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英雄的赞歌


篇一:《英雄的赞歌》

英雄的赞歌

——读《罗马史:从起源、汉尼拨到凯撒》 《罗马史:从起源、汉尼拨到凯撒》,【德】蒙森著,孟祥森译,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7月第1版。前有“译者的话”1页,目录2页,颁奖词及正文、中英名词对照、蒙森及其著作共382页。RMB 36.00。

在百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中,有一位特殊的获奖者,得以凭借自己的专业史学著作而获此殊荣,他就是蒙森。1902年,即诺贝尔奖实施颁奖的第二年,德国历史学家狄奥多·蒙森获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颁奖评语是:“因其不朽大作《罗马史》的非凡影响,特此奖励当今世界撰写历史著作最伟大的文豪。”

蒙森与《罗马史》的写作风格

罗马史的宝库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被发掘和整理出来之后,在古典著作的基础上编写罗马史就成为西欧各国史家的重要选题。蒙森之前,孟德斯鸠、吉本、尼布尔都是著名的罗马史家。尤其是与蒙森同校的尼布尔教授,开启了以实证方法研究罗马史的风气之先。而斯韦格勒的三卷本《罗马史》也曾名噪一时。为何就是蒙森的《罗马史》成为19世纪西方史学史上分量最重、至今仍是有关古罗马史的必读书呢?

细细思之,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这部作品不仅是叙述史文体的杰作,而且在史料的收集、使用与诠释方面特点鲜明,这就是书中体现出来的古文字学、考古学、古文献学、碑铭学、钱币学、年代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渊博学养,远非常人所及,只有如蒙森般博学多识才能够赋予其作品恢弘的气势和独特的魅力。于是回溯蒙森的成长,又发现这与蒙森的家庭环境和求学经历是密切相关的。他的父亲,詹斯·蒙森牧师对诗有特别的爱好,对语言学习有独到的见解。或许是家族遗传,抑或是共同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熏陶,蒙森还没有离开家前往克里斯坦学院时,就已经学会了希腊文、拉丁文、法文和英文。再加上他故居所在地本身就使用的德文和丹麦文,蒙森利用这些强有力的工具足以吸收西方世界里所有的先进文明和知识。并且他正是如此做的--他是一个为了研读经典不惜牺牲睡眠的人。正如哈纳克所说:“蒙森不眠的黑夜照亮了我们的白昼。”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中国的一句古话道出了作文基本功对于著书立说者的重要性。干瘪乏味的数据和机械般不带一丝情感的措辞或许可以称作精炼准确,却难以广为传播,为世人传颂;而《罗马史》的不朽,得益于蒙森生动形象的描述手法和幽默风趣却不失哲理的语言风格使得读者心驰神往,口口相传。诺贝尔文学奖对蒙森“历史写作艺术”的高度赞誉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优雅高贵,饱含深情的感性特征是我对《罗马史》语言的直接感受,而他恰合时宜的理智分析,又使得整部作品不乏严密的逻辑性。承继古典的夹叙夹议的传统,他在描述中穿插着分析,在分析中导引出概括,并用他那饱含感情且富含深意的诗歌般言语带给读者精神上的冲击和理性上的思考。与之相对的,是基于对兰克史学的误解而提出的片面的史学方法论,过分地强调可客观与材料而将史学家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扼杀在摇篮中,而由此产生的历史文学作品极可能如物理方程式一般,精细严谨却了然无趣,准确无误却不包含丝毫的想象力,而这被抛弃的高贵品质——创新——正是推动人类历史向前迈进的动力涌泉。

然而如果就这样认为这是一部主观色彩浓烈而缺乏客观科学性的作品,那显然是对一部旷世佳作的亵渎。学术领域最不缺少的就是争议,用之于《罗马史》亦然。那些对蒙森作品持批评态度的评论家们认为,蒙森有时会被他的天才牵着鼻子走,做下主观、强烈的判断,特别是在对凯撒的描写中,蒙森甚至在天才破坏法律的时候,仍然对天才表示赞许,却对那些拥护垂死的自由的人士漠不关心。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所谓的蒙森的主观臆断却是建立在他对除了社会历史以外的经济历史、法律历史等各个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延伸的基础之上的。如前所述,蒙森的知识储量非同寻常,在基尔大学注册入学时他的选择是法律系,这和他后来的博士学位一致;在对罗马法律铭文的收集中,他还以个人名义出版了《罗马铸币史》和《意大利南方方言》等作品,事实感和学术良心促使他非得从问题的根本入手,一座移动的“图书馆”就此诞生。也许蒙森有时会用跟古代状况并不十分符合的现代用语从而使人们产生误解,但我认为那是可以原谅的,这是他博学的结果而并非臆想,况且这也为专业性的文章增添了一丝通俗的色彩。

汉尼拔:一个充满悲情的天子骄子

此译文并非《罗马史》的全本,所选取的内容除了古罗马的起源意外,主要讲述了两个古罗马时代堪称天之骄子的人物——汉尼拔就是其中之一。看看蒙森是如何描述这一天神般的人物的:“众人一致说他兼具冷静头脑和热心,审慎而又敢为,无人能及”、“当时历史无一页不证明他为将帅的天才,而他作为政治家的才具也同样昭然在人耳目”“他驾驭众人的能力可见于其空前控制一个种族不同、语言各异的大军——就是在最恶劣的时期,这大军也未对他讹变”。极高的崇敬和赞美最终融汇成一句,“他的确是个伟人,无论他走到何处,众目睽睽都盯在他的身上”。

毫无疑问,汉尼拨绝对是一个出类拔萃,无可媲美的军事家,无论这是出于天才,还是他的父亲哈米尔卡的悉心培养,又或者是国家与民族的耻辱从其少年时代起就已经成为他萌生复仇大计的根苗。只有他,敢于做出翻越阿尔卑斯山这一大胆的军事创举,这比另一个天才拿破仑的相似行动早了整整两千年,并且后来的一系列战略成果也证明了这绝非鲁莽,而是洞察和果断的天才;对于采用哪种方法与罗马对战,没有人能比汉尼拨更加思路清晰明确了:罗马人桀骜难屈,要达到他的终极目标,即挫辱罗马,不能仅赖威胁或奇袭,只有完全征服那座骄恣的罗马城始能如愿。他常常改变战争方略和战场,借用军事上的胜利求之于政治上的突破,如此方能真正的以胜利者的姿态结束这一场战争。有人指责他兵临罗马城下而不攻,反而在意大利半岛到处乱闯;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是在借此瓦解拉丁联盟,让罗马城变成一座孤岛。他如此苦心孤诣,步步为营,却终究还是遭到了失败,敌人的顽强不屈,战友的力不从心,盟军的愚昧无知,更重要的是祖国内部的激烈内斗使得他只得在异国他乡孤军奋战。饶是他的天才高于罗马的所有将领,却终究挣不脱命运的枷锁,躲不开历史的斧钺;一杯毒酒葬送了他伟大传奇却又艰辛悲壮的一生。

他的敌人们在欢呼,即使他们曾经同为一国同胞,共同拥有一个无比强大的祖国而如今却沦陷在异族之手;他的朋友们在哀痛,虽然有可能各为其主,在战场上必定会兵戎相见,拼个你死我活,然而在精神上却能够寻求到共鸣,那就是英雄间的惺惺相惜吧(西庇阿就是这样的知己)。无论迦太基是何命运,汉尼拔的一生绝不可以用失败来总结,更不应该被嘲笑。他对祖国的忠贞不二,他在困境中的冷静思考和英明决策以及他锲而不舍地向目标奋斗的强大的精神力量,足以流传后世,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楷模。他输给的,仅仅是无法揣摩的天意。 1

1摘自《罗马史》第三卷第7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无独有偶,我对此最为深刻的体会,恰恰正发生在我写这篇读书报告之时,本来我已经几乎完成了这一份报告,正在思考中午去哪里美餐一顿之时,软件却突然报错,然后我辛苦了一上午的成果就这样付诸东流,真正的不留痕迹。刚刚发生这一切的时候,我的心中除了不甘,绝望,愤怒和悲伤以外,找不到一丝理性的残留。这本来只是一件极为偶然的,无伤大雅的事件,我却将它放大成了是命运对我的诅咒。之所以说这一件事,我是想说明我如此敬仰汉尼拔的原因除了他是一个举世无双的将才以外,更多的是他面对失败时尽管尽显无奈却又从容不迫,绝不灰心丧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汉尼拨与作弄他的天意顽强对抗,锲而不舍,即使输了,也输得光荣高贵,输得刻骨铭心。或许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我才能这么快地从不理智的情绪中走出来,重新回到电脑前吧。

始皇帝凯撒:永不做王者姿态的人君2

相比于汉尼拨,晚了两百多年的凯撒是比较幸运的,this is a right person born in the right time。出生于贵族世家,从小接受良好的贵族教育的同时,他又心系平民百姓的社会生活,还成为了坚定的民主派人士,最后成为了全党领袖。当时的罗马刚刚遭受了两位独裁者马略和苏拉的战争的蹂躏,长期处于安逸生活中的诸位元老们无法适应这一系列的国家变故,包括政治上的和军事上的;他们要么一声不响,碌碌无为;要么就只能慷慨激昂地发表自己的演说,而演讲的内容和发出的声音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权威。共和制逐渐走向了它的黄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在的问题只是,谁会通过成为终结者的考验?凯撒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处自凯撒之手的《高卢战记》和《内战记》被奉为是西方军事宝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凯撒本人也被推高到了卓越军事家的地位。但在阅读《内战记》之后我发现,凯撒有大量的笔墨实在介绍行军途中人民投奔他时诚挚友好的表现和敌军被俘后他是如何的慷慨大方地释放他们,关于战争的内容则主要是敌我双方的排兵布阵、所用的器械工具以及最终的战果,少有出彩的谋略记录在案。诚然,凯撒也算得上是一个出类拔萃的统帅,尤其是当他毅然决然地决定迅速将部队从高卢出发进军罗马,即使此时己方部队还并没有完全召集起来,敌我双方悬殊巨大,蒙森对他高度赞扬,“这是汉尼拔似的愚行”。正因为他决策果断,动作迅速,才趁着庞培疏忽大意之时,一路高奏凯歌,几乎是兵不血刃地拿下了罗马城。但这伟大的胜利实则很大部分是庞培的功劳,这是一个优柔寡断到了令人难以接受的程度的领袖。他本是一个只能做中士军官的材料,而时运却将他推到了似乎比凯撒地位更高的权力当口,而他自己竟然也愚蠢地认为自己堪当大任,殊不知命运的安排只是让他成为凯撒君临天下的垫脚石。凯撒在战争中的表现固然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是他的军事失误也不止一次地将他和他的军队送至毁灭的边缘,比如在西班牙的征战中,由于他对军事发展的盲目乐观和对扎营位置不够周全的考虑,大部队被洪水困在了辛迦和锡科里斯之间的狭地,与先头部队和运输部队彻底切断了联系,全军前途堪忧。也多亏庞培军的愚钝迟缓,将渡河的防止工作完全交给河流本身去执行,不然之后的罗马历史很可能就被改写了。因此在我看来,凯撒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统帅,却不一定是一个会打胜仗的将军。

但若是谈论起他的政治才能,我不得不说,他的的确确是一个举世无双的政治家。蒙森这样说到,“正如拿破仑的埃及与英格兰战争展示着炮兵中尉的气质,凯撒的战争则展示着煽动家的特点”。他的多次行动或许从军事观点出发是当受责备的,然而他卓越的政治才能足以弥补这一微小的缺陷。在我所看到的内容中,他第一次展现出政治才华是他在鲁卡召开摄政王大会,因432

3摘自《罗马史》第五卷,第392页,北京商务印刷出版社,2005年版 摘自《罗马史》第五卷,第321页,北京商务印刷出版社,2005年版

4摘自《罗马史》第五卷,第391页,北京商务印刷出版社,2005年版

为此时贵族们在暗地里准备复辟,他察觉到了这一点,并意识到必须做出相应的回应。于是,他做出了在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让步,尤其是在三巨头联盟中他极具优势的情况下,从而将处于分崩离析状态的三人团重新紧密结合在了一起,这也给曾经还暗自窃喜的贵族送去了深深的绝望。以退为进,是凯撒在处理政治问题时的一贯原则,也从我感受到他心存高远,不拘泥于一时得失的王者霸气。对待敌方军民,他始终采取一种宽容温和的态度,不少庞培军中的将领都曾被他俘虏过又毫发无损地放回,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连续两次的状况;他不允许自己的士兵在攻克下的城池中烧杀劫掠,对待民众亲切友好,甚至会将公民权赋予那些本来没有资格得到公民权的殖民地平民;对立宪派人士不但不是赶尽杀绝,还诚心诚意地请求他们的协作。毫无疑问,他的态度为他将来的君王似的统治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然而就短期来看,似乎情势并不容乐观。

凯撒在《内战记》中曾对归途中各城军民争相效忠的场景做过细致的描述。然而在阅读过《罗马史》之后我发现,实际情况与书中内容相去甚远。罗马人民一开始就将庞培政府和元老院看作国家的正统,而对凯撒则是给了他一个“怪物”的称号。而之所以凯撒在进军罗马城的过程中可以一路畅通无阻,我觉得原因有三:其一依然要提到庞培,他在军事准备工作上的犹豫迟缓与凯撒行军的敏捷迅速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诸多城邦面临援军未到敌军先至的极端不利局面,迫使他们不得不为了保全性命而开门献城;其二,庞培军中虽确有善于指挥作战的良将,但他们比之凯撒军队中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的坚固态势,就显得像是一盘散沙,再加上外戍的士兵多为毫无作战经验的新兵,于是守城部队中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将领告诉士兵们不要慌张,要沉着应敌,自己却趁夜收拾行囊,逃之夭夭;其三则是和罗马民族性的改变有关,此时的罗马人不再如两百年前和汉尼拔对战时那般坚毅勇敢,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想偏安一隅,苟且偷生,而这或许是因为马略和苏拉给意大利带来的绵绵不断的战争磨平了他们的棱角。即使在凯撒顺利进入罗马城,大力推行他的怀柔政策以后,还是有那么多的公民和元老为没有跟随庞培向东方迁移感到耻辱,共和派在罗马城中持续向凯撒开炮,虽然这只能是形势上的口水仗。并且不仅敌军未能诚心依附,就连凯撒自己的军中也发生了骚动,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因为这些咯提林式的无政府者对他们的领袖限制他们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掠夺杀人感到不满。总而言之,凯撒的宽宏大量并没有收获太多的成效,甚至可以说就算到了最后都没有真正的收获人心,不然他也不会落得被刺死的结局。

然而政治家与投机者的差别在此处再次得到显现:投机者利用舆论和人民制造一切对自己有利的局面而丝毫不关心国家的存亡;而真正的政治家则是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是生命来换得国泰民安,繁荣富强。凯撒的宽宏大度使得每一个有才能的人都能人尽其用而摈除党派之分,各党派人士在他的半领导和半强迫下参加同一工作,不知不觉得就将国家拉回了发展的轨道。蒙森这样形容凯撒的牺牲:“他为国效力,而非为报酬,甚至也不是为人民的爱戴,而是牺牲了同代人对他的爱戴,而求取后人的福祉,最重要的是挽救了国家,使其有新生的机会”。在取得内战全面胜利以后,凯撒以独裁者之名义在他有限的生命中在国家的政治,财务,军队,社会关系管理方面都做出了许许多多的改革,甚至在天文历法上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所组织制定的儒略历是如今依然使用的公历的雏形。尽管有的改革政策和影响是我并不能理解的,但我毫不怀疑的是,他为罗马帝国的崛起铺平了道路,他对整个罗马世界的影响无人能及。蒙森对凯撒做出了这样的总结:“他具有巨大的创造力,同时又有至为透澈的判断力;不再年轻,但尚未衰老;有至高的意志力,又有至高的执行能力;充满共和的理想,同时又是天生的王者;在天性的最深处就是罗马人,但在他自身之内以及外在的世界中又迎合时代的潮流而将罗马与希腊文化融合为一——凯撒是一个完全的人。”

我个人对相关争议的一点思考和对“自由”的理解

现在我想回到开始所提到的争议,即蒙森是否由于个人崇拜而过度地抬高凯撒却忽视那些可怜的追求自由者的呐喊。从古自今,自由总是和民主密不可分,自由被看做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但人们不应该忘记,权利和义务是一对孪生兄弟。获取自由的义务,便是运用所得到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创造力,让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但是并非所有人,甚至是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这样的能力。《飘》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出了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南方社会风貌和人物生活而享誉全球,而其中有这样的内容:南方的黑奴随着北方政府的胜利而获得了解放,于是他们分成了两类:有的人打着自由的名号终日混迹社会,无所事事,其中气焰嚣张者还会有一些强盗行径;有的人茫然失措,惶惶不可终日,最终选择回到主人身边,过着和往常一样的生活。我并非是要对第二种人给予表扬,人必须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行动,万不可以在精神和物质上过度地依赖他人;但对于第一种人的卑鄙无赖我是彻底地深恶痛绝的。如果民主与自由的存在形式是这样的,那它又究竟有什么价值呢?

因此自由必须得到引导和限制。而共和派和凯撒之中究竟谁更加堪当重任呢?如上所述,凯撒对人员的合理调配已经充分证明,他将这一使命执行地恰到好。如果换成是共和派,会不会有更好的效果呢?共和派的成员是老派贵族和新兴的大资产阶级,他们是极为保守又私心极重的一小群人,若是他们当政,除他们以外的当时幅员辽阔的罗马国的其他平民和没落的公民的利益必定不会得到保障。况且他们非常缺乏创造力和执行力,这是在当时挽救罗马民族所必不可少的品质。让我们看看小加图便可明了,这是共和派中最为激进的代表人物,他的著名很大程度来自于他是共和派中唯一一个能激起凯撒的愤怒与仇恨的。为了坚持守护他所崇拜的那高贵完美的共和体制,他选择了殉道。可是,蒙森看来(这也是我的感受),“他短视,偏执,啰嗦,枯燥,代表了缺乏反省的共和主义者之典型”。除了逞一时口舌之快和坚决抵制凯撒的一切决定——不管此决定是否有利用国家的复兴(当时的罗马国力由于海盗的不断侵袭以及周边少数民族的不时间骚扰有所衰减,与当年和迦太基争霸时的强盛有一定的差距)——他并没有能够做出有实质性的贡献。其他的共和主义者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通过分析和历史的证明,凯撒独裁未必就是将对自由的宣战,至少他自己认为,一人政府和民主自由是可以同时并存的。他也尽力向这一理想境界努力,并确实有一些成效。因此,蒙森对凯撒的推崇并非盲目主观的,而他之所以忽视掉自由人士的呐喊,是因为那并不是真正的自由。

蒙森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在他的笔下所真实还原的汉尼拨和凯撒是我读过此书后感触最深的两个时代英雄人物。必须承认的是,一部《罗马史》让这三个跨时代的杰出人物同时出现在我的眼前,停留在我的脑海,促进了我的成长。

学生:唐英杰

学号:3130103299

电话:18868103657 邮箱:626158742@qq.

篇二:《英雄的赞歌》

英雄的赞歌,志士的呐喊

——《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苏武留胡节不辱!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二十世纪初,中学教师蒋荫堂先生看到国家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惨状,满怀激愤,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的歌,呼吁中华儿女坚守民族气节,精诚团结,共赴国难。《苏武牧羊》一经传出,短短几年间就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曾经是“察绥抗日同盟军”早晚必唱的军歌。在日本鬼子入侵我华夏神州时,吉鸿昌将军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坚决反对内战,率部转战长城内外,重创侵华日军,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作为这支部队的前敌总指挥,他非常喜爱这首歌,大敌当前,他用苏武的气节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今天,我们仰望星空,缅怀先烈,聆听《苏武牧羊》的歌声,禁不住为之扼腕感泣,这黄钟大吕般的乐曲扣动着我们的心扉,拨动着我们心中的那根爱国思乡的琴弦,继而使人扪心自问,反复思量:我该怎样报效祖国。品味《苏武牧羊》的歌词,我们不难发现其优美感人之处。

一、间隔反复,音韵和谐

“苏武留胡节不辱”是歌词的主旨,作为首句统摄全篇。它是对苏武手持汉节十九年,啮雪吞毡、历尽艰苦的人生经历的高度浓缩,同时也是对苏武民族气节的崇高评价。人们吟唱它,自然会想起苏武牧羊的故事,敬仰之情顿生。第二段依然以此起首,间隔反复,突出了中心。这是《诗经》“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手法。上下段对应的句子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各段前后押韵,音节和谐,长短错落,朗朗上口。语言优美,雅俗共赏,便于吟唱,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选材严谨,立意高远

作为一首爱国歌曲,他没有选取岳飞那样的文韬武略、能征惯战的军事统帅,它选取了苏武,而苏武不曾领兵于阵前斩敌数万,也不曾开疆拓土弥望无边。他是一位在千难万苦中仍不放弃信仰和忠诚的汉家孤子,他是一位在酷寒之地坚守信仰、不折不挠的民族英雄。从某种意义上说,慷慨就义易,忍辱负重难。苏武离汉时正当盛年,回汉时已须发皆白,垂垂老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使于四方,不辱使命,苏武有之矣。歌词字里行间弥漫着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国家的热爱,激发着人们的爱国热情。作者选取这一题材,其实也是对当时社会的冲击。中国自八国联军进北京后,内忧外患不断,割青岛,失台湾,一时天昏地暗,真可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可是,清朝的遗老遗少们只知道吃喝玩乐,醉生梦死。而那些玩枪杆子的军阀们只知道骨肉相残,

割据一方,谁还管人民的死活?谁还管国家的兴亡?多少仁人志士在彷徨,在探索,中国向何处去?中国的前途到底在哪里?就在这样的时候出现这样一首歌,就像一股春风吹入人们的心田。我想这就是这首歌流传久远的原因吧!

三、简练凝重,具体感人

作者用“渴饮雪,饥吞毡”六个字即生动地表现出了苏武所受的十九年之苦。尤其是第二段中的“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作者用想象的手法向我们展示出具体可感且又合乎情理的生活场景。白发老娘十九年的望子之痛,年轻妻子十九年的空房思夫之苦,也都只能在梦中相见了。可在两地三人之间,是夫妻相见还是母子相见?这里给大家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但是,似乎相见后又不是儿女情长,而是“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作者的高明就在这里,他先用细腻的笔法把读者带入一个缠绵的感情世界,不容你沉醉又立刻用粗犷的笔法把你拉了出来,摆在你面前的还是一个堂堂铁打的英雄人物。作者就是用这样的一张一弛、一远一近的方法,撞击着读者的心灵,淋漓尽致地抒发赤字之情,旨在以振聋发聩的呐喊唤醒沉睡已久的人们。

四、包孕过去,启迪未来

莱辛在《拉奥孔》中说:艺术的价值在于包孕过去,启迪未来。苏武牧羊的故事代代传诵,历久弥新,它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