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孩子们


第一篇:《救救孩子们吧》

救救孩子们吧

今天读了复旦大学高材生毒杀同学的新闻报道,甚是惊讶!这是怎么了?细想这是高校教育之殇,这是初级教育之殇,这是基础教育之殇,更是国家教育之殇。

七八十年代,当我们读《少年中国说》时,那叫群情激昂,热血沸腾。当我们读《木兰辞》时,那叫爱国爱家,自立自强。当我们看《高山下的花环》时,那叫热泪纵横,斗志昂扬!爱国爱家,尊老爱幼,拾金不昧,助人为乐,时时刻刻心中都酝酿着自强不息的梦想! 课堂上,全力以赴,挥汗如雨;操场上,执着坚定,勇往直前;小河里,追逐小鱼,一路欢唱!心中有梦想,生活有希望,从早到晚,疲惫无限,收获满满!

八九十年代,老师家访,家长宴请,学校家长共同教育孩子健康成长。学生做作业,老师改作业;学生犯错,老师教育;家长到校,好话说尽,老师用心,学生用功,上下齐心,其利断金。

00年代,社会发展,经济提速。父母打工,孩子留守。爷爷疼爱,奶奶无奈。作业不做,教育不改。家长会不到,电话打不通,上课睡大觉,老师话不听。玩手机,看小说,家长想不通,无理闹学校,黑道白道一起上,大小孩子都效仿,学校老师很受伤。

看城市,家长进学校,心无底脚发软,见老师赔笑脸,宴请送卡还送钱。促孩子,上辅导,你也追,我也赶。从幼教到成年,琴棋书画练一遍。上高中考大学,就业门路实在宽。

瞧农村,乍富人实在多,手持智能机,臀坐吉普车。放下智能机,

掏出大哥大,满嘴不在乎,孩子可犯错。孩子不学习,老师管不着,狠话说一串,叫骂声不断。试问学生谁还管!

呜呼!农村家长怎么了,农村孩子怎么了,农村教育怎么办,农村学校怎么管!呜呼!有良知的人呀!醒醒吧!救救孩子吧!

第二篇:《救救孩子们》

救救孩子们

当我们埋怨XX(90?00?)后,感慨XX后,甚至说他们SB的时候,其实仔细想想,真正的SB是我们自己。(我们说他们缺少理想和信仰、强烈的反叛、过分自我和迷恋网络等等等等,为简短起见,不妨都用这两个频率极高的字母代替吧)

思想总是先于行动的,否则就是意外。正是我们给了XX后SB的思想,他们成了我们眼里的SB。

首当其冲的是教育的无奈和失败。

先是家长,往往只管生下孩子,养着孩子,给他们物质上的满足,很少甚至从不考虑他们精神上的需要。孩子面前,你是榜样,他们嘴臭、贪婪、自私、虚荣、任性、蛮横、冷漠、残忍甚至也在偷偷的学习伪善,难道这些是他们从奈何桥带过来的?问问自己吧,譬如几岁的孩子吸烟,天晓得孩子们的咳嗽比你和小三抱在一起还爽?再来说说学校,学校有时是无奈的,但绝对不是无辜的,所谓的培养人才,无非是“率”的考量,“率”是业绩的准绳,更甚至能决定学校的生死存亡,它是逼迫孩子们成为机器的最大凶手,对于“率”,不管你认可不认可,大家都认可的时候,你只能默认。大的方向,牵一发而动全身,考,本身无可厚非,然而有没有一小撮儿人敢于站出来给那群叛逆到让人哭泣的孩子说一声鼓励的话,和他们一起寻找一个新的方向,不让他们流落社会孤军奋战甚至还被围追堵截?

提到学校,不得不提老师们,请扪心自问,你们是在真心地教孩子们吗?“率”和“利”正如你们牵引孩子一样牵引着你们,那些考过之后余生再不提起的,正如浓烟下的利益,似乎可以不计代价的去获取。但不管如何,老师毕竟是老师,实实在在的,有证件在那里。无知的个别作家、明星、导演等等们,你们攫取利益的时候能不能不拿教育当挡箭牌?说的难听一点,谈教育,你们狗屁不是!我前面说过,思想总是先于行动的,否则就是意外,你虚构一个坏蛋,却让80后练成并将之流传发扬光大,那风头远远大过你的销量,原本可能个别几个会的,如中式英语般,随便谁都能蹦出几句,并由最初的沾沾自喜演变为习以为常。不要假装在跟孩子栩栩如生地说不要怎么怎么着,你那明明是在告诉他们去怎么怎么着;别说你不知道这样会教坏他们,那正说明你的无知,请不要装先知了吧!你们的青春期不是所有人的青春期,有条件的学生学着去那样“青春期”,条件不足的总感觉自己其实不坏还能再坏一点,再拍个三吧,或者拍个我们是坏孩子二,告诉未成年讨厌谁就睡谁,同时叫来警察,比告轮奸来的刺激。于是,有时候我宁愿看动画片,相对而言,我们的动画片还很纯洁,给我们欢乐的同时教会我们很多知识,可是孩子们的动画片呢?成年人才知道那是在搞什么吧!有些人真心想教育孩子的话,先多认识几个汉字吧。

网络,比书籍、电视对孩子们的影响还要大,他们是在电脑旁长大的。我很奇怪,浏览正常的网页也能蹦出色情的广告。宣传实物产品要配有裸露的美女,宣传虚拟产品更要有真实的或者动画的裸露,不用女人,或者女人不露,你们的产品就卖不出去?癌症村毒害了一个村子的人和他们的子子孙孙,网络又何尝不是癌症村呢,我们攫取利益的时候,考虑过孩子们的思想在一天天的癌化吗,于此同时,我们也免不了感染了。哪天我也想通了,哪怕我在网上只是卖个桌椅板凳,也得弄他几个近乎黄色的镜头,相信销量就上去了。网络上也有暴力,似乎黄色和暴力总是一起。听说法治社会古惑仔不如当年流行了,普国同庆啊。最应该提及的是游戏,游戏也是商品,跟钱密切相关,不挣钱的游戏没人去做,想挣钱就要更多的玩家,刚刚提到的广告吸引只是第一步,个个都黄色了,都吸引了,下一步就是留住玩家,那需要更多的吸引,更多的诱惑,于是就拼命地挖空心思去添加,有的让人杀上瘾,有的让人偷疯狂,无所谓道德了。

若是孩子们真有那么一天玩电脑游戏也玩累了,想要回到现实生活,坐上火箭飞遍全国看一看吧,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多少处孩子们活动娱乐的场所?正如电视电影书籍游戏,有多少是真正属于他们的!

第三篇:《救救孩子们吧》

救救孩子们吧{救救孩子们}.

——减负之我见

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一个学生似乎变成了一棵向日葵,但,原本金黄的笑脸变成了铅灰色,而且似乎经受了雨雪冰霜的侵害,叶片全都失去了生机。为什么如此?我不禁大惊失色,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学生比较单薄的身上背着一座书山,而且,他还在题海里使劲的划动„„

我猛然惊醒,原来南柯一梦。不过,略一思索,便心中了然: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作为初中班主任,我深深的知道,中学生们的苦辣酸甜,特别是学业负担过重的苦,似乎胜过黄连,那个累,似乎比马拉松运动员还要累。何况,人家马拉松运动员赛后还有休息的时间,我们的学生有吗?

初中生,都是青少年,原本应当有一个快乐的时光,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大自然,了解社会,培养锻炼各种能力,可是他们现在怎样呢?毕业班学生从早晨六点多到晚上七八点都要在校上课(甚至放学后有的学生还要补课“加餐”)。不是毕业班的年级的确没有在校补课,但学生家长却要自己的孩子到校外补课。很多省份的中考,过去生物、史地、体育等都不算中考分,可是现在,都算中考分了。明明是要求减负,难道这就是减负吗?在教育体制和教育评价的大棒下,为了要成绩,很多老师仍然留一些家庭作业,不仅作业仍是不减,学校教辅还是照发,有些家长还给学生买很多试卷、练习册等五花八门的辅导书,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简直就是背了一座书山啊!有的学校还经常考试:半月考,月考,期中,期末,甚至还有周考,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竞赛,考完试后还排榜公布名次,学生的心理要承受多么巨大的压力啊。学生们真的苦不堪言。想一想,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天没亮就上学,天黑尽还没回家,撂下饭碗就赶作业,睡眠不足八小时,经常考试排榜,孩子们的身心能承受得住如此沉重的压力吗?再扩展想一想,孩子们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古代农夫说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已经完全适合我们的学生们了!更何况,学生的身体每况愈下,考场昏倒的有多少?病秧子有多少?近视眼的有多少?曾经看过一段新闻,有一些大学生还要把自己的脏衣服邮寄回家,让爹妈来洗?哎呀呀,我们中国需要这样的“人才”吗?如果长此以往,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还能实现吗?

减负啊减负,快点真正的减负吧,再不减负,我们的后人“东亚病夫”的帽子又要戴上了!!!

兄弟姐妹们,叔叔阿姨们,国家领导人们,救救孩子们吧!{救救孩子们}.

国家已经出台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希望快些出台中学生的减负规定! 我要为真正的减负鼓与呼!

第四篇:《救救清华大学的孩子们》

救救清华大学的这些孩子吧

2010-01-12 18:31 | (分类:默认分类)

救救清华大学的这些孩子吧

——清华大学工物系教授程曜

清华大学关心学生的老同事,希望我能对清华学生的学习,写一些具体的看法。因为我刚从台湾过来,对一些在中国内地已经习以为常的行为,不会视若无睹。的确,内地学生的行为和欧美甚至港台学生的行为,大大的不相同。我们虽然不忍苛责,但是我们还是得认真研究,作为时代的见证。学生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中国的社会现状。优秀的学生可以先知先觉,在这个大变化的时代领先群伦,改变社会现状。

在全世界的瞩目下,中国和平崛起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同其时,全世界也正注视着这些国内一流大学的学生,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能耐,来面对二十年后的中国。我们当然理解,年轻人个人的问题,随着年纪的增长,一定会适当解决。而该思考的是,清华里学生的特殊现象,以及普遍不正常的行为。我们在国外一流大学的学生身上,都能见到那种与众不同的行为。甚至是一种被鼓励的傲慢和自大。到了中国,这种精英似的傲慢轻狂,往往混合着更多瓦解的道德观。到处都是无神、无政府、无信仰的无头苍蝇。

这个时代的中国,最显着的问题就是混乱的价值观。改革开放之后,沿海的区域发达了,大量吸收内陆的人力,也充满了各式各样的不劳而获的机会。只要占住了重要的位置,挡住别人前进,多少都可以获得一些利益。我们可以在清华大门口的街上,看到有些对红灯视若无睹的清华学生,一对对牵着小手闯红灯,悠哉悠哉漫游过街,可以让百辆车子紧急刹车而不以为意。难道这就是我们要训练的新中国一流大学生吗?2003年夏天我回台湾时,遇到了我的老师刘达中教授和作家陈映真。他们都问了我一个相同的问题“中国的中产阶级形成了吗?”我的回答如下,城市里的中国人有钱了,他们很注意自己的利益是否受损,但是要他们为公众利益付出一丁点儿,他们就不愿意了。当这些人没一点共识,没有一点共同价值观时,我们如何称之为中产阶级呢?这种中产阶级如果兴起,只能给中国带来更大的灾难,万万无法代表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再回到被惯坏的清华学生身上,他们一样具有全世界中产阶级斤斤计较的特性,却又不肯好好学习。总以为考上了清华,就能当总书记了。只要稳扎稳打,不犯大错,总有一天能飞黄腾达。知识的殿堂,不再尊重知识,正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耻辱。

我们在这里举出一些实际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要知识。大部份学生上课的时候,只留意老师放了什么资讯,可能要考什么。很少理会一堂课内所教的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这件事非常容易证明,只要上课明白说出的一句话,好像会考,他们就会回答。如果需要综合两句话的推理思考,他们就不知所措。即使心里明白,也不敢把心里明白的事情写下,或者尽量写的模棱两可,多拿一点分数。如果不给公式,学生不会算,也不敢推导公式。这样子的态度,不正是明证。他们上课,不理会老师推导公式的思路,大都死记最后公式的结果。

上学期我上完光学,考试第一题如下:“如果你的近视眼很严重,不戴眼镜能看清楚显微镜的影像吗?”这样的问题,一百个修课的学生内,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会答,还有四分之一答错。这个问题,起码清楚表现了两件事:一、课本里没有的他们不会;二、他们不看显微镜,也不看望远镜,只会使用全自动对焦的照相机。也许还有其他的原因,不过有一点我

确定,他们不会将上课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上。这些知识只是用来考试,让他们踏进大学之门。剩下百分之二十五的学生之中,才有一些是愿意知道,喜欢知道的人。

上个世纪美国着名的教育哲学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概念。我思考这句话三十年,回到祖国后,突然发现中国的现状和一百多年前的美国非常类似。当年的美国,被欧洲人瞧不起,认为美国人没有文化。虽然教育水准低落,却有欣欣向荣的活力。杜威说生活即教育,让美国的教育和实际结合起来,也去除欧式教育中的矫揉造作。中国的现代教育,应该吸取这个宝贵的意见。事实上,杜威为胡适的老师,正是胡适当年在大陆宣扬杜威的教育观,延续到台湾。而我回祖国后,见到学生的问题,似乎又回到胡适在北京的时代,一百年来没有多大的改变。{救救孩子们}.

学生们不敢问问题。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去理解这个现象。当然,我们在台湾对这个现象并不陌生。可是我们又可以看到,他们听一些演讲,如果授课老师不在场,他们喜欢在同学面前大放厥词,表现自己的能力,而往往不知道,问的问题和演讲有任何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不问问题。一、根本不知道有什么问题;二、怕在老师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影响分数;三、再次验证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知识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妆饰、和一个自己都不相信的模糊记忆。竟然有学生辅导员对新生说,你们尽量背,考完就忘记掉,不然无法应付接踵而至的课程。清华大学怎么能让这些不懂事的孩子扮演大人的角色,在学生内部流传一些不入流也不正确的观念,培养了一群自以为是的井底之蛙。

清华的学生还有一个特色。正是因为当年高分考进清华,受到了很大的奖励,从此就对分数特别感兴趣。学生之间,以分数作为一切评价标准,有了高分就高人一等。拿不到高分就去修更多的学分,来解释自己为什么拿不到高分。甚至有大学三年半修了一百八十多学分的例子,平均一个学期二十六个学分。这样的学生,往往对所修习过的课程一无所知。清华大学应该降低必修学分,严格把关控制品质。前些日子,我亲耳听到一位北大附中的老师说,现在四月正忙,过几个月学生进了大学就好了,只要交钱就能毕业。言下之意,大学教育不如高中教育辛苦。我想,这个看法在学生之间是普遍的,念高中比念大学辛苦。有的学生不但不认真念书,还敢来恐吓老师。我就碰到几个例子,找了教委来学校关说。清华大学严进宽出,已经是有名的了。□□□□之后,学校怕学生闹事,多少有点政治紧学业松。这件事再不倒过来做,抓紧学业放松政治,明显和经济崛起的中国发展方向背道而驰。中国放松人民币汇率和管制,已经箭在弦上,是多久才能完善银行体系的问题,是能忍受多少关税报复才开放的问题。只开放人民的口袋,不开放人民的脑袋。成吗?中共应该有更大的自信,经济发达后,中产阶级检查自己口袋和堵车的时间,远比思考的时间多。就算是八国联军再来犯,不到廊坊已经堵在津京高速路上,进不了北京的。学生也是一样,花脑筋赚钱的时间,远比思考的时间多。学生已经没有政治的热情了,学校不必太担心,应该好好的抓学业。混文凭不该毕业的,千万不要妥协,尤其是研究生。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喜欢动手。不但千方百计逃避动手,还会去耻笑动手的同学。作为老师的我,千方百计的强迫他们动手,甚至不惜以退学要胁这些学生。我必须承认,即使这样,仍然所获不多,或者面临损坏设备的风险。我们发现,学生有各式各样的理由不动手。背后的原因往往很简单,除了考试,他们几乎什么都不会动手。为什么会这样?首先,中国

传统士大夫的形而上观念,根深蒂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很多老师也不知道如何动手,由小学到大学一路因循下来。再者,现代的电脑普及,又有很多网路新贵产生。这种弄不坏、不必负责任的玩具,反而给了他们很大的动力。还有,动手的分数通常不好评价,老师会送分。学生花很大劲学习动手,不如一个计算所得数字的成本效益高。老师不重视动手评价,学生当然不会重视动手。系里和老师的研究室里,没有摆满手册和厂商零件目录,学生当然除了玩软的不能玩硬的。学生最常找的不动手理由,就是设备不够好或者没有设备。我们发现,最好的设备给他们,他们也不用,更何况让他们自己建造设备和修设备。最好的创新科研,绝对没有配套的设备。往往在设备不足的情况,才能激发想像力,开发出前所未有的科研方向。国外学校经常有一些竞赛,鼓励学生在有限的资源下,把所学知识运用来创造新的小发明。我们不也是该认真地考虑,采取类似的措施,释放学生的想像力和能量。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问学生,当光照到物质上,多少时间之内光电子会被释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一起回答:一个纳秒。这件事让我吃惊万分,他们可以由一个老师或某本教科书上得到错的答案,完全不思考这个答案的荒谬性,和教学的内容完全不一致。上学期在期末考时,我问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科学方法,物理学和你所就读的学科方法,有何不同?竟然有一个生物系的学生回答,物理有很多要背,生物也有很多要背,非常不容易同时记住。我宁可相信他在和我开玩笑,不然我如何自处,到底是怎么教的。中文的教科书有几个大弊病,略举两点如下:一,不与时俱进,不能不断再版,更正错误和更新知识;二,没有良好的索引和参考文献,学生学完之后,无法一辈子用来翻阅。学生宁可花钱买手机、电脑和配件,不肯花钱买一本好书珍藏,太令人失望了。好的外文教科书,都有中文翻译本,但是这些翻译本的再版往往跟不上时代。在中文教科书完善之前,我们只能大量使用外文书籍,而且减少学生使用翻译本的可能性。

如果大家不认为,上面列举的现象是我捏造的。不免要问,中国该何去何从?这些清华的大学生像是会考试的文盲,不但对知识不感兴趣,对文化也十分陌生。虽然可以随时琅琅上口一些专有名词,似乎学习了很多。但细究之下会发现,他们就像文化大革命里的样板戏,架势十足好看,内容简单易懂,却不深刻。我必须要说,这不只是清华大学一个学校的责任而以,应该是全体中国人的责任。我必须呼吁大家来救救这些孩子,把他们的思想紧箍咒拿掉,让他们开始思考。我们不能再纵容这些自以为是的清华学生。要让他们知道,如果不能够创造更进步的文明社会,就不配走出清华大门。要让他们知道,再聪明的人,也需要严格的锻炼。要让他们知道,世界不只是海淀清华园,而是五大洋五大洲。

另加:

大陆学生对学分的看重远胜于对学术的热忱,这是来大陆之前程曜所没有预料到

的,带着台湾尖端技术和设备过来启动实验室,在大陆却找不到从事高端科学的技术

员——“高顶尖都当教授了”,埋头演算和论文的学生又不愿将精力耗费在日复一日

的科学实验中;就拿手下最满意的学生来说,“你早上还要给他请安呢,昨天晚上睡

好了没?来实验室好吗?”程曜声情并茂地说,学生这种主动性的缺失令他备感失望

“问题不只发生在大陆,台湾也一样,对待科学的浮躁是全球的趋势,然而中国

要把眼界放在20年后的远景,如果中国不能重视,发展将是一句空谈。”{救救孩子们}.

记者:是什么激发了您写这样一篇文章的愿望?

程曜:最开始有这种想法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当时是学校领导希望我能作为一个局

外人写一些看法,希望我能作为学校教务参考。而且教育部的16号公文也希望老师能

对学生提意见。但我是一个作家,过去曾经作为欧洲一个杂志的代表,父母兄长都是

作家,一写起来都是类似于随笔的形式,而不是平铺直叙公文形式。而且,如果我想

帮助别人的话,公文式的建议能起多大作用我无法评估。所以一动笔就写成了这个样

子,也是学校领导没有想到的。

记者:最初发表在哪里?到现在有什么影响?

程曜:原来写完上交之后本来是校方用来透过正常管道收集意见的。但后来我母亲认

为这是社会问题,不是学校单方的错误,学生也很重要。虽然社会是改变不了,但学

生还是比较有希望的。所以我就在这方面下工夫。学生喜欢上网、看到好文章就转帖

,我就用他们喜欢看的形式,贴到网上,希望他们能转载,然后找到病根。

校领导看到我的文章后,说“当初不是想让你写这样的东西,但既然已经写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