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观苏菲的世界有感


篇一:《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苏菲的世界》电影观后感

“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带着和即将15岁的苏菲一样的疑问,我认真的观看了经典的哲学电影《苏菲的世界》。你是谁?相信大家的回答都会像苏菲的妈妈那样:“你是苏菲,我是XX,苏菲的妈妈„„”但是我们不曾想过,苏菲这个名字,她可以叫,你可以叫,我们大家都可以叫,这仅一个代号。而抛开这个代号,不要用名字来敷衍,你是谁就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了。世界从何而来?从大爆炸到宇宙形成再到太阳再到地球最后到人类形成,又有谁看见这世界如何出现形成?这些看似寻常的问题,一直在我心中时时萦绕,排解不开。

在我看来哲学是一个十分难懂的词汇,但是在导演的手中却把它拍的充满悬疑,奇妙,有趣。苏菲并不知道《苏菲的世界》是一个叫克纳格少校写的一本关于哲学的小说,这本书是作者为他的女儿希尔德.马勒.纳克15岁生日所著。而自己只是少校笔下一个虚构的人物,但不同的是苏菲有思想。

在这部电影中,苏菲不断接到一些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的真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怪异、更离奇。

神秘导师诺克斯把哲学家带出了书本将世界展现在苏菲眼中,苏菲看到了苏格拉底在雅典人民大会堂上为自己辩护(他强调爱思考的人比别人聪明),人们害怕苏格拉底的思想太过前卫而毒害了年青一

代,最后判他死刑。尽管苏那从容优雅的谈吐,人们依然不能理解他,一种不被世人理解的共鸣油然而生。在监狱里明明可以逃跑,但苏格拉底仍选择了为哲学而死,他说他做错了,但我并不明白他错哪了。柏拉图将继承苏的思想,他著名的影子理论——洞穴之微笑:事物的本质是永恒的想法。比如洞穴人在墙上看到影子却从来不问是什么创造出影子,他们只满足与虚伪的影子。他们不敢发现真理,逃避真理。

我认为真理就在我们身边,但是一般的人不轻易看见本质,只有那些爱思考的人能发现真理,真理就像藏在洞穴中对着我们微笑但我们不知道。

之后诺克斯让苏菲去看艺术,艺术家和哲学家是兄弟,两者都认为事物都有它存在的形态,艺术家在普通的大理石中雕刻挖掘大理石的本质,艺术家把他对生活或对哲学的理解化成有形的形态,使雕塑栩栩如生。两者都是追求虚无的东西。本质之所以为本质,就是它能以不同形式表现,就如哲学家诺克斯,在影片中一下是雕塑家,一下是送信的狗,虽然这也是少校的“杰作”但这承认了这一点。而苏菲参悟到,人与动物也是事物的不同形态表现,但人与动物本质区别在于人有思想。

“我思故我在!”这是苏菲的母亲在面临存在的问题所给出的答案。影片的最后我才发现苏菲和诺克斯居然是少校的笔下的人物!真不可思议!但在思考之后我明白了只要有思想,那么她就存在,灵魂与身体是不会独自运作的。思想是个好东西,它让你存在,而不是随波逐流的浮萍一样过活,它让你对世界充满好奇,人的求知欲是无限

的,人想发现世界,改变世界,因此人才会显得有价值吧。

当苏菲戴上红色眼镜的时候,她眼中的世界就成为了红色,她无法认识到真实的世界。人们或许本不能够完全正确地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而只是认识我们“眼中”的世界。也就是说,一个人认识到的一切构成了他的世界。

篇二:《读《苏菲的世界》有感2000字》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2000字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2000字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14岁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讲述了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过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

它是一本哲学史小说,更是一种自我世界的体验,某种程度上,却也是一个自我世界的折射。

本书虽说是哲学史的介绍,但并不是很侧重哲学思想本身,书中对关注更多的是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我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上帝是否存在等。然后对学派或者哲学家也没有过多探讨,更多的是在介绍他们基本思想的前提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的去进行哲学性的思考。最后,对于每一个阶段的哲学思考,作者都会用容易让人理解的例子来阐释怎样去理解并哲学性的思考。

但如果本书只要表达这些,我想作者也没有必要安排如此曲折的情节。作者采用的手法与其说是想引人入胜,让哲学史的介绍不显得枯燥,更不如说是为了激发我们对哲学的兴趣,让我们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因为本书小说的情节不就正是一个最好的哲学基本问题吗?一个关于是否存在的问题。

或许,某种程度上,苏菲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或者更确切的说,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也许就是我们的世界。

苏菲和她的哲学导师是少校写的书里虚构的人物,少校用这本书来作为给他女儿席德的15岁的生日。而这一真相在讲到柏克莱等经验主义学派时向我们揭示。然后后面更离奇的是苏菲从书中走出来,来到了少校的世界。这些看似离奇的情节引发了我一系列的思考。

我们不防采用像《盗梦空间》里梦境的层次一样来定义世界(正如书中说的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

苏菲和她的导师艾伯特的世界作为第一层,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作为第二层,本书的作者乔斯坦•贾德和我们的世界作为第三层。是否有第四层我们暂且放一个“?”。

先假设我们站在苏菲的世界,即第一层世界,那我们也会像乔安的爸爸一样,在听到艾伯特说我们并不存在时感到愤怒。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能感受到一切,我们用手拍桌子手会疼,我们经过一生那么多年的时间。但事实证明,它们只不过是少校的思想产物,它们所谓的感觉不过是少校给予它们的让自己以为自己存在的“形式”,也就是少校先给了它们存在的“理型”。但后来苏菲他们是怎么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不存在的呢?

我们注意到作者在安排这些情节时,是在教我们怎样去使用哲学性思考。如,苏菲是虚构的是在介绍柏克莱等经验主义时才告诉我们的。这不正证明了这一理论吗?这时的哲学是怀疑,不能证明的并不代表不存在,就像苏菲并不能证明她是虚构的,她一直以为她是存在的,但事实确实她是虚构的。回到我们刚才说的,苏菲是怎么意识到自己其实不存在的呢?这要结合当时给我们介绍的哲学思考,这时的哲学提到的是,我们并不能证明上帝是否存在,因为上帝不会以“超自然”的法则来向我们显示,于是我们没有超自然的感官经验,就不能证明上帝存在。同样,我们也不能证明上帝不存在,也就是说说上帝存在和不存在其实都是迷信。

于是,作者利用这一观点,让苏菲有超自然感官的经验,比如让各种童话人物出现,还有从一开始就有的席德的爸爸的各种“超自然”法则的把戏,然后苏菲他们再借着哲学性的思考从而证明了自己的不存在,或者说他们世界的上帝——少校的存在。

然后,我们站在第二层世界,也就是少校的世界。他们会怎么看呢?他们同样也会认为他们是存在的,他们也会知道苏菲是不存在的,因为苏菲就是他们虚构出来的。但他们真的存在吗?如果站在第三层,也就是现实层的我们当然知道,因为少校不过也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但,少校他们知道吗?他们不知道,因为作者还没有让他们经历“超自然”法则。他们不能获得这方面的感官经验,不能由此证明自己是不是存在,或者他们的世界有没有上帝——作者的存在。但是,或许以后少校会意识到他自己是不存在的,就像艾伯特说的,或许少校也只是另外一个人虚构的人物。如果少校认为自己是存在的,认为自己就是最高层,那他怎么样也不会想到自己虚构的苏菲会来到自己的世界,如果第二层世界是最高世界,那么苏菲在这一层的出现当然就是属于“超自然”法则的了,那么这一事件就属于离奇的了,所以作者在这里安排这一看似离奇的事件不就说明了,这一切只是作者创造的,所以作为少校虚构的苏菲可以出现在少校的世界里。我想,接下来要发生的,从那条船自己解开缰绳开始,到苏菲慢慢的去影响第二层世界,少校在慢慢经历了这些“超自然”法则,有了这些经验,经过哲学的思考可能也会发现自己是虚构的吧。

最后回到第三层世界,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现实世界,你还会肯定自己的存在吗?会不会到最后我们才发现其实我们的世界就是苏菲的世界或者少校的世界呢?我们不能肯定,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否存在,因为我们不能证明我们所处的第三层世界是否是最高世界,即是否有上帝存在于我们之上,苏菲他们弄清楚了自己所处的第一层不是最高世界,因为她的世界都是少校的思想,或者说上帝——少校存在于苏菲世界中,这一世界不过是少校“理型”的一个影子。而苏菲之所以知道了这些,是因为她有了少校给的“超自然”法则体验以及自己哲学性的思考。

少校没有弄清楚自己所处的第二层世界是不是最高世界,虽然他的世界都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作者的思想,但作者并没有给他“超自然”法则的感受,少校感觉的一切都是那么合理,一切都是那样在那儿的,或许苏菲的出现会让他慢慢

意识到自己的不存在吧。但我们不也一样吗?我们不是很像少校吗?但我们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少校,我们也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合理,我们也觉得我们是存在的,我们会以为自己就是最高层世界,我们会否定上帝的存在,就像苏菲的世界里乔安的爸爸不太会承认少校的存在一样。但这是否就说明上帝真的不存在呢?或者说我们真的存在呢?

我们不禁就想问这样的问题,世界从何而来,我们是谁?我们存在吗?上帝存在吗?然后就有了那些哲学史,有了从自然观到人本主义的思考,哲学研究了这些问题,但并没能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事实上哲学也给不出这些答案,因为哲学本身已经否定了自己能给出答案。但这看似矛盾的说法是否就让哲学没有意义呢?不,哲学的意义其实就出现在这些矛盾的思维中。或许就像书中开头说的,我们不去关注那些哲学家得出了什么答案,而是去看他们怎么思考的。因为哲学家对上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确实无法证明那些答案,但我们在研究那些问题中采用的方法却是我们值得关注的,就像黑格尔说的,这些哲学性的思考,会朝向人类有利的方向的发展,我们会变得越来越了解自己。就像书中说的,哲学虽然不能回答上述问题,但至少我们可以顺着兔子的毛皮往上爬,越来越多的看到外面。

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苏菲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你怎么认为呢?那就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吧。

篇三:《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苏菲的世界》是由挪威闻名作家乔斯坦贾德所著的一本以女性为观察视角来探讨哲学的启蒙书籍,本书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挪威,讲述的是一个名叫苏菲的小女孩不断的收到一封封神秘的来信,在一个陌生的哲学家的引导下,学习欧洲哲学,并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被某个作家创造出来的过程。这本书没有大起大落的转折,它按照有关欧洲哲学的历史与文化而展开,平淡,虽悬念重生却波澜不惊。作者灵活而娴熟的运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述哲学家的故事、分析哲人的观点、探究哲学的真谛。《苏菲的世界》是将艺术与学术完美结合,通过我们熟悉的载体传达我们陌生的信息。{作文观苏菲的世界有感}.

我们不禁就想问这样的问题,世界从何而来,我们是谁?我们存在吗?上帝存在吗?然后就有了那些哲学史,有了从自然观到人本主义的思考,哲学研究了这些问题,但并没能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事实上哲学也给不出这些答案,因为哲学本身已经否定了自己能给出答案。但这看似矛盾的说法是否就让哲学没有意义呢?不,哲学的意义其实就出现在这些矛盾的思维中。或许就像书中开头说的,我们不去关注那些哲学家得出了什么答案,而是去看他们怎么思考的。因为哲学家对上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确实无法证明那些答案,但我们在研究那些问题中采用的方法却是我们值得关注的,就像黑格尔说的,这些哲学性的思考,会朝向人类有利的方向的发展,我们会变得越来越了解自己。就像书中说的,哲学虽然不能回答上述问题,但至少我们可以顺着兔子的毛皮往上爬,越来越多的看到外面。

哲学,在很多人的眼里一直都是比较晦涩难懂的。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心里面想的还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来更加明白的表达,因此学习只有学习了哲学,我们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到很多事物的本质。同时,智慧是哲学的本质,而人生才是哲学的外在意义。因此《苏菲的世界》里显然更多的注重于人生观的建立。萨特曾说,因为存在高于本质,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需要构建自己的人生。

哲学中最好的思考方式莫过于提出问题并用理性去寻求解答。所以,在《苏菲的世界》的一开始就围绕着:你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两个问题来展开。有了问题之后,我们通过大量的也读一些关于哲学书籍来寻找答案,在阅读一些哲学著作的时候,常常让我觉得哲学,仿佛是一架人性的风车,在人性的作用下转动,并引发思考。而我曾经有思考过关于幸福的问题。幸福是无法定义的,十分的抽象,怎么才能的得到幸福呢?这是我探讨哲学的角度,我发现很多时候有太多东西无法解释,比如,逆境中有人微笑前行,灾难中有人满怀希望,风雨中向日葵依旧等待太阳的出现。这些人都说自己是幸福的,这就让我觉得,幸福并不依靠于那些过眼云烟,那些我们现在所拥有的,

比如财富,权势。真正的幸福是来自于个人的感受,如果一个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他的需求受到了满足,那么,他就是幸福的。哲学的世界,有太多奥妙等待我们去探寻。每一次的发现便是一次人生的顿悟。

书中帕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于“马”和“马的名称”怎样论述?如何运用马克思的物质概念理论分析。

柏拉图认为一个人视觉上看到了一匹马,然而那却是一匹不完美的马。但是如果是灵魂一看到这匹马,便依稀想起它在理型世界中所见过的完美“马”,同时涌起一股回到它本来领域的渴望。他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与我们人的感官是分不开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批特定的马是“流动”的,没有一匹马可以长生不死。他也认为马的形式是永恒不变的,“自然界就是真实的世界”。而所谓“理型”的马与真正的马是不可分割的。 这个“理型”的马是成为马之所以是马的特征。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者,他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任何的意识都是通过物质来反应的,同时意识又是反作用于物质,因此,马克思认为:“马”是物质,是一个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物体,所以对于“马的名称”,我们现实通过对“马”这个实在的物体来认识之后才产生在我们人脑对它意识,意识仅仅只是物质在人脑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被反映者想脱离的,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源。

篇四:《《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你是一个学生,生活一直都是平平常常的。你每天都要去上学,然后放学。之后在家里陪伴爸爸妈妈,到周末的时候,与朋友们郊游或者举办一个小型的派对。生活可能是平淡无奇的,但是你也陶醉其中,因为你热爱生活。{作文观苏菲的世界有感}.

但是,突然有一天。你接到了一封信,一个神神秘秘的人物突然要教你哲学,并且告诉你,你其实一直活在另一个人的书中。你的整个世界其实都存在于是另一个人为了他女儿的生日而写的一本哲学书中,这时你会怎么想?

这其实就是苏菲所面临的事情。{作文观苏菲的世界有感}.

席德的爸爸是在黎巴嫩执行任务的挪威的联合国观察员艾勃特,他特别喜爱哲学。他在女儿即将15岁成年之际,要回到挪威。于是,为了给女儿一本有教育意义的成人礼物,他在女儿生日之前写了一本名叫《苏菲的世界》的哲学书。席德的爸爸艾勃特通过书中哲学教师艾伯特为女孩苏菲讲解哲学让席德了解了从古希腊到现代的基本上西方所有主要的哲学思想。最后,回到挪威的艾勃特亲自给席德讲解了大爆炸理论。这是这本书的主干情节。

然而,为什么这本书叫《苏菲的世界》而不叫《席德的世界》?可以说这本书的笔法十分巧妙,从故事一开始,作者就以一种侦探探案故事情节吸引读者。这情节就是苏菲不断认识到她只是艾勃特书中的人物,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苏菲也学到了许多哲学知识。读者也通过苏菲的世界,向我们介绍了欧洲博大精深的哲学史。

我们大家都知道哲学是一门思想性很深刻的学问,但是,它有时也很浅显。为什么我说哲学即深刻又浅显呢?因为,当我们纯粹学习哲学时,其中的专业术语,比如什么“经验主义”“理性主义”“浪漫主义”等等,虽然字面上也是很好理解的,但是,如果认真解释起来,你的哲学老师可能会给你解释一大堆与之相关的东西。而你有可能一句话也没有听懂,并没有完全理解某个哲学名词的真正含义,这是我们说哲学是深刻的或者是复杂的;而我说哲学浅显则是想说明哲学其实是存在与我们的生活中的。学哲学其实就是要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所以,生活中就有很多浅显易懂的哲学,只要我们稍稍用心就可以体悟到的。

而《苏菲的世界》则是将本来深刻无聊,晦涩难懂的哲学问题,用浅显易懂的话语,逐步深入的推理情节解释得一清二楚,也吸引了更多读者,让他们认识哲学,学哲学。

《苏菲的世界》介绍了从古希腊神话到现代哲学思想等相当多的哲学思想理论。我觉得大概可以分三个阶段:古代淳朴的自然哲学、中世纪在神学影响下的哲学思想和文艺复兴及之后的冲破神学束缚的哲学思想。顺便带一句,哲学不仅仅包含纯哲学理论和思想,自然科学也属于哲学的衍生物。因此,在《苏菲的世界》中,还介绍了伽利略的惯性理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等思想。

古代的哲学思想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他们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就是世界是怎么来的,自然是由什么组成的。有的哲学家认为大自然是一个整体,而柏拉图则坚持“二元论”,即人自身的心中有一个理型世界,而外界又有一个世界,而且他

认为我们永远都不能相信我们之所见,我们理型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另外,这个时期的德谟克利特则认为世界是由原子和分子所组成的,这个与我们现在的看法相近,但是他当时所说的原子和分子与我们现在的理论也有区别。

接着就进入了中世纪,就是“上帝”这个绝对意志统治思想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思想家普遍认为上帝创造了大自然,上帝能看到一切,上帝是至高无上的。这个时代的哲学家虽然都信教,但是就上帝是如何存在的仍然存在产生分歧。一部分哲学家认为上帝就存在于自然界中,存在于每一棵树,每一朵花中,甚至存在于我们的心灵当中,我们可以在生活中体验到上帝的存在;但也有另一部分哲学家认为我们是不可能接近上帝的,上帝位于很高的地方,俯视着时间的一切,普通人是根本无法接近上帝的。这也是一种看法。但是,当时的人,他们既不知道世界是怎样产生的,又不能解释自然界发生的一些现象,因此就把这种当时还未知的力量归结为上帝的力量。人们普遍愚昧无知,也是基督教当时在欧洲盛行的原因。直到14世纪,启蒙的曙光才逐渐开始照耀欧洲大陆。

公元14到16世纪,发生了我们众所周知的启蒙运动。“启蒙”的意思就是启发蒙昧的群众,让他们走出愚昧,获得智慧。在那时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哲学家。比如,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等人。于是,我们之前说到的那些名词就出现了。“理性主义”“经验主义”“浪漫主义”。

理性主义是说我们不能相信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我们要获得知识只能从我们的理性中获取,而看到的一切都是幻想。“我思故我在”就是理性主义的最好解释。据说当时笛卡尔是一个坚定的理性主义者,{作文观苏菲的世界有感}.

他不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那么,转瞬他想,“那我凭什么才能证明我的存在呢?”因为他在思想。所以就有了“I think therefore I am(我思故我在)”这句话的出现。这样的理性主义者继承并发展了柏拉图的思想。但是,正确的理性从何而来的呢?他们无法解释,不得不求助上帝。他们解释道,理性是人天生的,上帝通过赋予人理性让人认识世界。这时就有经验主义者来反对他们了。经验主义者则坚信,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我们所见到的,我们根本不可能凭空想到一个我们从未见到的事物。但是,经验主义在有些问题上就站不住脚了。比如:我们所见到的乌鸦都是黑的,但是你就能说全世界的乌鸦都是黑的吗?就没有白乌鸦吗?这时就需要我们的理性做判断了。所以说,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有对的部分也有错的部分。只有把他们综合起来看才是对的。

这时,康德就登场了。

康德说,我们确实是通过观察周围世界获得知识,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是观察世界,不能得到正确的知识。就像我们戴着红色的眼镜看我们周围的一切,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红色的。然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