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离婚了


篇一:《为什么青少年会患上强迫症》

为什么青少年会患上强迫症?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年龄段,但是这个时期的孩子也正处于心理的敏感时期,如果出现了心理强迫症的话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大家都知道强迫症的影响很多,会严重的影响到生活健康,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这种疾病的出现,而且要注意调理方法,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事项,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发病因素很多的青年朋友,会出现这种疾病,那么,为什么青少年会患上强迫症呢? 为什么青少年会患上强迫症

1、青春期性问题是诱发强迫症的隐患.正常人进入青春期后,会逐渐产生性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强烈,但受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少男少女们需要控制和压抑这种人类性本能的愿望.当这种心理被压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性幻想,大脑皮质相应区域就会形成惰性兴奋灶,出现种种身心发展的停滞、倒错、冷漠等精神活动异常的表现,可能会给某些精神疾病留下隐患.

2、儿童时期的个性特征与青春期强迫症有关.儿童期具有缺乏丰富的生活情趣、一丝不苟、爱钻牛角尖、胆小谨慎、做事优柔寡断、不喜随机应变、适应陌生环境较慢等个性特征,广州协佳医院的专家介绍这些特征可能持续至青春期,具有这些个性特征的人易患强迫症.

3、各种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亲人亡故、父母离婚、经济窘迫、境遇不顺等负性生活事件会给青春期少年带来持久的心理不良影响,有时候会持续到事件过去很久之后,容易引发各种青春期强迫症的习惯化.

会导致强迫症发生呢?

一、遗传因素:患者近亲中的同病患率高于一般居民,如患者父母中本症的患病率为5~7%,双生子调查结果也支持强迫症与遗传有关.

二、性格特征:1/3强迫症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性人格特点,其特征为拘谨,犹豫,节俭,谨慎细心,过份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

三、精神因素:上海调查资料中35%患者病前有精神因素,凡能造成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安的社会心理因素或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意外事故均是强迫症的诱发因素.

我们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应该要时刻注意孩子心理方面的发展,如果发现自己孩子的心理存在问题的话一定要及时的开导,大家需要注意强迫症的出现,而且这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会严重的影响到心理健康,平时大家需要注意合理的进行保健,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调理方法,有效进行自我护理,希望大家不要忽视自己的生活,而且要注意多休息,综合进行保健,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为什么青少年会患上强迫症?以上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二:《强迫症》

强迫症

摘要:精神病理学又称症状学,是研究精神活动的种种异常及心理机制的临床基本学科。强迫症是精神病理学的一种,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现在,强迫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药物治疗一旦确诊强迫症,治疗上要考虑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这次,主要探讨强迫症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诊断以及并发症。

关键字:强迫症、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

电影《火柴人》里,主人公罗伊是一个火柴人——美国俚语,说的是那种让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钱的骗徒„„一个厉害的火柴人,即使他手上只有一盒火柴,他都有办法用高超的骗术,夸张火柴的效能,并且让一堆人捧着现金抢着向他买火柴。但是罗伊的生活却是一团糟糕,与妻子离婚近15年,陪伴罗伊的就是一只填满了钞票的雕像狗。因为常常受到精神强迫症的骚扰,他总是会做一些无法控制的动作,比如开门需要数着123开三次,比如室外的光线会引发呼吸急促幻想横生,比如情绪激动时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洁僻嗜好者„„这样的罗伊,只能依靠着医生所开的药物维持生活,缓解经常高度紧绷神经。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这样一些“怪人”,他们有时洗手至少要洗三遍,出门前反复检查3个小时都出不去。这对他们的生活学习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强迫症在临床工作中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从精神疾病的分类中看,强迫症是神经症的一种,属于轻的精神疾病,但实际上,强迫症的治疗比抑郁症、焦虑症都要困难一些,症状改善可能比较慢,服药剂量一般也偏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及其家庭都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1. 强迫症的病因

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目前,强迫症的发病原因还不明确。不过,研究表明强迫症的发病原因可以从社会心里因素,心理素质因素和生理因素等三个方面来把握和分析。{强迫症离婚了}.

1.1 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是强迫症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诸如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责任加重,处境困难,担心意外,家庭不和,性生活不协调,或由于亲人丧亡,突然惊吓,遭受迫害等等都可能诱发强迫症。病人病情严重时,常有中度甚至重度的社会功能受损,成为休学或不能工作的原因。

1.2 心理素质因素

病前人格在本病病因中起重要作用,约2/3的强迫症病人病前即有强迫性人格或精神衰弱。其主要表现为患者力图保持 自身和环境的严密控制,他们注重细节,办任何事均力求准确完善。但即使如此,患者也仍有不完善、不安全和不确定 的感觉,他们或者表现为循规蹈矩,缺少判断,犹豫不决,依赖顺从;或者表现为固执倔强、墨守成规,拧折不弯及脾气急躁,过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谨小慎微、固执等,具备这些不良个性特征容易患强迫症。

1.3 生理因素

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造成神经递质失衡,从而出现各种强迫症状。我们的大脑之所以能够实现各种生理功能,主要是通过各种不同神经递质的传递来实现,神经递质就好比是邮差,不同的邮差传递不同的信息,发挥着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体内往往会有5-HT(5-羟色胺)、DA(多巴胺)、 Sigma(西格玛)受体以及中枢谷氨酸能神经元功能障碍,而抗强迫药可使失衡的神经递质趋向正常,从而使强迫症状改善。

2.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

2.1 强迫症思维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在患者的思维方面,控制不住无休止地去思考一个问题、去想一个人或是一件事情;这道题为什么只有一个答案?控制不住无休止地去思考如天为什么要下雨? 地球为什么是圆的?1 2为什么等于3不等于别的呢?人为什么要吃饭等与自己有关或是无关的事情;控制不住无休止地去回忆过去的事情、人物或是事件;控制不住无休止地看到什么就去记住什么,什么大事、小事、该记的、不该记的都记,连树叶、垃圾等都不放过记忆。

2.2 强迫症意向的临床表现

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

意向的出现如强迫计数。时常感到内心有某种强烈的冲动要作某件事情,虽然从不能将动机变成行动,但患者却感到非常紧张和担忧。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

2.3 强迫症行为的临床表现

即不由自主地计数。强迫洗手,即因怕脏、怕细菌而不断反复地洗手。强迫仪式动作,即以一种特殊的动作程序仪式性地完成某些行为。如:无休止地洗手、洗澡、洗脸、洗涤、擦地等之类的洁癖;无休止地来回检查门窗、煤气、开关、衣服、生活起居用具、确认、等强迫性检查;看到什么就数什么,如看到电线杆就数电线杆、看到楼房就数楼层、看到汽车就数汽车。

3. 强迫症诊断鉴别

诊断强迫症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精神科医生诊断强迫症的主要依据有:家属提供的患者病史(患病的时间、不好的表现等)、精神检查(通过和患者交谈得出检查结果)、体格检查、量表测查、实验室的辅助检查等。临床上常用的强迫量表是耶鲁布朗强迫量表,通过量表得分的多少来判断病情的严重和好转程度。

4. 强迫症的治疗

4.1药物治疗

一旦确诊强迫症,治疗上要考虑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虽然强迫症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但是有研究表明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失衡是造成其发病的重要原因,包括:①5-HT功能低下;②DA功能障碍;③Sigma-1受体不足;④谷氨酸含量升高等。抗强迫药物就是针对这几个环节发挥作用来治疗强迫症的。

目前的抗强迫药物都是抗抑郁药,而抗抑郁药物往往也可以治疗焦虑,有些抗精神病药也可以治疗抑郁、强迫,因为这些药物都可以作用于大脑的5-HT、DA等多种神经递质,而这些神经递质和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生均有密切的关系。这样一说可能大家就好理解为什么抗抑郁药可以治疗强迫症,抗精神病药也可以用来治疗强迫症了吧,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抗强迫药物对治疗强迫症还是有着良好的疗效的。至于每一位患者服用哪种药物合适,则要考虑到患者的病情、既往用药经历及服药后的效果、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副作用情况,还

要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情况,综合考虑后做出决定,然后通过随访患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使患者逐步走向康复。

4.2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临床医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交谈建立起与患者的良好医患关系,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知识指导和帮助患者克服和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情绪障碍、认知偏见以及适应问题。我个人认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帮助强迫症患者康复的两条腿,心理治疗也非常重要。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适合强迫症的心理治疗有: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等等。 首先解除对自己强迫症状的紧张和害怕焦虑,对自己的症状要采取不理、不怕、不对抗的态度,一定要顺其自然,这是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因为强迫症状之所以出现,正是由于患者不允许这种症状出现,非要和它对抗,这反而是在提醒、强化自己产生强迫症状。此时你越是强烈地强迫自己“不强迫”,实际上就越是强迫自己去“强迫”。其次是个性的重新塑造,改变自己的不良人格结构,树立起自信,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积极、乐观、无畏、果敢的思维方式,而绝不是一心一意地企图立刻消除症状。

“带着症状,顺其自然”,这是森田治疗的核心。强迫症状要完全消失比较困难,患者和家属要接受强迫症状,带着症状去生活学习,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接纳强迫症状。焦虑严重时不要对抗强迫症状,可以去反复重复想或者做,一旦焦虑缓解,建议及时转移注意力,强迫症状会慢慢好转。 “顺其自然”不光是在症状到来时要“为所当为”,在平时更要去做有价值、有意义、富于建设性的活动。这包括树立目标,有所追求,增长学识,提高才干,建立起真的自信。积极地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观察、发掘、体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不逃避困难,正确对待挫折,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强迫症的预后

许多强迫症的患者都十分关心自身疾病的后果,如果医生也缺乏信心将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强迫症的预后因人而异,有的患者恢复得很好,有的略差,还有的属于难治性的。不管你属于哪一种,相信经过治疗都会有好的改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症状缓解后,建议服药1~2年左右。各种类型的强迫症,都需要坚

持服用一段时间的抗强迫药。停药以及加减药量请咨询医生,千万不要自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以免加重病情。近年来,国外有许多学者对这种病的预后进行了长期观察,提出了不同于先前的比较乐观的意见。如Grimshaw(1979)的随访资料,平均见到有2/3病例明显好转,其中有相当多的症状明显消失。又如,Pollitt(1957)追访101例病人为时3个月到15年,其中有82例访到1年以上的时间,,这些病例中67%症状消除,过着正常的生活。因此他认为强迫症的预后比通常设想的好(姜佐宁,1983)。

6. 并发症

强迫性格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必须及早识别或纠治。强迫症患者与其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过分严格,刻板,及追求完美无缺的生活模式有着重大关系,我们要求孩子从小养成认真细致的生活习惯,这是正确的,但不能过分和极端。日常的生活处事都应该与随和和灵活的作风相结合,基本要点是适应社会,与大多数人的心理特点一致,不可严重偏离,一旦发现强迫性格缺陷,必须赴医学神经专科门诊积极纠治。此外应该明白,预防强迫性格缺陷对防治强迫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不要过分在乎自我形象,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不要老是问自己我做得好吗,这样做行不行,别人会怎么看我等问题。其次,学会顺其自然,强迫症的另一特点是喜欢琢磨,一个芝麻大的事情往往会想出天大的事来,因此在思考问题时,要学会接纳他人,不要钻牛角尖,学会适应环境而不要刻意改变环境。第三,学会享受过程,不过分看重结果,为所当为,做事情要抱着一种欣赏,感受,体验快乐的心情和热情重视过程,不要过分重视结果。第四,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所患疾病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对现实状况有正确客观的判断,丢掉精神包袱从减轻不安全感,学习合理的应激处理方法,增强自信,以减轻其不确定感,不好高骛。

参考文献

[1]郑瞻培,刘义兰.强迫症[M].上海市: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2003,113.

[2] 施旺红.强迫症的森田疗法[M].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409.

[3] 姜佐宁.强迫症的预后[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北京,1983,(06):346—348.

篇三:《走出强迫症困扰感悟》

走出强迫症困扰感悟

今天下午,上班第三天我见到了第二个咨客,以下化名称她为杨女士(化名)。她满面春光的走入咨询室,热情的和代老师打招呼。看到我们三个陌生的新面孔,略微显得有些羞涩。我主动地上前给她端茶水,她表示感谢并报以温暖的微笑。等待咨询的时间,她主动和我们交谈了起来,问我们的情况,鼓励我们好好干下去。这是对我们机构的一种认可,才会夸奖我们的专业,鼓励我们继续走下去。我也很欣慰,因为我了解到的信息不再是在网上看到的,搜到的了,而是亲耳听到亲眼看到的切身感受。等到预约的心理咨询时间到了,代老师准时开始咨询。

大约一个半小时之后,杨女士出来了,腼腆的笑了笑,又在原位坐了下来。代老师示意我们停下手中的工作,仔细听听咨客想要对我们说的话,我们三个新人都很惊讶,因为我原以为她做完咨询之后就会直接走的。

代老师简单做了个开场白,杨女士对我们微微笑了笑,接着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患病情况。杨女士有典型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她说自己以前内心自卑,敏感,缺乏安全感,做事追求完美。每天纠结于发生过的事情和没有发生的事情。如:以后有了孩子能不能教育的很好,会不会哪天焦虑烦躁得把孩子掐死?和婆婆吵架了,丈夫会不会认为她是不孝顺的女人?自己说过的某句话别人会怎么想?工作做不好怎么办?会不会突然间被辞退?等等各种念头缠绕在脑海里。她说她非常痛苦,各种各样的想法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吃药也只

能强迫性的睡觉,白天的时候依然很痛苦。吃了有一年多的药,一直也不见好转。然后开始寻求心理援助。虽然那时自己也知道这是心理问题,但不明白背后的原因,也不敢停药,害怕停药后会更加严重。 她说去医院要排队挂号,领药的人很多,几乎10分钟左右一个人,机械的询问症状表现,然后就诊断为强迫症,开药。根本不问你具体什么情况,不给你分析原因,而且那么多人都在怎么好意思说自己的情况呢?每次去医院求治,无论自己反映什么情况,主治医生都嘱咐她坚持长期吃药。她说去医院最大的感觉就是“证明”自己有病,自己是一个病人,自己是一个好不了的病人。吃药吃了一年多,她觉得药物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是药三分毒。

求治的无效让她很恐慌。一直纠结于“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到底怎么了?我病了,我的婚姻怎么办?她了解过心理咨询,所以就想试试。跟随代老师做心理咨询调整,结果发现很有效果,才接着做下去的。现在她强迫症的问题已经解决,这两次咨询解决的是婚姻问题。她给我们讲心理咨询起初还是有痛苦,有纠结,但是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她说和代老师咨询的时候突然顿悟了,想通了,她觉得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离婚。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只有面对,结果完全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现在她能很坦然给我们讲她曾经的病情,她生病之后心境的变化,她生病的收获。她笑着说,他丈夫有各种各样的毛病,她之前也各种挑剔她的丈夫,生病这件事让她有了很大的改观,她认为她的丈夫还是有优点的,最起码很爱她,生病了也没有抛弃她。让她更高兴的是,

随着她个人心理问题的化解及代老师对她婚姻情感的调整,现在的丈夫也变得越来越好,夫妻之间越来越甜蜜和恩爱,她对自己的婚姻生活充满希望和幸福!

最后,她鼓励我们三个新人好好发展,以后能像代老师一样帮助更多有心理困扰的人走出心理困扰!这让我们三个都很感动,我们一一和她相互拥抱,祝贺她走出强迫症的心理困扰,开启自己的人生新篇章,也感谢她愿意分享她的经历给我们,让我们学到了很多。 从她的分享中,我看到了心理咨询改变了她的不合理认知,重塑了一个人的心灵。心理咨询不但化解了她个人的心理问题,也调整了她的婚姻家庭生活。家庭是一个系统,一个人的痛苦,可以导致一个家庭的不幸,一个人的改变,可以影响整个家庭系统的良性发展。

篇四:《为什么青春期容易患上强迫症》

为什么青春期容易患上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好发于20岁左右的青少年,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也容易罹患,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就让广州协佳的专家张可斌来为您介绍一下吧。

1、青春期性问题是诱发强迫症的隐患正常人进入青春期后,会逐渐产生性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强烈,但受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少男少女们需要控制和压抑这种人类性本能的愿望。当这种心理被压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性幻想,大脑皮质相应区域就会形成惰性兴奋灶,出现种种身心发展的停滞、倒错、冷漠等精神活动异常的表现,可能会给某些精神疾病留下隐患。

2、儿童时期的个性特征与青春期强迫症有关儿童期具有缺乏丰富的生活情趣、一丝不苟、爱钻牛角尖、胆小谨慎、做事优柔寡断、不喜随机应变、适应陌生环境较慢等个性特征,这些特征可能持续至青春期,具有这些个性特征的人易患强迫症。

3、各种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亲人亡故、父母离婚、经济窘迫、境遇不顺等负性生活事件会给青春期少年带来持久的心理不良影响,有时候会持续到事件过去很久之后,容易引发各种青春期强迫症的习惯化。

篇五:《青春期性压抑会导致青春期强迫症怎么办》

青春期性压抑会导致青春期强迫症怎么办?

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少年从儿童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接近成人。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少年产生困扰、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这类问题有的是可以预测的,又会出现不可预测的的。青春期强迫症就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心理问题。

按照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儿童强迫症的发病率为0.5%—1%,到了青少年时期发病率会翻番,增加到1%—2%,平均发病年龄在9—12岁,儿童早期和青春早期是两个高发的年龄段,最关键是成人强迫症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在儿童发病。

青春期性压抑问题成为诱发青春期强迫症的隐患。当一个人进入青春期后,便会有越来越强烈的性欲望,但由于受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少男少女们往往会对这种人类性本能的正常愿望进行控制和压抑。而性幻想如果受到过分的压抑和禁锢,大脑脑皮质相应区域就会形成惰性兴奋灶,出现种种身心发展的停滞、倒错、冷漠等精神活动异常的表现,这可能会留下某种心理变态或者精神疾病的种子。有专家认为,再没有比性压抑与神经症的关系更为密切了。儿童时期的个性特征足以诱发青春期强迫症出现。各种生活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但却持久影响着青春期。如亲人亡故、父母离婚、境遇不顺、家庭生活环

境阴郁等,都会给青少年带来持久的心理紧张和适应不良,引发各种青春期强迫症的习惯化。

强迫症是心理疾病中非常顽固的一种症状,目前,从临床的治愈率的统计来看并不理想。重塑心灵心理康复中心的李宏夫老师指出,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很多的治疗方法仍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切实可操作的行动方法,二是,心理治疗师的自身局限。 强迫症虽有一定的顽固性,但对于轻度强迫症状表现的患者来说,只要有正确具体的操练方法,是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练习摆脱的。以下便是由重塑心灵心理康复中心李宏夫老师提供的一组青春期强迫症的自我治疗方法,供大家参考:

青春期强迫症自我治疗方法一“观息法”

观息法是消除心结、净化心灵的有效、正统方法,也是“心灵重塑疗法”其中之一方法。对强迫症而言,可有效止熄强迫的症状表现,真正做到“顺其自然、无为而为”。

练习要点:摘选李宏夫老师《淡定是修炼出来的》第二章、第二节观息法的练习步骤。

⑴选择一处安静且不被打扰的环境。

⑵以盘腿姿态端坐,挺胸抬头,闭上双眼。

⑶将注意力专注在鼻孔的呼吸进出上,就只是观察鼻孔处的一呼一吸,保持“平等心”即“不判断、不分析、不思考、不寻找”。

注意事项:

⑴不论头脑出现什么念头,就只是保持觉知(知道),不去评判、思考、解决、纠缠,继续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

⑵身体不要依靠任何东西,保持抬头挺胸。

⑶观息法练习中,不要寻找任何效果及感受,只是观察呼吸的进出,除此,没有别的。

⑷初试者每次以20分钟基础,至少保持早、晚各一次。

青春期强迫症自我治疗方法二 亦止法“亦是如此”

“亦”是“就是”的意思,“止”是你“不动、不变、停住、平静”的意思。简单来说“亦止法”,就是老子所倡导的“顺其自然、无为而为”的思想,而“亦是如此”就是达到“顺其自然,无为而为”的这个方法。

“亦是如此”,是心灵重塑疗法体系中观息法的延伸练习。旨在帮助强迫症患者在生活中,能随时随地应用以达到顺其自然即平常心,从而改变强迫的习性心理,达到治愈。{强迫症离婚了}.

练习要点:

对你所经验到任何想法、意念、感受的后面都加上“亦是如此”,也就是说对你的身体感官(耳、眼、鼻、舌、身、意)与外界的接触都要加上“亦是如此”。

如(耳朵听到的):外面的喇叭声很刺耳“亦是如此”,让我感到

很烦“亦是如此”,怎么总是会有这些噪音被我听到“亦是如此”,嗨!没办法“亦是如此”••••••,抑或••••••“亦是如此”。

如(眼睛看到的):这栋楼真高啊“亦是如此”,站在最顶层往下看会是什么感觉呢“亦是如此”,一定会很爽“亦是如此”,如果掉下来肯定也会粉身碎骨“亦是如此”••••••,抑或••••••“亦是如此”。

如(鼻子闻到的):好香的味道“亦是如此”,这是什么菜“亦是如此”,好像是宫保鸡丁“亦是如此”,我想吃了“亦是如此”,我晚饭也要吃宫保鸡丁“亦是如此”,但是最近禽流感啊“亦是如此”,吃鸡肉不会染上禽流感吧“亦是如此”,嗨!管它呢想吃就吃“亦是如此”,万一得了禽流感怎么办“亦是如此”••••••,抑或••••••“亦是如此”。

如(舌头接触的):这个米饭有点硬“亦是如此”,但是吃起来挺劲道、也挺香“亦是如此”,不会迟到肚子里消化不良吧“亦是如此”,消化不良就会肚子痛啊“亦是如此”,如果有没嚼碎的米到胃里会不会把胃粘膜给弄坏了“亦是如此”,胃粘膜坏了会不会感染;会不会在发展成胃癌那可太可怕了“亦是如此”••••••,抑或••••••“亦是如此”。

如(身体感觉到的):感觉头有点不舒服“亦是如此”,会不会是血压高了“亦是如此”••••••亦是如此。胸口感觉很压抑“亦是如此”,就像有块大石头压在胸上“亦是如此”,心跳又加速了“亦是如此”,上不来气了都快“亦是如此”,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亦是如此”,太痛苦了“亦是如此”,感觉马上就要窒息了“亦是如此”,我怎么会遭这种罪“亦是如此”••••••。

这股凉风吹在身上好舒服“亦是如此”,感觉心里都清凉凉的“亦是如此”,哎呀这股凉风中不会夹杂着某种细菌吧“亦是如此”,万一某种致命的细菌夹杂在空气中被我吸入了怎么办“亦是如此”,万一我感染了某种传染病怎么办“亦是如此”,然后我在传染给我的家人我的孩子那该怎么办“亦是如此”••••••,抑或••••••“亦是如此”。

如(意:头脑想到的、心念、意念、感受):刚才看到了数字“4”会不会是某种不详的预兆啊“亦是如此”,会不会我、我的家人会有什么不测“亦是如此”,不会的它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亦是如此”,可我还是控制不住去想不好的“亦是如此”,万一呢“亦是如此”,我怎么老是控制不住去想这些不好的呢“亦是如此”,我怎么会变成这样“亦是如此”••••••。

我刚才有没有锁好门“亦是如此”,记不清楚了“亦是如此”,不放心“亦是如此”,想回去检查一下“亦是如此”,感觉好像锁上了“亦是如此”,不放心“亦是如此”,不行得回去检查一下“亦是如此”,我记得是锁上了“亦是如此”,不用想了“亦是如此”••••••。

注意事项:

⑴此练习不做任何改变、控制、寻找、消除,只是停留在当下产生的状况中。

⑵对你每一个所经验到的、引起你注意的都要不加选择的、同等的加上亦是如此。

篇六:《父母离婚易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父母离婚易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近日由于某明星打离婚官司引起社会关注,一部分人在讨论双方对错的时候也有一部分家长开始担心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本来父母离婚就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将事情闹大更会如此,希望家长们离婚时多为孩子考虑考虑! 案例:

女孩长大了,越来越讨厌男生

小佳两个月前过了18岁生日,她很开心自己成年了。

在同学的鼓励下,她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小佳是单亲,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不过似乎她妈妈并不知道小佳已经知道自己离婚的事情。

“其实就是没有捅破那张纸,大家都心知肚明。”

小佳的父母是在她六岁的时候离婚的,原因很简单,爸爸有了其他喜欢的人。可是,小佳妈妈并没有接受丈夫的离开。在任何场合,她都表现得有一个贴心好丈夫的状态,包括在小佳面前,她就是撒谎“爸爸出差啦,爸爸要加班啦”,年幼的小佳很好哄骗,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她很快知道爸爸妈妈已经离婚的现实。{强迫症离婚了}.

可是,她不敢识破妈妈,所以母女俩就开始联合起来欺骗外人。小佳的妈妈看起来很坚强,在家里其实很脆弱,不是暗自流泪,就是把自己弄得很狼狈,小佳总感觉需要去照顾自己的妈妈。日子一天一天过,她慢慢发现自己开始排斥男性。 “和我一起玩耍的女同学都会暗暗喜欢男生,而我却越来越讨厌男生。”她这样说。 接受多次心理咨询后,她渐渐明白自己的缺失,“我的生活里,太缺少男性的支持”。

其实,原本小佳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只要她妈妈能走出来,小佳妈妈可以重新交男朋友,或者寻求亲戚朋友的支持,但是她都没有。

虽然学习刻苦,却有强迫症:{强迫症离婚了}.

小成小学初中的成绩一直都很好,不过他依然很自卑。

“我的家庭一片狼藉,唯有成绩让我有点自尊。”小成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就是在父母的争吵声中度过的。

“妈妈骂爸爸没有用,不会赚钱,只会打麻将;爸爸骂妈妈,长得难看,穿着土气。他们用最恶毒的语言,相互攻击厮打。情况糟糕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发生混战。”

小成这样告诉心理老师。

小成如愿考入重点高中,小成妈妈很欣慰,总算放心,和丈夫协议离婚。殊不知,自己儿子表现出来的勤奋刻苦都是一种病态。

重点高中高手如云,小成虽然依然努力但还是经常在中游徘徊,没有以往的第一第二。

他很难过,却不知道如何排解压力。他习题做了一遍一遍,每天通宵看书,每天每天,就这样,他患上了强迫症,痛苦不堪。

专家:做夫妻不成功,努力做成功的父母

离婚了,孩子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其实很多人是不知道的。他们不会怪父母,只会怪自己。

父母离婚,很多孩子都认为是自己犯错,要不然怎么好好一个家说散就散了?很多孩子会表现得更加乖巧更加用功学习,潜意识里觉得如果自己做得足够好,就可以留下一个完整的家庭。

有的父母在离婚过程中,争执不休对簿公堂,互相揭露,很多时候甚至夫妻双方的亲戚都加入了战斗中,真的是把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都赤裸裸地展现在孩子面前,孩子看到这么难看的父母,内在的自卑不可避免地被诱发出来。有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孤僻不合群,有些孩子则出现较强的攻击性,内心充满了对父母、对自己的厌恶。{强迫症离婚了}.

对于孩子来说,最大心愿就是把父母的手拴在一起,但是争斗中的父母,往往都是怒火中烧,很少留意到夹在中间的孩子是多么的绝望和无助。孩子不知道向谁靠近,支持谁?反对谁?无论他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孩子都感觉自己被利刃割成两半,因为孩子来源于父母,无论背叛哪一方都是撕裂的痛苦。

曾经学者对离婚家庭的孩子进行研究。用仪器测量离婚家庭的孩子在面对父母争吵时候的生理反应,发觉即使三四岁的孩子,也可以有很大的波动。最明显的是目睹父母的冲突,他们心跳速度,往往由一般的每分钟100上下,跳到每分钟170多,甚至接近200,试想这些小小的心脏,如何负荷如此激动?长期生活在父母矛盾中的孩子,长大后患癌症和心脏病的比率,也比常人较高。

婚姻走到离婚这一步,最好能够有成熟的处理方式。告诉孩子,虽然父母分开,但是我们依然爱你,而且要注意和孩子强调,离婚是父母的责任,不是你的错!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分开以后,孩子依然能够和非养育一方保持足够的联系,能够保证对父母的良好认同,而不是被撕裂。

离婚后,最好能够放下对彼此的仇怨,接纳这个失败的婚姻,而不是否定自己的人生,放对方一条生路,也是放下自己的执念,允许自己开展一个新的人生。 婚姻的失败,无论多么让人沮丧和不忿,请记得孩子正在看着、聆听着。即使婚姻完结,我们仍需感恩,因为它给你带来你最宝贵的孩子,单凭这点,我们就要珍惜、尊重、排除痛苦,重塑失婚后的精彩人生。夫妻做不成功,努力学习做成功的父母!

篇七:《离婚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心理影响》

离婚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心理影响?

当我敲下这个题目时,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我的眼前一下子就回到了多年前我当研究员时听过的一节观摩课。那是一节小学的作文课,教师要根据一篇课文《妈妈的手》的内容再结合即将到来的三八妇女节,引导学生写一篇作文,叫做《妈妈,我跟你说》。教师是位很优秀的教师,层层导入,和风细雨,由一起跟学生探讨妈妈的辛苦,再一起来探讨怎样表达自己对妈妈爱的回馈,很多孩子都能兴致勃勃地说自己的想法,有的想给妈妈买副手套,有的想帮妈妈扫地刷碗,有的想对妈妈说不要生他的气了,不要太辛苦了,等等,那是非常感人的场面,很多很多孩子都参与进来,作为研究员我们已经认为这是一节好课了近乎圆满。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课堂上传来一阵号啕大哭,我们都看过去,原来是一个小女孩趴在课桌上大哭,后来听老师介绍,这是一个平时非常乖巧的孩子,学习好,平时很安静,非常听老师话的好孩子。“怎么了?”老师急切地走过去,摸着她的头问她。孩子哽咽着说,“老师,今天的作文我做不了!我不想完成今天的作业行吗?”优秀的老师不愧优秀,她立即答应这个孩子,”可以的,完全可以,你可以写其他的,或者这次的作业就不要完成了,因为老师知道你是好孩子。”听了老师的话,孩子哽咽得更厉害了,“老师,我不是不想写,不是给你搞破坏,是因为我没有妈妈了,我爸爸妈妈离婚了,我好想我妈妈呀„„”又一阵嚎啕几乎到窒息。此时此刻,我的眼睛再次模糊了,我的耳畔是那哭声„„{强迫症离婚了}.

在家庭结构中,家庭成员的完整与残缺对子女教育有着很大影响。单亲家庭由于其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在子女教育等诸多问题上也有其特殊性。单亲家庭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失去朝夕相处的父亲或母亲的孩子。在一个家庭中,他们是弱小的,除了父母,他们一无所有。所以失去父亲或母亲对他们的打击和心理压力就可想而知。有研究表明,单亲家庭中,大部分孩子在家庭变故的很多年之后,其心理创伤仍难以愈合。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活动我发现,单亲家庭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心理方面的,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

一、没有安全感,胆小、敏感、消极、自卑的心理。一直以来,父母都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骄傲,父亲,在孩子心中,是百事通,是万能者,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而母亲则是他们生活中和心灵上最最亲密的人。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在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没有这份优越感,也由于世俗的偏见,认为离婚总是不光彩的事,单亲孩子的自卑感便油然而生,变得很敏感,特别是小孩子们在闹别扭的时候,就会更觉得自己是如此势单力薄。此时他们的内心会想,如果我要有父亲(或母亲)在身边,一定会比现在更强大,这种想法自然而然的就激发了他们内心对父母的怨恨。用一个群友自己的话说,她是从离婚家庭里出来的,从小就跟着妈妈一起生活,于是妈妈就把她当作宝贝一样,看得紧紧的,她们娘俩每天睡觉的时候都要反复几次地查看门窗、电源、煤气开关...反复、反复、害怕...现在渐渐的也成了她的习惯,大学宿舍的同学都说她有强迫症。当然,现在她 1

大了,可以理解一些爸爸妈妈之间的事情了,可是仍然挥之不去她的害怕,她几乎什么都害怕,怕门窗不锁进来坏人,怕男同学,怕男人,怕别人说什么,更难过于别人提起关于父亲的话题。妈妈经常告诉她要自立自强,可是她自立了也自强了,却强烈感到那个“强”下面是一个空虚的沟壑,只要有人轻轻一点,这个“强”就会轰然坍塌。在别人眼里她已经很优秀了,可她自己知道,她不是一个正常家庭里出来的孩子,这个阴影无时无刻不在啃噬她的内心。不过才二十几岁的年纪,她却说她活得很累,要处处表现好,处处想高于人,因为她总莫名其妙地想证明自己是最好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他们的自卑,让别人看得起自己,使自己能在长期遭受的异样目光下扬眉吐气。

二、极端、暴戾、孤僻、叛逆。因为父母离婚而不理解父母和憎恨父母的孩子很多。他们的内心是十分矛盾也是十分痛苦的,在憎恨父母的同时,内心又是那么地渴望父爱和母爱。因此父母离婚的孩子总是不由自主得要干出一些极端的、出格的事情来,好引起父母和他人对自己的关注。一个求助者就曾经和我谈到了这个心理,他说从小到大只要看见别人一家三口的温馨场景,就十分痛恨自己的父母自私的离婚行为,因而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特想干出点儿惊天动地的事情,甚至总想着自己干出犯罪的事情才好呢,好让他的父母为他们当初自私的离婚行为内疚一辈子。

三、容易撒谎、分裂人格。因为离婚,很多父母都会觉得对不起孩子,于是都希望自己能够补偿孩子一些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东西,离了婚也尽量在孩子面前和平相处。于是孩子对父母都亲、都很依赖,可是分离时却必须做出取舍,因为他们想尽办法也不能把父母都拉在自己身边。由于父母离婚的孩子很早熟也很敏感,他们能洞察到对妈妈不能说爸爸好,对爸爸不能说妈妈好。有时不能告诉爸爸,妈妈的生活真相。有时不能告诉妈妈,爸爸的新动态。孩子就这样每天都生活在察言观色和各种矛盾之中,纠结于父母之间的敏感关系之中,渐渐的就习惯于撒谎、隐瞒、伪装自己,人前是一个样子,人后又是另一个样子,形成分裂的人格。

四、厌世、嫉妒、敌对。父母离婚会使孩子产生消极心理,觉得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婚姻就是这个样子,在今后的生活和婚姻中遇到困难也往往不去做出积极的努力,放任自流的逃避着自己的责任。遇到感情问题,他们大多会用爱情是昙花,男人不可信,女人靠不住等等厌世的心理去面对,更有甚者长大之后喜欢追求各种情感刺激,对偷情、一夜情等畸形的情感产生极深的依赖心理。因为家庭的不完整,他们嫉妒别人谈自己的父母,谈自己温暖的家,甚至不愿看见别人和父母在一起的温馨场面,嫉妒使他们产生了一种羞于启齿而又十分强烈的憎恨心态。他们不相信周围的人,很难包容周围的人,因为没有爱的安全感,使他们不善于与周围人进行情感交流,常常偏激的把他人的过错放大化,把他人的善意批评或好言相劝,看成是恶意的举动。对于和他人产生的矛盾和分歧,他们轻则置若罔闻,重则寻机报复,经常挑起一些带有恶作剧色彩的事端,更严重的甚至以对他人的戏弄或殴打为乐,以至于他们经常很孤立,很难与人和谐相处。

2

五、对婚姻没有清晰的概念,婚后难以适应家庭生活。这是离婚家庭出来孩子长大以后的最大苦恼。由于对婚姻缺乏清晰的概念,不善于包容别人的他们对另一半有着过于完美的要求,这常常使他们取舍不定,很难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婚姻伴侣,即便找到了婚姻的伴侣,进入了婚姻,也会产生种种不适应,因为一旦进入了婚姻,既需要维系两个人的关系,同时也需要维系两个大家庭的关系。面对婚后变得复杂的家庭关系,离婚家庭的孩子往往会不知所措,甚至采用适得其反的方法把家庭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使自己的婚姻也陷入危机。这是因为他们没能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学习和掌握到父母处理各种家庭关系的方法,所以当他们自己需要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之时,很难胜任自己的家庭角色。父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师,一个孩子的婚姻概念从哪里来?不就是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模仿自己父母的婚姻模式嘛!

六、单亲一方和孩子之间相互有着很强的依赖心理。单亲家庭里的孩子都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因为他已经失去了一个亲人,不能再失去一个。其实单亲的爸爸或妈妈也一样,已经失去了一个不能再失去另一个了,于是他们彼此依赖,相依为命。等到了孩子上学工作离开家的时候,这个单亲会非常地难受痛苦和孤独。甚至等到这个孩子到了婚姻的门槛时候,这个单亲往往要阻挠或着干预孩子的感情和生活,张口就是为了孩子好,自己把孩子带大如何不容易,与孩子稍有分歧就认为子女不孝,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委屈。有的还在子女成家有了另一半的关爱后觉得失落,争抢照顾子女的衣食住行,想通过这种方式继续保持子女对自己的强烈依赖。实际上呢,这些单亲是接受不了子女由依赖自己转为对婚姻中另一半的依赖。而子女长大成家离开父母,与另一半相互依赖共度余生,于情于理都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而且因为生活背景和社会阅历的不同,日常生活中产生意见分歧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父母不应该一直让自己处于领导者和决策者的重要地位,子女的意见和想法也同样需要父母去尊重。而单亲一方之所以容易偏激的把这些矛盾扩大化,是因为这个单亲不舍得自己的孩子心有所属,更是这个单亲割舍不了长期以来自己和孩子心在一起的捆绑。这种不舍是单亲父母最大的心结,好多案例显示了这个心结不仅带给了他们自己,也带给了他们身边的人极深的生活困扰。

下面我们来谈谈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父母的离异有着怎样不同的思想压力和反应。

一、1至2岁。1至2岁的孩子非常需要父母和家人的爱抚、安慰和关怀,而且还必须来自他最亲密、最习惯的人。这种规律和模式一旦被打破,孩子的情绪就很容易陷入低谷,会焦虑不安或啼哭不止,甚至改变吃、睡规律。别瞧他们小,可是他对父母分离却相当敏感。

二、3至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样需要始终如一的关心,但随着记忆力的增强和语言能力的提高,他会越来越自信。面对父母离婚的压力,孩子常常表现得很担忧,害怕分离。在行为上也 3

会出现倒退,例如吮吸手指、尿床或睡眠不安等。他还会时不时地向父母发脾气,大声啼哭。总之,很多行为就像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一样。

三、6至8岁。6至8岁的孩子需要单独和爸爸或妈妈在一起,而且喜欢不断确认父母是否还爱他。此时,父母角色的平衡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孩子希望父母陪他的时间一样多,关爱也一样多。此时,孩子最大的幻想便是使你们重归于好,并为此而不懈努力,例如单独和你谈,为你们创造碰面的机会等等。另外,孩子内心中的不快还可能会通过发脾气、吵嘴、打架等表现出来。有的孩子会变得性格孤僻、自卑,与其它同学无法正常交往,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

四、9至14岁。此时,孩子有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经常参加学校和社区的活动,有了自己的朋友和圈子,因而不需要父母老是陪着自己。他对也父母有了好恶之分,甚至会选择一个生活。这时的孩子容易出现思想偏激、孤僻、抑郁等心理问题。

五、15至18岁。这个时期,孩子进入了青春期,身体发育、心理躁动、是非辨别能力不强而又固执已见是其共同特点,同时这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对其以后一生的职业、性格等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个极端重要的时期,所有孩子都需要大人的关注和辅导,尤其是离异子女,更是如此。由于多数孩子对父母离婚不能理解,排斥大人的说教,而父母又是抱着惭愧的心情对孩子溺爱有加,这导致许多离异子女缺乏管教,任性妄为。有的男孩很早就学会逃学、吸烟、赌博,上网聊天,甚至跟街头小混打得火热,染上不良习惯,严重者会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而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对异性都有强烈的好奇心,而父母离婚的孩子在不完整的家庭里又很难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因此有的开始早恋,有的甚至偷食禁果,这不仅对学习,对孩子整个人生的影响都是极大的。

对于父母离婚的孩子,上述问题仅仅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在此之外,因为每个家庭情况的不同,还存在着诸多这样那样的严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值得准备离婚,或者已经离婚的父母去慎重思考,而且也值得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离婚,孩子,每当看到这样的字眼我的心总是很堵很堵,我的耳边总是想到那小女孩儿的哭声。“老师,我不是不想写,不是给你搞破坏,是因为我没有妈妈了,我爸爸妈妈离婚了,我好想我妈妈呀...”其实,还有好多好多话想写在这里,想告诉我的读者们、我的朋友们,你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呢?你们的结合就是你们的中意,你们的孩子就是你们爱的结晶,可是现在怎么就走到这个地步呢?为什么不好好想想你们怀着怎样的爱进入婚姻,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你们来到这个选择分道扬镳的路口呢?都是他/她的错吗?离开对方或者再换一个伴侣,就不需要这样的磨合、不会产生这样的矛盾、就能完全避免这些问题吗?你们有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选择对于彼此和孩子一生的损失有多大?可不可以把大家的这个损失都降低到最小?为了弱小的孩子,和你们今生的相遇之缘,这个选择可不可以放弃?

4

篇八:《心理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山 西 医 科 大 学 汾 阳 学 院

护理本科生开题报告

姓 名: 黄平锋

学 号: 2010060805

班 级: 61008

心理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的

项目名称: 影响

指导老师

时 间:

2012年 11 月 12 日

一、 立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