妓女服务小shuo


篇一:《从《小巷深处》到《红粉》看60年代与90年代妓女题材小说的差异及原因》

风尘异途

从《小巷深处》到《红粉》看60年代与90年代妓女题材小说的差异及原因 摘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无数中外人士的目光。离我们最近的当代文学成就一样显著,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后每个时期的文学有各自的特色。就十七年文学和九十年代的妓女题材小说来说从语言艺术,结构安排来看有着明显的不同。针对这些不同以陆文夫的《小巷深处》和苏童的《红粉》为代表分析具体的不同之处。对于这些不同也有其时代原因,比如,当时的国情,外国兴起的文学创作思想对我国作家的影响等等。 关键词:《小巷深处》、《红粉》、妓女题材、差异、原因

佳人一直以来都是文人骚客笔下熠熠生辉的形象。从遥远的三皇五帝时期到今天,文学作品中楚楚动人的美娇娘从未消失。妖媚惑纣的妲己;烽火戏侯的褒姒;溪畔浣纱的西子;凝神拜月的貂蝉;琵琶遮面的昭君;痴情魂离的玉环„„她们用美貌、才情与生命给文学史增添无数奇葩异果。司马迁、杜甫、李白、苏轼等大家都在他们的作品中提及这些人物。如杜甫《丽人行》、《长恨歌》尤为世人知晓。不过妲己、褒姒等只是女性文学创作原型的一类,还有一类就是像苏小小、薛涛、陈圆圆、李师师一样的风尘女子。在封建制度统治中国的时代,她们不像西施、杨玉常环伴君侧,而是身处社会最低层。一入风尘深似海,低落无尽红颜泪。凄惨的命运造就了风尘女子悲苦的一生。轻佻放荡已经成为世人眼中风尘女子品行的主要形象。

在旧社会,女孩往往是家庭经济崩溃时的救命稻草,父母兄弟把她们卖给青楼舞馆。有的女子是因为战争或饥荒年代,家国破碎无处安身不得已沦落风尘。无论哪种原因,只要她们沾了风尘气凄苦的一生就开始了。老鸨、客人的欺侮,世人鄙夷的目光和冷嘲热讽她们都要承受。即使有点才情容貌的女子能遇上自己钟爱的人,也不免被抛弃。薛涛就是其中之一,元稹有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据考证就是说的薛涛。负心男人自古以来不计其数,妻子都可以抛弃更何况一个烟花女人。容颜失去,韶光不再时,多少曾经名冠一时的舞姬歌女委身凡夫俗子,爱情是她们一生追求的却又永远得不到的。

可时代在变迁,社会主义踏入华夏大地的那天,我们的国家就变了模样。五四运动再一次清洗了国人浑浊的封建思想,建国后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更是新中国一段历史的新开端。风尘女子的命运在改变,对于这类题材的作品,不同时期的作家也有他们不同的写法。在我们现当代文学史上,十七年文学和新时期后的文学有着截然不同之处。我们通过对陆文夫的《小巷深处》和 苏童的《红粉》的比较去探寻一下60年代与90年代风尘女子题材的小说在内容和艺术特色上的差异。

建国后,国家领导关注社会的每个阶层,对于在旧社会沦落风尘的烟花女子进行改造,让她们有了重新选择人生的机会。但是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仍对当时的生活产生着影响,在《小巷深处》和《红粉》中从主人公的命运可以看出来。陆文夫的《小巷深处》和苏童的《红粉》都是些的建国后被改造妓女的故事,但是又有所不同。

《小巷深处》中的女主角徐文霞是一个文静,温柔的女人。她住在青石铺道的小巷深处。曾经做过妓女的经历让接受改造后在阳光下抬头做人的她始终无法释怀。她拒绝别人的求婚,可是又因为本能爱上大学生技术员张俊。她矛盾、困惑却又情不自禁地陷入爱河。一段时间内他们很幸福的约会,共同学习。美好的爱情让她几乎忘记曾经的不堪往事。但是,忽然一天一个叫朱国魂的人闯入她的生活,打断了她的甜蜜。这个人曾经是徐文霞的客人。因为朱国魂知道张俊与徐文霞的关系,就以徐文霞曾经做过妓女的经历威胁她,企图迫使徐文霞就范。徐文霞内心苦苦挣扎,她害怕张俊知道一切不接受她,又不愿与朱国魂再有牵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徐文霞终于决定向张俊说明一切,她希望用牺牲爱情换来良心的宁静。小说最后写到张俊原谅徐文霞的隐瞒,去小巷找她。整个故事以一阵急急的擂门声结束给人

留下无限遐想空间。这一声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给那些曾经在旧社会承受压迫的人们带来的希望,也说明人们已经开始重新接受风尘女子。

苏童的《红粉》所说故事却不是大团圆的结局。妓女秋仪和小萼在国家新政权建立后,被人民政府从窑子中解救出来,带到山洼里的劳动训练营进行改造。秋仪很机灵,在中途跳车逃走,小萼则和其他妓女一道参加生存金能培训——学织麻袋。秋仪回到城中找到老鸨要回自己多年的积蓄后又和自己的爱人老浦重逢。老浦祖上是旧时的地主,家中颇为富裕,有自家的宅子、土地和丰厚的积蓄。而老浦本人却是一个生性放荡,喜欢寻花问柳的风流公子。他喜欢秋仪,因为秋仪丰满漂亮,但是老浦的母亲——一个传统的封建富有家庭的女主人——不喜欢秋仪。当老浦带着秋仪回到家里,希望母亲接受并让他们结婚的时遭到浦母的强烈反对。不能和老浦结婚,得不到浦母的认同,秋仪在浦母的严声厉语中离开了老浦家,去尼姑庵出了家。而小萼则在训练营中饱受苦难,她身体不好做工慢,还遇到同性室友的调戏,几度寻死未遂。直到训练结束后,她进入玻璃瓶加工厂做活。后拉,老浦几经波折找到了她,照顾她。老浦的母亲已经去世,老浦自己决定和小萼结婚。可是过惯了奢侈生活的老浦和小萼很快就把老浦家中的财产消耗殆尽。为了维持生活,老浦无奈之下挪用了公款导致被枪毙。小萼带着与老浦的孩子无法生活就把孩子交给了秋仪,自己又再嫁了一个商人。秋仪这时已经和一个叫冯老五的驼背老男人接了婚。在尼姑庵时,老尼姑嫌弃秋仪做过妓女还总和老浦这些人来往而把她逐出了尼姑庵。秋仪收养了小萼和老浦的孩子,小萼则又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小说在结尾写到小萼的孩子长大后拿出小萼以前从妓时用过的胭脂盒,询问秋仪是什么,秋仪神情凄恻的说:“这是一只胭脂盒,小男孩不能玩的。”这一悲剧性的点睛,突出了这几个女人的悲惨命运更展现了对自己身世毫不知情的小孩的可怜。

这两篇文章故事的背景大概一致,但是结局却截然不同。前者是大团圆,后者是悲剧。这就体现了十七年小说与新时期九十年代小说的第一个差异——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十七年小说给读者建造的是一个美好的社会,是积极向上的,少去了现实性,生活性。而九十年代文坛受到西方现代派的影响,先锋小说盛行,《红粉》就是其中之一。该类型的小说更居于生活性、故事性,比较如实的反映生活。人物塑造的差异主要是,十七年妓女题材小说多数显得片面性、主观性;九十年代小说更全、客观。比如《小巷深处》中塑造的徐文霞作者的笔墨主要用在她与张俊的爱情上,故事更像作者的内心的美好愿望的重现,过度的和谐显得脱离现实。而在《红粉》中苏童敢于描写妓女们不愿接受改造的放抗心理,甚至还涉及同性恋这样敏感的话题,人物内心的矛盾、痛苦刻画的逼真感人。这些都使得人物更加真实、饱满、生动。从艺术特色方面来看,《小巷深处》代表的十七年妓女题材小说语言质朴,清新;修辞方面没有过多渲染;文章的结构安排简洁。而九十年代妓女题材的小说语言更加华丽,新颖;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更加丰富;结构安排更是十分精细。比如《小巷深处》在介绍徐文霞生活的环境时写到:“苏州,这古老的城市,现在是熟睡了。她安静地躺在运河的怀抱里,象银色河床中的一朵睡莲。那不大明亮的街灯,照着秋风中的白杨,婆娑的树影在石子马路上舞动,使街道也布满了朦胧的睡意。城市的东北角,在深邃而铺着石板的小巷里,有间屋子里的灯还亮着。”而在《红粉》中作者描绘山洼训练营的环境时时这样说的:“训练营是几排红瓦白墙的平房。周围有几株桃树。当她们抵达的时候,粉红色的桃花开得正好,也就是这些桃花使小萼感到了一丝温暖的气息,在桃树前她终于止住了啜泣。四面都是平缓逶迤的山坡,有一条土路通往山外,开阔地上没有铁丝网,但是路口矗立着一座高高的哨楼,士兵就站在哨楼上了望营房的动静。”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者在语言艺术特色上的不同。

每一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都有其时代的烙印,我们需要面对这样的现实用正确的态度去看待这些差异,并且作出恰当的分析,这对于我们学习现当代文学史很必要的。就上以上论述,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国情不同。建国初期国民的心态还不稳定,文学创作服务国家政权的因素,许多作家不得不在文学作品中给人们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让{妓女服务小说}.

人民对未来充满希望。到了九十年代,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政府对文学创作的干预变小。作品的内容改变了以往的理想化变得更加现实,接近读者和生活。第二,外来文化的影响。十七年时期,我国还比较保守,接触的也仅限于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增多,作家受到西方写作思想和方法的影响,而作品本身也就融入了西方的一些元素。九十年代后,现代写实派逐渐成为文坛主流。{妓女服务小说}.

我们无法用好坏去评价这些时代的不同作品,在文学史上他们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苏童《红粉》[M]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 03

2、陆文夫 《小巷深处》[M]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09

3、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中国当代文学50年》[M] 中国海洋出版社2004. 09{妓女服务小说}.

4、白槐 《中华历代名妓》[M]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9. 07

篇二:《论明清小说中妓女与士人的恋爱》

龙源期刊网 .cn

论明清小说中妓女与士人的恋爱

作者:张玉峰{妓女服务小说}.

来源:《大观》2015年第03期

摘要:历代的中国文学史上都不乏美人事英雄、淑女配君子、才子伴佳人的佳话,妓女与士人的恋爱交往,人们看到了妓女的堕落、狐媚与不堪,士人的轻浮、放荡与不羁,可以说它更真实的反映了时代对人性的压抑,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不幸命运、痛苦的人生挣扎以及探寻精神的寄托、性情的出口。因此,应该历史的、客观的去评价和认识妓女与士人的交往。

关键词:明清小说;妓女与士人的恋爱

一、妓女与士人的定义

“妓”为:“妇人小物也,从女支声,读若跂行”。“支”指技能、技巧、技术。“女”和“支”联合起来表示“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供性服务的)女子”。妓女会琴棋书画,会吟诵唱和,服务对象是那些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古代娼妓又称青楼女子、风尘女子,她们大多数属于奴隶身份,如宫妓、官妓、家妓等,由于她们完全没有人身自由,除了极少部分外,没有改变身份的任何可能。中国历史上的妓女有两大类,细分有五类。大的来说,有艺妓和色妓之分,前者主要从事艺术表演活动,而后者主要出卖色相。如果再细致划分,中国历史上的妓女是由宫妓、营妓、官妓、家妓和民妓组成。{妓女服务小说}.

作为古代文化阶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士人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复杂的中国古代文化概念,在不同文化语境下,往往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人们将“士人”界定为“传统知识分子”。“传统”是对“知识分子”在“知识”上的限定。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流,那么,传统知识分子的“知识”就是一儒家思想文化知识为研习的核心,以儒家文化为价值归宿。从儒家知识体系看,按照知识类型和功能的不同,形成了学士、辩士、策士、方士、博士、文士等不同的称谓。他们都可以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或考中功名介入政治,或官场失意闲赋在家。但从德行上,都必须是“君子”,所谓“无恒产者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无恒产者因无恒心。”这是对“士”的精神人格提出的要求,因此,无论物质的贫富,无论仕途的穷达,“士”都不能放弃“恒心”。这是梁爱民在《古代士人阶层与中国小说观念》中对士人的一种界定。

二、妓女形象的研究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的等级制度深深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束缚着人们的行为,在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结构中女性只能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和社会地位。在小说中逐渐鲜明而富有个性魅力的女性形象的突出,不仅仅是作为文学形象,更是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中女性开始觉醒、挑战封建禁欲、追求婚姻自主、人格独立。2012年3月向芸在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第4卷第3期发表的《〈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中的女性形象解读》中

篇三:《明清小说中的妓女与爱情贞节》

2005年第2期 明清小说研究 NO, 2, 2005

总第76期The Research onMing and QingDynastiesNovels Genera,l NO, 76

明清小说中的妓女与爱情贞节

· 李奉戬·

摘 要 身为妓女失去了肉体的贞节,但她们受整个社会风尚的影响向往贞节,于是就决心将自己的爱情只给一个男人,宁死不易,以此来弥补她们在贞节问题上的心理缺憾。她们自己给自己套上了爱情贞节的枷锁,这对妇女的伤害比理学套给妇女的贞节枷锁实则更深。

程朱理学鼓吹“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给妇女们套上了贞节的枷锁,而在明清的许多小说中,更有一些女性自己给自己套了一个爱情贞节的枷锁,这个带有“自律”性质的枷锁对妇女的伤害程度其实更深。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中的杜十娘正是这样一个女性。她被作者称为“千古女侠”。当年这位“千古女侠”,向世人展示了“一心从良”的见证———“百宝箱”,不听李甲的哭泣,不顾众人的劝阻,带着对人生的憾恨,果敢地往江心一跳,从而结束了她年仅十九岁的生命。这一场面,几百年来不知令几多人掩卷叹惜。很多年来,人们把杜十娘的“错认”,孙富的使坏,礼教在李甲身上的作祟,归结为造成杜十娘投江悲剧的原因。但仅有这些原因还远不够。换句话说,仅凭这些原因,还不足以促使出身妓女的杜十娘非去跳江不可。因为从小说交待的情景看,杜十娘当时并非没有活路。首先,她可以用百宝箱完全让李甲改变主意。书中写李甲看到杜十娘把百宝·19·箱中的珍宝一把一把扔到江心,乃“不觉大悔,抱持十娘痛哭”;其次,她可以跟孙富走。既然李甲“不识美玉,碌碌蠢才”,不值得杜十娘再去爱了,而买她的人孙富“年方二十,也是南雍中朋友”,且“家资巨万”“生性风流”。对于在妓院生活了七年,“不知经历了多少公子王孙”的杜十娘,再“经历”一个孙富又有什么呢?即使对孙富不满意也无妨,有机会还可以再一次寻求自己的意中人,因此暂时跟孙富走也不失为一条活路。但杜十娘放着活路不走,而坚决地选择了死。说明在杜十娘的心里有一个化不开的结,这个“结”才是造成杜十娘投江的主要原因。

瓦西列夫《情爱论》写道:“对爱情受到亵渎而引起的心灵的伤痛,人们有不同的反应和克服办法,这表现了一个人的个性。不同的反映最直接地反映了气质的特点和道德价值体系的内涵。”①那么杜十娘对自己的“爱情受到亵渎”所做出的投江反应,反映了她什么样的“气质特点和道德价值体系的内涵”?她心里化不开的“结”究竟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判断,应该从分析杜十娘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道德风尚入手。

众所周知,在中国封建社会,特别是后期,女性的道德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东西是贞节观。它要求一个女子的肉体一生只能奉献给一个男子。这个对女子的贞节要求自秦汉以降一代比一代严酷。秦朝是用法律劝导贞节,到了汉代就用法律奖励贞节了。②刘向《列女传》褒扬烈女,还不仅仅是从贞节上着眼,而是取兼有才显德秀的女性;到魏晋南北朝史家记录的烈女,虽然有了羊烈家族逼无子女的寡妇出家为尼的事情,③仍是多取患难之中仍保持良好德操的女性,以弘扬正气;到了唐代,由于官方进一步提倡贞节,出现了“止淫奔”①的文学作品,但实际上整个社会对贞节看得还是较淡,公主有再嫁、三嫁的,人不以为非;而宋元以来,理学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喧叫之后,上自国制史乘,下达乡语巷议,莫不以贞节为贵。而且守贞要守得苦,尽节要尽得惨烈,才能赢得人们的敬仰。此时的贞节才真正被抬到了吓人的高度。“二十四史”《烈女传》中所及的贞节女《,元史》以上没有超过60·20·人的,其中《宋史》记得最多也只有55位。《元史》是明朝人宋濂撰修的,因明代人极力提倡贞节,他所搜罗的节烈事就较多,记载了187位。

明代对当朝妇女的贞节行为,实录和志书多予以记录。到清朝修史时,见到女性守贞尽节的材料有万余例,撰其尤者,《明史》录存了308位。

总之,到杜十娘的明代,“贞节观念宗教化”④了,政府对奖励贞节最力,甚至明文规定,家有贞节者,可“除免本家差役”。贞节成为明的一种教条和迷信,“妇道惟节是尚,值变之穷,有溺与刃耳”⑤成为举国上下母诫其女、婆诲其媳的根本内容。宣扬贞节的舆论甚嚣尘上。女人必须要贞节,就是杜十娘生活的那个“道德价值体系”时代中给女人的规定。当杜十娘遭受爱情破灭被卖与孙富的“值穷之变”时,选择的就是这个“道德价值体系”中专门为女人规定的“溺”。因此可以说,杜十娘投江是在于她受了当时贞节观的影响,贞节是她心里化不开的“结”。

一定会有人说,在封建社会,谨贞守节乃是良家女子的权利和义务,而妓女出身的杜十娘是下贱的“不节之人”,是根本没有资格谈论贞节的,妓女论贞节岂不是南辕北辙?当然,从表面看这样说也似乎有道理,而实际情形并非如此。杜十娘生活的明代,是“贞节观念宗教化”的时代,国制史乘,乡语巷议,都以贞节为贵。这样的社会风尚,不可避免地也会影响妓院,妓院中人因此羡慕良家女性有资格谨贞守节也是自然之事。《卖油郎独占花魁》《醒世恒言》(

第三卷)中花魁王美不愿接客,对来劝她的刘四妈说自己想从良,刘四妈也说:“从良是个有志气的事。”正是透露了

这样的信息。而且妓女尽贞守节的故事也很多。

《钱舍人题诗燕子楼》(《警世通言》第十卷)中妓女关盼盼,当她的情人张建封死后,她焚香指天誓曰:“妾妇人,无他计报尚书恩德,请落发为尼,诵佛经祝公冥福,尽此一世,誓不再嫁。”她说到做到,从此闭户独居,再不见任何人,如此二十多年而逝{妓女服务小说}.

《玉堂春落难逢夫》(《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中苏三与王公子情意缠绵,山盟海誓,因王公子的父亲要儿子回老家读书,二人只得暂别·21·分手。临别前苏三立誓要为王公子守节,对王公子说:“苏三再若嫁别人,铁锁长枷永不出世。”后来不管虔婆如何逼迫,再也不肯接客。死心塌地为王公子守节,从而吃尽了苦头。

《初刻拍案惊奇·赵司户千里遗音苏小娟一诗正果》一篇中有名妓叫苏盼奴,与赵司户相亲相爱,难舍难分,决心要跟着赵司户从良。后因赵司户去外地做官,从良手续拖了三年没办成,期间她不接一客,足不出门,等着赵司户接她。而赵司户一走再没音讯,苏盼奴竟然相思郁郁而死。本篇的“入话”里曾写道:“那些做妓女的,也一样娘生爹养,有情有义„„其中原有真心的,一意绸缪生死不变;原有肯立志的,亟思超脱时刻不忘,从古以来不止一人。”这里说的“真心”与“立志”,其实是不出贞节的道德范畴的。“不止一人”,可见明代确有一些女子身为妓女,却向往守贞节的“好题目”。

以上几位妓女,她们所爱的人,与她们都没有正式举办过婚嫁仪式,作妾都谈不上,还只是个“二奶”,但硬要给人家守节,这个贞节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贞节了,应该把它称作爱情贞节。它和官方提倡的贞节是什么关系?为能更好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再看类似的例子。《金瓶梅》里有一位不大被人注意的小人物叫韩爱姐,她是西门庆的伙计韩道国的女儿,母亲是王六儿。韩爱姐先被西门庆作为礼物送给东京蔡京的管家翟谦为妾。后来蔡京倒台连带翟谦也被充军,致使韩爱姐无法继续在东京生活,只得和父母逃生到临清地面。此时西门庆已经死去,不可能收留她们一家了。因衣食无靠,于是和母亲一块沦为了暗娼。就在此时遇到了落魄的陈经济,两人见面,一拍即合,几度“露水”之后,韩爱姐真爱上了陈经济。但没过多少日子,陈经济因与春梅私通,被人杀死。韩爱姐为陈经济哭得死去活来,决心为陈经济守节。春梅劝她说:“只怕年小青春守不住,只怕误了你的好时光。”她回答春梅说:“奴既为他,虽刳目断鼻,也当守节,誓不再配他人。”此时韩爱姐年仅廿六岁,随即离开自己的父母,同陈经济的浑家葛翠屏过活。后因战乱,葛翠屏被娘家人领走,她兵荒马乱中找到了母亲和叔父。母亲曾多次要她再嫁个人家,好有个生活保障。韩爱姐为拒绝再嫁,竟然·22·弄瞎了自己的眼睛,割发为尼,三十二岁以疾而终。陈经济和韩爱姐也没有举行过正式婚礼,连陈经济的妾都算不上,无名无分的为一个人守贞节,其间心灵的煎熬,该是何等的酷烈,在常人看来实在费解。这只有一个解释:韩爱姐同杜十娘、关盼奴、苏三等人一样,为了爱情贞节而甘愿奉献自己。不然,像陈经济那样的人,简直是猪狗不如的东西,凭什么为他守贞节?

《红楼梦》中的尤三姐,当听说柳湘莲要退亲,竟悲而自杀。柳湘莲退亲,尤三姐就没有活路了吗?当然不是。说实在的,柳湘莲与尤三姐连真正的相爱都算不上,只是尤三姐自己单相思爱柳湘莲。但尤三姐认为自己爱过一次了,就不能再爱别人了,自己爱的那么贞节,对方竟不知道,所以以死明志。

自此可以说,杜十娘、关盼奴、苏三、韩爱姐、尤三姐等人生活在那样的时代,由于“大气候”和集体无意识的作用,“不幸上了历史和数目的无意识的圈套”⑥,道德观念和精神追求不可能超越他们生活的时代。正所谓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全社会的统治思想。杜十娘、关盼奴、苏三、韩爱姐等人,身为妓女已失去了肉体的贞节,但她们受整个社会风尚的影响,向往贞节,于是就决心将自己的爱情只给一个男人,宁死不易,以此来弥补她们在贞节题目上的心理缺憾。这也就成为她们最高的精神追求和寄托,并以此自重、自傲、自慰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希求社会的承认。

可是,女子既沦落风尘,就是众多男人的玩物,后来再怎么深居高楼足不出户、拒不接客、断发毁目、投江自杀诸般的谨贞守节,也不能算是原本意义上的所谓贞节了。那么,由杜十娘、韩爱姐们确实身体力行的那种贞节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上边所说的“爱情贞节”。“爱情贞节”的核心要义是女子一生只能把自己的情爱奉献给一个男人,并矢志不移。即使后来发现对方有什么恶行,也决不再移情别恋。甚至是对方负心、变卦,宁可像杜十娘、尤三姐那样去死,也坚决不改初衷。

我们之所以把杜十娘等人的一生只爱一个男人的行为,命之为爱情贞节,是因为它与官方提倡的贞节在精神实质上是相通的,二者是一·23·对孪生姐妹。前者是后者的衍生物。一个是好女不嫁二男、烈女不更二夫,一个女子的肉体只能属于一个男子;一个是有真心的女子真情不换二人,一生只能爱一个男人。进而,所谓的贞节是女子不管所嫁的男人如何无情、无义和无赖,也必须为他坚守贞节。《明史·列女传》有一篇嘉定宣氏。文中写道,宣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