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共产党员谈台湾问题


篇一:《当代台湾考试题答案》

2.简述李登辉上台后国民党的三次分裂。、

回顾历史,1988年李登辉任“副总统”,前“总统”蒋经国逝世后,李登辉继任总统,成为台湾第一位本省籍的“总统”,但李登辉的省籍问题,也为国民党的第一次分裂埋下了导火线。 李登辉初任“总统”时,深感其权力基础的薄弱,因此重用郝伯村等外省籍大老任“行政院长”及其他重要职位,使外省派对李登辉放松戒心,但李登辉则暗中架空外省派的权力,到最后李登辉与郝伯村的斗争明朗化,演变成一场党内“主流VS非主流”的内斗,造成“新国民党连线”出走,并创立新党,郝伯村则为新党的精神领袖。

在第一次的分裂后,李登辉间接的接收了部分的外省派菁英,据当时媒体报道,宋楚瑜与李登辉是“亲如父子”。不过李登辉的本土化路线并没有因为宋楚瑜而停止。在李登辉的主导下,台湾进入“总统”、“副总统”以及“省长”民选的时代,李登辉成为台湾第一位民选“总统”,而宋楚瑜也顺理成章的成为第一任民选“省长”。

不过这第一任也在李登辉运作的“精省”下成了最后一任。宋楚瑜与“省府”系统人士出走,成立亲民党,成为国民党第二次的分裂。也由于这次的分裂,导致台湾第一次政党轮替,民进党陈水扁入主“总统府”。

国民党前两次分裂,分别产生新党和亲民党,原因都可概括为省籍问题。而国民党的第三次分裂,是李登辉与连战之争,连战可说是李登辉一手提拔,从“行政院长”到“副总统”,但是去年“大选”的失败,李登辉被党内指责辅选不力,黯然下台,连战则接任失去政权后的国民党党主席。

连战上任后,积极与新党、亲民党等过去由国民党出走的党派接触。但致力于“本土化”的李登辉,认为国民党已偏离了他设下的路线,李登辉于是不惜于一手提拔的连战翻脸,自立门户,不但造成亲李派人士黄主文等人的出走国民党,成立台湾团结联盟;同时李登辉更重炮轰击国民党。这也使李登辉成为首位被国民党撤销党籍的卸任党主席,最后离开国民党,李登辉与国民党从此割袍绝义、形同陌路。

1.简述蒋经国对台湾发展的重要贡献。

第二代强人统治时期—-蒋经国统治时期

(1975. 4-1988. 1)

•国民党的“党务革新”

1976年11月的“十一全”通过了,《强化党的建设案》,从思想、组织上加强对党员进行教育,实行“一切服从组织,组织决定一切”的原则,在党内要“强化三民主义教育”,以此“武装人民思想”,坚定“反共复国”意识。

1986年3月,国民党召开十二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是台湾政治体制改革进入实施阶段的起点。蒋经国在会上提出“时代在变,潮流在变”,国民党要适应新的形势。

•“政治革新”的继续推行

1982年9月,党外人士首次提出带有纲领性意义的十二条“组党构想’,并在竞选中组织“中央选举后援会”。{作为共产党员谈台湾问题}.

1983年后,党外人士又相继成立“党外编辑作家联谊会”和“党外公职人员公共政策研究会”等团体,进一步加强党外力量的聚合。

1986年9月,党外人士趁国民党决定推行以“解除戒严”、 “开放党禁”为主要内容的“政治革新”之际,终于抢滩成立了第一个反对党——民主进步党。

1987年7月,台湾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

1987年11月2日,国民党开放台湾民众的限度的赴大陆

3.简述连战访问大陆的意义。

一是国共两党关系取得新的重大进展。4月29日举行的“胡连会”是国共领导人60年来的首度对话,不仅有利于双方化解历史恩怨,加深了解,更有利于国共两党面向未来,建立高层对话、交流机制,为两党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两岸紧张气氛得到缓和,两岸关系面临新的发展局面。李登辉执政后期,两岸僵持对立、持续紧张。尤其是陈水扁时期,两岸关系被推到了危险的战争边缘。作为台湾最大在野党党主席的连战访问大陆,国共两党坦诚交换意见,求同存异,无疑有利于两岸紧张气氛的缓和,增进两岸良性互动,为未来两岸关系注入新的动力。《美国之音》指出,大陆相继邀访连战、宋楚瑜,将是两岸关系的重大突破,两岸关系将出现历史性的新局面。香港《新报》等认为,大陆最高领导人频繁地接见台湾在野党党主席,台湾在野党这么主动地争相访问大陆,两岸关系呈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反映出两岸新一轮的政治互动悄然揭开序幕,重大的突破将水到渠成。

三是开辟两岸对话新管道和沟通平台。李登辉时期,两岸两会是两岸对话、协商的正式管道。李登辉推行分裂路线,两会对话被迫中止。陈水扁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致使两岸两会对话、协商迄未恢复,两岸之间的协商只能由“民间对民间”的形式来进行。连战、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无疑开辟了两岸“党对党接触、对话”的新管道。国民党秘书长林丰正强调,国民党首次正式组成重要的两岸关系新模式。

四是国民党未来发展面临新契机,连战的个人政治生涯创造历史。作为岛内最大在野党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不仅是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大事,也是两岸交流史上的大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与“破冰”气氛。岛内舆论称,连战访问大陆,符合岛内民心,顺应岛内民意,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即使国共双方不如传说的那样签署“国共终战协定”,单单“胡连会”的历史性握手镜头,就等于是对海峡两岸甚至国际社会宣传、释放利好消息。这无疑有利于国民党未来发展,对于连战的“历史定位”而言更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五是无论从岛内还是国际因素看,连宋相继登陆后,台当局的大陆政策面临更大压力。虽然国共高层会谈内容不得而知,但从岛内媒体、各界人士的分析可窥知一二。国民党“立委”吴敦义等人分析,国共高层会谈议题包括“三通”、两岸经贸、科教文化交流、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台湾以适当方式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台湾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张登及博士分析,连战访问大陆与大陆领导人会谈的议题包括“争取为期30-50年的和平协议”、“两岸结束敌对状态”、“两岸功能性交流的深化、扩大”等五大议题。岛内舆论分析,连战访问大陆取得的成果,一定会比江丙坤访问大陆更多、影响更大。这些重大成果无疑有利两岸经贸发展、有利岛内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民众生活、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和台海和平稳定。台当局对抗式大陆政策必将受到更大的质疑,民众要求台当局与大陆对话、解决分歧的呼声将更高。新一轮大陆热的成形,更使陈水扁动员的反《反分裂国家法》的民气消解于无形,更使陈种种刹车措施面对难以形容的困

连战借“和平之旅”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争取岛内民心,也为个人政治生涯创造历史。 连战访问大陆将取得重大成果,不仅将建立国共两党高层对话机制,建立“党对党”的交流对话新渠道,更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连战大陆行说明缓和、发展两岸关系仍是岛内主流民意,更说明大陆“以人为本”的对台政策深得民心。

4.简述台独思潮的主要社会根源。

(一)“台独”思潮的成因及其社会历史根源

(一)“台独”思潮的成因及其社会历史根源

“台独”思潮是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种政治主张或思想倾向,即谋求将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台独思潮及台独运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政治意识及行动,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政治及文化的背景。

1.台湾意识”的负面作用被膨胀利台独意识发展用

“台湾意识” 有三大特点和两面性。三大特点是:爱国性、反抗性和自主性,这是它的正面。而抱怨性、排他性、分离性、狭隘性是它的负面。

正面是本质、主流,负面则是其非本质、次要的特性。在70年代前,负面的特性没有产生明显的社会影响,后因岛内外政治、经济等诸因素的变化,“台湾意识”被膨胀利用,在一定范围内变成了“台独”思潮产生的温床。

2.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及其封闭式的反共的大陆政策

国民党在台湾长期实行封闭式的高压统治,是“台独”产生与发展的内在根据。

海峡两岸长期隔绝,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严重对立,为“台独”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台湾当局多年反共宣传及大陆方面某些政策上的失误反馈给台湾民众的恐共心理,使岛内逐渐滋生了一种封闭型、区域型的思想体系--“台湾命运共同体意识”,企图在中国大陆之外独立寻求所谓台湾的前途。{作为共产党员谈台湾问题}.

台湾当局的反共宣传{作为共产党员谈台湾问题}.

3.经济的畸形发展与其国际地位的不相称性

台湾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经济的维持、发展与外贸息息相关;而外贸又主要靠私人资本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家,这些人在“经济活动中处处受制于国际人格问题的困扰”。亟图需要“新的出路”。

4.美国对台的“双轨政策”

第二,为“台独”势力提供、创造生存、发展空间。

(1)为“台独”势力提供立脚点。美国是继日本之后,成为海外“台独”活动的大本营。

(2)以“民主”为幌子,压国民党向岛内分裂势力开放政权。民进党及其前身党外势力的发展,是在美国扶植、呵护下实现的。

(3)分裂中国主权,阻挠中国人民反分裂、反“台独”斗争。

5.李登辉主政后的国民党主流派日趋“台独”化, 助长、纵容了台独势力的发展

5.简述台湾问题的由来、本质。{作为共产党员谈台湾问题}.

国民党败退台湾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采取两面手法,一方面电邀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一方面在美国的支持下,抓紧时间调运兵力,把国民党军队部署到原日本占领地区,以积蓄力量,伺机发动全国内战。到1946年6月,蒋介石认为时机已到,撕毁双方协定,命令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内战中,国民党军队在各战场节节败退。1949年初,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有生力量被消灭过半,国民党统治面临彻底垮台的命运。 面对艰难的形势,蒋介石采纳历史地理学家出身的张其昀的建议,决定把台湾作为今后的退身之所。他认为退居台湾,退可守,进可攻;台湾与大陆隔着一条海峡,凭借海峡天险和海、空军力量,完全可以抗衡当时尚无海、空军的共产党,以积聚力量,待国际

中国人民解放军积极准备解放台湾

随着国民党退居台湾,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就开始筹划渡过台湾海峡、彻底歼灭国民党残余,解放台湾进而解放全中国的计划。1949年8月至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金门、马祖以外的台湾外围的主要岛屿,并开始正式准备发起渡海攻台。

朝鲜战争前后美国对台政策的变化

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军事上的彻底失败,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都认为国民党在台湾存在的时间不长了。当时,随国民党从大陆迁往台湾的外国使节寥寥无几,蒋介石外交空前孤立。蒋介石主{作为共产党员谈台湾问题}.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从其远东战略利益考虑,改变了对台政策。为了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台湾,美方以协防的名义,直接出兵台湾要依靠的美国,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台湾问题的实质与美国政府的责任

台湾问题从本质上讲完全是中国的内政,应该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

台湾问题的产生,从本质上讲既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也与美国势力的介入有密切关系。台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美国政府负有重大责任。

6.简述ECFA协议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一是签署ECFA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里程碑。ECFA是两岸60年以来签订的最重要、最复杂、影响最广的协议。岛内主流媒体一致认为此次协议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是两岸互信进一步加强,有利两岸制度化协商向纵深推进。ECFA将为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奠定良好的基础,是今后向更深层制度合作的良好开端,对两岸形成一个有效的区域经济合作体系和共同市场架构具有重要价值。岛内舆论认为,通过ECFA的签署将为两岸关系开启“互信协商”新时代。

三是一定程度削弱“台独”社会根基。大陆透过释放善意与诚意,将提升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好感与认同,让“台独”势力在岛内造势的市场进一步受到限制。《联合报》评论认为,随着两岸关系进一步紧密,两岸“化敌为友”的民众情绪逐渐浓厚,这将使“台独”意识形态“接近破除”。

四是为未来两岸政治协商开展积累“和平善因”。ECFA商签过程为两岸以协商方式解决政治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同时,未来两岸将进一步密集开展更多的经贸、文化交流,特别是ECFA协议确定两岸经贸社团将互设机构,筹设“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等官方、半官方的合作机制,这为未来进行政治协商不断累积制度性合作的基础。

总之,ECFA签署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正如国台办主任王毅所言,ECFA签订将“有利于两岸共同提升经济竞争力,有利于两岸共同增进广大民众福祉,有利于两岸共同促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有利于两岸共同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

篇二:《浅谈台湾问题》

中国最早的史书 《尚书》 中就有关于台湾的记载。 当时将台湾的居民称为 “岛夷” 三国时期, 。 吴主孙权曾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军队到过台湾。之后隋炀帝也曾 3 次派人去过台湾。 南宋时开始屯戍澎湖。元朝已开始在澎湖设“巡检司” ,负责管理台湾和澎湖地区的民政,行 政上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 ,已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的一部分。据 1980 年在台东县 阜南乡考古发掘出的大批二三千年前的台湾居民遗物,可以确认他们来自大陆,是从东南沿 海渡海过来的古代越仆族人。几千年中,大陆沿海居民总是不断有人渡海前往台湾、澎湖定 居谋生。例如唐朝进士施肩吾就率族人渡海到澎湖定居。明朝时福建大旱,为解决饥民的生 计,曾有计划地向台湾移民,共招饥民数万到台湾垦殖。现在台湾居民绝大部分来自大陆, 可以说台湾与大陆血肉一体,手足相连。台湾古有“贷与”“瀛洲”“东鲲”“夷洲(州)、 、 、 、 ” “琉求 (球) 等多种名称。 ” 到明朝时, 常以局部地名如鸡笼、 淡水、 大丹等代替全岛的名称。 台湾这个名称起于清康熙二 十三年,1684 年。当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从此,台湾成为代 表全岛的正式名称, 一直延用至今。明朝时, 中国政府对台湾的经营已非常严密和富有成效。 为了防倭寇对大陆的侵袭,加强了澎湖和台湾的防卫。先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 ,后又增设 了“游兵” ,各岛配备船只 20 艘,士兵 800 人,在基隆、淡水常年驻屯军队。 殖民主义者侵 占台湾与郑成功收复台湾 ,17 世纪初叶,欧洲列强殖民扩张活动逐渐延伸到亚洲。1544 年 一艘葡萄牙远航船驶过台湾,了望海岛,风景秀丽,便称之为“伊拉福(尔)摩沙(萨), ” 意思是“美丽岛” 。1604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趁中国驻澎湖列岛兵力单薄之际,侵入 当地,但年底即被明朝军队赶走。1622 年,荷兰人再次入侵,于 1624 年再次被驱逐。不久, 荷兰人趁明末大陆大乱,中国政府无暇顾及台湾的时机,占据了台湾南部,后又赶走了占据 台湾北部的西班牙人,占领了台湾全岛。1661 年抗清将领郑成功决意渡海收复台湾,作为抗 清的基地。4 月 2 日他率军 25000 多人,由福建厦门,乘大小战舰几百艘,经澎湖向台湾进 发,向盘据台湾的荷兰侵略者发动了猛攻。几经激战,把侵略者围困在据点里。战争中荷兰 几次派兵援救,都被郑成功在海上击溃。1662 年 2 月 1 日,荷兰侵略者见大势已去,只好在 投降书上签字,撤离了台湾,荷兰人占据台湾 38 年的历史结束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建立 起正规的地方政权,设一府二县

进行治理。他大力号召大陆民众移居台湾,开垦土地,发展 生产,兴办教育,发展贸易。台湾的经济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清政府出兵台湾及对台湾 的管理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不久就病逝了,由他的儿子、孙子相继治理台湾。此时已在大陆确 立了统 治地位的清政府曾几度与之会谈,但却未有结果。1683 年,清政府决定以武力解决 台湾问题,在澎湖一战,清军获胜,郑氏军队军心动摇,台湾民心瓦解。于是,郑成功之孙 郑克爽于 8 月向清政府具表请求归顺。清政府治理台湾后, 先在台南设立台湾府, 下辖三县, 隶属福建省。1885 年又将台湾府升格为台湾省,成为中国的行省之一。从 1683 年到 1895 年 的 212 年间,清政府广招东南沿海居民移居台湾,对台湾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开煤矿、设 机器局、修公路、筑铁路、办邮局、开新式学堂,使台湾得到了开发,经济逐渐发展起来。 台湾的割让及对台湾人民心理的影响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军在其后的战争中抢占 了澎湖列岛。战争最终以清政府战败求和结束。1895 年 4 月 17 日,清政府的钦差全权大臣 李鸿章与日本全权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今下关)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 ,将台湾及 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连同辽东半岛一起割让给日本,使台湾和澎湖列岛沦为日本的殖民 地。 割台消息传来,全台哗然,群情沸腾,百姓“若午夜暴闻惊雷,骇无人色,奔走相告, 聚集于市, 夜以继日, 哭声达于四野” 台湾绅士邱逢甲等联名致电清政府说: 。 “臣桑梓之地, 义共存亡,愿与抚臣誓死守御” 。在北京的台籍官吏、进士、举人联名上书督察院: “今一旦 委 而弃之,是驱忠义之士以事倭寇,台民终不免一死,然而死有痛矣” 。康有为、梁启超等 1300 多名举人举行集会,反对割台。虽然台湾被割让给日本,但台湾人民仍然对日军进行了 顽强抵抗。经过 10 余次血战,付出惨重代价后,日军才最终占领了台湾全境。从那以后,一 直到 1945 年的 50 年间,尽管日本殖民当局全力强化统治,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却从未停息 过。 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一词及其相关概念, 最早出现于当时寓居美国之中华民国 “代 总统”李宗仁之《对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一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因袭此一词语,并因 强力宣传而通行于中国民间与国际社会迄今。但在台湾内部,此一词语反而从未存在;相关 概念或者叫“台海问题”或者“两岸问题” 。此词由台湾外部观点表述关于台湾自身的政治地 位及其主权归属的问题,同时也指广义的涉及两岸关系的一切问题,词语及其指涉之

概念皆 错综复杂而极具争议性。台湾的政治地位问题,在于台湾是应继续保持为中华民国的有效统 治领土,还是应与现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效管辖的大陆区域合并统一,亦或者是应宣布成 为一个真正主权独立的国家,即所谓统独问题。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在于台湾的主权是应 属于中华民国,或应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台湾独立运动人士所支持的台湾地位未定 论 。目前,台湾岛、澎湖群岛、金门群岛、马祖列岛、东沙群岛、以及南沙群岛的太平岛和 中洲岛,构成现今事实存在的中华民国的有效统治领土的全部;这部份领土亦从未由 1949 年 10 月 1 日在北京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管辖。目前,台湾的主权事实上是由中华民 国有效行使 。同时,台湾问题也涉及到两个中国的问题,即控制台澎金马地区的中华民国与 控制大陆地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与国际空间问题。 中华民国是于 1912 年在南京成 立,但于 1949 年失去对大部份领土的实际控制,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北京成立后,中华民 国政府迁往台北。在此后几十年,中华民国一直认为自己是台湾及大陆(包括外蒙古、唐努 乌梁海、江心坡等地区)在内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一直宣称要收复大陆。时至今日, 中华民国政府立场自 1990 年代开始已渐有所改变, 中华民国不再否认中国共产党对大陆地区 的实际统治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并放弃以武力收复大陆。不过,中华民国政府并未正 式放弃对大陆地区的主权。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自 1949 年 10 月 1 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起,就一直认为旧中国 (中华民国)已经灭亡而被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替代, 并声称台湾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不可争议之领土、中华人民 共和国从未放弃在必要时以武力强取台湾;同时也表示,只要认同所谓九二共识 (具高度 争议性)任何问题都可以谈 , 。对于台湾问题,双方长期维持所谓的刻意模糊政策。对 于海峡两岸的现状 ,即台湾目前的政治及法律地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与见解,甚至 对历史本身也有不同的认知与解读。而维持现状 ,既可理解为反对宣布独立(反对实际台 独或法理台独) ,也可理解为反对合并统一(中华民国一直就是主权独立国家,并从未成为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两岸分立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