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中作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教学设计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教学设计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教学设计


【篇一】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教学设计信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教学参考资料

7.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教学要求

一、了解王小波的思想与创作,体会其以幽默笔法表现严肃主题的写作风格。

二、理解“特立独行”的含义。

三、领会本文的主题思想,并理解本文幽默诙谐的笔法和严肃主题的关系。

四、理解幽默的语言风格和独特的说理艺术。

五、作者对人文主义理想的追求。

课文分析指导

一、整体把握

这篇杂文以作者文革时期下乡插队时的一个故事为叙述主体,故事主角“猪”是中国散文中非常罕见的表现对象,这个对象的选择其实也说明了作品本身具有一种特立独行的因素。在作者看来人和猪一样,也是只求自由的本性,“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无疑,猪所处的这种自然状态,正如人所追求的自由生活一样,是一种自然的要求和生活方式。但是这种自然的规则在人面前被打破了,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了一些安排,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长肉。它们所有的生活细节都进入了模式化和程序化之中。

对于这种生活,除了接受,猪似乎没有别的出路。但是追求自由同样也是猪的本性,它总要通过各种方式长出了。在一般的印象中,猪应该是属于温顺的动物,然而即使这种没有抵抗性的动物,在外面的环境无比恶劣的时候,依然会有一种特立独行的异类,以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追求自由的精神永远不会泯灭。在作者笔下,这只猪因为摆脱了猪的普遍命运,具有自然,野性的特征,成为反抗压制、追求自由的象征。

杂文巧妙地通过两组对比来表现主题,第一组是猪和人的对比,大多数人和大多数猪一样,生活在处于被安排的境地中,对于这种安排他们处置泰然,这不仅是文革,也是任何时期都普遍存在的生活“常态”;但是在任何时候,也都存在对于这种“常态”生活的坚韧反抗,这只特立独行的猪就是以它的行为嘲笑并摆脱了人类的设置,对比之下,杂文中的我在猪被围剿时,却只能因为“不敢对抗领导”而处于“内心的矛盾”之中,显示了人的反抗意志多么无力。第二组对比在“生活种种设置”和“自由的生活和存在”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指出了“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这个残酷的事实,在大多数的时候,它的能量远远超出了人对于自由追求,它无所不在,把人控制在一种生活和精神被奴役的状态,在这个张力场中,人要么参与设置别人的生活,要么对于生活被设置安之若素,剩下的唯一一种选择——反抗这种设置,回到个体的自由——是充满艰险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前面两种选择实在太过平常,因为我们已经一敢于设置别人生活或者被别人设置,我们甚至已经忘记了去思考我们的这种存在是否合理,这也许是人的最大悲哀。

人处于不能自我把握的生活中而不自知,《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启发中,正是我们的这种迷失。

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二节第一部分,写我插队时,动物们在人的设置下过着悲惨的生活,但它们都接受了这种生活,安之若素。

第三、四节是第二部分,写“猪兄”的特立独行之处,它有种种精彩的事迹,最后当农场的领导要对它“专政”时,它成功地逃了出去,获得了自由。

第五节是第三部分,写我一直很怀念“猪兄”。

二、猪、我和中国社会

关于“猪”的分析:

早被论定的猪的“本质”——

猪的命运早已被人设置好:公猪阉掉,长肉,傻吃,闷睡,任人宰割、供人啖食;母猪下仔。

特立独行的猪的特点

文章中的那只猪,不是一般的猪。它具有高度的拟人化特点。

那只特立独行的猪有以下的特点:

1.象山羊一样敏捷;

2.不安于命运,不向命运低头;

3.习惯于特立独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教学设计

4.对知识青年好;

5.善于斗争,敢于斗争;

6.对邪恶的势力有着高度的警惕性;

7.岁月的磨难使猪的本性发生了改变,对人变得更加冷漠和不信任。

总之,它是不同于流俗、不囿于成规的“反潮流”者,潇洒,冷静,警惕。

文中的“我”:

文章中的“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勾勒出他的轮廓:

1.一个有良知的下乡知识青年;

2.同情这只猪;

3.不敢对抗领导;

4.对这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敢作敢为充满了钦佩和激赏,它可以说是30多年前动荡岁月里不少中国知识分子心态的写照。对那个社会有很多不满,但又往往敢怒而不敢言;

5.这只特立独行的猪,寄寓了不少作者的理想,它可以说是作者一个侧面的反映。 中国社会

从本文可以看出30多年前的中国社会有以下的特点:人们的文化生活单调;愚民政策的猖獗。

由于受政治的高压,一般群众比较麻木,对追求自由的人们不理解。当时的不少当政者对老百姓采取专制管理,蔑视人们对正当自由的追求。当时的中国社会比较教条古板。人的尊严、人的自由得不到保障人性的堕落,人性丑恶面的展露。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三、时代背景与文本主题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大,国家开始鼓励部分城镇知识青年支援农村和边疆建设,共青团中央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十多个省市组织了青年自愿垦荒队,到1957年底,城市上山下乡青年已近8万人。

60年代中期,中国再度组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各地的学校和工厂陷入瘫痪,到1968年,全国积压的待分配就业的初、高中学生已达一千多万。据统计,从1968年到1978年的十年间,中国参加上山下乡运动的知识青年达1623万人,由于大多数知青都只有初、高中文化,“上山下乡”运动使他们丧失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也给中国带来人才短缺的局面。从1977年开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才有机会参加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中国的高校由此出现了一批特殊的大龄学生群体。1979年后,大批的知识青年也陆陆续续返回城市,历时20余年的上山下乡运动逐步结束。《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就是这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文本主题:

被他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那意味着自由被扼杀;

而人们往往对这样的生活安之若素;

于此应有省悟——敢于无视别人对你生活的设置。

那只特立独行的猪其实它的生活是最自我,最本质的生活状态,就因为其他的猪都被人安排了生活,而且并接受了这种生活,从而把这只原本拥有最真实,最本质的生活方式的猪显得是那麽与众不同,那麽的与周围格格不入!

虽然全文都是围绕着那只特立独行 的猪来写,其实真正的伏笔是写我们人的生活。 总的来说,人的安排使猪痛苦不堪。但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这难道不是我们这些所谓的常人的生活写照吗?我们按照所谓的生活准则来生活,而其中有些在我们的意识中并不认为它是合理的,但是我们总是迫于某种外力从而服从,也就从我们内心中认从了!

主题的意义——一种人生境况的揭示

1.从人生根本、从人生观本质处产生的思考

文章以猪的境遇为例,揭示出社会中被设置好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及心理:有一种力量,时时在企图左右我们的生活,为我们设计生活、安排命运、准备前途、决定去取;而我们却于此浑然不觉,安然处之,或想反抗又无力反抗。

王小波隆重推出的特立独行的猪的鸣叫,惊醒了我们,它的潇洒,它的冷静,它的警惕,比照出我们的浑浑噩噩、畏畏缩缩,却惘然无知。这反映了王小波写作的态度的某一方面,即对人民大众的关怀,这种关怀是在思想层面上的,他希望人们有智慧,能独立思考,反对别人的设置和灌输。

2.将个人与社会、人类命运大势结合起来的思考

从本文,可以看出30多年前中国社会的某些特点:文化生活单调;愚民政策猖獗;由于受政治的高压,一般群众比较麻木,对追求自由的人们不理解;当时的不少当政者对老百姓采取专制管理,蔑视人们对正当自由的追求;当时的中国社会比较教条古板;人的尊严、人的自由得不到保障;人性堕落,人性丑恶面展露,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作者对特立独行的猪的态度可以说是30多年前动荡岁月里不少中国知识分子心态的写照:对那个社会有很多不满,但又往往敢怒而不敢言;对特立独行的行为持钦佩和激赏态度,但只能压在心底而不敢付诸行动。

这只特立独行的猪,寄寓了不少作者的理想,它可以说是作者一个侧面的反映。

四、写作特点

主要写作特点(叙事特点):

真实的叙事姿态与虚假的叙事内容结合(内容是“荒诞主义”的,姿态是“现实主义”的)——继承了中国古典叙事学的精髓。

幽默的“胡扯”后面潜藏着深刻、严肃的主题。乍一读,让人以为是滑稽故事,不由你不觉得好笑,乃至忍俊不禁,但读下去,再读下去,读之再三,却品味出其中的别具匠心,体会出其中饱蕴着的一腔辛酸,甚至满腹悲愤。

荒谬(所谓“胡扯”)无关紧要,因为本文要体现的是作者的人生态度,故事情节内容等等不过是表象,其所承载的内涵才是最重要的。

如此写作的深层原因:

经历了文革专制磨难后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八十年代特殊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对自由精神的一种曲折表达。

其它写作特点

多数篇幅谈猪,临末曲终奏雅,揭出主题;说猪事,实讲人世——以鲜活平庸生活琐事作譬,引出严肃的论题;结合个人经验,又超越个人经验(结合个人经验——从“我”经历的一只猪的遭遇和性情谈起;超越个人经验——体现了理性的力量);

善于从人们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之处刺上一刀,尖锐犀利;

有深度,别具慧心——思想随笔的生命;

“随”笔,任意而谈,无所顾忌,放言高论,滑稽突梯——引人入胜之因;

幽默而严肃,活泼而平实,犀利深刻而具温情与善意。

评论家林贤治的总结——能够把道义感和幽默感结合起来,锻炼出一种风格,不特五十年,就算新文学运动以来的近百年间,也没有几个人。鲁迅是惟一的,王小波虽然尚未达到鲁迅的博大与深刻,但他在一个独断的意识形态下创造出来的“假正经”文风,自成格局,也可以说是惟一的,难以替代的。

何谓“假正经”文风?用王小波讲过的一个小故事可解释之。话说在北方某城市,他曾见到一个耍猴人,锣鼓一响,这个耍猴的人便开始训话:为了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现在给大家耍一场猴。他听了反感至极,可又不能走开,因为走开就意味着“破坏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因而进退两难地等了两个小时。我们大可不必去认真考究王小波当时是否真的等了两个小时,因为这不过是他“假正经”文风的一个惯用“伎俩”而已。本文中猪的“事迹”亦当如是观。

读王小波的杂文,我们还会发现,无论是针砭时弊,还是评说传统,王小波往往能以一种开放的眼光和心态,超越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反观和审视我们的现实、历史与文化。

王小波杂文的“黑色幽默”也让读者印象深刻。如本文中的“我们的政策准许它当个花花公子”等,行文也是王小波特有的一种调侃的语气语调。

网络评论——王小波作品在语言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够精练,很多智慧的火花都被冗长的叙述给压制了,而且他经常把数学和逻辑分析引入作品,显得理性化有余,激情不足,王小波暴露的思想缺陷也就愈发明显,他有很多笔墨是托物言志、含沙射影的。例如《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看完之后的确让人会心一笑,但讲述的道理也不见得有多深刻,无非是张扬个性和强调做人的乐趣等老一套。

五、语言艺术

真事叙述与虚假叙述交织,用真实的姿态叙述虚假的故事,“祝你永远快乐”“祝你永远年轻”,内容是怪异的,姿态是真诚的。作者讲述的内容是荒诞的,但讲述故事的姿态是现实主义的。

重点难点分析

本单元是经典文本阅读,结合单元教学要求,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本文虚实结合表达方式的写作方法。课文的难点是虚实结合的两条线索。

猪:猪总是猪,它被安排的生活或者被阉了长膘,或者配种。——人不仅喜欢设置动物,还喜欢设置自己的生活。——一头特立独行的猪的精彩事迹。

人:文革期间人的生活比猪强不了多少,单调乏味。——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自己被设置也喜欢设置别人的人的种种举动。

设置别人的生活,就是扼杀人的自由;而甘于被别人设置,则是自动放弃自由,因此作者怀念这头猪,意思是,人都要向它学习。

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以理清这两条线索为突破口来掌握文章的中心内容。学生掌握了虚实两条线索交叉结合的叙事结构,也就深化了对文本主题的认识,从而也基本掌握了本文最主要的写作技巧。

教学建议

一、“文化大革命”和“上山下乡”是植根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在当代社会已经消失了。学生阅读时可能不太容易理解那个时代的苦难生活,更难于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查阅与写作背景相关的资料,以利于对课文的理解、把握。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教学设计

二、本文篇幅适中,表达方式多样,学生抓住课文线索略有难度,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抓住文字表面的“虚”和文字背后的“实”两个方面,分别归纳相关内容。

三、教学时,可以抓住以下要点:(1)猪、我和中国社会;(2)时代背景与文本主题;(3)写作特点和语言艺术。

四、课文虽然反映的是上世纪的事情,和我们的时代有些隔膜,但文章中表现出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对于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的尊重,这些情感却是永恒的。从这个角度讲,文章仍然有它的时代意义和人文内涵,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五、学生可运用“三步精读法”学习课文,学会有步骤、有重点地阅读,养成仔细阅读,认真分析的好习惯。第一步:初读课文。看内容,圈圈点点,然后想想每段写了什么。第二步:精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掌握中心内容。第三步:研读课文。看看作者为了表达特定内容,是怎样选择材料谋篇布局的,写作上有什么技巧。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理解

意在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要结合猪本身的特点和文中对它的拟人化后的特点来回答。

1.文章中的那只猪具有高度的拟人化特点。它具有以下特点:①象山羊一样敏捷;②不安于命运,不向命运低头;③习惯于特立独行;④对知识青年好;⑤善于斗争,敢于斗争;⑥对邪恶的势力有着高度的警惕性;⑦磨难使猪的本性变得对人更加冷漠和不信任。

2.王小波赞扬特立独行的“猪兄”,其实就是批评那些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一个甘于受欺压的人,甘于受别人设置的人,是没有可能获得自由的,不可能成为特立独行的人的。

这一点上,王小波同鲁迅一样,都批判国民劣根性,批判中国人的奴性。希望中国人都能获得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3.文章写了作者当知青时一只猪特立独行的故事。

当时,所有猪的生活都被人们规划好,它们的生活主题就是吃饭、长肉,被送进屠宰场。这种安排使猪们痛苦不堪,但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

但是,有一只猪与众不同,它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呆着,喜欢跳上房顶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后来,学会了汽笛叫,这个本领给它带来了麻烦。领导们拿着火枪要打死它,它勇敢沉着地逃了出去,跑进了甘蔗地里,长出了獠牙。

文章表面上是写猪,实际是写人。我们应该可把这个文章看作一篇寓言。它表达的寓意非常严肃深刻。

它是借猪写人,通过描写一头特立独行的猪的故事,分析“对生活做种种设置”的谬误,探讨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道理。虽然作者的叙事语境是文革时期,但“无视对生活的设置”,做特立独行的人,依然是每个人应该思考的命题。

文章中猪的形象是现实中人类的化身。

两类猪的形象: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猪;敢于长奔,冲出重围,长着獠牙的猪。 生活中的两类人: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渴望自由、敢于追求独立、自由的特立独行的人。

【篇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教学设计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1) 【篇三】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教学设计《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课后思考

我认为我们“失落”的精神能够重建。

首先,在经过了儒家,佛家,毛泽东思想这一系列有着精神指引的时代,中国人处在没有精神领袖的时代已经太长一段时间了,从最初的无意识到现在越来越感到这种状态的危险性,我们很大一部分人已经开始寻找精神的指引和寄托,并且一部分人已经找回失落的精神。在这些人的感染下,在自我觉醒和自我需求的促进下,我们一定能够找回“失落”的精神。

这种“失落”的精神,就是“信仰”,应该是一种对真善美的信任和追求。无论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尽管说法不同,路径不同,但最终都体现的事对真善美的追求。我认为,要重建精神追求,首先要从内心接受认同追求真善美是最终的目标,那么,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信仰一门宗教,在这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升华自身,追求内心的平静,同时改变自己的行为,追求真善美;可以以一个同样有着崇高精神追求的人为目标,努力向他靠拢;亦或是就以自己为目标,将那个真善美的自己作为现在自己的范本,不断反省,改进。当我们在追求真善美,重建精神世界,并且重视它,把它始终放在第一位,那么我们会不再为了名利犯罪,会在别人需要时伸出援手,会传播自己的快乐。这才是我们追求的和谐。

【篇四】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教学设计大学语文教案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教学目的】

1、了解作家王小波的生平创作情况。

2、领略以幽默笔触写作严肃题材的文章风格。

3、引发对于自由以及如何获得自由的思考。

教学重点:对于人生价值取向和自由选择的思考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王小波生平创作简介。

王小波生前很少有人知道他,但死后却盛名广播。

他先后做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工科大学生,美国大学的“老”学生,文学硕士,大学统计学讲师。

1980年,与社会学家李银河结婚,共同从事同性恋的调查研究。后开始从事小说创作。最初发表的小说是《天长地久》,后有《唐人故事》、《黄金时代》。

成名作《黄金时代》出版,王小波说出版这本书比写这本书困难得多。这本书曾一度遭到查禁,不准在国营书店出售,但在个体书摊上却售出了好几万册。

小说集还有:《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王二风流史》等。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思维的乐趣》。

他还创作了唯一一部电影剧本,同性恋题材《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成为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入围作品,是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编剧奖的中国第一人。他还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 1997年,王小波英年早逝,其后两年,他的作品几乎全部出版。

随后,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各种纪念会、作品研讨会层出不穷,网络上也很热,有人自称为“王小波门下走狗”,甚至成立了“王小波门下走狗网络联盟”。如欢乐宋等人。

二、欣赏课文

(一)题目有何幽默之处?

特立独行:有与众不同的见解与品行,不肯随同流俗。特立独行是形容人的。但是王小波却用“特立独行”形容猪,从标题可就看出本文的幽默。但作者并不是用幽默让读者笑一笑就完了,他不是让你发笑的,他是让你悲哀的,悲哀之后思考“特立独行”这个问题。

(二)全文共四节,分几个部分,每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提问)

第一节第一部分,写我插队时,动物们在人的设置下过着悲惨的生活,但它们都接受了这种生活,安之若素。

第二、三节是第二部分,写“猪兄”的特立独行之处,它有种种精彩的事迹,最后当农场的领导要对它“专政”时,它成功地逃了出去,获得了自由。

第四节是第三部分,写我一直很怀念“猪兄”。

(三)阅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1、“插队”的含义

字典的解释有两种:插入已经排好的队伍;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较长时期从事生产劳动,插队落户。

百度百科的解释:插队就是指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初中到大学的大部分城市青年,在统一安排下到农村去,从事农业劳动。一开始是住在老乡家里,后来成立了青年点,就集体居住在青年点里。到文革后期和文革结束后,逐渐通过招工、当兵、工农兵推荐上大学以及恢复高考后考大学等方式离开了农村,也有些人在农村成家,就留在了当地。

2、“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当时的生活也不见得丰富了多少,除了八个样板戏,

没有什么消遣。”前后都是写动物的生活,为什么插入了这一句,表现人的生活。

这一句插得很自然,往往不引人注意。而这句却是全文的文眼。因为文章要说的毕竟不是猪,而是人。这一句虽然轻描淡写,但作者对文革期间单调生活的愤怒已经幽默地传达出来了。人的生活与动物差不多!

3、“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这一句有何深意? 这一句发人深省。这是对人类本性的反思。举的例子是古希腊的斯巴达,这表明喜欢设置别人的生活是人类的一个毛病。

4、“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什么说很难改变命运?(提问)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教学设计

因为喜欢设置别人的总是强者,比如父母长辈、领导,强大的政权。反抗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比如不听父母安排,可能失去他们的物质供给,不听领导的,可能下岗。大家都不敢反抗,害怕特立独行,害怕标新立异,最终,被设置的命运就很难改变。

(四)浏览第2、3节,看看“猪兄”的特立独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提问) 这一只猪的特立独行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是肉猪,却不肯长肉,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

其次,它敏捷如山羊,能跳上房顶晒太阳,到处游逛,根本不在圈里呆着;

第三,它只对知青好,有自己的好恶;

第四,谁也没有办法把它劁掉;

第五,它有很多的本事,学汽车响、拖拉机响、学汽笛叫;

第六,它对母猪有自己的选择标准;

第七,它最特立独行的一件事,就是单打独斗,对付了二十几个有思维能力的人和他们手里的枪;

第八,它不在乎人类给它喂食,为了自由而成了一头长着獠牙的自己觅食的猪。

(五)阅读第四节,作者为什么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提问)

因为猪兄很勇敢,很有胆量,能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他最终获得了自由,像他这样的人太少了,大多数都是沉默的人。物以稀为贵,所以,特别怀念“猪兄”。

王小波赞扬特立独行的“猪兄”,其实就是批评那些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一个甘于受欺压的人,甘于受别人设置的人,是没有可能获得自由的,不可能成为特立独行的人的。 这一点上,王小波同鲁迅一样,都批判国民劣根性,批判中国人的奴性。希望中国人都能获得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第二课时

文本分析:

(一)1-2段:表达对压抑的痛恨,对逆来顺受的贬斥,和对自由精神的向往。

1、自嘲文革中知情生活的单调,青春生命的枯燥。

(1)“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

解析:本句将读者带入文革那一愚昧 、荒谬的年代之中,从而为后文猪的特立独行奠定合理的时代背景。

(2)“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当时的生活也不见得丰富了多少,除了八个样板戏,没有什么消遣。”

解析:人与动物的生活都被他人设置,人的处境有如动物,即使是美好的青春时光也依旧乏善可陈。

2、揭示“设置”的本质,反思国民性。

(1)“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

解析:由人与动物的相似处境推及产生这一后果的原因:即“设置”这一民族劣根性。

(2)例证:斯巴达的生活方式

解析:通过这一形象的例证,揭示出民族劣根性造成的严重后果:自由的压抑、主体的缺失和人性的泯灭。

(3)“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解析:难以改变命运的原因:一是个人迫于环境不能改,二是个人安于环境不愿改。 (二)3-4段:自由的话题。

1、知识分子对自由的追求。

(1)一只与众不同的猪。

从形貌到行为都违背猪固有的存在方式。

(2)猪深得知青们的喜欢。

解析:这只猪的特立独行表现了不畏强权、无拘无束、洒脱自然的生命本真形态,而这也正是以王小波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因此,这只猪已成为知识分子崇尚个性、体验独立、尊重主体的思想的象征。

2、民众对自由的不理解和不接受。

“但老乡们就不这么浪漫,人们说,这猪不正经。”

解析:老乡们对这只猪的否定是对自由的拒绝,这表现了五四以来启蒙任务并未完成,民众的主体意识并没有建立起来。

3、批判权力政治对自由的压制。

(1)领导一向痛恨它。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教学设计

解析:领导作为权利规则的化身,与自由在本质上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也是领导对这只潇洒的猪痛恨的根本原因。

(2)领导将之定为破坏春耕分子,对其实行专政。

解析:将专政的对象定为一头猪,体现了权利、规则的非理性,从而瓦解了神圣与庄严的政治权威。

(3)动真格的专政过程。

解析:专政的实施过程更加凸显非理性,从而使这一行为变成了一出狂欢化性质的闹剧。

4、自由的突围

(1)“就这样兜了几个圈子,它找到了一个空子,一头撞出去了;跑得潇洒之极。”

解析:自由的突围显得游刃有余,表现了知识分子对理想境界的乌托邦幻想。事实上,现实中的自由话题并不轻松。

(2)以后我在甘蔗地里还见过它一次,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 解析:王小波书写了自由如何反抗权利、逃离秩序,却没有设想自由应该以何种方式存在。或许,对作家而言,自由的理想状态就在其将突未突之时。

3、第5段,总结全篇,重申主题:怀念特立独行的勇气,批判蛮横无理的强权霸道和安命顺从的懦弱。

主题总结

(一)猪的分析:

1、早被论定的猪的“本质”:胡吃闷睡、少心没肺、任人宰割、供人啖食。

2、猪的境遇的喻义:象征大多数人的生存处境。

3、王小波笔下之猪:不同于流俗、不宥于成规的“反潮流”者。

(二)主题:对人生价值取向和自由选择的思考。

1、被他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那意味着自由被扼杀。

2、而人们往往对这样的生活安之若素。

3、于此应有省悟——要敢于无视别人对你生活的设置。

(一)形象性

将复杂的说理寄托到有趣的故事中。

说猪事,实讲人世——以鲜活平庸的生活琐事作譬,引出严肃的论题

(二)调侃性语言,使雅俗并置,正反颠倒。

“猪兄”

“人和猪的音色差得太远了。”

“我该舞起两把杀猪刀冲出去,和它并肩战斗,”

总结:

以幽默笔触写作严肃题材,使文章在整体风格上显得幽默而严肃,活泼而平实,犀利深刻而具温情与善意。

三、回答课后思考题:

1、《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寄托了王小波怎样的思想感情?在文中,众多生活主题被固定化的猪有何象征意义?(提问)

文章写了作者当知青时一只猪特立独行的故事。

当时,所有猪的生活都被人们规划好,它们的生活主题就是吃饭、长肉,被送进屠宰场。这种安排使猪们痛苦不堪,但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

但是,有一只猪与众不同,它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呆着,喜欢跳上房顶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后来,学会了汽笛叫,这个本领给它带来了麻烦。领导们拿着火枪要打死它,它勇敢沉着地逃了出去,跑进了甘蔗地里,长出了獠牙。 文章表面上是写猪,实际是写人。我们应该可把这个文章看作一篇寓言。它表达的寓意非常严肃深刻。

它是借猪写人,通过描写一头特立独行的猪的故事,分析“对生活做种种设置”的谬误,探讨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道理。虽然作者的叙事语境是文革时期,但“无视对生活的设置”,做特立独行的人,依然是每个人应该思考的命题。

文章中猪的形象是现实中人类的化身。

两类猪的形象: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猪;敢于长奔,冲出重围,长着獠牙的猪。 生活中的两类人: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渴望自由、敢于追求独立、自由的特立独行的人。

王小波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人们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数,要做特立独行的人,敢于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2、假如你被安排或设置了固定的生活主题,你会怎么办?(提问)

一般的回答是要反抗这种固定的生活主题,但对这个问题也要辩证的看待,当这种固定的生活主题是你所不喜欢的,是你不需要的时候,自然应该反抗;但当这种主题是你喜欢的,或者是你需要的,再或者是应该如此的,比如现在你们来到学校,你们的生活的主题被设置为学习,如果你们反抗它,上课不认真听讲,迟到、早退,上课讲话、睡觉,不交作业,以为是标新立异、特立独行了,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

作业:

(一) 本文所写,你认为是实有其猪呢,还是作者杜撰?它们影响你对文章观点的认同吗? 提示:作者劳动于农村,对乡村生活中人猪之亲密关系很熟悉;即便并非实有其猪,以动物作譬喻,也是很正常的。

(二)自己安排或设置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问题吗?别人想要设置我们的生活,能够一概无视吗 ?

提示:政府、社会、思想专制、风俗习惯、陈腐观念,都是实现自由的障碍。关键是体会“特立独行”之意义,在精神上做到自主

(三)作者采用这样的写法,你认为“闲篇”太多吗?它是否影响了对论题的充分阐述呢? 提示:严肃主题不必全是冠冕文章,看似闲笔,却更有助于引人入胜;文章中心意旨在读者的阅读兴奋中深入其心。

天才梦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张爱玲散文的基本特征。

2. 了解张爱玲的创作个性。

3. 对文学天赋问题有一基本认识。

【重点、难点】

1. 本章节制、力求客观的自传文特点。

2. 作者不动声色却展示乃至炫耀自己天才的技巧。

【所用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一、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有一位红极一时的女才子,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当时文坛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作家。随着她堪称“奇迹”的作品《传奇》、《流言》的问世,关于这位天才女作家的传奇般的传说便从此在海内外广为传颂,“流言”至今。

张爱玲,这个被当时文坛称为奇迹的女作家,被而今文坛视为神秘的女性,就连注意到她的作品的人,也未必知晓她是清末著名清流派代表张佩伦的孙女,李鸿章的重外孙女。出身官宦世家,却擅写平民甚至小市民的苦乐,而生活与其处世之道却又全然一种不同,其生命与生涯,又何尝不是一部真实的传奇。

1921年,张爱玲出生在上海。两岁的时候随家迁居天津。小时候的张爱玲,因是大家族中的第一个孩子,自然很娇贵。人们顺从她的脾气,使她有了一些怪脾气。虽不见得多么淘气,但那种典型的被宠坏了的脾气也时常发作,常常用手抓抱她的女佣。她在天津的家是一个旧宅,空旷而温暖,有一种“春日迟迟”之感。宅里的气氛也像这个张氏家族,虽已衰败,但架子仍是搭得十足。这里充满了陈宅旧具,又文墨齐全,间或也有一些西洋的玩物与书本。因张爱玲的母亲喜爱西洋文化,爱弄风吟月的父亲也常有风雅。

张爱玲在这样一种书香与旧僚气并融的环境中成长,便如鱼得水般发挥了她善悟的天性,汲取了她成就自己的富足的养分。她三岁便会背唐诗,步履尚在蹒跚中便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她七岁时便会做小说,十几岁便看《红楼梦》、《西游记》,为不能选择音乐还是美术成为终身事业而苦恼。在《天才梦》这篇文章里,张爱玲记下了她作为早熟的天才的苦恼。

张爱玲的母亲是一个新派女性。她对张爱玲的影响是一种文明的教养和气质的熏陶。尽管童年时她并没有给小爱玲多少母爱,唯一表示母女之情的却是在她睡醒时,将小爱玲抱至她的被上,让还不太省事的爱玲背唐诗,认方块字。于是,就在铜床边,锦被上,张爱玲开始了她的识字生涯。

八岁那年,她随家搬到上海,母亲也由法国赶回。父亲决心痛改前非,遣走姨太,戒掉鸦片,父母重归于好。这段时间里,母亲的西式教养给了小爱玲很大的熏陶。受过西洋教育的母亲期望将女儿教育成洋式的淑女风度,教爱玲画图画,配色,还弹钢琴学英文,培养书卷般的伤感,为一朵夹在书中的花而哭泣,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而欢笑。这是一段完美的家庭生活,只因极其短暂,而留给了张爱玲童年中最美好的记忆

终于,父母因不和协议离婚。母亲又独自去了法国。张爱玲又跟着父亲一并回到了那个如同老式旧棉靴样的温暖却又滞旧的家庭环境里。这个家庭里不再有奇异的西方文化的鲜活,只有东方文化中厚重沉沉的鸦片,教“汉高祖论”的老先生,章回小说,连整个空气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