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改工作中长期规划


篇一:《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吉乐乡中心校中长期规划

在新的教育大背景下,我校教育发展面临着以下新形势:

1、近几年,学校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2、素质教育的飓风越刮越紧,学校只重升学的畸形发展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要。

3、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同时农村教育发展可挖掘的潜力相对较大。

4、校园面积小,学生人数多形成的巨大反差给学校各方面工作增加了难度,这与凉山州农村中小学标准建设标准相差甚远。

5、学校发展缺少特色。

综上所述,根据县教委文件精神,为切实加快学校发展,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要,我校特拟定此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 我校教育发展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办学目标

1、办学理念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新课标,伴随新课改,大胆探索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主席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武装教师,注重用现代教育理论,新一轮课改理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武装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教育环境,创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在愉快、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实践”一代新人,打造“学习型、专业型、合作型、创新型、智慧型”教师队伍,让师生在共同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

2、办学思路

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德育活动和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科研为指导,改革为动力,以德育工作为中心,以新一轮课改为重点,以培养“五型”教师为抓手,有效开发校本课程,将新课程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高举质量大旗,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素质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3、办学目标

(1)、搞好学校标准化建设,建一所“全面、均衡、内涵、创新、安全发展型”学校。

(2)、打造“学习型、专业型、合作型、创新型、智慧型”教师队伍。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4)、把我校建成县级规范化学校。

二、我校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

1、树立“夯实基础、培养新人”的办学宗旨,“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生源是生命之源”思想,“科研先导,改革动力,‘智慧

型’队伍主动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

2、强化学校的“三风”建设,努力形成“知书达理、创新进取”的校风,“务实求实、敬业创新”的教风以及“勤学好问、多思乐取”的学风。

3、深化改革,建立教师全员聘任制和岗位分离的管理体制,实行普通话证书上岗制度,着力建立以促进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适应素质教育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实现科学与民主管理。

4、改善办学条件,落实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育人环境。

(1)、校园、操场规划合理,保持整洁,培养学生环境意识。

(2)、文明班级评比,从道德文化层面规范师生言行,构筑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推进认得文明和进步。倡导:课上无“乱”、课下无“嚷”、考试无“弊”、作业无“抄”、校物无“损”、环境无“脏”、语言无“忌”、举止无“禁”、日用无“费”,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构建校园文明精神。

(3)、落实学校标准化建设,根据县教委文件精神,建教师周转房。

5、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新一轮课改。建立一支政治思想文明,工作作风过硬基本功扎实,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教书育人的师资队伍。实现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课程观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创生者、建

设者,教学的研究者;改进课堂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建立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加强教师培养,实现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

6、实现高质量的办学效益,实现一流的质量,着力培养“德智双全、学创俱能、特长突出、身心两健”的人才。

7、创建学校特色,丰富学校内涵

(1)、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以墙上文化、班级文化为长期持久的硬性文化,不断丰富校园的环境文化,是校园环境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2)、突出以班级文单位,形成长期进行课外集体活动的特色。

8、完成创建县级“规范化学校”

三、我校教育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三风”。

1、加强教育,增强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精神。

(1)、切实加强教师政治思想工作,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及时有效的组织教师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教司《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

觉悟和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

(2)、切实加强教师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思想教育。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室走向成功的22条“军规”》、《教师法》、《教育法》等教育法规,学习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规定的《实施素质教育制度》,学习《六要六不要》、《十要十不要》等有关规定,切实规范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的自觉性。

(3)、切实加强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再创业”系列教育活动,加强对教师的“为人师表”的言行教育,不断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树立教师形象,加强教师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努力实行“知书达理、创新进取”的校风、“务实求实、敬业创新”的教风以及“勤学好问、多思乐取”的学风。

(4)、以“八荣八耻”为指导,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5)、重新构建学生、家长、学校相结合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教师评价制度。通过社会、家长评学校、评教师,学生评教师,教师评学校、评领导等活动,努力创建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氛围。努力创建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校工作的局面。

2、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养成教育

篇二:《学校教学工作指导思想及长期规划》

学校教学工作指导思想及长期规划

大布完小 郝继锋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落实学校“以科研为先导”、“小学校研究大教育”、“教育以人为本”、“教学以生为本”等办学理念,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造就和形成一支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教科、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1、抓好《现代小学生道德行为调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和课题的结题验收工作。

2、迎接市教科所对学校教科室的调研工作。

3、配合学校搞好新课改实施前对教师的通识培训。

4、争取有2-3篇科研论文在宁波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3-5篇论文在市《进修与教研》杂志上发表。

5、加强教学研究力度,切实开展教研活动,夯实基础,发展特色,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工作任务及中长期规划

㈠课题研究:

1、加强对课题的指导,深入课堂及年级组,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协调有关问题的解决。

2、召开课题学术研讨会,征求各方面的建议,集思广益。{学校课改工作中长期规划}.

3、组织实验课题汇报会,展示实验阶段性成果。

4、认真组织阶段性验收,并及时总结。

5、注重课题研究过程中各类资料的积累工作。为迎接课题的结题验收,

本学期还将对其各类资料作系统整理,做好验收报告和总结的前期准备。 ㈡教学研究:

1、各组要切实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认真钻研教材,正确把握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目标,加强集体备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课堂教学中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努力体现现代教育观念,体现学校“发展性课堂教学模式”思想,并根据个人特长努力形成教学特色。其中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侧重个人基本功提高,加强规范课的研究。骨干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流程方法作探索研究,逐步形成教学独特的教学风格。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在不动摇“双率”的情况下,提高科研含量。 2、认真开展“研训一体化”教研活动,加强说课和评课环节。任课教师人人参与“研训一体化”活动,严格按照“说课上课评课”顺序进行。 3、加强听课活动,坚持外出活动汇报制度。积极参加各地组织的教学活动,广泛了解教改信息,返校后要及时汇报,以供更多的教师学习提高。 4、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认真撰写“教学随记”。 各教研组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有计划的组织专题教研和学习活动,做到每位教师都学深学透,都有所得。从而及时了解教改动态和前沿理论,并善于将学习和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对自身的教学情况作经常反思,按时、认真撰写“教学随记”。 ㈢常规工作:

1、认真做好教育科研的调查,分析、后测工作。规范科研管理,建立章程制度。

2、加强学校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提出教育科研三个一要求:每年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搞一项教育实验课题,撰写一篇教育论文。 举办讲座,使老师们掌握科研课题的选题、立项、具体实施的操作方法、结题报告撰写等科

研方法。

3、重视教师科研论文的撰写及评选工作。继续做好教师各类科研文章的阅读、指导、修改工作,加强向外推荐的力度,争取论文发表和获奖率超过上学期。举办教师论文和教案的评优工作。

篇三:《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小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结合当前教育形势和学校自身特点,打造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注重优化教育体系,提升发展水平;深化教育改革,提升质量水平;强化教育管理,提升办学水平;细化教育规划,提升投入水平。努力促进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教育质量、教育效益协调发展,进一步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更好地为实现现代化提供教育服务。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始建于1950年,新校区于2011年6月投入使用,占地

面积13340平方米,建筑面积3750平方米。学校覆盖周围三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总计6800余人,服务半径2千米,现有学生525人,11个教学班,教职工25人,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生5人,专科生19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教师队伍合格稳定、思想健康、专业素质优秀。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均达100%。 学校教学区、活动区布局合理,设有仪器室、实验室、体育

器材室、音美室、图书室等室。现有数学、科学等教学仪器300多件,图书室藏书约3000册,音美教学设备30余种,体育器材20余种,微机12台。校园绿化、美化、现代化融为一体,环境

舒适、优雅。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积极履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职责,努力规范办学行为,遵循教育规律,优化管理,深化改革,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创设条件,树立社会、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大教育观念,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健康成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提倡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感悟、判断、表达。以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幸福成长。

三、学校教育发展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办学目标

1、办学理念

祥和社区小学本着“文明、守纪、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科研兴校,素质强校”的办学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教人民满意的学生”为教学宗旨,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和谐、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德育工作,突出德育特色,狠抓教学常规和教育科研,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形成了“廉洁 、 高效 、 团结、 协作”的领导作风,树立了“团结,文明,开拓,进取”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奉献”的

教风,“勤学,善思,合作,向上”的学风,学校教学质量期期、年年在全镇统考中名列全镇第一,学校年年被评为县级先进集体。

教学管理是学校的日常工作,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学工作,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祥和社区小学紧紧把握教学质量这条主线,走内涵发展之路。“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树形象,以质量创辉煌”成为祥和社区小学的立校之本。学校在张继军校长的率领下,狠抓教学管理工作,向管理要人才,向管理要质量,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进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办学思路

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德育活动和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科研为指导,改革为动力,以德育工作为中心,以“陪伴教育”课题研究和“以规划引领学生自主成长的策略研究”为重点,以培养“专业型”教师为切入点,有效开发校本课程,将新课程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3、办学目标

(1)把学校建成“师生成长的乐园”。搞好学校标准化建设,建成一所“全面、均衡、内涵、创新” 型学校。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学习型、专家型、合作型、创新型”专业教师队伍。

(3)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4)把我校建成国家级规范化学校。

四、规划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原则: 根据教育发展要求,优化配置学校教育资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努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效益。

2、勇于超前、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区人口变化等要素的预测和分析,对照“国家规范化学校标准”,争创国家级规范化学校。

3、科学管理、效益最优原则: 根据县教育局规划精神,优化配置学校教育资源,科学管理追求效益最大最优,提高协调发展程度和优质教育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接受平等、优质教育的需求。

五、规划目标

1、完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

(1)领导班子配备到位,逐步提高年轻干部的数量和整体素质,为事业发展提供可靠保证。(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目前学校学生数的教学需求及学校规模的逐步扩大,从数量上争取配齐、配足教师,特别音乐、艺术(美术)、微机、体育等学科老师。教师学历合格,大专以上学历层次达到 90%以上,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向更高学历层次进修、函授。制订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努力造就一支有一定教科研能力,能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教育骨干及学科学术带头人等教师队伍。

(3)场地及校舍建设达到或者基本达到国家规范化学校相关要求。实验室、仪器室、微机室达标;图书阅览室进一步充实完善,其他各专

用教室及辅助用房要用足用好,发挥其功能和作用。(4)学校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和德育活动基地进行教学。(5)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能较好地达到国标。

2、强化教育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2)保持和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要树立师生的主人翁精神;加强学校文化环境育人的特色建设。(3)探索推行科学管理。目标管理要明确,民主管理要深入、制度管理要完善、体制管理要加强、管理手段有创新和突破。

3、加强课改实验,提升办学水平。

(1)加强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的“陪伴教育”课堂教学改革。(2)提高“课改”及“新教育”实验的条件;认真组织、实施“陪伴教育”课题的研究和发展。(3)及时总结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或者经验,并不断修正完善课题计划或者方案。(4)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优化德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

(1)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提高。①思想认识基本达到《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②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基本达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2)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有发展。(3)学生劳动技能素质(劳动态度、劳动知识、劳动技能)达要求。(4)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发展均衡。(5)重点搞好省级课题《陪伴教育的课题研究与实践》、《以规划引领学生自主成长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以课题的

篇四:《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阆中市朱镇乡中心学校

中长期发展规划

朱镇中心学校 刘勇

为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速学校教育现代化进

程,更快更好地实现办学宗旨与办学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学校发展的需要特制定了适合我校2015—2018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校情分析

阆中市朱镇中心学校始建于1996年,地处阆中、南部两县交汇处,

系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20亩,在校学生约600余人,学校开设有幼儿教育,小学、初中教育,16个教学班,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中级教师18人,县、地骨干教师3名。近年来,学校完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修建了教学楼、教学综合楼、教师周转房,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学校争取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装备了标准的理、化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音乐室、美术室。

(1)发展优势

1、有一支战斗力强的学校领导班子,他们思想激进、工作踏实、团结协作。同时都在教学一线工作,有较熟悉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领导管理能力。

2、有一支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他们爱岗敬业、能吃苦耐劳,积极上进,特备是在新课改的今天,有很大一部分同志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岗位担当意识较强。

3、有一个安全舒适,极具现代气息,书香氛围浓郁的校园。

现在的朱镇中心学校,建有宽敞明亮的教学楼两栋,安全舒适,温馨的

教师住宅楼学生公寓,同时建起了干净整洁的师生膳食中心,具有浓郁幼儿氛围的幼儿园,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基本齐全,特别是校园开放式书架,书壁让学生读书随地可看,随手可取、随时可读。

(2)发展劣势

1、学校虽然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做了许多大量的工作,也让校园硬

件有了改善,但是目前还缺乏一些功能用房,缺乏教师集体办公室,也缺乏教研组和团、队办公室。新课改推行到今天,我校还不能达到每个班有班通设备。。

2、师资力量极为薄弱。学校缺乏学科领头人、缺乏名师和专家型教

师,甚至个别科任课教师配不齐。目前一些中年教师存在职业倦怠感,工作按部就班,得过且过现象较严重;一些青年教师参加工作不久,教学经验缺乏,教学业务能力差,自信心不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差,将目前的工作当成一种过渡职业。缺少教、研、学的科研氛围。

3、学生生源水平不容乐观。我校地处阆中市偏远的农村,又是两县

交界地带,现在由于农村人口大量往集镇和城市集结,导致生源严重流失。几乎每期以一个小班人数减少。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不扎实,行为习惯较差,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加之现在在家带孩子的多是年老体弱、多病的爷爷、婆婆,他们本来教育意识不强,对孩子的关注较少,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网络在很多时候就是一种形式,没有很好地协调。

4、学校办公经费运转困难。由于学校极力改善办学条件,导致建修

债务沉重,目前外债达两百余万元,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转;很多情况下教师正常外出学习、培训的经费都难以维持,影响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更新。

(3)发展机遇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通过立法加以强化;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教

育投入逐渐增长;教育成就未来,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接受并践之以行,民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进入新世纪以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为我国未来二十年的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多年来,中央和地方始终把教育摆在公共财政的突出位置予以重点保障,持续不断地加大教育投入。“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随着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有力支持,相信我国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即将来临。目前教育越来越多的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教育消费日趋增长,占家庭消费支出非常大的份额。

2、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我校也列入阆中市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我校将会迎来又一次发展机遇,除来自于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外,同时也将得到教育同行办学经验指导。

3、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将打破成绩为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这更将对学校提供适合做自己学校特色教育的空间和平台。 (4)面临挑战

1、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设施落后这是目前学校发展面临的显性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优秀骨干青年教师不断流向城区,同时目前我校师资队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年龄老化,二是知识老化,三是师资配备不到位。音、体、美等艺术专业教师十分缺乏;四是近年来毕业的一批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新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相当缺乏,工作稳定性差,五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缺乏。硬件设施相对落后。我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实验、电教仪器不完备,多媒体设备缺乏,学生计算机较少。

2、科学评价标准的严重缺失,家校教育合力难于形成,农村留守儿

童教育问题突出是学校发展面临的隐形挑战。目前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仍然是围绕着“分数”在运转,虽然素质教育已提了多年,并且很多学校也曾努力尝试过,但很多学校和教师迫于上级的“唯分论”考核及家长要求高分的主张不敢大张旗鼓地开展素质教育;很多家长观念陈旧,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他们认为家庭只提供衣食住行,满足孩子的温饱,而教书育人就完全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他

们分不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卫生及心理发展等状况令人担忧,同时也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二、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是校长基于“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办学理念,就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

(1)教育理想

教育是一项具有生命意义的事业,是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自由充分发展奠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理想”是始终关注人的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需要将“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作为一个基本的教育目标。以人为本的教育明确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幸福为本。人的成长、幸福、快乐是重要的教育目的,“以人为本,和谐自主,为孩子的幸福成长奠基”是我校的教育理念。

(2)办学目标:环境美、师资强、质量高、有特色 1、把校园建成师生幸福共同成长的乐园,幸福的家园,合理规划布局学习区,生活区、活动区。随时保持校园干净整洁,绿色幽静、书香浓郁。学校围墙、教学楼走廊、校园墙壁用开放式书架、书壁、书橱,师生的绘画、手工、书法作品进行装饰,充分展现校园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营造高雅的校园环境。

2、建立一支政治思想文明、工作作风过硬、基本功扎实、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教育书人的教师队伍,设立名师工作室奖励基金,培养校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良的好思想道德品质、社会公德,能合作,善合作;能生活、会生存;意志坚强,毅力持久,心态健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能学习、勤学习、会学习;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社会对学校的认同感高,家长信任,社会放心,学生信赖。

4、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教室门文化、墙壁文化、班级文化、走廊文化为载体,让学生处处能感悟生命、领略情感,不断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使校园文化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以团支部、少先队为龙头,突出学校德育;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发挥学生特长;深挖学校艺体教育内涵,创办学校艺体特色教育。

(3)育人目标 学会做人 学会生活 学会学习 学会创造

1、“学会做人”是以学生为本,充分发展个性,完善学生人格。

2、“学会生活”是指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

3、“学会学习”是指掌握学习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学会创造”是指学会研究、探索、实践、创造。

三、德育工作

学校要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以加强师德建设为保障,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每一位学生,创新德育载体,构建德育工作网络;坚持常规德育、主题德育、特色德育;以养成、礼仪教育为重点,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1、建立健全团、队组织机构,强化团队工作的履职尽责。落实团、队标志的佩带及学生会和班级监督岗工作,举行每周一的师生都参与的规范的升旗仪式,做到“仪式”、“主题教育”两落实,开播校园之音,在午餐和晚餐时段两次校园广播,开辟校园歌曲、校园新闻、美文欣赏等栏目。

2、每月开展一次德育主题班会,内容分别以“爱国”、“孝德”、“励志”、“勤俭”、“奉献”为主题。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落实班级“礼仪之星”、“爱心之星”、“文明之星”的评比活动,至少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会。每学期举行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收集、推广、推荐班主任工作成功案例和创新案例。认真落实“先进班级”和“文明寝室”的月评工作。

篇五:《灵通小学新课程改革中长期规划》

开县铁桥镇灵通中心小学

新课程实验改革中长期规划(2012-2022)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教材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

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稳妥地开展我校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

“构建四步教学法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把研究型学习引进我校教学,

教学将从单纯的接受转向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必然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善,促进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为学生独立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能促使教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促进学校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二、发展规划:

(一)长远发展规划(2012-2022)

1.研读课程标准,强化师资培训,改变教师教学行为。

2.深化教育科研,关注课程整合,变革学生学习方式。

3.挖掘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4.探索评价机制,优化评价方法,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二)近期发展规划(2012-2014)

1.每位教师对“四步教学法”理论把握到位,人人能运用“四步教学法”上

课,创造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通过对“四步教学法”的深入贯彻实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素

质教育!

2.以考核的形式督促每位教师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及内容,让每堂课

都能体现新课标的具体理念。

3.以课堂评价表为导向,规范教师的课堂从教行为,扎实搞好听评课工作,

为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作奠基石。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管理网络

1.建立课改领导小组,加强对课程改革的领导。每月召开1次工作会议,

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例会采用课改情况阶段分析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并规划和部署下阶段工作。

2.建立课改实验专题小组,加强实验的研究与实施。

3.学校每期召开家长座谈会,通过家访、家校联系册等形式,及时了解家

长对学校实施课改的意见和建议。

(二)深入学习,提升教育理念。

我们将结合学校实际继续抓好各学科的课程培训和教材培训。重视校本培

训和辐射培训及培训方式,按照“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织参与培训。通过培训,组织、指导教师深入学习、领会、解读新课程先进的教育理念及其精神实质。

1.教研培训。围绕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通过课例、案例等形式,创设情

境,引导教师在主体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理念和经验,以便大家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共同提高。

2.校本培训。组织全体教师通过理论学习、现场研讨、课题带动、读书论

坛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层次的实践培训,形成一批实施课改的骨干力量。

3.专家培训。聘请教育专家来校作课改专题讲座,促进教师对学科课程标

准的内化。

(三)教研领先,注重课程实践。

在教研组活动中,加强课改工作的研讨,教研活动有目标、有专题、有系

列。继续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渗透新课程教学理念,落实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完善评价体系。

1 加大新课程的实施力度,落实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1)抓实起始年级的新课程实施内容。

学校继续将新课程实施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通过典型引路,开展研

究活动,加大实施力度,不断总结经验,反思得失。新学期,一年级新课程实验小组要加强对学科标准的内化,在语文、数学、艺术、综合、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提高实效,积累经验,再辐射全校。

具体可实践为:

a、以起始年级课程改革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的教科研新局面,提高教育

教学研究水平;

b、开发以起始年级为起点的“小学名篇阅读欣赏与积累”和艺术为载体的

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凸现学校办学特色。

C、建立民主、多元、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校、教师的全面发展。

d、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以考试的形式督促每位教师扎实掌握学段目

标与内容。

(2)典型引路,扎实开展新课改实验

在继续抓实备课、上课、听课、评价和辅导改革的基础上,加强教研组的

管理,发挥其职能,实现新课程管理改革的重心转移,集中精力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我们根据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并推出四个层次的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措

施:

a、青年教师跟踪听课专门指导,促使青年教师早日入门;

b、青年教师为第一批新课程改革对象,积极推进四步教学法;

c、骨干教师率先研究,典型引路,专题研讨四步教学法;

d、邀请学科教学名师或专家来校上课示范,作专题辅导,为广大教师进行

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举行新课程课堂教学公开展示活动。

我们对青年教师还提出如下的具体要求:

a、每人在组内上一堂研究课,教研组开展循环式课堂实践研究,加强研讨;

b、每月汇报自已的研究体会;

c、每月组织1次专题性学习,形成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注意

青年教师与非青年教师同样应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d、每天一篇教学随笔。学校新课程实验组的负责人定期组织检查,听取汇

报,共同研究。每学期举行两次成果汇报活动。

E、课改领导小组每周听随堂课,及时指导课堂教学;

F、建立评比奖励制度,对课改实验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对非青年教师的具体要求是:

a、倡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整合教学内容,结合实情增、删、添、改,

充实教材、开放教材、超越教材,用足用好教材;

b、实行备课改革,开放教学资源,创造性的利用四步教学法上合格课。注

重教师课堂即时生成,课后反思的教学模式。

C、继续开展教研结合的主题性活动。教研组群策群力,集体策划、制订教

研专题,并形成计划。活动过程体现各环节的严密性。强化公开教学的课前互研与课后反思。

2.立足行动研究,实施拓展课程板块。

(1)积极开展以教师教育和教学改革为重点的研究和探索,结合课程改革

抓好课题研究,努力提高课程改革的科研水平,促进课程实施过程的优化。

(2)积极参与新课程背景下的拓展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制定校本以

“小学名篇阅读欣赏与积累”为内容的校本教材研究小组,逐步形成各年级较为完善的校本教材、教师的优秀教案或典型的教学案例实录汇编、教师的研究经验汇编和学生相关的作品集。

(3)学校将以艺术活动为载体,丰富新课程的拓展领域,挖掘一批特长教

师和学生,组建若干团队,进行有序地训练。并逐步加大团队建设和师资力量的培训力度,积极参与各类比赛,不断提高团队质量。

3、落实各项评价改革,促进师生主动发展

(1)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举办课改论坛,分层分类组织教师、教研组长

进行课改研讨活动,努力架构课改理念与具体教学行为之桥梁。

(2)积极探索并构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

例如:智能多元评价、智能展示评价、作品集评价、情感化评价。通过不同评价方式尝试综合评价学习过程的界限,发挥课程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制订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师自评、他评、

学生的各类评价表,把定量的精确评价和定性的模糊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学校课改工作中长期规划}.

教导处 2012.9

篇六:《学校发展中长期规划》

冷水滩区通化街小学办学水平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3年9月——2018年8月)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校教育面临着新的变革,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立足于创建学校品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加快学校自主发展步伐,促进学校持续、和谐、 健康、稳定地发展。特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冷水滩区通化街小学位于冷水滩城区中心,与永州老火车站、汽车站毗邻。交通十分便捷,校园面积8.4亩。现有在职教职工56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25人。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97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时时心系学生,事事以人为本,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本着“文明团结、博学进取、勤学苦练、求实创新”的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以“新课改”为重点的教研教改,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学校教师参加教育教学论文评比获国家级奖10人次,省级奖48人次,市区级奖280人次。课堂教学竞赛获省、市、区级奖36人次。

学校曾多次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区“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综治维稳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平安校园先进单位”“文明卫生先进单位”“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由于我校前身是一建公司子弟学校,校舍大多是六七十年代建成的,已严重老化,规划中的银象路将从我校校园中穿过。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在珍珠路第二公共汽车公司宿舍附近选址异地新建通化街小学。学校选址于2010年10月24日在市规划建设局第51次初审小组会议上通过,并经市政府主管领导批准,报市规划委员会审批。新建学校规划用地面积57.52亩,按42个教学班,1890名学生的规模设置,规划总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预算总投资3000余万元,预计2015年8月建成并招生开学。异地新建后的通化街小学将成为我区高标准的完全小学。

(二)发展优势

学校经过长期艰苦的发展,已初步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但因学校硬件及校园、校舍面积的有限制约一直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

1、在新课改背景下,“团结、合作、和谐、发展”已在学校教职工中形成共识,“学校在和谐中发展,教师在协作中进步,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

2、积极开展学校制度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及校本行动研究。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科研兴教、科研强校”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凸显了学校特色,提升了学校核心竞争力;

3、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常规化管理逐步走向过程化、具体化,校本研究走向正规化,教科研活动有机结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4、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已经形成。几年来,努力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承诺,着力打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广大教师积极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形成了我校教师独特的教风,从而提高了学校办学效益和质量。

5、课改实验加快了师资队伍建设的进程。课改,既使教师转变了教育理念,又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平台。广大教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并通过参加校本培训、校本研修、区市级以上教研活动和各种教学比赛,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 在近两年区级以上教研教改、优质课评比中,涌现了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年轻教师。

(三)面临问题

通过对以往工作的总结,确认了学校发展中蕴藏的潜在优势,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无视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与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的访谈、书面调查,我们发现以下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1、丰厚的校园文化尚未形成,品牌概念意识不强。

近些年来,在经历了对硬件设施与升学率的绝对追求后,学校的发展开始由粗放型发展向提升内涵型转变,这种转变要求我们立足于学校传统,高瞻远瞩把握未来,分析学校自身优势与不足,形成学校的个性化,打造学校品牌。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意识不强。在学校发展中,

形成了学生乐学、教师敬业的优良传统,学校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但没有充分发扬、利用,缺乏对文化积淀整合的创新意识。因此,学校没能够在充分把握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丰富的校园文化。

2、学校质量内涵的个性不鲜明

质量内涵应当由学校结合当地社区需要、经济发展需要、学生实际现状与发 展需要而提出,并不断改进,最终形成富有学校个性化特色。教育方针是国家对办学质量、办学方向等宏观层面的基本要求,它没有必要对学校的质量内涵做出详尽的规定。在以往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学校缺少这一方面的理性思考。

3、教育改革过程中学校引领作用的发挥不充分。

教育改革以来,学校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改革模式,积累办学经验,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学校并没有充分发挥深入研究探索、实验的功能,改革基本上是一种被动行为。实践证明,变革的实践产生新的理念,新的理念又将带来新的探索与变革,只有形成良好的理念与实践变革的互动关系,学校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

4、教师专业化发展不足。

随着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教育模式、育人方式呈现多样化,以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由于以前“应试”教育较为注重学科知识,忽视学生其它能力,以致于限制教师的发展。因此,很难适应今天的教育。只有突破以往教师专业结构,才能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

5、教师、学生素养的提升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

教师的责任心、课堂教学水平近几年虽有明显提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需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素养还应该进一步提升。学生没有完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一些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积极进取的动力。教师和学生的这些品质已远远不能够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

6、办学条件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亟待进一步改善

尽管近几年学校尽力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但与现代化小学相比明显落后,就是与城区里同类学校相比也已显劣势,既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又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如何争取加大投入力度,

使学校面貌能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是学校自身应该值得研究的问题。 通过现状分析,不难看出:尽管学校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但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在优势,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上述问题,是学校欲求进一步发展、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所应高度重视的。历史赋予了我们的责任,我们有义务努力去探索改革解决。

二、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和践行国家、省市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健全制度、规范管理、落实责任为主要内容,深入探究新形势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及策略和长效机制,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深入探讨新形势下学校民主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人本管理的新途征、新方法,着力解决学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我校内涵特色的发展路子。

三、目标理念

学校总体办学思想

坚持以“全面发展、三个面向、开拓创新”为指针,以教改为主线,突出基础教育、师资培训、教研教改、校本研修、德育教育,充分发挥全体职工的积极性,综合治理,协调发展。

发展总目标: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