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黄生借书说》


【篇一】袁枚《黄生借书说》黄生借书说复习资料

【课内文言复习题集】

《黄生借书说》

一、课文相关文学常识

1. 作家:袁枚,号简斋,自号随园主人,清朝文学家。著作《小仓山房文集》。

2. 作品:“说”是古代的一种叙议结合的文体。

二、课文分析

1.主旨:本文就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

2.内容梳理:

 第一部分(第1—3段):阐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

第1段交代写作此文是缘于黄允修借书一事。

第2段首先用了“天子”、“富贵人家”少有读书者和“其他祖父积、子孙弃”三个事 实论据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接着,作者用人们对于“非夫人之物”与“若业为吾有”的不同态度作对比,深化和扩展了论述。从心理和行为角度再次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

第3段以自身少年时借书难、读书专和为官后藏书丰、少读书的经历进行对比,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

 第二部分(第4—5段):紧扣“借书”, 指出黄生有幸而遇肯“公书”的人,希望其 读书专,归书速。

三、写作特色

多处运用对比方法,从正反两方面去阐明事理。如以“非夫人之物”与“若业为吾有”作对比;以“余幼好书,家贫难致”的勤学与“通籍后,俸去书来”的疏懒作对比;以“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作对比;以自身的“不幸”与黄生的有“幸”作对比,等等。这样,能够鲜明地阐述观点,加深读者的理解,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四、习题

A套

阅读《黄生借书说》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本文作者袁枚号,著有诗文集。(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3.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交代了这篇文章的写作缘由。

B、第二段将人们对待借来的书和属于自己的书的不同态度进行了对比。

C、第三段是以许多读书人的真实经历作为论据的。

D、文中“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一句,是作者向黄生明确了自己的观点。

【答案】

1.简斋/随园主人;《小仓山房文集》。

2.其他那些祖辈父辈收藏(书籍),儿孙随便丢弃的就更不用说了。(关键词:祖父、无论)

3.A(B错在应是广义的“物”,而不是专指“书”;C错在只是以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论据;D错在本文的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此处作者是向黄生表达了自己的希望)

B套

阅读《黄生借书说》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本文作者是(人名)。(2分)(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3.“必高束焉,庋藏焉”可以用成语“。(2分)

【答案】

1.清朝;袁枚。

2.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离开(我这里)了,我就不能再看到它了。(关键词:去、得)

3.束之高阁。

C套

阅读《黄生借书说》第3—4段,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以上语段选自,作者是(人名)。(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归而形诸梦”道出了“我”年少时的读书心切。

B.“张氏之吝书”具体表现为“藏书甚富,往借,不与”。

C.第3段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了“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的观点。

D.第4段向黄生提出了读书要专,归书要速的希望。

【答案】

1.《黄生借书说》;袁枚。

2.我年少时喜欢读书,但是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关键词:好、致)

3.C(错在以亲身经历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

五、考题链接

2011届普陀一模卷

阅读《黄生借书说》第2段,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本文作者是。(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作者在本段中提出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

B.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证明“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C.作者将借书者与藏书者进行对比,分析“天下物皆然”的原因。

D.作者写《黄生借书说》一文,目的是勉励青年发奋求学。

【答案】

1.清;袁枚。

2.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是这样。(关键词:独、为、然)

3.B(错在三个事例证明的是“书非借不能读”)

2011届金山一模卷

阅读《黄生借书说》第3—5段,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选文作者是(人名)。(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3.作者写本文的真正用意是。(3分)

【答案】

1.清;袁枚。

2.(我)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后在梦中还出现了我向他借书的情形。(关键词:往、与、诸;注意补充省略的部分)

3.勉励年轻人应该珍惜年少时光,勤奋学习。

2012届虹口一模卷

阅读《黄生借书说》第2—4段,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3.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书非借不能读”是本文的观点,意思是: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真地读。

B.“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表明了借书者想把书据为己有的心理。

C.全文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如作者少年借书的经历等就是事例。

D.选文主要的写作意图是告诫黄生要懂得珍惜机遇、读书要专心致志。

【答案】

1.清;袁枚。

2.(我)前去借书,(他)不借给我,回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了向他借书的情形。(关键词:与、诸;注意补充省略的内容,尤其是主语)

3.B(错在首先不是“借书者”而是“借物者”,其次表明的是因为随时可能失去而珍惜、不舍的心理)

2012届徐汇一模卷

阅读《黄生借书说》第2—4段,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以上选文由 朝著名学者 写给其学生,用以勉励。(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书非借不能读也

3.判断下列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文中天子、富贵人、其他人及作者本人的事例都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 )

(2)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两个主要目的:劝勉黄生专心读书;督促黄生尽快还书。( )

【答案】

1.清;袁枚。

2.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注意:翻译中要体现双重否定)

3.(1)√ (2)×(错在“督促黄生尽快还书”)

2012届金山一模卷

阅读《黄生借书说》第3—4段,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人名)。(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故有所览辄省记。

3.选文第①段作者以自己读书的亲身经历有力地论证了(3分)

【答案】

1. 清;袁枚。

2. 所以(我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关键词:辄、省记;注意补充省略的内容)

3. 书非借不能读

2012届青浦一模卷

阅读《黄生借书说》第1—3段,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本文作者是(朝代)的。(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第②段中,连用三个反问,为的是加强语气,使论述更有力。

B.第②段中,通过“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写出了“虑人逼取”的心理。

C.第②段主要是为了论证“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的观点。

D.第③段以“少时”和“通籍后”的经历对比,勉励黄生珍惜年少时光,勤奋学习。

【答案】

1. 清;袁枚。

2. 不是那人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关键词:夫、之、假、焉)

3. C(应是论证“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

【篇二】袁枚《黄生借书说》黄生借书说练习题及答案

黄生借书说练习1

一、 加点字词解释

(1)授以书而告之 ...

(2)非独书为然 (3)若业为吾所有 .....

(4)庋藏焉,姑俟异日观云尔 ...

(5)归而形诸梦 .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

(7)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8)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

(9)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

(10)家贫难致。 .

(11)故有所览辄省记。 (12)其切如是。 ....

(13)通籍 (14) 也。 ..(1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

(16)使与书俱。 (17)汗牛塞屋 .....

二、 句子翻译

(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___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_____

(3)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俊异日观云尔。”

______

(4)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有几?

(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7)为一说,使与书俱。

(8)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9)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三、 内容理解

1、《黄生借书说》选自《 》,作者是,字

,号,又号

2、 “说”是古代的一种“说”是

3、课文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

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1) ,

(2)

(3) 4、课文第2节主要论述了 作者认为“书非借不能

读也”的原因是 课文第3节从正反两

个方面来论证:正面是 反面

是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5、 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语都是用来形容 。

6、作者向黄生提出怎样的希望 用原文回答)

7、作者“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是为了 8、引文中作者把与黄生的读书遭遇相对比,表达了作

者 的意思。

9、选文中“随园主人”的主要观点是公书”和“张氏之吝书”具体表现分别是“ ”

黄生借书说练习2

一、 课文内容理解:

1、《黄生借书说》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

字________,号_________,又号_________。

2、“说”是古代的一种_____________的文体,课题的“说”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

3、课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________,写出3个自己所学过的第二人称

代词。

4、课文为了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

面作了对比。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

(1)_________ _,

(2)_______ ____,

(3)__________ __。

5、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 ;这

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

二、 理解性默写:

1、 与“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一句相照应

的两句话是:

2、 作者向黄生提出的希望是:

三、 翻译重点句子:

1、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2、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3、 姑俊异日观云尔。

4、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5、 故有所览辄省记。

6、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

(1)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授:( )

(2)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无论:( )

(3)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夫人:( )

(4)今黄生贫类予 类予:( )

(5)为一说,使与书俱 俱:( )

(6)归而形诸梦 诸: ( )

(7)故有所览辄省记 辄:( )

(8)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可惜:( )

五、问答题:

1. 作者为何说“书非借不能读也”?

2. 作者为什么要讲述自己幼时借书的遭遇给黄生听?

3. 作者从借书这件事情讲述了什么道理?

4. 作者为何“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5. 作者讲述做官后书多蒙尘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6. 作者写《黄生借书说》的用意在哪里?

[课外阅读•拓展提高]

(甲)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

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

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乙)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

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

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袁枚《黄生借书说》

6. 作者幼时借书有过怎样的遭遇,黄生借书受到怎样的优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乙段中,作者向黄生提出怎样的希望?(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甲段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正面是______________,反面是______________。

9. 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

黄生借书说1

一、 加点字词解释

(1)授以书而告之( 把 )(连词)(代词,指代黄生)

(2)非独书为然( 只是)(是)( 这样)袁枚《黄生借书说》

(3)若业为吾所有( 如果)(已经)

(4)庋藏焉,姑俟异日观云尔( 搁起来)( 姑且)(等待)(他日)(罢了)

(5)归而形诸梦( 之于 )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这样 那么 )( 本来 )

(7)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祖父和父亲 )(儿子和孙子 )(不用说,不必说 )

(8)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那人 )( 勉强 )(借来)

(9)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忧惧的样子)( 停止)

(10)家贫难致。( 得到 )

(11)故有所览辄省记。(所以 )( 就 )( 记 )

(12)其切如是。( 迫切 )

(13)通籍( 指做官 )

(14) 而少时岁月为可惜也。( 值得珍惜 )

(1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有)(把书公开,慷慨出借)(类似 )

(16)使与书俱。(一起 )

(17)汗牛塞屋( 搬运起来;累得牛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这里形容藏书很多。汗,使„„流汗 )

二、 句子翻译

(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_________________ ___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________________ _____

(3)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俊异日观云尔。”

【篇三】袁枚《黄生借书说》黄生借书说 吴

《黄生借书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2、朗读,散读,理解品味文章主旨。

3、理解文章观点,背诵课文,并能够领会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难点:多音字的朗读,难句理解。

重点:朗读并体会文章中心。

【预习自测】

一、 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 _________》,作者 ________,字 ______,号 ________,自称_________ , ______朝。他的著作还有:______________ ,

2、本文中一个形容书籍多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

二、 下列字注音

强( ) 惴( ) 庋( ) 俟( ) 辄( )

省( )记 蠹( )虫 挲( ) 蟫( ) 吝

( )

三、 特殊文言现象

1、 古今异义:

祖父 古:( ) 今:( ) 子孙 古:( ) 今:

( )

无论 古:( ) 今:( ) 夫人 古:( ) 今:

( )

2、词类活用: 汗牛塞屋( ) 归而形诸梦( )

3、一词多义: 子不闻„„?( ) 子孙弃者( )

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 非独书为然( )

四、 句子翻译

1、 书非借不能读也。

2、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3、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4、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5、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五、 课文理解

1、为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第一段中首先运

用 _________的论证方法,举了三类藏书但不读书的事实,分别是:(1)

“_________ ”(2)“ _________”(3)“ ________”。然后又运用 ___________

的论证方法,将 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作比较,进一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惴惴焉摩玩之不已”这句话运用了 _______和 ______的描写方法,

生动刻画出借他人物品时 __________的心理。

3、第三段作者运用 ________的论证方法,讲述了自己借书读时 ________的态度,和做

官后读书 _________的态度;这样写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段“其切如是”中的“是”是一个代词,它指代的是:“ ________”这种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第四小节中作者对黄生的希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表

达)。

【我的疑问和收获】

我的疑问:

我的收获:

《黄生借书说》学案

《黄生借书说》课后训练案

★能力题目训练】(15分钟完成)袁枚《黄生借书说》

【山东省菏泽市】一(三)阅读下文,完成第6—9题。(14分)

【甲】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袁枚《黄生借书说》

【乙】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顾炎武《日知录》

1.解释下列词。(4分)

①若业为吾所有 业: ②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假: ③姑俟异日观 俟: ④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 绝: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2分)

【篇四】袁枚《黄生借书说》8上《黄生借书说》模题汇编

8上《黄生借书说》模题汇编

12虹口一模

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1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

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

俟异日观”云尔。

2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

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3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

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9、选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1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书非借不能读”是本文的观点,意思是: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真地读。

B、“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表明了借书者想把书据为己有的心理。

C、全文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如作者少年借书的经历等就是事例。

D、选文主要的写作意图是告诫黄生要懂得珍惜机遇、读书要专心致志。

9.清 袁枚 10.(我)前去借书,(他)不借给我,回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了向他借书的情

形。 11.B

13杨浦一模

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黄生借书说袁枚《黄生借书说》

袁枚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

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

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

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

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

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9.选文作者是_________朝的 (人名)。(2分)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11.不能证明“书非借不能读也”观点的一项对比内容是( )

A、藏书者和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B、藏书者和借书者不同心理的对比。

C、作者幼时和通籍后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D、作者的公书和张氏的吝书行为的对比。

9 清 袁枚(2 分)

10 这样以后才慨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代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3 分) 11 D ( 3 分)

14虹口一模

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

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蝉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

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9.上文节选自课文《 》,作者是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故有所览辄省记

11.下列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做官前后的比较证明借书读才能取得事业成功。

B.“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意在表扬黄生。

C.“生固幸而遇予”告诫黄生珍惜机会勤奋学习。

D.“其切如是”的“是”指代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9.黄生借书说 袁枚

10.(因此)所以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

11.C

【篇五】袁枚《黄生借书说》黄生借书说_练习题(答案)

黄生借书说

一、 加点字词解释

(1)授以书而告之( 把 )(连词)(代词,指代黄生) ...

(2)非独书为然( 只是)(是)( 这样) ...

(3)若业为吾所有( 如果)(已经) ..

(4)庋藏焉,姑俟异日观云尔( 搁起来)( 姑且)(等待)(他日)(罢了) ...

(5)归而形诸梦( 之于 ) .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这样 那么 )( 本来 ) .

(7)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祖父和父亲 )(儿子和孙子 )(不用说,不必说 ) (8)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那人 )( 勉强 )(借来) ..

(9)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忧惧的样子)( 停止) .

(10)家贫难致。( 得到 ) .

(11)故有所览辄省记。(所以 )( 就 )( 记 ) ...

(12)其切如是。( 迫切 ) .

(13)通籍( 指做官 ) ..

(14) 也。( 值得珍惜 ) (1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有)(把书公开,慷慨出借)(类似 ) ..

(16)使与书俱。(一起 ) .

(17)汗牛塞屋( 搬运起来;累得牛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这里形容藏书很多。汗,....

使„„流汗 )

二、 句子翻译

(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3)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俊异日观云尔。”

(4)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有几?

(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7)为一说,使与书俱。

(8)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9)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三、 内容理解

1、《黄生借书说》选自》,作者是(朝代)的,字,号,又

号随园主人。

2、 “说”是古代的一种的文体,课题的“说”是_意思。

3、课文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

(1)藏书者和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2)藏书者和借书者不同心理的对比;(3)作者过去和现在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4、课文第2节主要论述了。(作者认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原因是不是自己的书,好不容易借来了,担心着别人催着要还,因而就会抓紧时间去读。课文第3节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正面是幼年在借书不得后求书愈切的心理支配下,读书效率很高;反面是做官后藏书不少反而不读书。(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5、 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这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述极多。

6、作者向黄生提出怎样的希望 (用原文回答)

7、作者“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是为了

8、引文中作者把与黄生的读书遭遇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出借,是黄生的幸运,勉励黄生专心读书的意思。

9、选文中“随园主人”的主要观点是。文中“予之公书”和“张氏之吝书”具体表现分别是“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为一说,使与书俱。”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译文:

读书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交给他并对他说:

“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去读。你没听过那些藏书的人吗?《七略》《四库》是

皇帝的藏书,但是读书的皇帝有几个呢?汗牛充栋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读书的有几个?除此之外那些祖辈、父辈积藏(书籍),子辈、孙辈丢弃(书籍)的事例就不必谈论了。

不只读书是这样,天下事物都这样。不是自己的东西,勉强借来,他必定担忧其主人来要回自己的东西,就担心害怕不停地抚摸玩弄那个东西,说:„今天存放在我手中,明天就要离开我了,我不能再见到这个东西了。‟如果已经被我所拥有,一定把它捆好

搁在高处收藏,说„姑且等待以后再看吧‟,如此而已。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穷,很难买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

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在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求书的心情迫切到这种程度,所以只要看过的书,就会牢牢记住。做了官以后,用俸禄去买书,家里到处都堆满了书。蠹虫丝迹,时常覆盖书本。这样以后我感慨借书的人是多么专心,而我少年的光阴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跟我当时相同;只不过我把书公开,慷慨借给别人与姓张的人吝惜自己的书,似乎并不相同。既然这样,那么是我本来不幸而碰上姓张的人呢,还是黄生本来幸运而遇到我呢?(黄生)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黄生)。

1 . 注音

·摩mó 娑suō 俟sì 辄zhé 俸fèng 庋 guǐ 蟫yín 省xǐng

字词注释

(1)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2)生:古时对读书人的通称。

(3)授:交给,交付。

(4)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

(5)七略四库,天子之书:七略四库是天子的书。西汉末学者刘向整理校订内府藏书。刘向的儿子刘歆(xīn)继续做这个工作,写成《七略》。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

(6)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那汗牛塞屋的是富贵人家的藏书。这里说富贵人家藏书很多,搬运起来就累得牛马流汗,放置在家里就塞满屋子。汗,动词,使……流汗。

(7)祖父:祖辈父辈。“祖父”相对“子孙”说。 (8)弃者:丢弃的情况。 (9)无论:不须说,不用说,不必说。 (10)然:这样。 (11)夫(fú)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12)强(qiǎng):勉强。 (13)惴惴(zhuì)焉:紧张恐俱而不安的样子 (14)摩玩:观摩玩赏 (15)业:业已、已经。 (16)高束:捆扎起来放在高处。束,捆,扎。(17)庋(guǐ):搁起来。 (18)姑:姑且,且。 (19)俟(sì):等待。 (20)异日:日后,将来。 (21)尔:这样。 (22)难致:难以得到。 (23)与:给。

(24)形诸梦:形之于梦。在梦中现出那种情形。形,动词,现出。诸,等于“之于”。

(25)切:迫切。

(26)如是:像这样。

(27)故有所览辄省(xǐng)记:(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所以看过的就记在心里。省,记。辄,就。 (28)通籍:出仕,做官。做了官,名字就不属于“民籍”,取得了官的身份,所以说“通籍”。这是封建士大夫的常用语。籍,民籍。通,动词,表示从民籍到仕宦的提升。(29)俸:俸禄,官吏的薪水。

(30)落落:堆积的样子。

(31)索蟫(yín):指书里的蠢虫。(32)灰丝:指虫丝。

(33)卷(juàn)轴:书册。古代还没有线装书的时期,书的形式是横幅长卷,有轴以便卷起来。后世沿用“卷轴”称书册。(34)少时:年轻时。

(35)岁月:指时间。

(36)类:似、像。

(37)可惜:值得珍惜

(38)公:动词,同别人共用。

(39)吝:吝啬。

(40)归:还。

(41)为一说,使与书俱:作一篇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黄生)俱,一起。(40)假:借。

(42)虑:担忧。

(43) 通籍:做官。

(45)俸:工资。

(46)去:用掉

2. 词句补释

书非借不能读: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 汗牛塞屋: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这里形容藏书很多。 汗:使…流汗 祖父:祖父和父亲(祖辈和父辈)。

非夫fú人之物而强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强从别人那里借到。 夫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夫,音fú。强假,勉强借来。

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忐忑不安地将它玩弄不止。惴惴,音zhuìzhuì,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忧惧的样子。 摩玩,摩挲 ( suō ) 玩弄,抚弄。

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来挂在高处,收藏起来。“高”形容词作“束”的状语,“在高处”。 庋,音guǐ,置放;收藏。

姑俟异日观:姑且等到以后的日子再来看吧。姑,姑且、且。 俟,音sì,等候、等待。 异日,日后、将来。

故有所览,辄省记: ( 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 ) 所以 ( 凡是 ) 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有所览,有看到的。 辄,就。 省记,记在心里。 省,音xǐng,记。

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 ( 屋里 ) 到处都堆放满了。落落,堆集的样子。 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禄。

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白色的蠹虫和灰色的蜘蛛丝常常沾满了书卷。 素蟫,指书里的白色的蠹虫。 灰丝,指灰色的蜘蛛丝。

今黄生贫类予:如今黄生像我 ( 以前 ) 一样贫穷。类,似,像。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是我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同别人共用,这和张氏吝惜自己的书 ( 不 借给别人 ) 好象不大相同。 惟,只是。 公,动词,同别人共用。 吝书,舍不得 ( 把 ) 书 ( 借给别人 ) 。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既然如此,那么我是实在不幸而遇到张 ( 这样的吝啬鬼 )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固,本来。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不只是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是这样。 3 . 辨音

①假jiǎ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jià 假期 ②省xǐng 故有所览辄省记 shěng 节省 ③juǎn 翻卷 juàn 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4. 辨义 ·子不闻藏书者乎 你 ·子孙弃者无论焉 儿子、儿辈 ·然天子读者有几 然而 ·非独书为然 独:只 为:是 然:这样 ·天下物皆然 这样的 ·若业为吾所有 被 ·为一说 作、写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接着,这以后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既然这样,那么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表强调语气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的样子 ·子孙弃者无论焉 表感叹语气 ·必高束焉 指代书,也可理解为表感叹语气授以书而告之曰 代指黄生 ·吾不得而见之矣 代指书

主旨(中心)

本文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只要有志向,有决心,不利的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取得成绩,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贪图安逸,不求进步的恶习,要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好好学习. 发现——探究

1.你觉得“书非借而不能读也”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2.“我”是怎样读书的?

3.“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中心思想及赏析

论点:书非借不能读也。

正反对比论证以及举例论证

先以帝王、富贵人家全都藏书丰富,却没有几个读书人,以及祖父辈尽心藏书而子孙辈随意毁弃书这三种常见的事实,来作初步证明;再用类比推理,以人们对于借来的

【篇六】袁枚《黄生借书说》《黄生借书说》阅读卷答案

《黄生借书说》阅读理解卷

晋元附校:张婷婷 编写 晋元附校:贾宁 校对

1、《黄生借书说》选自《小仓山房文集》,作者是(清)朝的著名学者(袁枚),其号为( 随园主人 ),另著有诗歌评论集《 随园诗话》等著作。“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 ),也可以( 发表议论 )或(记叙事物 )

2、分别写出两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阐明了“( 书非借不能读 )”的观点。

第二部分向黄生提出了“( 读书也必专 )”,“( 归书也必速 )”的希望,将“( 公书 )”与“( 吝书 )”,“( 幸 )”与“( 不幸 )” 作对比,很有说服力。

3、全文就黄生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 书非借不能读 )”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发奋学习。文章运用( 对比 )手法进行议论和抒情,从而证明观点。

4、为了证明“( 书非借不能读也 )”的观点,作者列举了三个藏书者不读书的事实:①“(七略、四库„„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②“(汗牛塞屋„„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③“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并进而推论其他事物:“(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