过在生活中识字,不但可以辅助学生完成课内的识字任务,还可以促使学生突破教材要求识读的字数限制,认识400个字以外的生字,增加学生的识字数量。在生活中识字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理念,它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乃至义务教育阶段。

(二)阅读

1.阅读教材的双线编排。

如前所述,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一年级下册六个阅读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安排如下:

从教材中可以看到,每个单元的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但在教材中未予明确命名。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

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这一点,从低年级教材中就已经开始体现。具体到一下教材,语文要素的落实主要体现在课后练习和文中的泡泡里,为教师教学提供线索和抓手。

比如,第七单元的一个语文要素是“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在《一分钟》的课后练习中,让学生用“要是„„就„„”的句式来说话,既是基于课文内容,又需要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断;《小猴子下山》的课后练习,让学生说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也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结论。

又如,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在课文《树和喜鹊》中,“孤单”一词下面吐了泡泡:“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直接点明了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虽然泡泡吐在“孤单”这个词语旁边,但这种方法要在这课教学中重点指导和运用,不仅仅局限于“孤单”,在接下来的课文《怎么都快乐》中,“独自”“静悄悄”“有劲”都可以用这个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在后续的阅读学习中,更可以反复操练和巩固,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2.加强朗读能力的培养,重视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低年级教材对于朗读训练的安排也有梯度和层次。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拼音这个工具,能够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一下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出了“读好长句子”“读好对话”和“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的要求。

教材是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学习目标的提出都不是孤立的,都会前后勾连,相互照应。教师在使用教材的时候,要注意利用好教材,抓住重点,瞻前顾后。比如读好长句子的要求,虽然教材中在第三单元的《端午粽》和《彩虹》中作了明确的要求,但在之前的课文中已有铺垫,出现过比较长的句子,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四个太阳》。教学中不妨随时抓住并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语文要素的落实贯彻学期始终。

在词句训练方面,多数课文后面安排了词语或句子的练习。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从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生发,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主动积累、积极实践,最后指向运用。

3.重视阅读和表达的关系。

阅读是输入的过程,表达是输出的过程。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阅读活动与语言表达活动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应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抓住学生语言内化与输出的关键期,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注重语言的运用和表达。

课后练习中,有的是引导学生基于文本语境,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表达的题目,如《一个接一个》“想想你有没有和‘我’相似的经历,和同学说一说”《一分钟》“一分钟能做什么”;有的是要学生调动语言积累和知识储备进行表达的题目,如《端午粽》“你知道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吗”;有的是让学生尝试进行书面表达的题目,如《我多想去看看》课后,布置学生以

“我多想„„”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

4.倡导大量阅读,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

没有较多的阅读量和较广的阅读面,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今后的写作能力是难以得到提升的。扩大阅读量,加强课内外沟通,是这套部编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

“和大人一起读”是教材新设的栏目,目的是照顾此时还不具备独立阅读能力的学生,采取大人伴读、亲子共读的方式,让大人和孩子一起听读故事、听读儿歌童谣。这样的编排,将语文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与学前教育自然而然地衔接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和大人一起读”提倡无压力阅读,不着痕迹地将学生领进阅读的大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下的“快乐读书吧”,内容是“读读童谣和儿歌”。这是在一上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之后,开始循序渐进、按类别推荐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第一步。童谣和儿歌,是学生学前就开始经常接触的、耳熟能详的文体,学生阅读起来亲切自然,不会产生畏难情绪。

5.长课文的编排。

一年级下册教材,课文的长度相应有所增加。多数课文的长度控制在200字以内,少量课文的长度达到300字左右,如《要下雨了》《小壁虎借尾巴》,最长的一篇《动物王国开大会》,有18个自然段,字数达到了450字。之所以在低年级教材中安排少量长课文,是希望学生能够从阅读初期,就有从整体上关照文章的初步意识,并且能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阅读能力进行自主阅读,成为一个主动、积极的阅读者。

有鉴于此,教材中安排的长课文,一般都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体裁多为童话,内容活泼有趣,容易引起阅读兴趣;二是结构具有反复的特点,学生阅读了第一个环节之后,比较容易推测出下面的情节,并且能用前面的方法进入下面的学习;三是配有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插图,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好长课文的这几个特点,在教学中抓住重点,适度放手,有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

6.连环画课文的编排。

课程标准在低年段提出“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要求,如何理解这个要求?一方面,学生能够借助图画理解文意或语意;另一方面,在识字量还不多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认识生字,如,借助图画、生活经验、上下文语境,以及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进行猜读。这对于培养学生识字和阅读的兴趣、发展学生独立识字和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有帮助。

为此,教材在一年级上、下册,有计划、有梯度地安排了3篇连环画课文,分别是一年级上册的《小蜗牛》,一年级下册的《咕咚》《小壁虎借尾巴》。

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如,《小蜗牛》一课中没有标注拼音的生字和词语,都是可以从图画中推测出来的,如“蜗牛”“草莓”“蘑菇”。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借助图画猜读生字,并通过互相交流获得学习方法。一年级下册,除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