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的探讨


【篇一】诗歌教学的探讨在言与文之间寻找生命的亮色——《孔雀东南飞》教学简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诗中的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及重要的虚词、实词。

2、理解铺陈、排比、起兴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三、情意目标

让学生充分体会在刘兰芝形象身上体现的精神生命的觉醒和独立意识。理解人类生命意识中对生和美执着追求的同时所产生的对死亡的超越意识。

教学设想

1、全诗的教学围绕二“理”(整理文言、梳理情节)三“品”(品人物、品手法、品意蕴)来安排,不作过多的拓展,做到目标单一一点,分析集中一点。

2、指导学生课前阅读充分一点,吸引学生课后思考深入一点,力求课堂教学更紧凑一点。

教学重点

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教学难点

1、品味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2、理解悲剧主人公的生命觉醒与决绝以及死亡的审美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探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解题明体

在导语部分设置研读文本的情境,并介绍汉乐府及《孔雀东南飞》的相关文学史知识。

二、梳理情节,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要求学生模拟文中某个人物的视角顺序,用现代汉语把《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故事讲给大家听。

(2)利用小序弄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注意序中的“遣”“逼”两字集中表现了故事的矛盾冲突,全诗就是围绕这两个字展开故事情节的。

2、理清结构

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情节。

3、概述内容

要求对每一部分拟出七字格的标题,如:

兰芝忿诉自遣归——夫妻话别难分舍——刘兄相逼再婚配——相约黄泉同殉情——鸳鸯和鸣戒后人

再概括为四字格的标题,如:

兰芝遣归——夫妻誓别——兰芝抗婚——双双殉情——鸳鸯和鸣

也可以是两个字的标题,如:

自遣——誓别——抗婚——殉情——化鸟

三、整理文言,积累知识

1、请同学圈出“相”“自”“见”,解释其含义并归纳用法。

2、归纳偏义复词:“公姥”“作息”“父兄”“牛马”等。

3、辨析古今异义词:“可怜”“自由”“处分”“便利”“交通”等。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后所附“汉乐府”的有关资料,对“汉乐府”有个大致的了解。

2、反复朗诵课文,对课文的人物对话多加揣摩。



第二课时

一、品手法:比兴营造,铺陈恣肆

  1、明确比兴的作用。

明确:(1)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引起下文(借鸟起兴,是我国古代民歌传统手法);(2)以美禽失偶来喻夫妻别离,营造了一种“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离愁别绪,渲染了缠绵哀伤的气氛。(3)孔雀之单飞,暗示夫妻之别离,奠定了全诗悲剧的感情色彩。

  2、铺陈的酣畅淋漓。

  (1)两次罗列刘兰芝的成长过程。

明确:纵向铺陈,能让人感受到兰芝自幼受到良好的教养,才艺、品德随年岁而逐增;印证“自诉”的真实性,强化其良好修养;对焦母的蛮横无理给予批判。

此处可比照《诗经》中复沓事例,体会诗歌中重而有异的特点。

  (2)遣归前的精心打扮。

  明确:横向铺陈,突出其外表的美丽,表现她虽受屈辱、遭遇不幸却镇定自若、不甘示弱的倔强性格;同时,也是对扼杀“精妙世无双”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有力谴责。

此处可与《陌上桑》中描写罗敷的方法比较,区别正面渲染和侧面烘托的不同效果。

  (3)太守府的迎娶场面。

  明确:既显示了兰芝的漂亮,又表现了兰芝不慕富贵、忠于爱情的高贵品质;同时,又与“生人作死别”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故事的悲剧气氛。

二、品人物:独立意识,生命觉醒

1、探讨刘兰芝、焦仲卿心路历程。

2、诗中的人物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1)刘兰芝是一个聪明能干、知书达理、多才多艺,重感情,忠于爱情,有大家闺秀风度的人。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

(2)焦仲卿:不敢直接反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同时他也中雨爱情、坚贞不渝、具有叛逆的精神。

三、品意蕴:悲剧价值,死亡审美

1、这首诗叙述的故事是悲剧性的,却又在结尾暗示焦仲卿、刘兰芝两人化成了鸳鸯,给故事带来了一点亮色。请从中外文学作品中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来,谈谈你对这种结尾的看法。

明确:故事从总体上来说是悲剧性的,而结尾处又有一些亮色,这种结尾向人们表明,美好的情感或事物具有强大的力量,它们虽然一时被压制住,但胜利终将是它们的。同时,这种结尾也反映了民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2、死亡审美,何以可能?

明确:课文中的浪漫幻想结尾,用诗意的美化解了死亡的恐惧,体现着生命哲学的辩证法:不是死亡,而是超脱;没有恐怖,只有美丽和安详。可听、可视的活生生的感觉意象给冰冷僵化的尸体增添了生命的色泽、美的光晕,焕发着动人的奇光异彩。

四、布置作业

1、根据结尾的内容,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

2、背诵诗歌中的重点段落及有关名句。

教学反思

《孔雀东南飞》介于诗歌与文言之间,兼顾二者虽有难度,但还是非常必要的。有了文言推敲,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一些特殊词语句式的掌握,更有助于他们对诗意的认识与理解;有了诗意的阐释,真正体会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本课在设计上突出了以下亮点:

亮点一:落实文言要素

文言不落实,诗歌就不能完全理解;文言不落实,突出的文言现象在此放过,不利于今后文言文的学习。教学中为避免文言串讲的拖沓冗长,采取有重点地进行归纳梳理,并选择有特点的文言现象进行了分析。

亮点二:突出文学元素

长诗中的文学元素是很多的,其间有一个取舍的问题。教学中应抓住比兴和铺陈手法,讲清特点,强调运用。诗中的起兴具有经典意义,讲清讲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而铺陈是常见的写作方法,在比较中更利于提升学生欣赏与运用的能力。

亮点三:渗透训练因素

课堂上的语文因素是指在教学的相关环节中,时常能穿插一些语言训练的元素。教学中设计了拟写标题的环节,许多老师也做这样的练习,但只是作为概括情节的需要,此处通过字数的增减,想达到的目的是既概括情节,又锤炼语言。

亮点四:变化解读视角

解读《孔雀东南飞》,常规的教学习惯于谈焦刘悲剧的社会原因,探讨焦母逐媳的原因以及兰芝究竟为何离开焦家等问题。我以为从学生精神成长的角度,过于艰深地去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的原因,不如从审美的角度和生命的意义入手,着力体会在刘兰芝形象上体现的精神生命的觉醒和独立意识,并进而理解在人类生命意识中对生和美执著追求的同时所产生的对死亡的超越意识。

亮点五:精简教学内容

新课程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课时紧,本课像过去一样教学肯定是不行的;何况事无巨细的照搬其意义究竟有多大,也是值得考虑的。因而,在教学方法上,我突出了“简”和“逼”两个字。“简”,就是在充分考虑相关教学内容之后,简化枝节性的内容,突出对学生语文学习和精神成长作用较大的内容;而“逼”是试图通过激趣、活动等方法“逼”着学生在课内外必须阅读文本,以便更好的沟通交流,推进教学。

当然教学中缺憾还是很多的。受课时的影响,可以讲的和需要讲的内容很多,虽经取舍,依然觉得教学进度很匆忙,时间显得不够用;同时,教学中试图避开对悲剧的社会原因的探讨,但学生还是不断追寻探究主人公悲剧的底因,试图达到的精神引领目的没有充分实现。此外,文言语法是制约诗歌理解的重要障碍,加之价值观的变化,今天的学生很难真正走进诗歌的情境中,只能带着较深的隔膜随着老师在文本中走一遭。这让我感到些许遗憾,也催我思考:我们到底应当如何让今天的学生自觉地愉悦地虔诚地去接受文化经典。

一首《孔雀东南飞》年年有人翻新“咱娃是块宝,样貌长得好。学习成绩棒,奖状没处放。工作随你挑,美女随你找。”

此生脾气牛,心志过云头。堂上启父母:“儿子体质娇,犹需多煅造。家中条件好,滴滴父母汗;儿子要独立,想吃自己饭。”

父母大张口,婆婶都曰奇,姐弟不作声,外人只相疑。父母无奈何,只得随儿意:“孩儿已长成,应该靠自身。独立也可以,不出南京门!”

此生不乐意,以背对双亲:“二老误儿意。儿子想独立,立志去西北。国家政策好,西部旺气开。儿子肯吃苦,一定能成材。”

“西部大开发?”二老心相疑,万分不乐意。东边招大娘,西边请阿婆,南边望二爷,北边喊三叔,亲戚聚一堂,都为此儿忙。

二爷开尊口:“西部有啥好?环境太恶劣,困难一重重。我去十五年,归来两袖风!”

大娘也帮腔:“小子相貌好,潘安比不了,人品没得说,城中很难找。又是研究生,还愁没人要?”

此生意志坚,就是不松口。任凭谁来说,就是不回头。

不是此生倔,而是心高远。他对大家说:“大爷大娘们,叔叔婶婶们,城中安乐窝,小子并不爱。国家搞建设,急急要人才。我想去西部,越想越应该。东西是一家,都属大中华。东部要发达,西部不能差;如果差距大,国家就要垮。套用鲁迅话:我不建西部,谁来建设她!中华要腾飞,建设是关键。孩儿意志坚,长辈壮我行!”

众人听此言,倍感心灵撼。此子之选择,令人心底叹。心灵之选择,实在不简单。众人支持他,西部去登攀。孔雀向西飞,今朝更好看。

【简评】

这是2002年一位考生的考场作文。面对话题“心灵的选择”,他大胆地模仿《孔雀东南飞》,写出了一首乐府诗。他把一位立志投身于西部大开发的青年作为叙事诗的中心人物,在与家人、亲戚的矛盾冲突中展示其“心灵的选择”。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显示了这位考生的才智,但一般学生不宜仿效。

[例文二]

仲卿之母的忏悔

江苏一考生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念与人间辞,千万不复全!”兰芝,仲卿,你们双双化为连理枝,携手走进你们幸福的天堂,只留下我这可怜的老太婆在这人间苟活,难道你们还不能原谅我吗?我整日地哭泣,忏悔,只为你们能显显灵,于梦中和我见上一面,可你们为什么不来,你们……唉,这都是我的罪过呀……

兰芝,你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入我家;上,你孝敬于我而无不恭顺,中,你照顾仲卿而无微不至,下,你呵护小姑而亲如姐妹。可我,可我这贪心不足的老太婆整日里不知满足,一直不把你当成自己的儿媳妇;还对你挑三拣四,横加指责,使你终日勤作息。一直以来,我对你心怀怨恨,恨你让仲卿对你死心塌地,服帖顺从,总认为你让他受了委屈,一直到那天……

那天,是我婆婆的祭日,我又一次去拿出祖传玉镯,很犹豫,很不情愿地想把它传给你。虽然你刚入我家门时就该得到它,谁知就在我进屋又出去的那个当儿,玉镯不见了。我连想都没想,就认定是你拿了它。当看到你那坦然的光明磊落的神情时,我更火了,我搜遍你的屋子,翻遍你的全身,当然,我一无所获。你的冷傲让我怀疑你的诚实,你的不卑不亢让我怀疑你的人格。终于,在我整日的挑剔与指责里,你走了,永远地走了。于是我千方百计地为仲卿张罗着新媳妇。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你投了湖,仲卿也随着自挂东南枝。我那亲生的女儿,你呵护得如同亲妹的小姑,却战战兢兢又无比悔恨地拿出了玉镯。那个时刻,空气似乎凝固了,我的生命也似乎终止了,我能说些什么?我的好兰芝,我的过分溺爱使女儿学会了偷窃,我的过分亲近疏远的思想使你饮恨而去。我不乞求你的谅解,因为我已没有那个资格,我不奢望你能为我奉汤持药,因为我根本不配;我只希望你在梦中与我见上一面,让我向你倾诉我无边的忏悔。

兰芝,我已请求一位先生把这段故事写成乐府诗,让它留传于后世,让后人从这段悲剧中汲取教训,让所有心存偏见、注重亲近疏远的人心中警钟长鸣,让更多的好姑娘、好心人过得幸福,这是我惟一能为你做的事,以此我方能心安一些。如此,我死而瞑目,夫复何求?

[简评]

2003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位考生巧妙借用《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和内容,设想出一个焦母祖传玉镯被偷的情节,因而导致兰芝被逐,仲卿殉情,之后,当女儿拿出玉镯时,焦母悔恨不已,于是有了这模样儿俊的,有钱的,有势的,为何选了焦仲卿?他又黑又瘦,又没钱又没势,他凭什么娶到美丽贤淑的兰芝?兰芝一遍遍地问自己。泪水渐渐模糊了兰芝的视线,朦胧中焦仲卿那老实敦厚的脸又出现在她的眼前。是因为看中他山般的朴实沉稳吧!

“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山沉稳;水绕山流永不移;妾身与君永不离”“上邪!我欲与芝相知,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芝绝!”海誓山盟犹在耳畔,但已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

为了仲卿的工作,兰芝跑东家,找西家,甚至出席一些非正式的聚会,在觥筹交错中强颜欢笑,为仲卿在领导面前说尽好话。老实巴交的焦仲卿啊!你怎么让你妻子做这些事情呢?你可知道席间哪个人不觊觎你妻子的美貌?你可知道你妻子独自一人承担了多少的风言风语吗?

当刘兰芝看到丈夫遗落在地上的香囊时,泪刷地下来了,那是秦罗敷的香囊,那是秦罗敷的香囊!焦仲卿没有说什么,走到书案前写下了休书。兰芝仿佛听到胸腔中有什么碎了,一片片裂开的钝响……

到家了,兰芝默默地进房,悄无声息。第二天,县官的儿子便来提亲,兰芝含着泪默然答应。良辰吉日选在后天。“后天?”媒人自顾自地说,“那可是个好日子,秦罗敷姑娘也要出嫁哩!嫁的是焦仲卿。”

焦仲卿!!!!

天高气爽,惠风和畅。焦仲卿坐在高头大马上气宇轩昂。这时,他看到了兰芝,熟睡着的兰芝。

“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湛不变;山沉稳,色不坚。”焦仲卿看到刘兰芝最后留给他的话时,茫然若失……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简评]

2004年江苏高考作文的话题是:“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位考生利用《孔雀东南飞》这首诗,基于原诗,又不拘泥于原诗,而是进行了大胆的想像和虚构,重新安排了故事情节,既演绎了话题,又使文章有了现实意义。没有一定的文学水平和想像能力是写不出这样的考场佳作的。

谏屈原书

江苏一考生

屈公:

悠悠数千载,安然无恙乎?

每每拜读大作,或伫立案头,或观龙舟竞渡,粽投鱼腹,不胜感慨系之。思量再三,不禁为您的结局或曰“下场”抱憾。以您的文韬武略,后世百代有几人能与您匹敌?何苦为了区区一个楚王,轻掷千钧之身呢?

想来老前辈过于执拗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夫子尚且留此后路,您又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何必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呢!倘若不愿漂洋过海,去开洋荤,还是有几个方案可供选择的。

一曰:弃官从文。您的《离骚》《天问》《橘颂》,名满天下,以此作为招徕,哪个文人墨客敢不趋从?倘若办个补习班,不要说十几条干肉,就是要几百元、上千元,以您的威望,谁不乐得屁颠颠的?到时,弟子们再发表发表文章,炒作一下,您岂不名利双收?乐哉乐哉!您老可曾听北大方正的王选说过:“近年来,我并没有什么成就,但我每年都会多一个头衔,三料‘院士’”,此为方案一。

二曰:半官半隐。若您老不以官位为念,不妨在政府挂个公职头衔,领着俸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再弄个三妻四妾,儿孙满堂。这个一声“爹”,那个一声“爷”,为了儿子、孙子、票子、车子、路子,哪有闲心“上下求索”?此为方案二。

三曰:以“油”润官。若您矢志不移,决意为官,那须得加点“油”,有所禁忌。真话、实话、兜底话,切切不可说。若烽烟四起,您得唱“火烧旺运”;若起草文书,您得颂德歌功。对主上的嫔妃,谁个得宠,便要专事奉承。要知道,裙带风、枕边风,比那十二级台风还强。君不见,红塔集团的褚时健不就是唯夫人之命而行事吗?实在不行,得暂收良心,忍痛割爱,将婵娟恭送,以博得“皇恩浩荡”。以您为文之精妙,奏陈之机敏,定能博得赏识,那靳尚、令尹子兰、司马子椒之流,何在话下?不过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罢了。此为方案三。

以上三策,老前辈可任选其一。如今观念飞转,切不可固守一志;况您伟岸身躯,一旦没于流水,芸芸众生何其痛惜哉!

区区小子,扰耳前辈,不胜惶恐。

即颂

回心转意

晚生子虚顿首

某年某月某日

【点评】

该考生匠心独运,胆识超群,采用书信体的反讽笔法,在文章中和屈原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借古人之口,针砭时弊,旁征博引,侃侃而谈,颇具杂文风味,因而魅力四射,令人荡气回肠,拍案叫绝。

张祖涛

【篇二】诗歌教学的探讨最后的乌托邦——浅论西川诗歌的生命意识

[摘要]:西川是“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诗人之一, 在日益物质化、世俗化的现实境遇中以“纯粹的诗意”关注生命,关注灵魂、关注精神,从打造精神生命、净化精神生命、认可精神生命等方面揭示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本文将具体分析、梳理了西川诗歌创作的各个阶段的精神指向, 并由此彰显其诗歌的思想意蕴和价值。

[关键词]:西川 诗歌生命意识

西川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1986年以前为学徒期,从《秋声》到《在哈尔盖仰望星空》,他迅速完成了对诗艺的锤炼,确立了宁静、克制、优雅的诗风;1986-1992年为转型期,稳定的“西川体”被“纯诗”写作倾向替代,关注知性; 1992年以后他的语言发生巨大变化:不和谐、黑暗、理性、非理性、哲学众声喧哗,歌唱性、叙述性、戏剧性合一,风格渐趋成熟。

一、诗歌风格的形成

西川前期的创作, 纯净、优雅、节制而富于贵族色彩, 拒绝了生活的肮脏和阴影, 语调高昂有力。西川早期的代表诗作《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有陈子昂式的孤独和苍凉感。它语言的清澈、叙述的流畅和情感的深邃给人带来了的宁静、神秘与震慑。这首诗和海子的《在德令哈》同样是写青藏高原的小镇, 海子在德令哈的星空下体恤的是自己的孤独, 而西川, 在这里用平静的眼光接受空旷夜晚对他的神秘赐予。统摄全诗的是那一特定时空的神秘感, 面对这一“神秘”, 我们显然“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 听凭它的力量将我们穿透”。诗歌的文本结构给人以整饬之感,“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就给人一阵淡淡的悲哀,除了表现出车站的小,还表现出了诗人的孤单。整个诗作的叙述语气非常沉静, 充满敬畏。前八行通过对虚置的“你”的低语,使一幅宁静的神性画卷呈现,第九行出现“我”,之后隔五行出现“我”,又隔三行出现“我”,而“你”只是被虚设的对象,“我”也只是作为这“神秘”景象的旁观者,只是作为一种背景的必要对应物而出现。于是最后一个“我”,作为情感的承担对象,出现在被无限扩大的空间中,给读者带来一种突如其来的空间扩张效果。“风吹着未来也吹着过去”则给人一种很强烈的时间感,贯穿着过去和未来。“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则是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有点纷乱的感觉,但是又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的确, 西川诗歌是精神世界的坚实凝定和清晰显影, 是精神生命的响亮宣言、是灵魂心性的坚硬造型。在其诗歌中, 我们看到的是一座用无穷的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垒筑起的心灵高地, 在这里,你可以俯看一个广阔的空间,体会生命给予我们的冷静以及神性的思考,这种思考源自每一个“自我”。诗人在打造、丰富、净化精神生命,感受精神启示、吸取精神营养。在西川的诗歌里, 我们难以感受来自当代世俗生活的风情画卷的展示与诱惑, 他的写作似乎对当下的日常景观进行了现象学的“搁置”, 对自然、爱、道德等传统主题却有了新的认识。这既显示了诗人博大的宽容与悲悯的宗教情怀, 又显示了诗人对宇宙本体的追寻。

二、诗歌风格的转型

中期的诗歌集《汇合》代表了西川的诗歌风格,分《雨季》、《挽歌》、《造访》、《激情》、《哀歌》、《远游》六个部分。从《雨季》开始,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经验与记忆混生。西川曾透露他对于隐秘知识:秘传宗教、《奥义书》、《七克》、炼金术的热爱,同时对《圣经》、《古兰经》和佛教经典的热爱。《雨季》的独特性在于用《圣经》和《埃涅阿斯纪》这样的预言的言说方式说出了过去的事。这种结果造就了一种神秘和古老的语言方式,进而使诗歌主旨指向时间和意志的源头。作为长诗《汇合》中的第一部分,《雨季》采用了数字“7”这样的神谕式结构,以此造成一种心理的秩序感。在《雨季》里,借助于知识,西川构建了一系列诗意的乌有之乡。“这诗句描写的是我的季节”,知识意义上的乌托邦,是基于一种对逝川的怀念。“喧嚣与骚动被镇压在律动的宇宙整体之下”,这里包含了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于是那其中的一个经过早秋的激动,开始步入第二个晚秋”,秋气横在了西川面前,有着时间流逝的疼痛。“只有这金枝不会霉烂”,“它是穿越时间之门的钥匙”、“从而达到那永恒的、圣火燎烈的城市。”这是对彼岸时间的追逐,“你眼要闭上,你必得双手合十”这是对自然神性的敬畏和对逝去神性的叹惋和追逐,成为一种仪式而接近信仰。“他将向你讲述天国的笑话,并送给你一把藤杖和一把钥匙”这有点西方宗教的色彩,追求最后的虔诚。诗人企图借助存在的或不存在的鸟兽及其他奇异之物来为我们组织起超凡的特性,使之越过边界,抵达不能抵达的地方……如同金字塔铭文、埃及的和西藏的《亡灵书》一般,终极知识的诗“衡量一首诗的成功与否有四个程度:一、诗歌向永恒真理靠近的程度;二、诗歌通过现世界对于另一世界的提示程度。”这西川, 作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知识分子写作”的重要代表诗人, 在精神世界里苦苦地让精神结晶成“知识” , 又把“知识” 抽丝成诗句, 从而在物质世界膨胀发酵、亢奋激越以至于携带着大量诗歌。在这个世界日趋物化、世俗、肉欲的时候, 西川试图维护着其精神生命, 捍卫着其诗歌的精神品格。从“疗救心灵”的意义上说,《汇合》对西川的个人意义极为重要。《汇合》的创作时间自1985年3月至1995年5月,横跨西川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其间经历了“西川体”的确立、突变的个人际遇和剧烈的社会转型,为后期代表文本《致敬》的诞生铺好了道路。

三.诗歌风格的成熟

八九十年代之交的一系列“诗人之死”的事件对西川的影响比较大,西川因好友身亡等重大“事变”和其对时代气象转变的敏锐捕捉而做出的富有勇气的变化。以《致敬》、《厄运》和《鹰的话语》等体积庞大的作品为代表,西川的诗歌表达转向了对混杂、异质和偏离式主题的偏爱,同时,“非诗”成分的加强。诗歌一改早期清丽整饬的体式感观,呈现为一种蓬松而参差的“冒犯”感。西川被迫重新审视个人与世界的关系、个人与诗歌的关系。

《鹰的话语》这组诗被西川认为是他九十年代最重要的作品, 堪称西川“综合创造”的代表作,同时也被认为是流露出了他的“精神隐私”的作品。诗人在这组诗中向我们展示了他对死亡、孤独、道德、真实和存在的独特认识。作品从古今中外广阔的文化背景取得借鉴, 面向历史和现实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的反讽式的观照。诗人西川通过这组《鹰的话语》, 以奇形古怪的语言、散文化的风格、趣味性的叙事倾向、强烈的荒诞感向我们晦涩地讲述了他的“精神隐私”。在这首诗中,语言的矛盾、语言的缠绕发挥得淋漓尽致。庞杂的句群与精简的短句交相混成, 既隐隐指向一个复杂、含混的主题意向, 又各自为政, 竞相发出桀骜不驯的声音。

“于是我避开市镇, 避开那里的糊涂思想, 追随一只鹰在大地上的阴影。在我避开那里的糊涂思想之后, 我了解了火焰和洪水猛兽的无情。”在那些城市上班族的眼里, 自然就是鲜花、绿地、新鲜空气的代名词。他们在疲倦于城市紧张节奏和庸俗势利的思想后, 渴望回归自然。这当然无可厚非, 但诗人告诉我们自然不仅有那些美好的东西, 还有火焰、洪水和猛兽。你要接受自然, 就必须也接受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它本身残酷的竞争法则, 而这些都是非常残酷和无情的。

显然理性逻辑不能解释所有的现象, 在这种无可奈何的逻辑裂缝中, 我们看到了理性的尴尬, 真实的虚幻。除了死亡、宿命、道德和真实等生存哲学问题外, 诗人将其文学观也透露给了我们。关注日常生活, 侧目市井人生, 可以造就语言的无尽欲望和狂欢, 但是很难让诗人的精神漫游飞翔。因此“我将编订一本辞典”可以使人们在语言中释放自己, 并且能互相体贴与宽慰, 使整个世界不再陌生与恐惧。西川在反叛以往阅读经验的基础上所提供的富于独创性的写作, 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同时代乃至更为年轻的诗人。

诗人, 却是与大多数人相反的, 虽然他们也生活在物质世界中, 但他们所从事的是精神劳作, 操持的是精神器具和思想、情感以及作为思想、情感的载体的语言, 生产的是精神产品就是诗歌, 因而, 能时时刻刻意识到精神生命的存在, 能像关注现实、肉体、物质世界一样关注理想、灵魂、精神世界。在诗歌和道义之间选择平衡,是西川一直考虑的问题。他扬弃了之前的自我,不惟“与生活最大对称”,更使尘世延伸到了哲学、命运、理性的层面。更试图改变诗歌的界限,使之通向包容。

西川说:“我曾努力眺望海市蜃楼。我曾试图穿越乌托邦。我曾试图进入巴别塔。” 面对着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欲与灵、世俗与脱俗的纠葛,西川在心灵高地上生产和制造诗歌本身就是在打磨、出产精神, 而一首诗的形成便是一件精神物的完工、一个精神王国的落成。总的来说, 这种精神性可能是抽象意义和形而上学意义上的, 也就是与“物质”性相对的“精神”性, 是“ 知识分子写作” 诗人们用以构筑、装饰其所谓“ 精神神化”和“精神乌托邦” 的那种精神性。在二十余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中,西川以其令人惊异的创造力和对高贵而独特的诗歌理念的坚守,保持着极高的诗歌创作水准。同时,他拒绝自我重复,以陡峭的写作转变为表征,90年代以来的西川为诗歌界带来的惊愕、刺激,以及对新的写作、阅读范式的思考,成了当下中国诗歌的重要议题,甚至于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他塑造了我们时代的诗歌气质。【篇三】诗歌教学的探讨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古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梁圣柏

【摘要】

当前,古诗教学成在“三重三轻”的问题,即:重囫囵吞枣的背诵,轻诗意盎然的美读;重照本宣科的传授,轻入情入境的体悟;重文学常识的掌握,轻学生能力的迁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一是将诵读贯穿于诗歌教学的全过程;二是构建开放民主的课堂,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走入诗境,更深地体悟诗情。三是拓展迁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键词】

【正文】 古诗 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自古以来就是启蒙的良好教材,它凝练而富有音乐美的语言品质、高远而空灵的艺术境界、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其他文学体裁所无法比拟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学生背诵优秀诗文240篇,小学阶段75篇,全部为古诗。前不久,荆州市教科院在松滋专门组织了一次古诗文教学研讨活动,这说明古诗文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然而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师的教学还是老一套,课堂缺乏生趣,学生缺乏兴趣。具体来说,我觉得存在“三重三轻”的问题。即:1、重囫囵吞枣的背诵,轻诗意盎然的美读;2、重照本宣科的传授,轻入情入境的体悟;3、重文学常识的掌握,轻学生能力的迁移。如何引领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体悟诗歌的意蕴美,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呢?

一、 将诵读贯穿于诗歌教学的全过程。

古诗是具有音乐美的文体,它讲究韵律、节奏,要体会这种美,必须诵读。很多学者研究表明,汉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文字,因此有人称汉字的读音为“意义的声音”,古诗文的情感,是可以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在铿锵的朗读声中体现出来的。同时,声情并茂的朗读又能触动内心,打动读者,使之进入作品的意境,更加深入地感悟诗情。

1、层层深入地读。

很多教师让学生读的目的就是背诵。往往正音以后就不再指导朗读,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读,去背。学生把读,视为负担,读得无味,背得吃力,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情绪。笔者认为读诗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初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读,想象画面,理解诗意;三读,感悟情景,读出诗情;四读,了解背景,明白诗志。

2、形式多样地读。

初读,教师可以采用教师范读,点名朗读等形式来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通诗句。对全诗的意思有了初步了解后,可利用多媒体来指导全体学生感情朗读。当以背诵为目的时,可以进行小组接力读,个人竞赛读,对有些诗歌还可以边演边读。

3、入情入境地读。

当学生对全诗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趁热打铁,用情感催化剂般的语言来撩拨学生的心弦,利用多媒体课件,辅以音乐或画面对学生进行激情,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比如我在教学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课时,在这一环节就作了如下设计:

颔联:诗人乘船顺流而下,过了荆门,随着平野的到来,眼前豁然开朗,群山向后退去,只有奔腾的江水一泻千里,他站在船头兴致勃勃地吟道:(生朗诵)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颈联:你就是英俊潇洒、才华横溢、踌躇满志的李白,面对天镜飞、彩云结的雄阔景色,想到自己很快就能投身仕途,一展雄才伟略,于是,你意气风发地吟道:(生朗诵)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尾联:诗人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家乡。这些青山、秀水、明月、彩云,依依难舍,万里相送啊!李白满怀深情地吟道:(生朗读)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总之,要让学生在兴味盎然的朗读中读出诗情,读出美感。“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使诗歌朗读成为真正的美读。

二、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走入诗境,更深地体悟诗情。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走进诗歌的意境,对作者的情感经历与想象活动进行再体验,再创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体验和理解。”强调学生要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 “自己的疑问”。

教师的讲解,往往把欣赏诗歌变成了咬文嚼字,教师的翻译,更是把灵动的意蕴变成了僵死的大白话。

自古以来,在我国诗学理论界就有“诗贵曲”的说法。清代学人何绍基在谈到诗文的意境时也说:“不肯使人不知,也不可使人遽jù知”。古诗词讲究“意在言外”,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也就是说,古诗文作品本身就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适度的拓展、挖掘,甚至是再创造,去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成为可能。

1、构建民主课堂让学生敢说。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变居高临下者为平等对话者,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氛围,充分体现课堂民主,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其次,对学生的发言要多用激励评价,让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探究和交流。

其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2、做足课前功课,让学生能说。

第一,要认真进行师本对话,要学生入“境”,教师要首先入“境”。教师要认真地阅读文本,研究文本,并在研读中进入诗歌的意境。亲身体验进入意境有哪些阻碍,有那些曲折。这样才能为学生巧妙地预设问题,引导学生登堂入室。

第二,要让学生充分地预习。除了初步了解作品外,让学生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为理解诗歌获取更多可供参照的资料,从而“知人论世”。在预习中对不理解不明白之处进行独立寻疑又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一旦有所获,他们就会有表达的欲望和争论的底气,为课堂上的深入学习做好了铺垫。

3、“放”与“扶”相结合,让学生会说。

“放”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组织学生共同探讨某一个问题,并在交流中巧妙地推波助澜,让学生有序地自由表达。

“扶”是巧妙设疑,引领学生进行积极的想象和联想,还原诗歌描绘的形象画面,从而由表及里,领会和挖掘诗歌特有的意蕴。例如,我在教学《望月怀远》一诗时,我将学生分成十组(每组五人),对诗句逐一进行探讨,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求完整,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各组推举代表,全班交流。

在探讨第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说:“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谈谈你们的看法。”生甲说:“‘生’不仅包含了‘升’,随着月亮的‘生’,诗人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也油然而生了”。这种说法闻所未闻,但我觉得学生想象独到,有它的合理性。我追问道:“既然是‘共此时’,那么作者与谁‘共’呢?如何‘共’呢?经过点拨,学生明白了诗人‘共’的对象就是诗人‘怀’的对象。所谓“共”,就是诗人与亲人面对圆月,相互诉说着思念之情。

第二句,我抓住‘怨’与‘竟夕’两个词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打开思路。“夜的时长都是差不多的,作者为什么要说是‘遥’夜而‘怨’呢?诗人‘竟夕’都在思念亲人,他想到了什么呢?”在几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大家终于明白,作者是由于思念亲人辗转难眠,所以觉得长夜难熬而‘怨’。至于诗人想到了什么?各组在交流时,都想一较高下,更是语喷如珠,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凡是合乎情理的我都给予肯定。

第三句,我抓住“怜”与“觉”来设疑问难,我问:“很平常的月光,作者为什么会‘怜’呢?露水早生,寒气早就充满了整个屋子,为什么作者此时才‘觉’呢?”生乙说:“由于有了前面的‘共此时’(对月相互思念),在作者看来,月光,不仅仅是月光,他可能是家乡亲人对作者的一缕缕情思,因为这光线是从月亮上倾泻而下的,而月亮正是作者与亲人共同相对,倾诉思念之情的媒介,所以,作者对这蕴含亲人情感的月光,就会顿生怜爱之情了。”生丙说:“露水早生,但作者由于思念亲人而感觉不到寒意,只有披衣出门,看到了月光下闪亮的露珠,才觉得有点寒气袭人了。”

第四句,我抓住了‘不堪’和‘还’两个词来激发同学们的探究热情,我说:“月光如水,却不可能掬起,赠与远方的亲人,这是一种‘不堪’。作者彻夜难眠,又为何强迫自己‘还寝’呢?”生丁说:“‘不堪’不仅仅表示月光不可掬,它更表达了作者思念亲人不能相见的苦闷、忧愁和无奈。”生丁接着说:“正是因为思亲之切,作者才十分想与亲人相见。时空阻隔,只能期待在梦中与亲人相见了,所以要‘还寝’”。

“扶”不是越俎代庖,而是架桥铺路,因势利导。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而“卡壳”时,及时进行画龙点睛而又留有余地的点拨,使学生在百思不得其解时,茅塞顿开。

4、交流形式花样翻新,让学生乐说。

在对诗歌的意境进行探究时,可以单个阐述,也可以双双辩论;可以师生对垒,也可以小组论战。我在组织时,还模仿时下当红的电视节目,来两句时髦的主持词。比如,当一个同学对某个问题有较深的研究或者有独创性的见解时,我会把他请到前台站好。然后模仿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栏目主持人,做一个手势,全体同学立即会配合我,做一个右臂前伸的手势,指向这位同学,一齐说:“我们听你的!”然后让他侃侃而谈。同学们都以此为荣,谁都希望有机会站在前台,让大家“听他的。”

三、拓展迁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而整个小学段编入课本的古诗才60多首,远不能满足丰富学生积累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拓展延伸。比如学习了《赠汪伦》可以向学生介绍《渭城曲》、《别董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送别诗,学习了《乡村四月》可以介绍《归园田居》、《鹿柴》、《山居秋暝》等山水田园诗。还可以布置学生按不同的体裁、题材去收集诗歌,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阅读量。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小学低段和中段的学生,可以指导其“演”诗、“画”诗。小学高段和初中学生,可以组织他们进行古诗仿写大赛。

我在组织学生进行仿写时对他们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仿节奏,古诗五言一般是2、3的节奏,七言一般是2、2、3的节奏。二是仿押韵,偶句押韵或偶句加首句押韵。三是仿结构,不能把诗句写成可以任意堆积的火柴棒。四句话先写什么,次写什么,再写什么,结尾写什么,必须有自己的安排,也就是要有“起承转合”。

一般,在指导学生仿写前,我会率先“下水”,自己先仿写。例如学习了白朴的《天净沙·秋》,我就仿写了一首《天净沙·做客渔家》:

晴空野鹤芦花,平沙浅水群鸭,茅舍围棋淡茶。

夕阳西下,老酒米饭鱼虾。

教师的仿写作品会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学生会群起而仿之。例如:学完《游子吟》,赵美娟同学创作了一首《孝心》:

“奶奶生病我揪心,求医问药忙不停。默默捧出储蓄罐,一分一角都是情。”明白如话却感人至深。

学完《四时田园杂兴》,梁伟成同学创作了一首《新生活》:“我家建了新楼房,亲朋好友来拜访。楼下唱完KTV,楼上又登新浪网。”颇具时代气息。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古诗词的教学,诗句必须反复诵读,诗意可以大致了解,诗句翻译切忌过细,诗歌的意境主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挖掘探究,让学生各自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诗歌教学的探讨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2013年第1期。

3、徐健顺《声音的意义》

【篇四】诗歌教学的探讨诗歌教学方法探究

诗歌教学方法探究之一

返璞归真情意浓

实验中学 莫莫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文本解读。这在诗歌教学方面尤其重要。如何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读懂真情,读出真味呢?本文试图从诵读吟唱、嚼词品句、作画入境等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诗歌教学 文本 画图 真味

俗话说:教无定法。诗歌教学的方法亦多种多样。就其传统来说,诗歌教学主要以讲读为主,近来时兴以课文为例作讲解,然后进行拓展阅读。我觉得,不管运用怎么样的教学方法,都要返璞归真,以文本为依归,读懂读透文本,才可领悟诗歌的情意,领略诗歌的真味。

一、诗歌教学需要返璞归真回归文本的原因分析

诗歌教学离不开课文,即离不开文本。文本解读主要指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理解、评价、创新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通过解读文本,与作者及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进行心灵对话,实施“静态文本解读”确立的教学过程预设,实现教学目标。诗歌教学需要返璞归真回归文本,由以下几点决定。

1、简约含蓄的诗歌特点需要我们返璞归真读透文本

诗歌是一种高度浓缩的语言艺术,它要求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它语言高度凝炼、蕴藉、含蓄,跳跃性大,再加上语言的变迁,年代的久远,现代与古代生活环境的迥异,使人理解起来难度很大。如果不“细吞慢咽”,咬文嚼字,慢慢感悟,是读不懂诗歌的内涵、作者的感情和语言的精妙之处的。如读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如果读者不去慢慢品味,只一读而过,哪能感受到李清照的孤寂难耐,惘然若失的悲惨境遇与叠字的精妙呢!

并且,古人作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我们今人读诗,自然不能一目十行,浅尝辄止,也应向贾岛学习,发扬他的“推敲”

遗风,踏踏实实地返璞归真读透文本。这是诗歌教与学的正解。

2、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感悟文本为依归

学生诗歌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与生活的积累,更离不开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而要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就必须对文本的进行“细品慢嚼”式的透彻解读。学生在“细品慢嚼”诗歌文本中,才可明白诗义,再现诗境,感悟诗情,读懂诗心。要知道,课本选用的诗歌,都是古文经典,如果粗略浅尝,自然发现不了其中的精妙之处,也就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发展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因此诗歌的阅读教学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诗歌独特语言的体味上,让学生在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提高能力。

3、语文课堂的功利化让诗歌教学与文本解读渐行渐远。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适度拓展课堂容量,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要紧密结合。对此,我的理解是:教师施教要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前提下,由课文“自然生发”引出课外拓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要以文本为依归;只有与文本一脉相承又有所 “拓伸”的拓展,才能给学生带来进一步建构、超越和发展的价值意义。

但是,语文课堂的功利化让诗歌教学与文本解读渐行渐远。现实中,不少老师为了高考,为了出成绩,忽略了对课文文本的细读与深入理解,却大大强化了课堂练习以“拓展课堂容量”。为了省出时间进行“拓展”,一些老师常常让学生囫囵吞枣般粗读课本。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增加分数,一些老师可以抛开课文,天马行空信马由缰地让学生做练习,从而陷学生于题海之中。他们对现代文的教学如此处理,对诗歌的教学也如此处理。他们认识不到:这种做法,砍掉了语文学习的根,提高不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将让学生消化不良,并导致文本教学空心化,学生感悟能力与理解能力弱化,这是有违教学规律的。诗歌教学的探讨

事实证明,诗歌教学需要返璞归真回归文本,这是无法绕过的一道坎。诗歌教学只有回归文本,才能真正让学生完成阅读和学会欣赏,提高学生的感悟与解题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返璞归真读懂文本的方法探究

诗歌教学“返璞归真”的本义是读懂文本,读出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情能力。如何读懂文本,读出真情,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诵读吟唱解诗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是古代劳动人民为传授劳动经验,抒发感情而创作的一种易于传唱的文学体裁。它讲求押韵与平仄,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适于诵读吟唱。所以在教授诗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诵读甚至吟唱。如我校一女老师教授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她设计了初读、再读、三读,还有范读、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最后是听歌星唱、大家跟唱。一节课下来,她组织了九次诵读吟唱。在反反复复的诵读过程中,尤其在唱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诗的押韵与平仄的变化,他们的感情也变得越来越缓慢低沉——学生读到了女主人公的哀愁,读懂了李清照的苦恨。教学效果明显。

可见,诗歌教学在要重视诵读吟唱,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法则。诗歌只有多读,才可读准它的韵律,读懂它的意境,读出它的美感。

2、寻根问底识求真义。

诗歌内容跳跃大,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情感,是一种浓缩化的文学体裁。诗歌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逐词逐句地去寻根问底,分析感悟,探寻诗歌的真义,读懂诗歌丰富的内涵,再现它的意境与感情。如我校李林梅老师上柳永的《雨霖铃》一文时,她在完成几轮诵读与整体把握这些环节后,通过一问、再问、追问等形式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了逐词逐句的分析,抓住“寒蝉”“长亭”“无绪”“摧发”“无语”“念”“那堪”“酒醒”“虚设”等关键词,寻根问底,探求词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和课本义。探寻中,学生明白了“那堪”的本义,认识了“长亭”的内涵,感悟了“虚设”透出来的凄楚,读懂了情人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苦况。教学效果良好。

3、描摹诗境悟真心。

诗歌依靠意象来抒怀,通过多种意象构成的意境来表情达意。要解读文本,读懂诗歌,追索诗歌的意蕴,离不开对意象与意境的感受与分析。感受与分析意象与意境的最好方法,我觉得莫过于画图法,

即抓住文本提供的信息,通过画图把诗的意境再现出来。画图法往往可以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置身诗境之中,去贴近作者的处境,贴近作者的感受,体会诗歌的意蕴。如我校陈老师分析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她提问:“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假如你身在其中,你看到了些什么景象?你能把它画出来吗?”从而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大儿”“锄豆”“中儿”“织笼”“小儿”“剥莲”等意象,去想象与再现,置身其中,体会其中的喜悦之情。

当然,诗歌的表层意蕴是通过诗歌的艺术描写直接体现出来的,可以通过画图法从直接归纳和概括出来。诗歌的深层意蕴则是作者运用暗示、象征等手法表达的,学生理解要理解它,必须掌握一定的表达技巧知识。

4、以诗解诗传真味诗歌教学的探讨

所谓“以诗解诗”,就是利用具有相似共性的已学诗句,来解释新学习的诗歌,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本义与诗人的感情,感受古诗的形象美。在讲授古诗时,我们会发现:诗歌的内容总会有一些共性。因此,我们教学某一首古诗时可适当引用相似的的诗词名句来解说,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存”,让学生感悟诗歌的真情;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得到更多,学得更透彻。

例如我校唐老师讲授后唐李煜《浪淘沙》,他在讲到“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一句时,提问说:“李煜说‘别时容易’,‘离别’真的容易吗?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歌是怎样写‘离别’的?请举例说说!”提问学生后,他总结说:“唐朝李商隐在《无题》中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写的是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别亦难’三字道尽了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时难舍难分的痛苦。唐朝王维在《渭城曲》中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作者用‘劝酒’的形式,道出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的情谊,也包含作者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与殷勤祝愿„„李后主对“离别”的感受其实与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他说‘别时容易’,其实不容易。他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应该是难舍难分的。可这里说“别时容易”,是为了反衬一别之后再见的艰难”。听完同学的回答与唐老师的“以诗解诗”,同学们对“别时容易

见时难”一语透露出来的李后主真情自然有更多的感悟和理解。

实践证明,“以诗解诗”的古诗教学法,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诗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与联想力,提高学生古诗阅读鉴赏的水平。“以诗解诗”的教学法,可以让课堂充满诗的真味,让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

总之,诗歌教学的方法很多,但不管什么方法,基本要义是“返璞归真”,让学生读懂文本,读出诗的真味,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2016年6月2日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傅导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2年9月第1版

3、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99年第28次出版

【篇五】诗歌教学的探讨关于诗歌教学的论文古代诗歌教学论文:诗歌教学探析

关于诗歌教学的论文古代诗歌教学论文:

诗歌教学探析

[摘要]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诗歌的特点入手,提出诗歌教学的策略:知人论世是前提,品味语言是核心;解析意象、揣摩意境是重、难点,吟咏诵读是基本途径。

[关键词] 诗歌教学 吟咏诵读 途径

诗歌是人类的母语,它是一种语言文化最精华的体现,也是最集中体现语言“文学性”的一种样式。通过阅读鉴赏诗歌,可以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所以诗歌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而也理所当然成为当前语文教改和课改的重点之一。

一、诗歌的特点

1.抒情性

西汉《毛诗序》中指出“: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说明了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抒情性。写诗不管是用来绘景、咏物,还是写人、叙事,可以说都是为了抒发作者丰富而强烈的情感。抒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

2.凝练性

诗贵精炼。古今中外的诗人几乎都甘愿在语言的锤炼上下苦功夫: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方干“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刘秉忠“青云高兴入冥搜,一字非工未肯休”„„这些文学家都极其注重炼字炼句,求得语言凝

练,以精炼的笔墨展现最丰富的内容。

3.形象性

诗歌虽然也重理趣之妙,但是一般不以严密判断或推理服人,而是注重以形象感人。写愁绪多,多到“白发三千丈”、“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雪花大,大至“燕山雪花大如席”;写乐声,乃“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言悲伤,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和突出事物特点,使读者获得鲜明的艺术感受。

这些艺术形象往往是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注在一起的,即达到客观的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这便形成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情感的载体,它本身蕴涵着丰富独特的情感信息,如“折柳”、“孤帆”、“长亭”等往往和离愁别恨、相思离别有关,“秋雁”“明月”、“飞絮”、“断肠”等则和思乡情怀联系在一起。

4.音韵性

诗歌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的诗大都可以入乐歌唱,不入乐的诗其语言也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具有和谐上口、铿锵悦耳的音乐美。古典诗歌讲究格律,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严格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定,追求诗歌声调变化和抑扬顿挫的音乐美。一般来说,五言诗三个音步,七言诗四个音步,构成行与行之间的节奏的匀称,同时读的过程中,停顿长短错落,轻重强弱配合,产生奇妙的音乐美感。现代新诗在格律上不像古典诗歌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但却强调

诗歌的节奏韵律,强调具有音乐一样的旋律美。

二、诗歌教学策略

诗歌以其自身的抒情性、语言凝练性、形象性和音韵性有别于其他文体。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我们须根据诗歌的个性与特质,循其规律,鉴赏和解读诗歌。

1.知人论世是诗歌教学的前提

诗歌是诗人情感宣泄的载体,只有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追随诗人的思想轨迹,领悟作者想要倾吐的心声,从而产生审美共鸣。《孟子•万章下》曾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个性和创作风格等。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所处的时代以及作家创作该作品时的社会状况。如此,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也就容易把握了。

2.品味语言是诗歌教学的核心

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往往就是语言的魅力。因此,诗歌教学必须从语言入手,只有从品味语言开始,我们才能切实感受到诗人的艺术匠心所在。

(1)“诗眼”、“警策”

“诗眼”即贯连全篇的字句,诗眼的安设如同“神光所聚”,往往一字点缀而使全诗灵化。“警策”也称之为“秀句”,它是诗人思想感

情高度浓缩的结晶,能充分显示作品的灵性。

(2)用典

典故以精炼的文字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所以古诗词为达到言约意丰,常使用典故以借古讽今、深化意境或寄托感情。

(3)词性活用

诗人常常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变化词语的词性,从而使语言更具活力。在中小学语文课本的诗词中不乏此类词语活用。如“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粪土”,名词用作动词,意为“视万户侯如同粪土”,表现了诗人对万户侯的蔑视之情。

(4)句法变换

诗歌句法变换主要有诗句成分省略和句式倒装等。成分省略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依据上句可以发现下句省略了谓语动词“吹拉弹奏”。句式倒装如杜甫《秋兴》之八中的诗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诗人有意颠倒主谓,通过稻米的富足和桐叶的茂盛来反映开元、天宝之世的承平气象。

(5)修辞手法

为使诗句更加形象、生动、感人,诗人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品味语言就必须弄清楚修辞手法所指的具体形象。比喻,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如李白说愁,愁到“白发三千丈”;对偶最为常见,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明月松间照,清泉

石上流”。此外还有比拟、借代、反复、呼告、互文、顶真等很多修辞手法,理解诗歌中语言的修辞手法,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蕴藏的思想内涵。

3.解析意象、揣摩意境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意境与意象一样,也是客观物象和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融合,但意象是组成整体情景的个体,意境则是由若干个意象共同组成的整体情境和氛围。因此要揣摩诗歌的意境须从解析诗歌的意象着手。对诗歌意象的解析要注意分析意象本身的特点,挖掘意象背后的内蕴,要注意把握多个意象之间的联系,体会诗人从中表达的感情。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捕捉意象,再从整体上感知解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4.吟咏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基本途径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新课标对诗歌教学任务的要求,而要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吟咏诵读是必然的教学途径。

吟咏诵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诗歌教学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咏,把声音的强弱、快慢、高低、轻重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读出来,从而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其深远的意境。只有通过吟咏诵读,才能切身体会到诗歌那种直接进入人心的力量,学生才能感受

【篇六】诗歌教学的探讨诗歌教学论文

诗歌教学之我见

摘要:文学是语言的的艺术,诗歌是艺术中的艺术。古典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殿堂里的一朵瑰丽的奇葩。语文教学该如何尽显古典诗歌的魅力,让学生在美妙的文字世界里徜徉,思想和灵魂接受美的浸润和洗礼呢?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古典诗歌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诗歌节奏意境

古典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有三:抒情性、形象性与音乐性,此外还有凝练、含蓄等特点。一般来说,感情是诗歌的灵魂,形象性和音乐性是诗歌的表现形式。我认为学习古典诗歌,可以通过对节奏和形象的感悟及体验来达到愉悦精神、陶冶情操的作用。

先谈一下诗歌节奏和韵律方面的。在古代,诗词是用来吟唱的,虽然如今大部分曲调已佚失,可是作为歌词,其节奏韵律还有所保留。因此,教学时可以通过诵读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歌的情感美。此处说的诵读不是随意而为的读,也不是限于读准字音的机械重复,而是要读准节奏,读出韵律,进而达到体悟感情。

一、读准节奏

读准节奏前提是教学生划分节奏,通过语速快慢来感知诗情诗意。节奏快慢的划分,一般视作者情感的表达强弱而定,表现喜悦、高昂、欢快或愤怒、紧张、惊惧的情绪时,朗读的节奏较快;表现深思、痛苦、想念等情绪时,朗读的节奏就比较慢;而一般的叙述、描写、交代,朗读时保持中等的速度。如《琵琶行》中的第二诗段,

【篇七】诗歌教学的探讨关于诗歌教学的一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cn

关于诗歌教学的一点思考

作者:王钰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4年第02期

摘 要:诗歌教学的四个基本任务是语言、形象、情思、技法。应在课堂上紧紧抓住诗歌提供的语言事实,巧妙地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的积累,激活学生的联想、想象,引导学生加入对诗歌的二度创作,让学生受到渐染,获得启迪,得到情感激励和思想智慧。 关键词:诗歌教学;语言;形象;情思;技法

任何一首诗歌的理解和鉴赏,都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而这种“再创”,首先,一定是在诗歌已有文字(语言)所提供的诸种可能的艺术时空之内的;其次,又必须有读者自己的感情、想象、生活、经验等参与其中。没有这个再创作的过程,其理解、其鉴赏至少是低效的、乏味的。

这里边,有两种必要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支撑作用。

第一,鉴赏诗歌必须首先从语言出发——这样说来,诗歌课上,对原诗语言的必要理解、阐释、分析,的确是起码的、基本的、必须要做的基础性工作。(诵读是初步感知和理解诗歌语言的重要手段)但仅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还必须加入读者自己的感情、想象、生活、经验等因素,诗歌才可能由死的变成活的,由抽象的变成形象的,由纸上的变成心里的,由作者的变成读者的——至少是作者与读者共有的。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何为?

首先,对于要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这首诗歌,你完全可以而且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理解和深度阐释——当然要注意原诗的语言“限制”而非任意“发挥”。而且你的理解,还应是在大量阅读并占有前人对这首诗的理解阐释基础上的——假如这是一首经典

古诗。

其次,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诗歌特点并遵守认知规律,尤应避免以下倾向:比如,在不解决文字障碍的前提下,一味诵读或立即“拔高”;比如,不顾原诗的语言事实而一味地“戏说”或“歪批”——并且美其名曰“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甚而沾沾自喜并以为这就是“意外生成”或“自主研究”的丰硕成果——须知,固然可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毕竟是哈姆雷特而非脱离其主要性格特征的堂吉诃德;又如,原诗的作者、背景、内容等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接受能力“距离”太远或“落差”太大,而为师者却不提供足够的理解帮

【篇八】诗歌教学的探讨诗歌教学艺术探讨

诗歌教学艺术探讨

语文学科的属性,决定了语文教育不能单纯地把内涵定格于传授知识上,它还负有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培育学生情操、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任务。有一位语文教育学家说过,语文学科实在是一座风光无限的艺术之宫,要使语文课堂具有诱人的魅力,就必须强调教学的艺术性。什么是语文教学的艺术呢?就我个人理解,是指语文教师遵循一定的教育思想,经过多元化的思维,在教学课堂中所显示出来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但语文教学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成为课堂设计的巧匠,使语文课既有情又有趣。而教学的情趣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基说过:“让学生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以下是我结合高中语文第三册诗歌单元教学的具体情况,浅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挖掘、教学结构的设计以及课堂氛围的创设、教师语言、课内外知识延引等途径,渗透美学教育,从而优化诗歌教学艺术,努力提高诗歌阅读教学效果的几点尝试。

一、尝试融诗乐画于一体,优化教学设计

过去的旧教材中,诗词尤其是中国现当代诗歌的比例较少,而对古诗词的教学往往过分强调背诵,节拍停顿等目的,从而忽略了引导学生领会古诗词意境的教学目的。事实上只有通过领会意境,才能使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当然引导学生领会意境是诗歌教学中的难点,在笔者初次接触新教材且面对大量的诗歌教学时,大胆地尝试把音乐和简笔画带进诗歌教学课堂,即在诗歌教学设计中尝试把诗乐画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相应的音乐和简笔画中深化美的熏陶和享受,从而达到感知诗意体会意境的目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下面以《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融诗乐画于一体,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意境的教学尝试——

教学内容:徐志摩《再别康桥》

教学目的:通过配乐朗读和简笔画,使学生领会景中寓情,情中显志所创设的意境.

第一步,听配有古典音乐《月亮河》的《再别康桥》录音朗诵。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感知诗意.聆听朗诵时闭上眼睛,联想想象,用心灵去感知并默默地在心中勾画图景,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文心雕龙》明确指出:“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诗歌中的意境,也强调思想感情在作品中的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谴责……无不流泻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因此要求鉴赏者在鉴赏活动中,要进行“再创造”,心理过程要表现为联想想象活动和情感体验。《月亮河》轻柔舒缓的曲调加上朗读者的激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音乐和朗读都是情感的,用音韵之美,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借助联想想象,得到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对诗歌的初步理解和审美感受。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大意,感知诗人所表达的忧郁之情,并在头脑中初步勾勒出画面。用这些手段把学生引入诗境,激发了学生内心的共鸣。何况诗歌本来就是和音乐相依相存的,借助音乐教学诗歌,符合诗歌的实情。

第二步,仍以音乐为背景,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散读、齐声读等,目的是使学生头脑中的画面更清晰,同时学生能反复体味诗人眷恋康桥的心情,真切感知在诗中出现的种种意象,反复诵读也为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鉴赏诗作了铺垫。

第三步,自由发言,将诗歌中的文字转化为画面,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景、情、志入境探求意境的方法。

学生已初步感知并反复体味了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借助什么形式传递出来呢?归结于一

点:融情于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按文字顺序找出诗歌中所绘之景(意象):

康桥____云彩 金柳 青荇 柔波 潭 夏虫等。把生动活泼的绘画语言和诗歌中的内容结合起来,将抽象的文字转换成具体的画面,可见可触可感,给学生以形象的直观感受,在感受意象独特的共性的同时深刻地感知诗歌的意境,使单调的讲解化做一种图画的流动美,使课堂趣味横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也正好符合苏东坡曾评价王国维的诗和画时所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生能描画出一副康桥的间笔画,自然而然就会进一步地理解诗中“绘景不摹声”的独特意境了。

接着可以引导学生,诗中之景当然是诗人创设出来的,那诗人除了绘景之外还表达了什么?继续让学生找出描绘诗人心境的词句或修辞等。诗歌教学的探讨

由此再归结一点:融情于景,于情写志。作者正是通过融情于景,于情写志来创设意境的。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而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作品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意境是一种图画美。(附《再别康桥》教学简笔画)

第四步,看画图背诵诗歌,再运用联想想象将诗歌内容用优美的散文语言表达出来。有了前三步的基础,学生很轻松地完成了背诵。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发展了学生智力,也使学生的欣赏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得到了尽可能的提高。

二、以情激情,让学生走进语文艺术的殿堂

我总在想,语文教学绝不仅仅靠嘴巴和粉笔,它更需要你用心去感知、去捕捉,用感情去灌溉、去融合。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不仅仅是看书写字,它更应贯穿于学生全部生活中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事物审美鉴赏能力的塑造。诗歌是抒情性很强的艺术,本身就很精彩,情感很浓郁,师生间的教与学期望值也很高。但如果没有如期待的那种境界,有时甚至索然寡味,死水一潭。原因何在呢?教者缺乏激情艺术是其重要因素,教学中不仅要有深厚的感情体验,以饱满的情绪、昂扬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更要有激发学生情感的手段和艺术。 以上所谈关于优化教学设计可以说是巧妙激情的一种艺术手段,根据诗歌特点精心设计一套教学方式,同样可以激发学生去感知诗歌的意境。但在这主要谈谈教师如何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语言等方面出发,去点拨、激发学生感知诗意的。

首先,要求教师对文本深刻理解,以情激情。

罗曼·罗兰说过:“要散播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同样,教师自己没有感情,就无法激起学生的感情。为此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披文以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体会作者感情的波涛。只有自己先被感动,先有了是非、善恶、美丑、爱憎的鲜明态度,出言才会真切,才会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如在讲授穆旦的《赞美》一诗时,由于课前吃透了作品内容,并准备了和余秋雨的《废墟》一文做比较阅读,加上自己平时对生活的体验和感触,因此特别受到诗中情景的感染和感动,教学时几乎是爱怨之情、赞美之情、奔放之情无不表露于脸上,极大地感染了学生的情绪,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要求教师注重语言点化,以情激情。

有人说,语言“点化”如同中国画的“渲染”技法一样,可以创设情景,激发情绪,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情体验,从而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意识到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美的语言,是点化激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要做到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如讲授毛泽东的《沁圆春·长沙》一词,在诵读感知全词内容的基础上,我是这样设计评价赏析的:联系时代背景,谈谈对诗中情景交织的崇高美的感受和认识。——集中在三方面:

1)雄奇壮丽的秋景图。首先表现为一种视觉上的立体感,它不是一般平面上的秋景,而是有远、近、高、低不同角度组成的立体图画,当然雄奇无比。其次表现为视野的辽阔和色彩的浓重。“红遍”和“碧透”使得红绿两色特别突出、浓艳,仿佛世间仅此两色。可贵的是,诗人不是对所见景物作静态描摹,而是赋予这秋景以旺盛的生命力,以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展

现出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表现了一种崇高美。

2)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1911年至1925年,毛泽东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在这不平凡的岁月里,正值青春年少的他和他的才华横溢的同学们,意气风发,热情奔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出博大自由的胸襟。

3)中流击水的凌云壮志。“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诗人不只着眼与同学少年的无畏激情,还赋予他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热忱,使人读后仿佛听到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心在怦怦跳动,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所反映出的崇高美。

在引导评价赏析这首词时,教学语言必须是精彩的,写景叙事生动形象,抒情议论情理相生。它不但使得学生从教师那富有审美色彩的话语中理解了词的大意,感受到词作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向往、崇敬和对祖国山河和人民的热爱。 再次,启发学生合理想象,升华对作品的情感体验。

在一次语文课上,我正和学生们讨论卞之琳的《断章》一诗时,我努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去挖掘这首诗歌的深意。有一位学生幽默地指着老师说:“你这位美女在看月亮,有位靓仔在看你看月亮。月亮装饰了你的梦,你看月亮的画面却成了靓仔的风景。”

听罢学生的高见,我不禁愣了一下,我随即就这位学生的“突发奇想”说了几句评点的话语,恰倒好处地引导学生理解了诗中所要阐明的“相对论”的哲学观。事实证明,学生的许多发现是极具发散性和创造性的,这是学生身上所体现的最为可贵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的这些发现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不仅是教师最应具备的教学修养,而且往往可以抓住学生瞬时的灵光,捕捉学生动情的联想想象以达到激情、感知、深化理解的教学目的。

另外,在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还可以借助幻灯、电影、电视的多媒体电教设施,形象、生动地以一种视听结合的语言,引导学生多方面接受信息,也能够形象地在现教学内容。并能在兴趣盎然的情景中,学习知识,变抽象为具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可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走进语文艺术的殿堂。我认为以情激情,用艺术的方式让学生去感受语文的蕴藉之美,体尝语文的探求之味,享受语文的发现之乐,那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所在。

三、注重学习的外延,拓展学生艺术灵感

在完成第三册第一单元的诗歌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入作品后,受作品之境的感染,势必会或多或少地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激起相似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心物交融,心领神会。但我们必须看到,这不是教学终结,教师还必须及时提醒学生回过头来反复揣摩品味作品,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启迪。在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思考问题的主体权力。

1、课前营造情景

在上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篱笆那边》一诗时,为了让学生在清新、平淡的语言中切实体会作品表达的对童年的美好追忆,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去构造多项理解,课前我以“童年与成长”为话题让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并让个别同学谈谈自己童年和成长过程中的真切感受,明确在童年与成长中我们所感受到无形的约束无形的墙。在经过一番讨论后再引入《篱笆那边》的阅读理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用散文的语言改写诗歌。当我捧者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欣喜地翻看着,学生用自己活泼、鲜明的语言中不仅让我知道,他们真切理解了诗人清新、含蓄又凝练的语言背后蕴涵的难以言传的复杂的内心活动。而且让我又一次真切地相信生活才是学生感知事物的最佳泉源。

2、课外知识外延

在诗歌教学中,我常不自主地对学生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诗意地生活着。”诗意地生活着,是对人间、世界、社会、生活的关怀和怀有美好的愿望、情感的生活,是在生活中感触

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是远离粗俗、鄙陋、愚钝,是走向精致、高雅,聪慧的生活。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到用诗人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做到语文课堂的外延和生活的内延相结合,学会用诗歌的语言去表现生活,感知生活,哪怕是悲哀、无奈和叹息,就如《诗经》之《卫风·氓》的结尾,女主角面对婚变的痛苦,内心充满了无奈、寂寞与悲哀,但诗中却以一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露出人物遭受不幸后无尽的悲苦,耐人寻味。

教学《卫风·氓》这首诗时,我并没有讲解诗歌的最后一小节,而是在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1——5小节大意的基础上,给学生设置了两个外延的问题,进行课堂自由讨论:

1)女主角在经历了恋爱与婚变后,甚至得不到亲人的理解,我们是否能帮她想想解脱的办法呢?

2)根据现实生活,试谈谈你对古代爱情观、婚姻观的看法。(对比《我愿意是急流》和《致橡树》二诗。)

这样一来,通过对比阅读和比较古代与现实生活的婚恋观,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刻评价女主角在“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地时代显露出来地刚烈个性,一方面巧妙引导学生区分美丑与善恶,并体会到用诗的语言来表达现实生活的感受,更为直接地、深邃地凸现语文教育的真义——不仅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分辨真善美、假丑恶与做人的道理;不仅要体验作品的情感,更要从中懂得树立美好的生活观、人生观;不仅学习诗歌的思想内容,也学习诗歌的精妙语言。

我觉得,在诗歌教学中,其蕴涵的理义不仅是多项的,而且是深厚的,我们不可能一一在课堂上阐析。而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内心有许多你意想不到的灵光;教学课堂外还有更为广阔得空间;这都需要教育者去挖掘去发现,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自主权,创设课内外或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知识外延,拓展学生的艺术灵感,拓宽学习渠道,让学生更自主地更轻松更真实地学习语文,并在学习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既学语文,又学做人。真正做到诗意地活着。

总而言之,正如著名艺术大师罗丹说的那样:“动是一切景物的生命。”任何一门艺术,都昭示一种生命的流动,一种动态的旋律,它才是真正的艺术。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可以说,语文教学是一门高雅的人类艺术劳动,而语文阅读教学则是这种艺术活动最集中、最直观、最本质的反映。我们要让语文阅读教学充满流动美,就势必要注重优化教学结构的设计以及课堂氛围的创设、美化教师语言、开拓课内外知识延引,渗透美学教育,从而优化教学艺术,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美、结构美、语言美的有始有终的生命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