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体裁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十三五”发展纲要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十三五”发展纲要

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十三五”发展纲要


篇一:《湖南省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大纲》

湖南省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大纲

(征求意见稿)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

2014年12月

目 录

一、发展现状…………………………………………………1

二、发展要求…………………………………………………5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8

(一)指导思想……………………………………………8

(二)基本原则……………………………………………8

(三)发展目标…………………………………………10

四、主要任务………………………………………………13

(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3

(二)切实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14

(三)着力提升公共客运服务水平………………………1 5

(四)积极促进现代物流发展……………………………17

(五)强化交通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发展…………………1 8

(六)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发展…………………1 8

(七)增强交通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19

(八)全面深化交通运输领域各项改革…………………20

五、政策措施…………………………………………………22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协调机制……………………22

(二)坚持科技引领,实现可持续发展…………………22

(三)拓展投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保障能力……………23

(四)加强互联互通,提升湖南区位优势………………24

(五)强化人才保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24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交通运输行业认真贯彻《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力实施《湖南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四化两型’’宏伟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着力统筹区域布局,调整交通结构,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升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绿色、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为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总战略,实现“两个加快、两个率先”宏伟目标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一是公路交通建设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到“十二五”末,全省公路总里程预计将达到24万公里,全省以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路网布局更趋优化,路网结构更趋合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预计达到5781公里,“五纵六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构成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高速公路网络,长株潭城市群形成半小时高速通勤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形成1个半小时高速经济圈,全省形成以长沙为中心的4小时高速交通圈,

与周边的湖北、江西、广东、广西、贵州、重庆实现高速公路连通。高速公路服务区面貌焕然一新,ETC全面推广,联网收费工程基本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全面加快推进,新改建里程1万公里以上,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14000公里,占普通国省道总里程35%,其中,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x x公里,占普通国道总里程x x%,基本形成与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网络相衔接,便捷联接港站枢纽,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国省干线公路网络。农村公路建设里程3.8万公里,实现100%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枢纽站场及现代物流业发展和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站场建设加快推进,建成了一批集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中转换乘功能于一体、具有示范效果的综合客运枢纽,建成一批二级及以上汽车客、货运站、农村客运站和农村客运招呼站。

二是水运建设成效明显,内河运输能力逐步提高。到“十二五”末,航道总里程11968公里,其中1000吨级及以上航道达到700公里,1000吨级及以上港口泊位达到107个,基本形成以洞庭湖为龙头,长江、湘江、沅水干流为依托,岳阳港、长沙港等主要港口为节点的内河水运体系。

三是运输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客货运输量持续增长。“十二五”末,全省民用车辆拥有量将达到1100万辆,其中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551万辆,分别比“十一五”增加6 2%、

125%,公路营运大型客车、专用货车比例显著增加,成为推动公路运输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公路客运量、货运量分别达到21.7亿人和23.7亿吨,与“十一五"末相比,分别提升了46.6%、85.2%。内河高等级航道通航水域船型标准化率达到50%,机动运输船将达到8600船、驳船60艘,水路客运量、货运量分别达到1818万人、24746万吨,与“十一五”末相比,分别提升了97.8%、56.5%。

四是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十二五”期,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一大批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交通工程建设。“两型”交通建设成效明显,长湘高速公路成为交通运输部首个以“两型”为主要内容的科技示范工程。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信息化重大工程和试点示范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全省建成省、市道路运输信息中心15个,建成了数字会议室、智慧交通指挥中心、办公电脑桌面、京港澳高速公路通道(湖南临长段)恶劣气象条件下安全运行保障技术示范工程、湖南省渡口客船港区泊位视频监控系统。

五是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绿色交通建设成果显著。按照交通运输部《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我省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全面推进节能评价报告制度。与2010年相比,公路营运车辆和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CO2排放将分别下降6.0%、6.2%和8.0%、9.0%。环

篇二:《十三五突发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十三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1 序言

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是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提高应对各种风险和突发事件能力的根本所在,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建设“四个XX”的重要保证。

1.1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XX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XX省“十三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XX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编制本规划。

1.2 规划范围

本规划根据突发事件的分类,按照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及应急保障等应急管理工作主要环节,结合我市实际,统筹规划“十三五”应急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1.3 规划定位

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要求,全面落实中、省有关应急体系建设的部署,在不改变现有部门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和整

合各地、各行业应急信息、队伍、装备和物资等现有存量资源,统一规划应急体系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和重点建设项目,着力解决涉及全局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2 应急体系现状与面临形势

2.1 现有工作基础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从无到有,逐渐加强,全市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明显增强。

2.1.1 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

到“十二五”末,全市共编制各级各类预案5000余件,基本形成以总体预案为纲、专项预案为线、部门和基层预案为支撑,纵向贯通行政机关和各类组织、横向覆盖社会各层面的应急预案体系;各级各部门组织开展了多次各类应急演练活动。预案编制、演练、管理和评估工作针对性、操作性不断增强。

2.1.2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初步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形成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成立了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应急值守、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市直有关部门强化了防汛抗旱、森林消防、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等专业机构应急指挥与协调职能;3县2区均成立了领导

机构和办事机构,初步形成了市县(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积极探索建立隐患排查、监测预警、信息传递、舆论引导、快速响应、应急联动、善后处置等机制,突发事件的防范应对和处置效率明显提高。

2.1.3 应急队伍初具规模

建立了市、县(区)、园区和乡镇(街道)三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形成了以公安、消防、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防汛抗旱、抢险救灾、森林防火、通信保障、医疗卫生、动物疫情以及生物灾害处置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

2.1.4 应急物资保障能力逐步加强

建立了应急资源数据库,医疗卫生、电力燃气、工程建设等专业技术人员36类546人,防汛抢险、电力抢险、工程抢险、安全生产等应急救援队伍12类111支4023人,食品、砂石、医药等应急物资生产企业6类64家,防汛抢险、交通运输等应急物资设备11类,避灾避险场所103处等,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更新。市、县(区)民政部门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基本建成,商务、住建、交运、经信等部门建立了“以民备储、以商备储、以产备储”的应急物资供应制度。

2.1.5 监测预警能力逐步提升

加强了防汛抗旱、植物病虫害、交通运输等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监测网络日趋完善。江河洪水预报提前15小时发布、

准确率达80%以上;暴雨、大风、冰雹、寒潮、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短期预报准确率快速提高,预报时效提前1—3天;全市道路干线客运、危化品和集装箱车辆全部纳入GPS监控。政府组织协调、部门分工负责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初步形成。

2.1.6 信息报送网络进一步健全

制定了《应急值守工作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规定》、《自然灾害灾情报送规范》,促进应急值守工作制度化、信息报送规范化。整合110、119、120等平台资源快速收集信息,以市直部门延伸到基层的信息网络快速核实信息,以新闻媒体为补充捕捉信息,以各级政府应急办和职能部门为主渠道全面汇总信息。启用应急信息指挥平台,通过手机短信、电话会议等形式,实现了突发事件信息、应急指令多方、同步、快速发送。

2.1.7 宣传教育广泛开展

将应急管理纳入了市委中心学习组课题和全市公务员及各级领导干部培训范畴,举办了骨干培训班和公务员《突发事件应对法》全员考试;举办了县区科级领导干部、新提拔科级干部、应急志愿者应急管理知识专题讲座;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干部全部参加了1次以上省级培训。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短信等渠道及组织干部进村入户的方式广泛、深入宣传防灾避险等相关知识。以“5.12”防灾减灾日和安全生产等活动月、活动日主题宣传活动为契机,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大力宣传普及《突发事件应对法》,开展各类群众

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进应急管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安全管理和应急防护知识、防范意识、自救互救能力明显提升。

2.2 薄弱环节

2.2.1 体制机制建设力度不够

部分县(区)和市直部门依然存在机构不健全、编制不明确、职责不清晰、人员不到位等问题,不能有效履行应急值守、信息汇总、综合协调职能,不能很好发挥运转枢纽的作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常态管理存在脱节现象,部门之间、条块之间以及预防与处置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基层应急管理力量比较薄弱,资金缺乏,不适应新形势下应急管理工作新要求。

2.2.2 监测预警能力亟待加强

地理信息、道路交通、气象水文等应急基础公共数据不能共享,一些领域监测手段落后、设备老化,网点、密度不够,缺少移动监测预警系统,快速应急监测能力差,综合预警能力亟待加强。

2.2.3 专业应急队伍力量薄弱

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数量不足,布局不尽合理,大型、特种和先进装备缺乏;专业培训演练基础条件欠缺,培训演练不够,与实战需要存在较大差距。远程快速拉动和联动能力较差,现场处置能力亟待增强。

2.2.4 应急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篇三:《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十三五”发展纲要}.

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二O一六年一月

“十三五”是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交通运输发展必须坚持以“四个全面”为统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先行官”要求,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水平。标准化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技术性基础工作,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在服务、支撑和引领行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统筹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改革,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标准化水平,制定本规划。

规划编制以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精神为指导,依据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和《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按照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明确了“十三五”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了管理制度机制建设、强制性标准制修订、推荐性标准制修订、标准国际化、标准实施、计量体系建设、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督、标准化基础能力建设八个方面主要任务,指导“十三五”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

一、现状与形势 ................................... 1

(一)发展基础 .................................... 1

(二)形势要求 .................................... 2

二、总体思路 ..................................... 4

(一)指导思想 .................................... 4

(二)基本原则 .................................... 4

(三)发展目标 .................................... 5

三、重点任务 ..................................... 8

(一)管理制度机制建设 ............................ 8

(二)强制性标准制修订 ............................ 8

(三)推荐性标准制修订 ........................... 10

(四)标准国际化 ................................. 15

(五)标准实施 ................................... 15

(六)计量体系建设 ............................... 16{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十三五”发展纲要}.

(七)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督 ................... 17

(八)标准化基础能力建设 ......................... 18

四、保障措施 .................................... 19

(一)加强规划实施组织领导 ....................... 19

(二)完善协调推进机制 ........................... 19

(三)建立多元化资金渠道 ......................... 20

(四)加强标准化宣传 ............................. 20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深入贯彻国家和行业标准化工作战略部署,在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面促进了交通运输业持续快速发展。

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成立了交通运输部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导交通运输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统筹协调衔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标准和重大事项。构建了26个覆盖交通运输主要领域的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凝聚了一大批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人才队伍。制定了较为全面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领域的标准化管理制度,为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技术标准体系,发布了综合交通运输、交通物流、信息化、工程建设、道路运输、城市客运等重点标准体系。在高速铁路、公路工程、水运工程、城市客运、运输服务、邮政快递、安全应急、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大急需标准的制修订,现行有效标准达到3200余项,满足了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质量保障体系得到加强。在工程建设资质管理、项目审查、质量监督、工程验收等环节,通过标准实施效果评估、

工程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手段,强化了现行有效标准实施。发布了重点监督管理产品目录,连续多年对道路沥青、公路护栏、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设备、北斗导航车载终端等重点产品开展了质量监督抽查。成立了国家道路与桥梁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国家水运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和国家船舶舱容积计量站等,初步形成了行业计量量传溯源体系。

标准国际化工作得到推进。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标准化活动,主持制定国际标准20余项。组织编译出版110余本交通运输标准规范外文版,并在海外工程项目中使用,推进了交通运输标准“走出去”。组织编译出版《国外道路最新技术与标准规范译丛》,为国内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规范提供了重要样本。

但是,与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和行业发展需求相比,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行业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二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标准总量、质量尚不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综合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急需加快。三是标准实施监督机制有待完善。四是标准化人才队伍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经费保障有待落实。

(二)形势要求。

“十三五”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

篇四:《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行业首部标准化专项规划《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简称《标准化规划》),立足大交通视角编制,涵盖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各种运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