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中环境描写


篇一:《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战争》

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战争之间的关系浅析

摘 要 中国五千年悠悠岁月中,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迈进,而伴随着历史

前进步伐的是王朝的更替,王朝更替必然有战争引发。然而气候是决定

政治发展的因素之一。五千年岁月中共经历了四次温暖期和四次寒冷期。气候变迁,尤其是气候的突然转冷给农业社会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甚至会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通过对气候变迁和中国古代战争的研究,发现中国古代战争的爆发与气候变迁有着重大关联。

关键字 气候变迁 战争 寒暖交替 游牧民族 农耕民族

前言

中国从传说中的夏朝直到被外国列强打开国门的清朝,共历经十二个朝代,这只是统一了中原地区的朝代,与这些朝代所共存的少数民族政权没有计算在内。这些朝代都曾兴盛过,但都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而这些王朝灭亡的原因不外乎帝王昏庸、朝政腐败、结党营私、等等,且一个王朝灭亡的直接因素必然是王朝更替时期的战争。但是,在评价历史时也不可避免的要考虑环境因素,特别是气候变化的影响。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低下,对环境气候因素依赖性较强,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具有决定性作用。气候变迁致使环境恶劣,往往会给农业社会的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大大增加了战争发生的频率。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战争与气候变迁的研究,来探索中国古代战争与气候变迁之间的关联。

一、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概述

历史上的自然气候不是一成不变的,既有温暖时期又有寒冷时期。就此,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利用考古资料和历史记载,系统的研究了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并绘制了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图(如:图.1),划分出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竺可桢在文中指出,第一个温暖期发生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000年,当时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大约2℃左右,之后的气温有一系列的上下波动,波动范围为1~2℃。而竺可桢认为最低温度发生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公元1200年和公元1700年。

夏商周秦汉

隋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

二、寒暖期交替对农业及游牧业的影响

(一)寒暖期交替对农业的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农为本的农业国家,因此,农业是统治阶级统治的基础,在封建社会等同于国家的命脉。然而农业与气候的变化紧密相连,尤其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面对自然灾害的来临应对能力弱,以致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尤为重要。“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到土地的产量, 从而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带来影响。这种影响在古代高人口密度的农业社会当土地产量减少时会带来饥荒、移民和国家力量的减弱, 从而引起战争、动乱和朝代更替的严重后果” ①。农业发展的繁盛于衰败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否。

气候的变冷引起农作物收成量的减少,这种减少在持续一段时间后,会产生饥荒、税收减少和国家力量减弱的现象,这些现象必然会引起社会矛盾激化,此时社会表现为战争和动乱,最后通过改朝换代来缓解矛盾。因此,王朝的建立和灭亡一般是通过社会动乱和北方民族的侵略来实现的。

(二)寒暖期交替对游牧业的影响

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生活地区环境恶劣,从而导致他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不同于中原农耕地区。如匈奴人生活的地区是“少草木,多大沙”,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经济方式是“随畜牧而转移”、“鞍马为居,射猎为业 ” ②;羌族地区也是“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所居无常,依随水草”。③游牧民族的主要生产活动是发展畜牧业,畜牧业对气候的依赖比农业还要大得多。在气候温暖、水草丰美的时期 , 游牧部落畜养的马、牛、羊快速繁殖 , 牧民们随季节的变化而迁移到优良的牧场,牧民们完全可以生活得非常富足。然而一旦风云突变 , 一场暴雪或者是干旱 , 就可以让数以万计的牲畜死亡 , 牧民 竺可桢近五千年气候变迁图.1

们的财富瞬间化为乌有 , 生存条件急剧恶化。所以,当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遭到气候的破坏,无法进行正常有规律的迁徙,在自然灾害面前,游牧民族为了生存,他们便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向生态环境较为优越的内地迁徙。这种时候 , 一贫如洗的游牧部落无法向南方的农耕民族购买粮食 , 为了免于饥荒 , 于是纵马扬鞭 ,箭指中原 , 用劫掠的方式来摆脱自己的困境。这就会引发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矛盾,进而产生战乱。

在中国北部,人民生活大部分来源于畜牧业,而畜牧业对气候的变迁十分敏感,气温下降不仅能够使牲畜产量减少,与此同时也会引起环境的变化,会使优良草场退化,甚至逐渐沙漠化这对以游牧为生的牧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由于畜牧生产品不能储藏太久,所以寒冷期到来时,游牧民族所遭受的灾难时不可避免的,所以这时游牧民族为了生存必然会向中原富饶地区进军侵略。

三、中国古代战争概述

五千年的悠悠岁月中中国古代发生的战争数不胜数,据统计从先秦到现在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大小战争共计12 800余次。这12 800余次战争,大的、有记载的共3 791次,不均匀地分布于近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各个年代发生的战争频率是不同的,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根据战争次数,把它绘成各年代的战争数与年平均作战次数图(如图.2)

各年代的战争数与年平均作战次数图.2

从图.2可以看出战争高峰时期分别发生在西周末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宋元时期、明末时期、十九世纪中叶。

四、气候寒冷期与战争

根据“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图”与“各年代的战争数与年平均作战次数图”的比较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每当战争高峰的出现刚好是历史时期上寒冷期来临,寒冷

期的到来就仿佛是战争的催化剂,这不仅仅只是个巧合而已。气候变冷,导致生存环境恶化,对北方以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来说无疑是个致命打击。生活资料的短缺只是生活不能维持下去,北方游牧民族必然南下寻找适宜的生存空间。“中国的自然环境,自古以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中下游这一带的平原最为优良”⑤,这里会成为游牧民族的首选。在这时,一批又一批的北民南迁过程中,势必会产生民族纠纷,从最初的寻找适宜生存空间转变为了武力侵略。

竺可桢认为最低温度发生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公元1200年和公元1700年。这些年份放到中国古代历史上,可发现这些年份往往是战争加剧王朝更替时期,西周初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辽宋金对峙时期、清入关时期。

(一)西周寒冷期

第一个寒冷期大约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冷期。周夷王时期气候开始变冷,据《古竹书纪年》记载,公元前903年和公元前897年周孝王时,汉水流域曾两次结冰;公元前888年周夷王七年“冬雨雹, 大如磨”,实为历史上罕见⑥ 。 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孝王七年冬“大雨雪,牛马死,江汉俱动(冻)”⑦。

下表(表.1)列出的是西周于少数民族的战争,可以看出,西周早期除了为巩固统治铲除商朝残余势力的战争外,其余的战争无一不是与北方少数民族进行生存空间的争夺战争。其中战争最为频繁的时期为周幽王、宣王、厉王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寒冷和干燥,导致游牧区环境恶化,少数民族南下,造成了战争频发的局面,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表.1 西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古代战争中环境描写}.

(二)魏晋南北朝冷期

公元200年到公元600年前后出现了第二次寒冷期。

这一时期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全国人口从公元156年的5 007 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到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损失了98.3%⑧。这一时期是我国的一个灾变期,在《三国演义》以及《三国志》中均描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⑨,可见战争的频繁与惨烈。这最终导致了东汉末年三国割据、群雄纷争的局面。在三国鼎立的短短45 年时间里,竟然发生了71次战争,这也是东汉末年气候恶化、各种气候灾难频发造成的。

自然灾害和严重的饥荒频繁发生,以汉族为主的农业人口大量南逃;于此同时,北方的匈奴、鲜卑、羌等游牧民族相继进入宁夏南北,至魏晋时,男下活动不仅频繁而且种族繁多。主要有匈奴、羯、氐、羌、鲜卑五族,旧史称为“五胡”,所谓的“五胡乱华”即是指这五个少数民族频繁的南下战争。

这些少数民族再南迁中与中原政权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据《中国军事史》附卷历代战争年表统计在这四个世纪里(公元220-580年),前后共发生战争595次,年平均

1.65次,显示出战乱之频繁,尤其从西晋开始与少数民族的战争加剧。由图.2可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频率最高发的时代,战争的频率远远超出历史平均水平。

篇二:《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特色》

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特色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是一个各方势力军阀割据、战争频发的换乱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宏大而残酷的战争史。而《三国演义》就是以这个历史时期为题材的,描写整个三国的形成和三国最终统一归晋的伟大历史小说。它的主要内容就是战争的历史性再现,因而战争描写成了小说的主基调,体现出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

一、在描写战争的进程中,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

小说创作的主要任务,在于塑造人物形象。《三国演义》在描写战争时,十分注重人物的刻画,在紧张激烈的战争中展现各色人物的性格和神态,成功的塑造出各种各样形神兼备穷形尽相的人物形象。

小说对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就是如此。例如在赤壁大战中,在紧张激烈的环境下,曹操却横槊赋诗歌以咏志,霸气十足;赤壁惨败后他竟“三次大笑”。他在一场惨烈的杀戮中败下阵来仓皇而逃,却仍笑说:“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诸葛、周瑜毕竟智谋不足,到底是无能之辈。”这种败军之将反过来讥笑对手无能的反常行为,表现了曹操这一人物的独特性格:虽处劣势逆境仍雄心勃勃,不坠青云之志。再如在讨伐陶谦的战斗中,曹操为泄其父被杀之怒气,下令攻破城池后,将城中百姓全部屠戮,甚至还发掘坟墓,暴露了曹操的极尽凶残的一面。在西凉与马超的大战中,曹操为了逃命脱袍割须;在被追赶落马后,巧妙的绕树而行。虽然出足了洋相,但是他在危急之中仍然沉着应对,体现了他的足智多谋与临危不惧。在当阳之战中,当曹操在观阵中,看到赵云力杀群雄毫无畏惧,赞叹道“真虎将也!”并说“吾当生致之”。命令众将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一句赞叹,一个命令,把曹操重才爱将的形象成功地刻画出来。通过这一系列战争的刻画,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就跃然纸上。

优秀的小说往往能够以寥寥数笔写出多层次的事件与人物。当阳之战,不但写出了曹操的形象与气质,更成功的塑造了张飞这个人物形象。当他听说赵云去投奔曹操时,他勃然大怒,草率地认为赵云定是贪图富贵背信弃义。但当看到赵云向他求救时,又义无反顾地让赵

云先走,自己阻挡追兵,表明了张飞行动鲁莽,性格率直的一面。当他感到自己的兵力无法抵挡曹兵时,即命二十余骑,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林间往来驰骋,扬起尘土,以为疑兵,显示了他的粗中有细能够急中生智。他立马于桥上,三声怒喝,吓死夏侯杰,吓退曹军,渲染了他的勇猛。而吓退曹军后,又自作主张把桥梁拆断,从而暴露了自己的实力,显示了他的头脑简单。通过这次战争描写,使张飞这样一个粗中有细、粗鲁勇猛、头脑简单而又憨厚可掬的形象跃然于纸上。

二、在错综复杂的军事斗争中,以斗智为主

战争胜败的原因,除取决于政治、经济、地理等条件外,最重要的,是取决于指挥者采取的战略战术。《三国演义》在进行战争描写时,除了对交战双方的实力进行交代外,还用大量笔墨来写双方主帅之间的斗智斗勇。而这一部分,才是整部书真正浓墨重彩的部分,是展现作者功力和时代特质的精神内涵。{古代战争中环境描写}.

如“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和“上方谷司马受困”中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相互斗智。在首回合较量中,司马懿识破诸葛亮的“声东击西”之计,大败蜀军。在接下来的较量中,司马懿使诈降计反被诸葛亮识破而大败。前两回合,两人互使诈计,各有胜负。

第三次较量时,双方费尽心思,斗智达到了高潮。先是司马懿为消耗蜀军粮草而坚守不出。诸葛亮在察看了上方谷地形后,想到破敌之计。秘令手下造木牛流马,用来运输粮草。司马懿得知后,派人劫得数匹木牛流马,用来运送己方的粮草却被蜀军截去。当司马懿前去救援时,又中伏兵,狼狈而逃且差点丢了性命。此后司马懿变的更加小心,只与蜀军对峙而不出战。在此情况下,诸葛亮又生一计,先是让魏军多次成功劫得自己的粮草,使魏军上下都开始轻敌,接着又派人散布他不在祁山的消息。司马懿大喜,一面派人攻打祁山大营,一面领兵去上方谷“烧其粮草”,结果自己险些命丧上方谷,他不但没攻得蜀军祁山大营,反丢了自己的渭南大营,并且“十伤八九,死者无数,余众奔过渭北逃生。”这样一计接着一计,一计更比一计惟妙惟肖,一计更比一计精彩绝伦,令人读来欲罢不能,叹为观止。

再如赤壁之战,曹操平定北方之后,率百万雄师挥师南下,企图一举统一中国。而孙刘联军只有区区八万多人,在赤壁一带抵抗曹军。在战争开始前,双方进行了多次精彩的斗智。先是孙刘联军设反间计,使曹操杀掉统帅曹军水军的蔡瑁张允使曹操从主动陷入被动,为战争后果埋下了伏笔;继而曹操使诈降计被识破,反中周瑜的诈降计;曹操又依庞统之连环计,用铁锁将战船连接起来。结果被孙刘联军火烧战船和军营,狼狈退回北方。

从上述战争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双方的正面战争场面描写多不着笔墨,而是用大量笔墨写了双方互使诈计,相互斗智的过程。并且写得曲折生动,跌宕起伏,入情入理。体现作者在写战争时的主旨:以斗智为主,斗勇为辅。

三、通过对典型环境描写,突出每次战争的个性

《三国演义》中,作者共写到了40多次战役、战争,决无雷同,这是因为作者充分结合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来描写这场艰苦卓绝举世无双的战争。

《三国演义》中最精妙战术的运用要属“火”攻,一百二十回中用火的地方有32回。但这些火攻战术的运用,并没有给人重复的感觉。这是因为作者写到火攻时,都结合当时的典型环境来进行描写。如在“博望坡军师初用兵”一回中,为了突现这次战争诸葛亮火烧曹军的特点,作者详细交代了当时的自然、地理环境:博望坡地形是“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南道路狭,山川相通树林丛杂”,路两旁都是芦苇草,再加上当时是天色已晚,又无月色。突起大风,而且越来越大。这就为诸葛亮用火攻创造了有利的自然、地理环境。正所谓是占尽了天时与地利。

再如“关云长放水淹七军”,于禁军屯兵于樊城外的山谷之中,地势低洼,而当时时令正值秋季,樊城一带是连日大雨连绵,再加上樊城毗邻襄江。这些都为关羽水攻创造了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最终众望所归击溃于禁军。

对每次战争特定环境的交代,这不仅决定了双方的各自采取非同一般的战略战术,而且突出的表现了每场战争的独到之处,从而使作者所描写的历次战争各具特色。

四、《三国演义》在以写战争为主的同时,也展开其

他活动的描写。

作为战争的前奏或战争的辅助手段,同时又与战争的进程有机联系在一起。如“赤壁之战”在描写战争的同时,写了曹操月下横槊赋诗的情景。这不仅是对主要人物的特指性描写,更富有一定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从此,酒文化便与曹操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大战之际,曹操却在长江宴请部下,横槊赋诗,缓解了战争带来的紧张气氛,给战争填上了文学色彩。这一富有诗情画意插曲,不但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也使节奏富于变化,更切合艺术欣赏的要求。{古代战争中环境描写}.

虽然《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也有些败笔,如作者关于战争的描写经常包含有唯心主义的宿命论。如赤壁之战,作者把诸葛亮塑造成了能呼风唤雨的神仙,说他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设祭坛,“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观瞻方位”、“焚香于炉,注水于盂,昂天暗祝”,硬是把东南风给“借”出来。诸葛亮既可以施展“空城计”运筹帷幄,又可施“连环计”决胜千里,无往而不胜。再如关羽“玉泉山显圣”、“诸葛亮五丈原馕星”、“将相王侯殉命”有征兆等都镶嵌着浓郁的迷信色彩。这些都宣扬了迷信思想,是不符合科学原理的。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描写战争,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又一幅惊心动魄的、绚丽多姿的古代战争画卷,而且大大丰富了我国小说艺术的宝库,对我国战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篇三:《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摘 要:《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共九十七年的历史。小说描写了大小战争共四十多场,上百个战斗场面,展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本文试从战争描写的特点、艺术手法入手,分析《三国演义》战争描写艺术的高超与给后世的启示。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战争描写 启示

By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war description

(Chinese and Cultur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described from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spirit emperor the even first year (184 years) to the Emperor Wudi of Jin dynasty Taikang first year (280 years) the altogether 97 years history. The novel described the size war altogether more than 40 fields, on hundred fight scenes, have demonstrated a curtain soul-stirring war scene. This article tries the characteristic, artistic technique obtaining which describes from the war, analyzes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the war to describe art excellent with to give the later generation the enlightenment.

Key words: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War description The enlightenment.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最杰出的历史演义小说。在小说中,共写了大大小小的一系列战争,展开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在作者笔下,这一幕幕战争千变万化,不重复,不呆板,生动具体而又各具特点,作者善于根据战争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艺术概括和描写,表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每一次战争的描绘,作者都详尽地介绍了主将的性格、兵力的配备部署、双方力量的对比、地位的转化以及战略战术的运用等,无不丰富多彩,各尽其妙。作者笔下的战争,有的写以弱胜强,有的写以强胜弱;有的写先胜后败,有的写先败后胜;有的写稳扎稳打,有的写出奇制胜;有的写火攻,有的写水淹;有的写强攻,有的写智取,变换无穷而又互不雷同,读来令人目不暇接,回味深长。

一、《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

(一)以斗智为主,智勇结合的战争描写

一般描写战争的作品,大都落入战场上武力较量的窠臼,多数写刀光剑影,蛮力拼杀,勇武有力而智谋不足,而《三国演义》却在斗智中展开了战争描写。这主要体现在把政治决策与战略决策、战略决策与战术应用、斗智与斗勇结合起来,其中以斗智为主,着重描写了战略战术的应用。

1、把政治决策与战略决策结合起来的战争描写。《三国演义》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但写出了政治军事斗争中的许多奇谋胜算,更重要的是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写战争,把政治决策与战略决策结合起来,因为这是关系全局,决定成败的。小说写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了联吴抗曹的战略,刘备实行了这个战略,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后来关羽守荆州,诸葛亮要他东和孙权,北拒曹操,但关羽违背了这个战略,两个拳头打人,结果在与曹操大战时,被东吴吕蒙袭取荆州。因为关羽被东吴所杀,刘备急于为关羽报仇,便举全国之兵伐吴。对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谏置若罔闻,孤掷一注,没有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感情用事,导致在彝陵之战中惨败,使刘备集团光复汉室,统一中原的愿望成为泡影。赤壁之战时,孙权采用鲁肃、周瑜提出的政策方针,联刘抗曹,取得赤壁之战的重大胜利。但孙权眼光不够远大,有时急功近利,于是有偷袭荆州之举,以致在与刘备的抗争中,双方力量都有削弱。司马懿父子在曹丕死后,掌握魏国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