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孩子作文


篇一:《大山里的孩子观后感》

大山里的孩子观后感

今天,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了电影《大山里的孩子》。

电影主要讲述了因为想念爸爸妈妈,赵老师知道后借给他们手机打电话。二丫抢着要打,哥哥大壮劝她最后再打。可是,打到他们两个这里正好欠费了。二丫为此很生气,于是大壮就想自己去买一部手机。大壮喊了小宝和刘根来凑钱,可连一百元都没凑够。怎么办呢?于是,他们决定去挖药材赚钱,然后拿到路上去卖;药材太少,又找了几个小伙伴一起来挖。钱总算是凑够了,可赵老师在这时突然病了。

为了救老师,孩子们救把买手机的钱给赵老师治病,但是却不够,他们只好上街乞讨。孩子们的事被报道后,感动了社会,医院也决定给赵老师免去治疗费,并退给孩子们买手机的钱。电影的最后,希望小学建成了,孩子们也如愿以偿的买上了手机。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的落下了眼泪:当孩子们因为能够给父母打电话而高兴的时候;当二丫追着即将走的妈妈想留住她的时候,当赵老师病了孩子们为赵老师乞讨的时候……留守儿童的愿望并不是可以荣华富贵,而是亲人都在身边,可以好好的上学啊。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宠着,天天可以高高兴兴的坐着车上学,想要什么节要什么,这正是留守儿童梦寐以求的啊!

可我们竟然还不知足,整天嫌这个不好嫌那个不好,还讨厌上学、不想上学,甚至逃学。想到这儿,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篇二:《把爱传递给大山里的孩子.docx 廖媛媛》

把爱传递给大山里的孩子 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有梦。

这个梦,可大可小。大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小到希望拥有一个简单平凡的幸福家庭。但梦想是没有伟大与平庸之分的。无论什么样的梦想,都是圣神的;拥有梦想的人,都是幸福的。 人民有梦,国家更应有梦。

2013年春天的两会,因为梦想变得飞扬热烈,因为梦想变得无比厚重。而“中国梦”在十八大以后成为了时下的热点词汇。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梦概括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求探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人民的梦!

在我心中也有一个梦,那就是: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回到家乡支教。这是我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不曾改变的理想,梦想着有一天自己可以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用幽默风趣的话语引导山里的孩子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做一根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这个梦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说,或许只是沧海一栗,但对于我来说,这个梦是伟大而且神圣的,是我毕生为其不懈奋斗的目标。

最先了解到“支教”,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里转来了一位支教老师,她姓李。那几年,她是我们全校师生心目中最美

的“天使姐姐”。因为她的到来,让山区的教育拨开云雾见太阳!以往像我们这样的山区学校,每年能考上县里好一点的初中的人数几乎为零,可她来了以后,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鲜有趣的知识和乐趣,学校的升学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从刚开始的几个、到几十个、直至更多„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也给我们带来了梦想。有一堂作文课,老师要求我们写“我的梦想”,我记得我写的作文还被老师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了呢,其中一段是这样的:我有一个梦想,我想做一名教师,做一名像李老师一样的教师,到许多像我们这样贫困的山区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小朋友,给他们带去知识和快乐。那个时候,我并不能完全理解“支教”这个词的深层涵义,一切只因为我心中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早些学有所成,走上讲台,让所有像我一样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 为了能够完成自己的梦想,初中毕业后,我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地放弃了可以继续升普高的机会,选择了现在的中职学校就读学前教育专业。一方面,我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条件拮据,继续上普高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另一方面,就读职业高中不仅可以学到一技之长,早日圆自己的支教梦,而且国家还为每一位中职学生提供了每月150元的生活补助,当得知国家有这些政策时,我毫不犹豫地就报了名。现在,我已经是一名高二的学生了,我正朝着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努力着,我想通过成人高考靠上大学,实现当老师的梦想。而这一切,不为什么,只为了最初的梦想:无论如何,我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学习;无论如何,我都要做一

个好人,做一个有上进心的人,像李老师一样,去帮助别人,努力改变贫穷的生活和命运!

当我看到徐本禹的故事时,更加坚定了我想去支教的梦想。徐本禹,被评为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从一个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去贵州贫困山区支教的大学生,到“感动中国”人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是一种生活,这句话的意义。他说:“我选择去贵州支教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希望去帮助贵州山区的孩子们,圆自己的一个支教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他还说到:“我希望能有更多本科毕业的生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哪怕只是抽出一年的时间,支教期间虽然会失去一些东西,比如说学习时间、回报家人的机会等,但自己所得到的要远远大于所失去的。在这里我们能收获在城市中无法的幸福与感动,贵州艰苦的生活条件也磨练了我的意志,我相信,以后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都会更加从容的面对,支教的经历也让我更加了解我国西部农村的现状,让我对农民多了一层感情,对国家多了一份热爱!”

是啊!奉献社会,并不是只有伟大的人才能做到,所谓“真水无香”许多真正伟大的人跟我们一样,都是平平凡凡的人。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长时间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取得优异成绩,并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赞许的人都称的上是楷模和榜样! 就让我们把自己的视角放远一些,进入偏远的山区,那里的孩子除了教学环境很是简陋以外,教学设施更是稀少,而且山里的孩{大山里的孩子作文}.

子们有的衣着依旧褴褛,有的一天依旧保持吃早、晚两餐。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山区里的孩子虽然教学条件无法跟大城市的孩子相提并论,但学习起来却一点也不比城市里的孩子差劲儿,当你问及她们有什么梦想的时候,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考上县里最好中学,以后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从2003年开始,团中央开始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号召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除此之外,有些省份也有自己的志愿服务项目。大学生除了可以从事支教外,还可以支农、支医和扶贫等志愿服务。所有的这些都给了大学生们提供了实现个人价值的大好舞台。

我想去山区支教,其实并不是非得说出个什么意义,很多人对我说:你别去了,去了又不能改变什么。但是,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总得有人去做,比如去山区支教,给他们带去尽可能带去的知识,也许这并不能改变他们的现状,不过,我们最起码点燃了第一把火,可能哪天,星星之火也就燎原了!也或者,我们最起码给了他们梦想。

我似乎看到,义务教育全部免费的理想在实现,农村教育的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教育现代化、读大学的孩子越来越多„„我国教育任重道远,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实施,贫困山区上学难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所以,我期待着、期待着我国教育更加灿烂的明天!

篇三:《大山里的孩子心向党》

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校园文化类

大山里的孩子心向党

——庆祝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中心小学 孙若斌 包英华

【活动设计】

一、活动背景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的日子。90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带领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汶川的灾后的重建,无不昭示着党的正确领导。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走向胜利的历史。

二、活动目的

为了激发全体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民主精神,增强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校园内唱响时代的主旋律,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我校开展了“大山里的孩子心向党”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重温党的奋斗历史,热情讴歌党的丰功伟绩,进一步激励全校师生坚定理想和信念,更加拥护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三、活动目标

1、缅怀家乡的革命先烈,重温党成长的光辉历程。了解在中国共产的正确领导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坚定理想和信念,树立

“心向党,跟党走”的雄心。

2、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我们伟大的党。

四、活动安排

1、聘请县关工委常务秘书长张吉有老人作“光辉的旗帜指航程”专题报告。

2、在4至6年学生中,广泛开展《光辉的旗帜》读书征文活动。

3、开展“缅怀家乡的先烈”教育活动。

4、举办“师生美术作品展”、“班级手抄小报展”。

5、开展“永远的旗帜 光辉的历程”大型文艺汇演活动。

6、开展 第二届“爱祖国 爱家乡”演讲比赛。

【活动实录】

活动一:张吉有老人作“光辉的旗帜指航程”专题报告。

设计意图:

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增强他们对党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通过报告活动,感染教育学生,使他们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能珍惜现在美好的学习时光,激发他们从小刻苦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1、活动主题:了解党的辉煌历程,坚定信念跟党走。

2、活动时间:2011年3月

3、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4、参加对象:学校全体师生{大山里的孩子作文}.

5、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光辉旗帜指航程” 报告提纲:

第一部分:敢叫日月换新天

1.浴血奋战奠基开国

2.艰苦奋斗创业建国

3.改革开放科学兴国

第二部分:鉴往知今兴大业

第三部分:坚定信念跟党走{大山里的孩子作文}.

6、活动图片:

图左:张吉有老人 张老正在作报告

活动二:开展《光辉的旗帜》读书征文活动

设计意图:

以读《光辉的旗帜》这本书为纽带,面向学校和家庭,组织师生同读、老少同读,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小学生对党史的了解。

1、 参加对象:三至六年学生

2、 活动时间:2011年3月{大山里的孩子作文}.

3、 活动主题:重温党史,人人争做五好小公民

4、 活动要求:

⑴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光辉的旗帜》读书故事会,讲党的

革命斗争史和改革开放的成就。提升小学生的思想境界,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争做五好小公民。

⑵在开展读书活动的同时,每名学生完成一篇读书征文,活

动结束后,以班级为单位,上交读书征文,学校组织评奖。优秀征文,将代表学校,参加县教育局关工委组织的征文比赛。

5、附学生参加全国读书征文比赛的获奖作文:

春日暖阳

三月五日是学雷锋活动日,早上八点,辅导员包老师带着我们4至6年的20名学生代表,到镇里的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

初春,天气有了暖意,田野里泥土滋润,路旁的杨柳枝条泛出青绿,芽苞饱胀得就要萌发出嫩芽了。鲜红的队旗,给寂静的早晨增添了无限生机。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行程,我们来到了距离上夹河镇大约10里的周家沟敬老院。一进大门,我们就看见几个老人正坐在窗前的台阶上晒太阳。大家向老人们问过好,就进屋忙碌起来,有的扫地,有的擦

桌,有的收拾房间,有的帮老人洗脸梳

头„„不一会,房间就打扫好了。我们又

来到院子,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劳动

过后,我们把老人们搀扶到屋外,让他们

端坐在排列整齐的椅子上。我们把各自带来的礼物——桔子、苹果、

瓜子、花生、糖果糕点等,送给老人品尝。老人捧着我们送的东西,脸上的皱纹也似乎舒展了许多。

接着我们为这些老人们表演了一些我们自己编排的节目。该轮到我们表演了,我和张璐璐还有吴旭三个人来了一首小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博得大家热烈的掌声。虽然几个聋哑老人听不见我们的歌声,也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一定是感到我们天真可爱

吧!

最后,我们全体队员表演了大合

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

歌表达了我们共同的心声——是的,

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这些饱经风霜

的孤寡老人幸福的的今天,又怎么会有我们少先队员幸福的今天?这首歌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我们就要离开敬老院了,看到老人们依旧沉浸在喜悦之中,他们沐浴着春日暖阳,笑得是那样的灿烂„„

五年二班 杨宇鑫

房子变奏曲

2005年的春天,在爸爸和妈妈的共同努力下,我家的三间大瓦房终于落成。

上梁庆典那天,我家摆了几桌酒席,准备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

篇四:《山里娃的三段式作文浅谈》

山里娃的三段式作文浅谈

摘要:山里的孩子们,受当地发展的影响,知识面比较窄,对新鲜事物的认知程度较低,语文基础也相对较差,少数民族的汉语水平较低,而作文是需要学生熟练的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心中情感的一种方式,非常考验一个学生的知识积累,以及语文的综合能力,大部分山里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写作能力方面比较薄弱,害怕写作文,老师的作文教学经验也普遍较低,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长期无法提高。本文主要总结了三段式作文教学法在山里的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方法。

关键词:山里娃 小学作文教育 三段式作文教学法,少数民族

一.三段式教学法的意义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把“三段式”理解为开头、中间、结尾。在古代就有古人总结出写文章的要点,即为凤头、猪肚、豹尾。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部一样惊艳漂亮;中间要像猪的肚子饱满充实;结尾要像猎豹尾巴一样强健有力,这种写作的模式非常适合小学生,结构清晰明确,比较容易驾驭,因为他们刚开始练习写作,不太可能有太多的写作技巧及方法,一切从简,反而是最适合他们的写作方法。“三段式”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既简单,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内心想法的一种捷径。

考虑到少数民族的汉语基础较差,写作时,内容复杂时很难准确的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所以我们采用三段式作文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将三个大段的内容概括总结出几种不同的模板,让学生写作时对结构层次上有着明确的安排,这样有利于写作初期的训练,既能使文章严谨,又能紧扣主题。

二.三段式教学的方法

完事开头难,要想有一个好的开始,要做好前面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挑选学生容易下手的题材进行命题,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学生更是这样,所选的题目完全不在学生平时积累知识的范围内,会让学生无从下手,进而失去写作的信心以及乐趣。所以在每次写作前,最好由老师有目的性的组织学生进行生活观察,发挥山里孩子的优势,与大自然近距离的接触,山里的有些事物是城市里看不到的,例如美丽的田园风光、花草树木、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还有各个季节里,人们劳作的身影,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们去细心观察,用心感悟,让他们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事物。这样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扩充课外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写作前就激发对写作的兴趣,从被动的“要我写”变成主动的“我要写”。有了写作素材后,还需要了解如何运用这些素材,组织成书面上的语言,才能写出好的文章。由于山里的教学资源有限,家长很难再花额外的钱去买写作方面的相关书籍给学生们学习,所以要好好利用课本中的文章进行训练,让学生充分的吸取和了解课本内容,并认真练习单元训练中的类似课文的教学题目。只有将知识技巧和材料素材相互结合起来,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好文章自然就写出来了。

1.准备好写什么内容后,就要写文章的开头了。开头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引导全文性的的开头,带有全文总结以及引导的作用;另一种方法是把题目中的关键词融进第一段开头,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学生偏题、跑题。

2.文章的中段要丰富饱满,这里可以做一系列的练习。

(1)添枝加叶

尽量让你的句子中穿插多一些的修饰词和一些定语。例如:老师穿西服。改成:今天老师在课堂上穿了一件黑色的西服,显得整个人非常英俊挺拔。第一句只有主干,没有任何修饰的枝叶,第二句就把整个人的打扮比较形象的表现了出来。

(2)扩展情节

多写一些谈话的内容,动作,表情,以及心理活动,这样可以让作文的内容更加的丰富。例如:我接过50分的考试试卷,回到座位上。改成:我忐忑不安的去拿自己的考试卷子,那个分数直接刺进我的心上,50分的试卷让我既熟悉又陌生,脑子里一片空白,失了魂一样走到自己的座位上。

(3)句式变化

过多的陈述句,会显得作文枯燥乏味,多一些反问句,设问句可以加强语气,让文章显得更加有“力度”。例如:我们要把失败的痛苦转化成动力,推进我们前行。改成:我们为什么不把失败的痛苦转化成动力,来推进我们前行呢?

3.最后的结尾段也非常重要,结尾的笔法要简结明了,突出主题。例如采用收尾呼应的方法,可以使主题在结尾再次强调,并照应开头,使文章的主旨更加突出。还可以采用一些号召性的语言,表露自己的心声。多采用排比句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的突出中心。{大山里的孩子作文}.

三.培养写作文的好习惯

1.多次修改作文

好的文章绝不是一次就能完整的写下来的,完成一篇文章后,修改是必须的。教师的指点非常重要,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教会学生在第一次写作后先自己修改一次,然后尽量去找老师面批,通过老师的指点,再修改一次。可以从多个角度,多方面内容修改自己的文章,可以从一个词到一整段的修改。经过多次修改的作文,一定会比第一次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作文优秀很多,长期以此,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2.多收藏作文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