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新编300字


篇一:《愚公移山新编》

[愚公移山新编]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这是谁伴着皎洁的月光唱着小曲?瞧,一个好奇怪的人,身着得体古装,白发如银,那是谁?愚公!由于现代科技发展太快了,千百年前的愚公来到了现代,虽说是现代人了,可他那时的劲还是有的,什么劲?往下看吧!

次日头条新闻:愚公给上帝做翻译……

篇二:《新编故事---“愚公移山”》

新编故事---“愚公移山”

一日高七师带着准提法网络佛学院各位老师一起到京郊“千佛崖”寻访千年前先辈雕刻的佛像,循着景区石阶向千佛崖进发,一路上一边看着山中美景,一边听着 高老师讲着风趣幽默的小故事,登山过程中未感到一丝劳累。“愚公移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高老师从另个角度重新演绎,别有新意,今将高师的新编“愚公移山”的故事记录下来以飨读者。

王屋、太行二山横亘“愚公”家门前,“年方”90的愚公终于忍受不住出行的麻烦,召开全族人决定把这两座山移到渤海边。于是愚公带领子孙几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往渤海,从冬到夏,一年才往返一次。智叟便嘲笑愚公再做傻事,但愚公不改初心,决心把移山作为长期事业一代一代、子子孙孙做下去肯定能完成。愚公等人依然“乒乓乓乓”埋头凿石、挖土,邻居家的七岁孩童也游戏般地参与其中。后,居住的山神害怕愚公们不停地挖山,就禀告玉帝,玉帝派人将两座山移开了,愚公人便出入自由了。

在这个问题上,愚公不至于愚到非要将大山搬走,大可自己搬家到山外居住就行;另外,山神是不会担心害怕愚公移山的,而是被愚公无日无夜弄的噪音烦了,才连家一起搬走的。愚公非愚!

有此想到学院的两条准提行者的理念短信:“使人渴望转变的三种因素:痛苦、厌烦、进取心。”和“用尝试取代意愿,就有成功的希望;用行动取代意愿,成功就会成为现实。”

愚公面对两座大山九十多年,终而生起厌烦之心,决心要搬开大山“天堑变通途”,目标确定,虽然这个目标对“智叟”之流来说可能是实现不了的,但是愚公从理论上只要坚持下去,代代相续,终能实现愿望,旋即把这个愿望,去尝试,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虽然,两座大山最终不是被愚公人移开的,但是由此缘起,却同样达到目的,亦有“自他二力”的意味。

准提行者,重在“行”,就是在冷静思考,明确目标计划,推演缘起条件,积极“尝试、行动”造作缘起,实现愿望、目标,一切福报、智慧、成功、名利都是佛母的加持和自我努力结果。深信因果,把握准提理念,实行缘起,踏实持咒,佛力不断显现在生命中,现世必增胜,临终得解脱,出世入世共圆融。{愚公移山新编300字}.

-----ztluming

后记,一次与一师兄交流,他说了一句非常经典,而且意义深刻的话:我们念咒不就是在生命中加入了佛力,命运肯定改变!

篇三:《《愚公移山》读后感作文300字》{愚公移山新编300字}.

《愚公移山》读后感 今天早上,我读了《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刚读完这个故事,我也觉得愚公很愚蠢,与其费尽力气去移山,倒不如去搬家呀?不愧别人总说他是个愚蠢的老头。后来我才觉得愚公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移山的勇气、坚强和永不放弃的决心很让人敬佩。 记得有一次,我在卧龙超市广场爬天梯,我爬到中途觉得很累就放弃了。读了《愚公移山》之后,我知道了,只要有勇气坚持就能克服所有的困难。 我想,今后只要遇到困难,我都会想起愚公,那就什么困难也不怕了。 (假日指导老师 崔梅茹)

篇四:《《愚公移山》续写》

科技力量大

———《愚公移山》续写 自从老愚公一家人开始搬山以来,已匆匆过了数十年,他的儿子愚老公继承了父亲的志愿,继续搬山,而老愚公的孙子愚小公却总想用科学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给搬走。

一天,愚小公放学回家,老愚公对他说:“孙儿啊,你也老大不小的了!也该帮着家里搬山啦!”愚小公一听,可不乐意了,就反驳道:“爷,您和我爸思想都太迂腐了,现在都已经是高科技时代了,您不能总用老眼光看问题,如果这样搬下去,恐怕几百年也搬不完吧!我想去北京学点儿知识,用科学的力量来搬动这座大山!”愚老公听了,生气地说:“什么,你说我和你爷爷愚腐?今天,我买了一双鞋,可是太小,于是我就把脚指头剁了,最后终于穿上了。这是多么聪明的做法呀!你还说我迂腐? 再说了,那科啥学,它的劲再大,能顶上咱全家的劲?好了,别胡思乱想了,赶快睡吧!”愚小公拗不过他俩,在一个晚上,趁着他们睡觉时逃走了。

第二天,愚老公醒来,见桌上有一封信,上面写着:老爷、老爹,我去东方北京的科技组了,对于我的不辞而别,希望你们能谅解。愚老公看了,把信读给老愚公听,老愚公大怒:“什么,他去啥可鸡组了?你快去骑咱家那头老毛驴把他追回来!”愚老公听了,说:“爹啊,咱家那头老毛驴快生小毛驴了,去不了啊!”老愚公大骂道:“说你傻,你还真傻,你就不会等它生了小毛驴

再去追?真是不喝脑白金,头脑缺根筋!”

日子一年年过去了,愚小公已经成为了科学界的权威人物。一天,愚小公带着五个他自己发明的机器人回到了老家,要帮爷爷和爸爸搬山。老愚公和愚老公不相信这几个人机器人能在短时间内把山搬走,在搬山那天,他们也都来看了。只见那五个机器人挥动着有力的机械手,毫不费力地就把大山稳稳地给抬了起来。老愚公一边看一边惊叹道:“它吃蚂蚁大力丸二号了?咋这么有劲!孙儿啊,你赶快让它们停下来,累坏了可咋整啊!”愚小公回答道:“爷爷,您放心吧!它们不会累坏的!”只过了一会儿,那五个机器人就把山全部给搬走了。

事后,老愚公和愚老公一起发出感叹:“还是科学的力量大啊!”

篇五:《八下作文 unit 6 愚公移山》

八下 Unit 6 作文

书面表达(共15分)

同学们对“愚公移山”的故事一定有着很深的体会。请以The story of Yu Gong 为题,把“愚公移山”的故事用英语简要叙述一下,并谈一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内容要点:

1. 愚公决定移山;

2. 一个叫智叟的人说愚公太老了不能移山;

3. 愚公回答智叟;

4. 愚公的行为感动了天神,天神派两个神仙来帮助他;

5. 从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参考词汇:

1. move the mountains 2. Zhi Sou, too... To... 3. continiue to do sth.

4. be moved 5. send sb. to do sth. 6. anything is possibl

要求:

1. 内容应包括所有提示要点及参考词汇,可适当发挥;

2. 语句通顺,语法正确,80词左右。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次数。

The story of Yu Gong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n old man called Yu Gong.

篇六:《愚公移山在家庭会议上》

在家庭会议上

愚公召集老老小小家庭成员,开了一个讨论会。没等他把想法说完,年轻的年幼的儿孙们个个摩拳擦掌,齐声赞同。有的说:“把山搬走,咱们再也不要绕这麽大的弯子啦!”有的说:“这不光是咱家子孙的事,也是住在北山的乡亲们的愿望呀!’{愚公移山新编300字}.

愚公看着一张张喜气洋洋的笑脸,感受到全家洋溢着向大自然挑战的壮志豪情,心里乐滋滋的:“既然大家都有这个心愿,也有这个决心,那咱们就分头作准备,把锄头磨得锋利一些,铲子多备几把,还有箩筐、扁担,要多多准备, 选一个吉日动工吧!’

“慢!”愚公的老伴冷不丁的叫了一声。老婆婆一直坐在边上听着,眉头皱得紧紧的。现在,大大小小一家人真要动手干了,她不得不把自己心里的顾虑说出来。愚公转过头看着她,众孩儿都闲了.

嘴,屋里刹时静了下来,静得几乎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到。

“老头儿,你的心比天还高,可是你的脊背都已弯曲了,你不想想,你挖得下多少石头,再说挖下的山石、泥土又丢在哪儿去呀!”

愚公笑呵呵的说:“瞧你,想得还挺仔细呢!别担心,我早想好了,挖下的山石、泥土可以挑到渤海去,那海可深哩,别说太行山、王屋两座山,就是再有几座山,也填不满大海呀!至于我,大的山石挖不动,小的还可挖些嘛,多一个人,多一双手,一天挖一点,十天挖一块,连你这老太婆也能帮着送送箩筐呀!”一群小孙儿七嘴八舌的嚷嚷:“我们也能递箩筐!”“我们可以给大人送饭、送茶水!”大伙听了哈哈大笑。愚公笑呵呵地说:“瞧,我们子子孙孙齐上阵,力量大着呢!”老伴听了笑眯眯的直点头。众人都笑着拍起手来,那掌声仿佛

是向大山吹响的号角!号角声传到了邻居耳中,众乡亲聚集到愚公家院子里,你一言我一语,有的持有怀疑,有的踊跃支持,最后,愚公挥手下令:明天动工!

篇七:《愚公移山学案》

16.《愚公移山》导学案

年级:九 学科:语文 执笔:张明成 审核:

教师寄语: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3、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课文二、三段课文的疏通。 [学习难点] 1、神话故事的理解。

2、愚公形象的分析。

[学法导学] 1、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背诵。

2.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资料链接]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作品:《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寓(寄托)言是一种文学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新编300字}.

一、自读感知课文解决生字,给下列生字注音.

惩(chéng)山北之塞 迂(yū)回 始龀(chèn ) 匮(kuì) 厝(cuò) 孀(shuãng) 箕畚(ji )(ben )

二、重点词语

1.面山而居 2.阳 3.阴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5.如太行、王屋何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8.汝心之固 9.虽我之死 10.何苦而不平 11.投诸渤海之尾

面对着(名词用作动词) 水的北面或山的南面。 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 减少。

把〃〃〃〃〃〃怎么样。 用箕畚。(名词活用为状语) 指山上的草木。 固执,顽固。 即使。 愁。 之于。

三、积累

1、“之”的用法

(1)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结构助词,“的”: 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操蛇之神

(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新编300字}.

汝之不惠 虽我之死

汝心之固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指示代词,“这” 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这件事” (4)跳往助之 人称代词,“他们”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他” 2、“而”的用法 (1)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连词,表修饰: (2)聚室而谋 连词,表顺承

(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连词,表转折 3、“其”的用法

(1)其妻献疑曰 帝感其诚 代词,“他的” 惧其不已也 代词,“他” (2)其如土石何? 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4、“且”的用法

(1)年且九十 副词,“将要” (2)且焉置土石? 连词,“况且” 5、“于”的用法

(1)达于汉阴 介词, “到” (2)告之于帝 介词,“向” 6、词类活用

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 形容词活用作为名词: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7、特殊句式

(1)帝感其诚 被动句(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2)①甚矣,汝之不惠 倒装句 主谓倒装 ②何苦而不平? 倒装句 宾语前置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倒装句 定语后置 (3)①聚室而谋曰

杂然相许 省略句 省略主语

②帝感其诚

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 省略句 省略介

8、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通(直),意思是 一直 。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意思是 没有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意思是 往返 。

四、翻译下列句子。

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新编300字}.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文章内容分析

一、

理清“人”和“事”。 1、 列出人物表 2、 理出人物年龄:

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几岁,他去参加移山劳动,他 爸爸肯他去吗?联系文中句子回答。 3、理出移山人数及困难:

参加移山的共有几人?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工作艰苦吗? 明确:

五人:愚公、荷担者三夫、遗男

移山之难:山高山大(方七百里,高万仞)、工具简陋(箕畚,锄头)、路途遥远(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二、

分析人物,理解内容。 1、 不同人物对待移山的态度:

愚公妻: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怀疑中带着担心。

智叟:笑而止之曰:“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甚矣,汝之不惠”。轻视和嘲笑

遗男:“跳往助之”,状反响强烈 愚公子孙:“杂然相许”,积极赞成

2、 讨论:愚公究竟笨不笨?智叟究竟聪明不聪明? 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愚公:移山的动机是什么?山移掉后有什么好处?山究竟能不能移走? 结论:愚公不愚,而是大智若愚 智叟:耍小聪明,只顾目前利益。 三、

小辩论:愚公该搬家还是应移山?

小结:愚公移山,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愚公移山的成功,是古人借神力对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和坚强意志的讴歌。愚公是一个克难奋进、改造环境,不畏艰难险阻,争取胜利的英雄形象。山高路远,人老将少,器具简陋,却要下定决心,搬走二山。在智叟看来,愚不可及。可在愚公的雄壮驳斥面前,在“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诘问下,智叟之迂愚,和愚公之慧智,显而易见了。

绕道或搬家,似是聪明之举,实是就事论事的片面观点,虽显思维活跃,讲究眼前利益,却有害怕困难,屈服自然,回避矛盾之嫌。否则,溃堤面前,人往高处走即是,大可不必“严防死守”了。若凡遇事退却,红军只好缴械;在大兵倾轧的日本铁蹄下中国人只有做亡国奴苟且偷生;遇事怕难,就没有三峡水利工程,“高峡出平湖”也永远只是诗人笔下的蓝图了。因此,学习《愚公移山》重在寓意领会,重在精神接力。苦干加巧干,智慧加汗水,万事就迎刃而解了。 四、理解神话结尾

讨论:愚公最终仍是靠神力才搬走了二山,不是说明他并不能完成此任吗?这样写会不会影响愚公形象?

明确:借助神力非愚公本意,乃是“帝感其诚,惧其不已”的伸手援助,更说明其精神力量之大。这样不仅无损愚公形象,而且反衬其精神之伟大。既感人更动神,神力也不过是古人想象中的超过自己的帮助力量。

课外拓展

你还知道有关愚公移山的事吗?

篇八:《愚公移山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后于1984年出版《鲁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鲁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余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东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叶圣陶是现代作家,作品的创作手法主要是现实主义,他是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成员,擅长创作小说、童话。代表作有《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倪焕之》。叶圣陶的作品擅长描写知识分子灰色的生活。叶圣陶还是现代最早从事童话创作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叶圣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也发掘了大量文学人才,故有“文学伯乐”之美誉。

莫泊桑法国是19世纪末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之作。《项链》、《我的叔叔于勒》是他的成名之作;《项链》写了一个小公务员妻子马蒂尔德已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故事。

《战国策》作者不祥,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邹忌讽齐王纳柬>出自此书

《战国策》,记载战国时代各国游说之士的策略,作者不可考,由西汉刘向整理而成,共33篇。《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刺秦王》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文学家。又名潜,字元亮,因宅边种植五棵柳树所以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自29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不满当时土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仅80多天就辞官回家,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歌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含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虚无的“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为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谈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365~427年),东晋诗人,字元亮(一说字潜,字渊明),存留120多首诗,其中20多首田园诗,开辟五言诗的新境界。《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语言瑰丽活泼,擅长乐府和绝句,许多诗成为千古绝唱。存诗近千首。 《夜静思》《送友人》《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望天门山》《秋浦歌》《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杰出现实主义诗人。曾任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为"杜工部"。其诗感情真切,思想深刻,意境深沉,语言准确,存诗1400多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畔独步寻花》《江南逢李龟年》《石壕吏》《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深刻反映现实,反映民众的疾苦,感情充沛,语言通俗,雅俗共赏。存诗近3000首。《钱塘湖春行》《忆江南》《卖炭翁》《琵琶行(并序)》

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履善,自号文山,庐陵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写了许多爱国主义的诗文,被俘不屈,壮烈殉国。著有《指南录》等。《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 沈括,字存中,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所著《梦溪笔谈》是综合性学术专著。《活板》《采草药》《雁荡山》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提倡变法。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人称王文公。倡导诗文革新运动。著有《王临川集》等。《伤仲永》《游褒禅山记》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花了19年时间主持编写了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训俭示康》《赤壁之战》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解(xie)州人。积极提倡古文运动,写出大量优秀散文、游记、寓言、诗歌等作品。《小石潭记》《童区寄传》《捕蛇者说》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

刘禹锡,唐著名诗人,字梦得,著有《刘梦得文集》。《陋室铭》

马致远(约1251~1321至1324间),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