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教


【篇一】教是为了不教论教育即自由的内涵







王啸

  提出“教育即自由”这么一种观点,绝非标新立异,而是有着内在的学理根据。

  陈桂生先生通过对“教育”的考察指出,“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教育’(育)与‘教’本有区别,且一直有区别:教育从来同‘使人向善’相关,或者说它以‘使人向善’为内涵,是个规范词,而‘教’是一个中性的动词,为描述词”。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内涵的道德意义,即人们是从怎样“使人向善”的角度来规定教育的。这就给我们两点启示:

  1.“育”是教育的根本。换句话说,“教”不能体现出教育的本质,更反映不出人们的价值意向。“育”则不同,“育”就是“养子使作善”,就是“使人向善”,它包含着人们的希望,体现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所以,“教”是技术层面的,“育”则是价值层面的,后者赋予前者以意义。明确这一点,对于纠正长期以来将“教育”蜕变成“教授”的作法是有帮助的。事实上,“教授”是对“物”的思考模式的产物,而人是不同于物的。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人的话,就必须转变思路,以对“人”而不是对“物”的眼光来思考“教育”。

  2.教育即自律。由引文可以看出,价值是教育的内涵。由于价值是无法通过灌输获得的,或者说价值是教不会的,它只能是个体在自我发展、自我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也就是说教育即自津。“教是为了不教”的深刻内涵也正是体现在这里,因为这意味着一个真正主体的产生。换言之,当教育成为自我教育的时候,“育”的内涵也就真正实现了,因为这时的人是一个自律的人。

  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康德道德学说又给了我们关键性的启发。

  在康德看来,人是一个双重的存在。作为感性的存在者,人从属于现象界,屈服于经验和自然因果律,没有自由。作为理性的存在者,人则能够超越自然的限制,无条件地遵从理性自身的法则而行动,因而是自由的。这一思想对于康德主体沦理学的建立极为重要。康德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他认识到“自由这个概念是解释意志自律的关键”,并将自由规定为自律,从而使道德的基础真正从外在必然性转变为内在必然性,并且通过理性为自身立法的意志自律而论证了人之为人、人不同于一切自然存在物的价值和尊严。一句话,自由----这一康德伦理学的最高主题----使得人成为自我立法、自我规范、自我服从的真实主体。

  如果教育的意义最终在于成就一个真正的主体,那么这个主体必定是一个自律者、自我立法者,即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颁布命令并由此而服从自己的内心命令的人,也就是上文中我们所说的“教育即自律”的内涵。根据康德“自由即自津”的思想,我们得出“教育即自由”的结论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自由不仅是康德沦理学的核心所在,而且也是康德整个哲学的“拱心石”。这就使得自由超出了伦理学的内涵从而对人具有了本体意义,如果没有自由,人就只是自然之必然的因果系列中的一环而不具备任何本体品格----人的品格。

  但我们又不能仅从康德学说的意义上去理解“教育即自由”,我们还要进一步发展、充实这一观点。因为自由不仅仅是自律,自由还是创造。如果说康德强调的是前者的话,那么马克思的巨大贡献则正在于后者。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教育即自由”的内涵才是完整的。

  在马克思看来,“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也就是说,马克思把自由活动看作人的本质,这就从根本上揭示了人和其它自然存在物的不同。自然存在物的存在是固定、封闭、单一和静上的,只能消极被动的服从物种的规定而不能自由的超越自身去选择另一种不同的存在方式,而人不同。人总是生活在希望里,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构成了当下的行为和忧乐。质言之,人是实然和应然的统一体,“人是宇宙间唯一能够‘是其所是’和‘不是其所是’的存在物,除人之外的一切存在物归根到底都是‘是其所是’的东西”。这就揭示了可能性的巨大意义。以往,人们一直认为一切可能都是从现实性中引申出来的,可能性是现实性的展开形式。其实,现实只是可能的一种形式,从现实出发并不一定可以达到其他的可能性,合理的方式应从可能出发,从可能、应然来创造出新的规定。由于人的存在是某种恒常的“还没有”,所以,他在任何时刻对一切可能性都是开放的,这就使得人不是自然现成的“是其所是”,而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和主宰者。当然,人是实然和应然的统一,只有当二者保持合理的张力时,人性才是健全的。但从根本上说,可能性比现实性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创造意义。

  与过去相比,人是一个既成(是其所是),与未来相比,人是一个未成(是其所不是)。而人的自由本质使人永不满足于当下的实然状态,不断向着一种更高层次的未然状态迈进。这就是创造,这就是追求。教育面对的正是具有巨大可能性、创造性的人,“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没有给人作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完成”这个作品。所谓“完成”包含如下的含义:一方面要使人认识到自己是一个自由的存在。人是自由的,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教育的任务首先在于唤醒人的自由意识,使之意识到自己并不现成的存在着,而是一种必须通过自身创造性的活动,不断向未来开辟可能性并塑造自我的自由存在物;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教育要引导人们去创造。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还不够,因为人的自由本质只是提供了发展的可能,如果没有后天的创造,人的自由本质就无法地得到体现和验证。所以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把人的自由本质引申出来去从事创造,去打破已有的生成迈向更高的未成。正是在永无止境的创造过程中,人才能不断提升,不断创造出新的规定,不断丰富自己“人”的内涵,所以人永远走在向一个“真正的人”迈进的旅途中。这是“教育即自由”的更深层次的内涵,也是人类得以进步的根据所在。

  以上我们主要从学理上探讨了“教育即自由”的内涵。事实上“教育即自由”不仅有着理论的必然,更有着坚实的生活基础。或者说,正是生活本身使“教育即自由”真正成为可能。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生存在一个自在自发的充满保守与惰性的世界之中,人们的基本生存方式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特征。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教育的功能只是再现当代社会和现有的社会关系”,几乎没有创造性。随着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渴望一种能够展现自己生命本质的生活方式,人们渴望能够成为自己的真正的主人。这就使得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即“培养一种能动的、非顺从的、非保守状态的人”。质言之,教育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成为对自己生命的一种肯定,不受教育者不成人,不受教育者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生活,教育与人的存在已无法分开。由此,“教育即自由”获得了存在的现实基础。而教育的意义也就在于它向人们揭示了人们本来可以拥有哪一些美好的可能生活,从而有可能不再重复别人的生活,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因为正是在生活中,诚如马克思所说,“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

  总之,我们从康德哲学的意义上提炼出了“教育即自由”这一思想,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康德哲学;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上提炼出了自由的创造内涵,但又没有完全抛弃康德哲学。所以,以生活为现实根基的“教育即自由”的完整内涵是自律与创造的统一。



【篇二】教是为了不教论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教师中心稿)

论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瓯海区梧田高级中学王茂坤

近几年来,课堂教学倡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独立的个体,一切活动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怎么学的问题。教师的角色已不重要了,课堂上唱主角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现学生的独立意识和个性特点。这已完全淡化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角意识。

随着这种风气的盛行,教师们都在努力探索课堂教学规律,积极挖掘学生的个体意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师们在课堂教学时都尽量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课文。前段时期我听了有两位老师在上公开课时,竟然大胆地放开手脚,全让学生来读课文。一位老师在上小说时,一开始就让学生找课文中有哪些美妙的句子,然后让学生随便讨论,讲讲自己的理由,再反复读这些所谓的好词好句。那位上诗歌的老师则反复让学生读课文,说是突出朗读教学。总之这两位老师上的这两堂观摩课意在告诉大家课堂教学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学课文,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他们的做法却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教学目标的制定,忽略了教学重点,忽略了教学内容。试想,一堂课连学什么都不明确,那还叫什么课?那还放手让学生去学什么?比如,小说的教学目标是要根据小说的特点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而学生一堂课学了之后却不知道主题是什么,不知道情节怎么安排,不清楚人物的形象,而只找所谓的好词好句,这叫什么教学?这种所谓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际上是不懂教学,不懂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什么。

钱梦龙的教学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式教学。这里是把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出来了,但这里也明确地告诉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很重要。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这是讲教学的方法,首先是要突出老师的教,也就是老师的主导作用。

我以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固然要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考虑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考虑一下老师的主导作用呀。学生的主体地位固然重要,但老师的主导性一刻也不能忽视呀。其实,不管是哪堂课,不管是哪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无处不在。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在整个课堂。

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怎么体现的呢?

首先,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的职业特点上。教师的职责是什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要给学生传授学业知识,这就是引导,这里就显出老师的主导作用。试想没有老师的“导”,则何以“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学习课文,要学些什么,怎么学,这也得有老师的引导。而我国普通学校的教学任务就是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我们要完成这种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的目的,靠的是什么?不就是要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吗?

其次,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上。一帮助学生寻找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教的本质在于引导,这引导就是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要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这引导也是一种鼓励:当学生畏惧登山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拉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尽管这里把教师“教”的特点说成是“帮助”和“引导”,但这不过是教的方式变了一下,说到底学生的“学”还是离不开教师的“导”,也就是说,这教师的主导作用依然没有变。

我谈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这个问题,旨在说明我们应怎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要错误的理解为以学生为主体,就不顾教师的主导作用了。

【篇三】教是为了不教《登岳阳楼》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建瓯一中周文娟)

教学背景:

新课程强度“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确立教学目标尤其重要,特别是对单元目标的准确构筑把握。以必修课为“点”,“点”上求精求深,“点”上求辐射;以选修课为“面”,“面”上求广博,“面”上求补充。“选修”是必修的辅助与变通,是更有弹性的发展性教育的延伸。本诗为新课程高中语文选修课第二单元自主赏析课文,本单元重点要求学生学会如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为了体现选修课的特点,选择这一首诗做为一个点,一个示范,“教是为了不教”,由此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也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来探讨选修课该怎么上的问题。

我做了以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二、学习本诗从而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古典诗歌不同的风格。

三、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本诗了解鉴赏古典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教学难点:改写,描写诗中最有意蕴的诗句,从而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因为是选修课,教法上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做到导而不牵。

2、改写,描写诗中最有意蕴的诗句,引导学生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以便对诗歌的意境美有更深入的品味。

3、比较阅读。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杜诗的意境和创作风格,把李白的诗歌创作特色进行比较无疑是切合实际的作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集体背诵杜甫《登高》。说说本诗选用了意象,营造了意境,抒发了作者情感。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登岳阳楼》看看这首诗又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前勾后连,引入新课)

二、朗读背诵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落实基础,熟读成诵)

三、背景透视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由江陵、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又想到自己晚年仍飘泊无定,国家也多灾多难,不免悲伤感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四、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1

1、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意境?

3、颈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尾联写出什么社会现实?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2、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

3、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4、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2

描写诗中最有意蕴的诗句,100字左右,先组内交流,后选优在班上交流。

参考示例: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只见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矗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晨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阔大极了,壮美极了!(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小组合作探究3

从内容、意境、情感上总结全诗

1、内容:通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3、情感:身世之悲、家国之忧(掌握诗歌鉴赏三部曲)

教师小结:从总体上看,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壮阔大相表里,故虽悲伤却不消沉,虽沉郁却不压抑。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地忧虑和关心。(细处引导,总体把关)

小组合作探究4

比较阅读:

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楼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3.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高”。情感是欢乐喜悦,超脱豁达。

4.“诗眼”分别“引”“衔”。“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整体把握,实为比较)

请将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作比较,说说它们同是登岳阳楼之感,但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其它小组补充。

参考答案:

诗境:1、李诗山水景物宏丽美好,人的心情轻松快乐,交融成一个似真似幻的迷人境界。2、杜诗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风格:1、李诗用陪衬、夸张等手法,想象奇特,笔法洒脱,可用豪放飘逸概括。2、杜诗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可用沉郁顿挫来概括。(精心比较,更显特征)

五、教师课堂小结:

意境由意象组合构成的,融入作者主观情感的物象组合成的场景,在整体上耐人寻味的诗歌艺术境界。

你能举出常见意境吗?请给出例句。(学生举例,教师补充)(学生例句略)有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等,一般都两两相对。要准确握意境,我们只有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高屋建瓴,放得出去,收得回来,渗透高考,让选修与必修不即不离)

六、作业布置

拓展学习: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自学并背诵默写杜甫的《阁夜》《旅夜书怀》。(延伸阅读,纵向拓展,形成系统。新课程强度“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以本诗为“点”,“点”上求精求深,“点”上求辐射;以杜甫其它诗为“面”,“面”上求广博,“面”上求补充。自然地并有意识地打通杜甫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本身的“点”与“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钻研选修课文。)

七、板书设计:(授课内容,一目了然)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反复诵读意象联缀

联想想象补充联想

炼字炼句

内容:岳阳楼与洞庭水眼前景(博大)

包吴楚与越关山,古今事(深远)

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情感:身世之悲、家国之忧

【篇四】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

郧西县上津中心学校 薛万江 邮编442600

摘要:语文课既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和方法,培养语文能力和习惯,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在语文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表达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构思、感悟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并在自己的实践中运用这些技能,把语文的根留在内心深处。扣住听说读写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听”的兴趣,教会学生“读”的方法,强化学生“说”的训练,激发学生“写”的潜能。

教育心理学家吴增强认为,评价教师效能的主要标准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一点告诉我们,教学在很大程度要与考试联系在一起。考试考的是什么?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的三维目标,考查主要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其情感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的检测。为此,我认为语文教学不应该围绕考试进行,而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这样就能做到水到渠成,使学生不会受到考试的困扰。这就是我们教者要明确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教什么、怎么教。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语文课要教给学生什么。

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只有在考试的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在感受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之后更要关心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我们还有十分的必要,关注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问题。从教学内容角度观察评教,也就是审视,反思这堂课教师教了什么,进而探询、体察学生所驻留的学习经验,并考察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关联程度。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叶圣陶先生还认为:“语文教学,有他的独挡之任。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

言文字。这个才是语文课的独挡之任。什么是‘语’?什么是‘文’?听、说归‘语’,读、写归‘文’。紧紧围绕听说读写组织实施,才能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语文作为一门课程,教学的价值应该是多元的。既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和方法,培养语文能力和习惯,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拿到一篇课文,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是——这篇课文在那些地方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表达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构思、感悟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并在自己的实践中运用这些技能,把语文的根留在内心深处。

其次,我们应该知道语文课怎么教。教是为了不教

根据语文课教学的基本任务来看,语文课的教学应该扣住听说读写进行。下面从这四个方面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是培养学生“听”的兴趣。

教师课堂语言的质量是影响学生听课的主要因素,为此,在语言方面,教师应注意采取一下手段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感染力;运用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启发学生思考;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把握语调的轻重缓急,使学生沉浸在一个美妙的旋律与意境中;引用名宫、警句和典型等,特别是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实际,做到言之有物、言之可信。另外,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使用形容词等,但不能堆砌辞藻,不能无病呻吟,不能唯优美而优美,一定要和教学内容相联系,为教学服务。

讲课时适度运用肢体语言——表情、动作,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特别是讲课时的喜怒哀乐表情、目光的注意与集中、手势与颔首示意等,都可以与学生进行相互默契的情感交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是教会学生“读”的方法。

学生的阅读往往是无序、无方法的状态中,因此,教师的阅读指导相当重要。

根据阅读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是对需要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的内容,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事件、篇章结构等彻底通晓,即一字一句也不能放过,推敲、琢磨文句,求的是知识的深度,必须精读。提纲挈领地把握的内容、需要关注的问题,可以采取浏览、跳读等形式,在阅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它可扩大学生阅读的量。

茅盾说:“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地一段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字炼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指导学生尝试运用“三遍阅读法”,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三是强化学生“说”的训练。

说话训练就是作文训练的基础,抓好说话训练,不但能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协调发展,提高表达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本身因素训练说话,把说话训练与阅读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怎样进行说话训练呢?

提供说话内容材料,挖掘说话源泉——由于学生知识面较窄,又不能广泛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在说话训练时,他们往往感到无话可说。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说话的内容材料,挖掘说话源泉:挖掘课文中的内容材料。现行小学教材中许多教材的题目、内容、课后问答都是对小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好材料。如:教学《十三岁的际遇》一课后,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讲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既能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也使学生学会完整有序的表达。

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再现文本,即学生学习课文之后,在读中学说,做到读说结合;描述视觉,即让学生通过看图片、视频资料等形式进行说话训练,做到看说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让学生说得有条理,又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动脑,集

中注意力的良好习惯;体验情境,即设置说话情景,让学生边活动边说,做到说做结合。

四是激发学生“写”的潜能。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相机进行作文指导和作文训练,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技能。教是为了不教

一方面,指导写作方法和写作知识。例如如何抓住人和事物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怎样有条理的说明事物,怎样进行作文的选材剪裁,怎样结构文章„„很多课文本身就是这方面的经典范例,在学习理解这些经典文章的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到这些相关的写作知识。教是为了不教

另一方面,把握好契机和结合点进行作文训练。如在课文学习中学习了精彩的语言及时进行语言的仿写训练,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接近学生认知水平和接近生活实际的课文进行摹写来训练学生的布局谋篇和构思能力,„„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春》让学生写仿写《秋》。

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写,学生才能在作文时出“彩”。 语文课的教学有确定的内容和具体的教学要求,我们可以灵活的安排、有机的结合,力求全面、平稳、快速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作者系郧西县上津镇中心学校教研员,电话15172257656)

以导促学 有效合作

——“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郧西县上津镇伍峪坪小学 翟杨 15071590005

自主课堂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这一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了主阵地。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相比,有很多优越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有利于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还有利于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既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又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有些教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不够明确,导致学生手拿活动单,不知道自己该干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干脆把别人的活动单拿过来照抄。在学生发表自己意见时,也总能听到诸如“我认为„„”而并非“我们小组认为„„”。学生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的关系。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时,教师也往往关注的只是最后的讨论结果,很难听到一些个别学生的想法,忽略了个体的发展。那么,究竟怎样合理开展“合作学习”,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活动导学”呢?现以《十几减九》一课为例,谈一谈“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要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

片段一:

师:小猴开了个水果店,今天开张啦,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图画:有13个桃,小白兔买9个)

师:看了这幅图,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图意?

【篇五】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教 学是为了创造

创造能力是人的最高能力,创造性素质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越来越紧迫的任务。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的途径很多,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教育,教师是关键,教材是媒介,教法是核心,活动是手段,氛围是条件。具体地说,就是树立一个思想,坚持两个原则,抓好四个方面。

一、树立相信学生的思想相信学生,就是相信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能力,老师就要像地质勘探队员一样,细心勘探,发现深处的宝藏,把它们开发、挖掘出来。有了相信学生的思想,就会真正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学的时间,思考的时间,合作学习的时间,交流讨论的时间,动手操作的时间。二、坚持两个原则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要坚持两个原则。第一是师生平等的原则,第二是尊重个性的原则。1.师生平等的原则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在教学中,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认可、相互补充,在课堂上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交融中进行创造性的教与学的活动,才是真正高水平的教学境界。

2.尊重个性的原则尊重个性,在教学中主要是尊重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创新精神。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一道数学题可以有多种解法;一个知识的掌握,可以有多种学习方法。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实行3个鼓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鼓励学生相互争辩;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三、处理好三个关系1.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前,教师要弄懂一切。课上,教师要懂装不懂,把问题、困惑摆在学生面前,“激”他们出学法,出思路,出智慧。教师要为学让时空,把尽量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为学生让舞台,把尽量多的表现机会留给学生。2.处理好学与练的关系知识要靠一定的练习转化为能力。练什么,怎么练呢?既要讲究练的质量,又要讲究练的策略:精练、巧练、活练,以一当十的练。不搞题海战术,不搞重复练习,不靠家长帮练。3.处理好学与评的关系学生学的情况,经常要得到来自教师的评价。教师要巧妙地运用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四、抓好四个方面 在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中,抓好4个方面的工作至关重要。(一)巧用教材.启迪创造智慧语文学科包含了丰富的创造性因素,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的肥沃土壤。语文教材集中反映了人类优秀的科学文化成果,蕴含着无穷的智慧资源,具有很强的开发智力的作用。 比如,课文中斗智的故事《晏子使楚》讲晏子与楚王斗智,晏子在受到楚王侮辱时,运用假言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回击了楚王的侮辱,维护了国家尊严,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智,这些讲述都赋予了学生智的启迪。(二)巧于施教,培养创造能力要让学生创造性地学,教师就要创造性地教。教学的活和课堂的活,是要使课堂上呈现出教师、教材、教法、教境(教学氛围)四位一体,认知、情感、意志、能力四者和谐发展的运作过程。也就是说,兴趣的活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让他们求知若渴、欲罢不能;情感的活跃——把学生的情感激发起来,让他们有充分的情感体验;思维的活跃——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起来,通过教师的激疑、设疑、导疑,促使学生思中有疑、疑中有问、问后有悟、悟后再疑,以此循环往复,不断向更深更广的知识层次开拓;自主意识的活跃——把学生的自学劲头鼓动起来,变“要我学”“教我会”为“我要学”“我会学”。(三)合作学习,激发创造能力合作学习主要是指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为了发挥合作学习对创造性学习的促进作用。我注意打好两个“基础”。一是要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个人的自学质量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才会高,没有学生个人认真地自学、思考,上来就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就容易流于形式。二是要在小组充分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四)创设情境,营造创造教学的氛围情境包括课堂的气氛和学习的场景。创造性的教学不是以教给学生如何牢记已知事物的方法为目的,而是以教给如何探索未知事物为宗旨。不是给学生奉送现成真理,而是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和发现真理。 《》

【篇六】教是为了不教浅谈“教为了不教”与“学会学习”

浅谈“教为了不教”与“学会学习”

关于如何提高教学效率的问题,早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为我们语文教师指出了教法之道“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今天的教(指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为了明天的不教(指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之后)。在当前知识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叶老先生是具有科学的瞻前性。这是他一生从事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他为大力改进语文教法,提高语文教师素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所寄予我们语文教师的期望。“教是为了不教”与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学会学习”的教学策略相一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必须在教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不教之中有教,关建是教师怎样去教”。同样“学会学习”的任务必须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完成,但是学与学的方法不同,关建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去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破“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就是说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知识的理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思维受到束缚,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影响教学质量。

那么,教学中如何才能达到“用不着教”和“学会学习”的目的呢?首先使学生掌握使用各种工具书和参考书的能力,扫除自主学习的障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和知识的思维过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一概括一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开启知识的大门。其次在知识经济社会的今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地斯多慧说:“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新知,优秀的教师则教给学生主动寻求新知”,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重要得多。因此,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答案,应启发学生自主地寻找答案,鼓励学生学生创造性的行为,使学生主动地去掌握新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学才是产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再者,“教学生学会学习”与“教是为了不教”都是说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古谚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向学生授之以法,让学生终生受用。培养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如同把“知识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这才是“善教者”的真本领,也是教师送给学生最珍贵的礼物。

综上所述,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是我们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霍懋征老师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从多方面进行言传身教、启发引导、潜移默化、勤于反思、善于探究、反复实践、才能到达如此境界。在课堂教学中,不但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以讲读课为例,教师要把自己是怎样理解这篇课文的方法教给学生,你是从哪里入手分析这篇课文的,你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你是怎样对这一问题研究的。这样提出的问题,研究问题的好处是什么?如此等等的换位思考,使学生学习起来就称心应手了。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做全面细致分析,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使教师的辛勤劳动达到“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之目的。

【篇七】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

——加强方法指导 培养数学能力

上渡办事处中心学校 肖本寿

【摘要】 为了使学生适应新课程的改革,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结合中学的办学特点,对学生进行数学方法指导,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基本技能 数学能力 学习方法

数学方法指导问题实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陶行知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至理名言中,“不教”的含义应指学生取得自学的本领,获得主动发展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斯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

有大量事实和调查数据表明,随着数学教改的逐步加深,部分学生的数学能力逐渐下降,他们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出现了部分学生严重偏科的现象。因此,对初中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

一、指导预习,“笨鸟先飞”

现在的学生受生理、心理等因素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相对要差一些,对问题的反应速度也慢一些。因此,要提高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数学能力,课前的预习至关重要。

二、“固本扶元”,落实“双基”

学生数学能力差,主要表现在对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上。教是为了不教

只要在巩固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由于试题量大,解题速度慢的 考生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题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

可见,在切实重视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为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扬长补短”,增加自信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运算能力方面,规范性强,准确率高,但运算速度普遍偏慢、技巧性不强;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善于直接推理、条理性强,但间接推理欠缺、思维方式单一;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直觉思维敏捷、表达准确,但线面关系含混、作图能力差;在应用能力方面,“解模”能力较强,但“建模”能力偏差。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长处,增加其自信心,使其有正视挫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特别要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教学,多讲通解通法和常用技巧,注意速度训练,分析问题既要“由因导果”,也要“执果索因”,暴露过程,激活思维;注重数形结合,适当增加直观教学,训练作图能力,培养想象力;揭示实际问题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培养“建模”能力。

四、“举一反三”,提高能力

“上课能听懂,作业能完成,就是成绩提不高。”这是初中阶段学生共同的“心声”。由于课堂信息容量小,知识单一,在老师的指导

下,学生一般能听懂;课后的练习多是直接应用概念套用算法,过程简单且技能要求较低,他们能完成。但因速度和时间等方面的影响,他们不太注意课后的理解掌握和能力提高。因此,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基础,编制“套题”(知识性、技能性)、“类题”(基础类、综合类、方法类)、“变式题”(变条件、变结论、变思想、变方法),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尤其可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的提高,使每个人都能学有所成。

五、“开门造车”,暴露问题

有了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但在学生数学能力培养方面,主要还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在学习方法方面,学生比较注重基础,学习较扎实,喜欢做基础题,但解综合题的能力差,更不愿意解难题;学生上课做笔记,复习时喜欢看课本和笔记,但在记笔记的同时又忽视了上课听讲的重要性和能量训练;学生注重条理化和规范化,按部就班,但适应性和创新意识较差。所以,在平时的各种考试和练习中,对于基础题尤其是生搬硬套的东西他们都记得清楚,而对于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都无法解决,甚至会觉得无从下手。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开门造车”,让他们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指导听课,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指导他们学会利用等价交换、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将问题转化为若干基础问题,还可以组织他们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能力。

六、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使学生有了更多的讨论、交流和表达的机会,这种多边合作互动,有利于激发集体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群体创造意识。

初三总复习,要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将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复习巩固,灵活应用。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将会很多,有些题所涉及的情况较多,需要分类讨论,解答有较多的层次性,需要小组甚至全班同学合作完成,以便更好地利用时间和空间。

七、学会反思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仅仅停留在解出某个问题,做完题后还要看一看、想一想,有什么经验教训?可不可以做得更好、更简单?这里使用的解题方法能否解决其他问题?这里似乎是多余的一看、一想,却常常是创造的生长点。所以,反思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实践证明,加强学生方法指导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要在学习中积累功夫,注重方法,培养能力。能力是人生之基石,而基础水平决定人的发展水平。如果没有良好素质为基础,任何理想的大厦都难以建立。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生方法指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在科学的学习理论指导下去不断探索和研究,才能使学生全面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真正拥有学会学习的能力。

【篇八】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叶圣陶先生针对当时教师普遍认为的课堂教学就是“一讲一听之间的事情”的错误看法,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的著名论断,以矫正“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中,“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是目的。也就是说,所谓“教”,重点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发、引导,培养能力。所谓“不教”,是在教师的引导训练下,学生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了,能独立探索实践、解决问题。这也就达到了“教”的目的。

所以我认为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现象的梳理来领悟语言规律的知识跟按照教科书来讲授知识有以下几点不同:

一、前者侧重教“法”,而后者则直接教“知识” 。知识无穷无尽,永远没有教完的时候;而方法则是有限与可控的,可以“以有限应无限”,以“有穷生无穷“。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前者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它教给学生的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教给学生的是一种通过实践获取知识的方法。“亲身实践”“主动获取”式的教学方式虽然看起来麻烦费事,但却印象深刻,收效久远,招招奏效!教授学生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他们获取“死”的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努力让他们获取一种“学”和“用”的“活”的能力。后者只是一般的让学生被动接受,根本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地位。

总之,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现象的梳理来领悟语言规律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九】教是为了不教浅谈教师如何把握“教是为了不教”

浅谈教师如何把握“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育观中的角色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驯龙镇建设九义学校 谢 俊 王晓敏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冰心老人曾经说叶老是一座高山,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就是这座山的富矿。在他写下的大量的教育教学专论和书简中,“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思想一直贯穿其中,成为叶老语文教育观的核心。所谓“不需要教”,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引下,能理解并独立运用某种知识,形成相关的习惯、能力。通过何种渠道才能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呢?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可见,新的课程由过去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教”转移到了学生的“学”上。教师的角色由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教”要达到“不需要教”的目标,实际上对“教”提出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叶老认为,关键是要解决教师如何“教好”和在“教好”中教师的角色问题。那么,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观中,教师是怎样把握好这一角色呢?

一、变“主讲”为“主导”

正确理解、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确立和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叶圣陶先生指出,旧的语文教育思想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存在。教师在教学中是“主讲”,是“主角”,而学生则是“听众”,是“配角”。课堂教学以传授式、注入式为主,学生被当作知识的容器。谁装的东西(知识)多,谁就被认为是优秀的。这就助长了学生死记硬背的风气,不利于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师需以学生为主体,确立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叶老认为:“教是帮助学,而不是代替学;讲是指导练,而不是代替练;教师发挥主动作用是为了强化学生独立自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不是否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恰巧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也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叶老指出,“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所谓起主导作用,并不等于我说了算。教师认准了并且遵循了教育规律。凡有关对学生熏陶、启发、训练各方面时时处处用心着力,这才是起主导作用。”“如是教师真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亦免处于被动地位矣。”“他们没有尝试过的事物,我决不滔滔汩汩的一口气讲给他们听,他们尝试过了,我才讲,可是我并不逐句逐句的讲书,我只给他们纠正,给他们补充,替他们分析和综合”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只把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叶老自己上课的时候也一扫旧式语文教育那种注入式的教法,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他还在不少文章中谈到,要“揣摩”,要“设问”,“文中讲的若是道理,问问是怎样的道理?用什么方法论证这个道理?文中讲的若是人物,问问是怎样的人物?用怎样的笔墨表现这个人物?”这样做,就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成为获取知识的真正主人,成为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主人。

二、变相机诱导的辅助者

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精心地、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质疑的过程,这是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叶老认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相机”要相关键之处,察合宜之时。“机”是指学生思维的走势。教学之“机”,有赖于教师悉心观察学生思维的走势,为诱导铺设了成功之路。叶老说:“学生思之而不得,则为明讯之。”“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学生不能总是坐着听,要促使他们多“动天君”,“自动求知”。

按心理学讲,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时,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发生了矛盾,在心理上就会出现一种力求统一矛盾,使心理状态趋于平衡的要求,促进了思维的展开。一旦这种矛盾统一了,便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生疑”对学生来说,既是刺激积极思维的诱因,也是促其奋发学习的动力。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进入了“愤”“悱”的境地。学生能针对教材提出疑问,便是他们对于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的开始。所以,叶老说:学习语文需要靠学生自己“动天君”、“用心

力”;在学习中靠学生自己去经受注意、思索、困惑、快感等心理过程,从而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语言的规律,养成自行读书作文的兴趣和习惯。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励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都有很高的价值。一篇文章,学生应懂得而未能自行解答的,应该让他们尝试一下如何弄懂,例如查一查可能查到的参考书,做点分析、综合的功夫等。“他们经过了自己的一番摸索,或者略有解悟,或者是不得要领,或者是全盘错误,这当儿再来听教师的指导,印入与理解的程度一定比较深切。”

三、少讲精讲,举一反三

叶圣陶先生反对“主讲”,但并非全盘否定“讲”。他说:“老师不是来讲书的,尤其不是来‘逐句逐句的翻’,把文言翻为白话,把白话翻为另一个说法的白话的。他的任务在指导学生的精读,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证比较处给他们提示。当然,遇到实在搅不明白处,还是给他们讲解。”这是说,教师的责任在引导,引导并不排除教师讲解,有时还要“畅讲”,但要精当,要讲到学生的困惑之处、谬误之处、或者见不到之处。教师“给他们纠正,补充,阐发”,给学生启发指点一下,使学生开窍,从而领悟读书的之法。这样的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的境界。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叶老指出,精讲要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达到不指点,不讲说。”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引路人,让学生亲身实践,培养自己的能力。他用游泳的例子来说明“凡是属于养成习惯的事项,光反复讲未必管用。一句话,要游泳必须下水。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事。”此外,教师还要严格要求学生。叶老认为“学任何技能技巧,到了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地步,成功的把握少说也有十之六七了。”

四、教师践行,教师下水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思想把学生的“学”放到了主体的位置上,并没有降低对教师的要求。要达到“不需要教”境界的教师比旧式教育的语文教师需要更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教师下水一方面锻炼和考验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也为教学顺利的展开创造了条件。

何谓“教师下水”?叶圣陶先生说:“‘下水’是从游泳方面借过来的,教游泳当然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的认熟谙水性,跳下水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不仅写作是这样,阅读也需要教师下水。叶老也说:“跟教作文一样,惟有老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读书。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者不读书,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因此,在读书方面,也要求‘教师下水’。”

写作作为一种技能,必须在反复实践中才能形成。一旦丧失了来自写作实践的源源不断的强烈感受,便丧失了对写作教学中各种错误观点和做法的天然免疫力。教学中这种现象值得思考:不大动笔的教师和经常“下水”的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取向和心态有很大差异。前者由于缺乏对写作心理的深刻体验和把握,往往更多的是居高临下的理论知识的灌输,更多的是对技法的迷信,更多的是束缚灵性和创造的教条,写作被神秘化,成了学生的畏途。后者把自己写作的体验推及到学生身上,往往更能把握住写作的关键处,化难为易,化苦为乐。两者心态有别:前者更多的是一种苛刻、挑剔的眼光,容不得学生作文中有一点不是;而且欣赏趣味偏狭,思维陈旧刻板,对学生的创新和探索多持否定态度。写作中学生往往遭受更多的挫折和失败,甚至产生情感危机。后者深知写作的甘苦,指导时更多是欣赏的眼光,批改中更侧重于鼓励和发现,教学中更多宽容和平等的对话,从而保证学生充满自信地投入写作,获得更快更大的进步。

阅读和写作,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具有整体效应。从阅读本身看,阅读是基础,写作是阅读的自然延伸和合理发展。两者互相渗透,彼此沟通,才能构成整个阅读的完整过程,具有互补效应。怎样做到善于读书,谙熟阅读之道?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读写相长”,“以写促读”是一条被许多教师的成功实践证明了的有效途径。教师经常“下水”,反过来可以养成重点部分精读、关键之处细读、特点所在深读的阅读习惯和风格,这样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教学材料,促进对阅读内容的深入思考和理解,提高自己分析把握教材的眼力,而且可以激活思维,活化知识,开阔视野,进一步发展解读技能,构建起深邃的智力背景,更加有效地展开阅读教学。我们的阅读教学是一种母语教学,对母语特点的认识直接影响到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汉语与西方拼音文字不同。汉语注重意会,讲究韵味;注重虚实,追求韵律和节

奏。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然要着力于语言的品味,内在意蕴的咀嚼。缺乏对母语特点的深切认识,面对课文必然是视野狭窄,思路枯窘,放不下教参,很难充分利用课文素材得心应手地进行阅读教学,很难把书教得亲切,教出味道。怎样获得这种认识?除了勤于思考多多诵读之外,经常“下水”是一条“捷径”。叶老说:“教师善读善写,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

此外,经常的读写对于提高课堂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设计能力会有所提高。

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研究叶老这一语文教育观,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角色的转变,将会促进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