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与大学生的关系


篇一:《大学生学习四个全面的心得体会》

大学生学习四个全面的心得体会

面对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征途中的一系列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如何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

时光在回溯中尤显不凡。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本届全国人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行使职权,各方面工作成效显著。

惟其艰难,方知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这一年,无论是开展第一个国家宪法日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还是修订环境保护法、预算法、行政诉讼法等重要法律,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无论是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等重大法律问题作出决定,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还是抓住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加强预决算监督、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得到切实增强。作为支撑

60岁生日的全国人大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垒筑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个全面”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擘画出清晰路线图。协调推进这一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用独特、不可替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治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键一环,始终需要人大在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上接力爬坡。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形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统一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始终需要人大在科学立法、执法司法监督和民主发展等方面久久为功。全面从严治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固本强基,始终需要人大提供坚实的法治支撑。波澜壮阔的“四个全面”伟大实践,为人大充分发挥根本政治制度优势、激发创新活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舞台。

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加速提升人大履职能力,正逢其时。坚持立法先行,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为依法治国提供必要前提。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和“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对有效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至关重要。深化和拓展代表工作,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

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关键所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以人民之心为心,让人民对改革积淀更多获得感,使法治明灯在人民心中闪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任重道远、使命崇高。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国人大代表尽心履职,集睿智之言、纳务实之策,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一定能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历史新征途中,为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汇聚磅礴力量。

篇二:《形式与政策四个全面与大学生》

对于习近平提出的实现四个全面,我们当代大学又肩负着什么样的担当和重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治国理政需要有大视野、大思路、大战略。尤其是在某些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有没有一个科学的治国理政的大思路至关紧要。思路错了,就会把国家领错方向;思路有毛病,也会产生很多消极影响;而思路正确,就能够把国家引向兴旺发达的未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伟大的历史转折,随之改革开放的潮流每一时代的青年在特定时代背景下都有着这一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担当,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良好,成果共享是中国人的共同期盼,这要求当代大学生将这一目标作为历史使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1、学习与创新的担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国梦,这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与人才保障,也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到:“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思维敏捷、具有开拓精神,观念开放多元,知识相对密集丰富,是社会上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之一,更应该成为创新的主力军和践行者。我们大学生应该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造就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努力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善于寻疑,逐步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成为未来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所学知识服务于人民的担当。中国梦实现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幸福安宁的生活。而大学生将来也要走向社会的各个岗位,所学知识为谁服务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我国,由大学生参与的支教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对学生关注和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人们和弱势群体,这是大学生将所学知识服务于人民的行动落实的体现。但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更多的大学生自觉树立起为民众服务的理念,使他们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体验服务民众的重要意义,在志愿性公益服务活动中锻炼服务民众的能力,并在职业岗位上真正为人民服务。

3、完善和提升道德的担当。2013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

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当今价值多元、文化交锋、观念多样的复杂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仍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通过不断的人生实践,提高自己的道德践履能力和道德成熟程度,从而凝聚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正能量。

4、关爱与保护环境的担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也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平等相待、和谐共处。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美丽中国,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紧迫要求。当下,各个高校成立的环境保护社团环保小分队,还有大学生义务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都证明了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关爱。同时我们大学生也应该知道,对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责任行为不能仅局限在学校有组织的情况下,更应该从自身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通过关爱、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向更多的人传达环境恶化、急需保护的讯息,通过点滴力量的汇聚,使环保的力量不断增加和扩展。蓬勃兴起,使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四个全面与大学生的关系}.

社会主义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代国际政治局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正经历着第二世界大战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正在加速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只要当代大学生抓住国际形势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深入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就会更快发展,综合国力就会较大的增强,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和历史使命必将实现

篇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

“四个全面”的思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是以习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新的战略思考、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部署,不仅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方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指引。

在逐个强调每一个“全面”的基础上,2014年以来,习总书记从治国理政大思路的高度,进一步对“四个全面”进行重要整合,明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概念,使这“四个全面”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每一时代的青年在特定时代背景下都有着这一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担当,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良好、成果共享是中国人的共同期盼,这要求当代大学生将这一目标作为历史使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学习与创新的担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国梦,这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与人才保障,也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创新。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思维敏捷、具有开拓精神,观念开放多元,知识相对密集丰富,是社会上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之一,更应该成为创新的主力军和践行者。大学生应该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造就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努力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善于寻疑,逐步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成为未来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所学知识服务于人民的担当。中国梦实现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幸福安宁的生活。而大学生将来也要走向社会的各个岗位,所学知识为谁服务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我国,由大学生参与的支教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对学生关注和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人们和弱势群体,这是大学生将所学知识服务于人民的行动落实的体现。

完善和提升道德的担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关爱与保护环境的担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也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平等相待、和谐共处。

篇四:《大学生学习四个全面的心得体会》

大学生学习四个全面的心得体会

【篇一】

春天的脚步,奏响催人奋行的乐章。今天,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大幕。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齐聚北京共议国是,光荣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时光在回溯中尤显不凡。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本届全国人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行使职权,各方面工作成效显著。

惟其艰难,方知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这一年,无论是开展第一个国家宪法日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还是修订环境保护法、预算法、行政诉讼法等重要法律,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无论是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等重大法律问题作出决定,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还是抓住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加强预决算监督、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得到切实增强。作为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刚刚度过60岁生日的全国人大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垒筑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个全面”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擘画出清晰路线图。协调推进这一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用独特、不可替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治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键一环,始终需要人大在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上接力爬坡。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形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统一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始终需要人大在科学立法、执法司法监督和民主发展等方面久久为功。全面从严治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固本强基,始终需要人大提供坚实的法治支撑。波澜壮阔的“四个全面”伟大实践,为人大充分发挥根本政治制度优势、激发创新活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舞台。

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加速提升人大履职能力,正逢其时。坚持立法先行,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为依法治国提供必要前提。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和“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对有效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至关重要。深化和拓展代表工作,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关键所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以人民之心为心,让人民对改革积淀更多获得感,使法治明灯在人民心中闪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任重道远、使命崇高。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国人大代表尽心履职,集睿智之言、

纳务实之策,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一定能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历史新征途中,为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汇聚磅礴力量。

【篇二】

当今时代,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既表现为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直接较量,更是国家战略思维、战略决策和战略行动能力的深度角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以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治国理政总方略,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四个全面与大学生的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方略更加完善,标志着我们党对党的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党带领人民向着宏伟目标的伟大进军又迈出重要一步。

“四个全面”总方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到“五位一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到“全面从严治党”——正是党治国理政方略的不断完善中,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走向兴旺发达,中国以势不可挡的雄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短短30多年,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实现如此逆转,“中国为什么能?”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勇于开拓、与时俱进,围绕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适时提出反映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目标任务,把总目标化作总方略,把总方略变为具体的谋篇布局和任务落实,形成战略优势,取得战略成果,不断切近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是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统领。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招、根本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方式、可靠保障,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根本前提。必须把每一项战略举措放在“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中来把握,才能正确认识每一项举措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总要求贯穿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凝聚起更为强大的正能量、推动力。

现在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5年时间。让我们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总方略的重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四个全面”总方略上来,增强政治定力,提高执政水平,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接力奋斗实现宏伟目标的历史进程中绽放时代精彩,书写历史荣光。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四个全面思想学习心得体会

>>>2015年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四个全面与大学生的关系}.

>>>党员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学习四个全面重要论述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

>>>“四个全面”专题学习会心得体会

篇五:《“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鹿可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四个全面”的提出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注入了“新内涵”。新的世纪,新的情势,立足基本国情,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四个全面”着重体现出了必须走“全面发展”和“重点发展”相结合的路子,其所包含一个目标,三个重大举措的重大战略布局,既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布局,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内涵及外延。

[关键词] 四个全面;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总体布局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解放思想上进一步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进一步实现思想的解放。总结宝贵经验、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2014年12月,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作为一项国家未来发展的格局宏观,“四个全面”既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布局,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这一布局中包括:一个目标,三个重大举措的重大战略布局。一个目标就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项重大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迎接国际社会的新机遇,面对中国快速崛起引起新挑战,“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既适合中国国情,又适应世界潮流,使国家发展的目标与取向、国家治理的理念与方式、政党建设的方式与途径,更接近国际社会的新发展动向。这一战略布局,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利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更大程度上为国际社会认可和接受,更好地发挥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准确把握“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意义重大,关系到“四个全面”的本质、地位和意义。必须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来理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含义与生命力之所在;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足点与出发点;正确处理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战略;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签,一切以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社会主义,但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面临的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