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视实践的文章


篇一:《作文,在实践中成长 (2)》

作文,在实践中成长

课标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知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自我倾诉的过程。写作素养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能具体明确、文通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是中学写作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但作文难,难作文,是广大农村中学学生的共同感慨,农村中学学生写作水平不高是不争的事实。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感觉,在实践中拓展学生的生活素材,进行实践性作文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接触自然,观察社会,了解生活,让学生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去获得写作材料,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高.

因此,我就自己如何尝试生活实践性作文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拓宽语文学习领域,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新课标中提出“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为此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有意识、阶段性的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如:鼓励学生编制手抄报,出黑板报,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新闻信息交流会、演讲比赛、作文竞赛、剪报办知识窗,摘抄优美句子、篇章,写日记比赛等等。另外,我还常常鼓励学生利用身边有利的语文学习资源,如:报刊杂志,学校图书室,家中的电脑等,通过这些有利的资源,使学生开辟更多学习语文的窗口和渠道。尤其强调学生电脑的学习和使用,在每次布置学生的课外阅

读时,一改传统阅读的要求,以新颖的语文实践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如:根据学生家庭现状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进行分组编队,让学生充分利用家庭资源搜集学习信息,以此促进学生学习语文,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脑海中储存大量的信息资料和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在平时的实际写作中就能够做到厚积薄发,触类旁通。

二、拓宽语文运用领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传统的作文往往限定学生根据题意要求来表达,学生所写的不一定就是他们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正是由于传统作文训练的命题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近几年重视对作文的命题进行改革。因而,新课标关于习作训练中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为此,在抓学生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大胆的尝试如下做法。

(一)在课堂训练中拓宽运用渠道。 使得作文的训练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需要和运用,让学生感到他所写的文章,不仅仅是为了给老师看,更是表达自己的心声。每次作文我都想办法尽可能地做到这一点。例如:鼓励学生多写观察日记和生活实践性作文,积极向我县报刊投稿,或参加中学生作文大赛,让渴望成功、追求荣誉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欲望,一种生活的实际需求与运用。同时,每堂课都以小组为单位,选出本节课优秀的作文全班展示,并进行点评,大大调动了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

(二)、在日常交际中拓宽运用渠道。

除了抓好平时正常作文教学训练外,我还尝试着为孩子拓宽作文在日常交际活动中的运用渠道。对于实用性、综合性强的作文教学,鼓励学生运用到现实交往活动中,以此提高学生交际、写作实践能力。如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围绕每期的主题进行选材,编辑,以及创新,利用电脑,进行调查报告,写总结,编宣传语,甚至写剧本,演小品。这一切,都促使学生积极准备,认真动脑。使学生通过实践,打破习作训练在时空及内容、形式上的限制,把整个写作训练融入学校、家庭、社会中去,让学生在广阔的自由作文天地里训练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三)、在课外阅读中拓宽运用渠道。

根据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针对他们平时喜欢的课外读物,尤其他们平时常向学校图书馆理员借书、自发的订阅书刊等,鼓励他们在平时的读书、看报活动中,留意、观注一些时事性、评论性的话题,表明自己的见解和心声。以此增强他们生活责任感和上进心。而且,每月都会交一篇心得体会,整理自己的阅读后的收获。

三、抓好评改关,让作文在评改中更上一层楼。

写完作文的同时,我也注重学生的评改。不仅仅是我自己评,也让学生评。方式多样,学生可以自评,还有互评、组评等。要求学生至少要找出一个优点,一条不足,一句鼓励的话。不管自评还是互评,学生都会再重新审视一遍作文,或 改进,或取长补短,对于小组内推选出来的作文,则全班共同欣赏,共同点评。既可激发学生的展示

欲望,又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写作激情,注重作文的质量,还可发现一些精品。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变成什么文字。”因此,我们要抓好生活实践性作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在作文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达到教育的目的。让学生的作文,在实践中成长。

(绛县横水初中 李萍 任全新 彭香梅 张婷俞)

篇二:《社会实践文章》

走进渔业村

作为当代大学生不应只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是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地走向社会,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所以决定在本地的一所渔村开展社会实践,深刻了解渔民的生活情况。

首先要介绍一下这个村以前就是一个渔村,“谏壁社区”是后来改的。走进这个村子,你可以发现虽然它不是很大,但房屋都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这些房屋大多数都是楼房,每个楼房都有自己的风格,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根据这一周的调查与访问,得知这些楼房大部分都是新建的,据居民们介绍说这是他们用花了十几年攒下来的钱建成的。可以想象渔民的生活是非常艰辛的。

这一周的实践主要了解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渔民最低生活保障。根据村民们介绍:超过60周岁且上交水口证(渔民在水上作业的凭证)的老年人,政府给予每月60元的补贴。超过80周岁且上交水口证,每月给予100元补贴。就现在消费情况来看,粮油价格上涨,这些补贴难以维持正常生活。这就加重了他们子女赡养负担,同时他们子女也有小孩,抚养小孩的负担也很重。根据我国国情来看,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保障制度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并加强保障力度。现在石油价格上涨,所以也带动了柴油价格上涨。渔民驶船出去捕渔,船的动力来自柴油而且对它的需求量是很大的。面对这个成本问题,他们说政府已经采取政策了,给予每户捕鱼人家每年2000元的补贴。可以看出政府很体恤老百姓。他们说已经充分体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

第二,关于禁捕期间的问题。据了解每年的4月1日至7月1日为禁捕期。政府之所以采取这个政策是因为在这个期间会向长江投放大量鱼苗,为了让鱼苗们能够很好地繁殖,防止因过度捕捞而造成鱼类的减少或灭绝。这是响应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号召。但同时渔民也失去了谋生的手段。政府为了解决渔民的生活问题,给予每户捕鱼人家每月200元补贴。虽然数量不多,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在此期间,他们不会闲着,也会想其他方法来增加收入。比如,他们会出船去芦苇滩采摘艾叶,然后拿回家整理好,希望在端午节前 能卖个好价钱。现在已经开捕几天了,他们又看到了生的希望,谈话的时候,他们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

第三关于渔民健康安全问题,为了保证作业期间的安全,居委会统一为村民们订购救生衣及救生圈等保护设施并向他们宣传有关注意安全方面的知识,增强安全意识。例如应该认真听取天气预报,作好防范保护准备,作业时遇到大风大浪应紧急回岸等。谈到健康问题,村民们说居委会每年会给他们做一次采血。若化验有吸血虫,则会给予他们及时的治疗,为他们清除体内的吸血虫。现在正值盛夏,夏日炎炎,紫外线强度很高,这是造成皮肤癌的原因之一,看着他们黝黑的皮肤,我们建议他们最好不要在太阳底下暴晒,他们说这么多年以来已经习惯了。望着他们布满皱纹的脸旁和有些混浊的眼睛,心里充满着对他们的怜悯与敬佩。

第四关于渔民子女手教育问题。据了解80年代以后的孩子都经历过义务教育阶段,而且文化水平都比父辈们高。一位年长者说:“现在辛苦一点是为了能让孩子们好好上学,努力学习知识,将来振兴自己的家乡。”当来到一户人家进行了解时,一家人都很热情好客。他们的孩子跟我一样大,今年也是大一刚放暑假。她的父母说苦日子快熬到头了,全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她的身上。我跟她相视一笑,我能体会到她的责任和压力。这个村的老年人基本上没受过什么教育,中年人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是孩子们都很幸福。因为他们一直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享受学习的乐趣。希望将来他们能够以父辈们不畏艰辛,勤劳勇敢的品质实现自己的梦想,建设好自己的家乡。

第五关于渔村环境问题。自从2006年1月1日国家政府减免农业税以来,渔民的负担减轻了,这是他们感到可喜的事情。令他们忧心的是周边的环境污染太严重了。村民们说附近的纸浆厂、化工厂都是化工企业,工作中废气污水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长江中。刺鼻的气体影响人们的健康污水导致大批的鱼类死去,也造成对水源的污染。居委会曾派代表去那些工厂理论。而至今那些工厂都没给个说法,还照样生产运作。如果说滥捕会造成鱼类减少或灭亡,那么采取禁捕便是最好的措施。同样排放废气污水会造成同样的结果,那么也需要采取一个措施吧。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希望那些工厂能够引起重视。

第六关于医疗保障问题。医疗保障制度前三年就在村子实施了。根据国家政府发放的文件,女性55周岁以上,男性60周岁以上就可以办理医疗卡。这样看病可以减免一些费用,从而减轻老人医费的负担,不会因高额的费用而有病不治影响健康。医疗保障制度能够让老年人开心快乐地度过晚年,不再为看病而愁。不过在此还是要真诚地祝福他们身体健康。在刚进村子时,就发现前面摆设着一些健身器材和娱乐设施。他们说平时休息的时候就会那边锻炼身体。小孩子也经常去嬉戏玩耍。这些设施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娱乐身心。

第七关于“一刀切”政策问题。所谓“一刀切”就是政府给予渔民足够多的补偿,让他们从此不再从事渔业劳动。政府实施这个政策是为了保护鱼类的种类和数量,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据了解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实行了,不过还没落实到本地。但是渔民对水的感情正如农民对土地的感情,便问他们是否有点舍不得。他们笑着点点头,但他们觉得政府一直都在关注他们,关心自己的生活,保障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他们相信政府的决策并全力支持配合政府。关于“一刀切”之后村民的生活问题,村民们说现在捕鱼的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苦了半辈子,也该享享清福了。”一位老年人开心的说到。至于一些中年人,他们也会试着寻找其他谋生的机会。

这次实践总结,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医疗保障制度,这些都是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公平主义。而“一刀切”政策坚持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关于环境污染问题,地方部门应该认真的考虑并解决。

短暂的一周很快的过去了,离开的时候心中有点不舍。每次跟村民们交谈时都会被他们勤劳朴实的品质所感动。衷心地祝福他们生活越来越美好!

篇三:《社会实践文稿》

2012社会实践(问卷调查)

------赴黄渤海地区药价改革调查 药学院 胡彬 学号 201000261032

实践地点:山东省济南市

实践时间:八月上旬

药品价格一直是我国政府在努力解决的问题,因为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药品属于硬性需求,无论他多贵,百姓都需要它。所以政府就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途径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的标准,既能维护生产厂家的利益需求。也不影响一般民众的吃药需求。无论作为一名药学院的一名学生还是一名国家的公民,药品的价格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团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建立。本次调研活动主要围绕在黄渤海地区进行,询问民众对现行条件下的药价改革机制的意见并了解现行的医药价格民众是否能接受。

社会实践团队前期的准备活动很顺利,包括制作队旗和打印表格。我们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民众的观点,有时情况允许,我们会跟少数民众进行交谈,深入的了解他对现行的国家医疗改革制度的意见。我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对民众进行询问:1.有关国家医疗改革关注情况2.药价有关方面的问题 3.医改主要的不足和对民众的生活影响。我们进行了大约有十余天的活动,收获了几百份问卷的调查情况,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了解到许多对医疗改革有益的情况。{关于重视实践的文章}.

我们在进行药价改革的调查中的这几天天气不是很好,又由于我们主要调查地点都在农村,道路的情况给我们照成了很多的不便,但这没有影响的我们队本次活动的热情。早上很早的就起床,队员们一起坐车前往济南的市郊地区。一般都是九点半左右到达。主要分两组进行调查,一组是去大街上定点向路人发放问卷,询问有关情况。还有一组是深入小区,向有关群众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我们在经过几天的努力调查和事后的数据处理,发现了一下主要几点:

一.从群众意见的具体内容看,群众关注的热点十分广泛,其中,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最多,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关于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关于加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关于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占十分之一。比较集中的意见包括:加大政府投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保障医务人员待遇,加强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善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大病统筹力度,解决异地医保报销,降低药品费用,建立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药品招标、采购、配送方式等。

二:. 药品流通领域缺乏规范。药品经销层次多,不正当竞争激烈,过于重视药品的商品性,而对它作为治病救人的特殊性有所忽视,致使药品市场秩序混乱。一方面市场调节价的药品出厂价与零售价之间空间大,给隐性交易者提供暗箱操作的条件,另一方面药品销售费用(特别是市场调节价药品)大幅增长,无疑会转嫁到药品价格上。

补偿机制不到位。财政拨款严重不足,使得药品销售收入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目前通过医疗机构销售的药品约占80%以上份额,很容易形成“以药补医”、“以药养医”的问题。

药品监管部门之间存在脱节。由于国家没有专门管理药品名称的法规,对药厂改规格、转剂型等又管制不严。同一种药可以有多个名称,有的药品甚至一个药厂一个名称。改名的

原因很多,但主要是为抬高药价,回避政府价格管制。

三.跟大多数民众交谈,我们发现现在的医改主要存在四大误区:1.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误区,由于改革目标设定的偏差、政府弱化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能,加之权责不对等,我国改革的“放权让利”往往是“放权”变成了“弃责”,甚至蜕变成“弃责争利”,即一面放弃公共服务责任,一面却利用权力“与民争利”。医改也同样是始于“放权让利”,终于“弃责争利”,并由此引发了诸多问题。2. 把“适应市场经济”等同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医疗体制改革中,政府只举办部分公立医院,允许民营资本、外资进入医疗市场。但许多地方并不是吸引民营资本创办新医院,而是通过“改制”将国立医院出卖和迅速非国有化。例如江苏宿迁卖光国立医院,既弱化了国立医院主导医疗市场的医疗服务和医疗价格的作用,更弱化了政府对医疗服务的监管。3. 把“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归咎于“商业化”和“市场化,目前中国的“医疗服务资源向高端服务集中、向高购买力地区集中”现象不是市场化、商业化的必然结果,而是政府弱化提供公共医疗产品和服务的职能、官僚化的国立医院“利润导向”、不能根据市场需要提供多元化服务所致。根本原因是:市场化不足,医院商业化过度。医院获得了自主权、定价权,却因为供不应求而缺乏市场需求和竞争的制约。4. 把“看病难”归咎于“政府投入不足”和“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其实导致“看病难”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许多医疗机构(尤其是农村乡镇和城市的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低下,医疗服务意识差,缺乏讲医德、医术高的合格医务人员,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使患者失去对医院和医生的基本信赖感,致使“缺钱的人”宁愿花钱往城市跑、往大医院跑,甚至有小病都要到大医院求治。结果是既增加了“看病难,看病贵”的感知,又导致初级医疗机构逐步萎缩。二是国立医疗机构享有了土地、设备、定点社保医疗服务等方面优惠政策,却大多是提供高端医疗服务,弱化了基本医疗服务,形成“市场定位”错位。进一步加剧了“看病既难又贵”。这样的资源配置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更多是行政干预和垄断的结局。如果不纠正国立医院的“市场定位”,再多的政府投入也难以避免“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们通过长达十天左右的社会实践,也了解到国家在医改的道路上的艰辛和民众对医改的期望。我们认为如果医改能很好的改善现行的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无论对社会的稳定还是民众的生活都有很大的益处。我们也希望这十天左右的成果可以帮助国家的医改,维护大家的权益。

篇四:《“关注自我”之“创新与实践”的作文素材》

“关注自我”类之“创新与实践”作文素材

湛江二中2016届高三语文备课组 编印 2015.9.14

一、 话题阐释及高考指向

(略。请参看前两次的说明。)

二、素材集锦

(一)名人名言

1.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3.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邓小平

4.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要开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 李政道

5.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

6.创新就是在生活中发现了古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李可染

7.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钱学森

8.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创新无极限!—— 乔布斯

9.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杨振宁

10.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 阿西莫夫

11.创新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 贝尔

12.天才的主要标记不是完美而是创造,天才能开创新的局面。—— 亚瑟·柯斯勒

13.太平之世无所尚,所最尚者工而已;太平之世无所尊,所尊贵者工之创新器而已。—— 康有为

14.非经自己努力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 松下幸之助

15.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托马斯·彼得斯

(二) 典型事例{关于重视实践的文章}.

1.“嫦娥奔月”的创新亮点:“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相比于3年前的“嫦娥一号”来说,“嫦娥二号”主要具有以下三个创新:第一,去得更快。新开辟地月之间的“直航航线”,5天即到达月球轨道。第二,拍得

更清楚:空间解析度由嫦娥一号时期的120米左右提高到小于10米,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详实。第三,离得更近:嫦娥二号卫星将在距月球表面约100千米高度的极轨轨道上绕月运行,较嫦娥一号距月表200千米的轨道要低,有利于对重点地区做出精细测绘。

2. “海尔现象”让国人为之兴奋,同时也触发了海内外传媒对“海尔真相”的深层次探究。张瑞敏回答的很简洁:海尔靠创新和速度。激情持久不竭的创新,正引领着海尔乘风破浪,在海上扬帆远航。海尔以近乎完美的形象成为中国企业在世界的代表,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对“海尔现象”的解释只有四个字:速度、创新。

3.乔布斯,一路创新的苹果。对于工程技术领域,最大的难题就是如果提升产品的性能。对于乔布斯的产品,其挑战在于如何使产品实现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电池续航时间更长、存储空间更大、计算性能更强、用户使用更方便。乔布斯的创新在于,在多种因素互相制约的环境里,将产品的各项性能都发挥的最佳水平。从iPhone4到iPhone5再到iPhone6s他的产品厚度越来越最薄、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电池续航时间越来越最长、用户使用起来越来越方便、性能越来越好。

4. 宝钢集团变废为宝。2002年初,一艘满载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废旧钢材的货轮抵达上海,买家正是上海宝钢集团。宝钢以每吨低于120美元的低价购得了5万吨废钢。工作人员称,世贸大楼的钢材质量远高于普通废钢。据悉,“宝钢”除了按计划将大部分世贸废钢回炉炼钢以外,还准备将一部分保留制作成世贸大楼的模型或者小型的纪念品等。

5.陈东升的捷径:尽管怀揣着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的文凭,尽管嘉德拍卖三年的创业历程,已经使他从一个学者成功地转型为了一个商人。但1996年当他站在保险业的大门口,陈东升还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陈东升找到的一条捷径是,把国外保险巨头数百年积累的先进做法先照搬过来。

6.齐白石晚年变画法。1920年,年近花甲的齐白石在艺术上已达炉火纯青的境界。但是他没有满于现状,他希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显示新意。一天,绘画大师陈师曾登门拜访,齐先生拿出自己的绘画作品请大师指正。陈师曾看后,对齐白石的高超技艺大加称赞;同时,他还指出了一些不足,希望齐白石能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的风格。从此,齐白石闭门谢客,苦苦钻研琢磨,刻意求新。经过十年的艰苦探索,他终于走出了一条突破自己、超越前人的艺术新路!此时的齐白石,摆脱了民间艺术中粗糙繁琐的成分,融合了文人画简练隽永的笔墨,并创造性地以篆刻和金石之笔入画,终于形成了自己形神兼备的特色和刚劲清新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画坛自创了“红花墨叶”派,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全新的艺术境界。

7.牛顿晚年趋于保守,未有建树。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他的一生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等。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说的范畴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时

间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由此看来,即使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也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

8.王选与“方正”集团。北大“方正”的创办者王选院士,作为中国第一代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发明人,被誉为计算机领域的“当代毕昇”。1988年,北大“方正”在学校的40万元的资助下开始创业。王选也开创了中国学者办实业的成功先例。这一切都是创新观念的结果。王选一向主张“顶天立地”,“顶天”即要有前瞻意识,立足国际成果的潮头。“立地”即立足市场前沿,开发与营销紧密结合,转化成果,形成产业。一流的科研队伍与强大的营销网络直接挂钩,寻求市场需求的刺激,启发创新构思,有力地保证了企业的全方位领先。

三、时评美文

1.新华网评:用创新引领中国发展前行 2015年03月07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再一次对创新进行了强调。

在2014年6月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有媒体统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仅“创新”一词就出现了37次,出现频率达到10年来新高,而且几乎涉及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创新的被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无论是中国经济的目标、任务、还是发展模式、发展取向都出现了巨大变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这就要求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不再过度依赖以要素、投资规模为基础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而是实施以科技为基础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在中国经济“调速换挡”的新局面下,要实现中国经济减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目标,创新被寄予了厚望。“互联网 ”行动计划、创客、草根创新„„这些报告上出现的新词,事实上都指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亮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老常态、简单粗放的发展路子难以为继了,关键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创新之基,在于改革。创新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空想,而是需要在体制机制、制度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变革,以此释放创新的活力与动力。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演讲中指出,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这就清晰地点明了创新发展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关系。

创新,也不仅仅是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更在于中国发展前行的各个方面。社会治理、党的建设等方面,都需要用创新的眼光来看待,用创新的思维来引领,用创新的手段来处理。从这一点来看,创新也必须是全面的、全方位的。

好风凭借力,创新无穷期。发展是硬道理,一切问题都要在发展中解决。而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面对“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既定任务,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这需要全社会都树立勇于创新、不断创新的精气神,用创新来引领中国社会发展前行。

2.新华网评:给经济社会发展装上科技创新“引擎” 2014年10月15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论述了科技创新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科技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高低,创新则是推动国家进步的源泉。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导致全球政治、经济势力版图的重构。工业革命之前,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世界经济中心无疑在东方,彼时的中国是世界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但工业革命的到来,让以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科技实力迅速提升。与此同时,仍在封建统治下的中国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将科技创新视为奇技淫巧,甚至洪水猛兽。虽然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仍位居世界前列,但失去创新活力的“中央帝国”与经历变革的欧洲,力量对比正悄然发生转变。1840年,在科技和军事实力上都占有压倒性优势的英国轻而易举地轰开了貌似强大的清王朝的国门,此后的百年历史也成了中华民族的血泪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实现了科技水平整体跃升,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高科技领域均取得重大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不高。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2013至2014年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偏低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说明我国的科研活动与市场的衔接还不够,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不明显。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智能型技术替代劳动密集型技术趋势明显。我国依靠要素成本优势所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引领作用,已经成为事关我国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紧紧抓住机遇,及时确立发展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首先,要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经济活动中,市场是社会需求的风向标,而企业对市场变化最敏感,反应也最迅速,打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就必须要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此基础之上,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聚集一大批有科研实力、创新意识的企业,通过国家扶持大型企业完成科研专项,中小企业对科研成果进行二次、三次拓展再创新的模式,形成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源源不断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动能。其次,政府要进一步落实简政放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同时,在税收、金融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把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三链”深度融合,让我国真正踏上创新驱动之路。

3.新华网评:以创新引领发展谋划未来 2015年3月6日

时代赋予中国发展兴盛的历史机遇,也为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者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全新伟大事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崭新发展阶段。没有一股子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我们就不会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也难以开辟更为光明的发展前景。这是历史给予的深刻启示,也是从历史新起点扬帆奋进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惟有创新,才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抓住和用好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取得创新发展新成就,交出改革发展新答卷。

面对风云变化的国际复杂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艰巨繁重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努力奋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有效应对来自国际国内的多重挑战,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呈现勃勃生机。回顾曾经走过的发展道路,放眼世界的发展潮流,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发展和创新,对于一个曾经辉煌、渴望复兴的国家和民族的今天和明天代表着什么,意味着什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不会有昨天的辉煌成就,也不会有明天的美好愿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是要用创新思维谋划发展,靠创新实践推动发展,破除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障碍,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创新实践充分开展,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成果更快更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中国巨轮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在综合国力竞争的风浪中劈波斩浪、稳健前行。

篇五:《立足生活实践 注重观察体验作文论文》

立足生活实践 注重观察体验

----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后水小学校 王洪发

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但遗憾的是,现在小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却十分严重:编造事实;虚情假意;刻意拔高;套话连篇;照抄照搬等等,不一而足。它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作文能力,还影响到他们成长的其他方面。,

究其原因,在于封闭式的作文教学严重挫伤了小学生的写作信心,为使作文教学摆脱种种束缚,走出误区。我认为,应改革作文教学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习作时空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其有效的途径是使学生立足生活实践,注重观察体验。 作文,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之需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离开生活,作文教学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开启学生的作文思路,必须积极的引导学生留心自己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研究生活等实践活动,捕捉人无我有的新材料, 从而引导学生写客观世界之真实,写主观世界之真实,在真实的基础上提高表达能力,作文教学才有出路。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

昼夜不息。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厚的程度,习作的内容就能充分展现个性。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由于缺少写作素材,学生自然也就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了。现在的学生知识经验相对十分有限,很难有创造的灵感。我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曾说过:“要创作,第一需观察”,“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这里鲁迅先生深刻的道出了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可以说,观察是学习写作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获得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是写作的基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方法之所以有价值就是因为它能反映事物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能够打开人们思维的闸门,给想象插上腾飞的翅膀。

《语文课程标准》写道:“各地区都蕴含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对于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有着独特的开发潜力。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农村生活有着取之不尽的习作资源。如果能引导学生去观察、开发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那么学生在写作时自然就能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了。

要有清甘的水喝,还要从读书中去积蓄,逐步铸就丰富的精神

生活。所以,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从中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提高认识。通过阅读,更可以让学生积累语言,消除“眼前有景吟不得”的表达困惑,因为语言的学习是要经历一个长效积累的过程。指导使学生习作的要旨,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有真切的生活体验。生活的充实和语言的发展统一起来了,学生就能借助文字本色的把所见所闻、所感所触流露出来,作文教学才可谓“水到渠成”了。

一、从农村自然风光中开发

一个地方的自然风光往往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良好题材。让学生走出家门,融入大自然,捕捉美丽的自然风光带来的瞬间心灵感受,既可以让学生从风光中了解到家乡的美丽多姿,又能积累写作素材,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农村小学生从小就频繁的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感情。蓝天白云、落日晚霞、村落炊烟、花草野果„„这些都能作为第一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后获得,给学生美的熏陶,为他们描绘田园生活提供了写作源泉,奠定了抒写自然美的基础。如此美丽的农村自然风光,必定能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而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就有真情实感了。

二、从农村民俗风情中开发

农村都流传一些荡人情怀的民俗风情,如婚俗、礼俗等都各不

相同。它们都反映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研究家乡的民俗风情,学生会深感到家乡昔日的风韵和情调,甚至能触摸到先人们遥不可及的生活脉搏。一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