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自身不足


篇一:《浅谈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科论文》

浅谈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专业名称: 行政管理

姓 名: 卢兰

考点名称: 贵州商专

准考证号:002012100039

联系电话:18985190005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前言„„„„„„„„„„„„„„„„„„„„„„„„„„„„„„„„„„„„1

一、大学生村官的内涵„„„„„„„„„„„„„„„„„„„„„„„„„„„„1

二、大学生做村官有哪些影响„„„„„„„„„„„„„„„„„„„„„„„„„1

(一)积极影响„„„„„„„„„„„„„„„„„„„„„„„„„„„„„„„1

(二)消极影响„„„„„„„„„„„„„„„„„„„„„„„„„„„„„„„2

三、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2

(一)大学生自身问题„„„„„„„„„„„„„„„„„„„„„„„„„„„„2

(二)农村问题„„„„„„„„„„„„„„„„„„„„„„„„„„„„„„„2

(三)国家政策问题„„„„„„„„„„„„„„„„„„„„„„„„„„„„„3

四、大学生村官采取的对策„„„„„„„„„„„„„„„„„„„„„„„„„„3

(一)完善村官的选拔和培训机制„„„„„„„„„„„„„„„„„„„„„„„3

(二)农村合理的引导帮助机制„„„„„„„„„„„„„„„„„„„„„„„„4

(三)国家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的监管和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机制„„„„„„„„„„4 结论„„„„„„„„„„„„„„„„„„„„„„„„„„„„„„„„„„„„5 参考文献„„„„„„„„„„„„„„„„„„„„„„„„„„„„„„„„„„5

浅谈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大学生任职农村村官存在的几个社会现象问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后存在的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农村的问题以及国家政策缺乏完善的问题,从而导致大学生没有得到很好的学习锻炼和知识技能的发挥,农村的发展依旧没有得到提高,而国家也没有达到培养出一批能够带动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目标,致使国家物力财力和人力资源的浪费,针对此现状,采取相关的对策,即通过完善村官的选拔和培训的机制、农村合理的引导帮助机制和国家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管和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机制等。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影响; 问题; 对策

前言

曾几何时,大学生在人们心目中是天之骄子,处处需要的人才,可是,随着近几年来,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形势的严峻,找工作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也是迫在眉睫,“大学生”与“村官”这两个词的联系也就越来越密切,党和国家不得不高度重视这两个问题,时刻放在国家政策的首位,于是,大学生做村官的想法和计划也就此产生。

大学生村官,最早发轫于1995年江苏省丰县县委实施的“雏鹰工程”。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后,全国开始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2008年,中组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决定从2008年开始,连续5年一共选聘10万名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大学生村官制度,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村官的内涵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工作多为社区(村)事务。

二、大学生做村官有哪些影响

本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辩证观点出发,认为大学生做村官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大学生村官自身不足}.

(1)能让大学生将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广阔的农村学以致用,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学到大学没有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为将

来走上自己的岗位奠定基础。

(2)将大学生这种新鲜而丰富的血液补充到缺乏知识、理论、技术、人才的农村去不仅能够提高农村的科技生产力,还能宣扬和贯彻落实国家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从而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缩小城乡差距,促使农村经济、文化又好又快的发展。

(3)充分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为国家培养出一批精良的党政后备人才。

(二)消极影响

(1)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理论联系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不能达到国家相关规定去很好的胜任村官工作和政府交给他们的任务,自己什么也没有学到, 浪费时间,原地踏步。

(2)由于大学生村官没有充分地发挥他们的知识和才能以及相关困阻他们发挥才干的因素致使农村的发展依然缓慢或停滞不前。

(3)国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相关政策去扶持大学生村官,可培养出能为农村发展事业做贡献、成为党政骨干力量的大学生村官却寥寥无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缓解。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海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渐趋停滞、四川省近年来大学生村官的流失率高达70%以上以及2007年9月安徽凤阳辞退两名大学生村官引起的风波等事件,都显示出大学生村官这种制度在制定、执行和管理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提醒我们必须对大学生村官的计划进行反思。

三、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大学生任职村官后与农村和国家之间发生的关系去探讨研究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大致归纳为大学生自身问题、农村问题和国家政策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问题

(1)大学生村官自身对到农村工作的思想认识还不够清晰。部分村官只是把当前工作做为一个过渡,出路选择续聘扎根农村和有志在农村创业富民的人较少,个别大学生村官在思想上存在着“干上一两年就走或走着看着”的想法。在管理引导不到位的情况下,这种思想状态就容易导致部分大学生村官把主要心思放在忧虑期满的去处和任职期间能否发挥作用上,在行动上就表现为到村里工作的主动性不够,走访群众的积极性不高,工作不深入,成效不显著,同时,在农村创业的积极性也不高。这种状况产生的根源,是大学生村官对个人发展出路不明确以及没有扑下身子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准备,如何教育引导他们在思想上扎下根来,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2)能力不够。部分大学生村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团结班子一起干的能力、与群众沟通的能力、自己创业作示范的能力比较欠缺,得不到群众认可,还有的理论与实际难以对接,呈现出“有理论用不上、有知识道不出”的尴尬。

(3)没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很多大学生在做村官之前由于在城市生活久了,习惯了城市生活或迷恋大都市的繁华,一旦到农村就很难适应或厌恶那里的生活方式,每天的生活都很单一,工作也很枯燥,没有起初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现实和想象中的生活在他们心中落差很大,也就失去了对村官工作的热情,再加上村官工作环境离不开农田、泥土和一些比较脏点和累点的工作,一些大学生村官就不愿接触到这样的工作,怕苦怕累,叫苦连天,于是,就敷衍了事。

(4)心态没有调整好。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到农村后觉得自己“大材小用”,在农村这种缺乏相应的工作条件和创业环境的地方,不但无法体现自身价值,更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由此,部分大学生村官眼高手低,只想做大事,不愿干小事,而刚刚毕业的他们大事做不来,小事又干不成的结果,使得他们在农村毫无作为,没有干出什么成绩来。再有的大学生村官自视甚高,官气十足,在工作和生活中无法真正的融入到农村生活,什么事情都不愿亲力亲为,也使得他们的工作无法顺利的开展。

(二)农村问题

(1)农村基层干部受传统观念和农业发展形势的影响,对大学生村官工程建设存在思想疑虑,认为大学生们不会长久干、也干不好农村工作,因而对落实这项工作热情不高,甚至当成负担,不为大学生村官分任务、压担子,对上级交给的培养任务不积极认真落实,不能积极地为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协调提供必要的社会资源,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性、创业能力提高与农村创业。

(2)村组织对大学生定位不明确。大学生在农村也会发现其实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自己也愿意做。比如,帮助组织体育文化活动、开办夜校等等,但他们的想法往往刚提出来就被当地的村干部或者乡干部否定了。当地村干部的主要思路还是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这些想法因而被认为不切实际。最后弄得这些大学生很郁闷。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实是地方村干部没有认真理解和领会中央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构想,所以导致政策的理解和执行错位。

(3)村组织缺乏对大学生村官的关心、理解、支持和引导。部分村组织的领导干部对刚来的大学生在工作上和生活上漠不关心,以为他们什么都懂,就放任他们自己干,不闻不问,明知道他们在工作上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也不进行合理的引导,他们想开展什么工作也不给于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让很多大学生村官们觉得是自己一个人在干工作,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工作的干劲和热情。在这样一个冷漠而又得不到理解的地方工作和生活,让他们失去了归属感。

(三)国家政策问题

(1)缺少留住人才的物质保障。大学生村官的工资主要由地方财政的支出,地方经济发展的好坏、财政收入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他们待遇的高低。到地方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待遇会好一些,如地方经济欠佳,再加上近年来物价上涨等因素,一个月几百元或一千元左右的工资是很难让他们呆下去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让目前很多大学生村官感到沮丧,也令今后其他大学生丧失了走这条路的勇气。

(2)缺少留住人才的精神保障。很多大学生村官很困惑,不知道自己在农村干完几年村官后回到家能干点什么工作,一想到这些,他们不由自主的恐慌起来,深怕自己以后失业,又重新去找工作,从而,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对现有的工作得过且过,力不从心,一门心思去想别的出路,无法把村官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去干好。

(3)没有对大学生村官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一些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没有指标、没有压力,想到什么就干什么,甚至有的整天无所事事,消磨时光,处于放羊状态,还有的地区大学生村官在没有请假的情况下多次不到村里上班或不按时上班,自由散漫。

四、大学生村官采取的对策

要培养一批党政需要的后备人才,能够为农村发展事业做贡献的大学生村

篇二:《浅析大学生村官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村官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引 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的历史性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明确要进一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2008年中央决定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优秀骨干力量,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学生村官的各项配套政策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然而大学生村官还是个新兴群体,受现实因素和自身方面的制约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运城市大学生村官的调查访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对策。本次调查问卷发出110份,收回100份。

一、选聘大学生村官的重要性

(一)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村官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农民的领路人。大学生担任村官能够更充分的利用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给农村带来先进的生产、生活、经营理念,推进科普知识,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这对于稳定粮食的增产、增收,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改变农村落后、穷困的面貌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村村官郭白娃在2007年进入盐湖区上王乡郭村后,结合自身特长和当地土地宽广、果树资源丰富等特点,在农村积极创业,带领农民致富。2008年成立了泰山凤乌鸡饲养专业合作社,发展起了绿壳蛋乌鸡养殖。到目前发展农户120多户,短短三年,参加合作社的农户人均年收入增加了近2000元。贾建,2008年9月经组织选拔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任盐湖区西城办事处姚家卓村村主任助理并兼任运城俊朝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虚心向群众、村委请教学习,把自己完全融入农村这片土地。向群众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和致富方法,并认真调查,带头实践,帮助该村改善了办学条件,成功推广种植富硒黑花生并注册了“西贝剑”品牌商标,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经济收{大学生村官自身不足}.

入。

(二)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选聘大学生任村官是加强党在农村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解决好三农问题,使农村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执政能力强、能领导农村科学发展的村官队伍。1就目前农村干部队伍情况看,大多数村官年龄老化,思想相对保守,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文化素质高、创新意识强、思想解放等先天优势,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村级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使农村领导班子在执政能力上不断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三)促进就业、缓解社会压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每年都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加入就业大军,大学生就业特别是在大城市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面对残酷的社会就业现实,不少人把眼光投到农村上,许多人甚至自愿去农村工作。大学生村官计划无疑为大学生毕业生开辟了一条新的出路。通过考试、选派的形式将一些优秀的大学生充实到农村担任村官,这样就可以缓解大学生在城市的就业矛盾和压力,逐步使选派大学生村官形成制度无疑是开辟大学生就业渠道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共有72.3万个行政村,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广大农村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新领域。

二、当前大学生村官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大学生村官自身不足}.

(一)政策、法规不明晰

1、身份、角色定位不明确

目前在大学生村官政策中规定:大学生村官是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这样意味着大学生村官不是农民,不是干部,也不是公务员。同时《村民委员会组织①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大学生村官课题组:《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农业工作通讯》2009年第10期。

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这样大学生村官身份依然尴尬、角色定位模糊,从而使他们陷入困惑,不知道自己究竟属于什么,应摆在什么位置上。大学生村官这种身份尴尬造成了他们无职无权,使得很多大学生村官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不利于他们在农村积极开展工作,这也使很多大学生对报考村官犹豫不决。正如一位盐湖区的大学生村官的访谈内容所言:村里每当有决策时,他都得回避,关于村里的财务问题,他更得回避。可见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发展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据了解,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只是从事一些简单的文字处理工作,基本上不参与村里的决策,即使参加,也是个摆设,因为他们的建议基本上也不会被采纳。

2、缺乏明晰、具体的工作和职责

在大学生村官政策中,仅仅规定了大学生的职务是助理职务而没有具体的工作和职责安排。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村官在基层还处于放养状态,大都无事可做,调查表明:近40%的大学生村官暂时没有分配工作,很多大学生村官顶多就是打扫卫生,复印文件等。

(二)环境不适应、角色难转换

1、思想上不能扎根农村

首先,有些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观念先进、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优势,不愿意放下架子和农民打成一片,更不必说虚心向群众和村干部学习。这样就难以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还有些大学生纪律涣散,没有组织观念。大学生村官与村委不能很好地融合,不仅起不到大学生村官计划原有的作用,相反还会引起一系列的反作用,阻碍农村的发展。

其次,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有些大学生村官是迫于就业压力和公务员、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而不得已选择服务农村。调查显示,超过57%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担任村官是在就业压力下的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只占24%.毋庸置疑,抱着把农村工作经历当作谋求未来更好发展的跳板的心态是很难思想扎根农村、长期服务农民的,更难以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建功立业。

属于上述情况的大学生村官思想上比较浮躁、责任感不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提高。

2、农村工作环境复杂、艰苦

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比较落后。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山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这里的生活非常艰苦,如果他们没有勇气和决心面对,就很难融入到农村生活中。调查表明很多报名的大学生在此前并没有接触过村官,对农村也不了解。农村较为复杂和艰苦的环境,农村工作的难度,是很多大学生没有想到的。出生于农村的大学生村官也需要一定时期去逐步适应农村艰苦的条件和复杂的环境。而生活在城镇的大学生他们面临的困难和责任也更加重大。调查访谈在谈到大学生村官对基层工作的感受时35%的感觉每天处于迷茫状态得过且过,30%的感觉比较压抑,25%的觉得太苦,只有10%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有干劲。

3、农村基层存在排他性现象

首先,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有一定的排斥感。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对大学生村官不够理解,不能很好的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甚至有些排挤心理。有些村民虽然承认大学生拥有先进的理念和科学文化知识,但并不认为他们能够帮助村民增收、致富,从而在心理上排斥大学生村官。调查显示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态度40%的不热情,持无所谓的态度;20%的基本热情,但期望不高;30%的村民表示很不看好他们,只有10%的村民对他们抱有很高的期待。

其次,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存在戒备心理。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一方面积极欢迎,另一方面却又担心这些大学生村官日后会取而代之。在这种封建“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村干部对大学生存在戒备心理。2因此村委只是给大学生村官分配一些零散的杂活,有些地方大学生村官甚至成了村干部的秘书,一般就安排其打字、写报告、送材料等此类的琐碎之事。

(三)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

1、大多数大学生村官的专业不对口, 很难在农村发挥作用。

目前,大学生村官群体的专业知识呈现出多元化,涉及到行政管理、社会工作、市场营销、财务、理工科等大部分专业,但他们对于农业技术、经济、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掌握还有欠缺。农民急需的农业技术知识大学生村官不具备,大学2侯金超:《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践与思考》,《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7期。

生村官具备的知识在农村又派不上用场。这既不能促进农村的发展,又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根据对运城市的大学生村官进行调查,现有大学生村官具有农学知识背景的仅占5%, 医学占2%, 工学占5%, 经济管理专业占25%, 哲学、历史以及其他专业占18%, 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45%。由此可见,具有农学背景的大学生村官只占极少部分, 与广大农民对农业知识的需求相比差距过大, 不利于三农问题的利解决。调查结果表明专业知识的欠缺已成为妨碍不少大学生更好施展自己才能的一大原因。同时,通过短短几周时间的培训就直接上岗就去直接指导农民搞农业创意、搞项目规划,产生的效果必然不会理想。

2、能力和工作经验缺乏,难以得到村民的信服

作为刚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际工作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而大学生村官们所面对的具体事务对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比如,招商引资、调节邻里纠纷等,这些正是大学生村官最缺乏的东西。调查显示,60%的大学生村官反映自己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能力、经验、阅历有限。此外,超过5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对农村不了解,没有掌握在农村开展工作的方法。大学生村官他们最需要的培训是工作方法及如何与农民有效沟通。{大学生村官自身不足}.

同时,缺乏工作经验是所有大学生村官的短板,而且农村工作更加复杂琐碎。与其相比,一些村干部虽然在创新意识、专业技能等方面不如年轻的大学生村官们,但他们经验丰富,处理村务的经验和能力在大学生村官之上,因此大学生村官难以被村民信服信任。

(四)交流互动机制不完善

1、大学生村官间的交流有限

调查访问中大学生村官们表示村官他们不仅仅需要知识,技能的学习交流。他们也需要心理、情感的交流和宣泄。农村信息相对闭塞,面对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大学生村官常常无法解决。又没有更多的交流和宣泄的途径和方式,有时很难适应,无从着手应对,甚至感到彷徨、迷惑或无助。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大都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很系统的专业的交流平台,这样他们可以和其他的村官及上级自如的聊天,谈工作、生活,缓解很多的不适和压力。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不少大学生村官网,大学生村官论坛,但很多并不专业,有的成为了就业网,有的不进行及时更新,有的只是摆设和形式。而且这些平台对大学生村官

篇三:《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分析》

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分析

小李集工业园区大学生村官 薛源

一、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分析

(一)自身问题

1、存在短期化行为和“跳板”心理

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中,缺乏归属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基层工作中;而且任期有限,服务期满后就业还得依靠自己。所以应积极拓展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就业渠道,搭建大学生村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使那些工作认真、绩效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能够在就业中表现出优势,并获得更多的机会,从而增加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

2、职责不明确,被“秘书化”和“工具化”

虽然政策规定大学生村官任职两委助理,或者村委会副主任、副书记等,但具体工作职务并没有明确,到职后基本上是什么事情都做,像党建材料、政策宣传、远程教育、设备网络维护、各种调查表填报、档案整理等日常工作。从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中看,大学生村官没有具体负责的职务,通常是有什么事就做什么事,没事就闲置了,“秘书化”和“工具化”现象较为明显。

3、被赋予的期望值过高

大学生村官是一个新鲜事物,是经由省、市党委组织部门选拔派遣到农村的,党组织的选派行为给他们增添了一道“政治”光环,加之他们品学兼优,思维活跃,具有现代理念和一定的专业技能,农村基层组织和老百姓倾向于视大学生村官为知识与能力的化身,把大学生村官的高学历当作高水平,把大学生村官的有知识等同于有经验,把大学生的有潜力当成有能力,给他们赋予过高的期望与责任。村民希望大学生村官的到来能解决他们的问题,是为了听取民情的,拥有

比较大的权利,大学生村官上任后有一些村民们迫不及待的想马上看到变化,期望他们能利用自己的优势为村里招商引资,带领村民致富。

这种高期望值超出了大学生村官的实际能力,也造就了村民迫切希望得到改变的急功近利的心态,而当村民提出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一段时间以来村里仍没有因为大学生村官的到任而得到什么改变后,村民也渐渐失去了对他们的信任和重视,甚至在一些村成了摆设品,这些观念、期望违背了人才成长的规律,给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村官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其成长。

(二)工作问题

1、思想认识

思想认识还不足。刚踏上工作岗位,缺乏社会实践,思想认识不到位,在工作中常遇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很多东西要自己去体验,不能纸上谈兵,停留在口头上。只有提高自己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各种工作思路和计划应用于实践。

2、工作方法

工作方法欠妥。因人生阅历少,社会实践不足,处理事情的方法比较简单。有计划不能下决心实践,对有些工作犹豫不决,造成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3、能力

能力有待提升。村里的情况比较复杂,很多问题没有接触过,加之思想认识不足,工作方法欠妥,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往往考虑问题不周到。有时候对某一事情过于追求完美,犹豫不决,造成很多工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二、大学生村官在开展工作中好的对策及建议

1、“大学生村官”首先应当完成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换。

从大学生到“村官”是一个角色转换的过程。顺利实现转换的前

提是村民的认同,也就是农民把大学生看成是自家人,这就要求大学生学会站在农民的角度看问题,用农民的语言来说事情,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时,才能做到满足农民之需。沟通是有规律的,交流的成功往往是基于语言的共同点,谈论对方熟悉的问题,有了共同语言,沟通的成功率就会不断提高。既然是“村官”,应当从心理上完成角色的转换,做好角色调试,应“先做村民,后做村官”。投身于农村的广大天地,不再是“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有的应当是一份关心农民疾苦,改善农民生活的责任感。重新认识农村,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应当经历的是一个自我角色“认识——了解——调整——重新认识——再了解——再调整”的不断反复不断加深的循环螺旋上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自我角色的调试,实际上也是一个人的再社会化过程。这也许是一个痛苦的、长时间的打碎个性、磨圆棱角的过程,但确实是做好基层工作所必须与必经的。作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内容、环境、对象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经验也许并不适用。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要“下得去”,同当地村民多交流沟通,多多走访调研,了解村民的需求,缓和干群矛盾,协调利益关系。农民最关心的是农作物的收益问题,“大学生村官”应当与农民同甘共苦,同喜同忧,帮农民算经济账,找提高收益的路子,做农民的同路人。认同感产生感情,再加上懂些农业技术、市场行情等,这样的“大学生村官”就一定会受到农民的欢迎。只有使自己融入到农民中去,才能为当好“村官”打好基础。

2、“大学生村官”还应当深入农村实际,注重当地风俗传统,发挥自己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村官”是顶着“大学生”这个闪闪发光的光环下到基层的,他的一言一行在村民中无不产生较大的影响,村民对其也会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但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大学生

村官应当在广泛了解农村实际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理论优势,理论联系实际,找准切入点。大学生通过四年大学教育的培养,即便所学专业与农村工作有距离,也应具有系统思维优势,在工作中将自己所学、所擅长的东西与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走出一条创新的路子。其实,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大学所接受的思维训练,都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务虚到务实的转化过程,只有通过农村的实际工作,才能实现理论知识到操作能力的提升、系统思维方式与现实的磨合。这一过程正是大学生“村官”为农民服务的过程,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国家政策对于到村任职的大学生并无专业要求,就是希望能够丰富基层干部的知识种类提高其知识水平,这是“大学生村官”的一笔宝贵财富,应当是要合理利用起来,不断发展与创新。

3、大学生村官主动思考,寻求社会资源支持;政府开辟“绿色通道”,给予大学生村官政策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农村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经济问题,农民们对大学生村官的最大期望便是能带领他们走上致富的道路。而现实中,由于大学生村官没有实权,无法为村里争取资金,带来项目,导致农民们对其逐渐失去信任,村干部认为其可有可无。大学生村官自己也得借助自己的学历优势,通过查阅资料学习,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一些比较好的开发项目带领群众致富。

面对村民们对大学生村官的高期望与大学生在农村实际工作中的低效用之间的落差,除了依靠大学生村官自身的努力外,政府应当予以重视,给予大学生村官相应的政策优惠,为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开辟“绿色通道”。唯有这样,才能缓解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尴尬地位,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农村建设工作中去。

篇四:《大学生村官个人小结-个人总结》

大学生村官个人小结-个人总结

2010年4月,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和体检,我正式成为xxx的大学生村官,直到今天,已在xxx工作九个月,虽然不是很长的时间,但这九个月却是我不断学习和成长的九个月。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按照所在岗位职责要求,自觉服从组织各项安排,结合xxx实际,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及体会总结如下:

一、上岗至今的工作情况。

1、认真学习,做好xxx文书工作。

xxx是个大村,身为文书工作也特别的烦琐.每周的一 三 五 下午我都坚持在村部办公室工作, 在各种各样的事情面前,努力配合好村干部,当好参谋助手,积极出谋划策,认真收集整理资料,为村干部排忧解难。主要的日常工作有:1文字处理:撰写计划、总结报告,档案整理,复印、打印、录入资料等;2帮助办理村民办理医疗保险;3管理农民信箱,每月定期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帮助村民农产品网上销售;4同村支书一起走村窜户,大力宣传惠民政策,动员群众积极参合;5管理村财务事宜;6为村民出具各类证明.7协助处理村民纠纷;8承办上级政府交待事宜等。

2、协助做好镇政府计生办有关工作。

由于工作需要,且工作时间不冲突,我被借调到镇计生办公室,协助镇计生办完成有关工作。期间,我自觉服从办公室总体安排,在主动、严谨、高效上下功夫,不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2010年工作体会。

回顾这九个月的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各项工作,必须坚持做到以下三方面:

1、摆正心态,树立为民理念,努力实现角色转变。

二十几年来,我一直以学生的身份在感受这个社会,躲在象牙塔后面的我没有足够的必需经验。摆在我面前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尽快实现不同身份的角色转变,这也是各级领导一直强调和嘱咐的一件大事。因为,尽快摆正心态,实现从学生到农村工作者的转变,是我走上这个工作岗位后的第一大要事。于是我在在调整磨合中不断地适应农村工作,在心中时刻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思想理念,在与村委会其他工作人员以及村民的广泛接触中逐渐地熟悉

了村情,从而逐步实现了由一名大学生向农村基层村官的转变,而自己在工作实践中也逐渐地对这份工作充满了乐观和自信。

2、要做好农村工作,就必须主动加强学习。

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更是上岗后我面临的主要任务。要做好各项农村工作,就必须主动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下的新要求。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三个月来,我参加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等教育学习活动,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领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理想信念、清晰了工作思路、鼓足了干事的劲头。

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工作以来,我认真学习了农村工作制度汇编,先后查阅了30余本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作有关的书籍,认真地学习了有关党内表决、代表会议、民主选举、民主理财等方面知识。此外,我还主动与上级领导沟通,学习领导处理农村纠纷和办理具体事务的方法,并将所学应用于工作实践,创新了工作思维和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小事做起,不畏琐碎。

少讲空话,多办实事,不讲条件,多做贡献,是基层工作的基本要求。我认为只有坚持从小事做起,扎扎实实干实事,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每天上班,我都坚持早到单位,把扫地、拖地、擦桌子这些办公室日常工作做好。将做小事作为对自己的一种考验。村中文书正规化是我工作的一部分,这些事情在外人看来似乎很琐碎,很平淡,但我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积极开展参与展开日常工作。

三、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回顾九个月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取得了新的进步、新的成绩,但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还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离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两个个方面的不足:1.处理实际问题经验不足。2.能够做到保持工作热情,但是还不能做到讲求工作方法。在开展工作时有很高的工作热情。但是有时候,自己工作方法生硬、不灵活,不仅导致自己的工作热情受到打击,而且使工作效果受到影响,说到底,就是忽略了工作方法的重要性。今后,我要注意多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运用灵活多样工作方法,讲求工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