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体裁如何将微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如何将微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如何将微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篇一】如何将微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师怎样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怎样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微型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

命题:科研应该解决我们自己在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科研应服务于学校的发展,服务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什么样的科研才是‚教师的科研‛? 什么样的课题才是‚自己的课题‛?

——能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推动工作有效进展的课题才是‚自己的课题‛;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实际作用的,并且教师能够胜任的科研才是‚教师的科研‛。

‚解决身边具体问题,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搞教师们期望的研究,周期短、能够有实效解决自己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 因此,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指向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旨在引领教师不断重构实践性知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倡导广泛开展微型科研课题的研究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微型科研课题的实施,为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可行性的平台,让教师开放的、选择性的专业提升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第一讲 微型课题研究概说

一、什么是微型课题

课题——要尝试、探索、研究或讨论的问题(王纬虹2006.) 项目——由若干个彼此有联系的课题所组成的一个较为复杂的、带有综合性的科研问题。

课题与项目的区别——课题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单元,课题的有机组合形成项目;研究者承担一个项目后,分成若干个课题逐一进行研究 。

什么是微型课题?

案例:

现象:学生课堂上不喜欢举手发言

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

答案: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不是的。 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调查分析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五花八门的:有学习态度的原因,预习不充分;有学习能力的原因,自己学不会;有心理因素的原因,胆子小……

反思:青少年时期是求知最强烈的时期,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为什么他在课堂上宁愿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

形成课题:‚调动学生课堂主体参与策略的研究‛。

学生的困难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学生的不足、缺点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日常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很多,如教学中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怎么让教材的设计与教学实际接轨,怎样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实验仪器不足、药品不全、实验受季节性影响,等等。我们把这些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微小、具体、突出的,影响教育教学效率和效益的,并且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的实际问题称为微型课题。

为此,我们可以给微型课题研究下一个大致的定义:

微型课题研究是研究者采用一般的科学方法对自身教育实践中细微的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日常生活中常见教育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活动。

它具有‚小、活、实、短、平、快‛的特点。

小,即研究的问题小: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案例设计、授课导入方式、课堂提问、作业设计等等;

活,即灵活:选题论证、方案设计、立项开题、实施研究等相对简便;教师单独或合作研究均可;

实,即实在:选题‚务实‛,研究过程‚踏实‛,研究成果‚真实‛; 短,即周期短:两至三周,不超过一年。

快,即见效快:一个问题解决了,就转入下一个问题的研究,就可得到一点收获。

二、微型课题研究什么

微型课题研究以教师个体或群体(包括学校管理层个体或群体、学校等)所开展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为重点,将教室作为研究基地,将学校、教师在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遭遇到的已有经验尚无确定对策且又亟待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或话题作为研究对象,将教育教学实效作为研究重要成果。

三、为什么要做微型课题研究

使科研真实地‚走进教师、走进学科、走进课堂‛。

学校教育科研要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教育发展的指标(研究的效果):

(1)受教育者发生相应的变化;

(2)参加研究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活动能力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学校教育研究活动中,教师既是研究者,同时又是研究成果中的重要内容、是改革变化的对象。在改善所面临的教育环境的同时,自身也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得到改变。

(3)研究所涉及的教育活动的方式、体制、机制、制度发生相应的变化。

四、微型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

(一)确定研究问题

微型课题研究的问题应是具有研究意义的教育现象、事件。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该问题困惑教师的教育教学;二是该问题是普遍现象或

典型问题,对教师具有实际意义。

案例:如何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消费意识?

(二)筛选研究对象

微型课题研究的对象一般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因此,教师要根据师生特点确定双方的合作、探索。

案例:

1、小学生写观察日记的指导策略

2、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知识结构现状调查与分析

3、中考历史选择题解答方法指导策略。

(三)进入研究情境

对情境进行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自身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调查、观察以及设计教学方案、讲课、听课、评课等 )、了解研究对象并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

(四)分析研究资料,提炼研究成果

对具体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结果分析、研究。即:解决了什么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什么效果。

(五)撰写研究报告

第二讲 如何生成好的微型课题

一、如何产生微型课题

1、教育事件、教学事件——课题产生的触发点

案例:

一青年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发现连续几个班的测试,读图分析题型中地理位臵的判定是失分的‚大户‛,平时讲解学生好像理解,但一到考试就模糊,于是就将‚读图分析题地理位臵的判定错误成因及改进方法研究‛定为一微型课题的研究。

教师要多从学生的反应、学生的言行及与学生的交流和自身教育教学反思中发现现实需要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如何将微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2、从教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中发掘问题

案例:

一位数学教师发现,有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比较困难,每次考试分数都较低。如何提高这些学生的成绩呢?最初教师是让学生准备一个日记本将‚我做错的题目‛,‚我不会的题目‛写在本上,让这些学生记数学日记,借助数学日记这个平台,让学生复习当天所学内容,总结学习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坚持了一段时间他感受到,这个方法对一部分学生有一定效果,于是将‚如何提高这些学生的成绩呢?‛转化为‚利用数学日记转化后进生个案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

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要善于将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或问题转化为可以研究的课题。

3、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

案例:

‚课堂教学中如何导入?‛就可以产生许多课题。

4、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

教师自身在读书、学习后对某种新理念、新方法在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嫁接、应用。

案例:赏识教育在改变与转化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应用的研究

5、教师围绕学校主课题研究,结合自身实际,确立的具体可行的子课题研究,进行建构性试验。

二、选择微型课题有哪些方法

(一)选题的重要性

选题决定着现在和今后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目标和内容,规定了科研活动应采用的方法和应选择的途径。

(二)微型课题选题应做到“四宜”

1、选题宜新;2、选题宜小;3、选题宜实;4、选题宜熟。

(三)选题的操作技术

(1)选题要把握‚真‛与‚实‛,提出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 ①列出你遇到的所有问题。

②分析这些问题的相互关系,确定问题的轻重缓急。找出最令你头痛的问题,找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篇二】如何将微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微型课题研究

(一)什么是微型课题研究

微型课题研究,也称微型科研,是指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微型课题主要是从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周期上界定的。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关注于教育教学细节,研究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研究的周期控制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如: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的方法研究;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培养学生语言积累能力的研究;导入新课的方法探究;培养学困生自信心的策略研究;提高作业效率的研究;指导学生办好手抄报的方法研究等等,都属于微型课题的研究范畴。

(二)微型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

问题即课题。微型课题研究倡导每一位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从自身的需求和教学实际出发,认真剖析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自我诊断,然后在若干问题中筛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课题。

对策即研究。教师在确立自己最感兴趣、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后,最终目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因此,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 收获即成果。微型课题研究目标定位为“收获先进的教育理念,蕴积灵动的教育智慧”。要求教师把研究过程中的感悟、体会记录下来,认真填写《微型课题研究手册》,积极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

(三)微型课题研究的基本特征

1.从研究目的看 “微型课题”主要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研究的都是真实的、有生命力的课题,都是发生在学生和当前的课题。

2.从承担者的角度看 “微型课题”由教师个人自己确立并独立承担,教师即研究者,是研究的主角,而不是配合专家进行研究。

3.从研究内容看 “微型课题”的微型指的是研究内容和范围,而不是指研究价值和意义。

4.从研究方法看 “微型课题”主要采用适合教师个人的叙事研究、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等方法。

5.从研究成果看 “微型课题”的研究成果强调“做得好”的基础上“写得好”,“做得好”表现在实践上的创新和经验的先进性,“写得好”体现在研究

报告的形成既具有个性意义的“理论支撑”,又具有教师自己的“话语系统”,它是质的研究中形成的,富有教师内心体验的情境性、过程性的描述。

(四)怎样做微型课题研究

研究流程:选题→立项→研究→结题。

1、选题

1)选题要把握“真”与“实”,提出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

(1)列出你遇到的所有问题。

(2)分析这些问题的相互关系,确定问题的轻重缓急,找出最令你头痛的问题,找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3)分析问题的真伪,透过问题现象找到问题的本质。

如:一物理教师在进行单元测验情况分析时发现,学生的成绩与平时的付出,平时的练习作业不相吻合。从平时的作业看,有80%的学生都能“认真”完成,按设想如果平时能如此认真完成作业,测验拿80分应该没问题。可测验的结果,80分以上的同学不到30%。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学生物理成绩差是问题现象。为了找到问题的本质,这位老师进行了多种形式多个方面的调查分析。一是问卷调查,二是个别谈话,三是作业分析和试卷分析。发现主要问题出在作业的设计上,或者说根本谈不上设计,要么是书上的原题,要么是其他教辅资料上的题,一是缺少针对性,二是作业量不科学,三是作业形式单一。这些因素造成作业效度降低。找到了问题本质——作业效度低。由此提出了微型课题“提高初中物理作业效率的研究”。

2)选题要突出一个“微”字,切入点越小越好。

选题时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把一个大的问题按照内在逻辑体系分解成相互联系的许多问题,从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和相关的网络。也就是说,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展开成一定层次结构的问题网络,从而在问题具体化基础上选题。

如:学生数学成绩差的问题,可分解为课堂教学枯燥、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师一言堂、学生行为习惯差等问题。其中“教学缺乏针对性”又可分解为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课堂提问缺乏针对性、练习设计缺乏针对性。通过分解将问题尽量细化,然后再在问题网络的末端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如上,可立一个“数学练习中分层施教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课堂纪律差的问题。

3)拟题要注重一个“明”字,问题要清晰,研究点要明确。

课题名称是课题最高度的概括,要简明、醒目,使人一看就能对课题有个大致的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要做到准确、规范、简洁。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高中学生,而不是初中学生或者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而像“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这个名称,就没有把研究的对象、问题说清楚,你是中学生或者说是小学生、大学生,是所有的学科或者是单指语文、数学等。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来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

如“班主任的德育素质对学生的品德养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就不宜作为课题名称。不能用有结论性的口气,不宜用疑问句,不要用正标题再加副标题。

简洁: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在课题名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明确,含糊不清。如:关于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有益于增强教育事业心的研究

(2)课题名称外延太大。例如:关于自主教育的研究——范围太大,无法操作。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同时出现两个研究中心,这是课题研究的大忌。

(3)题目过长,罗嗦。例如:根据农村特点,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搞好农村中学评议教学工作的研究。

(4)课题名称不是方案设计名称,而是撰写论文的名称。例如: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人文关怀充满语文课堂;运用学案导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拟题要注意的三点:一是形式上以“研究、探究”等字眼为特征。二是内容上要包含研究范围、研究主题、研究结果、研究状态、研究方法等,或其中部分内容。三是用词上要要讲究科学严谨。不用感性的不确定词语。

课题标题的基本结构:

研究范围 研究主题 研究结果(或状态) 研究

如:初中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研究

学生 午休效率 提高 研究

细化课题的方法:分析语法结构,给中心语加上限制语。其语法结构是:短语 研究,短语中心语的限制越多,课题就越小。如:

学科教学中分层施教的研究

数学教学中分层施教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施教的研究

小学数学练习中分层施教的研究

4)选题要防止一个“误”字,误选就会因犯方向性错误而徒劳无功。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定位,实践性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重要特征。在我们的微型课题研究中要注意选题的方向性,避免走入理论研究的误区。如:《网上教育资源的研究》、《中学语文与学生人格培养的关系研究》、《儿童潜能研究》等。

第一,微型课题承载不起这样大型的问题研究。第二,我们没有能力开展这样的研究,不管是理论素养,还是工作性质,时间空间是极大的制约因素。第三,我们没有责任开展这样的研究,这是大专院校和专门的研究机构中专家的事。第四,我们更没有必要开展这样的研究,研究那些高深的理论于我们的教学实践无补,我们的任务是在理论与实践中架设桥梁,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

2、 立项

1)逐层申报,分级立项

按照本区县微型课题研究管理办法,校内微型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由各学校教研处负责。教研处统一组织本校的骨干教师对普通教师的申报方案进行指导,帮助教师选择课题,填写申报表,确立校级课题,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公平、公开的评审,择优推荐到县级立项。县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负责择优推荐优秀课题到市级立项。

2)简化申报手续

区县级立项的微型课题需填写《区县微型课题申报表》,在县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校级立项的微型课题填写《××学校微型课题申报表》在学校教研处备案。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微型课题的设计方案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问题提出:“问题的提出”一般从三个方面表述。(1)讲述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情景、事件、困惑;(2)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法规的要求;(3)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A、讲述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学科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教育教学事件、情景、困惑,一定要具体,不能泛泛而谈尽讲些框框。提出的问题也不能太多,一个即可。如何将微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B、表述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法规的要求,应是该学科新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或者上级文件(法律、法规)对相应问题的有关要求,几句话即可,不必长篇大论。有些课题也可以不写这一点。

C、主要谈谈为了解决“所提的问题”,提出某微型课题。微型课题名称要小而实际,具体而且有可操作性,最好能从课题名称能看出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甚至研究方法。

课题界定:由问题提炼出课题名称,课题名称的表述要简练、准确,要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不要使用具有文学色彩的修辞手法。对课题涉及的关键词、核心语进行诠释,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如:《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作业质量的研究》,高年级:小学阶段的4-6年级;作业质量:包括作业书写的规范性、正确率、完成的时间等。

内容规划:即明确课题要研究的内容,规划的研究内容要切合实际,同时,还要对研究内容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落实到人。

研究设想:即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以及研究措施等。 ①研究方法:把本课题能用到的诸如课例描述法、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列举出来。

②研究步骤:“步骤”通常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填明起止时间和每一阶段完成的主要工作。

③研究措施:是指解决第一部分中所提出的某个问题而准备采用的具体有效、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策略等。

预期成果:预期成果要从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和变化来表述,课题内容不同,其侧重点不同。“预期成果”是指立项申报前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应该取得的成果所做出的一种预计,也就是说有的成果可以实现,有的成果可能实现不了。因此,预期成果不能定得过高,也不能定得过低。“过高”不容易达到也不利于结题,“过低”没有研究意义,不利于申报立项。表述时可以根据第三部分“研究措施”来写。最终成果常常以文字材料(如日记、经验、论文等)和公开课(如: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等)形式显示出来。日记、经验、论文、公开课是看得见的成果,即显性成果。个人意志的增强、胸怀的拓展、学识的增长等许多潜移默化的成果是看不见的成果,即隐性成果。

【篇三】如何将微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微课题研究方案

2013年屯溪路小学滨湖及新街校区微课题研究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促进滨湖、新街校区教师深入思考所教学科的教学现状,不断学习,提升每位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获得专业上的发展,2013年将在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中开展微课题研究。

二、内容安排

1.理论学习

⑴集中学习:结合校本培训,集中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知识。

⑵自主学习:各课题组自主阅读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文献资料,结合组内的自主读书沙龙活动,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并搜集整理活动记录。

2.实践操作

依据前期的理论学习,各课题组开展微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具体安排如下:

三、相关要求

1. 微课题组划分

语文:一年级语文微课题组,二年级语文微课题组,三年级语文微课题组,四年级语文微课题组,高段语文微课题组(五、六年级语文组),各年级备课组长为微课题组长。

数学:低段数学微课题组(一、二年级数学组),孙华军任课题组长;中段数学微课题组(三、四年级数学组),范月娟任课题组长;高段数学微课题组(五、六年级数学组),程昌健任课题组长。

英语:英语学科微课题组,陆勤芳任微课题组长。

音乐:音乐学科微课题组,马薇薇任微课题组长。

体育:体育学科微课题组,杨浩任微课题组长。

美术:美术学科微课题组,周文任微课题组长。如何将微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2)新街校区微课题组

语文微课题组:全体语文教师,赵民任语文微课题组组长。

数学微课题组:全体数学老师,赵良俊任数学微课题组组长。

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学科并入滨湖校区相应学科微课题组。

2. 各微课题组组长统筹安排课题研究的相关事宜,确保组内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做好研究过程中各种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并按照规定时间上交材料到滨湖校区教导处邮箱txbhjdc@126.。

3. 为了督促课题研究,将成立由校领导班子成员、各学科微课题组长组成的微课题专家组。专家组要根据各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的态度、开题和结题汇报、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等方面给课题组“优秀”或“合格”评定,与绩效考核挂钩。

4.各学科微课题组在开题会议、中期评估会议、结题汇报会议前要通知微课题专家组,确定会议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员,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并在会议结束后上交会议资料。

屯溪路小学滨湖校区教导处

2013年2月

【篇四】如何将微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微课题

微型课题研究案例

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作业质量的研究

研究时间:2015年9月—— 2016年6月

问 题 描 述: [用白描手法叙述此课题产生的过程,即“我遇到了

什么问题”]

今年我新接了一个班,几周以来,我认认真真地批改每一天的作业,发

现以下令人担忧的情况:

·作业正确率极低,每天的作业情况完全正确只有2、3位同学。

·很多学生的作业态度较差,这从字迹上可以看出来,我再三要求把字

写端正,但仍只有五分之 一的同学字能写得清楚算是不错了。

·大多数学生的作业习惯很差,要求做这一题却做了那一题,不是抄错

了数字,就是抄错了符号,该笔算的不用笔算,即使笔算,也是随便抓一片纸演算,或干脆在书或作业本的封面上,甚至在桌子上算上一通。

·作业拖拉,没有错及时改正的意识,只有老师在身边,才会改正。

·对于学生作业情况,大多数家长不太关心。 我迫切希望改变学生这

种糟糕的学习和作业情况。

课 题 界 定 [从“我遇到的问题”提炼出课题名称,即“我将研究什

么课题”]

所以我想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提高高年级学生数学作业质量的研究”。 关键词:高年级:小学阶段的4-6年级

作业质量:包括作业书写的规范性、正确率、完成的时间等

内 容 规 划[我将要具体研究哪些问题]

1.寻找学生作业质量差的原因

2.培养学生自主提高作业质量的自信心、积极性

3.通过跟踪典型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4.取得家庭对学生作业管理的配合

过 程 设 计 [我将用“什么研究方法(策略)”、采取“什么研究行动”解决问题]

1.通过调查访问,寻找学生作业质量不高的根源;

2.通过主题阅读(包括网上搜索浏览),借鉴“他人经验”;

3.通过认真进行“二次备课”和“课堂教学反思”,在课堂上力求扫清

学生作业障碍,增强完成作业的自信心(特别是针对差生);

4.通过修订《我的成功本》上的“数学魔法书”中的相关规则,让学

生明确作业的作用和作业的方法,以及更好地激发学生认真作业的积极性;

5.通过“我的作业点滴”和“我的成功足迹”培养学生对待作业的主

人翁精神;

6.通过每周“我的成功足迹”中的“家长评语”以及《给家长们的信》(两周一次),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并告诉其检查学生作业的方式方法;

7.通过个案分析的叙事研究,寻找个性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8.通过搜集、整理,总结研究成果。如何将微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成 果 展 望 [我将达到怎样的预期成果:学生的变化、教师变化、研

究过程中呈现的文字、影音资料等]

1.100%学生能自觉完成作业;50%的学生能认真完成作业并有良好的

作业习惯;20%的学生对待作业极其负责。

2.教师批改作业更认真细致,作业讲评更有针对性,课堂教学更注重有效性,平时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3.研究过程中的数学日记、个案分析、“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援助 要求 暂时无

【篇五】如何将微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教学教研

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教学教研

一、科学定位教育科研,让科研从“天堂”走向“田野”走进教室,走进教师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又热衷于听课、思考而烦于做研究,因为在教师们看来,听课对教师的影响更直接,研究是游离于教师本职工作之外的负担。提起科研,做课题研究,不少的老师都认为是很难的,应该是专家们做的事。于是,我们常常听见老师们有这样一些想法:课题研究怎么个搞法?我们该从哪儿做起?到底怎样做才是科研呢?工作太多了,我们那有时间搞课题研究哦!的确,作为一线老师日常有那么多的教育教学任务,容易对科研产生畏难的情绪。其实,学校里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科学家、专家所作的复杂、高深的科学实验,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一种研究,他是以“行动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为基本方式的。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些方式的立足点,我们就明白了教师做课题研究其实不是游离于教学以外的负担。教师做课题的立足点是:作为教的主体,要从自己开始,从自己的课堂开始,运用教育理论,以科研的思路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思考解决的办法,而不是要去创立一种教育理论,或者证明一种理念。这是课题研究的起点,所以:课题研究不是游离于课堂的负担 !但是,课题研究又不等同于传统的教研活动,它是对教学经验、总结的一种提升,表现在它的过程是规范的,它重视理论的指导参照作用,它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分享。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改进改善教育教学行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困惑。

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对于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是天堂,可望而不可即;是神仙,敬畏而不可亲。为了打破农村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畏惧感,改变教育科研在农村学校成为盲区的现实,需要对农村教育科研进行科学定位。为了找准农村教育科研的位置,教育科研必须降低门槛,产生“两个变化”,达到“三个等同”。

两个变化,即“变常规性工作为反思性工作,变经验性工作为研究性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注入反思,实现工作的螺旋上升;关于“经验”这里要澄清两个问题,一是工龄长不等于有经验;二是经验会随着时间的延伸、环境的变化而废弃,只有不断研究、提炼,经验才会长久不衰。

三个等同,即“问题即课题,教研即科研,效果即成果”。

此三个等同是为了降低科研的门槛,让广大农村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中来,让中小学科研从“天堂”回归“田野”。“问题即课题”说明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而非寻找教育教学规律,对成果加以学术化。“教研即科研”教研与科研本来有层次的区别,但新的科研观要求提升教研层次,让教研更趋于科学;同时降低科研的门槛,打消教师对科研的神秘感和畏惧感,让两者趋于等同。“效果及成果”,从科研术语的严格意义上说,效果不等于成果,效果是现象,成果是规律,但为了实现中小学科研向“田野”的回归,将两者等同起来,降低了成果的标准。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准确定位应该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教育教学中

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它不一定发现规律但必须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学生和谐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提升的过程。

二、帮助教师选题,让技术成为教师科研敲门砖

1.帮助教师认识选题的重要性

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爱因斯坦、贝尔纳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问题固然表示我们对世界的无知,但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是关于不知的知识。选题既决定着现在和今后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目标和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研活动应采用的方法和应选择的途径。是关系到研究的结果,是其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性问题。套用一句罗丹名言:生活中不是缺乏问题,而是缺乏发现问题的眼睛。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符合“想好了做”这个教育科研的重要特征的。如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答案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不是的。如果你以科研的意识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五花八门的:有学习态度的原因,预习不充分;有学习能力的原因,自己学不会;有心理因素的原因,胆子小 „„这时,你再反思:青少年时期是求知最强烈的时期,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但为什么他在课堂上宁愿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调动学生课堂的主体参与的策略研究”这样,一个课题就形成了。学生的困难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学生的不足、缺点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2.帮助教师掌握选题的操作技术

(1)选题要把握一个“真”字,提出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

①确定问题的轻重缓急。找出最令你头痛的问题(重),找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急)。

②分析问题的真伪首次。问题中有真问题,有假问题;有问题本质,有问题现象(课堂纪律差——问题现象,课堂教学枯燥——问题本质);有重要问题,有次要问题;有关键问题,有一般问题。

案例: 关于关键问题和一般问题

一科研机构曾在农村教师培训中,对教师的科研困惑进行过调查,教师们有以下反应:

不知研究什么?(研究范围)

不知如何研究?(研究方法)

不知研究来有何用?(研究目的)

同科教师少不知与谁研究?(研究途径)

都是包班,没有时间研究。(研究认识)

头绪太多,不知从何研究?(研究方法)

地势边远、信息闭塞,没有人指导研究。(研究条件)

通过分析,他们发现其中对科研的认识问题是关键问题,这个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选题要突出一个“微”字,切入点越小越好(但着眼面要大,要看到问题影响和问题本质)。微:细小。微型课题主要是从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周期上界定的。课题研究的着眼点应关注于教学细节,研究的周期控制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

操作时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把一个大的问题按照内在逻辑体系分解成相互联系的许多问题,从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和相关的网络。也就是说,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展开成一定层次结构的问题网络,从而在问题具体化基础上选题。

如:课堂纪律差的问题,通过归因分析来分解问题,可分解为课堂教学枯燥、教学内容过深或过浅、教师一言堂、学生行为习惯差等问题。其中“课堂教学枯燥”又可分解为教学策略单一、教师语言不生动、课程资源不丰富等问题。其中“课程资源不丰富”又可分解为素材性课程资源不丰富,条件性课程资源不丰富。而“素材性课程资源”又可分解为语文素材性课程资源、数学素材性课程资源、英语素材性课程资源、科学素材性课程资源等。

通过分解将问题尽量细化,然后再在问题网络的末端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如上,可立一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课堂纪律差的问题。

(3)拟题要注重一个“明”字,问题清晰,研究点要明确。这不仅仅是拟题的问题,而牵涉到研究方向是否明确的问题。

①列举教师微型课题拟题,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正误分辨。通过拟题的正误分辨,概括出拟题要注意的两点:一是形式上以“研究、初探、探究”等字眼为特征;二是内容上要包含研究范围、研究途径、研究结果、研究状态等,或其中部分内容。

下面列举教师微型课题拟题,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正误分辨。

从形式上分辨以下课题标题那些正确。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 )

《利用儿歌创设情景探究》( √ )

《论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我的课堂我作主》( )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初探》( √ )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让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手高高举起》( )

《农村学校家校联系策略研究》( √ )

《提高学生午休效率研究》(√ )

从内容上看你认为以下课题标题那些好

小学作文“日记”天天练研究( )

(评:是作文还是日记?研究范围不明确;若两者都天天练,不现实。)

(改:《小学生日记天天练研究》)

培养二年级学生数学作业习惯研究 ( )

(评:习惯有好习惯和差习惯,究竟培养什么?研究方向不明确。)

(改:《二年级小学生按时完成数学作业习惯培养研究》)

小学高段数学预习方法指导研究( √ )

阅读的延伸研究( )

(评:范围过大。)

(改:《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的课外延伸研究》)

有趣班队会的组织研究( √ )

农村学校有效提高班级优生率策略研究( √ )

提高农村孩子计算正确率方法研究( √ )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研究 ( )

(评:“活”是感性的不确定用语,科研讲究严谨。)

(改:《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策略研究》)

②归纳出课题标题的基本结构:

研究范围 研究途径 研究结果(或状态) 研究

如:小学生 课外阅读 摘抄习惯的培养 研究

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研究(其变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

学生 午休效率 提高 研究(其变式“提高学生午休效率研究”)

③教给教师微化课题的方法。分析语法结构,给中心语加上限制语。

其语法结构是:短语 研究

短语中心语的限制越多,课题越小。

如: 小学提问研究

小学数学提问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题有效性提问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行程性应用题有效性提问研究

三、共同探索研究方法,让研究成为教师的工作需要

1.行动研究法——帮助教师形成学习、研究和反思的习惯,实现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操作建构。

在学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二是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成果。

在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提炼;二是学会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学会结合自己的实际将别人的成果进行改造、应用、发展。

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得到成长:一是把握反思的时机。做到随时反思、及时反思、适时反思;二是注意反思的内容。审视研究方向,检验改革措施,进行效果归因。三是找准反思的表现形态。教案后写反思、叙事中记反思、合作研讨时收集反思。(反思体现研究的推进,前进的步伐)

【篇六】如何将微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微型课题细节与课堂

让“细节”成为打造高效课堂的“铺路石”

古县小学 连丽清

推荐背景: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推进,“减负增效”的理念的进一步的深入,近一年来,全国各地的学校及教师在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方面,做了大量的探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课堂教学依然存在传统灌输式的做法,过于强调完成教学目标,忽视课堂细节的处理,这样严重的制约了教学效益的大幅提升。笔者结合个人语文教学的经验,从教师应该关注课堂细节 注重有效教学角度出发,来探讨新时期下,课堂教学思路变革的必要性,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当今教育,决不缺少各种花样翻新的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者;决不缺少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缺少的是关注教学细节的“育人者”。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再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捕捉一些有价值的细节,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育学家杨再隋先生说过:“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说到教学细节,众所周知,它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个外显的最小单位。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细想很多特级教师成功的课堂教学,你会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善于捕捉细节,提升细节,才使课堂精彩纷呈,魅力无穷。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细节就是课堂中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个动作、一个错误、一个疑点。作为一名政治老师,应该怎样把握这些教学细节,演绎精彩的课堂教学呢?

下面我想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仅从两个方面简单地谈一谈,通过反思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或许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切入有效细节,激发课堂活力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现实,脉络再清晰,活动再丰富,气氛再活跃,课也是禁不住推敲的,热闹的背后,总是一头雾水。追寻原因,很显然:情境设置脱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导致学生信口开河,而使活动缺乏有效性。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过:“影响学生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教学就是要引发学生最多的有效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使课堂教学更接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寻找贴近生活的细节,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

要实现高效的课堂,就如朱熹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强调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人。生活即课堂,就学生而言,只有与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认识,才是鲜活而深刻的认知。

所以教师应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生活经验,选取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学习素材,设计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汲取学生感兴趣的典型事例让学生剖析,架起生活与知识、生活与感悟的桥梁,使课堂教学成为活的生活,让学生在真实、主动思考、平凡、体验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接受教育,大大提高语文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捕捉精彩细节,展现教学魅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动态生成是它的重要特点。在整个教学进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1.敢于发现学生的“亮点”。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敢于让学生说完自己的观点,千万不要以传统的观点来评价学生的生成的观点,否则会抹去学生精彩的观点。有为教师在出示了“孔融让梨”的案例,然后提问:如果你也有三个梨,你会怎么做呢?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先把大的给爸爸妈妈,再把小的留给自己”;“先让爸爸妈妈吃,再自己吃”„„教师颇感满意,突然一个声音传来:“我要先挑大的,在选小的。”此时,教师装作没听到,马上把话题一转,进入下面的教学。下课了,我饶有兴趣地上前询问学生,为什么你要先选大的呢?学生天真得抬起头:“我要先尝一尝,如果是甜的,我就留给爸爸妈妈吃;如果不甜,就我吃,让爸爸妈妈吃甜的。”„„如果这位教师听到这样精彩的话语,肯定会感到十分遗憾!

其实,每个老师,讲课时都在盼望亮点、追求亮点,众里寻他千百度,美丽的明眸,往往就在不经意的回首之间。热闹可以制造,亮点则需要捕捉。

但在以往的课堂中,很多教师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在教学中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是一个被动的倾听者和学习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借助学生自我体验,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创设机会,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升华为更高的追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正确处理学生的“误点”。

例如:在教学“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一问题时,一位教师列举了“感动中国人物李桂林的事迹”。老师讲得生动感人,情到之处不禁问道:“如果是你,你是选择在城市生活还是去边远的农村从教?”被指名提问的学生竟然响亮的回答:“我会留在城市!”老师目瞪口呆:“啊?”„„

怎么办?这位教师没有回避问题,而是果断的接住学生的招数,直面这个问题,将持“留在城市”“选择农村”观点的学生分成两组,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辩论,在辩论过程中老师注意调控。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精彩,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充分的认识了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精彩之处在于抓住了一个误点,通过矛盾尖锐的辩题题达到一个共赢的结果。

可见,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误点,教师应怀有一种豁达、宽容的心境,允许学生犯错误,原谅学生的过激行为,创造性的运用心理学和教学规律,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情况进行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挖掘其中的“问题”,成为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这是对教师把握课堂能力的考验,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锻炼,也是教师个体教学风格的外化和生华,是较高层次的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需要严谨认真、扎扎实实的科学态度。无论是治学还是授课,小处都不可小视,细节都不可忽视。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关注教学细节,就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终极关怀;关注教学细节,必须用心倾听,用情去感受,才能及时捕捉与提炼,把有价值的生成信息纳入自己的预设过程,使之成为课堂亮点;只有对价值不大的信息进行及时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的轨道上来,在科学的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从而让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百花齐放,绚丽多彩,春意盎然。

好课堂需要关注细节

古县小学 连丽清

教师的教学成绩,自然是与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否渊博、教法是否高明、教学手段是否先进密不可分,但如果学生对你的“渊博”、“高明”、“先进”视而不见,学与教的反应方程式没有均等“配平”,你的课堂教学效益就会大打折扣,所取得的教学成绩与你的教学水平会形成很大的反差。为什么?是细节所致。是你在展示你渊博的知识、高明的教法、先进的手段的时候,你忽视了课堂中的许多细节。

一、细节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微量元素

这里所指的细节,主要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会明显地引起大多数学生的注意,但对教的实施和学的效果产生影响的细小环节或情节。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表情、穿着、神态、坐姿、动作、书写、见解、礼节、习惯、性情等,都是教学中常见的细节。这些微小的细节重要吗?与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相比,不算重要,但如果把关注和不关注细节时的课堂作一对比,你会发现,课堂的“环境气候”这个基础性大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一个个细节问题的不断解决。细节问题的成功处理,对课堂所起到的“净化”作用,有时候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显得更重要。

暗示作用。苏教师站在教室门前,准备上课,发现第二组中间的一位女同学上课时心神不对,上课铃声响起后,这位女同学也好像没有听见似的。“南瓜饼,伍毛一个,吃了保你还想要!”这时一个坐三轮车卖饼的商人,边摇着铃边高声喊着,正好从校门外不远处经过,引起同学们的一阵大笑。苏老师顺着同学们的笑声说:“卖饼的人真不简单,能做到一心三用:坐车、摇铃和叫卖”。“陈婵同学,你能做到吗?”苏老师微笑着问这位女同学。这位女同学看着老师,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原来这位女同学是在课间玩游戏,玩到上课还未结束而继续玩。认识到苏老师已经知道并善意地提醒了自己,就很快关了小电子游戏机。

榜样作用。同学们刚做完课堂练习,黄老师在翟志同学的课桌上拿起一本书,然后说:“请同学们看一看,这是翟志同学自购的同步练习册,课上到那里,他就把上面的练习做到那里,学习如此自觉,那有成绩不好的!”

欣赏作用。上课前,蒋老师先让同学们看一看刚发回的作业,然后拿起李娟同学的作业本,翻给全班同学看:“书写如此的清晰,字是如此的漂亮,格式如此的规范,看起来不仅赏心悦目,更感到是一种享受!”

激励作用。实验时,彭老师手拿着一个土制的瓶式“温度计”,问全班的同学:“当我把此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时,插在瓶塞上的玻璃管中液柱的高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上升”,绝大多数同学这样回答,只有韦呈同学一人回答不同:“先下降,然后上升”。接着同学们观看老师的演示。实验表明韦呈同学的回答是正确的。“课本也认为是上升的,我真的也想不到是先是下降,韦呈同学思考问题如此深刻,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彭教师很赞赏地说。 就这样,教师通过课堂上发现的一个个微小细节,恰当地作出暗示、赞扬、欣赏、激励等反应,不断地给学生以自尊,给学生以思考,给学生以引导,给学生以熏陶,对学生学习氛围的影响显然是巨大的。这些影响,就好像是我们每天食物中的微量元素,量虽极少,作用却很大,不应缺少。

二、关注细节,既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智慧

关注细节,如果说是一种方法,也不算是错,但说是一种技艺更恰当。因

为方法本身,更多的是一种程序,一个过程,按套路去操作即可,但技艺就不同,技艺是在技能与方法熟练基础上的自主“表演”,体现更多的个人创意。关注细节也是这样,首先要发现细节,但发现细节不是目的,目的是拿细节来“说事”,把细节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从而使细节在课堂上产生出大的效益。既然能以“小”变“大”,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技艺。

部分教师也关注细节,但往往只停留在细节的发现上,这样的“关注细节”意义不大。发现细节后怎么去“处理”,“处理”的功夫是否到家,才是“关注细节”的实质。也只有对细节的“处理”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时,才会深深地体验到“关注细节”的艺术性。

说关注细节是一种智慧,也名副其实。智慧者,智高、聪明。我们不少教师,对学生正面的、好的细节还会利用,但对那些负面的、不好的细节,不仅利用不了,还时常带来许多麻烦。对“正细节”、“负细节”,都能做到信手拈来,为我所用的,这显然得要有智慧。

关注细节,是教师教学走向成熟的表现

在市一级、省一级,我们观摩过很多优质课竞赛,能代表县或市参加市或省的赛课,一般都有着扎实的基本功,谁更优秀?怎么来评判呢?很多情况下就看细节,看教学设计的细节,看师生互动的细节,看仪器制作、操作创新的细节,看应对学生的细节。取得较好名次的参赛教师,大多都是对一两个课堂细节处理得比较出色所致。

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年青教师的上课,你会发现一部分年青教师的眼神、板书、讲解、回答等,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关注的只是自己,有时候根本不看学生,就是提问学生,也很少关注到全班每一个学生的反应。这是不够成熟的一种表现。

很多时候,我们都自以为自己的课上得很精彩,但从课堂外的第三者看来,教师更像是期望学生来关注自己,是一个以学生作为观众的自导自演节目。显然,像观众看演出一样的课不算作是好课。

但如果你看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上课,你就会发现,教师所讲的每一句话,所问的每一个问题或对每一个问题的分析,或课堂实验的每一次操作,都关注到全班的学生。或者说,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老师好像是看着自己,是在问自己,关注着自己。实际上,关注课堂上的细节与教师的讲解或操作是可以做到同步的,当你关注细节的举动从偶然的人为走向自如的时候,表明你的教学技艺已走向成熟。

实际上,教师职业是一个重细节的职业。凡是成功的教师,都是关注课堂细节的专家,同样地,很多资质很高的教师之所以不作为,也在于对课堂细节的轻视。因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需要有一个积极、上进的课堂氛围,而这一氛围的形成与关注细节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