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心肌梗塞


篇一:《心肌梗塞前兆》

心肌梗塞前兆

临床经验表明,心肌梗塞前兆时,应高度怀疑无痛性心肌梗塞的存在。

近期内,屡次发生胸背部闷胀、沉重或气短。

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气短,不能平卧,咳嗽,咳白粘痰或粉红色泡沫痰。 突然出现心慌、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

老年人突发的神志不清或意识丧失。

糖尿病人出现昏迷者。

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尤其在近期内出现者。

突发的不明原因的晕厥或抽搐。

由于心肌梗塞的预后与疼痛的程度无关,并且无痛性心肌梗塞由于老年人好发,且就诊晚,并发症多,易误诊漏诊等原因,死亡率反而高于有疼痛症状者。因此,临床上当遇到上述情况时,应及时做心电图等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一、梗塞先兆:多数病人于发病前数日可有前驱症状,心电图检查,可显示ST段一时性抬高或降低,T波高大或明显倒置,此时应警惕病人近期内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

二、症状:

(一)疼痛:心肌梗塞前兆为此病最突出的症状。发作多无明显诱因,且常发作于安静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久,有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效。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可无疼痛,起病即表现休克或急性肺水肿。

(二)休克:20%病人可伴有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10.7Kpa(80mmHg),甚至昏厥。若病人只有血压降低而无其他表现者称为低血压状态。休克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由于心肌遭受严重损害,左心室排出量急剧降低(心源性休克);其次,剧烈胸痛引起神经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此外,有因呕吐、大汗、摄入不足所致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存在。

(三)心律失常:约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多见于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为最多见,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如室性早搏,部位病人

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猝死。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也不少见,室上性心律失常较少发生。前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束支传导阻滞,下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见于心房梗塞。

(四)心力衰竭: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显着减弱且不协调,故在起病最初几天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烦躁、不能平卧等症状。严重者发生急性肺水肿,可有紫绀及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后期可有右心衰竭,右心室心肌梗塞者在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

(五)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增快等。此主要由于组织坏死吸收所引起,一般在梗塞后1-2天内出现,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一周左右。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种危重表现,心肌梗塞前兆特别是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死亡率最高,约有1/3—1/2的心肌梗塞患者在住院前死亡。若能及早发现梗塞前先兆症状并予以处理,至少可避免梗塞发生或使梗塞范围缩小。 心肌硬塞常见的诱发因素情绪激动;劳累过度;饱餐,尤其是进食脂肪过多的食物太多,造成本来已经狭窄的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大手术。此外便秘后用力解便、各种感染、休克、持续较长时间的心动过速及气候突变等,也可使冠心病患者诱发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常见的先兆症状:

1、心绞痛发作较前频繁,疼痛持续时间长,疼痛程度重,轻微活动甚至休息状态下也可出现心绞痛,服用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常伴有出汗现象,疼痛发作时患者烦躁不安;2、胸闷多伴随心绞痛同时出现,也可出现活动时心慌气短;

3、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样痰等急性左心衰症状;4、有时患者自感心慌气急,心肌梗塞前兆触摸脉搏为不规整脉,此症状可反复频繁出现;5、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嗜睡、烦躁、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等感冒症状或胃肠道症状;6、无心前区疼痛等不适,而表现为牙痛、胃部不适、左侧肩肿部酸痛。

急性心肌梗塞可在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青、中、老年人中发病,且因症状不典型不易被重视而延误诊断。因此,有以上症状表现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篇二:《心肌梗塞考试卷》

内二科三基考试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科别: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

1、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酶中升高最早的是

A.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U1) 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2(LDH2)

C.乳酸脱氢酶同工酶3(LDH3) D.谷草转氨酶(AST)

E.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

2.急性下壁梗死最易合并

A.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B.心房颤动 C.房室传导阻滞 D.室性早搏 E.室性心动过速

3.下列哪一项不是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A.胸膜炎 B.梗死后综合征 C.心脏破裂 D.室壁瘤 E.二尖瓣脱垂

4.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A.房室传导阻滞 B.心房颤动C.左前分传导阻滞 D.病窦综合征 E.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

5.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剧烈疼痛效果最好的是

A.吗啡 B.硝苯地平C.硝酸甘油 D.消心痛(异山梨酯)E.罂粟碱

6.心肌梗死后24小时内应避免使用

A.吗啡 B.度冷丁(哌替啶) C.洋地黄 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E.速尿

7.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休克时禁用

A.糖皮质激素 B.洋地黄C.去甲肾上腺素 D.多巴胺E.异丙基肾上腺素

8.判断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最有价值的是

A.血清磷酸肌酶增高程度 B.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增高程度 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程度 D.乳酸脱氢酶(LDH)增高的程度 E.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增高的程度

9.急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主要鉴别点是

A.是否有频发室性早搏 B疼痛的部位 C.是否伴有血沉增快

D.是否伴有ST段抬高 E.肌酸磷酸肌酶同工酶增高

10.急性心肌梗死最早的心电图改变是

A.异常宽深的Q波 B.ST段明显抬高 C.T波倒置 D.T波高耸 E.ST段压低

11、心脏行猝死最主要的原因

A.二尖瓣脱垂 B.心肌病 C.主动脉瓣狭窄 D.冠心病及其并发症 E.急性心肌炎

1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是

A.左旋支 B.左前降支 C.右冠状动脉后降支 D.右冠状动脉 E.左冠状动脉主干

13、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是

A.胸骨体下段之后 B.心前区 C .心尖部 D.剑突下 E.胸骨体中、上段之后

14、不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的特点是

A.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当时发作 B.部位在胸骨体中上段的后面

C.呈压榨样疼痛 D.有压迫感及紧缩感 E.常放射至右肩、右臂内侧

15、男,42岁。劳累时心悸、气短2年,腹胀、尿少3天。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室率110次/分。胸部X线示心胸比值65%,肺瘀血。

有助于该患者诊断的辅助检查是

A.心电向量图B.超声心动图C.心导管检查D.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E.心脏核素检查

16、男,48岁。发作性胸痛一月,每次发作含硝酸甘油后缓解,考

虑冠心病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A.心脏X线摄片B.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C.放射性核素检查D.动态心电图E

.超声心动图

17、男性,55岁。肥胖,血压达21.3/12 kPa(160/90mmHg)已十年,近一周来,在早晨锻炼时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有窒息感,疼痛约持续5分钟左右,急送医院检查心电图发现,Ⅰ、Ⅱ、aVF、V5、V6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0.1mV,T

波倒置,应首先考虑诊断

A.隐匿型冠心病B.高血压危象C.心绞痛型冠心病{怀疑心肌梗塞}.

E

.心力衰竭型冠心病 D.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18、变异性心绞痛患者首选药物是

A. 胺碘酮 B.ACEI C. 利多卡因 D. 硝苯地平 E.普萘洛尔

19、男性,54岁。1年前日常活动后出现胸骨后疼痛,每日2~3次,近2月发作次数增多,每日5~6次,轻微活动也能诱发,发作的心

电图ST

段呈一过性水平压低,应诊断为

A.稳定性心绞痛 B.不稳定性心绞痛C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D.中间综合征E.变异型心绞痛

20、男,40岁,半年来剧烈活动时诱发胸骨后疼痛,休息数分钟可自行缓解,近3天来发作频繁,且于上楼或步行时均可诱发,夜间也有发作。BP:17.3/10.6kPa(130/80mmHg),P:60次/分,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是

A.硝酸甘油静脉点滴+肝素静脉点滴

B.消心痛+倍他乐克+阿司匹林口服

C.消心痛+硝苯地平口服

D.尿激酶溶栓治疗

E.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21、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开始升高为急性心梗后

A.1-3h B.4-6h C.7-9h D.10-12h E.13-24h

22、急性心肌梗死时,特异性最高的血清标志物是

A.LDH B.a-HBDH C.SGOT D.TnI E.CPK

2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血清CK-MB浓度的典型变化为发病后

A. 6~12小时达高峰 B.13~15小时达高峰

C.16~24小时达高峰 D.25~35小时达高峰

E.36~48小时达高峰

24、男,50岁,1周前心前区剧烈疼痛,随后心悸、气促,怀疑急性

心肌梗死。为确诊最有帮助的酶学检查是

A. LDH B. GOT C. CPK D.肌钙蛋白T

25、此时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为 E. CPK同工酶

A.Killip分级IV级 B.Killip分级III级

C.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IV级 D.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III级 E.全心衰竭

26、急性心肌梗死4小时,最适宜的治疗方案是

A.哌替啶 静滴硝酸甘油 B.溶栓治疗 静滴硝酸甘油

C.射频消融治疗 静滴硝酸甘油D

.静滴硝酸甘油

E.糖皮质激素 静滴硝酸甘油

27、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首选药物是

A.慢心律 B.普罗帕酮(心律平)

C.奎尼丁D.β受体阻滞剂E.钙拮抗剂

28、男,40岁,因心前区剧痛12小时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住院。心电监护示频发室性早搏和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首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

A.乙胺碘肤酮 B.利多卡因 C.溴苄胺 D.倍他乐克 E.慢心律

2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疑有早期心源性休克末梢循环改变,血压90/70mmHg(12/9.3kPa),尿比重1.016,中心静脉压13cmH2O。治

疗时应首选

A.肾上腺素B.低分子右旋糖酐C.西地兰D.硝普钠E.心痛定

30、男性,72岁,因持续性胸痛6小时入院,查体双肺底有少量湿啰{怀疑心肌梗塞}.

音,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该患者心功能分级为

篇三:《心梗三项检查意义》

心梗三项检查意义

肌钙蛋白T (Troponin T,TnT)

心肌来源的肌钙蛋白T(cTnT,分子量39.7KD)是心肌损伤特异的、

灵敏的标志。较cTnI有统一的cutoff值;无交叉反应。

1、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特异性>98%,在AMI发病后3-4小时,

血清cTnT含量升高,并可持续14天之久。

2、用于当怀疑心肌细胞损伤的患者。例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现或者排除急性心肌梗塞和亚急性心肌梗塞,用来评估梗塞的严重程度,通过发现微小面积心梗来对不稳定心绞痛进行危险程度分级)。在心肌的感染中(例如心肌炎)以及由机械,电和化学原因诱导的心肌损伤(冠状动脉支架成型术 PTCA)等,心脏手术,心脏移植,心脏换瓣,心肌毒素,等原因均可以造成TNT升高。cTNT在心肌损伤2-8小时

释放入血。cTNT有2小时-14天的诊断窗口。

3、检测血清cTnT对心肌缺血性损伤,如:AMI和心肌炎的诊断,以及监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程和危险性评价均有重要意义。在30%肾功能衰竭的病人血清中,cTnT可升高。临床资料表明:该类病人患

继发性心血管病发症的危险性升高。

4、灵敏度较低,结合Myo和CK-MB对早期胸痛病人的评估起决定性

作用。

5、还可作为溶栓治疗后再灌注成功与否的灵敏特异指标。

正常参考值:0.01-0.03 ng/ml

肌红蛋白 (Myoglobin)

肌红蛋白是一种细胞浆蛋白质,存在于心脏和骨骼的横纹肌中,具有转运氧气和储存氧气的功能,分子量17.8KD,由于分子量较小,当

肌细胞受损时,肌红蛋白很快被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中。

1、检测及红蛋白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再度梗死以及观察溶栓治疗后成功再灌注的重要指标。急性心梗后最早(1-2h)出现升高,梗死发生后4-12小时,肌红蛋白的血浓度达到最高值。24小时后恢

复到正常值水平成“多峰”现象,灵敏度优于CK-MB。

2、灵敏度高,最早排除AMI;阴性预测率为99%。

3、多种肌病(如急性肌损伤、肌营养不良、肌萎缩、多发性肌炎等)

升高。

4、急慢性肾功能极度衰竭、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长期休克等会升

高。

正常参考值

28-72ng/ml

25-58ng/ml

肌酸磷酸激酶—MB同工酶(CK-MB)

检测血清CK-MB质量是诊断心肌缺血性损伤的重要指标,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症状发生3-8小时就可在血中测到,并可根据

病情维持可测水平至较长一段时间。

其他一些临床情况,如横纹肌溶解和中风,CK-MB也可以升高就实验室诊断而言,检测CK-MB、TNT和肌红蛋白就能够对以上疾病作鉴别诊断。CK-MB检测的灵敏度取决于标本采集的时间,因此,系列动态

检测具有实际意义。

测定质量与测定活性方法相比,其优点是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不受体液中其他物质的影响,特别是抑制剂和激活剂的影响,当血液中有酶抑制剂存在,或因基因缺陷,合成了无活性的酶蛋白时,可以测出灭活的酶蛋白量,有利于疾病诊断和科学研究。因而肌酸激酶同工酶

MB(CKMB)质量测定较活性测定对疾病的诊断价值高。

正常参考值

肌酸激酶同功

酶 男

性:<4.94ng/ml

(CK-

MB)

女性:<2.88ng/ml

B-型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

1.NTproBNP和临床诊断

(1) 诊断心力衰竭(HF)

由于心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较多且缺乏特异性,不同患者的 临床表现存在个体差异且与年龄、心功能受损程度、病因、病程密切相关,所以临床上难以采用单一的方法确诊心衰。血浆中的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输出量呈负相关关系,可以间接反映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在没有心力衰竭表现和左心室功能衰竭的患者中,NTproBNP水平最低;在确诊左心室功能衰竭但没有出现急剧恶化的患者中,NTproBNP水平中等程度增高;在心力衰竭处于失代偿期的患者中,NTproBNP水平最高。因此,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参照CHF的Framingham诊断标准,NTproBNP在CHF实验室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在心力衰竭晚期患者中,有时可出现NTproBNP低

值的逆向现象,这可能是心室释放NTproBNP衰竭所致。

(2) 鉴别诊断呼吸困难

依据NTproBNP水平升高来鉴别心力衰竭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比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诊断更具精确性(P<0.001)。选用ROC曲线进行评价,BNP以100ng/L为诊断界限的灵敏度是90%,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