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答是:二十四节气是以农历中的阳历(太阳历)为主要参照系来制定的!!!具体说明如下:
1、确定和使用二十四节气,是从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时颁布的太初历开始的!夏朝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周朝以建子之月为岁首,商朝以建丑之月为岁首,秦朝以建亥之月为岁首。
到了汉朝仍用夏历以寅月为岁首,于是在公元前104年,我国的第一部历法问世,俗称夏历。在夏历中,既有阴历(太阴历),也有阳历(太阳历)。从1970年开始,我国改夏历为农历!
2、由上可知,在我国使用的农历中,既有纯阴历,也有纯阳历。
所以说,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
3、阳历的制定;地球绕日公转有三个年,绕日一周,历365日6小时9分9秒,叫做恒星年。
太阳过近地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近地点,历365日6小时13分48秒,叫做近点年。太阳过春分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春分点,历365天5小时48分46秒,叫做回归年。阳历的历法是以回归年的时间制定的。规定每年365天,闰年366天。
一年共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7月前单月是大月(l,3,5,7),8月后双月是大月(8,10,I2)。
4、,阴历的制定:阴历是按月球绕地球一周再配合阳历来制定的!
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两次,每日行13度15分,故自合朔复至合朔,实为29日12时44分2秒8,叫做朔望月。
这样一算,阴历的十二个月才354天!我们知道,地球绕日一年是365天,比月球绕日十二次(十二个月)还多出11天。为与阳历撵平,就设置了闰月,规定阴历小月29天,大月30天,大约每三年设一闰月,平年十二个月,闰月年为十三个月。
5、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中有十二个节令和十二个中气。节令最为紧要!!!
交节令的时间是以北斗七星瑶柄的指向来确定的!一年中的十二节令与十二地支的相配是:立春建寅,惊蛰建卯,清明建辰,立夏建巳,芒种建午,小暑建未,立秋建申,白露建酉,寒露建戌,立冬建亥,大雪建子,小寒建丑。
6、在历书中明显发现,北斗瑶柄指向十二节令的时间,与农历中阳历的时间几乎是固定,有时只差一两天!!!!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与每年阳历的时间几乎是固定不变的!而阴历就不行了变动非常大!
举例如下:
2015年阳历2日4日立春(午时12点9分),而阴历是2Ol4年腊月十六。
2015年阳历4月5日清明,而阴历是三月初六。
2016年阳历2月4日立春(酉时18点O分)。
而阴历是2015年腊月二十六。
20I6年阳历4月4日清明,而阴历是二月二十七。
2017年阳历2月3日立春,而阴历则是正月初七!
2017年阳历4月4日清明,而阴历是三月初八!
2018年阳历2月4日立春,而阴历是2017年的腊月十九。
2018年阳历4月5日清明,而阴历是2018年二月二十。
7、,当你翻开历书就不难发现,二十四节气与阳历对照,每年的时间几乎是固定的,有时只差一两天!而天文钟与北斗七星瑶柄的指向也与阳历几乎是同步的!而二十四节气与阴历的对照,是不固定的,由于受阴历闰月年的影响,差别很大!
有人问你每年的立春在什么时间,大都能说出在2月4日,或3日,或5日,而阴历就不知道了,其它的节令,如清明都知道在每年的4月4~5日,立秋大都在每年的8月7~8日。
而阴历就没准了!最主要的是北斗星瑶柄指向十二地支的时间~也就节令的时间,也与阳历的时间几乎是固定的,几乎完全吻合!
综上可知,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以农历中的阳历为参照系来制定的。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袓冲之发明,当然是按阴历计算,到现在农民还过阴历日期,比如说生日,节日,初一,十五农民都过的是阴历,在我们那一方阳历年是不吃饺子,也都不庆贺,向平常一样的一天,就把阳历年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