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翰背景


篇一:《集团宣传片》

xx集团宣传片方案

2010年8月13日

1

[五]宣传片基本框架

整个宣传片分为五个部分,语言上是凝练的概括,更多的是在画面上展现。

第一部分:片头——引出集团。

以凝练.大气的句子概括集团的风貌和实力,从而奠定整个宣传的大气基调。

第二部分:集团的发展历史——集团底蕴

浓缩的介绍集团的发展历程,用字幕形式将集团“从往到今”的重要历程以书为框架的形式介绍出来。让受众感受集团的底蕴丰厚,以及发展的迅猛速度。

第三部分:集团综合实力——6大事业部。

以现代化的工业园.员工的智能化办公等场景渲染着集团现在的发展姿态,并通过科技感较强的场景设置将[center Group]的6大事业部分别介绍。展现了xx的是综合实力强盛的集团。

第四部分:集团文化建设——人文风貌

介绍集团的文化建设,通过对“研发团队、管理团队、员工学习,娱乐活动”等的风貌展现,

突出集团的活力。展现了集团强大的凝聚力。

第五部分:片尾——未来规划。

xx集团的力量日益增强,在结尾抒发集团未来规划,展望集团的信心。 再落标版:树xx品牌,创世纪辉煌 。中国. xx集团。

[六]宣传片脚本

xx集团宣传片脚本

2

3

4

5

篇二:《高二语文下册同步训练题2》

第二单元

4 蜀道难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鱼凫( ) 石栈( ) 猿猱( )

扪参( ) 抚膺( ) 巉岩( )

飞湍( ) 喧豗( ) 砯崖( )

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D.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开国何茫然( )

(2)青泥何盘盘( )

(3)扪参历井仰胁息( )

(4)使人听此凋朱颜( )

(5)以手抚膺坐长叹( )

(6)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7)砯崖转石万壑雷( )

(8)所守或匪亲( )

4.文学常识填空。

“蜀道难”本是______旧题,《蜀道难》是沿用古题而作。作者是______,字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代最伟大的______主义诗人。

5.名句填空。

(1)(2009广东高考,11)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9湖北高考,15)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赤壁赋》中的“山川相缪,__________”,还有《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9全国高考Ⅰ,13)尔来四万八千岁,________________。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诗中关于登上峰巅而惊心动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展示蜀道溪水瀑流声响骇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现蜀中要塞剑阁易守难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ú zhàn náo mén yīnɡ chán tuān huī pīnɡ

2.D 解析:“其险/也如此”的节奏应为“其险也/如此”。

3.(1)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2)形容山路曲折盘旋 (3)屏住呼吸 (4)使动用法,使……凋谢

(5)徒,空 (6)为什么 (7)使滚动 (8)或:倘若

匪:通“非”

4.古乐府 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唐 浪漫

5.(1)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2)郁乎苍苍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不与秦塞通人烟 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4)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5)飞湍瀑流

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6)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6.作者开篇即慨叹蜀道“危乎高哉”,对下面行文有何作用?

7.作者写“尔来四万八千岁”这一时间概念,用意是什么?

8.请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

9.“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6.这样总叹一句,是为引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川,扪参历井。

7.写时间是说明古蜀国历史久远,这么长时间不与秦塞相通,足见蜀道之难行。这样时空杂糅,烘托蜀道的难行。

8.逶迤千里,峥嵘高峻。

9.运用了夸张手法、衬托手法。诗人紧扣“高”“危”,用夸张手法把崇山峻岭峭壁巉岩间的蜀道写得惊心动魄、令人望而生畏:山高得连黄鹤也飞不过,猿猴也愁于攀援。同时又借“鹤”“猿”来侧面衬托,暗写人行走之难。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塞(sāi) 石栈(zhàn) 扪参历井(mén)

B.怒号(háo) 猿猱(náo) 砯崖转石(pēnɡ)

C.崔嵬(wéi) 喧豗(huī) 飞湍瀑流(tuān)

D.巉岩(chán) 咨嗟(zī) 磨牙吮血(yǔn)

答案:C 解析:A项,“塞”应读“sài”;B项,“砯”应读“pīnɡ”;D项,“吮”应读“shǔn”。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西当太白有鸟道

B.所守或匪亲

C.猿猱欲度愁攀援

D.可以横绝峨眉巅

答案:B 解析:“匪”通“非”。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使人听此凋朱颜

A.雄飞雌从绕林间

B.侧身西望长咨嗟

C.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D.砯崖转石万壑雷

答案:D 解析:例句中“凋”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谢;D项中的“转”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C两项没有活用现象;B项中“西”是名词活用作状语,向西。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B 解析:B项,均当“距离”讲。A项,高/正,端正。C项,介词,比/介词,对。D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

5.对于《蜀道难》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引用古代神话,极写山之高峻,山之愈高,则愈可见路之难行。

B.“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张与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D.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瑰丽惊险的山川,表现了蜀道艰险;实则是写仕途坎坷,从中透露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这恰恰反映了诗人那种美好善良的情怀以及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

答案:D 解析:“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错。李白诗中有一些“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内容,但这并不是其一贯诗风。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9题。

将进酒

李 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6.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开篇两句的作用。

7.如何理解“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的内涵?

8.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

9.试从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两方面,比较这首诗与《蜀道难》一诗的异同。

答案:6.以黄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大大增强全诗的感情色彩,丰富了诗歌内容。感伤但不低沉,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7.反映了诗人希望政治上有所作为,现实丑恶而不能实现理想的痛苦心情。

8.诗人借曹植一掷千金买酒取醉的豪情来安慰自己。

9.表现手法相同:运用大胆的夸张、想象等,借以表达用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的激情,造成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的震撼人心的效果。

抒情方式不同:《将进酒》直抒胸臆,毫不遮掩自己的情感,尽情表达,一吐为快;《蜀道难》通过景物描写,使情寓景中,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时局的忧虑和关切。

(二)阅读下面三首《行路难》,完成10~12题。

行路难(三首)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一)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其二)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

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其三)

10.结合《行路难(其一)》,解释下列多义实词的含义。

11.试析《行路难(其一)》表现的思想情感。后两首诗表现的思想情感与之有何不同?

12.《行路难(其三)》提及哪些历史人物?用意何在?与《蜀道难》比较,两诗用事有何不同?

10.参考答案:(1)通“值”,价值/表示毫不犹豫 (2)渡/完成 (3)看/探问,拜访 (4)再/恢复 解析:实词的意义理解,一定要结合原来语境,在识记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①词语的语法位置;②已学过的该词的意义;③该词对应的上下文词义或句意。

11.参考答案:诗人的思想情感激荡起伏。“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昭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垂钓碧溪”的吕尚、“乘舟梦日”的伊尹,复苏了诗人的乐观情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则展示了诗人从痛苦中挣脱的强大精神力量。后两首诗更多地表现了诗人的失意、痛苦和愤懑,因畏“行路”之难而决意“归去”。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鉴赏分析。理解诗歌的情感,首先要筛选出诗歌中的意象,关键词语(特别是动词、形容词),直接或间接抒情的句子;其次联系诗歌作者的处境(创作背景)理解深层次情感。本题还要比较另外两首诗歌。

12.参考答案:人物:许由、伯夷、叔齐。用意:不赞成高蹈隐世。人物:伍子胥、屈原、陆机、李斯。用意:主张功成身退。人物:张翰。用意:追求精神自由。《行路难(其三)》多用典故,《蜀道难》则多运用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

解析:首先进行分析,本诗涉及的历史人物,根据自己的积累和认识对其分类,然后联系作者的感情理解其用意,最后和《蜀道难》比较。本题实际上是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之用典。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篇三:《人琴俱亡 复习要点》

八年级第三单元

第十三课 《人琴俱亡》复习要点

主备人: 审核: 班级:姓名: 时间:2014年9月24日{张翰背景}.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

,字季伯,汉族,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

开创了中国笔记小说的先河。代表作有小说集

《世说新语》,志怪小说集《幽明录》等。

2、作品了解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伤逝》(《世说新语》 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志人

小说,被誉为“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名士教科书”。书中出名的典故有: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等)

3、写作背景

魏晋时品评人物的风气盛行,名士们崇尚清淡,饮酒吃药,生活不修边幅,有的故作旷达,矫情造作;有的纯属消极颓废,玩世不恭。这些在《世说新语》里都有反映。《世说新语》也赞扬和称颂一些具有高尚风格的人物。本文所写王子猷对弟弟王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称颂了兄弟间的至爱亲情。

二、生字注音

子猷(yóu) 病笃(dǔ) 了不(liǎo) 索舆(yú) ....

不调(tiáo) 掷地(zhì) 恸绝(tòng) 亦卒( zú ) ....

三、词语积累

1、词类活用

子敬素好琴(名词用作动词,弹琴) .

2、古今异义

(1)子猷问左右 古义:身边的人 今义: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 ..

(2)语时了不悲 古义:完全 今义:明白;懂得 .

(3)掷地云 古义:说 今义: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 .

(4)因恸绝良久 古义:于是 今义:原因(跟“果”相对) .

3、一词多义

此已丧矣 去世 病笃 重

丧 笃

便索舆来奔丧 丧事 笃实 忠实

弦既不调 已经 月余亦卒 去世 既 卒生卒年月 死 既然而悔之 后来,不久 士卒 兵 卒业 完毕,结束 四、重要语句{张翰背景}.

1、名句积累

(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2)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人琴俱亡。”

2、文言句式

(1)何以都不闻消息?(倒装句,“何以”即“以何”,疑问句宾语前置)

译文: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

(2)月余亦卒。(省略句,省略了主语“子猷”)

译文: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3、节奏划分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四、句子翻译:

1、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译: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2、 语时了不悲。

译:说话时完全不悲伤

3、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译: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竟不哭。

4、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

译: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径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

5、 因恸绝良久{张翰背景}.

译: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6、 月余亦卒。

译: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五、课文理解

1.全文共两段,分为两部分,请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1段):写子敬死亡的消息。

第二部分(第2段):写子猷为子敬奔丧,最后也死去。

2.说说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

“人琴俱亡”,原来意思是说人死了,他的琴也不能再存在。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来说明看见死者的遗物,更引起对他的怀念和哀思。“人琴俱亡”这则成语常用来比喻对知已、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3.写出最能表现子猷哀悼弟弟与自己生死相隔的悲叹句。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4.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了不悲”“都不哭”“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和“恸绝良久”“月余亦卒”,都表现了子猷对弟弟的兄弟情深。

5.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

“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饱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反映了王子猷极度悲伤的心情。

6.子猷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一是子猷当时生病比较严重;二是自己的同胞兄弟去世极度悲伤。

7.如何理解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

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又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对子敬的死,子猷早已有心理准备,因为“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8.课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后来又“因恸绝良久”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子猷子敬两人有深厚的手中之情,都患重病。听不到子敬的病况,内心非常难过,先前之所以“不悲”“不哭”,是因为他强行抑制自己的悲痛的结果,并不是不悲痛。等到人琴俱亡,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悲伤的心情,悲痛之情喷薄而出,因而“恸绝良久”。

9.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或全文主旨)?

“不悲”“不哭”“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表现了

兄弟间的至爱亲情。

10.分析下面子猷语言的表达作用。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表现了对弟弟的关心和痛失弟弟的悲伤。

11.你是如何理解“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这句话的?

子敬去世,他的演奏艺术及他生前的事业也随之消亡,子猷哀感于此而情不能自抑。

12.请你收集两句写手足之情的诗句或谚语。

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谚语:酒肉面前知己假,患难之中兄弟真; 千金难买兄弟情;

13.诗歌积累:

六、板书(课文结构图)

七、学后思

写作启示:从选材、刻画人物、语言角度谈。

1.选材典型、新颖。以小见大,以事见人。

2.以典型的生活细节刻画人物。

3.语言简洁。{张翰背景}.

八、拓展延伸

顾彦先①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②琴置灵床上。张季鹰③往哭之,不胜④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 顾彦先颇复赏此不⑤?" 因又大恸,遂不执⑥孝子手而出。

注释:①、顾彦先:顾荣。②、以:把。③、张季鹰:张翰。④、胜:能承担、能承受。这里是抑制、控制。⑤、不(fǒu):相当于否。⑥、执:持、握。⑦、好琴:喜欢弹琴⑧、琴:弹琴

译文:

顾彦先(顾荣)生前喜欢弹琴,去世后,家人就把琴放在灵床上。张季鹰来吊唁,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于是径直走向灵床,弹起琴来,弹罢几首曲子,他抚摩着琴说道:" 顾彦先还能欣赏这些曲子吗?" 随即又大哭起来,哭完连孝子的手都不拉就走了。

篇四:《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7》

辛集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

A.人寰 怪诞 畏葸 湮(yīn)没 .

B.聒噪 漩涡 磅(páng)礴 斑斓 .

C.磁场 嗽口 笑靥(yǎn) 间或 .

D.朱拓(tuò) 倔强 榫头 霓裳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张翰背景}.

A.这款吸顶灯,水晶的垂饰超显浪漫,而亮灯时的光也是神秘浪漫的紫色,给人冰清玉洁....的美好印象,让家也更显得温馨浪漫了。

B.11月8日,广州正式取消亚运公交地铁免费乘车措施,公交和地铁客流回落、秩序良好,许多市民称政府能根据实际情况迅速调整措施,是群众众望所归的务实行为。 ....

C.中国文化的现实状态并不让人满意:余秋雨先生本着弘扬中国文化的使命,把厚重的知性化成明快浅显的线条,以期广大读者能够接受,结果很多读者却不知所云。 ....

D.小村官之所以变成大硕鼠,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一是土皇帝土霸王思维,二是家族意识,三是“村里的就是俺家的”,四是监督部门尸位素餐。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最近,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的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育儿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方法管教两个女儿的经验,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

B.《澳门日报》日前刊出社论说,围绕着是否应该禁放烟花爆竹的问题,人们在过去一段时间曾经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因而违法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屡禁不止,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C.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就安理会改革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方愿与各方保持接触,通过广泛、民主协商,共同努力,改革朝有利于维护联合国整体利益和会员国团结的方向发展。

D.北京卫视推出《忐忑》百人合唱版成为兔年春节网上转帖最快的视频之一,百位翻唱者中有的是龚琳娜的粉丝,有的是选拔出来的网友,有的来自合唱团,年龄跨度涉及到各个年龄层。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亚文化不是一个人的文化,而是一个群体或者一个部落的文化。 。 ①它变成了一种亚文化的现象

②将本身并没有多少价值的帖子炒出来

③这就是“无聊的力量”

④潜伏在网络世界中的一拨人共同发力

⑤最终呈现了一种无法忽视的力量

⑥曾记否,贾君鹏一帖发布后

A.⑥②④⑤①③ B.⑥④⑤②③①

C.⑥④②⑤①③ D.⑥④②⑤③①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离“发达”尚有大距离

沈丁立

①随着中国锐意改革和参与国际合作,我国的国民经济产出已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也有相当提升。世界对此有目共睹,各方朋友对中国发展所取得的进步也都给予善意肯定。

②但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整体发展水平依然有限,中国,仍旧是发展中国家。从三个方面,可以对此予以认识。首先,以中国的人口规模为背景,我国发展的体量仍相当不足。其次,中国的人均发展指数在整体上尚处世界中下地位。再次,我国内部的区域发展差别较大,经济社会同人文环保发展的错位更为显著。我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尚需在这些领域做出艰苦努力。

③就我国巨量的人口规模而言,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行列。考察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考虑合适的参考系。从纵向看,同我国落后的过去相比,在新中国建立的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确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横向看,同与我国经济规模类似的日本比,日本以我国1/10不到的人口、1/25不到的陆地面积,其经济产出总量曾长期领先中国。而美国人口数量迄今只有我国的22%,但其经济规模超过我国140%。可见我国的经济水平,不仅远未达到发达行列,而且还差距明显。

④在全球范围,我国以世界约20%的人口,所产出的国民财富尚不足世界的1/10。我国人均产出更是不到世界人均的50%。与世界中位水平尚有如此差距,只能说明我国在现阶段仍具相当的发展中国家特征。只有当我国人均产出超过世界均值,我国民众的生活水准才会进入世界中游。此外,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环保生态与经济发展尚不同步,收入分配仍多有失衡,这些也都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

⑤然而,中国由于独特的超大规模,尤其是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所以,在局部发展上可能显得较为耀眼。譬如,经过引进创新,中国的高铁技术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奇葩,甚至因此成为美国自我激励的创新标杆。但中国高铁的发展并未解决我国春运的传统难题,也不可能迅速解决其他经济社会问题。

⑥只有认识到中国发展的进步与不足,人们对中国现阶段的国力才会有更为理性的判断。由于开放合作,中国的竞争力确有增强,但我国的人均发展指数仍显著滞后。这种反差,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伴随我国。由于中国仍属发展中国家,仍常感资源与能力短缺。中国面临着占世界二成人口的大国的人均发展水平仍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事实,我们的发展还面临诸多瓶颈,需要与国际社会继续合作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⑦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的总体能力虽然有限,但它确实在以令西方人惊异的速度增长。我们愿尽己所能,回报国际社会对我国进步所给予的支持,支持与我国同处发展中水平的其他国家。我们相信,通过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将更为谐调均衡地向前发展。 (文章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5.下列不属于我国离“发达”尚有大距离的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3分) ...

A.日本人口不到我国的1/10、陆地面积不到我国的1/25,其经济产出总量曾长期领先中国;美国人口数量迄今只有我国的22%,但其经济规模超过我国140%。

B.在全球范围,我国有占世界约20%的人口,所产出的国民财富尚不足世界的1/10。我国人均产出更是不到世界人均的50%。

C.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环保生态与经济发展尚不同步,资源与能力仍显短缺,收入分配仍多有失衡。

D.随着中国锐意改革和参与国际合作,我国的国民经济产出已进入世界前列,但我们的发展还面临诸多瓶颈,需要与国际社会继续合作。

6.下列关于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的一项是( )(3分) ..

A.我国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差距,不过在发展的体量、人均发展指数、内部的区域发展三个领域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B.就我国巨量的人口规模而言,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已处在发展中国家前列。但我国的经济水平,还远未达到发达行列。

C.美国将中国的高铁技术水平作为自我激励的创新标杆,因为,经过引进创新,中国的高铁技术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奇葩。

D.由于开放合作,中国的竞争力确有增强,但我国的人均发展指数仍显著滞后。这种反差,还将在未来一直与我国的发展相伴随。

7.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进行的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3分) ..

A.随着中国锐意改革和参与国际合作,我国的国民经济产出已进入世界前列,可见,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已进入世界前列。

B.只要当我国人均产出超过世界均值,我国民众的生活水准就会进入世界中游,我国也就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C.中国的经济虽迅速发展,但仍属发展中国家。因此,只有对中国现阶段的国力有更为理性的判断,才会认识到中国发展的进步与不足。

D.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确实在以令西方人惊异的速度发展。我们相信,通过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将会更为谐调均衡地向前发展。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①先生金姓,采名,字若采,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

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洪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拊掌自豪,虽向时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②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

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谓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馀言。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③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先生遂以为戒。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临刑叹曰:?砍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④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选自国学扶轮社廖燕《二十七松堂集》卷十四。有删节。)

8.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善衡文评书 衡:衡量,评价 .

B.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 排:批驳 .

C.鼎革后,绝意仕进 鼎革:朝代更易..

D.惟兀坐贯华堂中 兀:茫然无措 .

9.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金圣叹“善衡文评书”的一组是( )(3分) ....{张翰背景}.

①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

②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

③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④予其为点之流亚欤?

⑤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馀言

⑥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

A.①②④ B. ②③⑤

C.③④⑤ D. ②⑤⑥

10.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作者认为,金先生学问广博,评点诸书,别开生面,阐发作文奥秘,教己作文方法,谈论典籍和记载极其透彻,僧侣和俗人都觉得好。

B.由明入清以后,金先生放弃了做官的念头,除了和亲人朋友交谈以外,把读书著作作为追求。并根据《论语》中的有关语句为自己取名。

C.金先生按次序定出的“六才子书”,的确是开读书人不同眼界。但是他的很多评论,只有点评《西厢》《水浒》等书的内容得以在世上流行。

D.作者将解《古诗十九首》一事与金圣叹的死联系起来,并记录了他意外从容的谈论。还说,有许多人模仿金圣叹的风格评论著作,他后代仍受求学者的称赞。

第二卷(共120分)

11.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先生则拊掌自豪,虽向时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5分)

译文: ②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5分)

译文:

四、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词后题目。

[黄钟]人月圆·客垂虹

(元) 张可久

三高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蒙。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注】①三高祠,在吴江垂虹桥东,祀越范蠡、晋张翰、唐陆龟蒙,此三人皆功成名就而后退隐。

12.(1)这首散曲的结尾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又描绘出一个怎样的游子形象?请分别进行简要概括。(4分)

答:

(2)这首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包括写景和抒情的手法)来抒发思想感情?请选取其中两种手法结合作品进行简要赏析。(4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每错一字扣1分,共5分)

① 。申之以孝悌之义。

②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③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④天下云集响应, 。

⑤ ,此时无声胜有声。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0分)

精神的殿堂

冯骥才

人死了,便住进一个永久的地方——墓地。生前的亲朋好友.如果对他思之过切,便来

墓地,隔着一层冰冷的墓室的石板“看望”他。扫墓的全是亲人。

然而,世上还有一种墓地属于例外,去那里的人,非亲非故,全是来自异国他乡的陌生人。就像我们,千里迢迢到法国。当地的朋友问我们想看谁,我们说:卢梭、雨果、巴尔扎克、莫奈、德彪西??

朋友笑着说:“好好,应该,应该!”

他知道去哪里可以找到这些人,于是他先把我们领到先贤祠。

先贤祠就在我们居住的拉丁区。有时走在路上,远远就能看到它颇似伦敦保罗教堂的石绿色的圆顶。我一直以为它是一座教堂。其实,我猜想得并不错,它最初确是教堂。可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曾用来安葬故去的伟人,因此它就有了荣誉性的纪念意义。到了1885年,它被正式确定为安葬已故伟人的处所。从此,这地方就由上帝的天国转变为人间的圣殿。

我要见的维克多·雨果与另一位法国文豪左拉就在这里。他们同在一室,一左一右,分别两边。展示着他们生平的“说明牌”上,文字不多,表述的内容却自有其独特的角度。比如对于雨果,特别强调他由于反对拿破伦政变、坚持自己的政见而遭到迫害,到英国与比利时逃亡19年。1870年回国后,他还拒绝拿破仑第三的特赦。再比如左拉,特意提到他为受到法国军方陷害的犹太血统的军官德雷福斯鸣冤,因而被判徒刑的那个重大控诉。

比起雨果和左拉,更早地成为里这里“居民”的作家是卢梭和伏尔泰。他们是18世纪的古典主义的巨人,生前都有很高声望,死后葬礼也都惊动一时。将卢梭和伏尔泰安葬此处,是一种象征,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都是思想大于形象。 卢梭的棺木很美,雕刻非常精细。正面雕了一扇门,门儿微启,伸出一只手,送出一枝花来。世上如此浪漫的棺木惟有卢梭了!

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在先贤祠里,我始终没有找到巴尔扎克、斯丹达尔、莫伯桑和缪塞;也找不到莫奈和德彪西。这里所安放的伟人们所奉献给世界的,不只是一种美,不只是具有永久的欣赏价值的杰出的艺术,更是一种思想和精神。他们是鲁迅式的人物。他们都是撑起民族精神大厦的一根根擎天巨柱,不只是艺术殿堂的栋梁。

1955年4月20日居里夫人和皮埃尔的遗骨被移到此处安葬。显然,这样做的原由,不仅由于他们为人类科学做出的卓越的贡献,更是因为他们代表着一种用毕生对磨难的承受来体现的崇高的科学精神。

读着这里每一位伟人的生平,便会知道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世俗的幸运儿。他们全都是人间的受难者,在烧灼着自身肉体的烈火中去找寻真金般的真理。他们本人就是这种真理的化身,他们的石棺上都每天都满鲜花,红黄白紫,芬芳扑鼻。这些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天天献上的,有的是一小枝红攻槐,有的是一大束盛开的百合花,它们总是新鲜的。当我感受到,他们遗体就在面前时,我被深深打动着。

这里,还有一些“伟人”并非名人。比如一面墙上雕刻着许多人的姓名。它是两次世界大战中为国捐躯的作家的名单。两次大战中的烈士成千上万,为什么这里只是作家?大概法国人一直把作家看做是“个体的思想者”。他们更能够象征一种对个人思想的实践吧!虽然他们的作品不被人所知,但他们的精神却被后人镌刻在这民族的圣殿中了。

一位叫做逊贝利的充满勇气的浪漫派诗人也安葬在这里。除去写诗,他还是第一个驾驶飞机飞越大西洋开辟通往非洲航邮的功臣。1943年他到英国参加戴高乐将军的“自由法国”抵抗运动,在一次空战中不幸牺牲,尸骨落入大海,无处寻觅。但人们在大海中找到了他机上的螺旋浆,放在这里,作为纪念。

先贤祠的“祠”字一定是中国人翻译出来的。祠乃中国人祭拜祖先的地方。人入祠堂,为的是表达对祖先的一种敬意、崇拜、纪念、感谢,还有延续下去并发扬光大的精神。

14.根据文意,请你说说“先贤词”的由来。(4分)

15.(5分)

篇五:《大学语文第六-九讲作业参考答案2014上》

大学语文第六--九讲作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比喻“造就人才”的成语是( B )。

A.力挽狂澜 B.刮垢磨光

C.杯盘狼藉 D.爬罗剔抉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