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琴镜头对比


第一篇 安琴镜头对比
《2015数码摄影心得体会》

心得一:数码摄影心得体会

今年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数码摄影课,这节课让我懂得了许多。

摄影,虽然对于以前的我来说它是陌生的,但是我一直都很喜欢,我想通过摄影把自己看到的美好的人与景记录下来。

以前的我对摄影可以说是完全不了解,仅仅觉得就是简简单单的拍照而已,以为只需要按一下快门,随便拍一张照片,也就是摄影的全部内容了,但是通过学习摄影课之后才发现,从中居然能够学到那么多的摄影技术等。

这学期之所以选择这门摄影课,主要是怀着对它的一种探究去学习这门课的。刚开始学这门课的时候有点紧张自己会不过,因为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发现自己之前所拍的那些照片根本就不说是照片,我担心学习过之后照片仍然拍不好,最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我们刚开始学这门课理论的时候,有点枯燥乏味,我记得最深的是老师讲解的单反相机的构造及功能还有一些拍照时的动作等。当时的我觉得这门课真的很无聊啊,不就是简单的拍拍照嘛,有必要学的那么多吗。所以对于这门课我渐渐的不把它当回事了。然而,很快我就改变了自己的这种看法,我们因学校要求得出去写生两周,后来到安徽那儿发现那儿的风景很美就想着多拍些照片,一开始拍没觉得什么可是拍了一会儿以后发现自己所拍的照片中没有一张是我满意的照片构图,因此我对摄影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在学习过程中,才发现摄影并不是当初所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摄影需要大脑和手指的协调,眼睛与心灵的默契。摄影是一种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与众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就不能单纯的只从摄影上入手,要好好的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等,我们同时也应该培养一种多生活深层次的洞察能力和对周边事物的理解能力,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就艺术修养,在众多生活兴趣中寻找对摄影创作的独特见解,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客观存在,生活中的人,尤其是一个摄影的人,就更应该时时处处做一个对生活的有心人,积累生活,丰富生活。

如果说我学摄影之前只会按快门的话,那么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也懂得了摄影不仅仅是留住人世间的美妙瞬间,更是一种艺术的体现。在摄影课的实践课中,我也看到了许多同学拍摄的好的作品,这让我知道了我自己拍摄的问题。

转眼间这个学期也即将过去了,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拍到更好的作品,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同时也为自己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心得二:数码摄影心得体会

我曾负责单位摄影工作,记得当时心中慌恐,于是认真学习摄影,然而接触越多,感觉自己会的越少;也用心地去捕捉和记录瞬间,虽然我的手法并不高明和熟练,但这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也是我生活工作中的一种爱好。

一、摄影感悟

1、感悟很重要。摄影是一种感受!是对生活对人生甚至人性的感悟与理解。摄影有三种境界初级的比设备、中级的比技术、高级的比思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比如我平时拍照时,很少采取多方位的角度,尤以平视的角度拍摄为多,这样的角度拍摄的照片,当然感觉视角平平,没有冲击力;另外,我这个人拍照时,喜欢大而全,这样,有些照片拍出来后,让人感觉杂了点。在此,特别感谢领导和同事们给了我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对我的帮助是巨大的,更是我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也让我真切地领略到峰回路转的洒脱,蓦然回首之后的轻松。

2、既要悦目也要赏心,形神兼备。外美与内美的统一,才能做到赏心悦目而经久耐看。单纯追求光影或者色块线条构成,只能得到形式美,照片没有内涵是不耐看的。例如:拍风景不是地图记录;拍摄花草鸟虫,不是为了搞标本,而是要拍出神韵和趣味来,这就要求带着爱心和感情去拍摄。

二、摄影体会

1、劝君用好说明书,少走弯路快提高。要学好用足相机的使用说明书,现在数码相机的说明书编写得还真不错,初级指南、高级指南分开来,循序渐进,使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阅读说明书与拍摄实践应同时进行,循环往复,逐步掌握和提高。出门时把说明书带在身上,遇到问题翻一番,还真是管用。对说明书,要看细、看透,每看一遍你都会有新的收获。

2、曝光时力求保持相机的稳定。一般情况下,当曝光速度低于1/60秒时已有可能影响成像的清晰。要保持相机稳定,一是要持机姿态和力度正确,二是要按快门键的力度适当。要练出这个基本功看来似乎很简单,却非一日之功可得。其一,最简单,就是给身体或手找个依靠物;其二,把相机皮带挂在脖子上,把相机向前抻至皮带拉紧,就形成了3点支撑,持相机的稳定度就大大提高了。第三个办法就是用三脚架,最好用10秒延时拍摄。

3、善于选择天气和时段。同一个风景和景物在不同的天气,拍出的照片效果大不一样。比如晴天和雨后拍的照片清晰、锐度高、色彩鲜艳。这是因为光照好以及光的散射少。拍风景,天气不好宁可不拍。要想景物清晰、色彩明快,并且背景有蓝天白云,必须顺光拍;逆光拍,色彩不那么艳丽,天空白苍苍的没有生气(要逆光和剪影效果例外),要学会选择时段。景物面向东的,上午拍;面向西的,下午拍。

4、熟练掌握自己的相机。要拍好照片,拍摄技术是基础,也就是熟悉相机的光圈、速度、对焦、测光、白平衡等等功能以及电脑的图片处理软件的功能,想要对拍摄技术熟悉掌握,应该多用手动档去拍摄;前期拍好了,尽量减少对后期电脑处理的依赖,以免处理过火而失之自然。

三、工作照片的拍摄技巧

1、关于会议摄影及人物摄影。会议摄影不受时间限制,可以随时拍摄,技术必须是狠、稳、准,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有情有趣。对于人物摄影应该具备敏锐的形象观察力,善于利用摄影的视觉语言传达信息和感情,对形象的变化有细致的辨别能力,并熟练运用摄影的造型技术和技巧,也是摄影取得成功的原动力。只要我们比平常人多用一只眼睛去观察,那只眼睛就是心灵,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人或事物,手中的相机记录的就是一个瞬间里的辉煌。

2、电视画面的摄影。通常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上有快门条纹。这是我国电视系统每秒传送25幅画面,如果快门速度高于1/30秒,就会出现快门条纹。普通相机拍摄电视画面,快门以1/15秒为宜。

3、团体合影照片前几排清晰,后几排模糊。凡是多排合影照,要保证每个人影像清楚,就要做到三点:一是选择性对焦。五排人合影,选择第二排的对焦;七排人合影,选择第三排人对焦。二是光圈不要设定太大,一般以f4-8为宜,以保证有足够的景深。三是快门速度不要低于1/60秒,以免有人头部转动使影像发虚。

4、主体人物模糊,背景清晰可辨。有两种可能,一是手动对焦相机对焦时,焦点没有对着主体或是主体对焦后,在构图中又移动了位置,未重新对焦,使主体不在景深范围之内;二是使用自动对焦相机时,没有按快门锁定焦点再重新构图,使焦点在构图中向别处飘移。

5、把握好光线和环境的变化。这就需要经常手动调整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数码相机设有自动调整曝光补偿的设置,在曝光补偿设置中标有 、-数轴, 指增加曝光,-指减少曝光。在背景很亮而主体逆光时,你需要将补偿值调向 端。在黑色或深色背景前对主体拍摄需要将补偿值调向-端。当然,如果你追求一种特殊效果,可不这样调整曝光补偿。

心得三:数码摄影心得体会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数码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精彩。每次出去游玩的时候,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都带上了单反,自己感觉卡片机也是很好,回来比比看人家拍的确有水平。这次培训就选择了这个数码摄影艺术。

通过学习,我对相机有了初步的了解 ,还知道了光的重要性。因为拍摄是对光的捕捉,没有光就没有图象,拍摄的时候要运用好光,比如光强度,光亮度,光照度。要学会艺术性的认识造型光,对物体运用侧,逆,顶,地的光。以达到艺术性的效果。还有柔和光和硬光的应用。柔和光:能使物体的颜色看起来更加鲜艳,仿佛是物体本身发出的光。柔和光作用于物体就像包裹物体一样。而包裹的力度与光源的大小、远近、角度成正比。柔和光的对立面就是硬光,硬光不一定很亮,但他能产生鲜明的对比感。

构图也很重要,作品中主题一定要突出,要有情趣,假如别人看我画面时都不知道看了什么东西,那这幅作品还有什么意义了。所以一定要注意体量的大小,色彩的深浅,形态的疏密。然后,须运用艺术性的审美观察与思维方法表现,知道自己在拍什么、值不值得拍、如何去拍。充分的注意艺术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学会对比,对立,平衡地观察物体,拍摄物体。安琴镜头对比

对于摄影,自己很小就很喜欢,觉得相片能留住美丽的瞬间,留住我们很多美好的记忆。每次出去玩,都会拍很多照片,留给朋友看看各地的人文风情。学习完了才明白自己和摄影艺术很远,回头翻翻以前的东西,只是为了留一个回忆,乱拍一通,没技巧可言,毫无美感。最最搞笑的是就像老师提到的照片的稳定性,垂直线歪斜使摩天大楼给人要倒塌的感觉,水平线歪斜会有不稳定的感觉,这在以前的时候从没有注意过,学习了以后就醒悟了,原来随便玩玩的是那么差劲。也看到了很多老师和学员的作品,欣赏了教程中精美的照片了, 希望以后能好好琢磨,拍出佳作。

让我感触最大的是,这次还看到老师给自己女儿做的相册,很用心地记录了生活的点滴。是多么细腻的感情,多么珍贵的礼物。以后我也会给孩子做点什么。生活中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借我们的摄影来发现美,记录美。

心得四:数码摄影心得体会

今年,我参加了由苏州市教育局主办的教师网上培训,出于对摄影技术的热爱,我报了数码摄影技术。摄影,一直是我的梦想和爱好。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拍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甚至有一段时间有过开摄影店的冲动和与人一起跑码头的行动(帮别人拍照),后来因没有资金只能作罢。这次看到苏州市教师网上培训中有数码摄影技术培训,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数码摄影技术培训。在整个培训课程学习过程中,我怀着饱满的学习热情认真学习,坚决看完并且消化每一次课程。虽然这是一次网络培训,但我倍感珍惜。通过网络学习,跟着专家引领进行实践,对摄影技术中关键要领如光圈、快门、感光度等有了较多的认识理解。另外,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也使我受益颇多。以下是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安琴镜头对比

一、多拍精选。

从宏观上来讲就是多实践,多积累经验,从具体来说就是不妨多试试镜头,以多为胜,多中选优,或者在探索出最优方案后重新精心拍摄某一场景。在拍摄过程中无论是拍景还是拍物往往是先确定一个专题,围绕专题选定若干个场景,每个场景先围着它转几圈,拟出不同角度、不同光线条件(逆光、顺光、测光等)下的拍摄方案,然后就毫不吝惜地猛拍一气,有时同一角度同一方案也重复拍上好几张,然后就停下来回放,不满意的镜头当场就删,往往十去七八,只留下两三张做初选成果。

二、曝光时力求保持相机的稳定。

作为新手来讲,有时相片影像模糊并不是由于对焦不准,而是因为相机把持得不稳。一般情况下,对于新手来说,当曝光速度低于1/60秒时己有可能影响成像的清晰。要保持相机稳定,一是要持机姿态和力度正确,二是要按快门键的力度适当。要练出这个基本功看来似乎很简单,却非一日之功可得。其一最简单,就是给身体或手找个依靠物;其二,把相机皮带挂在脖子上,把相机向前抻至皮带拉紧,就形成了3点支撑,持相机的稳定度就大大提高了。第三个办法就是用三脚架。

三、扬长还要注意避短。

数码相机的摄影响应比较迟钝,从按下快门到摄影启动的这段时间明显要比光学摄影长得多,所以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时往往抓不住或抓不准镜头。这方面还需要继续训练。

四、独特的拍摄角度与别致的构图。

艺术贵在创新,不但体现在意境上,同时也应体现在画面的形式美上,要使作品别开生面,耳目一新,就要通过形式美的手段,不断创造新的视觉感受。

关于构图,运用黄金分割、井字格焦点等原则,就像是画国画有一条原则:注重留白,也就是说不要把画面填得太满。

通过这次摄影学习,使我更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美好的生活。我也正如热爱生活那样热爱着自己的工作。我会把摄影当作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一种爱好,甚至是一部分,用我手中的相机去留住生活中最美妙的时刻。

关于教师网上培训,我觉得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这种基于互联网络和远程教育网络进行培训形式,我认为有下面几大特点:

1.快速通畅。学员有问题,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通过qq群与指导老师和其他学员交流。

2.经济节约。网上培训只需电脑和互联网络,教师不用出门,就可以在网上和指导老师以及其他学员进行沟通,反映情况,研究问题,节省了出差的费用和时间以及购买资料的费用等。

3.灵活多样。网络培训可以采取双方认可的任何形式的交流、研讨。可以发邮件,也可以写下来作延时交流。内容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人数可多可少;可以上班时进行,也可以下班后进行;可以在办公室、电脑室进行,也可以在家里或在网吧进行。不受人数、时间、空间、内容、方式的限制,更容易取得实效。

4.针对性强。直接地、有针对性地解决学校和教师发展过程和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5.受益面大。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教师得到发展,有更多的教师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地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二是学校得到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解决学校和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缓解教师的压力,使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可能得到大面积提高。

第二篇 安琴镜头对比
《玩转手动镜头的一些常识》安琴镜头对比

玩转手动镜头的一些常识 摄景学习 2011-05-03 11:07:45 阅读6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越来越多的摄友开始使用手动镜头,用得好的在适应一段时间后就能得心应手,当然也有遇到各种麻烦的。列举一些使用手动镜头的常识供玩家探讨。

一、与自动镜头比较起来,手动镜头使用不方便,对焦慢。尤其过去从来没有接触过传统胶片相机的朋友,玩起手动头来就一个字——累。如果想干活,别选手动头,但如果想品味摄影的乐趣,那玩手动镜头吧。 1.从做工上看,手动镜头做工一流,精度高,光学素质好,价格便宜,所以非常值得拥有和玩赏。 2.摄影也可以说是我们人生中好玩儿的一件事儿。这件事儿的好玩不仅是因为最终出片让我们高兴,其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享受。玩手动头,有人就喜欢那种手动对焦的感受,在对焦中找到乐趣。 3.手动头正因为对焦慢,成功率低,所以用这种镜头的人,对焦,构图,曝光都要细酌细磨,时间久了反而练就了你的真正摄影功夫。这个到是我们没有想到的。用好了手动头,用自动头就驾轻就熟了,非常轻松,尤其对于曝光会有一个全新且更加精准的把握。

二、说明一下,任何镜头,牛头也好,狗头也罢,德头也好,日头也罢,如果你在大太阳下面,用f8的光圈来拍的话,估计不会有什么很大的区别。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差别其实本来也不是非常大(绝对没有价钱来得大),一个地下一个天上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在明亮的光线下与镜头的最佳光圈中去比较,肯定比不出什么大差别来。那么德头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弱光下,德头变得特别细腻,细节非常丰富,尤其暗部细节更让人叫绝,所谓的白中有白,黑中有黑,指的就是德头成像的优势,这需要你慢慢且细细琢磨。 2.高反差情况下,大反差时,日本镜头常常高光成死白,暗部成死黑。而许多德头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能很好地抵抗大光比。 3.在特定的光线下,用德头来拍摄,常常出现不经意的亮部和暗部偏色,有一种特别浪漫的味道,这往往可以刻意地表现某种氛围。当然如果仅针对分辨率来说,德头并不比现代的镜头占优。

三、有人会问:手动镜头使用最大光圈对焦时,一切正常,可当然收小到光圈5.6以后,取景器内变暗时,合焦指示灯就开始闪烁,甚至一点反应都没有了。这样的镜头是不是对焦有问题?而我的自动头用手动方式操作时,就是用最小光圈了,对焦依然准确,这是不是改装的镜头有问题?其实没有任何问题。现在相机的对焦系统,要求:第一是光线要足够亮,第二是反差要足够强。当f8以后进入相机的光线少了,因此相机对焦就犹豫了,和相机在弱光下不能合焦一个道理。我们目前的使用方法是:对焦的时候尽量开大光圈。当然体现德头优势的也就是f5.6前面的几档光圈,f8以后使用相对较少

四、好多同学用尼康D80、D40相机,使用手动头时只能估计曝光,即使用佳能相机,测光也不准确,怎么办呢?其实用自己的眼睛测光比相机给定的曝光更准确。过去传统胶片的摄影师,凭自己的经验拍了一生,当自动曝光相机问世以后,曾有人用自动曝光拍出的照片竟然根本没有摄影师经验曝光准确。其实测光没有那么神秘和复杂,稍微有点经验的摄者都能说出常规场景的曝光组合,基本

在1EV之内。可能有人说,我的相机用的是平均加权测光方式,测光点有几十上百啊,分析得特别细致准确。我可以告诉你——商家的噱头。一般情况下它的分析当然并不错,但某些场合下,它的分析远远不如人脑。比如拍风光时,当天的比例占得很大时,拍出来的照片十张有十张都是欠曝的,不信你就试试看,正因为相机平均测光了,天空中强烈的光线占的比例很大,所以最终的计算结果也是相机认为这个场景光线很强烈,应该用小光圈快速度,但恰恰绿树全成了黑树。再比如我们在绿树前给mm拍照时,mm穿了一件深色上衣,你拍出来的照片十张有十张是过曝的,MM的脸白得看不出鼻子与眼睛了。为什么?白加黑减的摄影原则相机并不懂,它只会给你还原一个中性灰而已。所以平时就是使用自动镜头,你的曝光还得进行加减修正,甚至经常要用M档锁住曝光组合拍。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了,其实掌握全手动曝光远非那么难。过去的摄影师才叫难。那时他们考虑一个曝光组合以后,必须用笔记下来,照片冲洗出来以后,才知道当初的曝光正确与否,这个时间周期足以让一般人把当初的曝光组合给忘记了。下次修正后也还不见得就正确。而现在你使用的是数码,立拍立得,曝光不正确,当时就可以看到,立即修正曝光,很快就出来一张曝光正确的照片。而且在某一个具体的环境与时间内,这种曝光的组合全是适用的。换了场合与时间后,你再用另外的组合,久而久之,你会形成丰富的曝光经验。换句话说,即使机器有测光能力,还是尽量用M档+raw拍吧,这样你会发现你的出片水平会有立竿见影的提高。

五、使用手动镜头有没有必要换裂像对焦屏?这个就依个人的习惯而定了。如果你的眼力足够好,你对绿灯对焦指示控制得也习惯,不换也罢。毕竟东西还是原配的好得多。但如果你感觉裂像对焦屏对焦时会更精细一些,且更直观,那就换。如果比较哪个对焦更精确的话:可以非常肯定地说——裂像屏。那应该是一点误差都没有,对正就是对正了,不正就是不正。没有一点儿含糊,也不会有一个范围的问题。当然劣质的裂像屏会严重影响测光,要换一定用原厂的。

如何来评价一只镜头 我们都不是实验室的评测人员,没有专门的器材与软件来对镜头的科学指标进行评测,但我们还想来鉴定一只镜头到底如何,只能凭借我们个人使用的感觉来对一只镜头下一个最终的评价。我们应该怎么办?从哪些角度来看一只镜头呢?其实对于一只镜头我们需要进行的有外观式样,质料做工,使用手感,成像质量这些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的。外观是很主观的事情,各花入各眼。主要考察,镜头的螺丝有没有拆痕,镜身有没有划痕,镜片有没有划伤、脱膜等情况。其中关键的关键:不能有拆修。做工和手感是实实在在,能切实感受到的,往往做工和手感会成为拥有这款镜头的关键。当然变焦、对焦操作要柔和、均匀、阻尼适中。如果有光圈环的,定位要准确,光圈收放自如。

光学质量我们则要通过拍照来检测。都有哪些个角度来看一只镜头?(一)锐度锐度很具体,但也很模糊。为什么这样说?其实就每一只镜头而言,什么光圈,什么焦距或都对焦到什么地方都锐利似乎不太可能,对于变焦镜,希望各个焦段都能锐利如刀切更是不可能。那么如果看一只镜头的锐度怎么来检验? 1.最大光圈(1)用最近距离拍照(2)距离3-5米处的景物准确对焦后拍照(3)对着无限远处拍照 2.收小两档光圈(1)用最近距离拍照(2)距离3-5米处的景物准确对焦后拍照(3)对着无限远处拍照 3.用光圈F8或更小的光圈来测试(1)用最近距离拍照(2)距离3-5米处的景物准确对焦后拍照(3)对着无限远处拍

照当然不同焦段不同品牌的镜头肯定会有不同的表现,这里也不排除镜头的个体差异。而且每个镜头都有各自的镜性,有近摄锐利,远摄一般的;有长于风景的。

(二)焦外我们来评价一只镜头,尤其大光圈定焦头,常常很在乎其焦点以外的成像。对于一只成像让我们满意的镜头,常常听到这样的评论:焦内锐利,焦外柔和。这个标准具有普遍的意义的。但焦外其实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不同的焦距不同的光学设计的镜头其焦外还应该有不同的标准的。对于长焦镜头,我们要看其焦外的过渡是不是柔和自然,对于中焦镜头,我们看其焦外的标准就应该比长焦头的指标降下来一些了。而对于广角镜头,一般我们是不在意其焦外的。拿一只20广角非要去看其焦外是不是二线,柔和度怎么样,我认为有点滑稽。如果是200镜头,用到光圈F5.6都会虚化得相当不错,没有必要去谈。而对于中间焦段则不然,我们常常要看它的焦外好不好了。焦外可以是杂乱的,这样的焦外我们认为二线性很重,感觉生硬。焦外可以是柔和的,这样的焦外我们认为是奶油的,感觉特别软。焦外可以是柔滑的,虽然焦点以外的景物并不是一团糊,但似有非有间却更大程度地调动了人们的想像,我认为这才是最佳焦外。当然焦外呈现不同的形状和特色,我认为也是镜头的亮点。有晕化开的,有凝结不动的,还有一堆色点的,更有特色的是螺旋形的,甚至还有三角形散景等独特的散景效果。看焦外时一般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角度去测试。 1.最大光圈近距离对焦,背景距离主体渐次拉开。 2.最大光圈中距离对焦,背景离主体渐次拉开。 3.最大光圈中距离对焦,背景离主体三米开外。 4.最大光圈中距离对焦,背景离主体很远。 5.收小一档或两档光圈后再进行以上的测试。 6.收到F4或F5.6光圈后进行常规拍摄测试,优秀的镜头这种条件下也可以看出焦外的虚化来

(三)色彩镜头不同,色彩千变万化。比如日系镜头发色的清丽,德系镜头发色的华丽,风格各异,完全依靠各人的喜好。当然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否则莱卡、蔡司、安琴还有人花大价钱购得解毒吗? 1.油润感。油润感的产生有这样几个条件。油润感产生的最关键的条件就是一只镜头的加工制造与光学设计。德头全是有很强的油润感的,这种油润感源于什么?我们有时说不太清。光学结构吗?似乎不是,日本镜头完全可以仿效德国镜头设计的,现在确善能生产的ZF蔡司镜,与康泰时比就不及原厂的有味道。那是镀膜吗?似乎也不完全是,估计与膜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禄莱的HFT镀膜就呈现另类的油润来,毒性很大。可是东德蔡司中的某些单膜镜头色彩依然油润啊。因为不完全是镀膜的事儿。那么最有可能就是光学玻璃的不同成分了。我们知道,不同的玻璃具有不同的特性,肯定在过滤某些频谱的色光时就会出现小小的差异,而这差异只是一点点,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来,所以我宁愿相信这才是最终的原因。其实油润感的产生还与镜头表现色彩时对于色彩的衔接表现不同,油润感强的镜头的色彩总是自然而然晕化般的过渡,色彩有一种化开来的倾向,而有些镜头的色彩过于干涩,纠其原因常常是色彩凝集而化不开,表现在色阶上呈现锯齿状。 2.色彩的协调好的镜头出来的颜色总是协调性很强的。两种补色加到一起并列起来的时候,有时镜头会压低一种色彩的浓度,从而达到协调一致的效果。当然画面统一在一种色调之中也是色彩协调的一种表现,例如:莱卡镜头的油黄与阴影处的蓝调全是这样。 3.色彩中的层次有时镜头会在色彩中加入很大成分的灰调比例,让镜头的发色显得

层次特别丰富。比如德头的发色都是比较沉稳的,层次丰富;现代日本镜头的色彩就显得太跳了,浮躁,经不起后期的处理。

(四)立体感、空间感与空气感其实摄影作品是平面的,但是如果能有很好的透视,并体现出立体感、空间感与空气感,照片就有视觉冲击力了。 1、比如我们顺着街道或铁路拍照,由于透视的原因,线条会产生会聚,自然会产生空间感。通过数个吸引点,进行视觉的导向,从而突出主体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法。 2、开大光圈,前景实而背景虚,如果控制得当,也会产生一种空间感,这种情况下,模糊是对清晰的一种陪衬。 3、利用雨雾天、光线的漫反射等特殊条件,使近处的景物色彩饱和,远处色彩清淡或消失,或让景物弥漫在一种特殊的氛围中,自然会产生一种空气感受。而对于一只镜头来说,能产生空间感是其解像力强的表现。正因为其对于影像有着细腻的纪录,才会使人产生一种景物从背景中“跳”出来的感觉。当然,合理地利用光圈——也就是景深的原理,也可以产生这种空间感。并不是非得开到最大光圈,这儿想给新手个建议,使用镜头尽量从F5.6开始,这时镜头的素质基本到顶峰了,同时会有着不错的虚化,空间感当然就强烈了,当然还有一定的景深,不容易脱焦。摄影从糊拍到清,再从清拍到糊自有其道理,往往耐看的作品倒不是高反差、大饱和的。

(五)对抗逆光能力现代镜头对付逆光的能力是相当强的,把大太阳收入到画面中,画质都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但老镜头你也这样用肯定不会讨好,画面会罩上一层雾似的,色彩艳丽度受到影响,甚至锐度也没有了。这种情况叫“起雾”。一般说来过去的胶片机的镜头对付逆光能力都不是很强。但在使用胶片拍照时却不见很强的起雾现像,用到CCD或CMOS的数码机上为什么就这样怕光?其实是与感觉材料(或元件)有关系。胶片的表面反光远没有我们的CCD或CMOS前的低通滤色镜这样光滑,这个低通滤色镜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反光镜哦。如果镜头内的消光处理不好,低通滤色镜收到镜头进来的光线会把一部分反射到镜头内壁中去,而镜头内壁消光又不好,再反射出来,最后就发生了起雾现象。现代的镜头特别讲究两点。一是镀膜,二是镜壁消光处理。尽量让镜片组中的每个镜头的反光减少到最低。怎样改善起雾现象呢?最好的办法是选择光线的走向拍照;其次就是在镜头前加装遮光罩,不要让阳光直射入镜头就是了,如果能做到这两点,几乎每只老镜头在对付眩光的问题上都没有什么问题了。反之有时眩光能提供一定的特效,给创作者新的拍摄手法。

(六)解像力解像力也就是一个镜头对于细节捕捉解析度高低的评估。但这个特点却与锐度不是一回事。锐度一般指的是图形边缘的清晰程度,而解像力更多指的是层次而言。现代镜头是典型的锐度高,解像力低;反之一般认为德头的解像力高,对于线条点块记录较为细腻,对于色彩的微小变化也能忠实反映。但有时解像力强的镜头常常给人感觉反差不够,照片发灰。其实这个对于数码照片根本不是问题,通过简单的后期就能完全改善。我们可以这样来测试。 1.强烈阳光下,对着明亮的景物拍照,然后看其对于高光处影纹的记录情况,如果高光仍有细节,说明高光控制不错。 2.阴天或弱光下拍照,看暗部的细节,常常可以感受到暗部的表现,德头几乎只只对于暗部细节的还原能力都是强大的。 3.强烈阳光下,或早晚阳光很亮、空气很透的时候,让照片中有亮有暗,这时就能检验出一只镜头对于高反差景物的宽容程度了。 七)色散常常听到有人说,某某镜头是紫边王。其实紫边就是色散的一种表现。从根本上讲,我们现在无法完全消

除色散,只能尽量使其最小化,就是牛头康泰时的85/1.4人像王也不能避免,在尼康的AF85/1.8D上更是常见,同样佳能的35L紫边现象也很严重。可以推断:反差越大的镜头,紫边现象越严重。色散是如何导致的呢?阳光通过不同的介质时要发生折射的。而不同波长的光折射率是不同的。就是说不同的光成像经过三棱镜时并不在一个点上了。其中的紫光波长最短了,因此特别容易“跑偏”。而我们的镜头全是由各种不同成分的玻璃组成的,这种介质对于不同波长的光也同样有着不同的折射,最终出现了色散,这是不是根本上没办法避免的事情?但现代人总会想到办法的,超低色散玻璃的加入,使镜头成像大为改观,这种玻璃一般由莹石构成。它对于色光远不像普通玻璃那样容易折射出很大的偏差来,所以能对色散进行改善。但其实还是不能根本消除。但我们所使用的老镜头(就是稍有点年代的日本镜头也是这样),那时没有超低色散玻璃呢,但体现出来的色散并不严重,他们用的是什么样的办法来达到的?我想肯定是玻璃的素质高。避免色散也有办法,尽量不拍过高反差的图像,色谱上的分离现象就不严重了。 转接

(一)为什么要转接说到使用老镜头,必然会提到接口。因为老镜头的接口都是没有办法供现代数码相机直接使用的(除了尼康、宾得自家镜头),因此就带来了一个专业名词:转接。转接是目前摄影玩家非常热衷的话题。历史的遗存带来了大量的、高素质的名镜,如果不好好使用这些资源,对于摄影人来说简直是一种犯罪,于是就出现了摄影圈中的一大邪派“转接一族”。转接135镜头、转接中画幅镜头、转接电影电视镜头、转接放大幻灯镜头,玩法千变万化。

二)有哪些常见的老镜头接口 1、M42 M42(螺口)是存世数量最多的接口,几乎大部分镜头厂商都生产过M42接口。这种接口使用转接环可以转接到所有机种上去,除尼康不能无限远合焦外,其他品牌机器都可以完美使用。 2、DKL DKL是柯达雷丁那相机的接口,主要镜头品牌有福伦达、施奈德等。该接口适用于所有数码单反相机,即使是尼康也可以完美转接。

3、Leica R 莱卡R口是莱卡单反相机的接口。这种接口是数码相机使用莱卡镜头的唯一途径(大家不要找M口,M口是莱卡旁轴接口,无法用在单反上)。目前佳能、4/3系统可以通过转接环进行转接R口镜头。此外尼康相机可以通过置换后口完美使用莱卡镜头。要知道莱卡镜头是135系统的终结,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其近乎神化的感召力一定要体验下的。

4、C/Y C/Y是康泰时Contax和雅西卡Yashica相机的卡口,其实就是蔡司的卡口。这个卡口可以转接到佳能和4/3系统上,其他相机没有办法直接使用。想体验蔡司的味道,又是佳能用户就玩这个卡口了。

5、QBM QBM接口是禄来135单反相机的接口。使用这个接口的品牌还有蔡司(德国)、福伦达(新加坡、日本)、施奈德。该接口的产地非常杂,但基本都属于蔡司系列的,称为禄蔡、福蔡。镜头素质相当高,甚至有赶超西德蔡司的态势,价格倒是非常平民。QBM接口是比较麻烦的接口,目前还没有数码单反的完美转接方案。

第三篇 安琴镜头对比
《我所用过的德头漫谈-——————徕卡R系、contax》

我所用过的德头漫谈-——————徕卡R系、contax(转接邪派)

开这个帖子很纠结,从转入手动后,就远离纷扰,安心研究摄影和镜头,偶尔上来看看,蜂鸟还是一样吵吵嚷嚷。想想还是随笔写写,写到哪算哪吧,算作总结,算作给有兴趣的同志一点交流。

Romil同学已写过《我所用过的德头漫谈(给想入德头的兄弟一点参考和建议)》有关东德和西德禄来,洋洋洒洒数十页,独缺徕卡r系和contax高富帅,我觉得甚是可惜,不才试试将这段补齐,东拼西凑,泛泛而谈,当作一乐。

Romil同学原帖

本人摄影水平还是在努力学习阶段,发发镜头照片,不谈德味,不参加口水。

一、前言

写文章之前先解释我对几个问题的理解。

1、为什么推崇徕卡和蔡司

老一代的摄影师,一直以拥有一台m系旁轴为最终理想。感谢党中央,感谢政府。。。。@#¥%,才让我们如此接近徕卡(一个镜头还不到一平米房子),我们才拥有如此多的色彩。

喜欢徕卡蔡司的都是一些追求完美的极端分子,兵书二十二篇有云“从来没有哪一个品牌的粉丝们像徕卡的粉丝们这样重视镜头的号码;也从来没有哪一个品牌的粉丝们像徕卡的粉丝们这样重视镜头结像味道的细微变化。徕卡始终拥有着摄材世界里最为坚定、最为“铁杆”的一群拥趸,他们遍布世界各地,并且通过Internet结成同盟,他们被我戏称为――“Leica原教旨主义者”。对于他们,每一款镜头自何年何月开始设计,由谁设计,设计采用的结构是什么,中间经历了几度更改,每一次更改的理由和结果是什么,何时投入生产,生产工艺有无变化,生产了多少数量,每一批次的镜头号码是从多少到多少,各批次之间的用料有无变化,哪一批的用料、工艺最佳,各批次之间的结像特点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是否符合传统的“徕卡味道”,每一支新镜头第一次卖到了哪里,它到我手中时已经几易其主„„MyGod!他们简直比徕卡厂的工程师还要严谨细致!谁会像他们那样对一支镜头的来历寻根问底到偏执的程度?这就是为什么外人戏称他们为“发烧友”的由来――得到一支梦寐以求的靓镜时的欢乐,被人欺骗后的痛苦悔恨,对藏品的百般珍爱呵护„..他们对器材的痴迷外人无法理解,他们甚至扬言:“生活本无乐趣,把玩徕卡已是唯一的避风港„„” 。”

身边有些徕卡玩家,我戏称他们为“号段党”,这在二手界比所谓的“成色党”、“发烧友”更甚,所收的镜头首先成色如新,不能有瑕疵,然后长期ebay徘徊,碰到更好号段决不放过,几经易手,最终拥有银黑盒39号段,同时保持一个使用一个收藏。。。oh,mygod。

德国人的严谨在相机和镜头上反映更加真切,徕卡和蔡司对完美的追求,让最挑剔的人都挑剔不起来。徕卡蔡司拥有20世纪最好的光学设计,最好的玻璃,最精细的组合,数十年不易损坏(早年的镜头特别是东德镜头容易掉膜和起气泡,这个对于莱卡和蔡司来说基本很少)。我们曾经认为,徕卡镜头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丫主管每天都在犯愁,我们都造出来M35 1.4双a了,为什么大家还在把老八妹。

早年观点是徕卡不擅长镜头设计,超广、变焦大都为其他工厂设计并生产(如大名鼎鼎的安古龙r21f4就是由施奈德涉及生产,r15f3.5是蔡司购买宾得技术,再由莱卡委托生产),但是被徕卡逐渐打破,1975年设计了r19f2.8一代,1990年全新改进结构设计了r19f2.8二代(能与之pk的也就ze21或contax d21了),长焦上设计了r70-180f2.8,能与徕卡自身同焦段定焦pk(源自莱卡自身解释),当之无愧的长焦王者。摄影是记录也是艺术,推崇徕卡和蔡司,正是对光学极至精神的追求。

发一张我的r19 f2.8二代吧,此头对焦手感极好,有阻尼却没有阻力。

镜头真身

2、是否有德味

我觉得,德味不是蓝洼洼,也不是苦大仇深,兵书二十二篇用到了高频下的微反差做为解释,在我初入手动的时候还难以理解,随着使用镜头增加,与前期红圈拍摄照片对比,似乎略微明白一些。德头的分辨率极佳,细节出色,特别是欠曝下不死黑,层次过渡自然,画面的油润伴随着色彩华丽,很容易让人沉寂在自己拍摄作品中。德系头对高频和低频的准确反映是德味的根源,高贵暗调蓝色,迷人的黄色高光。

由于自己的图片不具备十足韵味,从影友中借用一张经典,供大家参考。版权归牛兄弟所有。

有人说过蔡司的适合只看一张照片,而徕卡的味道体现在将一系列照片拼成一个故事,一页页翻过。

德味来源哪?按照坊间说法,德头味道不同来源于非环保玻璃(即镧系玻璃),大多数卖家必定会说,非环保玻璃,德味如何如何浓厚,这也许是德味来源之一,但肯定不是全部。按照屋脊有关德味分析的帖子,光谱的反映对于玻璃要求较高,特别一段蓝紫色波段较短,不好显现,于是佳能尼康甚至直接pass掉,徕卡和蔡司却采用了最昂贵的方法折中解决,于是暗调蓝色也得到合理的解释(这个并没经过权威解释)。其次,成像影响决定因素为对相差(三级、五级、彗星)的抑制,莱卡和蔡司以优良的结构和高折射玻璃解决得更成功。

德味需要ps吗?很多人误认为玩徕卡蔡司的后期都是盲流,其实恰恰相反,相片需要ps加强,很多玩徕卡蔡司的都是后期高手,对于色彩整体把握十分了得。

r35f1.4 拍摄秋,不那么蓝

第四篇 安琴镜头对比
《高清摄像机拍摄技巧》

高清拍摄技巧之一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147 更新时间:2007-11-28 9:20:46

高清漫谈

今天很荣幸有机会来到北京,跟大家分享我的一点经验。程序表上,这一环节是由海外专家来讲解高清的拍摄技巧,如果这个海外专家指的是我,我不敢当。这不是传统中国人的谦虚惯用语,高清实实在在的是一个新科技,高清的产品、高清的整个制作模式,对创作人员、对技术人员来说,根本上是一个革命。在我的美国经验中,直到去年为止,如果有谁跟你说自己是这方面的专家,完全了解每一个环节,他绝对是骗你的,这是我自己的个人经历。举个例子,在2000年,Sony的CineAlta产品刚刚出来不久,整个行业谈到用高清的产品来拍电影时,大家都很兴奋。当时有一家很庞大的美国器材制造商发表声明,推出一个很便宜的高清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剪接用24P拍的电影。我当时非常高兴,因为要应付我即将开拍的第一部高清电影《午夜曼哈顿》(MANHATTAN MIDNIGHT) 。我就马上买了这套设备,但发现它有很多问题,我告诉她们的工程师、总设计师所发现的问题,他们说暂时还不能检查这些问题,因为他们公司里面根本就没有Sony的HDW-F500 CineAlta录像机。

另一个例子,当这个电影拍完以后,要转换成胶片来作电影院放映,我就联系纽约和洛杉矶几家磁转胶公司。她们大部份都说自己很有经验,会做得非常好,叫我尽管拿来母带做转胶。我先拿一分钟的样片让一家公司实验一下,他们反向我借高清录像机来做,可见她们的经验有多少,做出来的效果更不用提了。过去一年半,我采用高清系统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不少类似的事情。磁转胶也是直到去年五、六月,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试用不同的配置,不同的Gamma参数,才弄出比较象样的片子来。这部电影于去年六月出来的时候,后期制作公司非常感谢我们,感谢我们付他钱,让他们做实验,给他们完成第一个高清片子的机会。 我的经验说明了什么呢?科技愈来愈新,所牵涉的范围又非常广,没有一个人能非常透彻地了解整个高清科技。实际上,到了今天,高清24P的系统虽然已经出来两年了,设备还是非常不完善,Sony公司算是能推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设备来完成制作流程,其它公司在设备上、技术上还没有完全追上,使工作起来更加困难。我觉得很多高清的问题,包括老外所经历过的问题,都是先从摄像部份出现。去年有一个大规模的好莱坞的电视系列片,尝试用高清拍摄,雇用了专业水平很高、很有经验的胶片摄制人员,用的设备很好,但是一开始两天所拍出来的片子都很暗淡,曝光严重不足,头两天的片子都泡汤了。这就说明了,高清技术掌握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我是拍电影出身的,近五年,我认真地研究录像的科技和摄像的问题,而且我所投资的

设备都是能拍24P逐行扫描的摄像机和录像机系统,所以我今天要讲的问题基本上是针对电影工作者、电影创作人员、电视电影或电视剧业务的人,这些经验可能不通用于新闻摄影、多机广播车、现场清谈节目等制作。

如何获取高清最高画面质量

一、曝光问题:

曝光是摄像的基本问题。无论你是用传统的胶片拍照片、拍电影,用胶片来拍电影还是数字摄录机来拍电影,又或者是拍数字照片,都要面对曝光这个问题。过去二十年的电影工作中,我大概拍了两、三百万英尺的胶片,也就是八、九十万米左右,对曝光的控制也不敢说绝对掌握。现在使用高清摄像机有另一些曝光的特性,我发现很多人刚开始接触高清摄像机的时候,都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傻瓜机一样,因为它有自动曝光功能,很多新闻纪录片的摄像师比较喜欢用自动光圈的镜头,这种自动光圈的镜头所提供的光圈数值,不太能满足电影、电视剧摄影的需要。原因很简单,因为机内置的自动光圈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的反射式测光表,它就像拍照片的近代照相机里面的反射测光表量度画面的亮度,给你提供一个平均数值,这个数值会随画面内容变化,测光表总不能代替人的思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它提供的光圈数值常常是错的,不是最好的曝光数值。所谓最好的曝光数值,就是从暗部到亮部,把我们想重现的亮度都能重现,想保留的层次与色彩都能还原,站在摄影的角度来说这是最理想的。反射式测光表如果看到大部分的画面是黑的、暗的时候,就是说这个环境很暗、很黑,所以就把光圈开大了,相反,对着天空来拍,大部分的画面都是很明亮的,它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说这个画面很亮,这个环境非常明亮,所以把光圈缩小了,这是最基本的机械思维。我们拍新闻片的时间非常紧张,最主要是抓住事发当时的情境,没有时间考虑其它事情,自动曝光是无可厚非,内置测光表是非常好的工具,但是制作电影和电视剧这一类制作比较慎的节目时,反射测光表给你的曝光量可能有偏差。虽然Sony的摄像机已经有所改善,在数字摄像机的几个型号里,有不同的敏感部位测光表让使用者挑选。使用者可以挑选画面中心一小块,可以是下半部、上半部或整个画面来进行测量,提供一个平均值。这是一个进步,是一个补救的方法,但是对我们来说,好处还是不大的。到了HDW-F900高清摄录一体机出来以后,因为它是针对电影制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光学机械部分精密度更高的高清镜头,镜头上去掉了电子部分,没有自动光圈功能,所有曝光量都得靠摄影师自己去决定了。 在这种情况下,曝光的参考工具就剩下示波器、斑马线、监视器和独立的手持式测光表。四种工具都各有应用,有时候人们把它们混在一起使用。示波器对很多工程人员来说是绝对重要的,是他们唯一的参考工具。很多时候,工程师都建议我使用示波器,但是在我个人的经验中,在拍摄电影或电视剧时,示波器给我的帮助不大。如果给摄像机一个灰条,无论是11格或者是9格的,从黑到白的不同灰条,示波器可以帮助我们怎样达到标准的光圈,比如说百分之一百的IRE,最黑的部分如果按美国的标准0%IRE,这个光圈值就是标准了,示波器只能够是这样给我一点点参考。但是如果要拍一个远景、一个中景、一个有特殊气氛的夜景、一个黑人、一个白人、一个黄皮肤的人,光圈到底是怎样才是标准的呢?作为一个创作者,作为一个导演,作为一个摄影师,对某个环境一定有特定的要求,有自己预想的视觉效果,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效果,这是示波器无法给我们提供的。安琴镜头对比

美国广播法律中对亮度和彩度有严格的规定,如果传输图像超过某一个亮度和彩度的话,会视为非法传输信号。示波器和VECTORSCOPE可以分析一个画面的技术数据,但不能为创作用曝光决定提供多少参考。斑马线在观景器显示画面中达到某一亮度 (例如70% IRE或100% IRE) 的部位,是个很重要的参考,但对于整个画面的明暗控制,仍未足够。有些摄像师在拍夜景的时候,为了达到统一的效果,会使用手持式测光表,可以是普通拍电影时用的入射式测光表,也可以是单点测光表,他们先用示波器把摄像机的敏感度量一下,再转换成ISO

或者是ASA数字来反映敏感度,其做法已有不少人发表过。

Sony 近年生产的数字摄像机的基本敏感度在没有滤光片的情况下,就是 3200 K 的色温标准下,大概是320度ISO/ASA到 400度左右。但我个人对这个方法有点保留,因为从技术上考虑,CCD的敏感度会随着做白平衡以后会有轻微变化,不同的滤光镜组合、不同的环境会有轻微的变化。连机器开机使用的时间长短,热量升降变化也会使CCD的敏感度有偏差,所以我觉得这也不是一个最好的方法。我不用测光表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觉得采用高清来拍电影、电视剧是从胶片的束缚中解放,为导演和创作人员带来了很多弹性,有各种好处。但是,如果我们为了控制曝光,要回到胶片的时代,拿着手提测光表来量度,每一点一点地去量,然后去决定你用什么光圈的话,我觉得这是一种倒退,是我们没有把数字制式的工具、科技应用得好。

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监视器,跟大家都熟识的标清工作方法一样,你可以把摄像机接到监视器上去看你的画面构图、亮度、彩度、彩色的还原等。它的好处是你拍的时候,已经预知到你将来所得到效果的90%到95%左右。因为我拍的东西,大部分都转换成胶片,然后进行放映,其中要经过很多可以出错漏和变化的工序,所以现场监视器所看到的画面也不能完全还原。监视器的质量以及本身还原的程度、清晰度、彩度,都跟胶片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监视器里的画面和最后在银幕上放映的拷贝会有偏差。尽管如此,对电影人来说已经是一大惊喜。现场监视器对于拍电视节目的人来说,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但是对于电影工作者来说,过去我们一直用监视系统,画面都不清晰,有一些甚至是黑白的,所有亮度和反差都是不能准确反映出来。现在,我们从高清得到信号,接到高清的监视器上,就马上可以准确地看到构图的全部,基本的反差和色调,整个画面的气氛,甚至于对美工、道具和表演的要求,都可以通过24英寸的监视器看到。这对于摄像师来说,也少了一层估计的过程,是非常好的方法。当然,其中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每一次转换机器角度的时候,要拉一大堆的信号线,工作上虽有不便,但是好处绝对比缺点要多。

在标清时代,监视器的设定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很难找到标准。大概十年前,我开始接触高清电视,以为这是一个全新的科技,应该是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一个比较科学的方案,来设定监视器的亮度、彩度、反差等。结果,我的愿望并没有达成。今天我们从模拟标清过渡到数字高清,我们摄像师、导演还是面对着这样一个没有绝对标准、没有绝对参考值的现实,可能在电视台的控制室里,厂家派来的专家用昂贵的仪器,可以把监视器设定标准,但是对于拍外景、拿着单机拍摄的人来说,监视器的设定是一门学问,是一个没办法完全解决的问题。在目前困难的情况下,基本的技巧是我们通过彩条、灰条,设定一个比较接近正确色调的标准。摄像机上的观景器是黑白的,如果拍24P图像的话,图像转换成每秒48场隔行扫描来显示,观景器的闪烁度比我们PAL制式的闪烁度还要大,所以这对摄像师来说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再者,我们也不能从黑白的监视器上看到彩色的效果,所以现场的监视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大小最好不要小于20英寸。

高清拍摄技巧之二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94 更新时间:2007-11-28 9:32:01

二、光学问题:

今天摄像机用的镜头几乎全是变焦镜头,而且是高倍率的变焦镜头,这是因为电视行业的传统习惯,当然也有其工作上的实际意义。法国安琴(ANGENIEUX)镜头的设计师对我说,设计变焦镜头基本上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制作镜头时,只能选择某个焦距或某个距离作出最佳光学纠正,其它范围就要作相对的牺牲。虽然,今天的HD高清的镜头清晰度的线数已经比过去有所提高,但是实际上高倍率变焦镜头如16倍、20倍等,严格来说影像还是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变形和其它缺点。最常见的例子如广角镜头,现在流行的9倍、10倍广角变焦镜头,广角端的桶状变形非常严重。此外,长焦距端光圈会变小,反差及锐度下降也很明显。在标清的世界里,这些缺点都会被隐藏起来。高清用的变焦镜头产量少,富士、安琴以及佳能公司各只生产了几款,而且设计是由标清产品延伸过来,质量还未能完全显示高清的威力。反过来,定焦镜头的质量比变焦镜头好得多,如果我们打算用高清拍摄电影或电视剧,将来作高倍率放大的话,可以考虑用定焦镜头。定焦镜头的光圈较大,锐度较高,而且变形纠正较好,耀光控制甚佳,只是涵概范围固定,不能在拍摄中途变换,当然不适合很多其它类型电视节目制作。目前只有富士和佳能生产这类产品,美国PANAVISION公司也设计了一套给他们改装的Sony高清摄像机使用的镜头,但并不出售。德国ZEISS公司将会于今年NAB发布一套新的、为B4接环高清摄像机而制的定焦镜头。此外,法国安琴公司则做了一个转换器,把35毫米用的电影摄影机镜头用在B4接环的摄像机上。

在测距的问题上,我们习惯了标清的方法,就是简单地把镜头推到长焦距处,对一下焦,然后拉开,在取景器或监视器上看一看,没有问题,就算是对好了,其后主体移动也不会有精密的跟焦操作。今天,我们电视机平均的尺寸是25英寸、29英寸,但是在将来高清的世界里,我们很容易找到投影机来放映片子,在这样放大比例的情况下,加上高清本身极为清晰的图像特点,画像焦点稍微有一点不准确,观众都会看出来,这也是很多制作人说高清拍摄会使成本增加的原因,因为成本增加不单在于设备和器材租金支出,而是在整个制作环境、制作态度等方面,都要严谨。对美工、道具、服装、化妆、头套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像标清一样做法。因为所有东西都是清清楚楚地重现出来,所以制作各个环节都要更加认真。当然,高清制作的节目带来的潜在额外收益是制片人考虑应否投资的最重要因素。

在标清环境看背投射电视、投影机等,但是由于内在基本的结构还是720乘586像素(PAL制式),就是放映的画面再大,我们也只能看到这么多数据量,但是到了高清世界是1920乘1080像素,整个图像的感觉和清晰度都不一样,光学上的种种缺点都会更明显地暴露出来。对焦是我们更加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后焦点。它会令操作人带来不便,甚至出错。用胶片摄影机拍摄时,摄影机和镜头的 FLANGE FOCAL POINT一经调好,不会轻易出现偏差,就会得到绝对清晰的画面。可是摄像机的后焦点是会随着温度、使用时间有轻微的变化,也可能是因为这种变量,镜头厂家提供后焦点调节环,使我们在现场拍摄的过程里可以调整。在标清的年代,我们每天出发拍摄之前调一下,便可用一天了,因为轻微的偏差是不明显的,但是高清的观看环境都是大屏幕的,后焦点的准确性就变成非常关键。后焦点可能每三个小时或每半天就要调一次。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普通的9英寸、14英寸的监视器上根本看不出来其中的毛病,我建议如果制作环境允许的话,用大一点的监视器。

至于景深的问题,高清摄像机的CCD尺寸比超16毫米底片的尺寸还小,跟35毫米底

片的尺寸差距更大,两者产生的景深效果是不同的。如果”底片”大,成像的画面大,景深就会浅,相反”底片”小,成像景深就会大,这是一个不能改变的物理定律。这对电视创作人员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用所谓“2/3”英寸CCD 高清摄像机来拍摄电视剧影响不大,景深效果与标清摄像机差不多。但是,在国外比较流行用35毫米胶片拍摄电视系列片,创作人员都不习惯景深大很多的高清画面。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们就只能用一些补救措施,例如改变光圈的大小和镜头的焦距来获取相近的效果。对于35毫米的摄影机和镜头来说,高清的“2/3”英寸CCD的景深大概相差了2 2/3档光圈。

举个例子,我们在同样的距离、用相应的镜头焦距拍摄同一大小的画面,如果电影摄影机用T4光圈,高清就要放大到 T1.6光圈,才能得到相近的景深效果。正因为摄像机本身就比35毫米电影摄影机的景深大很多,其中一个解决方法,就是把光圈开大2 2/3档,这样做整个打光的控制要改变,打光亮度要降低。在室外拍摄时要加多一些密度镜。另外一个补偿的方法就是用较长的焦距镜头,如果我们用电影摄影机的50mm镜头、距离1米拍摄一个特写,为了要获得相似的景深效果,现在要把摄像机挪后2 2/3倍的距离,用摄像机的50mm 镜头拍摄(同焦距的电影镜头涵盖角约是摄像镜头的2 2/3倍)。当然我们这样做,两者的透视效果会不一样,这是目前没有理想的解决办法中的一个补偿方法。德国P+S Technik公司生产了一个转换器,把普通35毫米电影摄影机镜头,转换到家用 DV 的摄像机上使用,保留了原镜头的景深和透视的效果,将来这个半专业产品的技术如果能改良到高清的摄像机上使用,就可能会突破今天的局限。

三、灯光问题:

高清和电影胶片的反差已经拉近。如果在一个非常理想的环境里,大家都操控准确,在敏感度曲线的中间部分,电影胶片和录像的表现几乎是一样的。但电影底片的好处,就是如果有偏差的时候,尤其是曝光过度的时候,电影胶片比录像的补救幅度和弹性要大。在中间直线部分的时候,高清录像能够提供的色彩还原,反差层次非常好,至于在暗部,它提供的层次比大部分的胶片,甚至高速底片还要好、还要明亮和通透,但是在处理高光、高亮度的部分,尤其是曝光过度的时候,整个曲线往上挪时,录像带不管是标清还是高清,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还原的能力颇低。

就我个人的经验,录像不管是标清还是高清,尤其是高清,暗部的还原率是非常强的,整个画面如果犯了错误,暗淡了,假如我们拍摄的时候拍了暗一档或者是两档的光圈,通过调色,其还原能力是非常强的。电影胶片如果超过一档的曝光不足,还原之后就会导致颗粒变粗和灰度提高等恶劣视觉效果。同样地,高清的画面曝光过度的话,也会有非常大的问题,亮部就会损耗,而且这个损耗是不能还原的,不像电影胶片一样,电影胶片是一种模拟的、非线性的东西,感光度与银粒的堆积不是按直线增进,在亮部处会慢慢变成曲线的变化。在高清中,按所谓”正常”设定,亮度和画面的光位的层次,基本上就是一个反向的直线变化,即细节量随曝光量的增加而减少,没有压缩能力。所以我强调曝光准确的重要性。也因为这个原因,我用监视器去作为我的曝光参考,暗部和亮部自己去控制。虽然监视器的还原能力还不到百分之一百,但是已经是非常好的出发点,如果我们能够按照高清的特性,透过调整摄像机内的电子线路把反差控制在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高清录像机纪录下来的图像,是绝对不会比电影胶片差。

去年11月,我协助电影电视学会 (SMPTE)香港分会和电影摄影师学会(HKSC)做一个高清拍摄工作坊,他们想掌握高清拍摄的基本功,但把灯光的反差控制在对电影胶片最理想的环境下,把高清摄像机和电影摄影机放在同一个位置一起拍摄,高清摄像机内的图像处理器亦未有适当的调整,得到高清的画质不如胶片效果好的印象。我觉得这样的做法不太科学,因为两种媒体有不同的特性,用来作为创作工具,我们要掌握它的特点,发挥它的长处,如果我们喜欢胶片在8:1光比下的表现,但硬把高清摄像机放在这里同拍,单单因为它的还原

第五篇 安琴镜头对比
《高清摄像机拍摄技巧》

高清拍摄技巧之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147 更新时间:2007-11-28 9:20:46

高清漫谈

今天很荣幸有机会来到北京,跟大家分享我的一点经验。程序表上,这一环节是由海外专家来讲解高清的拍摄技巧,如果这个海外专家指的是我,我不敢当。这不是传统中国人的谦虚惯用语,高清实实在在的是一个新科技,高清的产品、高清的整个制作模式,对创作人员、对技术人员来说,根本上是一个革命。在我的美国经验中,直到去年为止,如果有谁跟你说自己是这方面的专家,完全了解每一个环节,他绝对是骗你的,这是我自己的个人经历。 举个例子,在2000年,Sony的CineAlta产品刚刚出来不久,整个行业谈到用高清的产品来拍电影时,大家都很兴奋。当时有一家很庞大的美国器材制造商发表声明,推出一个很便宜的高清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剪接用24P拍的电影。我当时非常高兴,因为要应付我即将开拍的第一部高清电影《午夜曼哈顿》(MANHATTAN MIDNIGHT) 。我就马上买了这套设备,但发现它有很多问题,我告诉她们的工程师、总设计师所发现的问题,他们说暂时还不能检查这些问题,因为他们公司里面根本就没有Sony的HDW-F500 CineAlta录像机。

另一个例子,当这个电影拍完以后,要转换成胶片来作电影院放映,我就联系纽约和洛杉矶几家磁转胶公司。她们大部份都说自己很有经验,会做得非常好,叫我尽管拿来母带做转胶。我先拿一分钟的样片让一家公司实验一下,他们反向我借高清录像机来做,可见她们的经验有多少,做出来的效果更不用提了。过去一年半,我采用高清系统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不少类似的事情。磁转胶也是直到去年五、六月,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试用不同的配置,不同的Gamma参数,才弄出比较象样的片子来。这部电影于 去年六月出来的时候,后期制作公司非常感谢我们,感谢我们付他钱,让他们做实验,给他们完成第一个高清片子的机会。

我的经验说明了什么呢?科技愈来愈新,所牵涉的范围又非常广,没有一个人能非常透彻地了解整个高清科技。实际上,到了今天,高清24P的系统虽然已经出来两年了,设备还是非常不完善,Sony公司算是能推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设备来完成制作流程,其它公司在设备上、技术上还没有完全追上,使工作起来更加困难。我觉得很多高清的问题,包括老外所经历过的问题,都是先从摄像部份出现。去年有一个大规模的好莱坞的电视系列片,尝试用高清拍摄,雇用了专业水平很高、很有经验的胶片摄制人员,用的设备很好,但是一开始两天所拍出来的片子都很暗淡,曝光严重不足,头两天的片子都泡汤了。这就说明了,高清技术掌握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我是拍电影出身的,近五年,我认真地研究录像的科技和摄像的问题,而且我所投资的设备都是能拍24P逐行扫描的摄像机和录像机系统,所以我今天要讲的问题基本上是针对电影工作者、电影创作人员、电视电影或电视剧业务的人,这些经验可能不通用于新闻摄影、多机广播车、现场清谈节目等制作。

如何获取高清最高画面质量

一、曝光问题:

曝光是摄像的基本问题。无论你是用传统的胶片拍照片、拍电影,用胶片来拍电影还是数字摄录机来拍电影,又或者是拍数字照片,都要面对曝光这个问题。过去二十年的电影工作中,我大概拍了两、三百万英尺的胶片,也就是八、九十万米左右,对曝光的控制也不敢说绝对掌握。现在使用高清摄像机有另一些曝光的特性,我发现很多人刚开始接触高清摄像机的时候,都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傻瓜机一样,因为它有自动曝光功能,很多新闻 纪录片 的摄像师比较喜欢用自动光圈的镜头,这种自动光圈的镜头所提供的光圈数值,不太能满足电影、电视剧摄影的需要。原因很简单,因为机内置的自动光圈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的反射式测光表,它就像拍照片的近代照相机里面的反射测光表量度画面的亮度,给你提供一个平均数值,这个数值会随画面内容变化,测光表总不能代替人的思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它提供的光圈数值常常是错的,不是最好的曝光数值。所谓最好的曝光数值,就是从暗部到亮部,把我们想重现的亮度都能重现,想保留的层次与色彩都能还原,站在摄影的角度来说这是最理想的。反射式测光表如果看到大部分的画面是黑的、暗的时候,就是说这个环境很暗、很黑,所以就把光圈开大了,相反,对着天空来拍,大部分的画面都是很明亮的,它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说这个画面很亮,这个环境非常明亮,所以把光圈缩小了,这是最基本的机械思维。我们拍新闻片的时间非常紧张,最主要是抓住事发当时的情境,没有时间考虑其它事情,自动曝光是无可厚非,内置测光表是非常好的工具,但是制作电影和电视剧这一类制作比较慎的节目时,反射测光表给你的曝光量可能有偏差。虽然Sony的摄像机已经有所改善,在数字摄像机的几个型号里,有不同的敏感部位测光表让使用者挑选。使用者可以挑选画面中心一小块,可以是下半部、上半部或整个画面来进行测量,提供一个平均值。这是一个进步,是一个补救的方法,但是对我们来说,好处还是不大的。到了HDW-F900高清摄录一体机出来以后,因为它是针对电影制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光学机械部分精密度更高的高清镜头,镜头上去掉了电子部分,没有自动光圈功能,所有曝光量都得靠摄影师自己去决定了。

在这种情况下,曝光的参考工具就剩下示波器、斑马线、监视器和独立的手持式测光表。四种工具都各有应用,有时候人们把它们混在一起使用。示波器对很多工程人员来说是绝对重要的,是他们唯一的参考工具。很多时候,工程师都建议我使用示波器,但是在我个人的经验中,在拍摄电影或电视剧时,示波器给我的帮助不大。如果给摄像机一个灰条,无论是11格或者是9格的,从黑到白的不同灰条,示波器可以帮助我们怎样达到标准的光圈,比如说百分之一百的IRE,最黑的部分如果按美国的标准0%IRE,这个光圈值就是标准了,示波器只能够是这样给我一点点参考。但是如果要拍一个远景、一个中景、一个有特殊气氛的夜景、一个黑人、一个白人、一个黄皮肤的人,光圈到底是怎样才是标准的呢?作为一个创作者,作为一个导演,作为一个摄影师,对某个环境一定有特定的要求,有自己预想的视觉效果,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效果,这是示波器无法给我们提供的。

美国广播法律中对亮度和彩度有严格的规定,如果传输图像超过某一个亮度和彩度的话,会视为非法传输信号。示波器和VECTORSCOPE可以分析一个画面的技术数据,但不能为创作用曝光决定提供多少参考。斑马线在观景器显示画面中达到某一亮度 (例如70% IRE或100% IRE) 的部位,是个很重要的参考,但对于整个画面的明暗控制,仍未足够。有些摄像师在拍夜景的时候,为了达到统一的效果,会使用手持式测光表,可以是普通拍电影时用的入射式测光表,也可以是单点测光表,他们先用示波器把摄像机的敏感度量一下,再转换成ISO或者是ASA数字来反映敏感度,其做法已有不少人发表过。

Sony 近年生产的数字摄像机的基本敏感度在没有滤光片的情况下,就是 3200 K 的色温标准下,大概是320度ISO/ASA到 400度左右。但我个人对这个方法有点保留,因为从技术上考虑,CCD的敏感度会随着做白平衡以后会有轻微变化,不同的滤光镜组合、不同的环境会有轻微的变化。连机器开机使用的时间长短,热量升降变化也会使CCD的敏感度有偏差,所以我觉得这也不是一个最好的方法。我不用测光表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觉得采用高清来拍电影、电视剧是从胶片的束缚中解放,为导演和创作人员带来了很多弹性,有各种好处。但是,如果我们为了控制曝光,要回到胶片的时代,拿着手提测光表来量度,每一点一点地去量,然后去决定你用什么光圈的话,我觉得这是一种倒退,是我们没有

把数字制式的工具、科技应用得好。

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监视器,跟大家都熟识的标清工作方法一样,你可以把摄像机接到监视器上去看你的画面构图、亮度、彩度、彩色的还原等。它的好处是你拍的时候,已经预知到你将来所得到效果的90%到95%左右。因为我拍的东西,大部分都转换成胶片,然后进行放映,其中要经过很多可以出错漏和变化的工序,所以现场监视器所看到的画面也不能完全还原。监视器的质量以及本身还原的程度、清晰度、彩度,都跟胶片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监视器里的画面和最后在银幕上放映的拷贝会有偏差。尽管如此,对电影人来说已经是一大惊喜。现场监视器对于拍电视节目的人来说,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

但是对于电影工作者来说,过去我们一直用监视系统,画面都不清晰,有一些甚至是黑白的,所有亮度和反差都是不能准确反映出来。现在,我们从高清得到信号,接到高清的监视器上,就马上可以准确地看到构图的全部,基本的反差和色调,整个画面的气氛,甚至于对美工、道具和表演的要求,都可以通过24英寸的监视器看到。这对于摄像师来说,也少了一层估计的过程,是非常好的方法。当然,其中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每一次转换机器角度的时候,要拉一大堆的信号线,工作上虽有不便,但是好处绝对比缺点要多。

在标清时代,监视器的设定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很难找到标准。大概十年前,我开始接触高清电视,以为这是一个全新的科技,应该是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一个比较科学的方案,来设定监视器的亮度、彩度、反差等。结果,我的愿望并没有达成。今天我们从模拟标清过渡到数字高清,我们摄像师、导演还是面对着这样一个没有绝对标准、没有绝对参考值的现实,可能在电视台的控制室里,厂家派来的专家用昂贵的仪器,可以把监视器设定标准,但是对于拍外景、拿着单机拍摄的人来说,监视器的设定是一门学问,是一个没办法完全解决的问题。在目前困难的情况下,基本的技巧是我们通过彩条、灰条,设定一个比较接近正确色调的标准。摄像机上的观景器是黑白的,如果拍24P图像的话,图像转换成每秒48场隔行扫描来显示,观景器的闪烁度比我们PAL制式的闪烁度还要大,所以这对摄像师来说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再者,我们也不能从黑白的监视器上看到彩色的效果,所以现场的监视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大小最好不要小于20英寸。

高清拍摄技巧之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94 更新时间:2007-11-28 9:32:01

二、 光学问题:

今天摄像机用的镜头几乎全是变焦镜头,而且是高倍率的变焦镜头,这是因为电视行业的传统习惯,当然也有其工作上的实际意义。法国安琴(ANGENIEUX)镜头的设计师对我说,设计变焦镜头基本上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制作镜头时,只能选择某个焦距或某个距离作出最佳光学纠正,其它范围就要作相对的牺 牲。虽然,今天的HD高清的镜头清晰度的线数已经比过去有所提高,但是实际上高倍率变焦镜头如16倍、20倍等,严格来说影像还是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变形和其它缺点。最常见的例子如广角镜头,现在流行的9倍、10倍广角变焦镜头,广角端的桶状变形非常严重。此外,长焦距端光圈会变小,反差及锐度下降也很明显。在标清的世界里,这些缺点都会被隐藏起来。高清用的变焦镜头产量少,富士、安琴以及佳能公司各只生产了几款,而且设计是由标清产品延伸过来,质量还未能完全显示高清的威力。反过来,定焦镜头的质量比变焦镜头好得多,如果我们打算用高清拍摄电影或电视剧,将来作高倍率放大的

话,可以考虑用定焦镜头。定焦镜头的光圈较大,锐度较高,而且变形纠正较好,耀光控制甚佳,只是涵概范围固定,不能在拍摄中途变换,当然不适合很多其它类型电视节目制作。目前只有富士和佳能生产这类产品,美国PANAVISION公司也设计了一套给他们改装的Sony高清摄像机使用的镜头,但并不出售。德国ZEISS公司将会于今年NAB发布一套新的、为B4接环高清摄像机而制的定焦镜头。此外,法国安琴公司则做了一个转换器,把35毫米用的电影摄影机镜头用在B4接环的摄像机上。

在测距的问题上,我们习惯了标清的方法,就是简单地把镜头推到长焦距处,对一下焦,然后拉开,在取景器或监视器上看一看,没有问题,就算是对好了,其后主体移动也不会有精密的跟焦操作。今天,我们电视机平均的尺寸是25英寸、29英寸,但是在将来高清的世界里,我们很容易找到投影机来放映片子,在这样放大比例的情况下,加上高清本身极为清晰的图像特点,画像焦点稍微有一点不准确,观众都会看出来,这也是很多制作人说高清拍摄会使成本增加的原因,因为成本增加不单在于设备和器材租金支出,而是在整个制作环境、制作态度等方面,都要严谨。对美工、道具、服装、化妆、头套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像标清一样做法。因为所有东西都是清清楚楚地重现出来,所以制作各个环节都要更加认真。当然,高清制作的节目带来的潜在额外收益是制片人考虑应否投资的最重要因素。

在标清环境看背投射电视、投影机等,但是由于内在基本的结构还是720乘586像素(PAL制式),就是放映的画面再大,我们也只能看到这么多数据量,但是到了高清世界是1920乘1080像素,整个图像的感觉和清晰度都不一样,光学上的种种缺点都会更明显地暴露出来。对焦是我们更加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后焦点。它会令操作人带来不便,甚至出错。用胶片摄影机拍摄时,摄影机和镜头的 FLANGE FOCAL POINT一经调好,不会轻易出现偏差,就会得到绝对清晰的画面。可是摄像机的后焦点是会随着温度、使用时间有轻微的变化,也可能是因为这种变量,镜头厂家提供后焦点调节环,使我们在现场拍摄的过程里可以调整。在标清的年代,我们每天出发拍摄之前调一下,便可用一天了,因为轻微的偏差是不明显的,但是高清的观看环境都是大屏幕的,后焦点的准确性就变成非常关键。后焦点可能每三个小时或每半天就要调一次。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普通的9英寸、14英寸的监视器上根本看不出来其中的毛病,我建议如果制作环境允许的话,用大一点的监视器。

至于景深的问题,高清摄像机的CCD尺寸比超16毫米底片的尺寸还小,跟35毫米底片的尺寸差距更大,两者产生的景深效果是不同的。如果”底片”大,成像的画面大,景深就会浅,相反”底片”小,成像景深就会大,这是一个不能改变的物理定律。这对电视创作人员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用所谓“2/3”英寸CCD 高清摄像机来拍摄电视剧影响不大,景深效果与标清摄像机差不多。但是,在国外比较流行用35毫米胶片拍摄电视系列片,创作人员都不习惯景深大很多的高清画面。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们就只能用一些补救措施,例如改变光圈的大小和镜头的焦距来获取相近的效果。对于35毫米的摄影机和镜头来说,高清的“2/3”英寸CCD的景深大概相差了2 2/3档光圈。

举个例子,我们在同样的距离、用相应的镜头焦距拍摄同一大小的画面,如果电影摄影机用T4光圈,高清就要放大到 T1.6光圈,才能得到相近的景深效果。正因为摄像机本身就比35毫米电影摄影机的景深大很多,其中一个解决方法,就是把光圈开大2 2/3档,这样做整个打光的控制要改变,打光亮度要降低。在室外拍摄时要加多一些密度镜。另外一个补偿的方法就是用较长的焦距镜头,如果我们用电影摄影机的50mm镜头、距离1米拍摄一个特写,为了要获得相似的景深效果,现在要把摄像机挪后2 2/3倍的距离,用摄像机的50mm 镜头拍摄(同焦距的电影镜头涵盖角约是摄像镜头的2 2/3倍)。当然我们这样做,两者的透视效果会不一样,这是目前没有理想的解决办法中的一个补偿方法。德国P+S Technik公司生产了一个转换器,把普通35毫米电影摄影机镜头,转换到家用 DV 的摄像机上使用,保留了原镜头的景深和透视的效果,将来这个半专业产品的技术如果能改良到高清的摄像机上使用,就可能会突破今天的局限。

三、 灯光问题:

高清和电影胶片的反差已经拉近。如果在一个非常理想的环境里,大家都操控准确,在敏感度曲线的中间部分,电影胶片和录像的表现几乎是一样的。但电影底片的好处,就是如果有偏差的时候,尤其是曝光过度的时候,电影胶片比录像的补救幅度和弹性要大。在中间直线部分的时候,高清录像能够提供的色彩还原,反差层次非常好,至于在暗部,它提供的层次比大部分的胶片,甚至高速底片还要好、还要明亮和通透,但是在处理高光、高亮度的部分,尤其是曝光过度的时候,整个曲线往上挪时,录像带不管是标清还是高清,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还原的能力颇低。

就我个人的经验,录像不管是标清还是高清,尤其是高清,暗部的还原率是非常强的,整个画面如果犯了错误,暗淡了,假如我们拍摄的时候拍了暗一档或者是两档的光圈,通过调色,其还原能力是非常强的。电影胶片如果超过一档的曝光不足,还原之后就会导致颗粒变粗和灰度提高等恶劣视觉效果。同样地,高清的画面曝光过度的话,也会有非常大的问题,亮部就会损耗,而且这个损耗是不能还原的,不像电影胶片一样,电影胶片是一种模拟的、非线性的东西,感光度与银粒的堆积不是按直线增进,在亮部处会慢慢变成曲线的变化。在高清中,按所谓”正常”设定,亮度和画面的光位的层次,基本上就是一个反向的直线变化,即细节量随曝光量的增加而减少,没有压缩能力。所以我强调曝光准确的重要性。也因为这个原因,我用监视器去作为我的曝光参考,暗部和亮部自己去控制。虽然监视器的还原能力还不到百分之一百,但是已经是非常好的出发点,如果我们能够按照高清的特性,透过调整摄像机内的电子线路把反差控制在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高清录像机纪录下来的图像,是绝对不会比电影胶片差。

去年11月,我协助电影电视学会 (SMPTE)香港分会和电影摄影师学会(HKSC)做一个高清拍摄工作坊,他们想掌握高清拍摄的基本功,但把灯光的反差控制在对电影胶片最理想的环境下,把高清摄像机和电影摄影机放在同一个位置一起拍摄,高清摄像机内的图像处理器亦未有适当的调整,得到高清的画质不如胶片效果好的印象。我觉得这样的做法不太科学,因为两种媒体有不同的特性,用来作为创作工具,我们要掌握它的特点,发挥它的长处,如果我们喜欢胶片在8:1光比下的表现,但硬把高清摄像机放在这里同拍,单单因为它的还原情况跟胶片不一样,就说它没有胶片好,缺乏亮部层次。我觉得从亮部、直线部分、暗部去调节灯光或机内电子信号处理器去达到理想的效果,才是比较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高清或者任何一种新科技。

有关对高清的误解及其他注意事项

我在国内听到一个说法,说高清亮度要比较强、曝光比较高,才有比较好的图像。但如前所说,曝光过度是对高清的一个致命打击,应小心处理。我也听过在国内有一个试验,就是把50i隔行拍摄的图像播放,然后用逐行格式录像,这样就可以把一个隔行节目变成逐行节目,效果是一样的,我对这个做法有一点保留。隔行拍摄,从性质来说两场的时间有差距,不可能有逐行拍摄一次过扫瞄的效果,如果影像是有动态的东西,两场合成一帧的话,影像里面应该有一点模糊、有一点损耗。如果图像打算转为胶片作为电影来放映,或是大屏幕放映,我还是主张使用逐行扫描的方法来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