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活动风险评估程序


第一篇、大型活动风险评估

赛事活动风险评估程序

2009年2月第19卷第工期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ofShanghaiPoliceCollege

Feb.,2009V01.19

No.1

论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共安全的风险评估

杨鸣钱晓群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上海200137;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上海200090)

要: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但短时间内人员的高度集中和

流动也容易引起交通堵塞、拥挤、踩踏以及遭受恐怖袭击等方面的公共安全风险。为此,应当通过规范评估主体、标准、程序以及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等途径完善我国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关键词: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D6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750{2009101—0056一(06)大型活动能汇聚更大的客源流、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基于这个功能,大型群众性活动日趋频繁,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各种活动纷至踏来。仅2007年,经公安机关审批许可,全国共举办庙会、灯会、焰火晚会、演唱会、展览会等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1.4万余场次,参与人员近3亿人次。

2.规模化

由于大型活动的影响力往往与规模成正比,因此,主办者都尽可能营造声势。目前,大型活动参加的人员少则数千人,多则数万人;活动项目多达十几个或几十个,地点多且分布广,有时几个项目同时在不同的地点展开。如2006年上海旅游节共有近50项产品,在9月16日至10月6日短短的21天内,共吸引了800余万市民游客的参与。

3.社会化

大型群众性活动社会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参与度。大型群众性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体现了很强的包容性,如上海服装节、旅游节等,既是民众的欢乐节,又是企业的展示会;既是借助新闻传媒对外宣传的良好契机,又是对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验。上至政府各个部门,下至普通的市民群众,都与大型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是社会的关注度。大型活动的主办方总是希望扩大影响,争取大型活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所

近年来,我国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举办越来越频繁,据统计,最近五年,我国年均举行的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为1.4万余场次。大型群众性活动由于规模大、人员多、物资集中等特点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问题,如踩踏、火灾等事故,还容易受到违法犯罪的侵害甚至恐怖活动的袭击。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将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在社会治安形势趋于复杂的情况下,做好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有利于规避和化解风险,保证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

一、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特点与风险

(一)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特点

根据国务院2007年颁布实施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所谓大型群众性活动,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下列活动:(一)体育比赛活动;(二)演唱会、音乐会等文艺演出活动;(三)展览展销等活动;(四)游园、灯会、庙会、花会、焰火晚会等活动;(五)人才招聘会、现场开奖的彩票销售等活动。根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影剧院、音乐厅、公园、娱乐场所等在其日常业务范围内举办的活动,不属于大型群众性活动。近年来,大型群众性活动日益成为提升举办地的形象和知名度、激发地区经济活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经常化

收稿日期:2008一09—02

责任编辑:何银松

作者简介:杨鸣,男,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业务部副教授;钱晓群,男,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干部。一56—

万方数据

以一些大型活动往往会受到群众的普遍关心、舆论媒体的广泛关注。

(二)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共安全的风险因素风险是指在一定情况下,某一负面事件出现的概率,它具有客观性、突发性、损害性、不确定性和扩散性等特征。这里所说的风险因素是指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面临的可能或者现实的影响公共安全的危险。风险不是空穴来风的,它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源于对以往事件的回溯,从而发现潜在的危险。据统计,1983年至2004年期间,我国在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中共发生伤亡事故37起,686人死亡。1376人受伤。其中,建筑设施坍塌事故6起,占16.21%;疏散通道、灯光照明等不符合要求引发事故8起,占21.62%;天气因素引起人员摔倒事故2起。占5.4%;观众数量失控,组织工作疏忽等造成拥挤踩踏事故18起,占48.64%;体育赛事发生骚乱3起。占8.1%。¨1二是基于对举办时周边治安情势的研判,从而预测风险。如美国发生“9・11事件”以后,针对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恐怖风险就陡然增加了。

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共安全的风险因素可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如根据风险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治安灾害事故、自然灾害事故等风险;根据风险的源头,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根据风险所侵害的对象,可分为人员伤亡性风险和物质损失性风险等。笔者从便于分析、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角度出发,将大型群体性活动的风险因素,大致分为公众聚集隐含的风险因素、管理方面的风险因素和环境方面的风险因素三个方面。

1.公众聚集隐含的风险因素

人群集合的一些固有特征本身就带有风险因素。一是人群短时间内高度集中。大型群众性活动使得活动举办场所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人群,人员在举办场所内及周边在时间上都呈现出一定的集中性。在场地的不同区域,人员分布也处于不均匀状态,如展览会人员主要集中于展台,游园活动中吸引游人的是具有特色的园区或者活动地。高度集中的人群将会引发活动期间服务设施、活动组织管理的不足,降低活动的效能。同时,人群的拥挤降低了人们对随身携带财物的防范能力,易发生财物受损或遗失,也给违法犯罪分子实施不法侵害造成可乘之机。二是参与人员构成复杂。尤其是庙会、灯会、游园这类活动,参与者既有青年、老年,也有儿童,他们对风险的认知、防护知识和能力有很大不同;活动参与者的职业、社会层面、兴趣、爱好等一般差异较大,群体习惯和文化理念不同,在活动期间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不尽一致。主体的复杂性也

万方数据

使得个体与群体之间存在诸多潜在矛盾,导致安全隐患的多来源性。三是人群的难以控制。大型活动的人群规模、人员组成等虽然可以估测,但由于影响因素多、关系复杂,实际人员数量、到场时间等仍难以预测。尤其是对于那种没有固定座位,不需要按票入座的活动(如庙会、展览、游园会等),往往出现远超出人数预期的情况。另外,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参与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彼此之间互不相识,受到现场气氛的影响,人们的情绪会互相感染,而匿名和从众的社会心理更容易使群体行为趋同,如主办者不能及时调整现场气氛,极易造成因活动参与者的情绪失控而酿成诸如踩踏等群死群伤事件。四是人群聚集对风险有扩大效应。大型社会活动中可能发生事故如火灾、爆炸等不是因为人群聚集所引发的事故或灾害,可称之为一般原发性事故。原发事故发生后,聚集的人群会对其产生扩大影响。例如当演唱会、体育比赛中的看台因建筑设计、结构或材料等原因倒塌后,引起观众的惊慌和拥挤。从而使看台的裂隙进一步增大而压伤更多的人。或者导致有人被汹涌的人流踏伤,使原发性事故的危害范围扩大和危害程度加深。

2.管理缺失导致的风险因素

所谓管理缺失导致的风险因素,主要是指由于活动主办方或承办方的管理疏忽、失误等发生看台坍塌、人群踩踏、烟花伤人、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特种设备事故等突发事件的风险。出现较多的情形有:一是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中集群行为的规律了解不透。人群密集和无序流动是大型群众性活动最大的风险。主办方如果认识不足或者经验不够,就可能因密集的人群及其带来的无序流动造成挤压、踩踏事件。如2006年8月6日上午,位于江苏省常州市中心的人力资源市场举行“援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专场招聘会”,285个岗位吸引了超过2000人的求职者。由于场地狭小拥挤,在上午8点45分开门的一刹那。发生了拥挤踩踏事件,导致11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住院治疗。[21二是管理疏忽。管理疏忽是指主办方未能考虑周密而形成的隐患。大型群众性活动对场地、设施、设备、器材等有很高的要求,主办者要确保场地不仅要满足人们活动的需要,还要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和应急通道,要保证设施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的安全性,广播、音响、灯光等设备要确保充足、完好。为此,主办部门要加强检查管理,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事故。三是管理的失误。管理失误是指主办方判断失误、措施失当所带来的风险。大型群众性活动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某些管理细节的失误,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公共安全隐患。如商品促销或文艺演出时,就可能因为不能满足参与者的

一57—

需求而引起与主办方的冲突,甚至发生拥挤、踩踏、斗殴等事件。

3.因环境而形成的风险因素

如果说人群自身的因素和管理因素是主观方面的风险因素,那么环境就是客观方面的因素。因环境而形成的风险因素主要有:

(1)自然因素。这是指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期间,所发生的暴雨、洪水、台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导致的风险。如2002年9月14日上海旅游节开幕式当天,突如其来的大雨造成在南京路步行街举办的开幕大狂欢电源总控制器短路,使全场灯光和音响不能使用,活动被迫延期举行,造成主办方(黄浦区人民政府)和承办方(波兰商人马列克)在社会影响和财产方面的重大损失。【3’

(2)交通因素。大型群众性活动的顺利举行有赖于场所外交通的顺畅。若举办地点的交通堵塞,人群滞留,不仅影响了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正常进行,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成为影响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共安全的风险因素。

(3)周边治安环境。周边治安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型群众性活动开展的质量。若周围治安状况良好,社区人员积极支持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开展,给活动提供各种方便,比如场地、后勤保障等,这会极大地提高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举办质量;如果治安状况不好,就极有可能出现社区人员借着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机会,实施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比如偷盗、抢劫、蓄意滋事等,严重影响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开展。

(4)社会治安环境。目前世界正处于恐怖活动的威胁中。恐怖威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恐怖组织实施的爆炸、暗杀、煽动暴乱、扰乱社会治安、伤害无辜百姓等恐怖手段,二是个别人员为发泄对社会的不满而进行的恐怖活动。在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举行期间,恐怖分子更加容易利用活动的高影响力来实施报复性的恐怖活动,H’如2004年1月4日恐怖分子用炸弹袭击了菲律宾一个正在举行篮球比赛的体育馆,造成22人死亡、70余人受伤;2004年5月9日,俄罗斯车臣共和国在一所体育场举行卫国战争庆祝活动时,车臣叛军引爆预先埋设在该体育场的炸弹,造成包括车臣共和国总理在内的32入被当场炸死。

二、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意义与方法

(一)开展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意义

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中公共一58一

万方数据赛事活动风险评估程序

安全风险的性质、概率、后果等的综合分析和判断。开展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意义是显著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评估是规避风险、控制风险,实现风险控制的前提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大型群众性活动不仅风险大,而且可能涉及社会治安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的可能还会影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就是预测、把握可能出现的危机和危害,提高预防和化解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减少各种危机事件出现的频率和损失,为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创造安全环境。

2.风险评估是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共安全管理社会化的途径

多年来,大型群众性活动沿袭原先计划经济下的运行模式,致使安保任务不清、职责不明,有的甚至将安全工作推给公安机关,对公安机关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推诿扯皮。大型群众性活动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涉及承办者、场所管理者、活动参与者等众多利益主体,按照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他们理应承担维护安全的责任。风险评估能将各利益主体纳入到评估体系中来,共同解决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共安全管理问题,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合理机制,改变原先公安机关一家“单打独斗”不堪重负的局面。

3.风险评估是转变一些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主办者“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管理”倾向的有效手段

一些大型活动本身商业气息浓厚,主办单位往往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为营造活动现场气氛、吸引观众,只注重在活动前期宣传和现场布置上花样翻新,较少考虑安全因素;少数活动主办单位甚至错误地认为,活动只要经过公安机关许可审批就应由公安机关解决所有的安全问题,对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积极整改,甚至连基本的安全管理工作都不到位,致使活动险情不断。

4.风险评估是公安机关科学指导大型群众性活动根据国务院2007年颁布实施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举办面向社会公众的每场次预计参加进行许可审核。虽然审核有一定的要求和程序,但没的实质性步骤,同时也可避免审核许可中的不良操作。

5.风险评估使安保力量专业化、配置合理化成为

目前,我国大型群众性活动缺少专业的、经过培训

安全保卫工作的依据

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安机关应有风险评估的审核毕竟带有很多主观因素。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是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指导与监管科学化可能

和实战历练的安保人员,大型群众性活动现场安保力量的配置大多数没有客观的标准,人海战术和遇到突发事件时安保力量不足经常是交替出现。实行风险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制定预案,才能合理安排安保力量,实现大型群众性活动中公共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和举办活动能力的提升。

总之,风险评估顺应了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变革的潮流,并且为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共安全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实践中发展了新的管理理念,促进了公共安全管理理论方面的进步。

(二)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

大型群众性活动形式和种类很多,涉及公共安全的程度各不相同,主办单位掌控风险的能力也不尽一致,因此,风险评估的范围也不应强求一致,但一般应包括以下这些内容:(1)资质评估,包括承办者、场所管理者的合法性,组织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经历、能力等;(2)性质评估,如活动的内容、规模、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及组织方式等;(3)场所评估,包括活动预计参加人数与场所的容纳量,场所设施的安全性(包括道路、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消防设施、应急广播),场所的周边环境等;(4)设备评估。如活动所需动力设施与动力供给、交通、通讯、应急照明等;(5)安保评估,包括安保力量的数量、专业水平、应变能力等;(6)组织管理评估,包括活动方案、应急预案、工作人员的岗位分配等;(7)气候、日期等的风险评估,如自然灾害、敏感日期等;(8)其他可能的风险因素评估,如活动现场周边的治安、交通秩序等。

(三J风险评估的步骤

安全风险评估通常按照建立评估组织、确定评估方法、开展评估分析、作出评估结论、提交评估报告的程序进行,基本步骤是:(1)识别大型活动潜在白勺.威胁;(2)评估这些威胁的潜在危害及负面影响;(3)预测发生威胁的可能性,例如,把风险分为一般风险、较大风险、重大风险、特大风险四个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4)确定承受风险的能力;(5)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

(四)风险评估的方法

由于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公共安全风险评估还刚刚起步,相关的研究还很鲜见,今后应加强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目前,我们可借鉴其他行业的评估方法,主要有:

1.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是试图从数字上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的方法,包括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理论上讲,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对安全风险进行准确的分级,使

万方数据

分析结果易于理解和比较,直观可信。但实际上,由于涉及公共安全威胁的复杂性,很多信息都是不精确、不完整和不明确的,再加上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历史数据库还未建成,因此定量分析有很大的困难。

2.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是被广泛采用的方法。通过列出各种威胁的清单,并对威胁的严重程度及对治安秩序的敏感程度进行分级,计算简单,评估成本低,包括德尔斐法、基线比较方法等。定性分析技术包括判断、直觉和经验。不足之处是可能由于直觉、经验的偏差而造成分析结果过于主观,不准确。

3.定量和定性综合方法

定量和定性结合的风险评估方法是建立在定性方法上的定量评估方法,客观准确。常用的有故障树分析方法、AHP层次分析法、模糊风险评估法等。

4.矩阵风险分析法

风险评价指数矩阵方法是一个简单灵活的分析工具,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按照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分类,以便按轻重缓急采取安全措施。与其他方法比较,具有更广泛的用途。下图是上海旅游节开幕式活动的安全性矩阵分析。每年9月中旬第一个周六举行的开幕式活动是上海旅游节的大戏,活动地点是淮海路(西藏路一陕西路),演员2500人左右,有近40万市民和游客观看,更有海内外多家媒体记者现场报道,影响力相当广泛。

开幕式活动监控的重点‘51

突发事件

可能性危害性很小

有时发生

经常低严重性

暴雨等自然灾害√

看台质量问题■

演员身体状况√J设备故障J

√观众失控√

烟花事故√

恐怖袭击0

消防安全事故√

场地条件√

√建筑物安全

三、大型群众性活动风险评估工作的不足与完善

(一)当前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不足

一59—

我国在食品卫生、环境监测、安全生产、艾滋病干预等涉及公众安全领域的风险评估早已开展,但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则相对滞后,远远跟不上大型群众性活动蓬勃发展的需要。其主要的问题包括:

1.对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认知度不高

长期以来,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管理由公安机关全权负责,即使主办者参与安保工作,也大多数属于配合公安机关工作。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的社会化管理起步晚,对其公共安全的风险评估则刚刚起步,社会的认可度还不够,即使在公安机关,关注度也不尽如人意。一是研究探索不够。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性文章鲜有问世,理论框架也尚未构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待建立,存在着评估的水平尺度和评估程序不明晰,指标与数据源匹配性差等问题。二是实践中推广不足。大型群众性活动大多数还是以经验型管理为主,公共安全的风险评估还没有作为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必需,更没有以此作为许可审核、预案制定、工作流程管理的前提。

2.大型群众性活动数据库缺失

数据库是开展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家统计局已经有许多统计年鉴,如《火灾统计年鉴》、《震灾统计年鉴》、《洪水灾害统计年鉴》等,但还未建立大型群众性活动灾害数据库。这对于需要总结规律、借鉴以往、预测未来的风险评估工作来说,缺少参考数据,将导致建立风险指标体系时所依据的方法不充分,差异性较大,使得建立的指标体系和做出的评估结论不能充分反映风险,其科学性也将大打折扣。

3.风险评估的体制和机制尚待完善

一是评价的主体不明确。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举办涉及众多的单位和部门,参与的单位各有自己的利益需求和涉及相关的风险因素。不明确一个为各参与方都能接受的评估主体,势必影响评估的权威性。二是评估的方法不丰富。风险评估既是一个管理过程,也是一个技术性过程,需要制订科学、实用、有效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特别是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各自所起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通过实践摸索和理论研究的活动加以充实完善。三是评估指标体系有待建立,使评估结果有统一的标准可循。

4.风险评估的社会化程度不高

目前,大型活动的审核主要还是公安机关从事大型活动治安管理的警察承担,他们在工作中往往是沿袭过去的习惯性做法,靠经验办事,很难说有规范的风险评估。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预测不准,应对措施针对性不强,而且大型活动现场勤务人员多数是临时抽调,一60一

万方数据

他们不一定都具备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现场安保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现场执勤过程中对苗头性问题有时不敏感。对突发紧急情况往往是束手无策。

(二)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完善风险评估以及根据风险预测结果制定的预案是保证大型群众性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完善公共安全的风险评估就是给大型活动加了一个安全阀。当前我们要做的工作主要有:

1.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制度化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承办者负责、政府监管的原则”,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规定了公安机关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中负责审核许可、制定监督预案、实施安全检查和监督、查处违法犯罪和处置突发事件等六项职责。国务院将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列入公安机关的审核范围,作为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主管的公安机关责任可谓重大。安全许

可的目的是实行风险管理,而未经公共安全风险评估

的审核许可就不能从制度上保证有效规避、控制、化解风险的目的。所以,笔者认为,公安部应颁布《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审核承办者提交的大型群众性活动申请材料、实施安全许可前应先进行公共安全的风险评估。只有将这一规定作为制度,才能提高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社会认可度,逐步提升评估的水平,真正发挥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为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预警的功能。

2.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规范化

规范化是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条件,它要求:(1)评估主体规范。大型群众性活动涉及众多利益主体,风险评估的主体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评估的认可度和化解风险的执行力,所以要从制度上明确评估主体。一般来说,将评估主体设置在公安机关可方便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审核和许可,而且大型活动期间周边治安环境的风险评估只有公安机关才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但这样一来,可能影响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公安机关不能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笔者认为,除只能由公安机关评估的项目外,其他都可由独立于大型活动利益方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承担,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这样既规范又不失公平、公正。(2)评估程序规范。评估的申请、受理、分析、结论等评估过程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3)评估标准规范。评估不论由哪个机构承担,应有一个统一的评估模式,评估内容、范围、要求、术语以及风险描述方法都应有一定的规定,要为各个大型活动举办方都能接受。

第二篇、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

赛事活动风险评估程序

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体育赛事、文艺演出、展览、游园会等大型活动与日俱增。伴随着大型活动的增加,大型活动的公共安全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其中风险评估是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的核心和关键。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可以使主办方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风险危害和损失,以最有效的安全成本投入,获取活动的安全运营和效益。

一、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涵义

我国《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体育比赛活动,演唱会、音乐会等文艺演出活动,展览、展销等活动,游园、灯会、庙会、花会、焰火晚会等活动,人才招聘会、现场开奖的彩票销售等活动即为大型活动。其他很多学者、机构也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大型活动的概念,如《北京市大型社会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定义大型社会活动(简称大型活动)为主办者租用、借用或者以其他形式临时占用场所、场地,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招聘会、庙会、灯会、游园会等群体性活动。

一个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是由许许多多的安全要素组成的,层层相扣、缺一不可,形成一个管理系统。在这个管理系统中,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是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的核心环节。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即在每一场大型活动举办前,确定大型活动的主客体、收集各方面信息和确定方法,通过广泛收集可能导致各类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预先识别大型活动潜在的各类威胁、弱点,评估面临的风险种类等级、可能造成的影响,对危机灾害后果进行准备和预警,制定应对的安全策略建议和安全解决方案,为规避与调整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

二、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举办的大型活动也越来越多,虽然制定了管理法规和风险处置预案,但由于公共安全方面的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研究不够系统、科学,处置预案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以致个别大型活动发生重大事故,付出了沉重代价。因此 ,迫切需要加强对大型活动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包含应急预案研究),并付诸实践,填补国家在该领域的空白,达到控制风险减少损失的目的。 如今全球恐怖活动的猖獗,大型活动往往成为恐怖活动袭击的目标,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特别是风险评估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通过安全风险评估可以预先评估出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根据这个可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同时风险评估也有助于进行安保人力资源的有效分配。

三、公安机关在大型活动中的作用

各级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警动员、全力以赴、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各类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保障各项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公安机关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对大型活动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对重大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安机关内部成立安保工作的领导机构,而且一般都是由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挂帅,协调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对活动安保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二、在活动开始前,进行实地检查,看看场地和有关安全设施,全面了解有关情况,认真审核承办单位提出的申请,督促承办单位制定内部安全保卫工作方案,落实各项安保措施。赛事活动风险评估程序

第三、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周密的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第四、加强活动现场周边的交通、治安秩序管理,为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举办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五、对主办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不安全隐患督促解决,进行整改,而且根据需要,安排警力维护活动现场的秩序。

四、我国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现状

国际上对社会治安风险评估的研究远远早于我国,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初步形成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软件,但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标准,其有关核心技术和方法对我国高度保密。我国在大型活动中引入风险评估时间还很短,虽已初步积累了一些理论研究成果和实战经验,但还处于摸索阶段,主要还是由公安机关针对少数有影响的官方大型活动(例如奥运会、世博会)进行风险评估,对一般的官方大型活动则很少进行,对于民办的大型活动更不会进行风险评估。

首先,我国公安机关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多年来,公安机关对大型公共活动采取的主要是经验式管理,各地各级公安机关在管理力度、安全要求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有随意性,使主办单位无所适从。民警对风险评估的理论知识了解太少、评估方法单一、套模式、流于形式,使该工作失去了科学性和真正的意义。

其次,我国在法律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只是界定了大型活动安全风险所必须要执行的方向,没有落实到风险评估工作实际工作中的操作环节。致使评估工作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可依,也没有执行的标准和规范。例如:对于民间大型活动,《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第3条规定,大型群众性活动坚持承办者负责、政府监管的原则;第4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但并没有明确大型活动风险评估的主体,也没有规定是必需条件。

五、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流程

(一)确定风险评估的范畴

1、参与人员。观众数量、生理、素质、组织程度、心理承受能力、自护能力等信息;活动参与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及情绪控制能力、安全责任人、保安公司和保安员、安保制度和赔偿能力、安保工作经验、安保培训与演练、与场地方的关系等;内部环境人群构成、人群容量、人群规模密度及外部环境流动人员密度、人流疏散或控制适应性。

2、活动环境。活动场所的内部环境,其中主要包括:公共设施、停车场地、区域开放度等。活动场所及周边区域自然条件,其中主要包括:气象、水文、地质,交通、周边建筑、商业密度的适应性、加油(气)站、危险化学品仓库、铁路线、高速公路、河流可能造成的影响等。参与服务各方使用的音响、焰火、灯光、大屏幕及主题内容对公共环境的噪声、视觉、交通的影响。

3、设备设施。活动场所内部设备、设施主要包括:重点要害及实体防范目标的数量及分布图、水、电、气、热设施、消防、安全防范、应急出入口和广播、通讯、环境通风系统、疏散通道、临建结构、安检防爆设施与活动安全的适应性。策划活动所需搭建的舞台、观众看台、经营设施、高空作业及悬挂、宣传媒体、疏散引导标识、临时安全防范、临时用电等设备设施。

4、其他特殊方面。活动策划方案及方案中涉及到的主要环节、具有社会影响和关注的节目、重要或社会特别关注人物参与情况,政治影响及活动的互动性;各方组织服务经验及能力、事故灾害偿赔能力、主管机关制约力、活动邀请的嘉宾和参加领导的级别、反恐防爆、群体性事件等;活动各项内容组织方案和所采取的预案措施;各个工作方案的培训及演练;食品、饮用水、医疗救护安全保障。

(二)收集、整理风险评估所需资料

1、审批阅读文献材料。收集大型活动的基本资料包括主办单位的性质及隶属关系、举办活动的主题、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大型活动的历史资料、批文、资质证明、活动安全工作方案、安检设备的证明材料、活动使用的证件和门票等;大型活动场地方的安全运营纪录、活动的安全责任人和现场负责人、事故及故障资料、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的安全状况等;参加活动单位的基本情况、国内外相关法规、安全技术标准及建设项目资料、观众群体类别、安全设施设备的具体情况,以及应急出入口、消防设施等重点部位情况。

2、现场勘察。现场勘察是获取信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现场勘察可以使风险评估人员亲临现场感受实际环境、验证已经收集的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同时可以对已经收集的信息加以补充。

3、通过交流获取信息。风险评估人员与主办方就大型活动的流程细节、主要风险点、过去举办类似大型活动的经验教训进行交流。通过交流获得书面上没有的信息做好记录以便更好的进行评估工作。

4、情报工作。通过与政府部门、气象部门、地震预防部门等进行沟通收集和活动有关的信息。例如高危人群对这次活动是否有所动静,了解恐怖分子、高危人群的信息。

5、及时收集、了解社会舆论。通过对报刊、杂志、新闻、互联网等大型媒体对举办大型活动的相关信息的整理和提炼,了解大型活动社会关注程度,发现和积累一些潜在的、有价值的情报信息。通过群众监督,民情反馈等,了解特定群体的心理情绪、思想以及带有倾向性的社会动态。

(三)确定风险评估方法

根据大型活动的特点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按照不同标准,风险评价的方法可为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半定量分析方法。各种方法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分支方法,例如:定性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强弱机威SWOT”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主观概率法等。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有很多种,每种评估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选择什么样的评估分析方法应依据评估目的、评估对象的特点、占有资料情况、评估费用以及评估方法的应用范围等条件来决定。有时还可以综合运用几种评估分析方法,相互验证评估的结果,借以提高预测的质量。

(四)进行演练和修改

评估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进行演练及不断修改。演练可增强队伍的整体能力,充分熟悉评估的内容。管理者也可以通过演练,发现评估中的不足并不断加以完善。

(五)编制风险评估报告

在获得风险信息资料、确定风险评估方法、进行演练之后,要整理、归纳风险评估结果,以便公安机关、主办方、承包方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保卫工作,编制一份完整的风险评估报告。

六、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控制

仅仅对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进行评估而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评估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在风险评估后公安机关、大型活动主办方、场地提供方就需要对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控制机制。可以采取以下风险控制策略:

取消和避免风险:如果面临的风险过高,就必须取消活动的所有组成部分。例如:由于降雨的影响而遭到取消的大型活动中,露天活动都是其中之一。面临的主要风险并不是会造成观众的不适,而是受到漏电的威胁。

减轻风险:不能消除的风险就要想办法将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例如,为了消除活动所有可能的安全隐患,可能需要检查每一个参加者。很显然,这种解决办法是无法实行的,这时就要采取风险最小化战略,比如说在更加显眼的地方安装一个金属探测器或设置安全警卫。

降低已发生风险的危害程度:安全计划的一个主要部分就是为可能的已发生问题制定快速有效的反应措施。对工作人员进行基本急救技能的训练可以减轻事故的危害程度。活动管理者无法排除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可以准备相应的应急方案以控制影响。 分散风险:如果风险可以通过不同领域进行分散,那么即使出了一些差错,造成的影响也可以降低。其中一个战略就是分散现金提取点,如售票口,这样即使发生偷窃也不会威胁到整个活动的收入。拥有多个赞助商也是分散风险的一个途径。即使有一个赞助商中途撤出,也可以通过增加其他赞助商的份额来弥补。

转移风险:可以将风险转移给对活动某方面负责的团体。转包商需要承担活动的部分责任。转包合同中通常都包含一个条款,在活动期间转包商为自己设备的安全和员工的行为负全责。在澳大利亚,大多数演出团体在参加活动前,都要求投保公共责任保险。 设计备份和替代方案:如果有什么事情出了差错,可以通过使用替代方案来挽救整个形势。例如为了防止突然断电造成的后果,在很大程度上,备用发电机是大型室外活动的必备装置。

对风险控制中成功和失败的例子进行评价是计划未来活动的中心任务。对反馈进行分析和反应是这一过程的必需环节。

总而言之,大型活动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大型活动公共安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风险评估是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和保证活动有序的关键。主办方、风险监督部门(公安机关)应该通过学习风险评估方法,总结分析风险控制中成功和失败原因,吸取经验教训为以后工作提供具有实际性方法。

第三篇、大型体育赛事安全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

赛事活动风险评估程序

第四篇、球类运动会风险评估报告

赛事活动风险评估程序

临泽职教中心学生参加张掖市中学生

体育(足球)比赛风险评估报告

县教体局:

临泽职教中心中一、中二年级学生参加我校秋季球类运动会各项比赛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如下:

一、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1.以班级为单位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2.在运动比赛场上安全风险(摔伤、骨折等情况)

3.因运动员情绪冲动发生冲突现象安全风险

4.赛后因不能正视比赛结果有可能发生的冲突现象安全风险

二、防范措施

1.建立畅通的指挥通讯系统

比赛前,统一收集相关工作人员的联系电话,以备急用;班主任必须坚守岗位,安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移动电话必须全天开启。

2.我校由宋正春副校长全面负责本次比赛的安全管理工作,白天红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安排并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3.加强对学生的比赛指导赛事活动风险评估程序

(1)对比赛学生进行比赛前的自我保护指导和安全教育。

(2)关注比赛学生临上场前和比赛后的健康状况,对心理紧张的学生做出适当的引导。

(3)赛前赛后高度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并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和意识引导。

4.赛场安全责任人:李多海、白天红、全体裁判员。

三、责任追究制度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完成后,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应及时进行调查、总结,书面报告上级部门备案。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学校或个人如工作失职、采取措施不及时或不恰当,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五篇、体育赛事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

赛事活动风险评估程序

第六篇、大型体育赛事的风险及风险管理

赛事活动风险评估程序

第七篇、第十四届田径运动会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

赛事活动风险评估程序

******

第十四届田径运动会

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第十四届田径运动会

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

由于体育活动自身的特点以及外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给每一位参与者带来了一定的运动伤害风险。据统计,体育运动所造成的意外伤害已占学生人身伤害的首位。因此,在本届运动会期间,防止和控制运动会风险的发生,并降低运动会风险事故所造成的相关损失成为当前应正视并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为切实保障本届田径运动会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保证运动会安全顺利进行,现从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风险控制三个角度出发,对本届运动会的召开进行风险评估,并给出相应建议和应对措施。

一、学生自身风险

1.运动前缺少充分的准备活动

由于本届运动会召开时间已是深冬,天气干燥严寒,在这种天气之下,所有参赛运动员赛前的准备活动尤为重要。冰冷的肌肉中,肌血流不佳,但经热身运动后,肌血流增加,可改善肌肉黏滞性及关节活动范围,进而肌腱、韧带和其它结缔组织的伸展性也随之提升,这对一些特别需要关节活动的项目至为重要。热身运动后,因体温升高,可改善身体的柔软性。班主任要安排相应学生组织参赛运动员比赛前

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运动。

2.不适当的运动服装

运动服的最大功能就在于在运动的时分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扬运动员的潜能,而在户外活动时穿戴的舒服性以及是不是能够维护人体不受损伤。参赛运动员(学生)参赛时必须着相应的运动服或适合运动的衣裤、鞋子,身上不得携带尖锐、锋利等物品,如水果刀、削笔刀、钥匙串等,参赛时不得戴挂任何物品,如公交卡、校牌等。

3.身体状况不佳或运动损伤未完全愈合

参赛运动员要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比赛,并如实向班主任报告情况,不得带病、带伤参加运动会,班主任得知情况属实后,要做好相应学生的安排,并及时报告运动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身体状况欠佳、 处于感冒发烧等疾病期,具有特异体质的学生特别是心脏疾病的学生应回避剧烈的体育运动。

4.运动时的心理状态(过于紧张或运动时太松懈)

赛前心理调控是在比赛前使自身各种心理因素都处于比赛的状态,其目的在于增强运动员参赛的自信心和心理稳定性,消除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形成最佳心理状态,进而形成最佳竞技状态。体育运动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学生争强好胜、善于表现自己、展示自我,但是常会出现过于紧张或运动时太松懈的情况,这要求班主任积极引导参赛运动员正视比赛、正视对手、正视比赛结果,形成“重在参与”的意识。

5.技术动作不成熟

参赛运动员中,大部分参赛学生是未经过专业、系统性训练的,故运动会之前,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要认真讲解并示范部分比赛项目,如推铅球、掷实心球、跳高、跳远等项目,并认真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班主任在课余时间,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安排一定的运动会前针对性的练习,以巩固技术动作,参赛时达到最好在效果。

6.运动经验不足,未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本届运动会一共6个组别,学生分跨6个年级,大部分学生缺乏运动经验,且没有良好的运动习惯,所以、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要利用体育课和班会课认真做好运动习惯方面的理论教育动作,如运动前要充分进行准备热身、运动后要积极的充分放松;长跑运动的呼吸节奏等。

7.参赛学生是否购买意外保险

所有参赛学生运动员必须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并将意外保险保单复印件交班主任处备案,并且必须保证保险在有效期内(未脱保)。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学校、家长、 学生本人签订人身安全、 运动风险合同,明确运动风险责任,由学校、 家长和学生三者共同承担运动风险责任。

二、场地环境风险

1.场地器械发生故障、缺乏正常维护和保养

从本届运动会来看,初中组、高中组竞赛项目包括100m、200m、400m、800m、1500m、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实心球、4*100m、

50m迎面接力,竞赛项目直接需要用的器械和运动物品较多,需要相关器材负责人认真做好运动会前的检查和维护,杜绝运动会时不符合标准的器械在运动场上出现。同时各项目裁判要做好运动场地的检查工作,如跳远沙坑中是否有尖锐物品等。

2.恶劣的自然环境(风雨、严寒等)

恶劣天气对本次运动会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因为正值深冬时分、天气寒冷尤为突出,除运动员自身防寒保暖以外,学校后勤(如伙食团)等相关部门也要做好相应预案工作,同时学校可根据运动会期间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工作。尽最大能力将风险发生几率降到最低。

三、运动会组织管理风险

1.裁判员或教师责任心不强,工作脱岗

运动会前要召开专门的裁判员、工作人员、各班班主任会议布置运动会事宜,特别是安全和纪律方面的要求。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2.裁判员不能及时发现运动中出现异常的学生赛事活动风险评估程序

运动会期间,各裁判员、工作人员、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学生安全工作,要提高警惕,善于发现运动中出现异常的学生,并劝其退赛,并及送相应医疗部门及时处理,以及及时联系家长。

3.后勤保障工作不到位(食品安全、保卫工作等)

运动会期间,后勤各部门,如保卫、宿管、伙食团等。班主任要

第八篇、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风险管理程序与方法

赛事活动风险评估程序

16卷4期

2007年8月自 然 灾 害 学 报JOURNALOFNATURALDISASTERSVol.16,No.4Aug.2007文章编号:100424574(2007)0420157207

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风险管理程序与方法

佟瑞鹏1,2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2.哈尔滨理工大学

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摘要:分析了活动特性、人群类别、环境因素、响,,。

,并选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

关键词:;风险管理;层次分析法;安全

中图分类号:.4   文献标识码:A

Basicprocedureandmethodsofriskmanagement

forlarge2scalesocialevents

TONGRui2peng1,2

(1.CollegeofResources&SafetyScienceEngineering,ChinaUniversityofMining&Technology(Beijing),

Beijing100083,China;2.SchoolofMeasurement2controlTechnology&CommunicationEngineering,

Harbin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Harbin150040,China)

Abstract:Theauthorpresentsthebasicprocedureofriskmanagementforlarge2scalesocialevents,analyzestheformationmechanismofserioussocialevents,explorestheinfluenceoffactors,suchascharacteristicsofactivity,kindofcrowd,environmentalsituation,kindofsiteandorganizationalmangement,ontheriskofthelarge2scalesocialevents,thenpresentthecontentsandmethodsofriskassessment,andscopeandmeasuresofriskcontrolforlarge2scalesocialevents.Allthebasicprocedureandmethodsofriskmanagementareillustratedbycertainhorti2culturalexpositionbasedon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

Keywords:large2scalesocialevents;riskmanagement;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safety

  大型社会活动,是指主办者租用、借用或者以其他形式临时占用场所、场地,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招聘会、庙会、灯会、游园会等群体性活动。大型社会活动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众多人参与的社会协调活动,具有人、财、物相对集中,数量大等特点。如果大型社会活动组织和监管不力,就会产生各种事故隐患,引发事故。

[2-3]据统计,1983-2004年间,我国在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中共发生伤亡事故37起,686人死亡,1376

人受伤,事故原因有建筑设施坍塌;疏散通道、灯光照明等不符合要求;天气因素、人员摔倒等造成的事故;

收稿日期:2007-01-10; 修订日期:2007-04-10

  基金项目:2006年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事故预防与控制研究项目———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预防与控制对策研究及其应用(安监总科鉴

字[2006]第57号)

  作者简介:佟瑞鹏(1977-),男,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共安全的风险分析理论、评价工作的研究.E2mail:tongruipeng@126.[1]

・158・自 然 灾 害 学 报                   16

卷员拥挤踩踏;体育赛事发生骚乱等。其中由于观众数量失控、组织工作疏忽或其他原因造成拥挤踩踏性事故比例最高,死伤人数最多。

近20a来,我国大型社会活动中发生过一些踩踏事件,令人触目惊心:

1986年浙江金华市螽州公园元宵灯会,由于门票脱售,入口处秩序混乱,造成人群踩踏,致使35人死亡,33人受伤。

1991年山西太原市迎泽公园举办“煤海之光”灯展,由于票务管理混乱,10万人涌进只能容纳4万人的公园,在通过一座石桥时秩序混乱,群众绊倒后互相挤压,造成106人死亡,98人受伤。

2004年2月5日元宵夜,密云密虹公园发生元宵灯会踩踏事故。事故共造成37人被踩死,24人受伤。在国外大型社会活动中关于踩踏酿成的悲剧报道不绝于耳,例如:死亡244人的麦加踩踏事件;死亡300人的印度踩踏事故;伤亡1000余人的巴格达踩踏事件等。年2月生的踩踏事件,造成88人丧生,342人受伤。

通过以上事故案例可以看出,、礼堂或特定的公共聚集场所,由于集中汇聚了大量的人群,,,极易造成连锁反应,出,。

:

(1)人群密集性,人员成分复杂,由人群自身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大,人群聚集通常不会导致事故发生,但在某些特定环境和特定条件下会产生严重的人群拥挤踩踏事故,人群的聚集还可能导致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2)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大型社会活动举办场所一般是人们经常活动的地方,很可能意识不到风险的存在,而且一件极小的事情就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这样的事故也难以预测,很容易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3)社会影响性。大型活动,尤其是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可以吸引众多的目光,为人关注。成功的举办某项大型社会活动可能会给某个组织甚至是承办地区、城市带来很高的声誉和影响,相反一旦发生重大的事故,造成严重死伤或者是出现一些严重的疏漏,其负面影响同样巨大,甚至会在很长时期内作为事故案例广为流传。

(4)非程序化决策。由于大型社会活动举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事故征兆一般是突然发生、无章可循、演变迅速,其信息的缺失、不可靠或不完备,使得无法提供程序化决策所需的信息基础,此时需要包括大量人工判断的非程序化决策,要求在有限信息、有限资源、有限时间的条件下寻求“满意”的处理和应急方案,迅速地从正常情况转化到紧急情况。

笔者依托某大型社会活动风险预防与控制项目的研究工作,根据大型社会活动的事故发生状况和安全管理现状,从事故风险的基本理论和控制程序出发,分析大型社会活动事故成因机理,研究大型社会活动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并探讨具体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风险预防与控制的实际问题。

1 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风险管理的程序与方法

风险可表述为一个系统、场所或活动过程中具有发生事故潜在能力的特性。大型社会活动风险管理的目的是评估举办大型社会活动发生事故的风险水平,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化,并为进一步确定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根据系统工程学和风险管理理论,大型社会活动风险评价的一般程序可以分为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3个步骤,如图1所示。

1.1 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风险分析

1.1.1 事故风险辨识

统计大型社会活动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笔者从活动特性、人群类别、环境因素、场地类型、组织管理5个方面辨识大型社会活动存在的风险。

(1)活动特性风险

大型社会活动自身特性包括活动的类型、规模、时间、地点、周期、性质等。

4期佟瑞鹏: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风险管理程序与方法・159・

大型社会活动类型不同,所面临的风险具有较

大差别。例如,竞技性活动往往具有较强的对抗性,

现场气氛、群体的责任感等可能引起观众的不安全

行为,导致观众情绪和行为失控,发生骚乱事件。而

音乐会等高雅的社会活动的煽动性低,对观众的情

绪波动影响较小,相对于竞技性的活动,人群骚乱事

件发生的概率低。

活动规模涉及资金投入、参与人员、媒体覆盖面

等。活动的规模对包括安全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有

着重要的影响,规模越大,不确定的安全影响因素越

多,承受的风险越高。

活动的时间、地点影响参与人员数量,办周期越长,越高,。

活动性质决定活动的社会影响、受大众的关注图1 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Fig.1 Basicprocedureofriskmanagementforlarge2scalesocialevents程度、参加活动人群的影响力等,直接影响观众参与的积极性和现场的情绪,并且活动的性质不同,主办方和各职能部门的重视程度也不同。

(2)人群类别风险

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风险控制工作的重要目标是保障人的安全。活动的参与人员、活动的组织人员、负责场地和秩序维护的安保人员和指挥整个活动的决策人员的安全意识、心理素质、情绪以及决策判断能力等都是保障大型社会活动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

大型社会活动参与人员构成复杂,对风险的认知、防护知识及能力有很大不同,此外,活动参与者存在职业、社会层面、兴趣、爱好、性格和气质、健康和疲劳状况、心理素质等差异,群体习惯和文化理念不同,在大型社会活动期间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不尽一致。高风险人群的比重以及人群主体的复杂性也使得个体与群体之间存在诸多潜在矛盾,导致了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隐患的来源多样性,同时个体对风险的反应特征也呈现多样性,这些因素致使可能的事故隐患增多。

人员过多往往是引发事故的诱导因素。人员密度增加可使原本能正常运行的设备、场地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对原有的场地、秩序、设备造成破坏。同时,也使得任何微小的不安全因素,甚至是原本不存在事故隐患的方面危险性增大,进而引发事故。

一些活动的人群具有很强的运动性,对系统安全性产生动态的影响,人流突然转向、由低速流向高速流

[3]变化造成集群中出现异向流、异质流,导致拥挤踩踏事故。

尽管大型社会活动事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大都与人的因素有关。人的行为因素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最为关键,而且改善的余地很大,对活动的组织人员、管控人员、活动参与人员等方面的人为因素致灾规律进行分析,目的是更好地了解人怎样才能最安全、最有效地与技术相结合,预警、预测、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并融入培训、管理政策或操作程序中,有效减少人为失误或差错。

(3)环境因素风险

大型社会活动的举办势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活动场地不是孤立的,和周边环境相互作用,另外,大型社会活动的举办要考虑社会环境对它的影响。

自然灾害是原发事故灾害,其危害除了自身造成的灾害外,最主要的是引发的次生灾害,例如:恶劣天气引发的人群挤踏灾害等。自然灾害虽然发生概率很小,但一旦发生,影响后果严重,并且影响范围比较广泛。

周边环境指活动场所周边的交通环境(如周边的交通流量、交通枢纽设置等)、周边人员密集场所、周边存在的工业危险源等。随着大型社会活动形式日趋多样化,包括指示牌、灯光照明、精确的疏散道路显示器和实时的道路状况告示系统等在内的周边环境因素与其他风险因素相互作用,同样会导致大型社会活动事故的发生。

・160・自 然 灾 害 学 报                   16

国家政策法规、市场竞争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状况等因素与大型社会活动事故的发生率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活动场地所在地区举办外交、军事、宗教等重大活动,会对活动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4)场地类型风险

大型社会活动举办场地及搭建物和有关设备是活动进行的载体,它们与参与人员一起构成大型社会活动安全运营的主体。活动场地的安全水平直接影响到大型社会活动的安全、顺利地举行。

场地包括固有的和临建的设备设施与建构筑物,场地规划布局的安全水平和应急资源配备的有效性是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要求,对减缓事故的影响程度发挥极大的作用。据统计分析半数以上的大型社会活动的场地设计和搭建物质量存在安全问题,其中消防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被遮挡的,占20%;活动现场安全通道宽度不符合要求,安全出口标识不清的,占40%;,灯具、电气线路安装不合规范的,占25%;其他问题,例如:、,占15%。

(5)组织管理风险

管理和控制的失调,。

,只有从组织管理角度对人群、场地和环境中、设备设施运行、活动组织、相关方、突发事件和,会对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活动场地的组织管理包括场地管理、人群管

[4]理、监控管理和应急管理等。

1.1.2 事故成因机理分析[4]

在现实中,组织管理和环境因素风险的相互影响,往往直接作用于人群、场地和设备,在某种程度上就会导致大型社会活动事故发生,其成因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大型社会活动事故成因分析模型

Fig.2 Accidentalcauseanalysismodeloflarge2scalesocialevents

从管理与环境风险因素的成因模式可以看出,管理主体素质缺陷、管理体系内在缺陷以及活动场所内部组织气氛会造成安全管理混乱,破坏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环境关系平衡关系,造成安全管理失误。人为的安全管理失误的后果与突变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致使活动场地内人群混乱,进而导致了大型社会活动事故的发生。大型社会活动安全管理和场地环境要素的作用方式与作用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常常决定大型社会活动事故的发生时间、强度及破坏程度。对大型社会活动事故成因机理进行系统化的背景揭示与过程分析,是揭示大型社会活动事故发生规律和进行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前提。

1.2 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风险评价

1.2.1 风险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

风险评价是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对大型社会活动可能遇到的每种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并根据风险对活动目标的影响程度对风险由大到小分级排序的过程。

根据系统工程理论,考虑大型社会活动的固有风险和风险减缓因子,从活动特性、人群类别、场地类型、

4期佟瑞鹏:

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风险管理程序与方法・161・环境因素、组织管理5个方面进内在特点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选取了15个评价指标,如图3所示。

风险评价的内容包括可能性、严重性2个方面。可能性是指经识别的风险将会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经识别的风险发生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

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评价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风险奠定了基础

.3Riskonindexsystemoflarge2scalesocialevents

1.2.2 适用于大型社会活动安全风险评价的方法有许多,例如:安全检查表(SCL)、预先危险分析(PHA)、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事故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等。

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大型社会活动风险评价应用也较广泛,例如,火灾时公共场所建筑物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的蒙特卡罗模拟;采用BuildingEXODUS模拟软件对人群聚集过程进行分析[5-6]。

基于大型社会活动的特点,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全面考虑影响大型社会活动安全的各种因素,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能够充分体现评价因素和评价过程的模糊性,又尽量减少个人主观臆断所带来的弊端,比一般的评比打分等方法更符合客观实际。

1.3 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风险控制

1.3.1 风险控制层次和范围

大型社会活动的两大风险是场内和场外发生一些不良事件的风险以及不良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宣传效应的风险。往往公众影响力越大的社会活动,其安全保障的范围也就越大,远不限于活动本身的场地出现的风险事故,例如:奥运会期间,在举办地城市甚至国家,在发生的风险事故,都会作为奥运会失败的范例广为流传,尤其是当今通信和网络高度发达的社会。因此,大型社会活动风险管理的工作不仅仅是在活动场地内预防事故的发生,范围扩展到大型社会活动举办场地为中心的更广大的辐射区域,一旦发生危机或事故,及时遏制它的次生效应。

1.3.2 风险控制措施

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风险控制的措施包括物理防范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两方面。

物理防范措施相当于硬件部分,安全管理措施相当于软件部分。物理防范措施指涉及建筑物、装置、地面设计、场地布局以及为防止活动安全运营的电力、通讯、监控等辅助支持设施。关键辅助设施的失控可以直接导致事故,而事故状态时支持系统的保障作用又可以抑制或减缓事故后果的扩大。

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等预防策略,事故的应急响应系统的建立以及必要的安全管理人员辨识异常情况、采取应急措施、树立安全意识的培训教育工作。同时,可通过宣传来预防事故、现场检查与巡视和针对大型社会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安全保障措施等来进行风险控制。

2 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风险控制实例

笔者以在我国北方某省会城市举办的园艺博览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作为一项综合的大型社会活动进行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各项措施。该园艺博览会是由国际园艺花卉行业组织———国际园艺者协会(AIPH)批准举办的,具有较高品牌价值的国际性园艺展览盛会,该园艺博览会的展园———世博园在城市市区周边风景区的植物园内,展期为184d,从“五一”黄金周开园到“十一”黄金周结束。该风景区有许多旅游休闲度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