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论证因果论证事例


【篇一】假设论证因果论证事例议论文“假设论证法”教学模式探究

南平八中语文组彭静芬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写作最能够反映一个人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针对福建省高考的实际情况(文体限制为议论文或者记叙文的新材料作文),我就如何写好一议论文论据假设论证法论证模式

在指导议论文写作的课程当中,语文老师最害怕的是: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没有素材,脑袋空空。因此,我们通常会给学生印制丰富的论据材料。所以现在,我在批改作文时,会看到较多新颖、典型的事例。同学们会绞尽脑汁地想用各种各样的例子来论证观点,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新的问题又摆在了我们面前,同学们在选取论据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怎样组织论据,经常是在堆砌素材,缺乏有力的论证。在此,我就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写好议论文的论证语言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请把下面几段话用“假设论证”法进行分析:

示例:1、“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蛋,当你画了一个,再去画另一个时,形态又不同了。即使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形态也有很大的区别。只有把画蛋的基本功练好了,才能画出更好的画。”达•芬奇老师的谆谆教导,说出了一个真理:基本功训练很重要。由于达•芬奇从师阶段培养了扎实的画画基础,他后来成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的画家。

鉴于学生在平时的优秀作文中已经接触过“假设论证”法,我先让学生自己写一写。由于他们的能力不足,我看到了这样的论述:如果他没有扎实的画画基础,他就不会成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的画家;如果他没有听从老师的谆谆教导,他就不会耐心画蛋;如果他没有耐心画蛋,他就不会画出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几乎都是同一种论调,同一种模式:“如果他没有……,他就不会……”。其实,这种现象在议论文写作中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在同学们的印象当中,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就是“如果……,就……”,所以就把它一贯到底。在分析完同学们的论证之后,我把一段比较深刻的论证段落展示主来:

(“假设论证”法)试想,他没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不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同一对象的细微差别,不能发现创作对象随着光影、色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认识到“世界上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鸡蛋的”,他能创作出被誉为世界画坛一绝的《蒙娜丽莎》吗?那“神秘的微笑”决不可能是信手就能抹出来的。干什么事,都要从打基础开始。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也是达•芬奇画蛋的故事给予人们的深刻的教育意义所在。

在列举完第一个范例之后,我继续把另外两种常见的模式示范出来,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系统的概念。

示例:2、缩小痛苦,百折不挠,人生才可能璀璨。“甫者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身怀用世之心的杜甫,命途多舛,颠沛一生,但他始终以仁圣襟怀观人视物,将挫败与坎坷当做人生的历练,即使在忧郁的深渊中仍然不懈追求,终于以字字句句饱含生命力的诗作,成为唐诗这一宏丽壮伟的琼宇中巨实的一株栋梁,享有“诗圣”的称誉。

(“假设论证”法)范例显示:假如杜甫在那个世局纷乱的年代不堪命运的捉弄而随波逐流,假如他无法正视如黄叶般飘摇孤寂的生命而丧失人生的意志,假如他无法承担失意,离索的痛楚而放弃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么,他怎能吟出不朽的“诗史”之作而震古烁今?正是那份对痛苦的淡然,让杜甫在西南一隅活出了“月白清风一草堂”的旷达,成就了他的璀璨人生。

示例:3、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然导致失败。燕国寿陵的少年觉得赵人走路好看,便远行到赵国的邯郸来学步。但他盲目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得爬回燕国的下场。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举止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型。真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吞进肚里。

(“假设论证”法)范例显示:倘使燕国的寿陵少年能在学步之时,融进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燕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被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拜倒。

紧接着,我让学生找出“假设论证”法的表述模式:

(1)试想,(如果)他(她)没有……,(就)不能……,(就)不能……,(就)不能……,他(她)能……吗?

(2)假如他(她)……,假如他(她)……,假如他(她)……,那么,他(她)怎能……?

(3)倘使他(她)……,可能……;假若他(她)……,或许……。

我们不难发现,前面两种格式实际上是相反的。如果你列举的是一个人物的事件,在叙述完之后,不要一味地使用“如果……,就……”这种表达方式,应该用一个条件加三个结论的模式(第一种模式)或者三个条件加一个结论的模式(第二种模式),这样就形成了一组排比句,再加上反问或是设问句,整个宏大的议论气势就不言而喻了。但是,假如你连续地列举了几个例子,你最好运用第三种模式。这样,在一在选用假设论证法时必须先较完整地引述论据,然后再提出形成条件不存在的假设,进而推导出一个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果。如果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就从反面来论证;如果你举的例子是反面的,就从正面来论证。

二、“假设论证法”的有效训练。

理论必须联系实际。为了使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写好一篇规范的议论文,我缩短了写作周期。每一周都写两段,我称之为“论证提高”训练。我在讲完了假设论证法之后(其它论证法也是如此)就立刻进行段落训练,并且立即批改,及时更正不规范的论证方式。这样既缩短了周期,不但能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也能有效地加大作文的训练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鉴赏能力。

总而言之,要想要提高议论文的论证语言,一方面是要让学生掌握好关联词语及推理形式;另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多看、多想,体会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语言的敏感度。

【参考文献】

《高中议论文课时写作教程》,第115页,文汇出版社,主编余发亮。

《高中议论文课时写作教程》,第115页,文汇出版社,主编余发亮。

彭静芬

【篇二】假设论证因果论证事例事例分析论证的方法(教师word版)

作文教案——如何分析论据使说理透彻

【教学目标】

学习议论文展开分析论证的方法: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意义分析法、正反

对比法、比较分析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学习几种分析论证的方法

2、 难点——对几种方法的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

1、 师生讨论法

2、 学生修改法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了解分析论证的必要性

2、 学习因果论证法、假设论证法

【教学过程】

一、 明确本节课的训练重点 :学习几种分析论证的方法

强调对作文素材进行分析论证的必要性

1、出示一段话:

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不少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就遭遇过被“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而是抓住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在一个小店铺里工作,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在做好营业工作之后,分秒必争,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2、学生思考: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论据能够很好地证明观点吗?

3、明确问题:观点+材料=作文的失败

高考通常有这样一类考生,他们写议论文的时候,只会提观点和摆材料,以叙代议,通篇作文没有一点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这类考生往往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这类作文只能给到中等以下档次。

二、 因果分析法

(一) 事例感知

1、出示一段文字:

“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

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里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

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

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2、学生思考:这段文字在使用论据进行论证的过程中有什么优缺点?

学生交流,明确:

优点:观点明确,论据丰富

缺点:“观点+论据”格局

弊端:叙而不议,堆砌材料。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

的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

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

3、出示修改后的效果让学生充分感受:

“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

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里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

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这都是幼时曾经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

(二)事例分析

1、学生看下面一段文字,思考:文段在叙述完论据后,是如何进行扣论点分析的?

自信,但不能盲目。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

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

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思路:摆事实——究原因

(三)方法运用

1、方法运用一

①学生阅读文段,然后用因果分析法进行修改

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

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②交流修改的结果

③修改示例: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

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2、 方法运用二

①学生完成下列文段的填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唐太宗视民如子,垂拱而治,那是因为_a_。岳武穆统帅“岳家军”,屡战金兵,频频告捷,那是因为_b_。毛泽东同志率工农红军,以持久之战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为_c_。以往凡有所成就的人和集体,无不严于律法,以成文的规定来约束。因为他们知道在绝对自由之下的惰性将急剧膨胀,只有在适当的管束之下,人才能发挥出潜在的能量,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

②学生展示

③出示参考:

a、他对百司之职了如指掌,胸中有安民治国平天下的策略,于是百姓安居乐业。

b、他有严明的军纪,赏罚分明,于是金人喟然而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c、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主义”,严格执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日伪不得不缴械投降。

三、假设论证法

1、阅读文段,思考:本段文字在叙述完论据后,又是如何对事实论据进行分析的?

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

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2、学生表达观点,分析明确:

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事实论据] 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观点的反面假设);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得出与论据相反的结论)。[假设分析] 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观点]

3、 方法归纳:

对语段进行假设分析时,如果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应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举的

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应从正面来假设分析。

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事例和析例正反映衬,很

有说服力。

4、练习:请运用假设分析法在该段文字的末尾添加一段分析文字。

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然导致失败。燕国寿陵的少年觉得赵人走路好看,

便远行到赵国的邯郸来学步;但他盲目模仿,最后竟然忘记了自己的步伐,落得爬回燕国的下场。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举止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型。

5、学生展示,出示示例:

倘若,燕国的寿陵少年能在学步之时,融进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假设论证因果论证事例

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观点的反面假设];那么,他就不至于爬回燕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被他人推崇的步伐[得出与论据相反的结果]。假如,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观点的反面假设];或许也就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得出与论据相反的结果]。

四、布置作业:

 请以“生活需要微笑”为论点写一段文字。要求 ①要有事实论据 ②使用因果分析法或

假设分析法对论据进行分析。③不少于200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意义分析法、正反对比法、比较分析法

【课时过程】

一、学生展示作业完成情况

二、意义分析法

(一) 明确方法意义

意义分析法就是透过论据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所蕴含的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要害、危害等 ,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二)方法运用示例

【叙述】有这样一则故事:五只青蛙比赛爬高,面对高墙,围观的青蛙不停地说:“太高了!太高了!”结果四只青蛙“知难而退”,只有一只耳聋的青蛙爬到了顶点。第二次爬更高的墙,围观的青蛙不停地打气,四只青蛙获得了成功,而那只耳聋的青蛙却面对遥远的目标摔了下来。

【意义分析】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能否战胜困难,我们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因素。

(三)方法运用

学生补出文段所引用的资料的意义分析:

还记得赵括“纸上谈兵”和马谡“痛失街亭”的故事吗?它象两面警世钟,时刻在警醒世人: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也曾说过:“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在我们中国,这方面的格言警句更是俯拾皆是,举不胜举。象“谦受益,满招损。”“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

一得。”“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等等,无一例外,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 。

(四)学生展示,出示示例:

a、需要听取别人意见的时候,一定要虚心请教,千万不要自以为是

b、虚心听取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以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三、正反对比法

此种方法学生较熟悉,简单了解即可。

(一)明确特点:正反对比有两种情况:一是摆出一正一反两个例子,同时还要对它们作进一步分析。一是只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里面含有正反两种因素,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性分析,重在分析,不是例子。

(二)分析下列文段,抓住论证角度,将文段修改为正反对比式: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

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转到另外一个方面,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

(三)学生修改,展示

(四)出示示例:

【篇三】假设论证因果论证事例新托福独立写作的假设论证写法

新托福独立写作的假设论证写法

摘要:新托福独立写作的论证方式和雅思大作文的论证方式有着一定的差异,这个差异主要体现在论证方式的种类数量上,雅思大作文的论证方式相对比较集中,主要是举例,因果和对比等;

而新托福独立写作的论证方式除了这几种外,常见的还有假设,让步,排比等。在接下来的文章里,小马过河专家将和考生们一起来看看独立写作的这些常见论证方式。

首先在因果和举例法的使用上,独立写作经常是先因果后举例的组合,在给出一个分论点后,通常先通过解释其背后原因作为发展的第一步,然后根据原因的内容再辅以例子进行详细说明。这样论证的优点是:逻辑编排上更有层次感,属于递进式的论证。以下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First of all, the reason why dance in a particular country is so unique is because many art forms are put

together. People need music, costumes, singers and of course dancers to perform. Each of these art forms is unique and singular for every country.

这个段落的第一层发展是由“原因”开始的,通过解释原因来说明舞蹈为什么可以将很多不同艺术形式结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一原因举些例子:

In old times people gathered to celebrate or mourn and every occasion had their own music and costumes. For example, ancient tribes painted their faces with ugly and strange pattern, put on colorful clothes and made strange movements around the fireplace.

通过这个例子,读者就能很好地明白舞蹈结合不同艺术的方式了,而且古老部落以舞蹈形式祭祀这种场景我们在很多电视和书上都看到过,因此很容易就能理解,这样的话本段的论证目的就可以很轻松地达到了。

First of all,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a child to grow up in a healthy environment. Children need fresh air, not polluted by the huge amount of cars and factories of the modern city.

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也是进行第一层“原因”的分析,即对于孩子来说需要新鲜空气等良好环境来健康成长。那么接下来如果要举例的话我们一般可以从提供这样良好环境的地点出发:

In the country they can spend more time exercising and walking with their friends.

在郊区或者农村这样的地方,孩子不仅可以有新鲜空气,水,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中锻炼和参加其他社交活动同样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Mental games for adult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Adults learn co-operation, discipline, team work,

self-confidence.

看了这几个例子,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在这些因果法的句子里都没有出现很明显的所谓“信号词”,比如because, since, as这类的。其实句子中没有明显的连词不代表它的逻辑意思就不好,恰恰相反的是很多高分的文章它的句子衔接讲究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通过意思的紧密衔接来很好地表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比如上面的这个例子,划线句子其实可以在前面加一个“This is because…”之类的句子或者是连词,这样的话我们一看就能明白作者是在说明原因。接着这个原因,我们可以举一些具体益智游戏比如下棋等:

Scientists say that the brain cells of grown up people can grow with the help of mind exercising. The simplest way to exercise one's mind is through mental games. For example, playing chess makes people think, try to predict events, follow the strategy of an opponent.

作者一共举了2个例子,我们要注意的是引用科学家或者专家的研究结果也算是举例的一种形式,但是由于不是很具体,所以一般我们会继续辅以另外一个例子来深入说明。

Second of all, close friends have more familiar atmosphere. They can share many beautiful moments and thoughts. For example, I have only two close friends - my husband and my classmate. I can share my worries and great news and can tell everything to them.

有些时候在因果论证后的举例可以介绍一下亲身经历,这样的举例尽管简单,但是由于是结合真实的情感在里头,所以更具有说服力。

其次是连续使用因果论证,这对于学生的逻辑性有很高的要求,一般来讲,要论述清楚一个分论点,在进行因果论证时既要保证观点展开的合理性,也要保证论证方向不偏离主题太远:

First of all, I believe that studying history and literature is important for the range of interests of students and people on the whole. It extends the range of interests and teach people to analyze their history. Every person should know the history of the country where he or she was born. Knowledge of one's roots and origins gives the opportunity to understand many things that are around.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清楚上面这个例子中的三个因果论证:第一层是原因,第二层还是原因,而第三层则是结果:“因为学习历史和文学可以拓展兴趣”---“同时又因为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国家的历史”---“所以进而了解这些知识和其来源能给人们认识周围世界的机会”。

接下来将继续为各位介绍其他论证方式组合,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假设和举例法以及因果法的组合。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First of all, I want to say that obstacles make people stronger. By overing difficulties people gain

priceless and essential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f one has to struggle with a disease he will bee stronger either in a physical way or in a mental way. A person bees more patient, more self-confident and more attentive. These qualities will help him to win his disease.

在这个主体段里,作者首先进行了假设论证,由“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开始,假设某个人在与疾病作斗争并且战胜了它以后,此人在身体或心理层面一定会比以前更坚强,从而可以得出后面的结论,即由于人生中面对挫折,所以一个人可以变得更有耐心,自信等。这样的一种组合论证方式,其优点在于无须给出亲身经历或者一个具体的例子,直接建立在一个“虚构”的人或事上,同时借助于之后进行的“结果”论证,使得这个假设的成立更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在举不出合适的例子或者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使用这一组合的优点就不言而喻了。的确,在之前的论文中,笔者已经和大家分享了每种论证手法的常用连词和句式,不使用连词并不代表它没有逻辑关系,有时候这种因果的逻辑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经过反复练习后大家一定可以逐渐熟悉这一写法。

以下我们再来看一个观点相反例子:

From the other side, if I need to notify my bank that I am going to close an account I do not want to spend my time driving there, waiting for my turn and talking with a representative. It is easier for me just to call or e-mail them. It saves my time and my bank's too.

这个段落中的组合只包含了假设和因果,而这层“因果”关系我们从句子的意思仍旧可以很快判断出它是在说“原因”,若一定要使其在“形式上”成为“原因”的话,我们可以在这个句子前加上“This is because”即可。

In my opinion life would not be worth living without goals. If people would be satisfied with all they had we probably would have to live in caves. So, it does not matter how many goals were achieved we will find new ones in order to acplish them all over again.

在进行假设时,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2层假设,且彼此间形成对比,这样的假设论证的效果更强烈,在上面的例子中,作者通过假设一个上课风趣的老师和一个上课枯燥的老师的课堂效果作对比,突出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看了上面的论述,想必大家已经对这第2种论证组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吧?结合上一章节的因果和举例的组合,我们可以在新托福独立写作中进行不同的搭配,既可以在同一段落中同时使用,也可以分段落使用。在下一章节中,笔者将继续对于其他重要的论证组合做深入的探讨。

【篇四】假设论证因果论证事例议论文写作系列学案——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

议论文写作系列学案

第三课时 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

【专题概述】

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构成的。有了鲜明的观点和典型的论据,还需有论证。所谓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说明论点的过程。一篇议论文说理能否让人信服与论证是否有力度是分不开的,而要做到论证有力度,须学会综合运用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法、引用论证法、比较论证法(类比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假设论证法、因果论证法、归谬论证法等。

【方法指津】

如何运用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现就常用的几种论证法一一介绍。

一、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卓有成效的一种推理方法。因为任何观点不能孤立存在,而事实胜于雄辩,最具说服力,所以例证法是一般议论文都要用到的。假设论证因果论证事例

运用例证法要注意不能只把例子摆在论点后,而不去揭示论点、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加以充分的分析、说理,就不能把观点阐述清楚,文章就会变得简单化,缺乏内在的逻辑力量。摆出事实后,需要讲道理。请看《相信自己》中的片断:

成功的人,无不是相信自己的人。这是一种自信,一种人生的饱满。相信自己,我有我的原则;相信自己,我有我的判断;相信自己,我的命运由自己主宰;相信自己,不在纷纷流言中乱了阵脚!比尔·盖茨中途放弃了哈佛,毅然退学,不顾身后有多少人说他“昏了头”,因为他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会在软件开发上有所成就;武则天,每做出一事便不动摇,不因臣子议论而妥协,因为她相信自己的智慧与果敢,更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不在众人议论下放弃自己的立场,不作随风倒伏的墙头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这一片断为了论证“相信自己,不在纷纷流言中乱了阵脚”的观点,举了比尔·盖茨和武则天的例子,作者或先举例后分析,或边举例边分析,富有逻辑性。

二、引用论证。

引用论证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它的好处是丰富论证的内容,增强论证的权威性,对论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和举例论证一样,对于引用的词句,一定要根据文章的观点加以分析。请看《语言与沟通》中的片断:

语言的沟通不只是几个字的发音问题,更多的时候要求我们把话说好。列宁说过:“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由此观之,说废话不如闭口不说,它只会给有识之士带来烦恼。我们在社会活动中,在人与人的交往沟通中,最忌讳的便是油嘴滑舌。 这一片断引用了列宁的名言,并加以分析——“说废话不如闭口不说,它只会给有识之士带来烦恼”,论证了“语言的沟通关键在于把话说好”的观点。

再看《要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中的片断:

孔子的学生子贡说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如果说一个古代的“君子”能做到这样,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革命者,就更应该做到

这样了,因为我们为群众工作之心,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知比古代的“君子”要高多少倍。

这一片断在引用了子贡的名言后,加入自己的分析——“因为我们为群众工作之心,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知比古代的‘君子’要高多少倍”。有力地论证了“要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观点。

三、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用打比方来论证论点的方法。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生动,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的喻证法运用得很经典。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混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十分贴切,浑然一体,令人信服并不由得拍案叫绝。 运用比喻论证时,同样需要加以分析。有篇高考优秀作文《机遇》这样写:

有些成功的得来,往往看似一蹴而就,带有一定的“机遇”,实际上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宛如一粒种子,深深埋在土壤之中,不断地吸收养料水分,苦熬过严寒和干旱,日益具备了破土而出的条件,而这时,“机遇”便宛如适时的春雨,使种子得以顺利地发芽、开花。我认为成功与机遇的关系就是如此。

以上片断中,“‘机遇’便宛如适时的春雨,使种子得以顺利地发芽、开花。我认为成功与机遇的关系就是如此”这一分析很有必要。不过,运用喻证法要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

四、类比论证。

所谓类比,就是借助某一个或某几个类似的故事、实例或写作者安排的情境,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运用类比要注意所选取的“类体”要同类,不能相对或相反;在类比之后要剖析,一语破的,一针见血。

类比法富于启发性,它深入浅出,使读者易于领悟抽象的道理,可使文章简练生动。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将自己受蔽于妻、妾、客这个事例与齐王受蔽于宫妇左右那个事例进行类比,从而得出了“王之蔽甚矣”这个具体的、特殊的论点。分析入情入理,道理清晰明了,齐王顿然明白,欣然接受。

再看下面两个片断:

1.演戏,要布景,没有布景,光几个人走来走去,乏味。记人叙事,也讲究环境烘托,同样道理,议论说理,揭示论点,也要有一点衬托,也要有一点背景。(《衬托不可少》)

2.鸟儿飞翔需要浮力,轮船在大海上航行需要动力,人要取得成功也离不开毅力。(《谈毅力》)

例1中借“演戏,要布景”类推出“写文章也要有一点衬托”的道理,例2借“鸟儿需浮力,轮船需动力”类推出“人要取得成功也离不开毅力”的道理,类比都很贴切。

由上述例子可知,客体事物在论证中起着印证主体事物所具有的某些性质,进而证明论点的作用,所以,实质上是一些特殊的论据。

五、对比论证。

所谓对比,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正反进行对比,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就能得到直露显豁的表现,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例如《劝学》中有一段: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

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这里把“骐骥”和“驽马”,“蚓”和“蛇”从自身条件优劣、态度、最后努力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自然得出结论:学习要持之以恒、专心一致。

六、假设论证。

就是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条件与结果的比较中,其形成条件的必然性就得到了有力的论证。例如《六国论》中的一段分析: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再如《虚心纳谏与国家兴亡》中的一段分析: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假如当初项羽能虚心纳谏,戒骄戒躁,何至于落入身死东城、自刎乌江的下场呢?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如果唐太宗不能采纳魏征的逆言劝告,又怎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善纳人言者,昌;不善纳人言者,亡。

运用假设论证要注意反面的事例正面假设,正面的事例反面假设。

七、因果论证。

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也称为因果分析法。 事物都有自己的原因和结果。从结果来找原因,或从原因推导结果,就是找出事物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和规律,这就起到了证明论点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的作用。假设论证因果论证事例

1.原因分析,即从现象出发去寻找原因,探寻现象的深层问题。

例如《近墨者黑》一文中引用“孟母三迁”这一事例后的一段分析:

为什么孟母初居墓旁,孟子便每天只会学哭呢?这是因为人有社会属性,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直接联系,一个人的性格行为,不可避免地要烙上周围环境的印记。所以说,近墨者黑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

2.结果分析,即根据现象分析结果,揭示问题的合理与否。

例如《弄虚作假行不通》中的片断:

“滥竽充数”四个字概括得好,好就好在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充”。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本来无可厚非,但他不该不会装会,弄虚作假,冒充内行,而且一味装下去,靠蒙骗过日子,以致落得个逃之夭夭,贻笑大方的结局。

八、推理论证。

逻辑稚理是指从一个或几个判断推出另一个判断的思维形式。常见的逻辑推理形式有两种: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就议论文来说,也可以称为两种论证方法:演绎法、归纳法。

1.演绎法。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须的。演绎法一般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如大前提“凡金属都可以导电”,小前提“铁是金属”,结论“所以铁能导电”。 再如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段话中就包含着一个完整的演绎论证。

大前提: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是普遍性原理,是论据)。

小前提: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是已知的判断)。

结论: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也是论点)。

2.归纳法。与演绎法相反,是通过个别、特殊到一般,从微观到宏观的论证方法。归纳法也是举例论证,不过所举之例较多,然后加以论证。

例如《知识能塑造人们的性格》一文中有一段: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们的性格。

有前面的“读史”“读诗”“演算”“哲理”“伦理学’’“逻辑修辞”,最后归纳出来的道理是水到渠成。

再如《达·芬奇画蛋有感》一文中有一段:

如果达·芬奇没有名师这一番严格的训练,那就很难想象他以后会成为一代艺术巨匠;著名的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如果没有孩提时代的严格基本训练,又怎能成为闻名全球的小提琴之王;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如果没有扎实深厚的武功和唱功底子,又怎么能成为文武兼备的演员„„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曾经“画过蛋”,即他们都经过严格的基本训练,有着扎实的基本功,都为万丈高楼的建造打下了深厚的地基,才使他们达到了一般人所达不到的境界。

有前面的三个典型事例,最后归纳出来的道理是水到渠成。

九、引申论证。

引申论证又叫归谬论证,是由反面论点引出错误结论来说明道理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用它作为前提,导出一个显然是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

例如《琐忆》一文中有一段:

有一次,国民党的一个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闹得满城风雨。鲁迅先生幽默地说:“同学同游,皮肉偶而相碰,有碍男女大防。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间,一同呼吸着天地中间的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淆乱乾坤,实在比皮肉相碰还要坏。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

鲁迅先生在这段话中形象地运用了“引申法”,使国民党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的行为显得那么无聊、愚蠢,使文学青年们听了“笑不可抑”,引起“沉思”。引申论证的效果于此可见一斑。

再看下例:

赫尔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有一次参加一个晚会,晚会上演奏的轻佻音乐使他非常厌烦,他不得不用手捂住耳朵。

主人向他解释:“演奏的是流行歌曲。”

赫尔岑反问一句:“流行的乐曲就是高尚的吗?”

主人听了很是吃惊:“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够流行呢?”

赫尔岑笑着说:“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

这一段对话中,赫尔岑先假定“流行的乐曲就是高尚的”这一观点是对的,然后用它作为前提,导出“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这一荒谬的结论,使对方哑口无言。

引申论证法使用面较窄,仅用于驳论文中驳斥错误观点。

以上所介绍的几种论证方法,仅仅使用其中的一种,有时论述也会过于单薄。为强化说服力,在一篇文章中要根据文章的论点,按照自己掌握和挑选的论据,灵活运用,合理兼顾,一般应综合运用两到三种。

【经典例文】

例1 (2011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

回到原点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想要建立一个函数或方程的图像,首要工作就是确立原点。然后,才能建立坐标并作图。图像上每一个点的坐标,都是相对于原点来确定位置,原点就是整个图像的根本。

同样,对于国家这个宏大的函数图景,尽管它有着各种复杂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对应关系,但它只有一个原点,一个根本,那就是人民。从先哲们“民贵君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的观点,到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舟之辩,再到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三民主义大同理想,以及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无不点明了原点所指、根本所在——以民为本。

但是,当今之社会,当今之国家,本末倒置、不识原点者,可谓不少。例如部分官员心中已无公仆之心,反以封建时期“牧人者”自居。思想的偏差,根本的缺失,原点的无视,造就了一件件啼笑皆非的事件。怒喝上访者“我服务的是人民,不是你一个人”的有之;勒令开发商把建设好的商品房拆除,置公众利益不顾,只为政府“风水”者有之;为GDP增长,暴力强拆者有之。

我们的公民,也有众多身为主人而不自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原点。很多人只关注自己房价涨未,股票升否,但对自己要承担的公民责任躲之避之,不愿投身于基层民主,不愿行使自己应有之责,对社会不公平现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些忽视根本,无视原点的现象是有根源的,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公平,公平权利,人民幸福感,于是有了GDP世界排名第二,幸福指数排名却是100多名的现象。

所幸,近年来,国家终于认识到原点的重要性。从温总理两会上“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执政为民”论断的提出,到今年来关于“幸福”的全民大讨论,无不揭示了政府向“民本”这一原点的回归。

我们的社会,公民意识也在逐渐觉醒。君不见广州地铁的“举牌哥”,君不见各地纷纷出现的“维权斗士”,他们都是回到原点的先行者。

想起孟德斯鸠的名言:“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是的,难道不是每个人的尊严构成了国之尊严,每个人的权利构成了国之权利,每个人的幸福组成了国之幸福吗?

你我即原点,让我们关注社会,承担责任,回到原点。每个人的觉醒也是国家回到民众发展这一原点的前提,从而,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展现出更美好的函数图景。

【阅卷心语】这是一篇考场佳作,精彩之处有:审题准确,入题快速;联系生活,论述深刻;有理有据,材料丰富。尤其是小作者在论述中灵活运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很有说服力。

例2 (2010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

树与叶

向窗外望去,是一片合欢树。我见过秋天时它落叶的样子,整片整片地,不久便只剩枝

【篇五】假设论证因果论证事例论证方法的使用

学会说理

——论证方法的使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法等常见的论证方法的作用。

2.学会分辨论证方法并正确使用多种论证方法。

教学难重点:

掌握一些重要的论证方法如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喻证、对比论证等。

【课前导学】

一篇议论文说理能否让人信服与论证是否有力度是分不开的,而要做到论证有力度,须学会综合运用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法、引用论证法、比较论证法(类比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假设论证法、因果论证法、归谬论证法等。

【课程实施】

一、 常见的论证方法

1. 举例论证

即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这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易于掌握,用得也普遍。“事实胜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因而几乎每篇议论文都少不了它,特别是论证新颖的、有指导意义的论点,更需要多用它。

如:其实,在我们身边不尊重消费者生命的食品安全事件又何止是“瘦肉精”一起?2008

年河北苏丹红鸭蛋事件,震惊全国,让人望“蛋”生畏

没有几样是可以放心食用的食品。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每一次事件过后都让人心有余悸。企业不能不深思,不把别人的生命当回事而随意践踏,又有谁会尊重企业的生命呢?我们的民族又将走向何方?正如温总理所言:

“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约束,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例证式思维模式:论点→论据+分析→结论

【注意事项】

1.切忌例子加论点,没有具体分析,叙述后一定要有精当的分析,从而将摆事实和讲道理有机结合在起来

2. 事实论据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一般来说,先考虑名人事例,谨慎使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同类事例可排比列举。

3.事例叙述简洁概括,突出重点,切忌过于详细,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忌有例无证。

4.事实论据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古今中外相映成辉。

2.引用论证

即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

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它的好处是丰富论证的内容,增强论证的权威性,对论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文中恰到好处地引用名言警句,可使文章增添色彩,提高分数档次。

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是指直接摘录原材料的有关词句,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引用时用引号表示;间接引用是指摘引或概述原材料中有关词句的大意,不必用引号,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如:在人类的语言中,有一个最神圣、最崇高、最永恒、最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不朽的价值的词,那就是“祖国”。屈原抱石怀沙,投身汨罗江时,想到的是祖国;文天祥过零丁洋,浩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用)时,想到的是祖国;岳飞发出“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引用)的豪言时,想到的是“祖国”;谭嗣同面对刀俎,引颈就戮时,面不改色,“我自横刀向天笑”(引用)。他想到的还是“祖国”;陆放翁说:“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引用)他魂牵梦萦、念念不忘的也是“祖国”;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就义时慷慨陈词:“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引用)他甘洒热血,视死如归,所报者,也是“祖国”。(用了六个例子)

对祖国,他们有着浓烈、深沉、溶解不开的爱恋。为了祖国的命运,他们甘愿将血肉之躯献出,化入祖国的大地,“血沃中华肥劲草”。 (分析阐释,深刻透彻)

引证式议论文思维模式:论点→引据+据例分析→结论

【注意事项】假设论证因果论证事例

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2.要简洁,不宜过多。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

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3.类比论证

就是借助某个或某几个类似的故事、实例或写作者安排的情境,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运用某个材料的引申义,通过类比,来论证文牵的观点,这种方法简称类比法,也叫引申论证法。用作类比引申的材料,一般是寓言、童话、典故、神话故事,还有自然现象和社会幽默小品。类比论证的好处,在于这些材料的本身的生动有趣及其哲理性,会使文章的观点鲜明深刻,而且生动引人。

如:浩瀚的大海因尊重每一朵浪花、每一条溪流而宽广,蔚蓝的天空因尊重每一朵白云、每一只飞鸟而美丽,宽广的大地因尊重每一棵小草、每一株大树而充满生机。一个企业,尤其是食品企业,只有尊重每一位消费者的生命,才能发展壮大。(类比)

类比式思维模式:论点→甲事物+类比事物→类比点→结论

【注意事项】

1.要使用同类对象进行类比。世界上具有某些相同属性或相似属性的事物是无穷多的,有的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它们进行类比,就缺乏说服力。

2.避免单独运用类比论证一种论证方式。最好是与其他的论证方式结合使用,使之起一种补充和丰富的作用。

3.要注意结论的可靠程度。除非个别很有把握的情况,否则结论一般只是一种可能性。在表述上要把握住分寸,不可绝对化。

4.对比论证

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用正面的或正确的观点同反面的材料或观点进行对比,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就能得到直露显豁的表现,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如: 当我们整天为食品安全战战兢兢的时候,终于看到了国家对这件事的高度重视,看到国内一些有良知有远见的大企业,始终在坚守着“质量就是生命”的信条。(观点)完达山靠其过硬的质量从未检测出不合格产品,并成功收购了三鹿集团;(例1)西安银桥乳业30年一直秉承“以质量求发展,靠诚信铸品牌”的经营理念,牢记“产品就是人民,质量就是生命”的信念。(例2)还有一步步成长为中国乳品十强企业之一的伊利集团、蒙牛集团……(例3)一个个令国人骄傲的品牌依然在坚守着自己的企业良心,呵护着消费者的生命,难道它们不值得其他企业效仿吗?(分析扣合)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这里把“骐骥”和“驽马”,“蚓”和“蛇”从自身条件优劣、态度、最后努力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自然得出结论:学习要持之以恒、专心一致。

对比式议论文思维模式:论点→甲事物+对比事物→对比点→结论

【注意事项】

1.生硬对比。有些人在使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时只将两件事物照章写上,看不出其可比之处,不知为何而设;有时更是生搬硬套,令人不知所云。

2.不加分析。即不注意在比较上下功夫,未能指出其相异之处以证明观点的正确。相比前一种失误,这更是通病。

事实上,我们应牢记正反对比论证的目的,不在叙例的生动、完整,而在从中归纳出一个能证明论点的道理,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所以对比之例既已举出,必然要分析其蕴含的证明论点的意义。

5.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用打比方来论证论点的方法。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生动,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的喻证法运用得很经典。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用“孱头”“混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十分贴切,浑然一体,令人信服并不由得拍案叫绝。

孩子初学步的第一步,在成人看来,的确是幼稚,危险,不成样子,或者简直是可笑的。但无论怎样的愚妇人,却总以恳切的希望的心,看他跨出这第一步去,决不会因为他的走法幼稚,怕要阻碍阔人的路线而“逼死”他;也决不至于将他禁在床上,使他躺着研究到能够飞跑时再下地。因为她知道:假如这么办,即使长到一百岁也还是不会走路的。

鲁迅用比喻论证法阐明普通人都明白,无论新事物是“幼稚、危险、不成样子,或者简直是可笑的,都会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怎么那些“先生们”反倒不明白这个常理呢?是他们迟钝吗?还是由于私心在作怪,抑或是其思想的僵化守旧呢?

【注意事项】

1.以小见大,就近取譬。要精选生活中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做为设喻的喻体。喻体如果不是读者常见熟知的,就达不到喻证的目的。

2.要学会联想和想象,要注意从一个高度上去认识问题。

如:人-小草(平凡中焕发着生命的坚毅);人-青松(风雪中挺立不屈的品格)

3. 找到不同事物的相似性。

宫刑后的史马迁――(沉默坚毅)――坚强的磐石

放逐后的屈原――(英雄悲路)――折翅的青鸟

风雪中的苏武――(执著坚守)――不倒的胡杨

4.要恰当地描绘相似事物(喻体)的特征来表现本体。

5.注意无论怎样比喻都要扣紧观点。

二、 论证方法辨识

坚守个性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孔子的个性,这个性,无奈却执著;“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这是屈子的个性,这个性,孤独却坚定;“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苏子的个性,这个性,自信而昂扬。

[排比引入,是作文常见的开头方法,能够凸显文采。使用此法,一是要注意句式应大体一致,二是要尽可能引用或化用一些名人诗词,三是要围绕论点引述,直接带出论点。]

回首历史,猛然发现,屹立于高山之巅的恰恰是那些在浊流中却依然坚守节操与志向的人。这节操与志向,便成为先贤们熠熠闪光的个性。正因他们坚守个性,才能傲视群芳,彪炳史册。

[由上文举例通过分析搭桥,引出观点。]

人们不禁要问,当今社会,人们时时呼吁个性,前卫者时刻标榜个性,那么个性到底指什么呢?有人把独特的发型叫个性,有人把奇装异服称个性,有人把哗众取宠的媚俗叫个性,有人把特立独行的孤傲叫个性,甚至有人故意说反话、唱反调,语不“惊人”死不休,标新立异,美其名曰“非主流”。这些真的是个性吗?回首遥望屹立于历史之巅的先贤,哪一个靠的是奇装异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太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

一座座丰碑,让我们看到了个性的真正内涵:那是在污世浊俗中对本真的坚守,是一种精神气质、理想操守,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更是对民族命运的披肝沥胆。

[本段通过正反对比,理清概念,指出“时尚”不等于“个性”,揭示了什么是真正的“个性”。]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虽无比辉煌,却也压抑了个性。翻开史册,我们听到的是一声声壮志难酬的呻吟,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喊。如今,闭关锁国已成历史,创新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张扬个性是时代的最强音。时代要创新,社会要发展,个性要解放。解放个性才会激起人的创造才能,才会更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张扬个性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本段先从历史入手,进行反面论证,说明为什么要张扬个性。然后再从现实角度正面分析,指出时代发展需要张扬个性。]

时代需要个性,个人更需要有个性。有个性,才能坚守本真,才能在发展的大潮中不盲从,不迷失自己,不妄自菲薄。在好莱坞这个充满名利欲望的圈子里有这样一位导演:在好莱坞工作近30年,却从未因商业目的拍摄过一部“大片”;在斯皮尔伯格、卢卡斯等人靠电脑特技猛抓观众眼球时,他却始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冷静地剖析着社会和人类的种种顽症;他冲击奥斯卡20年,皆以失败告终。这个人就是美国现实主义电影导演马丁·斯科西斯。在好莱坞只崇尚商业结果的环境下,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意愿,坚守艺术的个性,被公认为美国战后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之一,成为世界级电影大师。试想,在好莱坞商业巨制风靡全球之际,如果斯科西斯一味跟风,只求效益,只讲包装,那么电影界只会又多了一个想象天才,在喧嚣的英雄救世背后又怎会有理性的冷静?我们又怎能通过电影看到对人类顽疾的深刻反思?因此,真正的个性不是追风,更不是盲从,而是对内心精神世界的坚守。有时执著坚守,不随波逐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本段主要通过举例论证、反面假设论证分析坚守个性的意义。]

个性的张扬能推动社会进步,但并不是所有的个性追求都是好的。哗众取宠的媚俗,或是故意的背叛与标新立异,不但不会获得社会的认可,而且会很快走向生命的尽头。个性的解放不能是无限制的自由,它要以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正义的宣扬为衡量标准。

[本段辩证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个性都是好的,评判标准是“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正义的宣扬”。]

在人人张扬个性又容易迷失自我的时代,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本真,不随波逐流,那么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因个性而精彩。

【拓展训练1】

阅读下列语段,思考该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语段1:

俗话说:自信能给予人无形的力量,难道不是吗?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必须充满自信,无论问题是容易还是困难。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己是最棒的。这也是最基本的。海伦·凯勒就是凭着自己的自信,虽然她听不见、说不出、看不到,但她相信,她相信自己可以创造奇迹。她做了一个虽眼盲心不盲、耳聋思想不糊、口哑却精神不亚于常人的伟人,被世人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这是多么高的称赞啊!她靠的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