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为贵


篇一:《以和为贵》

龙源期刊网 .cn

以和为贵

作者:王以华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4年第01期

摘 要:师为校之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一所学校举足轻重的大事。如何提升教师的凝聚力呢?主要从和的几个角度浅谈如何着力提升教师的凝聚力的问题。 关键词:和;凝聚力;教师

师为校之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一所学校举足轻重的大事。如何提升教师的凝聚力呢?要靠通力合作的教师。目前学校不和谐因素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如,度量狭小、面和心不和的、背后议论、搬弄是非的、以己之长量他人之短的……当然,这虽是极个别现象,但十分有害,它使团结涣散,不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

培养学生成才犹如竞赛:纵向讲是“接力赛”,横向讲是“团体赛”。需要全体教师合作,才能完成任务。“以和为贵”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有以下的一些浅见,只有以和为贵,才能增强凝聚力,才能精诚合作,才能合作共赢。

“和”——和睦相处,视教师为兄弟(姊妹),保持上下和睦的人际关系。多年任校长,深刻感受到,要从内心去激励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不能用制度和形式去限制他们创造性的发挥。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本来是学生对教师越亲近,就越能够自觉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道理。校长和教师之间也是如此。教师觉得校长真诚、友善、亲和,就会自觉完成校长安排的工作任务。当然,一个人不可能取悦所有的人,校长对亲近的教师要格外珍惜、善用;对中间的教师要主动团结;对疏远的(游离于群体之外的边缘人)对立的也要摒弃偏见,积极争取,科学引导,要尽力做到和睦相处。

“和”——“用心做事,用爱心导航”。用先进的理念统领自己的思想。没有理念如同火车没有车头,没有先进的理念如同有车头而动力不足,理念决定工作结果。爱心更重要,要增强情感意识,坚持正面教育效果更好。《学记》中说:“要善喻,导而弗牵,开而弗达,强而弗抑”。这里的“强而弗抑”就是说要多表扬鼓励不批评压抑。在平时,遇到该批评的事时,尽量控制好情绪,采取恰当的批评方式,要让人能够接受。能够不批评的尽量不批评,多采取借题谈感受等就事不就人的批评方法进行“旁敲侧击”。我校有一位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座谈时想换教师。我没有直接找到他,而是采用了迂回的方式,以一封信的方式来与他沟通,既给足了他面子,又让他能不断努力。校长讲情感,教师讲爱心,学生会乐学,教师会乐教,学校上下一心,情系一根绳,学校的发展就会蒸蒸日上,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遇事争着做”的良好局面。

“和”——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们要大力提倡“和而不同”,能接受不同的意见,但也不否认,可以求同存异。每个人都可以保留有不同的思想,

篇二:《以和为贵 思想》

谈孔子“以和为贵”思想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有一种思想一直被流放,提到它的人多,做到的人却少。于是,人间也因此不知多了多少无辜的魂灵,夜夜游走——它渐渐被淡忘了,也渐渐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溜走,直到今天,我门终于重新把它发现,重新把它认识,那就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精华——“和”。

自孔子以来,我们的民族就形成了“和为贵”“亲仁善仁”的文化传统。其中的“和为贵”更是一种坚韧不灭的思想。“和”是孔子思想中占有终极地位的概念。孔子追求的社会乃是以“和”为本质,人与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各守其位的和谐社会。任何一种思想,倘能经受住历史长河的淘洗而历久弥新,那必定有它内在的魅力和存在的价值。所以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和”其存在的意义,“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思想精华。也许你会以为它只是儒家的独述,又怎能代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呢?其实不然!不仅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份中,“和”也有着一定的份量,如佛、道、墨诸家,也都主张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的“和”。佛教反对杀生,主张与世无争;道家倡导“不争”,以“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为三宝;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尤为反对战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和 ”作为这其中的灵魂,是始终贯穿着中国文化的精髓。

《大学》曾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孔子在论“和”时,把作为社会细胞的心性之“和”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作为儒家终极修养的“和”在社会的普及和衍化程度又如何呢?依本人愚见,“和”的运用可分为:

一、人际之和

其实,从我们一进入社会,就一直面临着这个问题,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不愉快的事,已越来越重要,而“和“也作为这其中的中介,逐渐被人们所接纳。当然,想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就得先讲个人之“和”。孔子在讲个人之“和”时,也非常注重致和的手段,就是自身的修身养性,要求人们“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惠而不费,劳而不恕,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在修身养性之后,才有可能成为有别于“小人”的君子,才可进入“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的境界。

这样以后,也就有了一股非凡的“中和”之气徘徊于五脏六腑之间,使人平和、冷静,又不失分寸。战国时期的大将蔺相如,为了社稷之安,三让廉颇,终使廉颇心悦诚服,背上藤条,留下负荆请罪的好评。蜀中诸葛亮也曾七擒七纵孟获,最终迎来了后方的稳定而安心于跟曹魏一决高下。这冥冥之中何尝不是体现着“和”的本质呢?古人亦知如此,而今的我们呢?总是为了一些不屑一顾的小事而破口大骂,甚至大动干戈,以至招来不必要的伤害。说到底也只是面子问题,真不明白?难道面子比生命还重要吗?我看这些人都是没读过《论语》的。其实我们应该反省,有许多人总是事后的“清醒者”,事后总埋怨:“真不应该„„”,但我更希望我们都是醉中的“清醒者”,永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万事以和为贵,就会有一条更光明的路出现在你眼前。

二、国家之“和”

当今世界,科技文化飞跃发展,一日千里,使人眼花缭乱。但这个飞跃的时

代也处处暗含“战争”,眼前的利益已不能满足国与国的欲望,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战争就蠢蠢欲动。21世纪刚开始,便迎来了美国被恐怖袭击的“9.11”事件,接着就是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反恐战争,还有以巴的冲突等等,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些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的深思吗?难道解决问题就非得要战争不可吗?来看看我们祖先又是如何化解这个问题的吧。孙武,无可否认的军事专家,他曾提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不战而屈人之兵”。将运用外交与和平谈判的方法交换彼此都冲突的认识,提出均可接受的方案,以解决双方的矛盾,此上上之策,而将指挥军队在战场互相厮杀,用强兵猛将和尖锐武器去攻城略地,俘虏他国的人民,作为不得已的下下策。可见,前人已早已深知“和”的可贵,而今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却将战争视为游戏,恣意挑拨,真是令人发指。 其实,国与国之间,更应考虑或重视“以和为本,以和为贵”的思想,因为他们的决定影响的将是整个国民的命运。“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说的正是孔子“政和”的思想。孔子对战争一直是持反对态度的——“子之所慎:齐,战,疾。”再有“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孔子对战争是厌恶的,他更主张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节用而爱人”,而今的世界更需要这种思想,更需孔子这种“以和为贵,政是以和”的处事方式,这样一个国家才能得以生存、发展。

三、天人之“和”

所谓天人之“和”,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和谐发展或可持续发展。关于“和谐”,于繁华的大都市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人们只看到了发展的一面,却没有为后代为自然而谋想过,这种人是自私的,地球有他们是地球的不幸。据调查,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全球气温逐渐上升,这也意味着南北两极的冰山正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溶化,这就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预告着如果人类再对大自然这样干下去,人类必将无所遁形。为什么人类还要这样愚蠢下去呢?三千年前的孔子就已经知道了凡事应当“致中和”,即和谐发展,不应该违背大自然之规律,否则就是给自己挖墓地,而我们勤劳的现代人就愿意干这种事?但愿我们勤劳的人类别再犯这种傻事了。“和”才是持续发展的准则,“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才是发展的至真之理。

关于“和谐”,如今的人可能已注意到这点,于是陆续地出现了“和谐校园,和谐家园,和谐社会”等关于和谐的新名词,这一点可能是今人面对孔子唯一值得骄傲的。

有子曾说过:“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不以礼节之。”可见“和为贵”的前提是要“以礼节之”。也就是说,制礼守礼是“致中和”的条件,只有“克己(克制欲望)复礼”才能“天下归和”。否则,泛泛而谈“和”,会很容易流于迂腐,成为乡愿,也就成了小人之“和”、同人之“和”了。

然而,“和”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亲人、朋友、同事之间,一般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当然要讲“和为贵”;但对于一些凶残的歹徒,屡教不改的暴徒就不能轻易谈“和”了,前提是如果他能放下屠刀,洗心革面,那“和”才能对他们起作用,否则就是对牛弹琴,纸上谈兵,甚至会成为罪恶的帮凶。

“和为贵”作为新时代道德前进的力量已不容置疑,只是我们能否一直坚持不懈的走下去,还有待人性的考验和坚韧的意志。前路已经打开,步子已迈出,

难道我们还不愿起航吗?难道我们会半途而废吗?既然风帆已扬起,就不要再拒绝起航,只要我们有一颗虔诚的心,有一颗以“和为贵”的心,终有一天,浮现于我们眼前的必是一个“和”满天下的新景。

写后反思:

关于我写的这个内容,刚开始时只是信手拈来,没有多加考虑,搜了很多材料后,才发现这内容不好写,但已经上了船,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走下去,反复阅读查得的资料,发现隐约出现了一些“天人之和,国家之和”之类的词语,于是又顺理推章的想着把文章分类,分类之后发觉文章好写多了,因为一个基本的框架已经出来了,剩下的只是填充内容而已,接着再结合自己的观点和现代中的一些事实,一篇文章就基本完成了。

再后来,吴老师帮我改了题目,我才意识到内容与题目不合,于是朝着题目再次整理和校正一些错别字,终于顺利脱稿。

这次写作,我觉得在转化语言时,应先阅读材料,再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而不应照搬。总之,这次写作还是快乐的,遗憾的是,没得到吴老师的亲自指导

以和为贵的思想,放在谈兵的首篇,实在是我国传统兵法洞悉战争的成熟认识。

用兵的目的,是要取得政治和经济努力所得不到的东西。通过战争,这个目的经常是达到了。所以有人开始崇拜武力。

但是与此两相对照的另一种常态,是两个对手无法在短时间内消灭对方而共存,甚至两方的战争会引起第三方强大势力的关注和参与。于是,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以和为贵的战争辨证思想,呼之而出。

道德,常常有智慧无法企及的力量;贵和,常常有战争无法取得的益处。

篇三:《以和为贵》

浅议“以和为贵”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利与弊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漫长的历史积淀,在这五千年的历史进程当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和”的思想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向量,古代先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

无疑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这是体现着辩证法思想的。“以和为贵”的思想也同样如此,在现代社会中,处处可以看到“以和为贵”思想的影子,“和气生财”、“一团和气”、“家和万事兴”等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价值观念,无形中支配着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但是从中我们也能看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的。 “以和为贵”思想的“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和”用于人际关系,以宽和的态度待人,就会取得众人的信任。

从古到今,成大事者,无不是得道多助,无不应了中国的古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的“人和”,强调的是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在每一个远东地区,尤其是在儒家孔子思想传统的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工作的从事商业活动的人都清楚: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所从事的商业活动是不太可能取得成功的。在台湾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小诗,很好地概括了人际关系的内涵:“年轻是财富,文凭必须要,知识供参考,关系最重要。”

二、将“和”用于政治,则能促进历史发展,文化繁荣。

人们常说,政通才能人“和”,政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政治和谐有力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政治和谐是社会政治生活的内在结构和各方面关系处于相对均衡、相对和谐、相对稳定的状态,它主要表现为政治秩序的常态,即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良性互动状态。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既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局面,充分保障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以及参与政权和国家事务的权力,使得政局维持了健康稳定,中国人民认同现有的政治领导和秩序,也在世界范围获得了好评。

三、将“和”用于经济,则能促进生产发展,经济繁荣。

在经济发展中的“和”体现在很多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方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只有当自由贸易通过互利共赢的途径,采取“和”的思想,给各国带来各自最大的国家利益时,才能激发各国开放国际贸易的积极性,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良性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进程当中,力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实现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中国大力倡导并已取得一定成效的;强调要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最终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也是“和”的思想的体现,共同富裕也成为了和谐社会的甜果。

四、将“和”应用于文化,则可使百家争鸣,理论创新。

文化上的“和”强调各种健康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在区分先进与落后、有益与有害、健康与腐朽、正确与错误的文化的基础上,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形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在学术上,我们倡导“学术民主、开放包容、百家争鸣、繁荣共进”,鼓励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融合,也正是在文化上“和”的体现的一个具体例子。

五、将“和”应用于养生,得和则盛,得和则寿。

中医上也有着和谐养生的理念,追求人体内部各个脏器的和谐,与大自然的和谐,与宇宙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让身体内部和身体与外界环境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按照身体自{以和为贵}.

身的运行规律行事,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就能健康长寿。通宵达旦地工作或娱乐,肆无忌惮地喝酒和抽烟,毫无顾忌地胡吃海喝等都是不“和”的表现。

六、将“和”用于战略决策,则贤才蜂聚、良言潮涌、上下通达、左右和谐、弊端早现、创新迭出。

中国在做决策时,往往考虑各方意见,凡事开会决定,然后进行民主投票,这都是为了在多元格局下追求“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不搞一言堂,才能往往做出最正确的决策。我们所追求和推崇的集思广益、头脑风暴不正是“和”的体现吗?{以和为贵}.

七、将“和”用于外交,则“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咸宁”、“天下太平”。

中国“和谐世界”的全球战略,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精神境界,是“和而不同”这一传统价值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外交政策中的升华。“和谐世界”的外交政策既共享了国际社会普遍的理想价值,反映了人类在全球化时代的共同愿望;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色。这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一方面,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致力于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社会的全面进步。

“以和为贵”思想的“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度的追求“和”,往往导致了竞争意识的缺乏和掩盖问题的弊病。

“以和为贵”的传统价值观从古到今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然而它在当今社会有一个很大的弊病,那就是“过犹不及”,容易导致人们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我们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不患寡而患不均”、“中庸之道”,这类思想其实都是与风险和竞争意识相悖的。如果不能拥有非常强的风险竞争意识,相应的承担风险的能力和探索的精神也就无从谈起。

另外,有时候一味强调“以和为贵”,主张“中庸之道”,“稳定压倒一切”往往会掩盖问题,敷衍了事,因为有时表面的“一团和气”并不是真正的和谐。

二、在外交上一成不变地只做“和事佬”。

近些年,在很多国际问题上,中国都采取了劝架的方式,常常站在中立者的角度说话,新闻发言人说的最多的是,“中国对某事件高度关注,我们希望冲突双方克制,实现民族和解。”或者“在某条件下实现和平”,这样的表态,既不说你好,也不说他坏,双方都不得罪。其实这样无谓的劝说,对于冲突的任何一方都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他们该打还打,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其实,中国这些年面对国际问题上的态度总是表现得模糊不清,是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分不开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就是在“和为贵”的理念之下坚如磐石的,人们在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下,谁对谁错都不重要,只要双方能够和好,即使是其中一方吃了大亏也无所谓,正所谓“吃亏是福”,打不起来,就能保证社会的稳定。所以面对国际问题时,中国就理所当然地当起“和事佬”了。{以和为贵}.

三、在消费理念上的“和”导致法制缺失。

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统一,这是中西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异。社会和谐是最好的理想状态和秩序。这种“和”与“贵”思想在人与人之间体现得更为明显,在商品交易中尽可能的“和气生财”,中国人习惯了平和心态的消费模式。因而,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中国历史上商品市场相对的稳定,各族之间及各国之间友好“互市”的情况层出不穷,而不是你争我夺、扰乱市场的局面。“以和为贵”自然就成了一条潜规则。20世纪90年代以前,大多数消费者在遇到不满意的消费时,甚至在自己的权益受到商家的损害时,往往是忍气吞声,只会向朋友、同事或其他熟人倾诉不满,而很少通过合法投诉等途径获得权益的保障。现在,这种情况虽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改变非常缓慢,而进一步的改变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原因之一就在于“和为贵”、“息事宁人”的传统思想仍然很深蒂固。

篇四:《以和为贵》

思路点拨:“以和为贵”与“竞争意识”,前者为传统美德,后者为现代理念。如何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写出新老观念碰撞的思想火花,是决定文章水平高下的关键所在。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以和为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是否过时了?难道“竞争”就一定要以抛弃“和”为代价吗?“以和为贵”与“竞争意识”到底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或“水与火”不相容的关系)还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还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关系,二者孰轻孰重等,均允许见仁见智;但如果不谈二者的关系,则视为没有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谈了二者的关系,而未谈及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则是没有回答“为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了。至于单谈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均未涉及,就应视为不同程度的偏题、走题之作了。

从改卷的情况看,下列立意不失为好的立意:

(1) 竞争的最高境界是和谐。(2)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和”与“争”的过程。

(3)该“和”则“和”,该“争”则“争”。(4)“和”与“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5) 在“和”中“争”。(6)“和”久必“争”,“争”久必“和”。

(7) 要公平竞争。

偏题走题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只谈“以和为贵”或“竞争意识”。(2)若即若离或游离于中心。

(3)中心不突出,平分秋色。(4)偷换概念,脱离话题。

(5)另起炉灶,与话题不相干。(6)晦涩难懂,不知所云。

例文一:竞与和 矛与盾

古来俗言都称万事以和为贵。和气总是能给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许多便利,因而总是有人把它视为人生真理,认为万事能退则退,不可与别人争。也由此,竞争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