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体裁小学校长家长培训学术报告小学校长家长培训学术报告

小学校长家长培训学术报告


篇一:《校长对学生家长学术报告(2015秋)》

校长学术报告----对学生家长

题目:家校合作实现共赢

时间:2015.11.12 地点:杨峪河镇庙坪小学

主讲人:崔小民 主持:赵海涛

参加人:学生家长

摘要:家校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通过家校合作可以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赢,共赢的结果就是教师和家长密切配合实现了孩子的培养目标。家校合作在教育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家校合作这条路要走。实施家校合作寻求共赢,我觉得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二是搭建家校合作平台。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厚积薄发,家校合作必能给孩子的成长插上更丰满的羽翼。

关键词:家校 合作 共赢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毋庸置疑,家校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通过家校合作可以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赢,共赢的结果就是教师和家长密切配合实现了孩子的培养目标。不言而喻,家校合作在教育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重要性已引起教育部门领导的重视,2009—2011年,云南省教育厅罗崇敏厅长与香港真道书院达成了一个培训协议,由香港真道书院开展“云南千名校长培训”。而这个书院最突出的办学特色就是家校合作相当成功,由此可见罗厅长的远见卓识。

家校合作这条路要走,而且必须走,这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我们之前也有过尝试,但实质上还没有真正迈开步伐。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施家校合作寻求共赢,我觉得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一、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思想上不到位,行动是不可能到位的。2010年的“两基”迎国检,到2011年的省级教育督导评估,都有家校合作这方面的工作内容要求,甚至省州县教育主管部门还就此下过相关的文件。但家校合作没有列入检查评估的一项硬性指标,因此家校合作大多流于形式。有必要重新认识家校合作的问题。实际上,家校合作涉及政府、学校、家长、社会等诸多问题,光靠谁都不行,只有这几方的认识统一了,形成合力,家校合作才会高效运转实现共赢。

(一)有必要把“家校合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众所周知,“两基”目标是国家提出来的,在我们农村地区实施起来是多么的困难,但还是实现了;教育督导评估是省人民政府提出来的,这项工作也极为浩繁艰巨,但在各部

门的有效配合下,结果还是完成了。提的高度不同,影响的面就不同。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应站在州级以上的高度来提出家校合作的目标和任务,牵动社会的每一根神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培育家校合作的办学模式,推动教育的发展。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家校合作,制定符合各地实情的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完善管理体制,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并使之形成制度。把家校合作放在振兴教育的高度上,广泛调动全社会参与,使之无论在社会中、家庭中、学校里都成为一项正常的工作。

(二)大张旗鼓的宣传、培训,让家校合作理念深入人心。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颁发的《综合行动纲领》中倡导:“就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协作而言,应该采取措施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我国同时也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习管理的制度”。因此,从国际社会和国家的层面上看,家校合作已列入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我们对这方面的理论学习宣传是不够的,大多数人对家校合作的认识是有偏差的。现在农村地区的家长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支持学校教育的,他们配合学校教育,但却是被动的,往往也是学生反感的;另一类是不支持学校教育的,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学校的事,如果孩子有事,就告学校,导致部分地区学校与家长纠纷不断,官司不断。学校和教师的认识也不到位,很少有人把家长看作学校的一份子,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在孤军奋战。基于这些认识,也就形成了目前普遍存在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不良现状:随意性强,计划性差;单项灌输多,双向交流少;阶段性强,连续性差;相互挑剔多,彼此合作少。事实上,家庭和学校,是儿童教育过程天然合作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倒塌下来”。只有通过多形式、多渠道、深层次的学习、宣传、培训,才有可能逐步形成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家校合作才有希望。

(三)教师地位的再认识。教师地位的形成,取决于两各方面的因素:一是教师的收入;二是教师的素质。目前,这两个方面都令人堪忧。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曾几何时,有多少农村孩子梦想着做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现如今,又有多少人想终身从事教育这个行业?近年来,边疆地区、广大农村地区教师工作环境恶劣,工资收入低,已是不争的事实;加之教育行业大门敞开,很多非师范类的人才走进教师队伍,以教师为跳板,目的是考公务员,不注重教师这个特定行业所需的思想、业务素质的提高,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教师素质有所下滑。以上两方面原因导致农村地区教师地位逐年下降,现在连我们农民兄弟都看不起,更不要说公务员了。“亲其人,信其道”,只有教师的可信度提高了,家长和教师二者之间才会形成良好的心

理共同体。这种良好的心理共同体,正是家校合作的基石。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时,简要而鲜明地指出:“学校应当领导家庭”。许多教育理论专家、学者的研究也一致认为,学校应在与家庭的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应担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作用。但广大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的现实是,教师地位下滑,学校面临着信任危机,其“主导作用”的发挥非常有限。这几年,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但主要用于改善学生生活,用于改扩建校舍,用于教学设备的添置上,忽视了教师的发展需要。香港真道书院丘日谦校长于2005年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谈到对内地教育改革和发展时说:“内地的不少学校越建越大,一所中小学就要占地上百亩甚至几百亩,装饰很华丽。这样的校园不要说香港没有,就是在那些发达国家也很少见。当然,这反映了我们各地政府重视教育,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建得越大,装饰得越好,花钱肯定是越多。我想,即使我们有钱,也没必要过多地花在外表上,而是应该花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上,像提高教师素质、进行课程改革等方面”。丘校长的这席话对我们农村地区办教育也许会有些启发。

二、搭建家校合作平台

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儿童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两者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影响最大,也最直接。二者“必须和衷共济,互相配合,才能令教育变革成功,令学生和社会整体得益”。家庭和学校是休戚相关的生命共同体,家长是学校的重要持份者。家校合作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中不容忽视的课题,欧美发达国家为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一直在努力争取影响学生成长中的关键力量——家长的支持。我们农村地区的教育要发展,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因此,站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度,学校应着力构建家校合作平台,实现教育的共赢。

(一)成立家校合作的机构。一是领导机构:像香港真道书院就设有家长联络部,有教学水平很高的资深教师专职担任联络部主任,主任不在兼任学科教学的课程。家长联络部专门负责与全校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和引领家校合作的工作,包括应对家长咨询,协调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安排各种家校活动。常设这样的机构,能保证家校联系的专业化,使家校合作成为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内容,工作开展起来也就更有序、更规范。二是参与机构:参与机构可设家长委员会,受家长联络部的领导,但要相对独立,完全由家长会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任期长短根据学校实际确定。家长委员会在学校要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一个星期不少于一次。该机构主要负责领导学生家长,与学校沟通联系,反馈学生、家长信息、建议,监督学校工作,帮助学校改进工作。

(二)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会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多数学校都有这方面的安排,有的学校还根据地区特点采取“送会下乡”的形式,常规是每学期召开一次。主要内容是宣传学校的制度规定,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协助学生完成一些重大的教育工作任务。讲的是教师,听得是家长。基本上不存在家长和教师的互动,主被动关系很明显。有没有效果呢?有,但作用很有限。这里提出的“家长会”,比我们目前已有的“家长会”内容要广阔、丰富得多,运作也完全不同。首先,家长会的组织者是家长委员会而不是学校,讲是学生家长,听得也是学生家长。其次,会议的内容除了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外,重要的是针对家长的诉求和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难题(包括学生的问题),共商良策,帮助学校解决。如香港真道书院的家长会,就没有教师参加,完全没有学校组织、教师左右的色彩。他们的家长会,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困难和问题,成立若干“家长关顾小组”:校巴检查工作小组、膳食检查工作小组、学生服饰检查工作小组等。面对问题,由家长出面,在家长中征集相关专业或职业的家长成立小组去解决。这种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做好这些工作,新形势下我们农村教育许多困难可以迎刃而解。例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就可以放到其中解决。香港学者郑燕祥在其《教育领导与改革新范式》中指出:“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功能除了提供物质和人力资源外,还可帮助学校分担管理责任,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激励教师士气、监察学校,甚至可以帮助学校面对社会次文化的坏影响”。最后,家长会的召开时间,每月应该定期召开一次,遇重大问题,还可以临时召开。每月召开一次,可以及时掌握家长诉求、学校工作动态、学生学习动态,便于及时提出应对策略,充分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有效解决问题,推动学校教育发展。

(三)组织观课活动。学校应确立开放的办学态度和国际化的大教育视野,把家长看作学校教育的持份者。学校教学活动应该全方位的开放,对学生家长不设防,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可以参与学校教学活动,每一节课家长都可以听,每一节活动家长都可以围观。在此基础上组织好观课活动,也可以是教学公开课活动,或是教学开放日活动。香港真道书院的公开课别开生面,独具特色。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一次公开课,听课的除学校同事外,还有很多学生家长,学生家长多时甚至达两三百人。课堂结束后,上课教师教师说课,科组长评课,观课家长提问题发表意见、交流讨论,最后课程主任作总结性点评。观课活动在我们农村地区条件稍好的学校也在做,通常是放在教学开放周来进行,但二者在做法和效果上是大不相同的。首先,真道书院的公开课假如按50位教师算,那每学年至少有50节。而我们农村学校,面对家长开放的公开课每学期2—3节,一学年也就4—6节,家校在课程交流方面的机会要少得多。其次,家长参与的规模也没有这么大。我们农村学校开这种课,家长参与最多的也就几十人而已。最后,课后的环节也有较大

区别。我们的通常做法是授课教师说课、教师评课、科主任总结,几乎没有家长参与的环节。然而真道书院家长参与的环节却是最热烈的,家长的问题很多、有些问题还很尖锐、甚至很刁钻。为此,书院设有课程首席指导,由课程首席指导专门应对家长,面对家长释疑解难。课程首席指导由课程方面的专家担任,是不兼课的,其精彩的解答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家长感受到得的不仅是学习、交流,还是高品质的享受。这种观课活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就今天我们所倡导的高效课堂来讲,也应该有这样的观课活动来加以推进,可能会事半功倍。

(四)开展家校互访活动。开展家校互访活动是家校合作的一种常规活动,可以为家校沟通提供面对面的、一对一的交流机会,对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开展家校互访活动,学校要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安排并告知家长,将之纳入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落实。可以是家长主动找学校,也可以是学校邀请家长来“校访”,或者是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家访”。主要目的针对某个学生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有一个案例是这样的:“王某,男,9岁,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秀,深得老师喜爱。王某上五年级后,因与王某同桌的李某爱好玩电脑游戏,经常怂恿王某和他去街上网吧玩游戏,王某渐渐玩上了瘾,经常和李某逃课出去玩电脑游戏。一个学期下来,王某成绩一落千丈,后王某父母明白原因才对王某严加看管。但由于王某沉溺于电子游戏太深,难以控制自己,仍然偷偷溜出学校玩游戏,晚上在家时,精神不振,无精打采,不但功课不想做,而且身体也一天天地差下去。其父母为此专门带王某去看过几次心理医生,并花费不少。王某父母觉得,要是学校早点将王某逃课情况向他们反映,好早日管教,那王某也不至于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他们认为学校应当为此负责,于是将学校诉至法院”。如果家校互访工作落实到位,学生的不良习惯在还没有形成前就可以得到及时的矫正,不但可以避免这起家校纠纷,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和学校皆大欢喜。

(五)适度开展家长义工活动。我记得来接我们的香港真道书院教师在向我们介绍书院情况时说,他们书院有员工、学生3000多人,我当时就想学校规模很大嘛,后来才知道学生只有1500人,其余是学生家长和教职工。该学校常年活跃着一支家长义工队,涉及领域包括图书室管理、厨房工作、花木修建、卫生维护等等。我们农村学校,也可以避开农忙季节,适度开展家长义工活动。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要有政策支持,有制度要求,有这方面的工作规范。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家长能帮学校做多少事情,关键是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能更深入、更透彻地了解学校。因为有工作的关系,家校沟通也就有了必然的联系,对学校的监督、配合也能更彻底,便于形成家庭和学校命运共同体,也可以增进家长之间的交流。家长在学校做义工,

篇二:《校长对家长学术报告1》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

首先,我向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各位家长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们的报告会,召开这次报告会,目的就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对策与方式,同时促使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之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孩子”。我坚信,从这点出发,我们的报告会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得圆满的成功!刚才学校对这次期中考试进行了质量分析,表彰奖励了在考试中老师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们旨在激励广大教师进一步爱岗敬业、严谨执教、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鼓励全体学生向先进学习标兵和优秀学生看齐,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发奋读书,为父母、为学校争光添彩,为国家多做贡献。

下来我代表学校,给各位家长作关于教育孩子成长的报告,题目是《家校携手 共同关注孩子成长》,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家长提出宝贵意见。

一、家长教育子女常出现的十种不良现象

现在全社会越来越关注教育的问题,而且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学校和教师的身上,实际上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只有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国外如新加坡以及欧洲许多国家,都开办了家长学校,家长只有培训合格后才准生孩子。我们虽然没有

这样做,但我们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反省自己,在我们身上是不是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我归纳了一下,大约有以下十种现象。

一、 家长作风,专制主义

家长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一种官,家长就是家庭的统治者,家长大权在握,不仅有经济大权,而且还掌握全家人的命运。在封建社会,就是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现在虽然没有这么严重,但这种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或多或少地在每一个家庭有所延续。有些家长,当他们在外受到压制、打击或者工作上不顺心时,回到家里,面对自己更为弱势的孩子时,他就要把这种压抑通过孩子发泄出来,拿孩子生气,这样下去孩子就会对你产生畏惧心理,不愿与你说知心话。家长应该做孩子的朋友,经常与孩子交心谈心,多关心孩子,努力做孩子的朋友。消除与孩子之间的代沟,这样才利于孩子的成长。

二、 暴力倾向,赏罚简单

这类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当孩子在学校考了个好成绩或者什么事情被人称赞时,这类家长便笑容满面,多方面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是一些钱物上不合理的要求;而一听说孩子出现了什么缺点、错误或者哪里有了点闪失,他们便凶狠的打骂孩子,对孩子进行体罚,他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养的,甚至打死也无妨,没有把孩子当成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错误的教育方式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创痕,产生了强迫人格障碍乃至使孩子也有

暴力倾向,产生了许多家庭悲剧。比如青海小学生夏菲因一次考试不及格被母亲活活打死,上海高中生徐力不满父母(大学教授)的严厉管束,竟趁父母熟睡之时举刀杀死了自己的父母。这些反例触目惊心哪,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深的思索。

三、重智轻德,分数第一

这是中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这种家庭教育是扭曲的,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了,别的什么都不重要了。这反映出一个根本问题:中国当今的家庭教育以知识教育为主,轻视了孩子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追求分数、追求学历成为孩子的唯一任务。一切都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转,只看分数不看人。据报载:2000年初,北京某著名的大学发生了这样一件惨案,同室居住的两名博士生,一个36岁,一个26岁,两个人都是导师的得意门生,但他们俩人的关系却极其恶劣,导致相互伤害,最后双双死亡。这一事件让人震惊,更让人思索。大凡做父母的,都愿子成龙,愿女成凤,但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孩子竟落得个如此下场,也实在让人寒心,两个博士,论知识自然数一数二,却因难以相处酿成大患,并最终命丧黄泉!可见教育孩子绝不仅仅是智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灌输,而更重要的应该是做人的教育。

四、己之私愿,强施子女

由于父母过去未了的心愿及父母的功利之心,他们不顾孩子自己的喜好和能力,强行要求孩子学习某种东西。他们对孩子规定、设计好成长的轨道,不管是短期功利心,希望孩子考试领先,比赛的名次

也好,还是长期的功利心、虚荣心,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家,当什么长等等,说到底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自己没有考上大学就希望孩子一定要 考上大学,当然能考上大学更好,考不上大学也不是不能成才。有一个中国的留美博士,他想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钢琴师,他就出4000美圆给孩子报了一个辅导班,开学那天,他开车送孩子去,一路上孩子满脸不高兴,快到学校时,他女儿竟然哭了,他父亲问她怎么了,孩子说自己不想学钢琴,他听说后立即掉转车头回了家。他女儿问:“爸爸,我不学钢琴,不是白白地浪费了你4000美圆吗?”他父亲说:“如果4000美金圆能买来我女儿的愉快,也值了。”结果后来他的女儿爱上了小提琴,而且在全美小提琴的竞赛中获得冠军。如果是我们,会怎样做,就是打骂也要将孩子赶到培养班去,这样就会扼杀孩子的个性。

五、 娇惯溺爱,包办代替

全世界的家长都爱着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五花八门,爱的结果千奇百怪。中国的父母在爱孩子方面,几乎称得上世界冠军。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抱有极高的期望,因此对孩子娇惯溺爱,导致孩子产生自恋性人格障碍和依赖性人格障碍,缺少独立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意识,以及自己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这种娇惯、溺爱造成的虚幻的真实,爱的好心结出恶的结果。这类家长对孩子从小到大,包办代替,读书不用说,甚至到孩子结婚、生子、买房子都要一手操办。给孩子设定目标和禁区。比如说考大学吧,从填报志愿一直到进校报到家长四处奔波,上窜下跳,而孩子站在旁边像个白痴。比如有的孩

子考上了大学,由于生活不能自理最后又不得不退学。更有甚者什么时候穿哪件衣服都要写好,让孩子照着做。

六、急功近利,实用主义

这类家长的心中只有数理化与外语等功课,而学习读书就是为了分数,就是为了将来挣钱,而其他书籍尤其是文艺书、生活书更被视为洪水猛兽,这种教育方式是动物园的方式。他们培养的是分数的动物。他们只给孩子灌输挣钱的概念、当官的概念,一旦什么吃香、什么有利,就怂恿孩子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长远的理想。前段时间计算机吃香,就一窝蜂地学计算机……从大处说这意味着一个民族振兴的希望与发展的生机被扼杀,从小处来说也是对子女前途的扼杀,这是我们家长普遍存在的一种庸俗的社会观念。

七、 不管不问,放任自流

我们农村有句俗话:“成材的树林不用磕,磕磕打打节疤多”。于是,我们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只是忙于自己的事务。这样长期下去,孩子的后果不堪设想。有的学生考好了得不到家长的鼓励,考差了得不到家长的批评。他就会认为学习好坏无所谓。我想给各位家长提一个小小的要求,要舍得对孩子投资,比如买书、买资料。它虽然看不到近期效益,但长期效益是无形的,你今天投资一元,也许以后就是十万二十万的回报。我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讲一个苗家妇女为了给孩子买高考学习资料,变卖了自己花了一年的时间喂的大肥猪给自己买的准备入土为安的银首饰的故事。

八、 趋炎附势,盲目跟随

篇三:《校长对学生家长学术报告(2015秋)》

校长学术报告----对学生家长

题目:家校合作实现共赢

时间:2015.11.12 地点:杨峪河镇庙坪小学

主讲人:崔小民主持:赵海涛

参加人:学生家长

摘要:家校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通过家校合作可以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赢,共赢的结果就是教师和家长密切配合实现了孩子的培养目标。家校合作在教育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家校合作这条路要走。实施家校合作寻求共赢,我觉得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二是搭建家校合作平台。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厚积薄发,家校合作必能给孩子的成长插上更丰满的羽翼。

关键词:家校合作共赢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毋庸置疑,家校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通过家校合作可以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赢,共赢的结果就是教师和家长密切配合实现了孩子的培养目标。不言而喻,家校合作在教育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重要性已引起教育部门领导的重视,2009—2011年,云南省教育厅罗崇敏厅长与香港真道书院达成了一个培训协议,由香港真道书院开展“云南千名校长培训”。而这个书院最突出的办学特色就是家校合作相当成功,由此可见罗厅长的远见卓识。 家校合作这条路要走,而且必须走,这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我们之前也有过尝试,但实质上还没有真正迈开步伐。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施家校合作寻求共赢,我觉得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一、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思想上不到位,行动是不可能到位的。2010年的“两基”迎国检,到2011年的省级教育督导评估,都有家校合作这方面的工作内容要求,甚至省州县教育主管部门还就此下过相关的文件。但家校合作没有列入检查评估的一项硬性指标,因此家校合作大多流于形式。有必要重新认识家校合作的问题。实际上,家校合作涉及政府、学校、家长、社会等诸多问题,光靠谁都不行,只有这几方的认识统一了,形成合力,家校合作才会高效运转实现共赢。

(一)有必要把“家校合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众所周知,“两基”目标是国家提出来的,在我们农村地区实施起来是多么的困难,但还是实现了;教育督导评估是省人民政府提出来的,这项工作也极为浩繁艰巨,但在各部门的有效配合下,结果还是完成了。提的高度不同,影响的面就不同。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应站在州级以上的高度来提出家校合作的目标和任务,牵动社会的每一根神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培育家校合作的办学模式,推动教育的发展。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家校合作,制定符合各地实情的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完善管理体制,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并使之形成制度。把家校合作放在振兴教育的高度上,广泛调动全社会参与,使之无论在社会中、家庭中、学校里都成为一项正常的工作。

(二)大张旗鼓的宣传、培训,让家校合作理念深入人心。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颁发的《综合行动纲领》中倡导:“就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协作而言,应该采取措施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我国同时也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习管理的制度”。因此,从国际社会和国家的层面上看,家校合作已列入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我们对这方面的理论学习宣传是不够的,大多数人对家校合作的认识是有偏差的。现在农村地区的家长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支持学校教

育的,他们配合学校教育,但却是被动的,往往也是学生反感的;另一类是不支持学校教育的,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学校的事,如果孩子有事,就告学校,导致部分地区学校与家长纠纷不断,官司不断。学校和教师的认识也不到位,很少有人把家长看作学校的一份子,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在孤军奋战。基于这些认识,也就形成了目前普遍存在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不良现状:随意性强,计划性差;单项灌输多,双向交流少;阶段性强,连续性差;相互挑剔多,彼此合作少。事实上,家庭和学校,是儿童教育过程天然合作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倒塌下来”。只有通过多形式、多渠道、深层次的学习、宣传、培训,才有可能逐步形成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家校合作才有希望。

(三)教师地位的再认识。教师地位的形成,取决于两各方面的因素:一是教师的收入;二是教师的素质。目前,这两个方面都令人堪忧。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曾几何时,有多少农村孩子梦想着做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现如今,又有多少人想终身从事教育这个行业?近年来,边疆地区、广大农村地区教师工作环境恶劣,工资收入低,已是不争的事实;加之教育行业大门敞开,很多非师范类的人才走进教师队伍,以教师为跳板,目的是考公务员,不注重教师这个特定行业所需的思想、业务素质的提高,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教师素质有所下滑。以上两方面原因导致农村地区教师地位逐年下降,现在连我们农民兄弟都看不起,更不要说公务员了。“亲其人,信其道”,只有教师的可信度提高了,家长和教师二者之间才会形成良好的心理共同体。这种良好的心理共同体,正是家校合作的基石。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时,简要而鲜明地指出:“学校应当领导家庭”。许多教育理论专家、学者的研究也一致认为,学校应在与家庭的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应担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作用。但广大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的现实是,教师地位下滑,学校面临着信任危机,其“主导作用”的发挥非常有限。这几年,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但主要用于改善学生生活,用于改扩建校舍,用于教学设备的添置上,忽视了教师的发展需要。香港真道书院丘日谦校长于2005年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谈到对内地教育改革和发展时说:“内地的不少学校越建越大,一所中小学就要占地上百亩甚至几百亩,装饰很华丽。这样的校园不要说香港没有,就是在那些发达国家也很少见。当然,这反映了我们各地政府重视教育,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建得越大,装饰得越好,花钱肯定是越多。我想,即使我们有钱,也没必要过多地花在外表上,而是应该花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上,像提高教师素质、进行课程改革等方面”。丘校长的这席话对我们农村地区办教育也许会有些启发。

二、搭建家校合作平台

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儿童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两者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影响最大,也最直接。二者“必须和衷共济,互相配合,才能令教育变革成功,令学生和社会整体得益”。家庭和学校是休戚相关的生命共同体,家长是学校的重要持份者。家校合作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中不容忽视的课题,欧美发达国家为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一直在努力争取影响学生成长中的关键力量——家长的支持。我们农村地区的教育要发展,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因此,站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度,学校应着力构建家校合作平台,实现教育的共赢。

(一)成立家校合作的机构。一是领导机构:像香港真道书院就设有家长联络部,有教学水平很高的资深教师专职担任联络部主任,主任不在兼任学科教学的课程。家长联络部专门负责与全校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和引领家校合作的工作,包括应对家长咨询,协调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安排各种家校活动。常设这样的机构,能保证家校联系的专业化,使家校合作成为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内容,工作开展起来也就更有序、更规范。二是参与机构:参与机构可设家长委员会,受家长联络部的领导,但要相对独立,完全由家长会选举产生,有

一定任期,任期长短根据学校实际确定。家长委员会在学校要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一个星期不少于一次。该机构主要负责领导学生家长,与学校沟通联系,反馈学生、家长信息、建议,监督学校工作,帮助学校改进工作。

(二)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会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多数学校都有这方面的安排,有的学校还根据地区特点采取“送会下乡”的形式,常规是每学期召开一次。主要内容是宣传学校的制度规定,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协助学生完成一些重大的教育工作任务。讲的是教师,听得是家长。基本上不存在家长和教师的互动,主被动关系很明显。有没有效果呢?有,但作用很有限。这里提出的“家长会”,比我们目前已有的“家长会”内容要广阔、丰富得多,运作也完全不同。首先,家长会的组织者是家长委员会而不是学校,讲是学生家长,听得也是学生家长。其次,会议的内容除了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外,重要的是针对家长的诉求和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难题(包括学生的问题),共商良策,帮助学校解决。如香港真道书院的家长会,就没有教师参加,完全没有学校组织、教师左右的色彩。他们的家长会,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困难和问题,成立若干“家长关顾小组”:校巴检查工作小组、膳食检查工作小组、学生服饰检查工作小组等。面对问题,由家长出面,在家长中征集相关专业或职业的家长成立小组去解决。这种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做好这些工作,新形势下我们农村教育许多困难可以迎刃而解。例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就可以放到其中解决。香港学者郑燕祥在其《教育领导与改革新范式》中指出:“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功能除了提供物质和人力资源外,还可帮助学校分担管理责任,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激励教师士气、监察学校,甚至可以帮助学校面对社会次文化的坏影响”。最后,家长会的召开时间,每月应该定期召开一次,遇重大问题,还可以临时召开。每月召开一次,可以及时掌握家长诉求、学校工作动态、学生学习动态,便于及时提出应对策略,充分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有效解决问题,推动学校教育发展。

(三)组织观课活动。学校应确立开放的办学态度和国际化的大教育视野,把家长看作学校教育的持份者。学校教学活动应该全方位的开放,对学生家长不设防,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可以参与学校教学活动,每一节课家长都可以听,每一节活动家长都可以围观。在此基础上组织好观课活动,也可以是教学公开课活动,或是教学开放日活动。香港真道书院的公开课别开生面,独具特色。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一次公开课,听课的除学校同事外,还有很多学生家长,学生家长多时甚至达两三百人。课堂结束后,上课教师教师说课,科组长评课,观课家长提问题发表意见、交流讨论,最后课程主任作总结性点评。观课活动在我们农村地区条件稍好的学校也在做,通常是放在教学开放周来进行,但二者在做法和效果上是大不相同的。首先,真道书院的公开课假如按50位教师算,那每学年至少有50节。而我们农村学校,面对家长开放的公开课每学期2—3节,一学年也就4—6节,家校在课程交流方面的机会要少得多。其次,家长参与的规模也没有这么大。我们农村学校开这种课,家长参与最多的也就几十人而已。最后,课后的环节也有较大区别。我们的通常做法是授课教师说课、教师评课、科主任总结,几乎没有家长参与的环节。然而真道书院家长参与的环节却是最热烈的,家长的问题很多、有些问题还很尖锐、甚至很刁钻。为此,书院设有课程首席指导,由课程首席指导专门应对家长,面对家长释疑解难。课程首席指导由课程方面的专家担任,是不兼课的,其精彩的解答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家长感受到得的不仅是学习、交流,还是高品质的享受。这种观课活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就今天我们所倡导的高效课堂来讲,也应该有这样的观课活动来加以推进,可能会事半功倍。

(四)开展家校互访活动。开展家校互访活动是家校合作的一种常规活动,可以为家校沟通提供面对面的、一对一的交流机会,对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开展家校互访活动,学校要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安排并告知家长,将之纳入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落实。可以是家长主动找学校,也可以是学校邀请家长来“校访”,{小学校长家长培训学术报告}.

或者是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家访”。主要目的针对某个学生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有一个案例是这样的:“王某,男,9岁,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秀,深得老师喜爱。王某上五年级后,因与王某同桌的李某爱好玩电脑游戏,经常怂恿王某和他去街上网吧玩游戏,王某渐渐玩上了瘾,经常和李某逃课出去玩电脑游戏。一个学期下来,王某成绩一落千丈,后王某父母明白原因才对王某严加看管。但由于王某沉溺于电子游戏太深,难以控制自己,仍然偷偷溜出学校玩游戏,晚上在家时,精神不振,无精打采,不但功课不想做,而且身体也一天天地差下去。其父母为此专门带王某去看过几次心理医生,并花费不少。王某父母觉得,要是学校早点将王某逃课情况向他们反映,好早日管教,那王某也不至于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他们认为学校应当为此负责,于是将学校诉至法院”。如果家校互访工作落实到位,学生的不良习惯在还没有形成前就可以得到及时的矫正,不但可以避免这起家校纠纷,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和学校皆大欢喜。

(五)适度开展家长义工活动。我记得来接我们的香港真道书院教师在向我们介绍书院情况时说,他们书院有员工、学生3000多人,我当时就想学校规模很大嘛,后来才知道学生只有1500人,其余是学生家长和教职工。该学校常年活跃着一支家长义工队,涉及领域包括图书室管理、厨房工作、花木修建、卫生维护等等。我们农村学校,也可以避开农忙季节,适度开展家长义工活动。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要有政策支持,有制度要求,有这方面的工作规范。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家长能帮学校做多少事情,关键是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能更深入、更透彻地了解学校。因为有工作的关系,家校沟通也就有了必然的联系,对学校的监督、配合也能更彻底,便于形成家庭和学校命运共同体,也可以增进家长之间的交流。家长在学校做义工,其行为本身就有对学生潜默移化的教育作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品格的教育是任何教育都无法取代的。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在纪念他母亲的时候写到:“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但是我的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我们开展家长义工活动,就是要以活动为载体,挖掘千万个家长身上潜在的教育因素,影响学生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六)完善多种沟通渠道。家庭和学校的沟通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家校合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全方位的建立完善多种沟通渠道,形成家校一家亲,教育的合力才真正形成,我们说的教育共赢才能真正实现。例如家长接待日活动、家长晚会、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家园联系卡、家长合唱团等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不断更新,各种信息网络逐步延伸到农村,因此我们还可以利用技术支持完善沟通平台。比如我们有些学校现在开始做的“校信通”、“家校通”就是一种很好的互动方式。

篇四:《小学家长学校汇报材料》

强化培训职能 家校合力共建 同谱育人篇章

——新兖镇中心小学家长学校工作自查报告 兖州市新兖镇中心小学座落市新老城区的中心地带,环境优雅,各种功能室齐全(在原来基础上今年新增加录播室、机器人室、科学探究室、实验室新增加微机室)各种设备齐全,师资雄厚。在校教职工60多人,小学高级教师35人,大专及以上学历55人,山东省优质课执教者3人,济宁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20人,兖州市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优质课执教者35人次。学校秉承“培养良好习惯,开启幸福人生”的教育理念,关注个性发展,注重科学和人文素养教育。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1200余名学生,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省电化教育示范校、济宁市教学示范校、兖州市家长学校示范校。

多年来,新兖镇中心小学始终重视家庭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家长学校建设的文件精神,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全面做好家长学校工作,全面提高家庭教育工作质量。学校在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工作上,不断探索创新,充分利用资源,明确目标,加强领导组织建设,完善各项制度,建设高素质的家长学校教师队伍,抓好培训,开展特色活动,家长学校家庭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健全组织制度,构建家长学校教育平台

1、健全家庭教育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领导机构,学校校长兼任家长学校校长,全面负责、组织、协调家长学校工作。学校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学校工会主席、副校长、大队辅导员、教导主任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各领导成员团结一致,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家长学校

工作和教师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齐心协力为家长学校的工作出谋划。

2、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章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学校一开始就重视家长学校规章制度建设。制订了工作制度、学习制度、例会制度、授课制度、教师备课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制度、学员考核制度、评先表彰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在执行授课制度上,学校学期初制定了课程安排表,指定授课人,规定授课内容、时间、地点,提前通知到家长学员,保证了按时开课,按时上课。学校实施以各班学生家长为单位的班级管理制度,从一年级学生入学开始即建班,各班的班主任即为家长学校各班级的班主任。严格依照“家长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职责”开展工作,履行义务。领导小组每学期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评定考核,促进了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高标准建好家长学校教室。学校多功能厅设置为家长学校专用教室,配备了桌凳、音响、电视及光盘播放设备,一次容纳近三百人,便于分级部开班。设置了家教园地和宣传版面,按示范性家长学校的标准,完善了各项制度职责并装框上墙,明确了家长学校的办学使命、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制作了大方醒目的校训,充实了《家长学校教材》,规范了家长学校档案资料。家长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家长育人素养。

1、坚持新生入学,家长开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但是,家长受自身素质的制约,在教育子女上,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常识,往往造成家庭教育事倍功半。几年来,学校坚持“新生入学,家校开班”

的规定,在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周内,新生家长学校随即开班。学校校长做专题报告,全面细致、深入浅出地辅导家长如何开展家庭教育,以及如何与学校、班主任、课任老师相互配合,促进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2、开展专题培训。学校在课程安排上以专题培训为主,所有专题构成一个完善家教知识体系。学校安排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教育干部和骨干教师任授课老师。按照学校的相关制度,授课老师要认真学习所授专题知识,认真备课,撰写讲课稿,保证授课的质量。按照家

长学校工作计划,学校每年要进行二次面授课,每一次培训不少于2小时,通过专题报告系列讲座等形式有计划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注意指导家长收听收看专家报告。学校购买光盘,如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等,组织家长学习观看。家长学员在不断的听课学习中,逐步掌握家教知识,在运用实践中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水平,从而达到家长学校工作的目标。

3、充分利用优秀家长资源。学校为提高家长学校教学的实效性,在尊重家长的意愿下,选择一部分文化知识水平高,家庭教育经验丰富,又有教育热心的家长,作为家长学校的教师。家长教师收集自己的例子,现身说法,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引起其他家长的浓厚的兴趣,引导家长参与互动,丰富了授课形式,树立了家长的自信,锻炼了家长表达能力,又让家长学校更多了几分趣味活力。

三、多措并举,营造家校和谐共进的氛围

1、发放家校联系卡,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本学期,为了更好地向家长提供教育服务,密切家长与教师的联系,学校与移动公司联合开通家校通业务,发放家校联系卡,家校联系卡上有家长的电话号码,发到每位学

生和教师的手中,在服务卡中,我们给家长的承诺是: “全心全意为您服务”是我们的义务,“尽心尽力让您满意”是我们的心愿。

2、网络平台构筑家校沟通新渠道。在校网上,学校开辟了“家长平台”。学生家长注册后便可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现在有70%的家长注册入户,在自己的空间里书写下自己教育孩子的点点滴滴。班主任、课任老师随时的教学之余,以跟贴的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网络信息平台在交流沟通上发挥了快捷便利的优势,让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真正实现的零距离。同时,家长随时进行“教师平台”,与老师进行交流对话。校网的“家庭教育”专栏,内容丰富,注重实效。“教子有方、家教指导、家长必读”是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灵丹妙药”;“家教课题 ”向家长提供了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家校管理”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事态;“家长意见箱”让家长的意见直接到学校领导面前,为工作开展广开言路。校网上的内容新颖实用,又更新及时,让家长们赞不绝口。

3、“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校关系融洽。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离不开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学校每学年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远足活动,往返里程在10公里左右,旨在锻炼学生体魄,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集体意识。但这种活动对爱子心切的父母来讲是个不小的心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向家长发起倡议书——致家长的一封信,对家长讲明事理,说清活动的组织保障。正是一封信,坚定了家长与学校一道支持孩子走上锻炼人生的第一课。学校将“致家长的一封信”,运用到放寒暑假前,让家长帮助教育孩子过个有意义快乐的假期;运用到重大节日前,让家长明确如何帮助孩子做有意义的事;运用流行病到来时,向家长宣传预防疾病的方法。

4、积极运用校外学生素质成长记录。从某种程度讲上,孩子在家庭中的发展成长要比在学校里的比重大。学校教育主要引领学生思想认识的成长,而更多的实践行为要走出校外来实现。学校设计制作了学生“校外素质成长评价记录表”,从品行、学习、健康几方面让学生做出记录。这样能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干什么,对自己的作为有个清醒的认识或判断。家长对孩子记录真实性给以认定,并能自觉地依据记录情况,指导孩子的行为。每周家长根据记录表对孩子进行一次评价。记录表让家长随意的、无意识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变成了自觉的、有目标的教育方式。学校老师和家长可通过记录表互通信息,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有关情况,老师及时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大大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同时,学校还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让家长全方位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时交流情况,并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意见、建议。

四、家教课题研究工作

1、我们学校承担了两个课题,一个课题是《城乡结合部家长学生良好习惯办学模式的研

究》,另一个是《家长学校网络化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

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庭教育现状

学校在实验工作前,对全体家长进行了一次关于“家长自身素质状况”的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较直观地反映出家长在自身品德修养、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几方面的现状。汇总统计后,得出家长们分为四种:第一种,家长的精力投身于自身的工作或生意中,将孩子完全交给学校;第二种,父母离异、单亲家庭,或寄托在爷爷、奶奶家,没有固定的抚养人;第三种,篇二:家长学校工作汇报材料

灌溪镇中心小学家长学校工作

汇 报 材 料

灌溪镇中心小学地处常德市灌溪工业园区内,是一所农村示范性完全小学,优美的校园和过硬的教师队伍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茁壮成长的良好环境。学校现拥有16个教学班,教师48人,在校学生人数800多人。多年来,学校在认真抓好优教的同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树立“社会化”教育观,努力构建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互补的教育大网络,让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参与、同步施教、相互影响,强化“三教合一”、“互教互促”的育人格局。我校将家长学校的创办、优化放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争创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高度,将此纳入学校工作中的一项硬性指标,通过规范的管理、完善的组织、科学的规划、严密的制度以及坚持不懈的实践探索,依托领导重视,实现了家长学校领导重视、办学条件优化、管理规范、效果显著“四个大转化”。

一、领导高度重视

1、明确办学宗旨

开办家长学校的宗旨意在:全面提升学生家长的素质、学生素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学生家长科学的教子能力,对家长实行比较系统的文化培训、素质涵养培训、家庭教育培训、家庭育子观念培训以及学生文化课教学培

训,真正的落实家长学校开办的目的、意义和方向。

2、健全学校管理机构

领导的高度重视是搞好家庭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我校家庭教育的发展,一直得到领导多次亲临学校指导,把发展家庭教育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各家发挥优势,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成为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主干力量。每年家长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对领导班子进行及时调整和充实。家长学校工作一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同步选配好授课教师、班主任,还聘请分管教育的副镇长柴志华、镇关协主席罗冬青、百家坪居委会主任周斌、学生家长代表唐伟为顾问,经常邀请他们为家长学校工作出谋划策,更加充实了家长学校的师资力量。在阵地建设方面,有镇中学领导的高度重视,确保了家长学校日常工作开展的经费来源。

3、纳入学校整体规划

要办好家长示范学校,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家长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每年根据学校实际,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一个中心工作来抓。制定了工作计划,定期总结,各种资料收集整理,建立档案,使家长学校管理迈向规范化、程序化。

二、办学条件日益优化

几年来,学校多次投资购买家长学校教材,如:《小学生家长读本》、《创学习型家庭》、《成功家庭教育探索》等,并为家长学员下发学习辅导资料,精心布臵了家长接待室和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亲情聊天室,保证了家长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规范管理完善

1、完善教学计划。

我校每年都制定了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并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家长实际,展开教学,并制定了相应的具体实施教学计划,形成了既育教,又育人,还育德的家庭教育新思想观念。

2、规范工作制度。

灌溪镇中心小学家长学校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家长学校班主任工作职责》、《家长学校教师备课制度》、《家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家长学校考勤制度》、《家长学校学员考核与评比表彰制度》等,还制定了《家长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措施》,明确了《家长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的任务》,并且将各种制度上墙,明确了各自职责,规范管理,真正落实“办好家长学校,培育世纪新人”的家长学校办学理念。

3、落实考勤考绩管理实效。

坚持教师上课有教案,有考勤记载、有授课内容,内容要具体落实,取得实效。家长学员参训有点名记载,实行课

前点名与课后点名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培训后有测试,有成绩有考核,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不同的测试内容,每学期学员成绩登记造册,测试卷学校收集存档。

四、教学形式多样有效

为适应家长学校办学特点,方便学员学习,我们采取了灵活多样而又切实可行的教学形式。学员学习以集中学习为主,分散学习为辅;授课形式以班级授课为主,开大会听讲座为辅;并结合上门家访指导和函授自学的形式。多种形式相互弥补,共同促进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

1、班级集中授课

家长学校以班级授课形式每学期为学员授课至少两次,每次授课前家长委员会都提前组织家长学校教师和家长代表进行有关的专题讨论会,完成集体备课,为高质量的授课活动做好准备。

2、集体听报告、讲座

每学期我们都会组织一次全体家长参加的家长会,由学校邀请的专家,知名教育界人士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知识讲座。我校先后邀请了国家少工委的“知心姐姐”、副镇长柴志华、镇关协主席罗冬青、原中学校长汤永祥等来我校进行专题讲座,收到很好的效果。

3、函授学习

为方便学员学习,家长学校组织教师先后编印了《灌溪

镇中心小学家长学校教育法规读本》、《灌溪镇中心小学家长学校校本教材》,发放给学生家长,并配合考试等,鼓励家长自学。通过家长自学,了解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有关法律法规。

4、家长开放日活动

家长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学校建立专门的接待室,就家长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如何让孩子专心做作业?如何培养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怎样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