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农村就业问题


第一篇 农民农村就业问题
《2016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为了解决和了解**农民就业问题与现状,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广泛的深入调研。按安人社发437号文件要求,我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到基层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查,掌握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和实际情况,通过走访和座谈多种方式,掌握第一手基础材料,现形成如下报告。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概况及劳动力就业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的资源情况

全县总人口为59295人,16周岁-60周岁劳动力资源39**3人,占总人口的77.7%。其中男20185人,占51.6%;女18898人,占48.4%;16-30周岁167**人,30-45周岁**995人,45-60周岁9376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0411人,高中6019人,大专及以上 2653 人。农村劳动力常年转移15413人,每年新增成长劳动力1000人以上。数据表明我县富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整体素质不高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近几年,流动人口和农村居民进城有所增加,城市人口逐渐增多,转移就业的人数大幅度上升;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从劳动力的职业构成看,从事农、林、牧、渔第一产业的劳动者比重大幅度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因此技能型劳动力逐渐上升。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从总体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已成为农民实现劳务收入的主要渠道。大量的劳动力开始向大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农民刚进城所从事的主要是一些边缘工作,即城镇人不大乐意干的脏、累、苦、险等工作。如建筑、废品回收、环境卫生、饮食服务、小商小贩等这些城镇人退出或自动放弃的工作岗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慢慢的从体能型转化为技能型,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培养了一批有知识、有文化、观念新、懂技术、会管理、能带动广大农民运用技能脱贫致富的务工能人,从而带动其它就业人员从事一些高技能工作,慢慢从高、危、苦的行业脱离出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当然,也是促进工业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是历史进步的必然结果。

第二篇 农民农村就业问题
《2016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随着我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步伐的加快,各类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多,征地后,产生的被征地农民越来越多。为使被征地农民在征地后能就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我们根据有关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我区被征地农民的现状

据调查,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区共征地1.81万亩,搬迁房屋2050栋,涉及17个村(社区)、117个小组,涉及被征地农户4313户、被征地农民14244人,与2016年相比,征迁村(社区)增加10个,征迁小组增加76个,被征地农户增加3257户,被征地农民人数增加10911人。

据调查,2016年全区劳动年龄段被征地农民(男性16岁至60岁,女性16岁至55岁)占整个被征地农民的比例为70.3%,其中,男性占比36.4%,女性占比33.9%;全区非劳动年龄段被征地农民(男性60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占整个被征地农民人数的比例为29.7%,其中,男性占比13.5%,女性占比16.2%。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全区被征地农民处于劳动年龄阶段的人数占比大,引导、推荐就业的任务较重。

据统计,2016年,全区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11092人,其中,外出打工5754人,自主创业986人,其它方式就业1753人。

二、主要工作情况

我们采取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被征地农民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为实现就业、从事创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自2016年以来,共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47期,培训人员2052人,其中:挖机212人,瓦工268人,厨师203人、旅游服务45人,起重工59人,电焊工212人,缝纫工34人,种养植技术员27人,茶叶加工制作工131人,家政服务782人;共举办创业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289人。

(一)制定被征地农民培训工作方案。根据中央、国务院、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了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就业能力,促进被征地农民劳动技能培训,结合我区实际,我局制定了《被征地农民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让被征地农民通过劳动技能培训,使他们既能学到一技之长,又能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其它就业有效资质证书。

(二)印发《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手册》,开展针对性的就业培训。2016年,我们以倡议书的形式,印制就业创业政策、就业信息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资料2万份,组织专班人员到征地任务重的村(社区),进一步开展宣传活动,推荐被征地农民就业。同时,针对我区城市建设中出现的被征地农民就业技能普遍偏低,就业难度大等新问题,年初,我们以村(社区)为单位,对被征地农民技能培训意愿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分片区、分专业开展技能培训。在街办、桥边镇分别举办挖机、电焊工、家政服务培训6期,共培训300余人,其中在街办巴王店村开展挖机、电焊工培训班2期,160人参加培训,分别在石堰村、塘上村举办家政培训班1期,培训72人;在桥边李家湾村、偏岩村举办家政培训班2期,培训69人。

(三)开展“以服务被征地农民”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招聘活动。针对我区被征地农民日益增多的实际情况,今年我局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以“服务被征地农民”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招聘活动,促进就业。活动期间,先后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2场,服务重点企业小型招聘会2场,累计进场企业108家,提供就业岗位4850个,吸引求职者近4000人,达成就业协议650人。

(四)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将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被征地农民纳入创业培训范围,按照每人800元的标准,给予创业培训补贴。通过创业培训,增强创业意识和能力。对其在创业过程中有资金困难的,我局帮助其办理小额担保贷款。2016年,共为27名创业人员申请办理小额担保贷款183万元,创业人员带动就业60余人。

三、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被征地农民参加就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为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人社部门每年都组织被征地农民参加免费技能培训,但由于培训针对性不强、技术含量不高,尽管部分被征地农民手握培训结业证书,但在求职时因不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久而久之大家便不再愿意参加培训。

二是部分被征地农民就业意识不强。被征地农民属自谋职业和转移就业,他们在被征地前靠种植农作物生存,采取“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存模式,与社会的接触较少,信息闭塞,思想陈旧保守,很多观念都不能及时更新,造成了大部分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无所适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对以后的生活一片空白。再加上很多被征地农民文化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一技之长,普遍缺乏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导致就业难度不断加大。

三是部分被征地农民就业观念有偏差。部分被征地农民还对政府和集体有着“等、靠、要”的思想,甚至存在“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观念,认为“低工资、重劳力、苦脏活”是外来民工的职业,自己从事这些工作会丢面子,就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因此,被征地农民就业仍十分困难。

四、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的思路及措施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促就业就是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的大局意识,创新工作思路,突破工作难点。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以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为目的,以乡镇、村(社区)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创新机制、拓宽渠道、优化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条件,促进被地农民家庭中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人员充分就业。

(二)工作目标

以就业、培训、创业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为抓手,落实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强化技能培训、建立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困难援助、拓展就业空间,多渠道、多方式促进就业,逐步实现被征地农民家庭至少一名人员稳定就业。农民农村就业问题

(三)工作措施

1、把就业作为解决被征地农民生活的根本出路。一是进一步加强对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组织被征地农民参加和享受就业培训、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多种免费就业服务。二是要求征地企业积极使用被征地农民工,并纳入征用地协议,由区人社部门按企业用工要求培训被征地农民,用地单位吸纳被征地农民就业。三是积极鼓励被征地农民外出务工实现就业。

2、加强引导,鼓励被征地农民大胆创业。引导被征地农民根据自身条件,把握市场经济的契机,充分利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资金扶持政策,积极创业。一是对于农民被征地后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帮助其办理小额创业担保贷款,为创业人员解决创业资金困难问题。二是对于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创业人员,可以列为创业带头人,为其提供创业培训,并对其带动就业的人员实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根据目前情况看,要抓住区内大量安置房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拓宽就业领域。第三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其中有些岗位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不高,更适合被征地农民发展;从服务行业入手拓宽就业渠道,如住宅消费服务业的超市、快餐、物业管理、家政服务、搬家公司、社区绿化等。

4、开发岗位,引导被征地农民就业。一是建议在项目落地时与征地单位签订提供一定数量或一定比例就业岗位的协议,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吸纳被征地农民就业。同时,大力开发就业岗位,要求本地工商企业尽量消化本区被征地农民,解决本地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以此增加被征地农民的收入。二是引导被征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提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能力,积极从农业生产方式向服务性生产方式转变,如引导被征地农民承包门面开设餐饮等服务性行业。

五、2016年服务被征地农民的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组织人员深入到有征地任务乡镇(街办)、村(社区)宣传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政策,做到“那里有征地项目那里就有政策宣传”,确保就业创业及社会保障政策家喻户晓。

(二)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根据被征地农民实际需求,进行广泛的调查摸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将培训地点选择在村(社区),方便被征地农民就近参加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注重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重点要增加实际操作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效果。

(三)进一步加大就业援助力度。继续开展以“服务被征地农民”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招聘活动,深入到征迁重点村(社区)宣传就业政策,发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结合“就业援助月”、“人才·项目一对一”等活动,鼓励和引导劳动密集型行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四)进一步加大创业扶持力度。鼓励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对自主创办各类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根据兴办企业或个体经营的规模,为其申报一定额度的担保贷款。对接收符合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企业,按照“社保补贴由本人登记申请、乡镇和街道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初审、就业局再审、财政部门终审”程序,对其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

第三篇 农民农村就业问题
《2016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xxxx县现有农村劳动力10.8万人,外出务工年均6.5万人左右。近两年,受经济下行和政策调控的影响,沿海及发达城市一些资本少、技术装备程度低的企业陆续停产或倒闭,在外务工人员就业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冲击。如何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成为影响我县当前发展与稳定的重要问题。近期,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就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提出几点建议。

一、我县农民工就业情况分析

(一)返乡农民工逐年增多。一是由于发达城市企业受经济下行和政策调控影响,部分企业停产倒闭,出口生产企业订单减少,企业遭遇困难,不得不裁员,而城市生活费用较高,被解雇的农民工大部分选择返乡;二是受待遇低下的打击,不少民工在城里居无定所,职业稳定性差,生活压力加大,萌发回乡念头;三是受惠农支农政策影响,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面对就业压力,许多农民工选择返乡从事农业;四是一些农民工经过数年打拼,积累了一定规模的资金,掌握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重返家乡进行二次创业。

(二)返乡农民工就业压力增大。一是受土地资源限制,我县农业经济的现状不能容纳,也不需要这么多的劳动力同时就业;二是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县许多农民从高山搬迁到城镇、社区集中居住,原耕地无法耕种,为这一部分群众增加新的就业机会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之一;三是我县一些重点建设项目陆续完工,原本就近务工的农民必须寻求新的就业岗位。

(三)农民工就地创业人员增多。调查表明,部分返乡农民工不愿再外出,希望在本县经济发展中寻找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不想再务农,由于在外务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技术和资金,想在家乡自主创业,搞一些特色种植、养殖业以及创办企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各镇涌现出了一批在本地搞种、养殖的农民工,以传统养殖业养猪、鸡、羊为主,也有部分从事梅花鹿、孔雀、野猪等特色养殖,这部分人具有创新性思维和开拓精神,积极关注市场和信息,具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期望政府能够在资金、技术和信息上多给予扶持。

二、目前我县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采取的主要措施

农民农村就业问题

面对复杂就业形势,我县采取多项举措,帮助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和外出转移就业,已初见成效。

(一)强化就业服务,让农民工就业有门路,求职有信息。针对农民工节前返乡时间提前的情况,一方面,加强劳务合作和交流,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强化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举办大型专场劳务招聘洽谈会、启动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组织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截至全县共举办8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6500个,1580名求职人员与企业和用工单位达成用工协议。另一方面,大力开发本地就业岗位,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开发县内公益性岗位,吸纳安置返乡人员就业。借助“十大工程”、狮子山开发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建设高潮的机遇,搞好本县企业和用工单位与农民工供需对接,农村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与农民工供需对接,以项目带动返乡农民工就业。目前,就地转移就业近1.3万人。

(二)开展大规模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针对金融危机对企业用工需求带来冲击的影响,加大财政投入,扩大培训规模,按照“新增劳动力一个不少”、“返乡人员一个不闲”的要求,组织返乡农民工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解决目前岗位需求和劳动力技能不相匹配的问题,优化劳务产业结构,提高农民工市场就业创业能力,推进转移就业和提升创业能力。今年以来,全县已开展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工、电气焊、电动缝纫、风味小吃等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2236人。

(三)搭建创业就业服务平台,提供项目推荐、创业指导、跟踪服务等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在资金、场地、证照办理、经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县上设立专门的创业服务机构,健全县、乡、村三级创业就业和劳务经济组织领导服务体系,加强组织领导,从项目论证、项目孵化、项目落实、开业指导等各个方面搞好服务,指导、帮助返乡农民工选好、选准创业项目,实现自主创业,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今年全县已累计发放小额创业贷款2615万元,扶持创业423户。

三、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盲目性大。往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在节后返城、返厂的时间都比较规律,但近两年不少返乡农民工对节后出行方向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的还处于观望状态。城市企业对农民工的用工数量有所扩大,但农民工的工资需求与就业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导致一些务工者因未找到工作又再次返乡。

(二)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是现有农村劳动力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专业技能等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部分有技术的人员受经济波动影响相对小,即使失业也能很快重新找到工作,而技术单一或无一技之长的人只能回家观望。从我县农民工外出务工的调查情况看,大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属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少数人掌握部分专业技能。由于文化程度偏低又缺乏专业技能,加之人生地疏,在竞争中与城市劳动力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农村劳动力缺乏就业竞争力。

(三)返乡农民工对政府给予就业方面的支持表现出较高的期待。通过走访调查,在就业问题上,一是农民工期望政府在就业门路上予以帮助,特别是提供就业岗位。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农民工更希望得到来自政府及有关部门权威准确的就业信息和更直接的就业帮助。二是在自主创业上提供支持,特别是资金扶持。调查显示,考虑返乡留在本地自主创业的农民工,期望“提供信贷资金优惠和支持”和“提供创业服务指导”是农民工自主创业时最希望政府能给予的帮助。

四、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利用好上级扶持政策,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投资少、吸纳劳动力多、技术操作规程简便、资金周转较快等特点,对扩大城乡就业、促进群众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意见》〔安政发(2016)9号〕,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扶持力度。从2016 年起,市、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0 万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中:市本级1000 万元、每县不少于400万元,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以不少于当年新增地方财力的10%逐年补充,到2016 年年度预算达到1 亿元以上,并从财政贴息、项目扶持、融资担保、税费优惠、用地保障、培训补助、社保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利用这些优惠政策,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来抓,发展好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就业。

(二)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增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能力。切实做好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意识,有效缓解产业升级与经济波动所带来的就业困局,才是应对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针对企业用工需求创新培训模式,调整培训方向,丰富培训内容,根据农民工自身特点,制定相应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集中开展农民工转移、转岗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就业技能,适应新形势工作需要。一是对技术水平不高的返乡农民工开展回炉培训,提升新一轮输出人员择业竞争力;二是组织没有技术的返乡农民工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鼓励他们自主择业,以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三是对有志于回归创业和有一定创业基础的的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提升自主创业能力;四是对有意继续从事农业的返乡农民工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对年龄偏大、知识水平偏低,不愿再外出打工的农民开展特色种养殖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技能,实现科技种养增收。

(三)深挖市场,拓宽农村转移就业渠道。一要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增加输出数量、扩大输出规模。二靠能人带动,充分发挥劳务输出能人的作用,积极鼓励他们为家乡的劳务输出献计献策,帮助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家门。三靠政府推动,构建农民工输出转移平台。政府主管部门要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和劳务输出组织作用,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市场跨区域协作,为劳务输出寻求新的途径,引导返乡农民工实现跨区域转岗转业。四是要加大本县建设项目的争取力度,利用农村交通水利、生态移民、新农村、产业示范园等项目建设就近就地转移一批。五是支持发展劳务中介组织。鼓励发展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逐步形成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服务规范化的劳务中介服务体系,切实为农民提供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法律咨询等各项服务。六是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开辟绿色通道,为农民工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同时加强输出地和输入地配合,及时沟通农民工就业和返乡信息,为农民工提供更为周到的就业服务。七是加快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依托政府、部门、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在用工量大的地区、城市建立劳务信息服务站,广泛收集、筛选和发布劳务信息。积极利用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短信等媒体向农民工传播劳务信息,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范化和组织化程度。

(四)大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就业。农民工自主创业,这将是今后农民工转移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方面,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有关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投资的吸引力;二是要在项目、资金上给予一定支持,帮助他们把企业办成、办好;三是要贴近服务,及时为创业农民工提供生产技术、致富门道、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积极帮助解决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四是要典型引路,发掘和报道一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好典型,激励返乡农民工勇于创业。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转换思路,利用他们在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引导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立足本地资源,创办个体私营企业和发展各类经济实体,实现自主创业。同时,引导他们创办养殖业、农业产业化以及农村服务业等项目,实现自主创业、转移就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各级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帮助他们解决融资、招工和行政审批等问题,统筹规划安排,优化自主创业的环境。

(五)营造全社会关心返乡农民工、支持帮助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要从思想上、组织上、经济建设上、文化建设上以及社会综合治理等各方面做出努力,统筹部署,加强指导,多角度掌握农民工返乡动态。党政领导、司法服务、劳动保障、农林水教育等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农民工在返乡潮中实现良性回归。

(编辑:华华)

第四篇 农民农村就业问题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我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对全市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深入了解我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生活等情况,春节后,我们对全市四县一区的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了调查,重点调查了外出人口较多的灵璧县尹集、高楼、冯庙镇;萧县龙城镇和张庄寨镇;砀山县关帝庙镇;埇桥区符离镇、时村镇等10多个乡镇,向300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外出务工情况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我市外出农民工就业情况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特点和新情况,结合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用工问题,如何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已是关系我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状:

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规模逐年扩大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外出半年以上人口为132.4万人,比2000年多85.6万人,增长了2.8倍。其中流向外省人口为96万人,比2000年多74.6万人,增长3.5倍。从以上数据看出,我市外出人口的规模是逐年不断扩大的。根据300名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问卷汇总情况来看,我市外出人口逐年增加这一趋势在“十二五”期间内是不会改变的。外出人口就业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从年龄构成看,以26-35岁农民为主体。调查数据显示,在外出就业的人员中,26-35岁的占38.6%,其余年龄组的构成分别为:18-25岁的比重为27.7%,36-45岁的比重为30.6%,46-55岁的比重为4.1%。80-90年代的农民已经是现代农民工的主流群体,这也进一步说明现代年轻农民不愿呆在农村,不愿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从受教育程度看,外出务工农民文化程度有所提高。小学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6.9%,初中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59.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2.7%,比2000年提高13.9个百分点。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初中学历的在外务工人员基本上都是年龄在36-45岁左右的男性,对接受再教育的兴趣和意向不高。

●从就业的行业看,制造业成为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行业。在调查的人员中从事制造业的占36.6%,建筑业占19.8%;从事服务业的占41.6%,其中:饮食业的占22.8%,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占18.8%。从产业划分看,外出农民工从业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占56.4%。从事第一产业的外出农民工仅占2%。

●从流向看,到省外就业人员增加。在调查的外出农民工中,选择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城市就业的占外出务工人数的80%,每100名外出务工人口中,就有80人去省外,

比2000年提高48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我市外出务工人员仍主要选择省外发达城市打工,与过去相比,所占比重在不断提高,这与我市收入水平和农民工就业环境密切相关。此外,通过调查显示,在我市外出务工的人员中有45%的人不愿回家就业。主要原因是认为当地的收入太低,本地用人单位少,找工作较为困难。

●从社会保障情况看,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问卷调查显示,有44.6%的外出务工人员没签订劳动合同,另外在签订合同的务工人员中有9%的人不清楚合同形式。这些外出农民工外出方式基本上是以亲朋好友介绍和自发外出找工为主,所从事的行业基本都在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

●外出农民工就业形势相对稳定。2011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年末返乡人员占打工人数的10%。在返乡农民工中,因回家过年和家庭原因而返乡的占返乡人员总数的80%;因其他原因而返乡的占20%;从收入情况看,外出务工人员月人均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的占43.6%,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占27.5%。据被调查者反映,打工收入可占家庭收入的五成以上,对当前的收入和就业环境相对也基本满意,就业形势相对稳定。

●外出务工人员中新增了一批无地农民。据调查,在外出农民工中,拥有承包的土地的农民工占90%,没有承包的土地的占10%。在十年前这种现象是没有的。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大部分外出农民工在外从事二、三产业的同时,在家里都有土地。这种现象短期上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长期来看,不利于农业、工业现代化进程。第二是已出现无地可种的农民。无地可种的大多是年轻人,因为土地承包实行的是“三十年不动地”政策,这项政策成了期间新增人口无地可分的情况。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是耕地被征用。这部分人构成了无地农民,也加入了外出务工的队伍。#p#分页标题#e#

利弊:

农民外出务工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11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720元,增长20%;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1%,增长24.5%。据对300名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每人年均收入在30000元左右,是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倍。一些农民经过几年的在外务工生涯,积累了资金、技术和经验,积极回乡创业,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其次,外出务工有利于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稳定。农民工常年在城市生活,接受了城市文明的熏陶,眼界逐步拓宽,无论生活习惯还是文明程度、教育子女及生育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打工不仅带回了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推动了乡风文明。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改变了过去农忙之余

很多农民利用闲暇时间聚众打牌、赌博、打架斗殴的现象,对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起到了稳定作用。同时,有效缓解农业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我市是农业大市,更是农业人口大市,2010年全市耕地面积是484.1千公顷,农业人口为539万人,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为1.3亩,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果没有好的生存去向,必然会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可以有效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并使耕地逐步向种田大户和种田能手集中,扩大了土地的经营规模,调动了农户投资农业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以此解决农业劳动生产率问题。

●不利方面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流失过度不利于我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市目前已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初期。随着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全面铺开,全市加大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力求工业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质的飞跃。因此,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是推进宿州市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使我市面临着结构性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按照宿州市“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测算,城镇化率要在2015年达到45%,未来五年,宿州市二、三产业新增就业岗位至少超过50万。而据普查数据测算,从2011-2020年10年内全市劳动力总量将呈现减少的趋势,对我市工业化发展的需求是不利的。其次,农村留守老人、儿童问题堪忧,家庭生活受到影响。一些留守在家里的多是老人或小孩,没有生产经营能力,使土地出现撂荒或变相撂荒现象。老人长期无人照料,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让人担忧。另外,农村外出务工人口中非婚生育、重婚、违法生育多孩等现象时有发生,计生政策也难以落实到位。此外,我市大量的农村青壮年人口常年在外务工,从农业生产技术改革创新需要来看,这些留守在农村的人员基本都是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偏大的老人,对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十分不利。

建议:

“两难”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根据我市劳动力用工需要,建立高效的用工机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首先政府要进一步提供优惠、实效的农民创业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外出人员回乡创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和出台一系列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返乡农民工创业人数近9000人,累计创办经济实体6174个,带动近80000人就业。但据调查显示,在愿意回家创业的人员中,有45%的担心资金不足;有36%的人担心没有合适的就业行业和创业项目,有19%的人担心缺乏销售渠道和社会关系等。因此,当前各级政府应当为农民工创办的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吸引更多的农民创办经济实体,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其次,加快城镇建设,大力发展服务业。目前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

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城镇具有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水利、道路、环保、通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目标,到2015年,全市将有近300万人生活在城镇。因此,加快城镇建设,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对提高我市城市化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工业化和城镇化规模的提升必然会对服务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同时,适度提高用工企业的工资待遇,解决当地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55%的外出务工人员愿意回家创业,另外还有45%的人员不愿意回家创业。其主要原因是有60%的人认为本地用人单位待遇较低。作为用工企业,应通过适当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待遇,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外出人员回家就业。#p#分页标题#e#

●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拓宽就业面,以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对农民工素质、劳动力培训和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只是填补了一些低技术的劳动密集产业,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根本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从长远角度出发,在农村应积极开展基础教育,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就近而言,对外出的农民工应加强技能培训,使之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据调查,在外出务工的人员中有69.3%的人没有参加过技能培训,这部分人多是工厂工人,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目前我市劳动力市场出现缺工现象,有些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在众多的求职者当中无人适应。解决这种现状的方法,就是培训机构应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的要求,适时对有就业需求的剩余劳动力实行定向培训。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加快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免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按照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从我市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和职业特点看,外出民工多从事脏、苦、累、险的工种,劳动强度较大,有些人还无法享受到正式职工的保险待遇,一些工伤事故得不到合理的处理,这都不同程度的挫伤了民工外出的积极性。据调查,我市外出务工人员有44.6%的人没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协议,维权意识相对薄弱,在出现各种事故以后,有些社会保障就无法享受。因此,政府在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之余,还要对组织外出的民工建立跟踪服务,帮助外出民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劳务纠纷和安全保障等问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另外,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采取国家补

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解除在外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第五篇 农民农村就业问题
《当前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近期,我们对农村劳动力输出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发现,随着农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在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首先是农村劳动力紧张的现象开始出现并且已经到影响农业生产的地步。由于农业产出的效益过低迫使大量青壮年农民加入外出务工的行列。在农忙时节,多数外出人员不能按时返回家乡,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其次是外出务工农民素质偏低影响外出人员的就业和收入。有的农民由于缺少技术,外出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只好赔了路费打道回府;有些农民违反合同,给雇主造成损失;甚至有些农民工因不满雇主的待遇,做出违法的事情。第三是部分输出的劳动力合法权益受侵害。由于目前劳务市场为买方市场,劳动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如尚有部分劳务输出的报酬不能及时兑现。那么,如何看待和解决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呢?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加以解决:首先在乡镇一级建立健全相应的劳动力输出中介机构,构造政府间的合作,采取专场招聘,劳务派遣等方式,让农民通过合法的途径外出打工。其次要提高劳务输出规模和组织化程度,必须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产业来抓,建立集信息发布、用工考察、人员培训、组织输送、跟踪服务为一体的服务体系,减少输出的盲目性。第三要建立镇村培训体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市场竞争力。要通过能人、大户、中介组织、社会培训机构投入培训产业,形成“劳务中介 培训基地”的模式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劳动者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第六篇 农民农村就业问题
《农民工就业问题》

农民工就业问题

在我国的城市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两个劳动力市场:一个是专门针对具有本市户籍的劳动者的高端劳动力市场;另一个是低端劳动力市场。二元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农民工无法取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劳动力资格,城市居民所从事的许多工作,农民工因为没有城市户口而不被允许干。农民工只能进入低端劳动力市场,而低端劳动力市场上又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而使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民工随时面临被解雇的命运,就业极不稳定。农民工就业最大的障碍来源于自身缺乏技能。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其中初级工所占比例为60%,中级工比例为35%,高级工比例仅为5%;而在西方国家中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通常要超过35%,中级工占50%左右,初级技工占15%。实际上,大多数初次出门的农民工都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干力气活。农民工寻求工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虽然在一些城市中,各级政府组织也在建立相对规范的农民工劳务市场,但总得来看,比较规范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中介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如何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便成为比较重要的任务

一、农民工就业现状农民农村就业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已超过1.3亿人。 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企业倒闭,农民工就业压力增大。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信息渠道不畅 市场中介行为不规范。 据调查显示将近七成农民工仅依靠老乡或熟人落得就业信息。由于目前市场中介行为不规范造成许多没有求职经历的农民工被骗。

二、岗位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农民工主要从事搬运、建筑、加工制造和服务四大行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13.3%、22.5%、17.7%、13.7%。

三、以灵活就业为主,劳动关系很不稳定。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民营和个体两大部门所占比重分别为21.8%、36.2%在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的农民工所占比例很小分别为6.9%、

4.2%无固定单位的农民工占到28.8%

四、劳动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合法权益受损 调查显示每月工作30 天无任何休假的所占比重高达43.5%,农民工群体每月平均工作天数为27.5 天。农民工群体每天平均工作时间为10.4 小时。农民工每月工作天数和每天工作小时数都已超出法定劳动时间。另外农民工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危险性高的劳动岗位还面临克扣工资、职业病、工伤事故的威胁。农民农村就业问题

五、工资水平偏低,实际收入增长有限 近年来由于政府的一些措施如加大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力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企业侵害农民工利益行业的监管力度等农民工工资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涨。但是由于物价上涨尤其是医疗成本、教育成本和住房成本等的上涨导致农民工生活成本成倍增长除去生活开支后其实际收入增长十分有限生活水平改善并不大。

六、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缺乏 近年来我国在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虽然取得了一

定成绩,但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仍显不足大多数农民工依然无法享受到基本社会保障。

1.社会保险参保率低。调查发现26.1%的农民工遭遇过工伤事故其中只有13.2%的农民工得到 了雇主的全额医疗等费用养老、医疗保险的参保率都很低分别为10.9%、18.1%65.8%的农民工在城市有过失业的经历享受过政府失业补助的仅占6.3%。2.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难。农民工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大且由于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保险关系 无法转移接续。同时由于农民工收入不稳定大多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或导致社会保险关系中断使得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形同虚设。调查显示在参保的农民工中有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中断的分别为8.6%、13.1%其中因工作单位或工作地方改变而中断的分别为51.9%、

59.5%因经费困难中断的分别为41.4%、36.7%。 3.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缺乏。在社会救助方面 49.1%的农民工在城市遭遇过生活陷入困境无法生存的情况其中得到亲朋好友救助的占66.6%而得到政府救助的仅占3.4%没有得到任何救助的占28.6%。在社会福利及公共服务方面农民工也没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

二、影响农民工就业的因素

1.区域经济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整体看,越是区域经济活力比较强,发展潜力比较大的地方,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就越强。众所周知,在此次危机中,由于对外开放程度高,沿海比内地受冲击程度严重,在订单减少、推迟或接不到订单的情况,企业开工不足或部分企业倒闭,带来了企业减员或岗位消失问题,使得在这些地区从业的农民工不得不提前返乡。

2.农民工自身文化技能水平就目前情况看对高中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工的农民工需求比重在增加。这与正在推进的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技能要求提升有关,也与劳动力市场更激烈的竞争有直接关联。

3.政府及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就业服务水平。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及社会中介人才机构中介服务,诸如就业培训、职业介绍、供需见面会等,多聚焦于本地本市居民,或者有大学以上学历者,所以,大量高中以下学历的外籍农民工群体,其就业指导问题一直被忽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在户籍制度上给予更灵活的处理,并出台对社会中介机构或人事代理企业,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激励措施。

4.四是就业观念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农民工期望不高,能够吃苦耐劳。没有正确评价自己得市场地位,也没有把自己融入一个企业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思想。

5. 是寻求政府帮扶的主动性不强。

6.是就业组织不力,培训和转移就业机制薄弱。

7.是限制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存在。

8. 是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合作不够

三、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健全农民工就业的法律法规。全国各地不断出台了一些有利于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有效解决了农民工就业的一些问题。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农民工就业的法规政策,从而为农民工就业和再就业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有了制度保障,无论是在经济高速增长期,还是经济危机期,对于农民工就业问题,我们都能从容应对。

2.发展和规范农村劳动力市场通常情况下,发展和规范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劳动力市场,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渠道和就业信息。政府或市场主管部门要做好农民工与市场双向信息互动的引导工作,广开门路、多动脑筋,要扩大与全国各地用人单位的信息沟通,及时关注本地或外地企业的用人情况,及时发布就业信息,有效地把剩余劳动力安置到位、输送出去。对已有的市场,我们要加强规范和管理,提高就业率。

3.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革新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围绕回乡创业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围绕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工择业竞争能力、提高就业适应能力、提高自主创业能力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农业技能,让更多的农民工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和劳动技能,适应更多岗位需求,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4.发展农村经济,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和让更多的劳动力就地消化发展农村经济,让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这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一个最有效、最根本的举措。一是要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二要发展龙头企业。专业性强、技术过硬、资金雄厚的龙头企业可以使更多的农民产品与市场有效对接,能有效带动农民创业的积极性。必须扶持这样的企业在乡镇、在农村发展,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让更多的企业走进来,让现有的企业活起来,带动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企业就业或从事农产品种植、生产。三是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农民工从事特色农业、畜牧业、林果业、水产业和蔬菜业等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农民创业、就业创造更多机会要加大改革力度,勇于取消一些对农民进城就业、创业限制性的规定,为农民工进城就业、创业提供宽松政策支持

6.健全人才中介服务平台建议各地进一步健全劳动力中介服务机构信息披露机制,形成企业与当地就业服务机构信息的强制报送,将岗位需求信息统一梳理至各区县就业服务机构,并及时发布,供择业农民工参考。

第七篇 农民农村就业问题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对策

2006/6/22 9:29:00 来源:潼南县统计局 向祖奎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打印】【关闭】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而农村劳动力就业难问题是导致“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是缓解“三农”问题的着力点。根据《潼南人才论坛》要求并结合国家统计局、重庆市统计局和潼南县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本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与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慨况

1、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农村人口及劳动力众多,2004年末全国乡村人口(本文乡村包括县城以外的建制镇)近93750.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72.1%。2004年末,乡村从业人员达到了48971.0万人,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52.2%,占全国城乡从业人员的比重为81.9%。

2、农村劳动力结构性问题突出,素质欠佳。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反映,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结构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征:

(1)农村劳动力中男性多于女性。在农村劳动力中,男性占53.3%,女性占46.7%;男女性别比为114.3︰100.0。

(2)农村劳动力大龄化。在农村劳动力中,16—22岁的劳动力占10.3%,23—30岁的劳动力占15.6%,31—40岁的劳动力占26.2%,41—50岁的劳动力占20.5%,51岁以上的劳动力占27.4%。23—40岁年龄段的壮劳动力占41.8%,41岁以上的劳动力占47.6%,劳动力呈现大龄化的特点。

(3)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在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的劳动力占6.8%,小学文化的劳动力占40.2%,初中文化的劳动力占46.3%,高中文化的劳动力占6.4%,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劳动力占0.3%。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为7.5年,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文化程度。

(4)、农村劳动力缺少专业培训,缺乏非农业的劳动技能。在农村劳动力中,仅有6.7%的劳动力接受过专业培训,多达93.3%的劳动力未接受过专业培训。

3、农村劳动力的区域分布呈现明显的经济地理特征

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越少。2004年潼南县县城经济圈、两线经济走廊、沿边生态经济区的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依次减少,分别为6280元、6039元、5741元;而农村从业人员数量渐次增加,分别为9.4万人、13.6万人、20.2万人。

以总人口中农村劳动力的密度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乡村劳动力数量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乡村劳动力数量较多。2004年潼南县县城经济圈、两线经济走廊、沿边生态经济区每百人中乡村劳动力的人数分别为36.7人、47.5人、51.2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总人口中乡村劳动力的密度减少。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较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2004年潼南县县城经济圈、两线经济走廊、沿边生态经济区农村劳动力的文盲率分别为3.2%、5.8%、11.2%,劳动力文盲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降低而上升;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时间分别为8.1年、7.2年、6.8年,劳动力受教育的年限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从就业现状看,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非农化就业率和异地就业率低,农业内部就业隐性失业严重,非农化就业质量不高,劳动收益低下。其中,农村和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根本问题。

1、农业内部富余劳动力过多。

由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滞留于农业。又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趋突出,农业内部就业劳动力过剩现象严重。

以潼南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测算为例:潼南县失业比较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表现就业不充分,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1996年潼南县开展的第一次农业普查,对农村住户从业人

员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登记,我们以普查资料为基础,结合近年的变化情况,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测算。据农业普查资料显示,1996年在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业时间在1个月以下的人员比重占2.5%;1—2个月的占7.3%;2—4个月的占8.6%;4—6个的占7.4%;6个月以上的占74.2%。由此可以看出,1996年全县有近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与半失业状态,推算全县折算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为87074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总量*(2.5%*12 7.3%*10.5 8.6%*9 7.5%*7)/12

1997年以来,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就业结构的变化,我县农村劳动力也在逐年变化。2005年末全县农村劳动力达到了432397人,比1996年末减少11403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减少39406人,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增加28003人。假设几年来农村生产组织方式、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及机械化程度等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因素没有变化,那么潼南县目前农村失业半失业劳动力约有84853人,占潼南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总量20.1%。如果考虑上述影响农业劳动力需要因素的变化,则潼南县目前农村劳动力绝对过剩在8万人以上,占潼南县城乡劳动力就业总量的14.7%,有富余劳动力在25万人以上。

2、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压力大。

目前城镇已经累积了严重的失业问题。从全国来看,城镇失业人员数量大。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调查资料假定1990年中国城镇人口的就业率56.44%为充分就业率,那么2003年我国52376万城镇人口(含建制镇)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应当为29560万人。扣减城镇人口的从业人数后,2003年我国城镇失业劳动力约有4000万人,失业率约为13.5%。

今后几年城乡新增劳动力数量远远大于新增就业岗位。我国80年代后半期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开始成为劳动适龄人口,新增劳动力数量大。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今后几年我国城乡新增劳动力将达到历史峰值,每年大约有2400万人。其中,每年有200多万大专院校学生毕业。新增就业岗位较少。从近几年的情况看,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第二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但就业并未同步增长,出现了徘徊状态;在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政策的促进下,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就业保持了同步增长。在宏观经济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的前提下,全国二三产业新增的就业岗位大约为1000万个左右,城乡新增劳动力数量大于新增就业岗位,每年大约有1400万个新增劳动力缺乏对应的新增就业岗位。

3、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率和异地就业率低,就业结构性问题突出。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是一产业,非农化就业率低。据潼南县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在2005年潼南县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一产业的劳动力占71.5%,从事二产业的劳动力占7.9%,

从事三产业的劳动力占20.6%。从具体行业分布看,农林牧渔从业人员308994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71.5%,工业7285人,占1.7%;建筑业26887人,占6.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3207人占0.7%;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6854人占1.6%;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业2354人占0.5%;其他产业76816人占17.8%。潼南县2005年农村从业人员非农化就业率为28.5%,与东部地区的42.7%相比,低14.2个百分点。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当地农村,异地就业率低。据潼南县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5年全县农村从业人员中,在本乡镇内就业的劳动力占73.6%,在县内乡外就业的劳动力占4.6%,在市内县外就业的劳动力占4.3%,在重庆市外就业的劳动力占17.5%。农村劳动力在本乡镇外就业的异地就业率为26.4%。而在本乡镇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占98.7%,在本乡镇内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的占95.2%。

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就业率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异地就业率高于经济发达地区。2005年潼南县县城经济圈、两线经济走廊、沿边生态经济区农村从业人员的非农化就业率分别为36.4%、31.8%和24.8%,呈现梯度降低的规律;而异地就业率分别为16.2%、26.3%和32.4%,大致呈现逐步上升的特征。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就业率较低,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尤其艰巨。

4、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质量不高。

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的特征决定其就业质量不高。从非农化就业的行业看,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从事工业、建筑业、商业、餐饮业、住宿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行业竞争强度很大,就业状况容易受行业波动的影响。从非农化从事的职业看,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劳动,就业的岗位或从事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从非农化就业的载体看,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或为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打工,或从事小规模的自营劳动。

非农化就业不充分。在自营劳动方面,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竞争激烈,业务量严重不足。在外出务工方面,就业不充分。由于劳动力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始终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工处于动态失业状态;因项目完工或劳资关系紧张等原因从解除劳动协议到重新找到工作存在的时间差,这部分农民工处于时段性的失业状态;在产品和劳务供过于求、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以销定产成为企业的基本经营手段,生产或服务的定单不足与季节性波动等经营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民工在就业期间也存在工作时间不足的问题。2005年潼南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人均工作时间为8.2个月,其中,有6.1%的劳动力工作时间不足3个月,有14.6%的劳动力工作时间为3—6个月。

农民工工作不稳定、权益缺保障。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载体是私营及外商投资等非国有中小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其最高经营目标。这些用工单位大多不与农民工签定用工合同和为农民工办理劳动保险,为随意解雇农民工和侵占农民工权益提供方便。由于企业生产或服务的定单不足与季节性波动是频繁发生的经营现象,农民工就业不稳定也随之发生。这些用工单位大多不同程度地存在采取低工资、延长劳动时间不增加工资、工伤后不合理赔偿、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侵害农民工权益的现象,歧视甚至虐待农民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据调查,2005年12月,潼南县的农民工中,有71.6%的农民工没有与用工单位签定用工合同和享受劳动保险的待遇。

5、农村劳动力劳动收益低下。

2004年,在农业内部就业方面,被调查的潼南县农业从业人员人均获得的纯收入为2748元,相当于潼南县城镇职工平均工资12284元的22.3%;城镇职工的收入是农业内部从业人员收入的4.5倍。在非农产业就业方面,2004年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人均纯收入5342元,相当于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43.5%;城镇职工的收入是农村劳动力务工和自营劳动收入的2.3倍。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供给充裕,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迟缓,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我国已进入了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今后几年内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趋于尖锐,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其原因如下:

(一)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就业具有基础性制约作用

工业化水平低,从总量上决定了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从劳动力转移的外部环境看,我国工业化水平还处于初期阶段。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96美元,告别了低收入国家的行列,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的数十倍,如美国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7000多美元。从国内生产总值结构来看,2003年我国农业的比重占14.6%,非农产业的比重占85.4%;与世界发达国家非农产业的比重达到95%以上的水平相比,我国非农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不足。

在非农产业结构中,二产业比重较高、三产业比重较低,严重制约了非农产业就业岗位的增加。从劳动力转移的外部环境看,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统计资料反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二产业的比重为52.3%,三产业的比重为33.1%。与世界发达国家三产业的比重达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