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


【第一篇】南通大学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一、文本内容要求

设计说明书(论文)的字数理工科专业不少于8000字,文科等其它专业不少于6000字,并应有不少于200汉字的中、外文摘要及3-5个中、外文关键词。各学院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对论文字数、中外文摘要、综述、外文翻译、调研报告等作出具体要求,并报教务处审核备案。毕业设计(论文)独立装订成册,内容包括:

l.封面(论文用毕业论文封面、设计说明书用毕业设计封面)

2.原创性声明

3.立题卡

4.任务书

5.开题报告

6.内封面

7.中、外文摘要、关键词

8.目录

9.正文

10.参考文献

11.附录或后记

二、撰写规范化要求

1.书写要求:设计说明书(论文)应使用A4纸打印,或用钢笔书写。

2.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

3.图纸要求:毕业设计图纸的绘制、尺寸标注应符合国家标准。

4.图表要求:所有曲线、表格、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5.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必须按国家标准GB 7714-87 规定,文中引用文献必须在引用处用上标标注。

三、毕业设计(论文)打印格式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应按规定格式用计算机打印,纸张为A4。

2.摘要:中文摘要用小四宋体字,英文摘要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型。

3.目录:用四号字,其中每章题目用宋体,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之间用“……”相连。

4.正文要求:标题采用小三号黑体字,章节题目采用四号宋体字,正文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

5.装订线0.5cm,页眉1.2cm,页脚1.5cm。页眉以小五号宋体字键入“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居左。页脚插入页码,居中。正文选择格式段落为: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磅。标题可适当选择加宽,设置为:段前、段后均为3磅。

6.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正文章节序号、所有文字、图表、公式等,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科学论文的要求和规定。

7.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

期刊文献格式:[序号]作者.文目[J].期刊名,年,卷号(期数):起止页码

图书文献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年份,起止页码

8.毕业设计(论文)打印完成后,汇总刻入光盘,光盘和纸质文本由学院保存。

【第二篇】南通大学【南通大学排名】_南通大学排名2015

南通大学,简称通大,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江苏省十五所重点建设大学成员。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学校是国家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

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所公办本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

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南通大学设有94个本科专业,25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1个国际教育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拥有1所近百年历史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南通大学全国排名2015:

年份

排名

总分

类型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社会影响

2015

238

61.37

综合

60.9

60.85

63.41

2014

229

61.86

综合

60.83

63.22

60.16

2013

242

60.45

综合

1.61

0.94

0.23

2012

229

1.12

综合

1.63

0.92

0.04

2011

247

0.95

综合

0.94

1.01

0.44

2010

238

1.01

综合

0.99

1.07

0.43

2009

267

0.77

综合

0.55

1

0.48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省内排名:

学校名称

本省排名

全国排名

类型排名

城市

南京大学

1

8

综合类第7名

南京市

东南大学

2

23

综合类第16名

南京市

中国矿业大学

3

46

理工类第20名

徐州市

南京农业大学

4

47

农林类第2名

南京市

南京师范大学

【第三篇】南通大学南通大学学术期刊分级目录

南通大学学术期刊分级目录

一、一级学术期刊(论文)

(一)自然科学类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并被SCI(E)、EI收录的论文。

二、二级学术期刊南通大学

(一)自然科学类

【第四篇】南通大学南通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模板

文档编号:0000 215

优秀毕业设计

南通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

目录

目录 ........................................................... 2

南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 (模板一) ............................ 2

南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 (模板二) ............................ 6

南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 (模板三) ............................ 9

南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 (模板四) ........................... 10

南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 (模板五) ........................... 12

南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 (模板六) ........................... 14

南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 (模板七) ........................... 15

南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 (模板八) ........................... 17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 (模板九) ........................... 19

南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 (模板十) ........................... 21

本文精选了南通大学各个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总共10个不同类别的任务书模板范文,都选自南通大学同学的优秀毕业论文,包含各个专业类别的任务书,适合各个学院同学们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时参考和研究。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愿此文能助毕业班同学们一臂之力,欢迎下载。

南通大学(设计)论文任务书 (模板一)

(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

【第五篇】南通大学南通大学大学物理下作业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 B(二)第一次作业详解王全制作9-6用细绝缘线弯成半径为 R 的半圆形环, 其上均匀地带正电荷 Q , 求圆心 O 点 y 处的电场强度. 解:1 dq er 4 πε0 r 2∴ dE =dE xθOdE yxdE y =1 dq sin θ 4 πε0 R 2 1 dq cos θ 4 πε0 R 2dEdE x =其中 dEx 在积分过程中抵消,所以 Ex = 0Q Rdθ 1 dq 1 λdl 1 πR Q dE y = sin = sin = sin θ = 2 2 sin θdθ θ θ 2 2 2 4 πε0 R 4 πε0 R 4 πε0 R 4 π ε0 R Ey = ∫ dEy = ∫π0Q Q Q Q =π sin θdθ = 2 2 (− cos θ ) θ (1 − (−1)) = 2 2 θ =0 = 2 2 2 4 π ε0 R 4 π ε0 R 4 π ε0 R 2 π ε0 R2电场强度的方向:竖直向下。 9-7 两条无限长平行直导线相距为 l ,均匀带有等量异号电荷,电荷线密度为 λ .(1) 求两导线构成的平面上任一点的电场强度( 设该点到其中一线的垂直距离为x); (2) 求每一根 导线上单位长度导线受到另一根导线上电荷作用的电场力.解:(1)∵ E =1 λ 2πε 0 rEλP = E− λP =1 λˆ i 2πε 0 x 1λ2πε 0 (r0 − x)ˆ iE = E− λP EλP =(2)∵ F = qE1 λˆ 1 1 ˆ λ ˆ λ 1 ( )i i i= 2πε 0 x 2πε 0 (r0 − x) 2πε 0 x r0 − x

大学物理 B(二)第一次作业详解王全制作F− λ = −λl12πε 0 r0λˆ iF−λ λ2 ˆ =− i l 2πε 0 r0所以单位长度上 − λ 直导线所受到的电场力为Fλ = λl12πε 0 r0λˆ iFλ λ2 ˆ = i l 2πε 0 r0所以单位长度上 λ 直导线所受到的电场力为从中可以看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导线相互吸引。 9-10 (1)地球的半径为 6.37 × 10 m ,地球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近似为 100V / m ,方向指6向地球中心. 试计算地球所带的总电荷量; (2) 在离地面 1500m 处, 电场强度降为 24V / m , 方向仍指向地球中心.试计算这 1500m 厚的大气层里中的带电量及平均电荷密度.解:(1) Φe = E ⋅ dS =∫S1 ε0∑qi =1ki∑qi =1kki= ε 0 ∫ E ⋅ dSS∑qi =1i= − ε0 E 4πR 2 = −8.85 × 10 −12 × 100 × 4 × 3.14 × 6.37 2 × 1012 = −4.5 × 105 C面法线的方向是地球半径指向外的方向(黑线箭头) ,而电场强度的方向是地球半径指向地 球球心的方向(红线箭头) ,所以电通量为负值,因此地球带负电。 (2) Φe = E ⋅ dS =∫S1 k ' ∑q ε0 i =1 i∑qi =1 kk'i= ε 0 ∫ E ⋅ dSS∑qi =1'i= − ε0 E 4πr 2 = −8.85 × 10−12 × 24 × 4 × 3.14 × 6.37152 × 1012 = −1.08 × 105 Ck k∆Q = ∑ q 'i − ∑ qi = 3.42 × 105 Ci =1 i =1ρ=∆Q ∆Q 3.42 × 105 C = = = 4.53 × 10 −13 C / m3 4 4 V π ( R3 − r 3 ) × 3.14 × (6.37 3 × 1018 − 6.37153 × 1018 ) 3 3

大学物理 B(二)第一次作业详解王全制作9-13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 R1 和 R2 的均匀带电球壳,总电荷为 Q1 ,球壳外同心罩一个半径为 R3 的均匀带电球面,球面带电荷为 Q2 .求电场分布?解:作半径为 r 的高斯球面,根据高斯定理R3∫ E ⋅ dS =S1 k ∑ qi ε0 i =1R1= 0 ,所以 E = 0kR2当 r < R1 时,∑qi =1kiQ1 ( r 3 − R13 ) 4 3 3 π ( r − R1 ) = 当 R1 < r < R2 时, ∑ q i = 3 4 3 R2 − R13 3 3 i =1 π ( R2 − R1 ) 3 Q1所以 E =Q1 (r 3 − R13 )3 ( R2 − R13 )4πε 0 r 2k,方向沿矢径方向。当 R2 < r < R3 时,∑qi =1i= Q1所以 E =4πε 0 r 2kQ1,方向沿矢径方向。当 r > R3 时,∑qi =1i= Q1 Q2所以 E =Q1 Q2 ,方向沿矢径方向。 4πε 0 r 2如图所示,有三个点电荷Q1 、Q2 、Q3 沿一条直线等间距分布且Q1 =Q3 =Q.已知9 -15其中任一点电荷所受合力均为零,求在固定Q1 、Q3 的情况下,将Q2从点 O 移到无穷远处外 力所作的功.(提示:先求Q1 、Q3在 y 轴上的电场强度,再求外力所作的功)

大学物理 B(二)第一次作业详解王全制作解:由于任一点电荷所受合力均为零,所以QQ2 Q2 =0 4 πε 0 d 2 4 πε 0 (2d ) 2Q2 = − Q 4QhQ1 、Q3 在 y 轴上某点(0, h )的电场强度为:2 πε 0 (d h )23 2 2(此过程就省略了)W =∫∞0Q 4Qh 2 πε 0 (d 2 h 2 ) 23dh =Q2 16πε 0∫∞d (d 2 h 2 )30=−Q2(d 2 h 2 ) 28πε 0 (d 2 h )h→∞ 1 h=0 2 2=Q2 8πε 0 d方法二:求 Q2 在 O 点的电势能EPQ2 oQ Q Q Q2 =− ( )=− (设无穷远为 0 电势能点) 4 4πε 0 d 4πε 0 d 8πε 0 dW = EP∞Q2 − EPoQ 2 =Q2 8πε 0 d−99-16 点电荷 q1 、 q 2 、 q3 、 q 4 电荷量各为 2 × 10 C ,放置在一正方形四个顶点上,各点 (1)计算 O 点的场强和电势; (2)将一试探电荷 距正方形中心 O 的距离均为 5cm .q 0 = 10 −8 C 从无穷远移到 O 点,电场力作功多少?(3) 问(2)中 q 0 的电势能改变为多少?解:(1)如图所示,O 点的电场强度为 q1 和 q3 相互抵消, q2 和 q4 相互抵消,所以总的电场 强度为 0. 根据电势叠加原理,得q1q20V0 =q1 q2 q3 q4 q = 4πε 0 r πε 0 rq4V0 = 2 × 10 = 1.44 × 103V (设无穷远为 0 电势点) −12 3.14 × 8.85 × 10 × 0.05−83−9q3(2) W = −( EPO − EP∞ ) = − q0 ( EO − E∞ ) = −10 × 1.44 × 10 = −1.44 × 10 J (3) ∆EP = EPO − EP∞ = −W = 1.44 × 10 J5−5

大学物理 B(二)第一次作业详解王全制作9-18 半径为 1mm 的球形水滴具有电势 30V .求: (1)水滴上所带的电荷量; (2)如果两 个相同的上述水滴结合成一个较大的水滴,其电势值是多少(假设结合时电荷没有漏失)?解:(1)球形带电体表面的电势与电荷量之间的关系为: V =Q 4πε 0 r,所以Q = 4πε 0 rV =1 × 10−3 × 30 1 = × 10 −11 C 9 × 109 34 33(2)两个相同水滴结合成一个较大水滴的半径 R 为: πR = 2 ×4 3 πr ,所以 3R = 3 2r ,电量 Q ' 为 Q ' = 2Q根据 V ='Q' 4πε 0 R=2Q 4πε 0 2r3=32 V = 47.6V 2-29 -20 两个很长的共轴圆柱面(R1 =3.0×10 m,R2 =0.10 m),带有等量异号的电荷, 两者的电势差为 450 V.求:(1) 圆柱面单位长度上带有多少电荷?(2) r =0.05 m 处的 电场强度.解:- R1 R2 -−+ −+R2−+R1−r++−− + − + −+(1)共轴圆柱面单位长度上带有的电荷设为 λ ,根据电场强度的特点,作柱形高斯面,高 度为 h ,底面半径为 r ,那么根据高斯定理∫ E ⋅ dS =S1 k ∑ qi ε0 i =1∫ E ⋅ dS ∫ E ⋅ dS ∫ E ⋅ dS =上底面 下底面 侧面λhε00 0 E 2πrh =λhε0

【第六篇】南通大学南通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

南通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

通大〔2010〕30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江苏省高等学校教授资格条件(试行)》《江苏省高等学校副教授资格条件(试行)》和《江苏省高等学校讲师资格条件(试行)》(苏职称〔2003〕2号),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资格条件。

第二条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我校申报讲师、副教授和教授资格的在职在岗教师(不包括艺术学科教师)。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三条 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风端正,教书育人,敬业爱岗,为人师表。

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均在“合格”以上。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申报或延迟申报。

(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或受警告以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申报;

(二)受记过以上处分或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延迟2年以上申报,受处分期间,不能申报;

(三)谎报资历、业绩,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延迟3年以上申报。对伪造学历、学位等情节特别严重者,取消其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第四条 外语要求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从事外语教学工作的教师须熟练掌握第二外国语),取得国家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申报高级职务者须取得高级合格证书,申报中级职务者须取得中级以上合格证书)。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考:南通大学

(一)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

(二)年龄满50周岁;

(三)具有外语专业专科以上学历;

(四)因公出国,且出国前已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

(五)申报临床中医药、民族医药和社区卫生、古籍整理、历史时期考古等专业技术职务;

(六)市(厅)级以上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持人;

(七)经省教育厅审核确认在本行业、本地区作出重要贡献及从国外引进的有突出成就的人员。

第五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具有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所需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取得省人事、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书或

全国职称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考:

(一)具有计算机专业专科以上学历;

(二)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三)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现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申报计算机学科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

第六条 教师资格要求

须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第七条 继续教育要求

任现职以来,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相关要求,并结合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需要,完成《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进修工作规程》和本校所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达到规定的要求和学分,不断提高基础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根据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特点,到基层进行社会实践、社会服务,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第三章 讲师评审条件

第八条 学历、资历要求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讲师资格:

(一)获得硕士学位后,取得助教资格并受聘该职务2年以上;

(二)具有硕士学位,取得助教资格并受聘该职务4年以上。

获得博士学位后从事高校教学工作3个月以上,经考核能胜任和履行讲师职责,可以直接认定讲师资格。

第九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具有本学科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第十条 教学业绩、成果要求

任现职以来,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第(一)至(六)条,同时具备第(七)至

(十)条之一:

(一)公共课、基础课教师,独立系统担任过1门以上必修课程的讲授工作;专业课教师担任过专业必修课部分或全部讲授工作,有独立开设选修课程的能力。

(二)独立承担过1门以上课程的辅导、答疑、课堂讨论、习题课、实验课(含实验室建设)等教学工作,专业课和实践课教师还须独立承担各类实习(实践、实验)的指导工作,能独立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三)任现职以来,每学期教学工作量达到平均工作量要求,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均在搣合格攠以上。

(四)具有独立从事教学研究的能力,有1篇以上具有独立见解的教学总结。

(五)善于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关心学生全面成长,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任现职期间,须有1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经历,且考核合格。

(六)根据专业特点和学校有关规定,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半年以上,且考核合格。

(七)为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的主要成员;或省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的参加者。

(八)为校级“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主要成员;或省级以上“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参加者。

(九)教学工作成绩突出,获校级以上教学竞赛奖1项以上。

(十)参与指导的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获校级以上奖励1项以上。 第十一条 科研业绩、成果要求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本学科专业领域有影响的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研究论文2篇以上;或在本学科三级期刊以上刊物上发表本专业研究论文1篇以上。

(二)参加编撰正式出版的本专业学术专著或全国通用教材1部,本人撰写3万字以上,同时在本学科专业领域有影响的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研究论文1篇以上。

(三)获发明专利1项以上(排名前五),同时在本学科专业领域有影响的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研究论文1篇以上。

第四章 副教授评审条件

第十二条 学历、资历要求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副教授资格:

(一)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讲师资格并受聘该职务2年以上;

(二)取得讲师资格,并受聘该职务5年以上。1968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教师,原则上应具有硕士学位。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在读,博士在读人员必须具有硕士学位;其中,一些紧缺专业教师的学历可适当放宽,应具有硕士学位。

第十三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具有本学科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比较丰富的教学、科研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能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动态,不断拓宽知识面,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第十四条 教学业绩、成果要求

任现职以来,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系统担任过2门以上课程的全部讲授工作,其中1门为全日制本科生基础课或专业课。同时,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指导过学生实习、社会调查,指导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协助教授、副教授指导过研究生、青年教师等。

(二)把育人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关心学生全面成长,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担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任现职以来,担任过1年以上班主任工作,且考核合格。

(三)教学成绩突出。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本学科发展前沿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更新、充实教学内容,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态度认真严谨、经验丰富,教学观点正确、方法得当,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开发学生智力方面成绩显著。

(四)任现职以来,每学期教学工作量达到平均工作量要求,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均在“合格”以上,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至少1次为“优秀”。 第十五条 科研业绩、成果要求

(一)以教学为主的教师

以教学为主的教师,主要指长期从事基础课、公共课教学工作的教师。任现职以来,教学工作量饱满,近五年教学工作量达到本专业平均教学工作量的120%。同时须具备下列条件:

1.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员:须在本学科专业领域有影响的省级以上刊物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5篇以上本专业研究论文,至少1篇为教学研究论文,其中3篇以上在三级期刊或2篇以上在二级期刊发表。

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员:须在本学科专业领域有影响的省级以上刊物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4篇以上本专业研究论文,至少1篇为教学研究论文,其中2篇以上在三级期刊发表或1篇以上被SCI/EI全文收录。

2.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法研究中成绩显著,主持或主要参加省级教改课题1项以上(前三名),或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以上(前五名),或参加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前五名),或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奖励1项以上(前两名),或获校级教学竞赛奖一等奖奖励1项以上(排名第一),或撰写正式出版的规划教材、省级精品教材(本人撰写8万字以上),或直接指导的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获得校级二等奖以上奖励1项以上(排名第一)或省级奖励1项以上(前两名)。

(二)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

任现职以来,教学工作量饱满,近五年教学工作量达到本专业平均教学工作量的100%。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中第1条和第2、3两条中的一条:

1.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员:须在本学科专业领域有影响的省级以上刊物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5篇以上本专业研究论文,其中3篇以上在三级期刊或2篇以上在二级期刊发表;或撰写正式出版的高水平学术专著(或编写全国通用教材1部,本人编写8万字以上),同时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本学科三级期刊发表3篇以上或二级期刊发表2篇以上本专业研究论文。

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员:须在本学科专业领域有影响的省级以上刊物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4篇以上本专业研究论文,其中2篇以上在三级期刊发表或1篇以上被SCI/EI全文收录;或撰写正式出版的高水平学术专著(或编写全国通用教材1部,本人编写8万字以上),同时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本学科三级期刊发表2篇以上本专业研究论文,或发表1篇以上被SCI/EI全文收录的研究论文。

2.主要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以上(前五名),或主要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以上(前三名),或主要参加市(厅)级科研项目1项以上(前二名),并已经结题。

3.获国家级教学、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奖励1项以上(有证书),或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奖励1项以上(前五名),或市(厅)级教学、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奖励1项以上(前三名)。

(三)以科研为主的教师

任现职以来,近五年教学工作量达到本专业平均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同时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第1条和第2、3两条中的一条:

1.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员:须在本学科三级期刊以上刊物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5篇以上本专业研究论文,其中3篇以上在二级期刊发表;或撰写正式出版的本专业高水平学术专著1部(本人撰写8万字以上),同时在本学科三级期刊以上刊物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3篇以上本专业研究论文,其中2篇以上在二级期刊发表。

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员:须在本学科三级期刊以上刊物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4篇以上本专业研究论文,其中2篇以上被SCI/EI全文收录;或撰写正式出版的本专业高水平学术专著1部(本人撰写8万字以上),同时独立或作为

第一作者发表2篇以上本专业被SCI/EI全文收录的研究论文。

2.主要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以上(前三名),或主持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并已结题。

3.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1项以上(有证书),或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奖励1项以上(前三名),或市(厅)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奖励1项(前两名)。

(四)以开发应用为主的教师

主要指兼任科技开发、科研成果应用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教师。任现职以来,达到本专业平均教学工作量。同时须具备下列条件:

1.在本学科专业领域有影响的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研究论文4篇以上,其中2篇以上在三级期刊发表;或撰写正式出版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本专业学术专著1部(本人撰写8万字以上),同时在本学科专业领域有影响的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研究论文2篇以上,其中1篇以上在三级期刊发表。

2.从事科技开发、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成绩显著。利用专业优势,将应用型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在省内产生较大影响。主持横向项目,其中至少有1项横向项目到帐经费达30万元以上,或获市(厅)级以上成果转化方面的表彰,或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以上(前三名)。

第十六条 破格申报副教授条件

(一)破格申报条件

任现职以来,在符合第二章规定的基本条件的前提下,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破格申报副教授。

1. 任现职期间业绩特别突出,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年度考核均在合格以上,并至少有1次为优秀。

2. 具有博士学位,取得讲师资格,并受聘该职务1年以上。

(二)破格评审条件

任现职以来,在符合第四章中第十三、十四条规定的评审条件的前提下,还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中第1条和第2、3、4条中的两条:

1. 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员:须在本学科三级期刊以上刊物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6篇以上本专业研究论文,其中4篇以上在二级期刊发表;或撰写正式出版的本专业高水平学术专著1部(本人撰写8万字以上),同时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二级期刊发表4篇以上本专业研究论文。

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员:须在本学科三级期刊以上刊物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5篇以上本专业研究论文,其中3篇以上被SCI/EI全文收录;或撰写正式出版的本专业高水平学术专著1部(本人编写8万字以上),同时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3篇以上SCI/EI全文收录研究论文。

2.主要参加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1项以上(前两名),或主持市(厅)级重点科研项目2项以上,并已结题。

3. 获国家级奖1项以上(前五名)或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二等奖以上奖励1项以上(前三名),或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以上(排名第一)。

4. 获省级以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或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的称号。

第五章 教授评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