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鉴赏


【篇一】一代人鉴赏赏析顾城 一代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赏析 作业

顾城《一代人》赏析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本诗只有两句,但是却在当代诗歌史上具有相当重的份量,以其高度的历史概括性和辩证思维的哲理之光而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烈的艺术力量。

诗中出现的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黑夜、眼睛、光明。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这首诗歌具有了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深思的魅力。每个人都能明白诗中意象的意思,每个人都有进入诗歌的权利。然而,那新奇的组合,看似相悖的转折,却蕴含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合理性。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中“黑夜”象征动乱的年代,“黑色的眼睛”是既指实,又指虚。我们“龙的传人”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这是实指。黑色又有阴暗、低沉、哀伤的情绪色彩,这又有虚指的意义存在。文革十年,在一代人心中,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心中,投下了沉重的阴影,留下了累累创伤,造成阴郁、苦闷和哀伤。有人说这一代是沉沦的一代、迷惘的一代,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沉沦也罢,迷惘也罢,是谁造成的呢?诗人明确地指出是“黑夜”,这就很准确地指出了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就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扭曲青年灵魂的邪恶力量。尽管黑夜给青年一代带来了灾难,使他们沉沦和迷惘,但就是在最黑暗的时时候,他们仍未失掉对光明的向往。换一个角度看,黑色的眼睛也凝聚着批判精神,它以黑对黑,对黑夜的庞大淫威报以深沉的否定。相对色彩缤纷的光明世界来说,黑色是一个终极,它与光明构成了对立。然而物极必反,从黑夜中叛逆出来的黑色眼睛,对于光明的接受力是绝对超过任何色彩的眼睛的,也就是说:由特定的黑色时代中走来的“一代人”,他们伟大的觉醒是其他“无缘”于“黑夜”的人们所难以企及的。他们不但是沉沦和迷惘的一代,更是奋起的一代,觉醒的一代!诗人的这种认识和概括闪动着辩证思维的光彩。“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却在这一片黑暗中显示出了一个亮点,这个亮点虽然也是黑色的,但是这却是黑得发亮的眼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它形象地展示了人类追求光明的本性是多么顽强,即使是在最黑暗的环境中生成,即使被最恶毒地摧残,人类追求光明的本性也不会磨灭。

短短的两句诗,概括出了一代人的心理历程,表达出对黑暗政治的否定、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正是这坚毅的寻找,才使他们看到掩盖在生活表象之下的、使人难以接受的本质。

一代人就被顾城浓缩成一个人,无尽话也被顾城浓缩成两行;并且最抽象最深刻的意见也被诗人顾城用天才之指点化成了最直观的意象。 一个痛苦彷徨的青年默默的坚守自己内心的纯真光明,他不寄望世界为他改变什么,只想要他的圣洁心灵永存,这样他就满足了。

【篇二】一代人鉴赏《双桅船》一代人、远和近赏析

《双桅船》赏析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在迟疑

岸呵,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所谓舒婷诗歌的“低音区”部分,是指那些采用朦胧、象征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在的复杂心态与细腻情感的作品。如《自画像》、《往事二三》、《童话诗人》、《双桅船》、《北戴河之滨》等等。这部分作品由于内蕴丰厚,表达曲折,具有较丰富的美学价值,需要人们通过多层次的分析与透视才能理解与欣赏。因此,常被人们视为晦涩朦胧的“雾中之花”。 《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

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象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边在一起。 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

《一代人》鉴赏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柯在 300年前干净利索地挥剑截断了诗和哲学的思维联系。然而,300 年来,诗人们却广撒物象暗示的种子,培植出一座座“象征的森林”。用对应的手段,成功地将诗和哲学统一了起来。《一代人》似乎就是一个证明,短短两句诗,在黑与光的对立统一中,潇洒地跨越了维柯手制的樊篱,抽象的哲学意蕴切实地通过表象富有魅力地呈现于世。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此中的两个“黑”无疑是“文眼”,颇值玩味。我们知道,“黑”其实不是色彩,所谓的色彩均

是物体对各种光波反射的结果,如果不反射,便成了黑。当然,没有光的世界只能是一片漆黑。

因此,“黑”是扼杀光明的结果,黑夜便是光的坟墓,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特定时代象征。然而“黑色的眼睛”却无疑是黑夜的叛逆,它的黑色是黑夜“给”的,是黑夜阻断光明的结果。此外眼睛的黑并不象征着背弃光明,反倒是渴求光明的象征。黑色既然对光不反射也就具备了对光全盘吸收的特性,黑色的眼睛正是这种随时准备吸收光明的“一代人”的眼睛。

换一个角度看,黑色的眼睛也凝聚着批判精神,它以黑对黑,对黑夜的庞大淫威报以深沉的否定。相对色彩缤纷的光明世界来说,黑色是一个终极,它与光明构成了对立。然而物极必反,从黑夜中叛逆出来的黑色眼睛,对于光明的接受力是绝对超过任何色彩的眼睛的,也就是说:由特定的黑色时代中走来的“一代人”,他们伟大的觉醒是其他“无缘”于“黑夜”的人们所难以企及的。

短短的两句诗,冠以一个博大的题目,揭示一个庞大的主题,在对立统一中,充分显示了象征的魅力。从作者的生活历程看,诗中的黑夜似乎是“十年浩劫”,“一代人”当然是指在这个特定历史阶段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人。然而,诗毕竟不是历史,诗的容量常能凭借艺术的魔力而无限扩大。如果超越时空的话,我们便很容易在屈原、杜甫、鲁迅等等不同时代的人物身

上,看到“一代人”的形象,他们都在“黑夜”中生存,他们都具有特别敏锐的“黑色的眼睛”。

《一代人》干脆的语言,执着的追求意向同样显示了一种性格,可以说,这也是一首“性格诗”。它汇集了思维与表现、形式和内容、标题与诗体之间在大小、深浅、形象抽象等方面的一系列矛盾,最终熔入18个字中,深沉而潇洒地突出了当代人的精神意象。果然引爆了同代人的情感!《一代人》真是一枚神奇的“雷管”。

鉴赏二:

《一代人》一诗既是这一代人的自我阐释,又是这一代人不屈精神的写照。黑暗要扼杀一个人明亮的眼睛,但黑暗的扼杀却没有达到它的目的反而创造了它的对立物;黑色的眼睛;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正是这坚毅的寻找,才使他们看到掩盖在生活表象之下的、使人难以接受的本质。

《远和近》鉴赏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首诗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

这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我”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

——顾 城

鉴赏一:

《远和近》虽只有短短的六句,却容纳了对历史反思的丰富内涵。“远”、“近”:是物理距离概念,这是客观存在,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但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却不同,“远”可以变“近”,“近”可以变“远”。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

诗中的“你”、“我”、“云”三个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你”、“我”都生活在客观现实中、同属于社会的组成人员,“云”则象征着美丽淳朴的大自然。“你看我时很远”,这是地近心远,“咫尺天涯”:“你看云时很近”,这是地远心近,“天涯若比邻”。诗人这种“人远天涯近”的辩证感情方式已成为人审美理想的发展的方式,即“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趋向主观的创造。”

这首诗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给人的印象是:自然而不自然,工巧而不矫饰。

鉴赏二:

《远和近》一诗,是诗人对不正常生活的本质发现。此诗初发表时,被视为难懂的怪诗。按照当时僵化的阅读方式,人们已被习惯钝化的思维模式,此诗确实难于解读。因为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可诗人为什么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呢?原因是诗人所写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在这扭曲了的关系中,一切都颠倒了。本应相亲相近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心的阻隔而疏远了,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也许,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的亲切可近,更进一步显示出人的孤寂;也许,正是这孤寂,常使顾城想到梦的天国。可顾城应该知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梦的天国是不存在的。

鉴赏三:

这首诗是朦胧诗里非常著名的诗篇,是被许多人传诵的诗歌。 在诗歌中顾城表达了人对于远近的哲理思考,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

【篇三】一代人鉴赏顾城部分诗歌鉴赏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首诗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

这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我”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

——顾 城

【鉴赏一】

《远和近》虽只有短短的六句,却容纳了对历史反思的丰富内涵。“远”、“近”:是物理距离概念,这是客观存在,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但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却不同,“远”可以变“近”,“近”可以变“远”。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

诗中的“你”、“我”、“云”三个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你”、“我”都生活在客观现实中、同属于社会的组成人员,“云”则象征着美丽淳朴的大自然。“你看我时很远”,这是地近心远,“咫尺天涯”:“你看云时很近”,这是地远心近,“天涯若比邻”。诗人这种“人远天涯近”的辩证感情方式已成为人审美理想的发展的方式,即“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趋向主观的创造。”

这首诗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给人的印象是:自然而不自然,工巧而不矫饰。

【鉴赏二】

《远和近》一诗,是诗人对不正常生活的本质发现。此诗初发表时,被视为难懂的怪诗。按照当时僵化的阅读方式,人们已被习惯钝化的思维模式,此诗确实难于解读。因为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可诗人为什么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呢?原因是诗人所写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在这扭曲了的关系中,一切都颠倒了。本应相亲相近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心的阻隔而疏远了,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也许,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的亲切可近,更进一步显示出人的孤寂;也许,正是这孤寂,常使顾城想到梦的天国。可顾城应该知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梦的天国是不存在的。

【鉴赏三】

这首诗是朦胧诗里非常著名的诗篇,是被许多人传诵的诗歌。

在诗歌中顾城表达了人对于远近的哲理思考,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

这种关系充满了一种辨证的距离、一种美和对爱的得失的痛苦。近处的爱人却是远在天边,天上的云却在心灵近处。爱人可近却不可能真正地接近,自然被隔离在远方却在爱人的心旁。

诗歌里表现出一种透明的美、纯净的美、神奇变幻的美,带有一种痛苦的思辩地忧伤。 顾城说他想“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向着人类。”可是“时间的马,累倒了。”即使在他最好的美丽诗篇里,他的悲伤和失望也淡淡地透露出来。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一代人鉴赏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1981年3月 这首诗在某种意义上是顾城作为“童话诗人”的代表性*自白,它展示了诗人对于天真幻境的无限迷恋。在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方面,我们很难提出一个具体的语境,我们仅知道,在1981年,“文革”的岁月仿佛已经离得很远,但人间的痛苦依然存在,顾城已经失业,正与谢烨陷于热恋之中,爱意和被爱使诗人对生命充满了童真的信念,仿佛世界可以由他“任性*”地加以描绘和构筑。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人文理想得到幻觉式膨胀的年代。在思想和文学领域,人们经常谈论的是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好像一旦获得这种解放,我们就可以企及真正的生活天堂。 正是私人的和时代的这两种浪漫主义交汇成了顾城的“童话”,“任性*”只是打开这一童话的性*格钥匙,或者只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理由,它使“童话”世界的呈现有了心理的契机。 接着是童话世界的逐层展开。一双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没有痛苦的爱情、淡绿的夜晚、快乐的小河、贴着玻璃糖纸和北方童话插图的节日„„,所有这些意象在一支虚构的画笔下涌动着,甚至,诗人还为自己构想了一个理想恋人的幻象:穿着秋天的风衣,被燃烧的烛火和枫叶所照亮,四周环绕着爱她却又得不到她的许多男人。此时,顾城与谢烨已经相识,我们不知道顾城为什么需要在一个实在的灵魂之外寻找另一个女人的幻象。也许这暗示着顾城的内在渴望已经超出了谢烨所能承担的部分。 耐人寻味的一节是诗人的自画像:像一只“树熊”,“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这段幻象显示着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惊人的预兆力——十年以后,他真的进入树熊出没的澳洲,居住在英联邦(“维多利亚”)国家新西兰的丛林旁,并且最终在那片丛林里

长眠和安息。这种先兆力在顾城的许多诗篇中都有显现,它使我们看到命运之手的严酷。 这首诗还流露出顾城的一些重要的精神特质:他作为“东方民族”个体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作为流亡者的对“大海”的无限渴望,以及“涂去一切不幸”的浪漫主义立场。要理解顾城,就必须对这些精神特质给予必要的关注。 然而,尽管顾城竭力营造着天真的幻象世界,这个“任性*的孩子” 最终不能走进他自己的话语乌托邦里,经过三十七年的努力,他发现了这一切的徒劳,最后,他用锋利的斧子拆毁了自己的童话。 对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的识读,还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另一个语言事实,即顾城的诗并没有像许多人曾经攻击过的那样“朦胧”和“晦涩”,相反,它呈现出一种清新流畅的明快风格,所有的段落都以“我”为开端,展开了某种主体中心的句式,仿佛是一个孩子半梦半醒时分的自言自语。这种语言气质与顾城的童话精神是紧密融合的。

《别》 顾城

在春天,

你把手帕轻挥,

是让我远去,

还是马上返回?

不,什么也不是,

什么也不因为,

就像水中的落花,

就像花上的露水„„

只有影子懂得,

只有风能体会,

只有叹息惊起的彩蝶,

还在心花中纷飞„„

——《顾城诗集》

美点赏读

顾城,1956年生于北京,1977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

物之一,被誉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此诗写于1979年6月,发表于1980年的《星星》诗刊第3期。这是一首抒情色彩浓郁的爱情诗,主要抒写了“我”在与恋人的“别”时瞬间的怅惘情怀,借以表达穿过黑暗的时光隧道初见曙光的“一代人”的矛盾心境,也道出了现代人的一种普遍的人生感慨。

开篇以“手帕轻挥”这一象征性动作营造出一个在融融春日中情人分别的场面。春天原本是爱情萌发、生机勃勃的季节,是情侣们缠绵厮守的美好时光。就在这“杨柳弄春柔”的烟花三月,“你”和“我”却面临着令人伤怀的离别,可谓“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手帕轻挥”这一满溢柔情的动作描绘出情人依依惜别时的黯然神伤与若有所思,它有着太多意蕴,不由引起“我”的疑虑与猜测:“是让我远去,/还是马上返回”?“远去”是意味着毅然决然放恋人去单飞追梦,还是潇洒背后独自吞咽相思之泪?“马上返回” 是对放飞爱人的暗自悔恨,还是对“我”的万般不舍与眷恋?一切尽在不言中。

“手帕轻挥”的心思无以言说,却激起了我内心深处复杂微妙的思绪与愁怀。诗人精心选择了两个独特的比喻性意象“水中的落花”和“花上的露水”,诉说情怀。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春花含情,朝露无意。这两个意象都是无比美好而脆弱、短暂、飘忽、难以捉摸、惹人伤感的。分手是无因的,离别是无由的,仿佛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这便是不可知的命运。诗境至此,便脱出喧嚣纷繁的尘世,飞升至一个静谧、透明、单纯、和美的天国中去了,达到了生命与自然、灵魂和本体高度和谐的境界,迷惘变得明朗,感伤变得平静,失落变得无谓。人生自古聚少离多,“别”是造化的注定,是命运的安排。叩问之后终得释然。

然而,“相见时难别亦难”,“心非木石岂无感”,“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因为”,这心平气和的自语只是“我”貌似洒脱的自我安慰罢了,洒脱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深沉隐痛与哀怨,更进一步加重了“我”的迷惘、彷徨与忧伤。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种落寞、孤独而怅惘的情怀别人不懂,无以对人言说,也无须言说。“只有影子懂得,/只有风能体会”,水中落花的心思只有影子懂得,花间朝露的情怀只有清风明白,有此已足矣。连用三个“只有”将诗人落寞与怅惘的“别”恨挥发得淋漓尽致。

然而,过度压抑便会有幻觉,过分感伤总想有超脱。这种落寞、孤独、惆怅的情怀,剪不断,理还乱,萦绕于心,挥之不去,终于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叹息”之沉重竟惊起彩蝶纷飞。而“彩蝶”意象只不过是往日浓烈的恋情与未来模糊的憧憬在潜意识中的象征而已,对已逝的浓烈旧情的眷恋和对未来飘渺无望的希冀方是“彩蝶纷飞”的真实内涵。小诗至此,嘎然而止,挥之不去的愁绪却仍“彩蝶”般于心头萦绕往返,撞击翻飞,可谓言已尽而意未穷。 此诗以朴实的语言抒写了走过荒谬、动荡年代的“一代人”一种普遍的人生感慨。“人生自古伤离别”,面对人生驿站中无处不在的“别”,诗人抒发的不仅仅是古典送别诗中纯粹的离愁别恨,而是包蕴着更丰富复杂的情怀,通过“别”时瞬间所经历的疑虑与猜测——叩问与释然——超脱与向往的情感波折,道出了对难以把握的爱情、理想与同样飘忽不定的人生与命运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此诗诗情含蓄,意象独特,以清新、纯净而凝炼的语言营造出一个空灵悠远、淡淡的忧伤与淡淡的憧憬相交织的动人情境。诗人以极其细腻而敏锐的触角,出色地捕捉到了“别”时瞬间心灵深处的情感变幻,以蒙太奇的手法组合,造成了意象的撞击和转换,激发读者以丰富

【篇四】一代人鉴赏一 代 人 (Eine Generation)顾城

一 代 人 (Eine Generation)

作者 顾城 (Autor: Gu Cheng)

Eine Generation

Die Nacht hat mir dunkle Augen gegeben,

Ich gehe mit ihnen das Licht suchen.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鉴赏一:

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柯在 300年前干净利索地挥剑截断了诗和哲学的思维联系。然而,300 年来,诗人们却广撒物象暗示的种子,培植出一座座“象征的森林”。用对应的手段,成功地将诗和哲学统一了起来。《一代人》似乎就是一个证明,短短两句诗,在黑与光的对立统一中,潇洒地跨越了维柯手制的樊篱,抽象的哲学意蕴切实地通过表象富有魅力地呈现于世。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此中的两个“黑”无疑是“文眼”,颇值玩味。我们知道,“黑”其实不是色彩,所谓的色彩均是物体对各种光波反射的结果,如果不反射,便成了黑。当然,没有光的世界只能是一片漆黑。

因此,“黑”是扼杀光明的结果,黑夜便是光的坟墓,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特定时代象征。然而“黑色的眼睛”却无疑是黑夜的叛逆,它的黑色是黑夜“给”的,是黑夜阻断光明的结果。此外眼睛的黑并不象征着背弃光明,反倒是渴求光明的象征。黑色既然对光不反射也就具备了对光全盘吸收的特性,黑色的眼睛正是这种随时准备吸收光明的“一代人”的眼睛。

换一个角度看,黑色的眼睛也凝聚着批判精神,它以黑对黑,对黑夜的庞大淫威报以深沉的否定。相对色彩缤纷的光明世界来说,黑色是一个终极,它与光明构成了对立。然而物极必反,从黑夜中叛逆出来的黑色眼睛,对于光明的接受力是绝对超过任何色彩的眼睛的,也就是说:由特定的黑色时代中走来的“一代

人”,他们伟大的觉醒是其他“无缘”于“黑夜”的人们所难以企及的。

短短的两句诗,冠以一个博大的题目,揭示一个庞大的主题,在对立统一中,充分显示了象征的魅力。从作者的生活历程看,诗中的黑夜似乎是“十年浩劫”,“一代人”当然是指在这个特定历史阶段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人。然而,诗毕竟不是历史,诗的容量常能凭借艺术的魔力而无限扩大。如果超越时空的话,我们便很容易在屈原、杜甫、鲁迅等等不同时代的人物身上,看到“一代人”的形象,他们都在“黑夜”中生存,他们都具有特别敏锐的“黑色的眼睛”。

《一代人》干脆的语言,执着的追求意向同样显示了一种性格,可以说,这也是一首“性格诗”。它汇集了思维与表现、形式和内容、标题与诗体之间在大小、深浅、形象抽象等方面的一系列矛盾,最终熔入18个字中,深沉而潇洒地突出了当代人的精神意象。果然引爆了同代人的情感!《一代人》真是一枚神奇的“雷管”。

(王雪奇)

--------------------------------------------------------------------------------

鉴赏二:

《一代人》一诗既是这一代人的自我阐释,又是这一代人不屈精神的写照。黑暗要扼杀一个人明亮的眼睛,但黑暗的扼杀却没有达到它的目的反而创造了它的对立物;黑色的眼睛;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正是这坚毅的寻找,才使他们看到掩盖在生活表象之下的、使人难以接受的本质。

--------------------------------------------------------------------------------

鉴赏三:

仅仅两句却道出了一代青年人探索真理的心声。

十年浩劫,是漫漫长夜,没有星斗,没有月光,甚至连磷火也没有。但是,渴求光明的心却是压不住的。由最初的迷惘到清醒,由无知到觉悟,由困顿到解脱,都是在这茫茫“黑夜”里完成的。因为是黑夜,就不可能不是黑夜的眼睛。这是移就。黑色的眼睛也是变异物,喻为被扭曲的灵魂,或者笼罩的阴影,从阴影里裂变出来的寻找真弄虚作假的光明。是挤出蚕茧的蛾子,是沟坎上流过的溪水,是地平线上跃起的太阳。毕竟封锁不住,历史的答案也正是如此。

诗简洁、明快,充满必胜的自信。

【篇五】一代人鉴赏赏析北岛的

赏析北岛的《回答》

摘要:北岛是带着对“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强烈的否定倾向进入诗坛的。他在小说《波动》里曾借主人公说过这样的话:“我喜欢诗,过去喜欢它美丽的一面,现在却喜欢它鞭挞生活和刺人心肠的一面。”诗人已经从顶礼膜拜、盲从苟合、随波逐流的状态中挣脱出来,他的诗集中地表现了一代人所特有的悲愤和沉思。 他借《回答》一诗怀疑、指控虚假浮夸的现实,表现他对生活的决绝的批判、否定和毫不妥协的反抗。

关键字:北岛 《回答》 批判

《回答》

---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一代人鉴赏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作者简介: 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祖籍浙江,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著名诗人。1969年高中毕业后在建筑公司当工人。1970年,诗人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不久在杂志社任编辑,曾参与著名诗刊《今天》的创办和编辑工作。1990年诗人移居美国,现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大学。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出版《北岛·顾城诗选》(瑞士出版)、《太阳城札记》、《在天涯》、

《零度下的风景》、《北岛诗选》等诗集。

创作背景:《回答》作于1976年清明前后,初刊于《今天》创刊号(1978年12月23日),后作为第一首公开发表的朦胧诗,刊载于《诗刊》1979年第3期。 赏析:

《回答》是北岛最著名的诗作。这首诗对那个变异社会表示了怀疑和否定,诗人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对民族生存的忧患,面对黑暗和荒谬,以挑战者的身份发出“我不相信”的回答,与此同时,在挑战和摧毁现存世界的声音背后,诗人从历史和未来之中捕捉到希望和“转机”,《回答》一诗显示了北岛深沉、冷峻和凝重的艺术风格和较强的现代主义特征。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两句诗人对这个变异的社会提出质疑,卑鄙的人通过卑鄙的手段在社会上横行无阻,但高尚的人却带着他高尚的品质走向坟墓。“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天空是镀金的,即使看上去金碧辉煌,但却掩饰了天空真正的颜色毫无生气,“镀金”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浮夸、虚假和黑暗,“倒影”是枉死的高尚者的灵魂,睿智的诗人依然透过镀金的天空看到众多屈死的英魂。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在这一节中,诗人连用两个问句,问出了自己心中的困惑,也问出了一个时代的困惑。冰川纪过去了,本该迎来温暖的时代,可是却到处是冰凌,严寒和冷峻围绕着四周;好望角发现了,本该有很多航船经过,但是死海里千帆相竞,好望角依然无只帆片影。这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社会已经改革,但人们之间没有沟通、关爱,有的只是尔虞我诈,淡漠无情,

依然在没有希望的“死海”中“千帆相竞”。诗人在混乱黑暗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理智,用诗歌的形式向社会发问。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在这一节诗中,诗人写出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纸”代表着诗人用文学来鞭策这个黑暗的社会,“绳索”是诗人用来处决这个世界或那些卑鄙者的刑具,而“身影”是指诗人自己的灵魂,暗指诗人将会用自己的生命来殉自己的理想,这些都表明了诗人不相信这样的社会,要向这个黑暗的世界发出挑战宣言。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通过前面的质疑,诗人终于向他怀疑的世界喊出了“我不相信”的话语,,“我——不——相——信”的破折号加重了语气,表现了诗人无畏的向扭曲的社会挑战的形象。历史上或是同时代的反抗者和挑战者并不缺乏,即使他们都已经为理想而牺牲,诗人仍然愿意做其中一位,宁愿清醒的为理想向黑暗、丑陋的社会反抗 ,而不愿意和社会的大多数愚昧者扭曲的活在虚假的天空下。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这一节紧承上一节,将自己的怀疑具体化,诗人不相信天的颜色是蓝的,因为在第一节中,诗人就看出来天空是镀金的,这样虚伪浮夸的天空的颜色不会是蓝色的。诗人也不相信雷的回声,这里“雷的回声”指的是时代的回应,文革结束的消息如春雷一般炸响,全国各个阶层纷纷响应,但诗人并不相信这样的回应,在

诗人睿智的眼里,这些所谓的回应不过是虚假的附和。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梦”代表着诗人的希望与理想,诗人不相信希望与理想是假的,也不相信高尚者的屈死没有回报,虽然现实黑暗,但是依然抱着希望力求改变。这节连用四个“我不相信”,语意坚定,大气磅礴,显示了叛逆者毫不妥协的意志。一代人鉴赏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让所有的苦水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这一节的两个假设表明诗人愿意为了民族利益承担所有苦难。“海洋决堤”、“陆地上升”都是不可改变的变迁,也暗示着时代的涅槃和新生,作为一代人中最清醒、坚定的人,诗人在向这个虚假浮夸的世界宣战后,毅然表示愿意独自承担改变社会所必须的伤痛。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这一节诗人对人类和世界新的转机充满希望和期待,“新的转机”指的是打破现有虚假的世界后迎来的社会新的变革与转机,“闪闪的星斗”亦暗喻的新的希望和新的时代路标,“没有遮拦的天空”指的是在新的社会下言论自由而没有拘束,即是诗人想象着打破自己所怀疑的虚假世界后,人类社会迎来新生,希望会充溢着整个社会人心。“五千年的象形文字”代表作中国古老的文明,“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表示人们在未来所期望的美好现实。紧承上一句,历史迎来新的转机,不会是社会的中断,而是对中国古老文明的传承,同时也是未来人们所期望的美好现实。

《回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

【篇六】一代人鉴赏顾城诗歌赏析一代人鉴赏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小时候,一个寒冷的冬天,顾城在幼儿园里发起了高烧,妈妈赶来了,把顾城包得厚厚的放进儿童车里,在推着去医务室的路上,顾城感觉到世界都睡了,只有星星还又大又亮,小车吱吱地响着,而妈妈给他讲了一个又一个童话,然后他看见了那童话中的世界,正和那洁白的水汽一起,在夜空中轻飘„„

在妈妈为顾城建造的童话的世界里,他不想长大,想要永远做个孩子,永远坐在妈妈的小推车里,但是他却不能拒绝长大,所以此后漂泊在江湖里,他就像一块漂在大海的小木片一样,思念着他的陆地,思念着他童话的城池。

谢烨说顾城:“他喜欢睡觉,生活对他来说不过是通向梦海的沙滩。”

顾城是一个被幻想宠坏的孩子,如果说梦境是熟睡者的幻想,那么幻想就是清醒人的美梦。所以他想要拒绝长大,但是成长不可避免,但长大了的诗人,却不让他的灵魂破茧而出,因为这个过长的梦,他变成了蛹。他就一直呆在这个蛹里,做着关于这个世界的美梦,但是他知道:我的梦不会太久,她预备了萤火虫。

孵梦的壳不可避免地在一丝丝裂开,只到有一天无法遮住诗人长大的身体,有一天,他胆怯地睁眼看着这个世界,梦,告诉他,生活是假的,而此时生活扑面而来,告诉他,梦是假的。生活,像一群又一群蒙面人,打劫了诗人的梦。

最后,诗人的那个美丽的童话世界,终被一把斧头拆毁。那一把斧头莫名的出现在悲剧现场,却不是凶器,仿佛是种意向,就像那扛着斧头进山的樵夫,遇仙人,下一局棋,等要回去,才发现斧已烂柯,才知人间已今夕何夕,他是真的误入了那座仙境,却再也回不去了。就像顾城,携一笔,进入了他的童话乐园,他描绘了这童话里的种种美好,可是再出来,看见这人世亦是不知今夕何夕,而离开童话的他亦如离开水的鱼,离开天空的飞鸟,离开花朵的蝴蝶,濒临死亡。

顾城说:“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

不少人认识顾城大多起于《一代人》同时又终于《一代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此顾城就非彼顾城,而这首诗虽然曾经以朦胧诗的典范而出现,但是当人们已经在某一个较固定的层面普遍认同和接受了它,把它当成了“一代人”独特的标志与象征,那么实际的它也就已经不再是以“朦胧”的形态而存在了。它成了一个有着特定指代意义的符号,诗的思想性虽被拔高了,而它的诗意和情绪性却遭遇了不可避免的简化和滑坡。(这里也许有一个不甚明显甚至还有待商榷的悖论:朦胧诗的代表之作却在不朦胧的层面被广泛接受了。因此在朦胧诗最有影响的时候,“朦胧”的含义本身却并没有被完全的理解和接受。当然这已经不是本文所要和所能讨论的了)

而如果每一首诗都像一个标语口号那样确定不移,那么它就不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去反复品读和欣赏。今天当我重读顾城的《一代人》,它吸引我的地方已经不再局限于它曾经据以成为典范之作的对一个时代以及那一代人遭际、姿态和抱负的统摄与反映。而是要远在这一点之外,在诗歌本身自然保存的字句中。寻求那最初的表达冲动、表达难度、表达幅度和在这个寻绎的过程中我在其间自由领略时所享受到的快感与快意,才成了我作为另一代人却仍然能够对它感同身受的原因。

这首诗的“诗眼”,或者说解读这首诗的关键词我以为是一个“却”字。对这个字的不同感知、理解与领悟,对它不同的定性,造成了极不相同的欣赏和解读效果。在从前一些特殊年代,这种思想上的取向也许就是判定一首诗优劣的标准,但是今天,对它的偏好与取舍则更应该退回到诗意本身的丰富性和可能性上去,退回到文学自身的感性与情性范围以内来对它进行选择和评说。诗歌在现代失去魅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许就是诗歌解

读的可能性与自由性的被戕害与被强奸。当所有诗句不是直言不讳,就是微言大义;读者要么只看到一种赤裸裸的煽情和无从参与的直白,要么是被宏大而又枯槁的口号压得失去判断、丧失了个体鲜活的感性与悟性。这样一来还会有什么诗的欣赏可言?当欣赏成了不可能,又哪里会有什么欣赏的快意和兴趣?而既然没有了兴趣,自然也就不会有对诗歌的关注与热情了。

当然这是后话。

既然诗歌是一种敞开,那么也许这种相互纠缠混合的混沌状态才是它的真实状态和原生状态。但是既然诗歌同时又是一种命名,那么它就必然会有哪怕截然不同却一定切实存在的具体意向。解读的自由不是盲目与不可确定,而应该是有章可循的不同确定。所以我抓住了“却”字作为我的诗歌“确定”的契机。正如上文已经有所提及的那样,一切可以从对“却”字的不同命意开始。

如果我们把“却”理解为一个转折连词,理解成“但是”和“偏要”,那么这首诗就有了一种英雄主义的决绝与悲壮。即便执拗得孤傲,那也是对丑恶势力的孤傲。因此它成了“一代人”凛然的肖像,哪怕黑夜漆黑了“我”的眼睛,但是这只会使“我”更起而反抗,而决不屈服。“黑色的眼睛”既是一次受骗和被伤害,同时也导致了“我”的觉醒与反抗。至于“光明”的有无,并不是诗要表达的重点,也不是它主要关心的所在。它要突出的只是一种对待“黑暗”的态度,表示一种在荒谬中却依然坚定的一代人孤胆英雄般的姿态。这种理解是《一代人》被接受的主要理由和方式。

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却”的意义理解为一种反讽或自我嘲弄,把它理解成“竟然”的意思。这样,英雄主义的色彩便被极大地消解。诗歌所表示的不再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姿势,而是一种自我否定的嘲笑。“黑暗”在这里压倒了对光明本该有的信念,而“光明”是不可能的。追求光明是可笑的,因为唯一可用来追求的武器也已经被黑暗所俘获、所污染。“黑色的眼睛”和“光明”之间形成了不可抹灭也无法调和的悖谬。谁如果去打破它,谁就应该受到失败和嘲笑。只是在这里,打破和嘲笑的人,几乎就是同一个人,因此这种英雄主义的退守里其实也能够包含着一丝时不我与的进击。嘲笑因为发自自我而有了指控的力量,虽然它是曲折的、甚至是消极的。这样的理解少了许多悲壮,多了一些苦涩;少了一种顽强不屈的“韧”的精神,多了些自我消沉的颓丧。就像接受一种宿命,“我”嘲笑并且接受了“人的不成功”。从很多方面来看,这种理解似乎更接近顾城本人的真实。

同样作为黑暗现实里的失败,前者也许是暂时的,后者却宣告着一种必然。如果前者还有更多的“壮”可言,那么在后者也许就只剩下了自我解嘲后无以复加的“悲”了。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代人”?

是在接受中被简化和定型化了的悲剧英雄,还是在浓重夜色中冲突不出,因而沉湎理想的“一个任性的孩子”?事实也许是,这两者在深层其实是相通的,英雄往往正是那些比普通人多了一些“任性”和孩子气的人。他们的身上保存着更理想化也更纯粹的天性,正是这一点才使他们和一般人区别了开来,也才使他们最终选择了“英雄”的行为并且成为英雄。所以孩子的任性其实是对英雄的丰富而不是消减。只是,过度的理想主义也可能导致对现状的抗拒和悲观,毫无保留的退守也会造成一种消极的取向。当孤傲的执拗走向极端,无奈的自嘲不是作为一种清醒而冷静的精神底色平衡激情,而是成了一种自我沉溺的理由和表现方式,对英雄行为和理想主义的期冀就容易在现实磨难面前,由希望而转向无望进而步入绝望。这就会导致人的遗世孤立和他偏执性格的片面发展与激化。从而导致两者在这一点上趋于统一,走向汇合,并且在这个封闭的圈内相互助长、恶性繁殖。

如果这样说不是十分的牵强附会的话,我还想指出,在本诗的题目“一代人”和诗句中的“我”——而不是“我们”——之间,其实早已经隐含着或者预示着在那个时代语境中,个人选择的矛盾及其张力。比如“一代人”的宏大和“我”的渺小,比如“一代人”的担当和“我”的不胜。我不敢说这是顾城所自觉和有心的用意,事实上,这两者也没有必然如此的对立,因为“我”完全可以作为“一代人”中的任何一个个人而发言、而具有代表性。同时无论在诗歌的节奏上还是就诗歌本身的个人性表达而言,用“我”都要比“我们”适宜。因此我之所以指出这一点,主要是针对诗意的内在张力而言的,也是为了进一步强调那特殊的一代人他们痛苦而艰难的现实选择与内心冲突,强调诗歌表意所具有的充分性。

作为同时代人,温情的舒婷也曾写下《一代人的呼声》,在那里喊出了另一种更坚定也更自信的声音。所以我相信,无论是“一代人”还是《一代人》,它们都是丰富的、多面的。而我们对它的解读、我们作为又一代人正在和将要做出的选择也一样。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当我第一次读这首诗时,只是把它当成了名人名言。到了2003年的文学课上,我知道了它是一代朦胧诗人顾城的名作。2007年,又再次聆听了郑大老师对这首名诗的赏析,颇有感触。于是在课余去图书馆寻找有关顾城的书籍与这位神奇的诗人作心灵的沟通„„

——题记

一、闲谈顾城

出生于1956年的顾城在“文革”期间只是个少年。和大多数出生在那个年代的人一样,他经历了少年时代天真单纯的信仰的破灭,也经历了从彷徨、迷惘到追求、觉醒的生活历程。从他早期的短诗中可以看出他对世界的冷峻的怀疑和批判。

与同时期的诗人相比,顾城显得与众不同,他认为“诗就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写在雨滴中闪现的世界,他要用“纯银”一样的声音去构筑一个天国。为此,他被成为“童话诗人”。诗人也不愧于这个称号。在他的笔下的世界是纯净和谐的,他的诗作被表现在未被涉世的孩子的眼睛和心灵中,也被表现在没有被污染的大自然中。他一直去寻找朦胧又纯粹、自然简单又高度理想的童话王国。甚至为了保持这个童话王国的纯粹,他拒绝长大,拒绝成人的心态和眼光。我认为这和他小时候随父亲下方,在自然环境里长大有关。阳光、沙滩、松树是他诗作中始终不变的角色。所以说,在朦胧诗人中,顾城赢得了这个称号是理索应当的,舒婷曾在《童话诗人》中十分形象地勾勒出了顾城和他诗歌的特征。

但是,在童话诗人顾城的内心一直就有着另外一面:童年的记忆培养了诗人的敏感和想象力,却也在他的内心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这既是他极力逃避现实的主要原因,也是后来造成他性格怪异、人格分裂的重要因素。下放时受歧视的生活和返城后人生际遇的不顺都使他心灰意冷。他在诗里写到“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童年生活留下的阴影,使他对新是生活充满了恐惧,也使他不能像同时代的其他诗人那样对历史做出理性的评价。他说:昨天,像黑色的蛇,盘在角落„„写的如此忧伤绝望、可怜幽冷,与他唯美纯真的童话诗形成极大的反差,其实这也是诗人心灵真实的一面。由于无法摆脱阴冷的记忆,又深深知道童话王国的脆弱,现实中的顾城只能以离群索居的方式逃避现实。

就是这样一位诗人 ,给后人留下了一篇世人皆知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和社会批判意识的诗篇——《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