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虎的俗语,歇后语


篇一:《有关虎的歇后语》

有关老虎的歇后语

歇后语也是俗语的一种,多为群众创造并喜用、习用,具有幽默诙谐、通俗形象的特点和特殊结构之定型语句。歇后语一般由前后两部分作用于成:前一部分是比喻事隐语;后一部分是本意,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或引伸。使用时通常是只说第一部分而隐去后一部分,有意停歇,让听者玩味揣摩,故又称歇后或隐语。歇后语可分为两种,一是谐音的,一种是比喻的。在各民族的语言中与虎有关的歇后语也是十分丰富和精彩的,如果从内容的性质来给与虎相关的歇后语分类,可分为如下凡类:

表现老虎的性格特征勇猛、威武、刚强、胆魄、活力等的:

老虎进村:没人敢理

老虎栽跟头:腰板挺硬

老虎戴辔头:没人敢去骑

老虎嘴边的胡须:谁敢去摸

老虎下山:来势凶猛

老虎上山:谁敢阻拦

老虎拧尾巴:发威

老虎打屁:闻都不敢闻

老虎死了发疹:不倒威

老虎跳舞:张牙舞爪

老虎上街:人人害怕

老虎长了翅膀:神了

表现老虎的生态习性的有:

老虎打哈欠:口气真大

老虎藏在洞里:威风不显

老虎走路:不要伴,独来独往

老虎进山洞:瞻前不顾后

老虎不吃素:专啃硬骨头

老虎不吃猪:世上没见

老虎捉蟋蟀:笨手笨脚

老虎吃骨头:好牙口

老虎吃樱桃:馋红了眼

老虎吃太阳:白张了嘴

老虎吃棒子:刁(叼)棍

老虎吃蝴蝶:想入非非(飞飞)

老虎爬树:不会那一套,荒唐

表现老虎的凶猛、暴烈的有:

老虎吃羊:弱肉强食

老虎吃兔子:一口吞

老虎吃头羊羔:不吐骨头

老虎打架:不敢劝,没得劝

老虎鼻上插葱:凶相(象)

老虎窝里孩子哭:怪娘养的

老虎的儿子:别看他(它)小

表现老虎人面兽凡,假装人相的有:

老虎戴玛尼珠:假充活佛(藏语) 老虎戴喇嘛帽:想着法子吃人

老虎当和尚:人面兽心

老虎背十字架:假装耶酥

老虎披着皮:装样(羊)

老虎吃草:装驴

具有特殊的象征义、比喻义、引伸义的有: 老虎屁股上拔毛:断后

老虎尾巴挂炮竹:轰出去了

老虎阴山卧:躺下装死

老虎追得猫上树:多亏留了一手

老虎的朋友:没善兽(锡伯族)

老虎跳山涧:玄(悬)起来了

老上洞里菩萨堂:莫名其妙(奇庙); 老虎窝里出狸猫:一代不如一代 老虎进山神庙:老腐败(虎拜)

老虎进口袋:自己找死

老虎嘴里拔牙:冒险;凶多吉少 谁人敢进(敬)篇二:关于虎的歇后语 关于虎的歇后语

缺腿的老虎——神气不了

鸡蛋喂老虎——囫囵(hulun完整;整个儿)吞 麂子给老虎拜年——没有好下场 套上大车让老虎架辕——没人敢(赶)

铁笼子里的老虎——威风扫地

徒手打老虎——有勇无谋

兔子宴请老虎——寅吃卯粮

脱裤子打老虎——既不要脸,又不要命

脱了裤子打老虎——又不要脸,又不要命

下了山的老虎——不如狗(比喻失去了当年的威势。

篇二:《有关老虎的歇后语》

有关老虎的歇后语

歇后语也是俗语的一种,多为群众创造并喜用、习用,具有幽默诙谐、通俗形象的特点和特殊结构之定型语句。歇后语一般由前后两部分作用于成:前一部分是比喻事隐语;后一部分是本意,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或引伸。使用时通常是只说第一部分而隐去后一部分,有意停歇,让听者玩味揣摩,故又称"歇后"或隐语。歇后语可分为两种,一是谐音的,一种是比喻的。在各民族的语言中与虎有关的歇后语也是十分丰富和精彩的,如果从内容的性质来给与虎相关的歇后语分类,可分为如下凡类:

表现老虎的性格特征勇猛、威武、刚强、胆魄、活力等的:

老虎进村:没人敢理

老虎栽跟头:腰板挺硬

老虎戴辔头:没人敢去骑

老虎嘴边的胡须:谁敢去摸

老虎下山:来势凶猛

老虎上山:谁敢阻拦

老虎拧尾巴:发威

老虎打屁:闻都不敢闻

老虎死了发疹:不倒威

老虎跳舞:张牙舞爪

老虎上街:人人害怕

老虎长了翅膀:神了

表现老虎的生态习性的有:

老虎打哈欠:口气真大

老虎藏在洞里:威风不显

老虎走路:不要伴,独来独往

老虎进山洞:瞻前不顾后

老虎不吃素:专啃硬骨头

老虎不吃猪:世上没见

老虎捉蟋蟀:笨手笨脚

老虎吃骨头:好牙口

老虎吃樱桃:馋红了眼

老虎吃太阳:白张了嘴

老虎吃棒子:刁(叼)棍

老虎吃蝴蝶:想入非非(飞飞)

老虎爬树:不会那一套,荒唐

表现老虎的凶猛、暴烈的有:

老虎吃羊:弱肉强食

老虎吃兔子:一口吞

老虎吃头羊羔:不吐骨头

老虎打架:不敢劝,没得劝

老虎鼻上插葱:凶相(象)

老虎窝里孩子哭:怪娘养的

老虎的儿子:别看他(它)小

表现老虎人面兽凡,假装人相的有:

老虎戴玛尼珠:假充活佛(藏语) 老虎戴喇嘛帽:想着法子吃人

老虎当和尚:人面兽心

老虎背十字架:假装耶酥

老虎披着皮:装样(羊)

老虎吃草:装驴

具有特殊的象征义、比喻义、引伸义的有: 老虎屁股上拔毛:断后

老虎尾巴挂炮竹:轰出去了

老虎阴山卧:躺下装死

老虎追得猫上树:多亏留了一手

老虎的朋友:没善兽(锡伯族)

老虎跳山涧:玄(悬)起来了

老上洞里菩萨堂:莫名其妙(奇庙); 老虎窝里出狸猫:一代不如一代

老虎进山神庙:老腐败(虎拜)

老虎进口袋:自己找死

老虎嘴里拔牙:冒险;凶多吉少 谁人敢进(敬)

篇三:《与虎有关的歇后语》

与虎有关的歇后语:

歇后语也是俗语的一种,多为群众创造并喜用、习用,具有幽默诙谐、通俗形象的特点和特殊结构之定型语句。歇后语一般由前后两部分作用于成:前一部分是比喻事隐语;后一部分是本意,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或引伸。使用时通常是只说第一部分而隐去后一部分,有意停歇,让听者玩味揣摩,故又称"歇后"或隐语。歇后语可分为两种,一是谐音的,一种是比喻的。在各民族的语言中与虎有关的歇后语也是十分丰富和精彩的,如果从内容的性质来给与虎相关的歇后语分类,可分为如下凡类:

一、表现老虎的性格特征勇猛、威武、刚强、胆魄、活力等的:

老虎进村:没人敢理

老虎栽跟头:腰板挺硬

老虎戴辔头:没人敢去骑

老虎嘴边的胡须:谁敢去摸

老虎下山:来势凶猛

老虎上山:谁敢阻拦

老虎拧尾巴:发威

老虎打屁:闻都不敢闻

老虎死了发疹:不倒威

老虎跳舞:张牙舞爪

老虎上街:人人害怕

老虎长了翅膀:神了

二、表现老虎的生态习性的有:

老虎打哈欠:口气真大

老虎藏在洞里:威风不显

老虎走路:不要伴,独来独往

老虎进山洞:瞻前不顾后

老虎不吃素:专啃硬骨头

老虎不吃猪:世上没见

老虎捉蟋蟀:笨手笨脚

老虎吃骨头:好牙口

老虎吃樱桃:馋红了眼

老虎吃太阳:白张了嘴

老虎吃棒子:刁(叼)棍

老虎吃蝴蝶:想入非非(飞飞)

老虎爬树:不会那一套,荒唐

三、 表现老虎的凶猛、暴烈的有:

老虎吃羊:弱肉强食

老虎吃兔子:一口吞

老虎吃头羊羔:不吐骨头

老虎打架:不敢劝,没得劝

老虎鼻上插葱:凶相(象)

老虎窝里孩子哭:怪娘养的

老虎的儿子:别看他(它)小

表现老虎人面兽凡,假装人相的有:

老虎戴玛尼珠:假充活佛(藏语)

老虎戴喇嘛帽:想着法子吃人

老虎当和尚:人面兽心

老虎背十字架:假装耶酥

老虎披着皮:装样(羊)

老虎吃草:装驴

四、具有特殊的象征义、比喻义、引伸义的有: 老虎屁股上拔毛:断后

老虎尾巴挂炮竹:轰出去了

老虎阴山卧:躺下装死

老虎追得猫上树:多亏留了一手

老虎的朋友:没善兽(锡伯族)

老虎跳山涧:玄(悬)起来了

老上洞里菩萨堂:莫名其妙(奇庙);谁人敢进(敬) 老虎窝里出狸猫:一代不如一代

老虎进山神庙:老腐败(虎拜)

老虎进口袋:自己找死

老虎嘴里拔牙:冒险;凶多吉少

篇四:《谚语俗语歇后语》

歇后语: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莲──有苦自己知(或“有苦说不出”)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

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了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泰山顶上观日出──高瞻远瞩

姑娘坐轿──头一回

借了一角还十分──分文不差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

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聋子耳朵──摆设

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

飞机上点灯——高明

兔的尾巴——长不了

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

芝麻开花──节节高

王羲之写字──熟能生巧

打破沙锅──问到底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

铁杵磨成绣花针──功到自然成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俗语谚语:

1、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3.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4.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5.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7.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9.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10.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11.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12.宁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

13.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16.弱敌不可轻,强敌不可畏。

1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9.时间像生命,一刻值千金。

20.花儿凋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

21.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将忙事待明天。

2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3.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27.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28.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29.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1.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32.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33.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3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5.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36.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37.早起多长一智,晚睡多增一闻。

38.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气象谚语: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十雾九晴。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夜星繁,大晴天。

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久雨必有久晴,久晴必有久雨。 冷得早,暖得早。

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棉花云,雨快淋。

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云交云,雨淋淋。

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上梁不正下梁歪。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树挪死,人挪活。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一生之际在于勤。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篇五:《虎年话虎:关于虎的谚语》

虎年话虎:关于虎的谚语

谚语,有人说它是“智慧的花朵”。以十二生肖为内容的谚语数量众多,流传广泛,是广大群众所创造并喜闻乐见的富有气息和情趣的语言表达形式。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牛不喝水不能强摁头”、“兔子不吃窝边草”……等等。与老虎有关的谚语也十分丰富,这些谚语有的反映了虎的性格特征勇猛、威武、凶暴以至使人望而生畏,不敢亲近,就如同在“帝王”或者权威的面前。如封建社会中那些当官的,无论是生活在帝王身边的文臣武将,还是那些达官显贵的下属,凡事总得谨小慎微,服从上级和帝王的意志,必须视帝王国君和达官显贵的眼色并迎合其好恶行事,否则一不小心,一思之念,一句之言都会触怒他们,轻者有牢狱之灾,重者就会招致镣之祸,乃至斩首示众,诛夷九族。在官场或民间就流行着反映上述心态的谚语:“伴君如伴虎”、“老虎门下官难做”之类。在人们的心目中,老虎是威严与权势的象征,言谈举止一派凛然不可侵犯的王者气度,是不可得罪的也是惹不起的,于是民谚中就有这样的说法:“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虎的胡子谁敢摸?”、“老虎未吃人,样子赫杀人”。有些谚语表现了老虎的习性,以及它与人、与环境、与其他动物之间的某种特殊关系。前者如“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老虎藏在洞里不显威风”;后者如“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羊儿跑进虎群”、“老虎进了城,家家都闭门”、“好虎架不住狼群”……有些谚语,绝大多数除了表面的具有比喻或象征性的浅层含义之外,还有其本质的深层含义,表现为或具有某种人生哲理,或提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或者在这些谚语的背后,潜藏着首先的意味和生活的情趣。这种谚语实际上是种比喻,可能是某种象征,都是思维 的美丽之花,是人们出于某种目的而设想或虚构出来的。如:“老虎头上扑苍蝇”、“老虎头上搔痒”、“两虎

相斗,必有一伤”、“羊披上虎皮,见到老虎还是害怕”、“羊跟老虎交朋友,总有一天会吃亏”、“猪给老虎拜年,有去而无归”、“苛政猛于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些谚语,都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都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点,有的甚至可以就是寓言故事的概括与浓缩,是极为精湛的语言艺术。如上述所举谚语中的“羊披上虎皮,见到老虎还是害怕”,这与汉代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所述的“羊质虎皮”的寓言故事,无论是构思的新颖,主旨的深刻,还是表现手法,都可以就是含意深刻的古训,又可以就是激励人们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的格言或名言、警语。它的表层语意并不深秋,意思是说,如果你不进入老虎居住的洞穴,就无法得到你想得到的小老虎。但是,这条谚语由比喻而出来的的主旨却十分深刻,它告诉人们,你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达到某种目的,如果不冒风险,不以艰苦的努力与实践,就不能取得成功和胜利,就不能如愿以偿,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条谚语在民间或者是上层流传都十分广泛,其典出于《东观汉记·一六·班超传》原本作“不探虎穴,不得虎子”。这个典故是说:班超带领汉军去攻打在边境经常进犯匈奴,久而久之,将士都有些厌战情绪。一次,班超与将士三十六人在一起饮酒,个个喝得面红耳赤,情绪高涨勃发,兴味盎然。于是班超就乘着酒兴,面对将士的厌战,愤怒地激励将士道 :“不探虎穴,不得虎子。现在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乘着漆黑之夜,以火攻去袭击匈奴的兵营。这样,不仅可以使匈奴不知我军的兵力到底有多少,而且攻其不备,一定会使匈奴之军在不备而战之中惊恐万状,措手不及,他们就会被我威武之师,消灭得干干尽尽!”这个典故历经演变,深入民间,成为人民大众的口头禅,妇孺皆知,童叟均晓。这条近乎格言或警语式的谚语,还有“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三国志·吕蒙传》);但后世用得最多的还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有的从正面说,也写作“入虎穴而得虎子”;最后浓缩为成语“虎穴得子”。由此可见,与虎有关的任何一条谚语,从其创造或演变的过程来看,不知凝聚了人民大众中多少的智慧与心血,它是一语言矿山中提炼出来的一克镭,也是语言中的精化或者精萃。

虎是山中之君、百兽之王,人们爱虎而畏虎。因此人们也将虎视为凶猛、残暴的动物,民间有不少打虎的传说,出现了不少猎虎、打虎、射虎的猛将与壮士,从汉代射虎入石的李广虎将,到黑旋风李逵为救母而杀虎、行者武松于景阳冈打虎……等等。这些故事在今天看来,对于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抢救并保护现已濒临绝种的老虎的现实而言,是逆其道而行之的,甚至于是违法的。但是从这些故事的历史背景及产生的社会心理来看,却反映了人类保护自己、免受虎害的心理,这种心理在民间传说或民谚中也有反映。因此老虎虽然威武凶猛,但也有英雄壮士不畏虎凶虎威,有勇气有胆量去打“虎”,将“虎”与某种强权恶势联系起来以英勇无畏之气魄去“打虎”、“斗虎”、“灭虎”,这里的“虎”已不是自然界之虎,而是强权恶势力的象征之物。寄寓人们上述心理或思想、愿望的谚语也不少。如:“敢把皇帝拉下马则老虎也得掰掉牙”、“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老虎尾巴挂扫帚,威风扫地”、“狼怕鞭,虎怕圈,狗怕低头捡大砖”、“虎入陷井,走投无路”……这说明,“虎”是可以征服的,也是不足为惧的,还说明,凶恶、残暴的“老虎”,作为某种权势或权威的象征,它也会有“虎”死倒威的时候,寿终正寝的命运。这些谚语的寓意或主旨,对于肖虎的人来说,是足以为训的。

再说与虎有关的歇后语。歇后语也是俗语的一种,多为群众创造并喜用、习用,具有幽默诙谐、通俗形象的特点和特殊结构之定型语句。歇后语一般由前后两部

分作用于成:前一部分是比喻事隐语;后一部分是本意,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或引伸。使用时通常是只说第一部分而隐去后一部分,有意停歇,让听者玩味揣摩,故又称"歇后"或隐语。歇后语可分为两种,一是谐音的,一种是比喻的。在各民族的语言中与虎有关的歇后语也是十分丰富和精彩的,如果从内容的性质来给与虎相关的歇后语分类,可分为如下凡类:

表现老虎的性格特征勇猛、威武、刚强、胆魄、活力等的:

老虎进村:没人敢理

老虎栽跟头:腰板挺硬

老虎戴辔头:没人敢去骑

老虎嘴边的胡须:谁敢去摸

老虎下山:来势凶猛

老虎上山:谁敢阻拦

老虎拧尾巴:发威

老虎打屁:闻都不敢闻{有关虎的俗语,歇后语}.

老虎死了发疹:不倒威

老虎跳舞:张牙舞爪

老虎上街:人人害怕

老虎长了翅膀:神了

表现老虎的生态习性的有:

老虎打哈欠:口气真大

老虎藏在洞里:威风不显

老虎走路:不要伴,独来独往

老虎进山洞:瞻前不顾后 老虎不吃素:专啃硬骨头 老虎不吃猪:世上没见

老虎捉蟋蟀:笨手笨脚

老虎吃骨头:好牙口

老虎吃樱桃:馋红了眼

老虎吃太阳:白张了嘴

老虎吃棒子:刁(叼)棍

老虎吃蝴蝶:想入非非(飞飞) 老虎爬树:不会那一套,荒唐 表现老虎的凶猛、暴烈的有: 老虎吃羊:弱肉强食

老虎吃兔子:一口吞

老虎吃头羊羔:不吐骨头 老虎打架:不敢劝,没得劝 老虎鼻上插葱:凶相(象) 老虎窝里孩子哭:怪娘养的 老虎的儿子:别看他(它)小

表现老虎人面兽凡,假装人相的有: 老虎戴玛尼珠:假充活佛(藏语) 老虎戴喇嘛帽:想着法子吃人 老虎当和尚:人面兽心

篇六:《关于12生肖虎的谚语》

关于12生肖虎的谚语

【字:大 中 小】

谚语,有人说它是“智慧的花朵”。以十二生肖为内容的谚语数量众多,流传广泛,是广大群众所创造并喜闻乐见的富有气息和情趣的语言表达形式。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牛不喝水不能强摁头”、“兔子不吃窝边草”„„等等。与老虎有关的谚语也十分丰富,这些谚语有的反映了虎的性格特征勇猛、威武、凶暴以至使人望而生畏,不敢亲近,就如同在“帝王”或者权威的面前。如封建社会中那些当官的,无论是生活在帝王身边的文臣武将,还是那些达官显贵的下属,凡事总得谨小慎微,服从上级和帝王的意志,必须视帝王国君和达官显贵的眼色并迎合其好恶行事,否则一不小心,一思之念,一句之言都会触怒他们,轻者有牢狱之灾,重者就会招致镣之祸,乃至斩首示众,诛夷九族。在官场或民间就流行着反映上述心态的谚语:“伴君如伴虎”、“老虎门下官难做”之类。在人们的心目中,老虎是威严与权势的象征,言谈举止一派凛然不可侵犯的王者气度,是不可得罪的也是惹不起的,于是民谚中就有这样的说法:“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虎的胡子谁敢摸?”、“老虎未吃人,样子赫杀人”。有些谚语表现了老虎的习性,以及它与人、与环境、与其他动物之间的某种特殊关系。前者如“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老虎藏在洞里不显威风”;后者如“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羊儿跑进虎群”、“老虎进了城,家家都闭门”、“好虎架不住狼群”„„有些谚语,绝大多数除了表面的具有比喻或象征性的浅层含义之外,还有其本质的深层含义,表现为或具有某种人生哲理,或提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或者在这些谚语的背后,潜藏着首先的意味和生活的情趣。这种谚语实际上是种比喻,可能是某种象征,都是思维 的美丽之花,是人们出于某种目的而设想或虚构出来的。如:“老虎头上扑苍蝇”、“老虎头上搔痒”、“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羊披上虎皮,见到老虎还是害怕”、“羊跟老虎交朋友,总有一天会吃亏”、“猪给老虎拜年,有去而无归”、“苛政猛于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些谚语,都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都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点,有的甚至可以就是寓言故事的概括与浓缩,是极为精湛的语言艺术。如上述所举谚语中的“羊披上虎皮,见到老虎还是害怕”,这与汉代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所述的“羊质虎皮”的寓言故事,无论是构思的新颖,主旨的深刻,还是表现手法,都可以就是含意深刻的古训,又可以就是激励人们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的格言或名言、警语。它的表层语意并不深秋,意思是说,如果你不进入老虎居住的洞穴,就无法得到你想得到的小老虎。但是,这条谚语由比喻而出来的的主旨却十分深刻,它告诉人们,你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达到某种目的,如果不冒风险,不以艰苦的努力与实践,就不能取得成功和胜利,就不能如愿以偿,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条谚语在民间或者是上层流传都十分广泛,其典出于《东观汉记·一六·班超传》原本作“不探虎穴,不得虎子”。这个典故是说:班超带领汉军去攻打在边境经常进犯匈奴,久而久之,将士都有些厌战情绪。一次,班超与将士三十六人在一起饮酒,个个喝得面红耳赤,情绪高涨勃发,兴味盎然。于是班超就乘着酒兴,面对将士的厌战,愤怒地激励将士道 :“不探虎穴,不得虎子。现在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乘着漆黑之夜,以火攻去袭击匈奴的兵营。这样,不仅可以使匈奴不知我军的兵力到底有多少,而且攻其不备,一定会使匈奴之军在不备而战之中惊恐万状,措手不及,他们就会被我威武之师,消灭得干干尽尽!”这个典故历经演变,深入民间,成为人民大众的口头禅,妇孺皆知,童叟均晓。这条近乎格言或警语式的谚语,还有“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三国志·吕蒙传》);但后世用得最多的还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的从正面说,也写作“入虎穴而得虎子”;最后浓缩为成语“虎穴得子”。由此可见,与虎有关的任何一条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