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事


第一篇:《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学习

如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对全体社会成员基础之上的基本要求,其中也蕴含着教育的顺序,先学会做人,之后再学会做事,再学会相处,最后也就是学会终身学习。

首先,俗话说得好“先成人,后成才”。成人也就是学会做人,很多前辈们说过大学里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人可以理解为让行为符合基本的道德标准、符合基本的社会规范、不违反法律纪律,更高层次的就是拥有高尚的品德,为社会做出贡献。道德的概念比较宽泛比较灵活,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道德标准,道德也是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比如古代的“妇道”就对妇女的行为做了很多道德标准,但是放在今天就不能完全成为女性的道德标准,但是一些基本的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比如爱国、诚实守信、孝顺,尊敬长辈等。所以说我们学会做人就要知道我们基本的道德是什么,学会做人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是学会做人排在首位的原因。

其次,学会做事。这一步就是积累才能的过程。学会做事即学习本领技能,学习做事的方法,如今作为大学生就是要在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学习专业技能基础上培养统筹兼顾的能力。学会做事还要培养做事的条理性和大局观念,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做事有计划。学会做事的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再次,学会相处。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个体,而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组成,没有相互之间的联系也没有所谓的社会存在,作为一个个体若是完全不与外界发生联系,这个个体就没有人生价值可言。人生价值是体现在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上,要实现人生价值就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在思想,行为,习惯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彼此相处会出现很多问题,学会相处就是要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学会化解矛盾、学会合作。

最后,学会学习。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狭义的学习指的是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广义的学习指让自己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就是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的能力。从小学到如今我们已经在校学习了十几年,其中很大部分的知识是我们用不到的,但是这是一种积累,是对我们思考能力的锻炼,是让我们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后走向社会不再有老师在讲台上孜孜不倦的教你,但是你也会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学习能力就是对新方法、新观念、新事物的接受理解掌握能力,有些人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可以很快胜任,有些人对于进入新的领域完全找不到方向不知所措,这就体现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所以学会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不断完善学习方法,在最短时间取得最大的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勤于思考,勤于动手。

总之,“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学习”这四个“学会”是对人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努力的路线。

第二篇:《如何学会做人_学会做事_学会共处_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做事

一、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在追求,终生难以穷尽的篇章和一大课题。关于做人的学问,古今中外有很多的哲人大师都著书立说,发表过高论。比如,《圣经》里有不少章节,就讲述过做人的道理,中国古代的《诗》、《书》、《易》、《礼》、《春秋》也包涵了不少做人的学问,《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也讲了很多修身处世的道理。还有其它很多书也讲了做人的学问,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做人准则,那就是勤劳、正直、自律、诚实、善良、宽容、勇敢、简朴、守信、尽责等。如果我们把这些都做到了,就可以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了。但现实中我们还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因为人性还有很多弱点。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就要克服人性的弱点,包括自私、攀比、欺瞒、奢侈、懒惰、冷漠、嫉妒、残忍、背信弃义、玩忽职守等。这些弱点阻碍着我们走向完美的人生。我们要克服人性的这些弱点,孜孜以求做人的完美,努力做到尽善尽美。要学会做一个完美的人,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思想决定人生。“心态决定命运”。心态是由思想产生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态。有什么样的心态就决定着他会有什么样的命运。每个人的思维定势问题,经过从小到大的书本学习和实践,日积月累,观察事物,观察人生,通过人生磨炼,人生痛苦、忧虑等各种体验,形成了我们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就是由于我们的思想基础产生的心态,最终形成固有的对人、对物、对事的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定势,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高度不一样,对事物作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思维定势可以通过后天的磨练,能够达到一定完善的程度。比如:立志,它是修正思维定势的很好的坐标。思维定势是否准确,与我们立的志有很大的关系,与我们平时的心态,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感恩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与我们乐观地对人、对事有很大关系。如果立志不好,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没有一个感恩的心,没有一个快乐的心是不行的。有专家说,你把这个世界想成什么样,它就是什么样,你把自己想成什么样,自己就是什么样,你把自己想成是一个快乐的人,你就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当然也受其它因素的影响,但就长期来说,你应该是一个快乐的人。

(二)修人先修德。“德”就是一个人的品行、德行。自古以来,我们就把“德”与“才”并在一起,如“德才兼备”是评价一个人的基础。要完善我们的人生,做好人,首先要修好“德”。一是要坚持以德立身。就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的品德,以此作为我们的立身之本。以德立身要以自律为提前,没有自律,其品德是不会好的。特别是现在对全体党员提出“慎独”的要求。当他独处时的言行与同他人相处时的言行都一致,其自律的能力就很高了。二是要坚持修德终身。把修德作为人生的整个过程。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否则随时都有可能失去德行。

(三)向先哲学习,以先哲为榜样。古今中外,有很多人一生追求做人的标准,达到了完善的人生境界。美国的富兰克林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也是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25岁时,他就在美国费城建立了第一个公共图书馆,37岁时组织了美国哲学会,45岁时建立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独立战争时期,参加了反英斗争,与杰弗逊一起起草了《独立宣言》,在研究大气电方面,也卓有建树,发明了避雷针。他的成功,不是靠天才。他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印刷工人。我为什么要以他为榜样呢?他修炼、完善自我有一个法则,他为自己制订了13条守则,值得我们借鉴,以完善我们的人生。

二、学会求知

关于这“四个学会”的顺序——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顺序。有的同志会认为我们都是成年人,应该把“学会做事”放在第二。但我认为,对于我们每个干部来说,要“知”、“行”结合。先学会了知识,再去做事,才会做得更好。所以,我把“学会求知”放在第二来讲。

(一)提高学习能力。要把学习力的提高作为一个组织、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而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学习力。因为不管你过去是博士、还是博士后,如果学习力不行,终究是要落后的。过去是人才,今天不一定是人才,将来更不是人才。学习力与我们个人的思维、智力、基础、知识积累有很大的关系,也与我们自身的培养锻炼有很大关系。比如:阅读理解能力、快速阅读能力、快速记忆能力、快速笔记能力,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培养锻炼能得到提高。要提高学习力,首先要战胜自我。懒惰是我们致命的弱点。大家都想休闲、都想安逸,不想动脑筋,不想下功夫。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不能战胜他人,不能改变组织,但可以改变自己,战胜自己,人类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不是别人。大家都在学习,都在进步,你不能要求别人停下来等你,只有自己努力去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二要舍得投入。要舍得投入精力、时间,舍得投入资金。学习提高的投入是最有效的。父母不惜一切代价送子女读书,组织也是不惜代价挤出资金送职工去培训,这种投入值得。实施学习培训教育就是给职工增加福利、发奖金、增加工资。三要有周密的计划。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提高学习兴趣,要坚持持之以恒。

(二)掌握读书方法。古今中外,学习方法有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善诵精通。要在精通上下功夫,读了又读、研了又研。把薄书读厚,把厚书读薄。把几十页的书读出几百页来,是因为你理解深刻;一本厚书,你把它读薄了,那是你掌握、提炼的结果。要想有收获,就必须在“精”字上下功夫。

二是回忆法。读书过后,掩卷而思,通过在自己脑海里回忆来琢磨、来掌握。

三是多读、多写、多想、多问。读书没有窍门,就这八个字。

四是追本溯源法。对书中的内容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否则就容易掌握一些过时的、伪假的知识。学会做事。

(三)提高读书效果。

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书读。有的同志仅凭兴趣读书,或者拿着什么就读什么,这就是选择性和计划性不够。要根据自身的目标、工作和缺陷,有选择性的、有计划性的读书。

二要理解其意。包括作者的背景、写书的时代、该书的写作目的。

三要泛读与精读结合。现代知识更新太快、书太多,信息量太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要读尽所有的书,囊括所有的信息,任何人都做不到。这里以《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为例,体会一下泛读的方法。

四)向他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向身边的每个人学习,向身边的老同志、领导、成功人士学习。我们是在向身边的人学习过程成长起来的,这是感恩于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重要理由,他教给了我们做事、做人以及一些技能和知识。

(五)向实践学习。学习是为了实践,为了使用,为了推动工作,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不到实践中检验学到的知识,那不是我们自己的知识,也不是牢固的知识。那仅仅只是书本知识,脑海中的知识,不能达到知行合一。知识不能真正地用于行动,不能算是真正的知识。要向实践中学习,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反复学习,不断提高。

三、学会做事

(一)激情做事。没有激情,谈不上做事,更谈不上做好事。学会做事,首先要拥有激情。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我们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拥有激情。如果没有激情,今天做的工作推到明天,

明天推到后天,做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没有追求卓越,没有追求精细,没有追求精益求精、好上加好,那就不能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二)掌握做事的方法。一是管理好时间。管理好时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也是每个组织的事,是做好事的重要方法。没有时间就不能做事,每天只有24小时,除去睡觉、走路、吃饭、开小差等,只剩下极少的时间用于工作。据专家统计,一个人活80岁,终身努力工作,只有10年用在工作上,其余的时间都在吃饭、睡觉、开小差等不知不觉地荒废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小学一年级就会念的话。就我来说,时间真是很宝贵,特别是参加工作以后,我感到一年的时间还没怎么过就完了。 一是把握工作重点。分清重点和一般工作的先后顺序。

二是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1%的失败影响99%的成功。

三是立即行动。今天的事今天做。

四是合作共赢。

这四个方法相结合,才能将事情做得更好。

(三)提高做事的能力。一是提高观察分析能力。这个能力每个人都有,只是能力大小的问题,有的人见了也是麻木不仁,或者只见枝叶,不见全面。要提高我们整体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要从很多方面来提高,包括见微知著,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观察现在不忘未来。二是提高管理能力。有人说,管理是领导的事,这一点有误解。现在管理工作涉及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天,家政的管理、个人的管理、我们从事的工作等,都涉及到管理。一方面要重视管理,另一方面要理清管理。我们在拓展培训期间,反复实践,由于管理环节没有做好导致管理失误。要做好管理的每一环节,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环节的管理。三是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国家、组织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工作就没有好的效果。四是提高执行能力。今年是我们达州地税系统提出的“执行提升年”。但执行提高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不仅涉及到整体,还涉及每个个体,只有每个干部职工做好了,整体的执行力才会全面提高。

四、学会共处

信息时代使地球已经成了地球村。地球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信息社会的最大特点也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建党87周年,网上一挂,或打个电话,全世界马上就能知道。因此,学会共处,是我们现代每个人适应社会必备的一项技能。

(一)与人共处是每个人生存的必需。关系致胜已成为21世纪人类进步的法宝。工作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生活之必需。当今时代,没有谁敢说他不需要与外界接触,不和别人说话、不与人交流、不看到朋友,完全与人隔离,是人最难受的事。世界越来越普遍认为,关系是生产力,关系致胜。这个问题我们以前不敢谈,一谈到关系,就认为是不正常的关系,是送礼、送红包,是拉帮结派的关系,公关就是拿糖衣炮弹去攻关。现在的公关,是公共关系,其内涵不一样,每一个人都需要攻关。努力建设、维护公共关系,是我们每个组织、每个人致胜的法宝,是每个人能力之所必需。

(二)共处的基础是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和与人共处的关系,其基础在于尊重别人、理解别人。我们每个人要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局长,你该怎么办,我是局长,我也要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你们,我该怎么办。只要我们都换位思考,就能容易相处,容易对事物的看法形成共识。

(三)共处的核心是把握双赢原则,共同进步。国与国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人之间,都要提倡双赢,不要首先想到自己,要想到别人。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要想一想对别人有没有利;如果光是对自己有利,而对别人没有利,那这样的事,你就不能做。对大家都有利的事你尽管放心地去做。

(四)共处的技巧。一是讲礼仪,树文明。讲礼仪是公共关系的一部分,我们每位干部职工要处处做到讲礼仪,处处做到讲文明。讲文明,就要处理好与他人、与组织、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虽然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但还是有很多同志还是不注重礼仪。比如:开会时,首先进入会场的同志应该进入到座位中间去,给后来的同志留下通道。否则后来的同志进入中间的位置会很不方便。文明不是坐高档车,说高雅的话,就是在点点滴滴

今天如果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

能够改变自己行为模式的人是最会学习的人,也是最聪明的人。如果一个人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那么他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终身学习是人类解决未来面临的各种矛盾,迎接21世纪挑战的“钥匙”之一,是“社会的脉博”,是一切重大的教育变革的指导原则;而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终身学习基础之上的“学习社会”,则是人类未来的理想社会和终极目标。实践终身原则的“唯一之路”就是每个人都能“学会学习”,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必须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不断进行四种“学习”的基础之上.

学会求知首先是“知求”,也就是知道怎样探求知识、获知识,现在的学习首要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获得的能力,方法和技巧。

“学会学习”本身,即学会掌握知识的工具,学会掌握认识(即“知”)的工具,掌握终身不断学习的工具(包括演绎、归纳、分析、组织知识的工具),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选择信息、管理信息,同时学会掌握应用知识于额意义的实践手段。“知”的含义不仅仅是指书本上的知识,而且指广义的“认识” 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在交流与协作中学会学习、学会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高效地学习、学会在研究和创造中学习,这些学习能力是在信息社会中的基本生存能力。学习知识不是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三篇:《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学会做事。

作者:谢火木 邵晴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第11期

摘 要:仰恩大学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着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试图通过对仰恩大学推进素质教育经验的总结,探讨民办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素质教育;民办高校;人才培养

在办学资源相对有限的民办高校,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仰恩大学建校以来一直在探索与实践的课题。建校之初,仰大便重视素质教育,提出了“学会做人,守信笃行;学会做事,创业有成”的校训,以此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仰大校训集中表现了学校对大学功能的正确认识和对国家教育方针的自觉认同,它大体包含以下教育理念:一是民办高校和公立大学一样,应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在育人中,应把讲诚信、有使命感作为学生人格培养的重点。二是在学校教育的每一环节中,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三是学生的人格修养,是一个在学校引领下,充分发挥个人积极性、主动性,在实践中逐渐养成的过程;四是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人与成才不可偏废。

一、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作为素质教育的保证

近年来,仰大通过改革专业课程、建设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加强审美素质教育、加强体育素质教育、加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建设素质教育特色课程等措施,在民办高校中较早构建了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改革专业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经过一系列探索,在2007年修订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时,学校提出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要求,培养学生的全面知识与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技术的教育,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在具体操作上通过“三增三减”来实现,即“增加自主学习课时,减少课堂教学课时;增加选修课比重,减少必修课比重;增加实践课学时,减少理论课学时”。

为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2000年,学校在福建省民办高校中率先实现了多媒体网络教学。截至2011年,学校建设了多媒体教室180间,座位20350个。

(2)建设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学校自创办之初便高度重视文化素质教育。1999年起,开设了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艺术概论、中外影视欣赏、欧美名诗解读、经典广告鉴赏等文学会做事。

化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并要求学生必须修满5个学分。2007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须修满15个学分。目前已设置的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长年保持在75门左右。

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学校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如大学语文课教学,从教材选用、篇目选择,到讲授重点,均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民族精神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多元开放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课外学习指导,积极支持文学社团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从事创作、演讲、书法等文化活动,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与能力。结合课堂教学,学校鼓励学生成立相关学习社团。白桦林诗社创办的《白桦林》诗刊是仰大第一份纯文学电子杂志,被称为仰大学子“心灵的后花园”,目前已出版13期。诗社有成员近300人,在福建高校文学社团中独树一帜。

此外,学校每年大批量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积极营造校园学术文化氛围。

(3)加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一是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努力构建与学校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方案中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比例,理工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25%,文科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15%。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搭建平台。如广告实验室,向学生提供摄影摄像器材和后期编辑系统,通过鼓励学生利用设备拍摄广告、影视作品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在闽南地区一些知名的企事业单位、新闻机关、文化机构等建立了数十个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建立了包括“闽台缘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文化单位在内的校外素质教育基地5个。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使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社会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学校坚持开展包括假期社会调查、国庆社会宣传、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到素质教育基地接受教育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四是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出台了《仰恩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认定办法》,界定了创新学分的认定标准、认定范围及认定程序等,规定学生在校期间最高可获得6个创新学分。

(4)加强审美素质教育。仰大始终把开展审美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建校伊始,学校便从全国各地招聘了一批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