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赏析


【篇一】孔雀东南飞赏析《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报告

中国古典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古典诗歌,像一条横亘古今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激荡着历史精魂的心曲,成为转承民族灵魂的载体。乐府诗歌,千般怜爱,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为乐府诗的一个爱情悲剧,家里行间流露出当时社会的一种真实写照。其中,文中人物形象也各具特色,构成了本文的重要部分。

主人公刘兰芝美丽、聪明、知书达礼。诗一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铺排,立即令读者对她产生这种印象。随着故事的展开,这种印象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如“拨指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出众的美丽,下文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美貌远近皆知。又如“鸡鸡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朝成乡夹裙,晚成单罗衫”等,表现了她的勤劳、能干。她向焦母不无怨言,可最近还是说“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与小姑子告别时,则说“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温柔的话语里,见出她的善良、多礼。

兰芝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仲卿送她回家,两人告别时,她自比“韧如丝”的“蒲苇”,将仲卿化作“无所转移”的“磐石”,以此表白她忠于爱情的心意,后来,她确实做到的。回到娘家后,她没有对县令、太守两家的求亲没有动心。最后在拒婚不成的情况下,以死捍卫了她与仲卿的爱情。

同时,兰芝身上还有可贵的一点,就是不卑不亢,头脑清醒,行动坚决。诗前小序里说她“为仲卿母所谴”,而诗歌的一开头写她主动提出离开焦家。当然,她不会无缘无故地让焦母“遣”她回娘家,得可能是焦母长期的百般挑剔,

让她认识到焦母根本不喜欢自己,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会博得她的欢心,甚至是焦母近来脾气愈加坏,已经向兰芝暗示她不愿再让她做儿媳妇。可是,从诗歌一开头兰芝向仲卿提出请求的话语看来,完全是她不堪忍受焦母的无理指责而主动要求回娘家的。这是长期忍让、顺从后的爆发,她的话里有委屈、不满,又坚决有力,毫无伪饰。后来焦母也对仲卿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虽然焦母对兰芝的评价不免失之偏颇,但也透露出兰芝确实不是低眉顺眼、任人摆布的小媳妇。兰芝向焦母作别时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同样让读者隐隐体会到兰芝不是一个标准的封建时代儿媳妇的形象。后来对兄长的逼嫁,兰芝更进一步表现出清醒、坚决而不露声色的性格特色。从这个角度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女性人物形象长廊里,刘兰芝的形象是独特的“这一个”。

和兰芝相比,男主人公仲卿的性格展现的不是那么丰富。忠于爱情,敢于为爱情献身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方面。对于母亲的威逼、诱哄,他坚决回应道:“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他迫于焦母的压力将兰芝送回娘家,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按到当时的社会风气,他只能这样做。今天的读者难以责怪他软弱。自缢前他“徘徊庭树下”的举动,他符合他特殊的处境――他是家里的独子,赡养母亲的责任无人可交付。因此,也不能据此认为他性格软弱,优柔寡断。

通过对古典诗歌的学习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封建社会下婚姻制度对人们的残害,对刘、焦两人的爱情悲剧为之悲痛。我们应该对今天和平的生活以及制度感到幸运,更好地认识社会,创造美好的未来。

【篇二】孔雀东南飞赏析《孔雀东南飞(并序)》赏析

《孔雀东南飞(并序)》赏析

《孔雀东南飞(并序)》赏析尘末四斤

《孔雀东南飞(并序)》赏析孔雀东南飞赏析

人教社中语室 熊江平

【解题】

《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或《焦仲卿妻》,全诗共三百五十七句,计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小序十句,计五十三字,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杰出的长篇五言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乐府民歌代表作之一。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诗前的小序,为徐陵所加。据小序,诗写成于汉末建安年间(196—219)。

这首诗属于乐府歌辞。所谓“乐府”,原是汉朝皇帝的音乐机关的名称,汉初惠帝时,就设有“乐府令”的官名,至武帝时,更正式设置了“乐府”官署,采集民间歌辞以供朝廷制礼作乐之用。这些采集得来的歌辞,因“乐府矽的整理保存而得了“乐府歌辞”“乐府诗”或“乐府”的专门名称,成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意思等于说“入乐的诗歌”。

【注评】

汉末建安中, 建安中,建安年间。建安,汉献帝年号。交代诗中故事发生的年代。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

庐江:汉郡名,今安徽省潜山县一带。小吏:指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 为仲卿母所遗, 为„„所遣:被„„休弃回娘家。为„„所„„,表被动。遣,休,旧时女子被夫家离弃,送回娘家。

自誓不嫁。 不嫁:指不再改嫁。

其家逼之, 其家:她的娘家。 乃没水而死。

乃:于是,就,副词。 仲卿闻之,亦自缢(y)于庭树。

亦:也,副词。缢:上吊。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人物的姓名及身份、事件及其起因与结局。 时人伤之,

时人:当时的人。伤之:为他们的不幸而感到痛心。伤,为动用法。 为诗云尔。 云尔:句末语气词。说明此诗的来源。

诗前小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全诗故事的梗概,交代了叙事作品中的六要素(时、地、人、事、起因、结局),使读者阅读时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孔雀东南飞,

东南飞:向东南飞去。东南作状语。 五里一徘徊。 每飞五里就徘徊一阵。写孔雀向东南飞去却又不愿分离,开篇就表现出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和凄怆缠绵的气氛。 这一段,以孔雀喻仲卿夫妇,托物起兴,提摄全篇,引出下文。孔雀东南飞赏析

“十三能织素,孔雀东南飞赏析

十三:指十三岁。下文“十四”“十五”等同。素:白色丝绢。这以下的话是焦件卿妻对仲卿说的。 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kng

hu), 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二十三弦或二十五弦,分卧式、竖式两。 十六诵诗书。

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这里泛指一般经书。以铺陈手法,排比句式,勾画了兰芝从小就很聪明能干,有才华,有教养的形象。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一个“常”字,道出了内心多少辛酸,反映了她与焦母间的矛盾的深刻。 君既为府吏, 你做了声江府的小吏之后。既,已经,副词。 守节情不移,

守节:坚守臣节,指忠于职守。情不移:指思想专一。

贱妾留空房, 贱妾:仲卿妻自称。妾,封建社会里妇女谦卑的自称。 相见常日稀。

两人见面的日子常常很少。叙丈夫因做公事不常在家,因之有“空房”“日稀”之感。但这种“空”与“稀”却未影响兰芝对丈夫的感情,这就表现两人爱情的纯洁与坚贞,也为悲剧性的情节发展作了伏笔。 鸡鸣入机织, 入机:古代的织布机是一个框架形的木制机械,织布时人坐在框架里面,所以说“入机”。极言其劳作之早。 夜夜不得息。 极言其劳作之苦。 三日断五匹,

断:指把织成的布从机上割下来。匹:汉时布帛宽二尺二寸,长四丈为一匹。极言其劳作之勤。 大人故嫌迟。 大人:对长辈的尊称,等于现在说“老人家”,这里指婆婆。故:故意,副词。 君家妇难为!

妇:媳妇。难为:难做。焦母的存心挑剔刁难,是其“常苦悲”以及悲剧产生的原因。 妾不堪驱使, 不堪:不能胜任。 徒留无所施,

徒留:自白地留(在你家)。徒,副词。无所施:没有什么用处。施:用。 便可白公姥(m), 白:告诉,禀告。公姥:公公婆婆。这里是偏义复词,专指婆婆。 及时相遣归。” 及时:趁现在这时候,即趁早。及,趁,介词。相遣:遣送我。相,副词,这里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兼有替代宾语的作用,可译为“我”。无可奈何,自请还家,见其与焦母的矛盾尖锐得无法解决,也是她在忍无可忍情况下所作的反抗。感情强烈,态度坚决,兰芝刚强不屈的性格跃然纸上。以上为一层,写兰芝向仲卿诉说悲苦,并自请遣归,开门见山地揭示她与焦母的矛盾,悲剧亦从此开始。

府吏得闻之, 得:助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实现,一般可译为“能”,这里不必对译。堂上启阿母:

启:告诉,禀告。阿母:即母亲。阿,助词,用在词首,表示称谓。写仲卿为兰芝向母求情。 “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赏析

薄禄相:禄相薄,指没有作高官、享厚禄的福相。古人迷信相术,认为一个人的相貌决定他一生的贫富贵贱。 幸复得此妇, 幸:幸亏,幸而,副词。复:又,副词。 结发同枕席, 结发:指初成年时。古代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女子十五岁束发加笄(j簪子),表示成年,称结发。同枕席:指结为夫妻。

黄泉共为友。 黄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穴,这是有黄土和泉水之处,所以称“黄泉”。共:共同,互相,副词。一言自得兰芝为妻已很满意,而且两人感情深厚。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始尔:刚刚开始。尔,语助词。未为:不算。

女行无偏斜, 行:行为。偏斜:形容词用作名词,指不正当的地方。 何意致不厚?” 何意:哪里料到。致不厚:指招致婆婆的不满。致,招致,得到。二言兰芝无错,休遣之不该,从侧面进一步突出了兰芝的美好,亦表达了对阿母行为的不满。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何乃:副词性结构,为什么竟。区区:小,这里指见识小。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自专由:自专自由,随自己的意志专断,即自作主张。 吾意久怀忿,

吾意:我心里。忿:怒。 汝岂得自由!

汝:你。岂:哪里,难道,副词。恼羞成怒,对仲卿进行痛斥,对兰芝进行诋毁。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自:副词,表事实本来就是如此,这里不必对译。秦罗敷:传说为三乏国时赵国的美人,后来常用以为美女的代名。 可怜体无比,

可怜:可爱。体无比:体态优美无比。

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遗之,遣去慎莫留!” 慎:副词,和否定词连用,表示恳切劝诫或坚决禁止,可译为“务必”“千万”等。又哄又骗,以东家贤女相诱。

府吏长跪告: 长跪:两膝着地,上身伸直,这是表示恭敬的姿态。告:请求。 “伏惟启阿母, 伏惟:字面的意思是“伏在地上想”,旧对用下对上表示谦虚的发语词。启: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