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


篇一:《浅析孔子有教无类思想》

浅析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2010级高等教育学 杨苏莉

摘要:一直以来,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就是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是评价孔子教育思想和主张的重要部分。其争论的重点主要是“教”和“类”的不同理解,对“有教无类”教育主张的系统论述还较缺乏。本文从“有教无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实施的目的及配套教学方法两大方面未系统地论述“有教无类’“的教有主张。并从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及教学 方法二方面论述了“有教无类”与“全民教育”的区别。

关键词:孔子,有教无类,全民教育,对象

当前,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知识爆棚的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由此而带动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教育对象的扩大。高等教育也进入的后大众化时代,并向着普及化时代迈进。因此,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全民教育”这个新概念。然而许多学者常常把“全民教育”与孔子的“有教无类”相提并论。虽然两者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全民教育”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为了更好的理解、实施“全民教育”,探讨“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就变得十分必要。

一、孔子的思想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孔子的一生都勤奋好学,追求上进。其最大的抱负,是希望有机会能登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虽然在政治上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他在文化教育上却是成绩卓著的。孔子从30岁左右起,就开始从事教育活动。他在鲁国从政和周游列国期间,不断广收弟子,随时随地进行讲学。因此,他从事教育工作前后达40多年。孔子在教学的过程中,搜集并整理出《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作为教材,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他还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对后世的教育影响很大。

二、 “有教无类”的具体内容

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东汉马融注同:“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魏人何晏说:“类,谓种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南北朝时的皇侃日:“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从马融、何晏、皇侃的疏证来看,他们从贵贱的角度来解释“类”字,“类”即“种类”。宋朱熹,①潘维城 . 淋雨古注集笺 . 卷15

②皇侃 . 论语集解义疏 ②①

则解释:“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注)朱熹认为,人性皆善,虽因后大环境造成习染不同,也不应分为善、恶两类而分别教育之。故可以说他也是把“类”当作“种类”讲的。孔子“有教无类”中的“教”字,原意是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接受影响之谓。正如许慎《说文解字》中谠“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就是教育、教化;孔予的“有”、“无”指: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可见,“有教无类”本义是:在教育的对象方面,不分种类,即不分“贵贱”、“庶鄙”,不分善恶,也就是不分阶级、阶层,不分年龄、地域、个性差异,凡是愿意学习的,统统收为弟子,都给予教育。

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了很大的进步作用。概括起来就是:第一,不分行业和出身,打破奴隶贵族对教育的垄断。第二,不分地区和族类,促进各名族的文化交流。第三,不择对象,广收弟子,造就了一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才。

但是,虽然其有教无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也存在许多局限性。

三、“有教无类”影响深远

古代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的提出后,培养了大批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表现了鲜明的人民性、开放性,具划时代意义,孔子之后的孟子又沈“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志,斯受之而已矣(《孟子·尽心下》)唐宋以后兴起的书院制度,在教学中实行“门户开放”政策,若有名师来书院讲学,其他书院或外地书院的师生都可来听讲,而不受地域,贫富,年龄、学派的限制,也体现出儒家教育强想的“大教育观特征”。

再看西方,14世纪的文艺复兴要求扩大教育对象,改进教育内容和方法,早期空想主义思想家莫尔(《乌托邦》里也提出建立公共教育制度,让所有儿童进学校受教育,而1 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里也提出。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要求实施普及教育”;爱尔维修和狄德罗提出智力甲等说认为:“人人都享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欧洲新教育运动最具代表的教育家罗素特别强调:“明确民主与教育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坚持绝对的一致极为有害。”可见,罗素认为,民主的教育应该是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最好发展的教育,而不是让每个人都得到最高等的教育。这些与孔子的“有教无类”精神实质都是相同的。

四、孔子的“有教无类”的局限性

前面综述了诸多“有教无类”之优点,仍有一个问题值得商榷:既然“有教无类”,为③论语.卫灵公 ③

何孔子几千弟子全是男的,而把女弟子拒之门外,这似乎是让人疑惑:孔子观念中是否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孔子也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对女子教育权的剥夺,反映了孔子认识的局限性。恐怕孔子在男女平等受教育的思想上,还有所保留。再者,对孔子的“有教无类”,有人认为这是孔子在主张“全民教育”,其实不然,孔子并非主张“全民教育”,他只是对求学者来者不拒。“民主教育”不等于“全民教育”前者是针对大多数而言,而后者是每一个人。实际上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全民教育是不可能的。即使在今天,我们的经济文化发达了,要实现全民教育同样很困难,但我们可以作为一种理想去追求,“全民教育”也是“必要的乌托邦”。

我们在充分肯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进步作用和积极意义的同时,还要看到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孔门众多的弟子中,没有一个是奴隶或是奴隶出身的。这说明他的“教”是有鲜明的阶级限制的。第二,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我们一方面要充分理解,“圣人”也得要吃饭,不能饿着肚子去讲学;另一方面也要看得到,初次拜见就需要十条干肉,数量不少。这说明他的“教”是有一定的财产限制的。第三,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主张不同,就没有相互商议的余地。这句话反映孔子要求他的弟子在政治思想上和他保持一致,在行动上不得越轨。这就说明他的“教”是有严格的宗派限制的。

五、“有教无类”产生的基本条件

1、 “有教无类”产生的社会背景—社会结构变化

春秋末期,社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在经济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杜会生产力的大大发展.奴隶社会的一些臣子开始开垦井田以外的原野和森林,并使之成为属于自己的田地。久而久之,“私田”就取代了井田制的“公田”,为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创造了物质前提条件。

在政治方面,奴隶主贵族,一方面在国内和国外进行兼并斗争;另一方面,他们对奴隶和国人进行越来越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激起了奴隶和国人愈来愈尖锐的反抗和斗争。以至,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等级制度也受到破坏。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变化。表现在官学衰废,私学兴起。这种发展变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出现了“学在四夷”的现象。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就是在这种经济、政治、文化发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其产生的本质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化。 ④④ 论语·述而

2、“有教无类”产生的认识基础—教育作用论

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杜会环境的影响。他认为“绝大多数人,先天素质都是差不多的,但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就有善恶之分,而且彼此相差很远了”。所以,他非常重视对年青一代的后天教育,他认为青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虚心好学,发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的刻苦精神,就能做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 20章》,把自己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因为坚信教育的巨大作用,孔子在接收弟子时,不分贵贱、贫富、愚智、勤惰、恩怨、老少、国籍、美丑,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望,主动奉送IO条干肉以履行师生见面礼,也就可以成为他的弟子。这就是“有教无类”产生的认识基础。

六、 实施“有教无类”的目的及其配套的教学方法

1、“有教无类”产生的政治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春秋末期,私学的兴起乃是阶级斗争的需要。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各自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利用私学这块阵地为自已制造舆论,培养人才。孔子在这种情况下,主张“有教无类”,“杂”收门徒,正是为了扩大他的宣传影响.为奴隶主阶级争夺“士”。正如《论衡.讲瑞》说:“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少正卯的私学并立,他“聚徒成群”,言论很有号召力,社会影响很大,两家的竞争颇为激烈。从这里可以看出,在私学阵地上阶级斗争是十分尖锐的。另外,孔子虽然主张教育不分类,但是他认为奴隶只可以“小知”不可以”大受”,所以其教育对象不包括奴隶生产者(劳力者),而主要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属于治人阶级的劳心者。由此可见,孔子主张“有教无类”的政治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其主要是为新兴的社会力量找到政治的地位和保障。只不过是在客观上冲破了等级限制,扩大了教育面,实现了文化下移于民间的时代潮流,顺应了教育本身发展的趋势。

2、“有教无类”配套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孔子开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使其学生有老有少、有贫有贵、有本国的也有他国的,情况千差万别。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统一的教学模式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可能也达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只能从各个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来进行教育,保证“有教无类”的顺利实施。孔子也认识到这种不同是一种客观现象。他从自然界中得到启示:“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矣夫!”《论语·子罕》即庄稼中有不吐穗开花的,又有吐穗开花而不结果的,因而他联想到人的能力也是如此,总是有差别的。他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倩》就是说人的能力大小不同,自由皆{有教无类}.

然,这就是“道”—客观规律。所以,教学中他承认对象的差异性,反对千篇一律,这样

“因材施教”也就产生。并且为“有教无类”的可能存在提供了条件。

七、 “有教无类”与“全民教育”的区别

1、从对象上看,“有教无类”不同于“全民教育”

要弄懂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明确教育的阶级性。在一个阶级社会中,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才的手段,它具有很强的阶级性,总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因此,统治阶级的意识往往影响着教育的对象、目标、内容及其性质。

孔子作为封建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奠基人,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其精神实质和作用与17一18世纪中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家提出的“人人都应受教育”、“人人均须学习一切”的自由平等教育思想有所不同。虽然两者都是为了反对统治阶级对教育的垄断。在教育过程中,都起着号召、动员、鼓舞的积极作用,同样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但是,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孔子的“无类”没有包括奴隶和古代女子,也不可能包括。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有教无类”不同于大众教育.也更不同于当今和未来的“全民教育”。

2、从教育目标来源上看,“有教无类”不同于“全民教育”

“有教无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君子。这种教育目标主要是来源于教育对人发展之作用的认识。关于这一点,上面已有所论述。而“全民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来源于对教育的以下认识:

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教育对于建设更加安全、健康、繁荣、环境良好的世界,对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国际台作的重要性。

完善的基础教育对促进后续高水平的教育和科技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并由此促进自主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知识和本土文化遗产因其本身的价值和作为发展的促进因素的价值和教用。 当前的教育在质量、数量和适应性等方面的不足。

教育是一种基本的权利。

由以上几点来看,“全民教育”目标不仅来源于教育对人发展作用的认识,而且还有源于教育的社会作用,教育本身的问题和人的基本权利等方面的认识。

3、从教学方法上看,“有教无粪”不同于“全民教育”

个别教学、因材施教是“有教无类”唯一可行的教学方法。而“全民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具有全面性、针对性、解放性。一方面,“全民教育”内容的丰富、对象的复杂、办学形

篇二:《有教无类教案》{有教无类}.{有教无类}.

篇三:《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考题预测:如何理解“有教无类”》

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考题预测:如何理解“有教

无类”

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经常说“有教无类”,你是怎么看这句话的?

【参考答案】

“有教无类”指的是无论高低贵贱,贫穷富裕都有取得教育的权利。“有教无类”提醒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可凭个人好恶、孩子的个性以及家庭背景等给孩子贴标签,要以教师的大爱,平等的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

孩子是发展中的人,由于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的不同,在学校和教学中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有教无类强调无论高低贵贱、种族出身,只要一心向学就可以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是“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性相近”强调人皆可成才的可能性,“习相远”突出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正确对待每个学生的个性特质,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促成每个孩子的完善发展。

当然,在坚持“有教无类”的同时,也应注意“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花,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善待孩子的个性发展也是遵循人本理念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一刀切”式的评价机制,不能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以所谓的“好学生”作为标准去要求每个孩子。要因势利导,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优势所在,尊重并完善其个性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独一无二的、更加完善的人。

篇四:《浅析有教无类》

浅析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

×××姓名 (×××学院,学院所在地点,学院所在地邮编)

摘 要: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确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使教育及于平民,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着时间的的流逝,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通过不断的发展,从单独的“政教”方面运用到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诸多形式的教育领域,其意义也不停的在扩展、延伸和变化。本文通过对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的浅显分析揭示其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有教无类 教育 孔子

Abstract:The great educators'practice confucius'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put forward ideas, ” “ who wishes to learn you have determined your confucius'thought do private school education object, so that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at forthousand, in which the history. As time goes by, ” “ who wishes to learn cenfucian, constant thought of development, from a separate terms of use of Church and State ” “ to include school education and family education, social studies and many other forms of education, its significance is also days'continuous in extensions, extension and change. This article on ” “ who wishes to learn cenfucian students'ideological simply analysis reveal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al education.

Key words:make no social distinctions in teaching;

Education; Confucius

一、前 言

在两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教育家——孔子,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从而打破了过去贵族垄断、学于官府的局面,开创了平民办学之风。他的“有教无类”思想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到今天为止,已经传播于全世界各个国家,深深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中它所包含的意思和所用范围也已有了许多的扩展、延伸和变化,值得我们去窥视它的真理和发展。

二、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提出及含义{有教无类}.

我国古代的著名大教育家——孔子,生活于西周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的时代。当时,各国在教育上依然局限于 “学在官府,民间无学” 的办学形式。孔子原本为劝说各个统治者以“仁”治国而奔走于各国之间,却终未成功。于是,他开始从事教育,创办私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这样的教育思想,引起了我国教学模式的重大转变。

实行“有教无类”的本意就是说,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对象是不分等级、不分种类的,任何人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学者。另外,仅从语义上讲,“有教无类”其实有着“什么都教,不局限于一种一类的学问”的意思。在春秋时期以前,各朝各代实行的教学形式基本都是“王官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只有王公贵族的儿子,作为平民是没有任何资格接受教育的。但是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并以此为原则,不分国别、种族、等级招收弟子,打破了过去贵族垄断、学于官府的局面,开创了平民办学之风,使教育事业逐步的转向平民阶层,同时也为当时造就了一批有用之才,也为后世提供了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

三、 孔子 “有教无类”思想在历代

现在可查“有教无类”一语,出自《论语·卫灵公》一书,但在历代后人的努力下,也有所发展。而对于“有教无类”的解释,也有着许许多多的不同之处,为此各抒己见,颇有争执。东汉马融认为:“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 ①皇侃认为,人无贵贱尊卑的差别,之所以有区别,在于教育的不同。②朱熹认为,人性从本性上讲,没有善恶区别,教之则善。③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书》中说,孔子教学“不分贫富,不择对象,他是‘有教无类’”。从这些由古到今的各大学者对“有教无类”思想的不同理解可以看出,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已经从“政教”运用到了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众多不同形式的教育领域中,其意义也随之不断扩展和延伸。但是不管时代背景如何变化,各位学者如何理解,孔子“有教无类”思想中不变的精神就是“在这些不公平的教学形式、方式中尽最大努力扩大教育的公平性”。

四、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成功之处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后,打破了原来的那种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使更多的人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推动了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全民普及教育,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为战国诸子兴起、百家争鸣开辟了道路,也为新兴地主阶级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贤才”,从而促进了文化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充分表现了民主性因素,开创了普及教育的新道路,在中国教育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虽然在孔子时代可能已出现私人讲学,但无论规模和影响都无法与孔子相提并论.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突破了“学在官府”{有教无类}.

的旧框架,给下层贫民创造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教育水准,同样也促进了中国最早的知识阶层的崛起。 五、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不足之处

(一)教育对象中排除了“奴隶”

在春秋以前,学在官府,天子与诸侯在国都设立“国学”,中小贵族在自己管辖的地区设立“乡学”。两者都属于官学,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在官学中受教育的机会。到了春秋末期,王权衰落,诸侯政权更迭,社会产生很大变革,有的王官“失业”,他们掌握的文化也随之下移而流落民间,私学由此产生。孔子就是当时创办私学者之一。但是,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孔子的教育对象却没有包括奴隶。

(二)教育对象中没有女性

同样的,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孔子的众多学生中并没有一个女性。诚然,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没有一名女生。而且,直到戊戌变法,维新志士们决心在中国创办自己的女学,率先“兴东土两千年绝学,造中华二百兆美材”。

(三)教育对象中没有“幼儿和儿童”。

孔子开办私学,招收许多学生,其中入门年龄最小的在十三岁左右。后来,除了孔子的儿子外,弟子入门时没有小于十三岁的。因此,可以认为孔子的弟子中没有“婴幼儿和儿童”。那么在教育对象有限的条件下讲“有教无类”则是有缺陷的。

六、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在当今社会的影响

首先,在当今社会中,民主教育深入人心。 而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正是民主教育思想的源头,它犹如股股暖流浸润着教育,从孔子至今,使人们的教育思想与观念悄悄的发生变化,可谓“润物细无声”。“有教无类”在现当代即提倡教育民主、教育平等,反对教育歧视,教育不公平。马克思曾提出:“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一个公民的‘真正利益’的教育平等性含义”。联合国更是通过《世界人权宣言》首次把“受教育权”确认为一项基本人权,规定:不论社会阶层、经济条件、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我们不难看出,“有教无类”中的教育民主、教育平等已不是简单意义的教育主张,而是已经被人们提升到了具政治法律效力的权利问题的高度。它不仅是教育者应遵守的义务,更是受教育者应享有的权利。“在权利、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是不容置疑的。教育民主与平等,应分为教育权利的民主与平等及教育机会的民主与平等。前者的基础是政治制度,从质上规定了是否可能爱教育;后者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从量上规定了受教育的机会是否充分。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实际上也是民主教育的措施,为更多的孩子提供上学的

机会,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受教育者的家庭负担,更重要的是缩小了城乡、贫富受教育程度的差距,普遍提高了国民素质。“有教无类”无论从制度上、法律上,还是在实施上都在逐渐得到贯彻与完善,它作为教育思想准绳之一,正在不断发挥其巨大作用。

其次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在我国现当代社会上的应用中,也有众多令人担忧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来自很多方面的,例如:国家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对东西部的政策不同,致使东西部教育制度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城乡差距,城里的孩子相对农村孩子来说,家庭环境较好,其生活周围的教育观念、气氛相对浓厚,受教育的条件优越,知识视野较开阔,而农村的孩子多受地理环境家庭条件的限制,求知可能性较少,知识视野较狭窄。近两年课改中掀起的让多媒体走进课堂的新教学观在农村对恐怕连电脑都未见到过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也在不断引起教育者们的关注;激烈的生存竞争,竞争本是一种生存手段,然而在教育界却成了学校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有教有类”的最有理的借口。今天,随处可见同级学校中,重点与非重点的划分;同一学校里,重点与非重点班的开设;同一班级里,优等生与差等生的评比,学生“干部”与“群众”的区别对待,成绩排名与按座次挂钩等,为了所谓的“竞争”,不惜打击积极争创重点却一无所获的大批学校的积极性,不惜伤害了一颗颗无辜的求学真心。仅以成绩作为划分标准,非但不公平,更是有害的。这些是一种变向的教育不公平,学校与学校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等级差异与层次区别观念越来越强,有教有类的隐患越来越大。这与教育关注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成长似乎早已背道而驰了。我们在倡导民主教育反对教育歧视的同时,不可以不承认各种差距的存在,相信缩小差距甚至消除差距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于是更提醒我们的教育应为优者、差者分别提供适于自身的学习条件,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发挥自身的特长、优势。

七、结论

在文中的以上几点里简单介绍了 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从其提出到发展,从其优点到不足,更是同我国现当代教育相联系提出了一系列来与自身的观点。孔子虽然提出了“有教无类”思想,但并非主张“全民教育”,只是对求学者来者不拒。可是通过不断的发展,必将成为对当代教育事业及其他各个方面产生重大意义,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有教无类}.

我们应当通过制定合理的教育发展政策,解决因经济、地域等不同而导致的教育不平等;建立实现教育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倡导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针对产生教育不平等的原因,充分考虑教育平等对教育发展

提出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解决可能会导致不平等产生的一些问题。继续弘扬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实现新的“无类教育理念。

致谢

在这里我衷心的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关心、支持和指导,特别是感谢周华银老师在这学期对我的悉心教导,让我从论文这么一门学科看到了来自文人的脊梁与风采,更是懂得了如何倾心的写好一篇论文,这是基础知识的传承,由此我真心的感谢您。

注释

①出自东汉马融在对《论语·卫灵公》一书的注释。

②出自皇侃《论语义疏》一书,原文为“人乃有贵贱,同宜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

③出自朱熹《论语集注》一书,原文为“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息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恶矣。”

参考文献

[1]陈德述 《孔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巴蜀书社出版2000年;

[2]喻本伐 熊贤君 《中国教育发展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

[3]罗佐才 《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研究》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年;[4]陈来 甘阳《孔子与当代中国》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