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咖啡


篇一:《咖啡的有关知识》

咖啡的有关知识

咖啡的历史

• “咖啡”(Coffee)(一词源自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名叫卡法(kaffa)的小镇,而在希腊语中“Kaweh”,意思是“力量与热情”。茶叶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咖啡树是属茜草科常绿小乔木,日常饮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配合各种不同的烹煮器具制作出来的,而咖啡豆就是指咖啡树果实内之果仁,再用适当的烘焙方法烘焙而成。

• 古代中国有神农氏尝百草,并一一加以记录整理,使后人对许多植物能有系统的认识。西方世界没有神农氏这样的人,更没有留下什么有文字的记录,因此关于咖啡的起源有种种不同的传说。其中,最普遍且为大众所乐道的是牧羊人的故事。传说有一位牧羊人,在牧羊的时候,偶然发现他的羊蹦蹦跳跳手舞足蹈,仔细一看,原来羊是吃了一种红色的果子才导致举止滑稽怪异。他试着采了一些这种红果子回去熬煮,没想到满室芳香,熬成的汁液喝下以后更是精神振奋,神清气爽,从此,这种果实就被作为一种提神醒脑的饮料,且颇受好评。 • 古时候的阿拉伯人最早把咖啡豆晒干熬煮后,把汁液当作胃药来喝,认为可以有助消化。后来发现咖啡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同时由于回教严禁教徒饮酒,因而就用咖啡取代酒精饮料,作为提神的饮料而时常饮用。十五世纪以后,到圣地麦加朝圣的回教徒陆续将咖啡带回居住地,使咖啡渐渐流传到埃及、叙利亚、伊朗和土尔其等国。咖啡进入欧陆当归因于土耳其当时的鄂图曼帝国,由于嗜饮咖啡的鄂图曼大军西征欧陆且在当地驻扎数年之久,在大军最后撤离时,留下了包括咖啡豆在内的大批补给品,维也纳和巴黎的人们得以凭着这些咖

啡豆,和由土耳其人那里得到的烹制经验,而发展出欧洲的咖啡文化。战争原是攻占和毁灭,却意外地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乃至融合,这可是统治者们所始料未及的了。

咖啡的主要成分

• 咖啡因:有特别强烈的苦味,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呼吸系统。适量的咖啡因亦可减轻肌肉疲劳,促进消化液分泌。由于它会促进肾脏机能,有利尿作用,帮助体内将多余的钠离子排出体外。但摄取过多会导致咖啡因中毒。

• 丹宁酸:煮沸后的丹宁酸会分解成焦梧酸,所以冲泡过久的咖啡味道会变差。

• 脂肪:其中最主要的是酸性脂肪及挥发性脂肪。

• 酸性脂肪:即脂肪中含有酸,其强弱会因咖啡种类不同而异。 • 挥发性脂肪:是咖啡香气主要来源,它是一种会散发出约四十种芳香物质。

• 蛋白质:卡路里的主要来源,所占比例并不高。咖啡末的蛋白质在煮咖啡时,多半不会溶出来,所以摄取到的有限。

• 糖:咖啡生豆所含的糖分约8%,经过烘焙后大部分糖分会转化成焦糖,使咖啡形成褐色,并与丹宁酸互相结合产生甜味。

• 纤维:生豆的纤维烘焙后会炭化,与焦糖互相结合便形成咖啡的色调。

• 矿物质:含有少量石灰、铁质、磷、碳酸钠等。

咖啡品种

1.蓝山:是较受一般大众欢迎的咖啡,产于中美洲牙买加、西印度群岛,

拥有香醇、苦中略带甘甜、柔润顺口的特性,而且稍微带有酸味,能让味觉感官更为灵敏,品尝出其独特的滋味,是为咖啡之极品

2.摩卡咖啡 产於伊索比亚,此品种的豆子较小而香气甚浓,拥有独特的酸味和柑橘的清香气息,更为芳香迷人,而且甘醇中带有令人陶醉的丰润余味,独特的香气以及柔和的酸、甘味

3.卡布奇诺(Cappuccino) 卡布奇诺是在偏浓的咖啡上,倒入以蒸汽发泡的牛奶。此时咖啡的颜色,就象卡布奇诺教会的修士在深褐色的外衣上覆上一条头巾一样,咖啡因此而得名。 一般是1\3浓缩咖啡,1\3蒸汽牛奶.1\3泡沫牛奶,最好撒加上肉桂粉.但中国一般的小咖啡店很少看到加肉桂粉的,很多都换成了巧克力粉.

4.拿铁咖啡(Latte) .拿铁咖啡:是意大利咖啡的另一种变化,冲泡步骤也一样,只是咖啡、牛奶、奶泡的比例稍有不同,拿铁咖啡中牛奶的比例比卡布其诺多一倍,即咖啡、牛奶、奶泡的比例为1:2:1。 摩卡:原指产地为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豆形小而香味浓,酸醇味强。现在一般指由巧克力的产地墨西哥人发明的咖啡饮法——在拿铁咖啡里加入巧克力而调制成的饮品。这两种东西是一对绝妙的组合,二者的香味混合后相得益彰,达到前所未有的美妙程度。

5.意大利咖啡:指瞬间提炼出来的浓缩咖啡,具有浓烈的香味和苦味,品尝时用小咖啡杯。意大利咖啡的表面浮现一层薄薄的咖啡油,这层油正是意大利咖啡诱人的香味来源康宝蓝:在意大利浓缩咖啡中,加入鲜奶油,即成一杯

6.康宝蓝 嫩白的鲜奶漂浮在深沉的意大利咖啡上,宛如一朵洁白的莲花。

因为咖啡外只加鲜奶油,所以有时又称为“单头马车”。

7.皇家咖啡:名字来源于拿破仑。据说他远征俄国,命人在咖啡中加入白兰地以抵御严寒,此后这种咖啡的新式饮法流传开来,被称为“皇家咖啡”。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与咖啡调配起来非常协调,而其以白兰地最为出色,二者相加的口感是苦涩中略带甘甜,自发明之日起就受到广泛的喜爱。刚冲泡好的皇家咖啡,在跳动的蓝色火焰中,猛地窜起一股白兰地的芳醇,雪白的方糖缓缓化作焦香,这两种香味混合着浓郁的咖啡香,顿时令人感到人生完满。

咖啡物语

咖啡喝的是一种心情,一种情调。它上不足以果腹,下不足以抵寒,但它可以提携你的精神,安慰你的味蕾,使你的心灵获得满足……

咖啡种类

“coffee”名词的由来——所有历史学家似乎都同意咖啡的诞生地为埃塞俄比亚的咖发 ( Kaffa ),而咖啡这个名称则源自于阿拉伯语“Qahwah”意即植物饮料。后来咖啡流传到世界各地,采用其来源地“KAFFA”命名,直到十八世纪才正式以“coffee”命名。

咖啡的传说

牧羊人的传说

十六世纪衣索匹亚有个牧羊人,有一天发现自己饲养的羊忽然在那儿不停的蹦蹦跳跳,他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仔细加以观察,才明白原来羊吃了一种红色的果实。

于是他便拿着该种果实分给修道院的僧侣们吃,所有的人吃完后都觉得神清气爽;据说此后该果实被用来做提神药,而且颇受人们的好评。 阿拉伯的僧侣

一二五八年,因犯罪而被族人驱逐出境的酋长雪克-欧玛尔,流浪到离故乡摩卡很远的瓦萨巴时,已经饥饥疲倦到再也走不动了,当时他坐在树根上休息时,竟然发现有一只鸟飞来停在枝头上,以一种他从未听过,极为悦耳的声音啼叫着。

他仔细一看,发现那只鸟是在啄食枝头上的果时后,才扯开喉咙叫出美妙的啼声的,所以他便将那一带的果实全采下放入锅中加水去熬煮。

之后竟开始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喝了一下不但觉得好喝,而且还觉得疲惫的身心也为之一振。

于是他便采下许多这种神奇果实,遇有病人便拿给他们熬成汤来喝,最后由于他四处行善,故乡的人便原谅了他的罪行,让他回到摩卡,并推崇他为「圣者」。

进入亚洲

荷兰人在对外殖民的过程中,在印度的马拉巴种植咖啡,并于 1699年将咖啡带到了现在印尼爪哇的巴达维亚。荷兰的殖民地曾一度成为欧洲咖啡的主要供应地。目前,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第四大咖啡出口国。 进入欧洲

威尼斯商人于1615年首次将咖啡带入了欧洲。到1683年,欧洲首家咖啡屋在威尼斯开张,而最著名的还要数1720年在圣马可广场开张的佛罗伦咖啡馆,至今还生意兴隆。

进入美洲

咖啡首次在美洲种植是十八世纪二十年代,荷兰人最先将咖啡传到了中美洲和南美洲。1925年,种植咖啡已成为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传统。同年,夏威夷也开始种植咖啡,它是美国唯一的咖啡产地,而夏威夷咖啡也是世界

篇二:《关于咖啡的传说故事》

关于咖啡的传说故事

随着第一粒咖啡豆被人们采摘下来到第一杯热咖啡醇香的飘散,有关咖啡起源种种就成为了人们口边美丽而又浪漫的传说。

下面乐咖馆就为大家介绍最为广泛流传的四个传说故事。

一、牧羊人的故事 传说在公元10世纪先后,在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土地上,有一名牧羊人名叫卡尔。某天,他看到他的一群山羊突然都显得兴奋无比,有反常态。他觉得非常奇怪,于是细心的观察起它们,最终发现这群山羊兴奋的原因是因为吃了树上红色的果实。充满好奇的卡尔忍不住也尝试了一些,发现自己也感到精神的振奋、爽快。于是,他开始采摘这些不可思议的红色果实并把它们带回了家。回家以后,他试着煎煮这些红果子,满室的芳香,熬成的汁液喝下以后更是精神振奋、神清气爽。卡尔把他的发现分享给他的邻居们,最终这种果实的神奇效力也就因此流传了开来,渐渐地它成为了提神醒脑的饮料为人们所享用。

卡尔与羊群 二、阿拉伯僧侣的故事

传说在公元1258年,阿拉伯也门山区有一名酋长叫做雪克·欧玛尔,他因犯罪而被族人驱逐,流放至很远很远的瓦萨巴。有一天,他筋疲力竭地走在山上,突然发现了一棵特别的树,枝头上的小鸟在啄食了树上的果实后,发出极为悦耳婉转的啼叫声。于是,酋长把这果实放入水中熬煮,竟然发出无比浓郁的诱人香味,饮用后原本疲惫的感觉立刻消失,变得精力十足。后来,酋长欧玛尔便采集了许许多多这种神奇的果实,遇到有人生病的时候,就将果实熬煮成汤汁供给病人饮用,使他们恢复精神。由于酋长欧玛尔四处行善,渐渐受到了族人的

原谅,并且最终获赦。再次受到了尊敬与爱戴的欧玛尔回到了部落所在的摩卡,并因为发现这种果实而被尊崇为圣者。据说,这种具有神奇功效的治病良药,就是咖啡。

阿拉伯僧侣发现咖啡树

三、军官弗朗西斯科的浪漫故事 据说,在十七世纪末期,巴西陆军上校弗朗西斯科,为帮助国家解决领土纷争等问题来到了圭亚那。上校英俊的外表、挺拔的身姿,以及在音乐与植物学上的造诣,深深地吸引了总督夫人。总督夫人很快便陷入了上校精心设计的情网之中。上校和她缠绵之时,吐露了自己喜欢咖啡树的私人情节。上校说道,在巴西没有这种树,而只有看到咖啡树,才能安慰他与总督夫人之间的相思之情。总督夫人非常感动,便不顾她丈夫下达的禁止咖啡树移植海外的命令,偷偷地弄到几棵树苗并藏在花篮里,把它交给了情郎上校。咖啡就这样被运回了巴西,首次种在了巴西帕拉州的贝伦区。

咖啡集市

四、军官加布里埃尔·马蒂厄·德·克利的浪漫故事

大约在1720或1723年左右,在马提尼克岛任职的一个法国海军军官 加布里埃尔·马蒂厄·德·克利 在即将离开巴黎的时候,设法弄到了一些咖啡树,并决定把它们带回马提尼克岛,他一直精心护理着树苗,把它保存在甲板上的一个玻璃箱里,从而防止海水和保温。德.克利在旅途中遭受了海盗的威胁,经历了暴风雨的袭击,还有同船的嫉妒和破坏,甚至在饮用水短缺的时候省下自己喝的水来浇灌这棵树苗。他的咖啡树终于在马提尼克落地生根,1726年获得首次丰收,据说到1777年马提尼克就有了18791680棵咖啡树,加布里埃

尔.马蒂厄.德.克利功不可没。加布里埃尔·马蒂厄·德·克利 在1724年11月30日在巴黎逝世,1918年人们在马提尼克的法国福特植物园为他建了一座纪念碑。

马提尼克岛的咖啡种植

篇三:《关于咖啡的传说以及世界上最好的咖啡馆》

关于咖啡的传说

咖啡、茶与可可,是世界三大饮料,在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休闲、工作或社会交往中,几乎“不可一日无此君”。茶及相关的茶文化早已为国人所熟知,因为茶的栽培与饮用均源于中国,而对于“舶来品”咖啡则略显陌生,那么,醇香浓烈、充满诱惑的咖啡,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与文化底蕴?

两个迷人的传说

一个近乎经典的传说在咖啡爱好者之间广为流传:公元十世纪前后,在东非埃塞俄比亚一个名叫“咖法”的地区,老牧人加尔第赶着羊群途经一个山岗,低矮的灌木丛生长着一种红色的浆果,羊儿一见便争抢着啃食起来。不一会儿,羊群竟欢腾跳跃,兴奋异常地喧闹不止。老人目睹此状,大为诧异,便随手采下一些,煮些果汁解渴,谁知才喝下几口,便觉精神振奋,疲劳顿消。这种果实,就是“咖啡”。

另一个传说则源于十六世纪伊斯兰学者阿布达尔·卡迪所著《咖啡的来历》一书。书中记述,故事发生在十三世纪的也门,伊斯兰修道者西库·奥玛尔被蒙冤定罪,从也门的摩加流放到欧撒巴,他在荒寂的山中艰难地走着,疲惫而衰弱。这时,他看到一只鸟,异常活跃地在树上啄食一种红色的果实。于是,他也试着摘下一些用水煮起来,水沸腾了,一种从未闻过的美妙香味散发出来。西库·奥玛尔喝下后,疲劳突然消失,身上重新恢复了活力。后来,他成了一名医生,使用这种果实救助了很多体质衰弱的病人,他的罪也被免去,又回到摩加,被人们尊为“圣人”。

土耳其大使向路易十四献上咖啡

其实,早在十世纪初,阿拉伯医师拉泽斯便留下了将咖啡研碎后用水煎服当药的记载。在当时,被人们称为“神奇魔豆”的咖啡更多的是作药用,毫无疑问,阿拉伯人最早发现和开始使用咖啡,并经由阿拉伯人于十六世纪中叶传往土耳其,之后登上欧洲大陆。

1669年,土耳其大使索利曼·阿格向太阳王路易十四献上咖啡,这标志着咖啡从此风靡法国上层社会。由贵妇们主导的“咖啡沙龙”成为时髦的象征,在品尝这神奇的黑色饮料的同时,贵族和知识分子们兴奋地讨论着哲学、艺术、新文学和公民权力。此风逐渐波及到普通市民,街边也建起了咖啡馆,各色人等,熙来攘往,他们热烈地争论各种话题,喋喋不休。 咖啡的流行势头从法国穿越加莱和多佛尔,渗透到英国,伦敦街头的咖啡馆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男人们在那里谈论政治、艺术,或者洽谈贸易,整日不归,连家也不回。这激起家庭主妇们的愤怒,以致1674年,家庭主妇们向伦敦市政当局提出抗议,要求关闭那些令人烦心的咖啡馆。

法国军舰将咖啡苗运往美洲

人们对咖啡的需求随着咖啡的流行势头急剧增长,咖啡种植随即应运而生。十七世纪时,一个名叫巴巴·不丹的印度人到麦加朝圣,从麦加带回一些咖啡种子,到印度南方的麦索尔去栽种,获得成功。1722年,一名法国海军军官将咖啡苗运到法属圭亚那,咖啡来到了美洲

大陆,在其后的数十年间迅速向中南美洲扩散、传播。

咖啡传入巴西,是1727年的事,当时,巴西还是葡萄牙的殖民地。由于巴西与邻国法属圭亚那发生边境冲突,巴西总督便派军官巴列达率代表团前往交涉,希望能和平解决争端,自从法属圭亚那成功引进咖啡后,总督视若珍宝,严禁外传。此次巴列达前来谈判,总督颇不放心,竭力防范不让他接触咖啡。谁知,聪明过人,且风度翩翩的巴列达想方设法与总督夫人频繁交往,博得了总督夫人的欢心。她很喜欢这位年轻军官,不仅盛情邀请他品尝咖啡,还陪同他参观咖啡种植园,并以成熟的咖啡豆相馈赠。喜出望外的巴列达带着总督夫人赠予的咖啡种子返回巴西,咖啡便迅即在巴西繁衍、传播开来。

古人饮咖啡会将咖啡渣一并喝下去

咖啡是茜草科咖啡属热带常绿灌木,野生咖啡树高达8至10米,人工栽培则通过修剪使其保持在2米左右,以便于采摘。咖啡生长在北纬25度至南纬25度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这一地区被人们称为“咖啡地带”。咖啡从播种、幼苗移栽到长成成木,通常需要三年到五年,而从开花、结果直至采收,则需12个月,一株咖啡树的最佳挂果年限约为30年。咖啡树枝条上开出的咖啡花密集而香气馥郁,很像茉莉花香。花期结束后,便生出暗绿色果实,再历经黄色、红色,最后变成深红色,形状很像樱桃,这时便可采摘了。正常成熟的咖啡果实内有一对种子,这种子就是咖啡豆,经烘焙、研磨、水煮,再加入各种调味料,便成了风靡全球的咖啡饮料。

咖啡是一种营养成分极为丰富的饮品,成熟的咖啡豆通常含有1.2%至1.8%的咖啡因,含有10%至14%的脂肪,50%至80%的蛋白质,以及单宁、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经烘焙后的咖啡,所含碳水化合物会变成焦糖,而所含纤维素也会炭化,两者共同形成咖啡饮品特有的棕褐色或黑棕色,这要由烘焙的程度所决定。不尽如人意的是,冲泡出的咖啡饮料中,并非拥有咖啡所含营养成份的全部,很多营养成份还保留在咖啡渣中,这也许就是古代人们饮用咖啡时,为什么会将咖啡渣一并喝进去的原因,毕竟古人比现代人更为节俭。

环球“咖啡地带”名品迭出

自从咖啡风靡全球,咖啡的种植在市场旺盛需求的刺激下,迅速扩展到地球“咖啡地带”的每个角落,从南美洲、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到中亚阿拉伯地区,南亚次大陆、东南亚诸国,以及广袤的非洲、南太平洋诸岛和澳洲。其中,南美的巴西素享“咖啡王国”美誉,咖啡种植园约有260万公顷,100多万人专门从事此项产业,咖啡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咖啡产量的三分之一,哥伦比亚则占世界第二位。

巴西的土壤和气候极适宜咖啡的栽培,优质阿拉伯种咖啡的高收获量每年给巴西人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其最著名的“巴西·圣多斯”品牌咖啡常年畅销世界市场。哥伦比亚咖啡主要栽培在安第斯山脉,不错的口感与独特风味使这里的“麦德林咖啡”驰名全球。中美洲的危地马拉是世界一流品牌咖啡——“戈邦咖啡”的产地,其醇度和香味均极为卓越。加勒比海岛国牙买加具有种植优质咖啡的各种优良条件,土壤、气温、雨量、日照均极为适合,所产“蓝山咖啡”堪称咖啡的极品。此外,夏威夷“可那咖啡”、非洲肯尼亚“AA咖啡”和埃塞俄比亚及阿拉伯半岛的也门所产“摩卡哈拉咖啡”均为咖啡中的上品。

历经四个世纪的咖啡馆——“普罗可布”

在法国巴黎一条古老而繁华的商业街上,有一家历经四个世纪的著名咖啡馆——“普罗可布咖啡馆”。

1686年,来自意大利的普罗可布创立了这家冠以自己名字的咖啡名店。它宽敞、优雅的厅堂,豪华精美的装饰,以及可口的咖啡、滚烫的可可、醇香的美酒和果子露冰淇淋吸引了巴黎众多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及著名学者。他们经常驻足流连于此,边品尝着香气氤氳的咖啡,边热烈地讨论关于文学与艺术、哲学与科学、民主与人权等无数的话题,很多影响人类进程的新思想、新观念竟然在此诞生。一连串闪光的名字与普罗可布咖啡馆连在了一起,他们是:拉·封丹、哈辛、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富兰克林、达朗贝尔、巴尔扎克、雨果„„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本杰明·富兰克林肩负大陆军总司令乔治·华盛顿的委托来到巴黎寻求与法兰西结盟,并期望得到法方的财政和军事援助。在巴黎期间,他经常前往普罗可布,那里的常客从他那里了解了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移民的开拓精神,而他也深深赞同法国的启蒙思想并与“百科全书派”思想家结为挚友。在伏尔泰、孟德斯鸠等普罗可布友人的热情帮助下,富兰克林顺利完成了与法王路易十五结盟的使命。返回美国前,他在普罗可布留下这样一句被广为传诵的名言:“在这里,我将留下因自由而结识的朋友离去。”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富兰克林出任美国驻法国首任大使,他曾带着小孙子再度造访普罗可布,与法国友人共同品尝充满自由芳香的咖啡。

欧洲文化名人与咖啡

在欧洲历史上,不少文化名人都与咖啡有着不解之缘,他们酷爱咖啡,堪称超级咖啡爱好者。法国十八世纪的伟大哲学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伏尔泰平均一天要喝50到60杯,最多的一天喝了72杯。

德国大诗人歌德餐前餐后都要饮用咖啡,即使外出旅行时亦是如此。歌德旅行意大利期间,意大利青年画家科宁布与之同行,在临告别的那天早晨,科宁布记述道:“我将那个装满黑咖啡的巨大中国磁碗递给歌德。”

德国大音乐家巴赫不仅热衷饮用咖啡,甚至与诗人比干德尔合作,创作了《咖啡·大合唱》的著名歌曲。歌中唱道:“咖啡的味道是多么甜美,比一千次亲吻还美,比用马斯卡德葡萄所酿的酒还要香甜。”

德国大作曲家贝多芬到维也纳拜师海顿,随后定居于此的他开始自己泡咖啡。有趣的是,贝多芬每泡一杯咖啡都要用60颗咖啡豆,每次都数得清清楚楚,既不多,也不少,再将它们烘焙到焦黑程度,然后用铜制的土耳其式磨豆机细细研磨,最后再冲泡饮用。后来,这种铜制的古老的土耳其式磨豆机,竟被人们戏称为贝多芬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