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论文


篇一:《人之初性本善》

日前,读《孟子卷》,知道《三字经》的首句“人之初,性本善”,是由孟子提出,并贯穿于其思想学说中;而“性相近,习相远”,则为孔子提出,并由孟子作了进一步阐述和完善。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性可以为善,人为不善,不是人自身材质的罪过,而是周围环境的影响。“人之性善,犹水之就下”,人没有不可以为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人之可使为不善,不是人的本性,而是象水被“搏”、“激”而向上一样,是“势”造成的。“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滕文公上》)“尧舜,性者也。”(《尽心下》)孟子认为,尧舜是人的本性扩充最完美的人。他推崇尧舜,最终目的是让人们效法尧舜,“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其对性善说的进一步发挥。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孟子性善论的高度总结和概括。

由此,给大家讲2个故事,并从性善论的角度,对事件的主人公作一比较和剖析。

一个是子救父的故事,是一个在北京住院的朋友讲的真事,他们同病房有个山西大同的张大爷,快60岁了,严重心衰,医生给他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后,血管没有缝合好,造成大出血,命悬一线,幸亏医生抢救及时,给他做了第二次手术,缝合了出血点,才化险为夷。两次手术,医院给他输了1000cc的血,费用1万多元。老张家在农村,经济困难,为给他治病,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光了,其弟变卖了自己的汽修厂,还借了亲戚朋友的一些钱。家里,债台高筑,妻子愁的病卧在床;家外,欠医院万余元的医疗费,护士天天催交。走投无路下,护理他的16岁儿子,听说医院有规定:在市内献血,医院将按照3倍的比例进行补偿,如患者的直系亲属献出1cc的血,医院将按3cc的比例冲抵患者的用血,于是,他悄悄跑到市内的一个采血点,献出了600cc的血液,尔后把献血证交给医院,冲抵了父亲的用血及拖欠的医疗费用。而他回到病房,却因献血过量晕倒在地。

另一个是子伤父的故事。几年前,我在报纸上看的一起故意伤害案。父亲是受害人,儿子是被告人,儿子因家务琐事把父亲打成轻伤。经过法院庭审理清了纠纷的原委:老人已经70多岁,生有六个子女,把他们抚养成人后,又逐一给他们结婚成家。纠纷就出在二儿子身上。按照农村习俗,儿子结婚后,就要另起炉灶,分家单过,老人也不例外。在给二儿子婚后分家时,因为少分给了他一点东西,引起二儿子和儿媳的不满,认为父亲分家不公,偏袒其他子女,于是从此不进父母的家门。之后,老人患病住院,花掉的医疗费,要求儿子们分摊,遭到二儿子的拒绝。老人拄着拐杖到其家中催要时,二儿子重提当年分家不公旧事,表示对其治病所花医疗费分文不负。老人很生气,说把二儿生下养大不容易,还给他盖房娶妻,要求付给他这几十年的抚养费。二儿辩解道,自己是老人从路上捡来的,不是亲生的,没有骨肉情。老人异常气愤,举起拐杖把二儿家中新买的电视机、家具等物什砸烂。之后的某一天,又趁二儿家中无人,爬到其新建的房顶上,把房瓦揭掉,扔在地上,摔的粉碎。二儿回家后,看到满地碎瓦,非常生气,于是跑到父亲家中,把他打伤。

法庭上,老人作为受害人,坚决要求法办二儿子,叫他蹲监狱,还要付给这些年拖欠的医疗费和赡养费;二儿子作为被告人,委屈地认为,老人也有过错,自己已经被派出所拘留了15天,不应再负责任了。看到二人争执不下,互不相让,法庭进行调节,讲了双方各自的过错和应负的法律责任,对其儿子进行了批评教育,经过耐心细致地说服和调解,最终,儿子承认了错误,表示今后一定善待老人,尽好赡养义务;老人也原谅了儿子的违法行为、

次日,二儿子把拖欠的医疗费和赡养费送到父亲手中,并与媳妇一起跪下,给父亲赔礼道歉。

第一个故事中,未成年的儿子在不知道献血过量会造成生命威胁的情况下,义无反顾,为父亲献血晕倒在地,这是孟子性本善的真实体现。他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通透散发着纯正、善良、无暇的人性之光。第二个故事中,因为少分了一点家产,儿子与父亲情同陌路,兵戈相见,这是孟子“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的另一种表现。据此观点分析,其子的劣行,不是他自身材质的罪过,而是各种外因造成的。欲使其本性得以回归,不妨齐之以礼,道之以情,通过感化教育,唤回其迷失的良知和缺位的本性。

人的本性像太阳一样光亮,像镜子一样明净,而来自肉体的****,犹如遮掩太阳的云雾,遮盖镜子的灰尘。无论云雾灰尘怎样蒙蔽,只是浮于表面,太阳的光亮和镜子的明净却依然如故。如此相似,人的本性由于欲情的遮掩可能变得灰暗,然而本性中的光亮和善良,却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对于原始本性中****的教化驯化,对于本然之性的绝对善良加以扩充,即为人性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本性中的浩然正气,清除本性中的不义之气。

有一则禅语,师父是这样教育弟子的:

一群弟子要出去朝拜。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过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

弟子朝圣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教言去做。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做晚餐。

进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奇怪呀,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

众弟子听了,当下就有好几位开悟了。

苦瓜的味道是苦的,无论它经过多少圣水浸泡,进过多少圣殿受到加持和膜拜,其性不变,我们的心也是如此,无论是圣是凡,无论在何种境地,清灵之性,明空本质,宛然无异。

人情冷暖,世事纷扰。在这样的世界里,最能打动人心的究竟是什么?是真情和善良,这是现代的人们最为缺少、又是最为渴求和需要的东西。只要我们每个人轻启一扇尘封的心扉,善良的本性就会回光返照,纯正的真情就会永驻心田。我们深信,上善若水,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篇二:《人之初性本善辩论赛(很好的材料)》

大家好!哲学家康德主张,人不分聪明才智、贫富美丑都具有理性。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所以进一步又加了一句,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而佛家说,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觉则是佛。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方主张人性本善,就是主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端才会有善行。我方不否认在人类社会中存在有恶行,但是恶行的产生则是由外在环境所造成,所以恶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如果硬要说恶是因不是果,也就是说人性本恶,那么人世间根本不能产生真正的道德。虽然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极力主张在人性本恶的前提下人类可以形成道德。但是想想看,如果人性本恶,人类一切道德规范都是作为人类最大的利己手段。当道德成为手段时,道德还是道德吗?也就是说,人一旦违犯道德而不会受到处罚,人就不会遵守道德的约束了。深夜两点我走在道路上看到红灯,如果人性本恶我就会闯过去,因为不过是为了个人方便。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仍然有许多人遵守交通规则。而根据人性本恶的前提假设,霍布斯认为必须有一个绝对的、无所不在的权威监督每个人履行道德规约。如果人性本恶,没有一个人会心甘情愿地遵守道德规约,但是事实证明:人还是有善行、人还是有道德、还是有利他的行为。如果人性本恶,(时间警示)那么我们只有两种选择:第一个是活在一个“老大哥”无时不刻不监督我们的世界当中;第二个是我们人类社会将是彼此不再相信。如果这样的话,我就会看到一个老太太跌倒了有人把她扶起来,人们则说他居心不良;而我们在辩论会中建立起来的友谊都是虚假的装腔作势。但是我们会发现,在人类历史社会当中,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君主曾经产生过,但是舍己为人的事情在不断地发生。而在生活当中,为善不为人知的生徒小民更是比比皆是。泰丽莎修女的善行,大乘佛教中所说的“众生永远不得渡,则已终身不作佛”的慈悲宏愿,难道不正是人性本善的最佳引证吗?

1、有一个人去抢劫银行成功得手以后不小心落下一沓钱,恰好被赶着借钱为母亲治病的人拣到,救他母亲一命,你说抢劫的是为善还是为恶?

孟子是"性善论"的坚决捍卫者,但我们从他对性善的举证实际也可以明白,他所说的"善"实际上是指"善端"。 有一次,公都子列举了 "性无善无不善" "性可善可不善""性有善有不善"等好几种观点之后问孟子∶"难道他们都错了吗?",孟子回答说∶ "从天生的资质看,可以使它善良,这便是我所谓的人性善"。"性善论"在此实际上就等于"性可善论"了,我想,孟子大概也会同意如此解释的性善论,当然两人强调的重点还是会有不同,这点我们以后还要说到。

如果人性本恶的话,那就多很多麻烦,本性恶出发点就恶,不管走多远都不会自己变善,只有通过强制的手段使其改善,比如我很有钱就是不捐款,我恶不喜欢帮助人,除非法律规定不捐款就蹲牢房。人性恶人也没有友谊了,因为本性恶啊,做什么事都是围绕着恶,有恶念难能有善行。没有善行何来朋友啊?

人为啥有恶有善呢?是因为人性本善出发点善,有些人走的过的路没有变恶,因为他注重保持与出发点一至。而有些人走过的路变恶了,因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偏离了出发点。

欲望越多恶行就会越多,欲望越大恶行也会越大{人之初性本善论文}.

2、我先举一个例子来说吧,如果我们今天要吃西瓜,是不是先要种西瓜种子呢?如果我们种红豆、绿豆,长得出西瓜吗?所以人世间为什么这么多善行呢,当然是在人的本性中就有善的种子嘛。那人世中为什么又恶的表现?很简单嘛,我们都知道我们种西瓜只要丢西瓜种子就好了吗?我们还要施肥,还要浇水啊,而且一不小心,玩一再下了十几天的大雨,那么西瓜不仅长不好,而且还会烂掉啊,所以,同样的嘛,我们在人类充满污染的环境中,我们承认有些人他虽然有善根,

但是呢,她长不出善果。他是长得不好,但是这样并不是说她的人性中没有善的种子啊,所以我们的发型很多犯罪人到最后他们都良心发现。我们说她是良心未泯,那么详细看,如果人的良心自始就不存在于人的本性中的话,那么我们怎样去理解人有后悔的行为呢?人家不都曾经后悔过吗?

2、有科学家观察到生长在太平洋热带雨林地区的长臂猿,他们不同种群之间可以在同一颗树上采摘果实而不发生任何冲突,这说明一个道理,就是利己导致的恶需要条件,或者说,当人的衣食住行的条件得到满足时,人性并不存在恶的因素,只有当人的生存环境恶化,生命受到威胁时,恶才会产生,但是,这还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恶,因为,自卫行为是不能归于恶的,如果生命不能自卫,生命就无法存在,所以,恶是有条件的;而善是不需要条件的,因为“同类不相食”是生物生存的自然法则,凡是违背这一法则的物种是无法延续下来的。人类社会虽然有自相残杀的现象,但那都是在生存环境大幅度恶化,人类不得不进行自我选择时发生的,这种想象不是人类本能的反应,而是生存环境恶化使人类行为出现的变异,不属于常态。

3、

篇三:《从“人之初性本善”所想到的》

南粤先锋中国梦征文

由“人之初性本善”所想到的

【摘要】要理解“人之初性本善”,用唯物的方法研究和探寻“人之初”的人性,把握善恶及其他非善非恶的人性,布局教育大环境,施以恰当(尊重人性)的教育,最有利于人类健康发展。

【关键词】善恶 二元论 自私自利 扭曲的教育 尊重人性

“人之初,性本善”,国人熟稔有余,对其所透射的伦理和道德范畴观点的争论的双方,伴随着话语本身,一直不曾偃旗息鼓过。因循荀子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的观点,近期关于 “人之初性本恶” 的声音甚嚣尘上,大有滔滔之势。 “人之初”无论作为个体还是作为群体,都因其不可规避的人生重要阶段而具有普遍意义。因为“人之初”阶段是被教育界所普遍认同的能够将人造成型的最重要阶段,正是因为其可塑性强,而被教育界空前重视。在解决塑造和教育方法之前,认识处于未成年人这个阶段的特性,关于此阶段的善恶之争就显得再正常不过了。

任何哲学领域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绝对不是静止或者僵化的,“人之初性本善”及其衍生出来作为其的对立面的“人之初性本恶”的善恶论,在争论之时,即已陷于二元论的泥淖难以自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对事物的认识也不断会从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深入,从研究的方法上也会越来越多元化。“人”的意义在逐渐被发掘、被延展,在肯定和否定因循中,又不断被充实和更新,作为人的“人之初”阶段“善恶”认识,必须同时代一起不断进化。

善恶论,其本身是人类早期作为客观主体开始反观本身的最初表现,带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从某种程度上说,还带有一元论的痕迹,即不承认善恶同时存在,必须是二选一,明显极端化的产物。时至今日,还将非善即恶或者非恶即善作为论题抛出,不是无知即为有其不良居心(纯粹产生一大堆无聊无用的文字借以谋取名利)。如果承认善恶同时存在,即为二元论的旧论调。我们依照自己的心理经验知道,不仅善恶会对照鲜明地同时互相依存于群体中,也会同时存在不同时刻甚至同一时刻的同一个体中。这样例子并不鲜见。“人之初”(在此我将“人之初”内涵理解为现代的“未成年人”或者理解为心理尚未成熟可以塑造的人生阶段,这里关于这个概念外延还需要进一步界定)作为人生的初始阶段,理所当然地具备“善恶”基因(物质的)特点,外界的诱因是促使其“善恶”彰显的重要原因。而教育者的施教过程包括环境的影响,我认为都是广义的教育,这里我强调了教育者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即在营造教育环境中怎样抑恶扬善,是个重要命题,是复杂而又庞大的思想体系,小而言之包括师德师风的表率作用,大而言之还包括自然和人文的环境营造,都必须体现同教育理想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教育的内耗。这无疑给我们教育者和执政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果仅仅限于“善恶”的同时存在,在认识上依旧未走出二元论的桎梏,也可能被理解为调和主义者,事实上,作为人类对两种相对立的人性的抽象,善与恶一开始就带有哲学上对立色彩,在约定俗成中积淀成型,我也无法从这个规范中逃逸。现在我想说的是,人以及“人之初”阶段除了善与恶之外,还有更多的人性特点。这是每个教育者要清醒认识到的,否则就无从把握教育的方向和命脉。{人之初性本善论文}.

例如,自私自利,一直被装在贬义词的筐子里,被放置在“恶”中:植物向阳生长,动物界为生存而不息争斗,人类为自身发展无限利用地球资源„„,我们一面在道貌岸然地谴责自私自利,一面偷偷伸出自私自利不断摄取的双手。谴责自私自利是违背人性,一面谴责自私自利一面大行其道是对教育的大逆不道,是一种引发人性“恶”的诱因。毋庸置疑,人与动物不同而又有类似点,自私自利是人作为动物的基本特点,怎可磨灭?当然我这里绝非提倡自私自利,而是不要歧视甚至仇视,更不要在自私自利面前玩两面手段。一个符合人类发展的规律,应该尊重人的自身特点,至少在人类还没有进化到没有情感和性格的机械阶段是这样。我们要把握抑制和张扬的分寸,对于自私自利在当今作为还含有大家鄙视的审美取向的“帽子”,我们不能怀带鄙视眼光给未成年人戴。有时候,在不损害别人(通过正常手段)既得利益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表扬。当然这需要把握公德的要义,因为非善非恶的人性一直存在并将伴随人类永远存在下去。与自私自利一样,人之初还有其他非善非恶的人性特点,我们只有承认其多元,只有客观地认识它们,我们才能智慧地把握教育的真谛。当然这已然牵涉到价值观和审美观取向问题。{人之初性本善论文}.

我不希望我的观点招来“反社会”的非议,但愿能引起公众对尊重人类维护人类本身作为生命存在的特性、捍卫实事求是的客观唯物的研究方法的思考,也希望能引起教育者和施政者的深入思考。总而言之,如果真正矫正我们对于“人之初”阶段人性的把握,减少磨灭人性甚至是反人类扭曲的教育,我们对于人类就是贡献者,就是行大善积大德之人。

地址: 深圳市光明新区精华学校

作者: 王振全

电话:15814467958{人之初性本善论文}.

QQ:394021470(兼邮箱)

二〇一三年六月三十日

篇四:《人之初性本善》

人性本善找到科学根据

婴儿天生有助人的欲望

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已经是一个争论了上千年的话题。但最近,科学家帮助人们找到最终答案。据美丄联社3日报道,在一个实验中,科学家手里的衣服夹子掉地上了。他不用担心,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会过去帮他捡起来,并且还给他。这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仅有18个月大的孩子也具有帮助他人的无私品质和能力。

科学家意外的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儿童」

德国一家人类进化研究所致力于寻找人类大脑发育的过程,以及人类协作精神产生的源泉。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研究一群婴儿面对各种环境时如何反应协作。他们意外地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儿童」。

心理学研究员每天在一群刚刚会爬的婴儿面前作简单的动作,比如用夹子挂毛巾,把书垒成堆。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员会故意笨手笨脚地搞砸这些最简单的任务。比如把夹子掉了,或把书堆碰倒了。此时实验室24个婴儿在几秒钟之内,同时都表现出要帮忙的意思。

根据研究录像,一个裹着尿布的婴儿看看研究员的脸色,又看看掉在地上的夹子,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手脚并用地爬过来,抓起夹子,推到研究员脚边。看起来急切的要把夹子递给研究员。婴儿都表现出同样的热诚,似乎非常愿意帮助笨手笨脚的研究员。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员从来不主动要求婴儿帮助他,也不说「谢谢」之类的话。因为如果做出感谢等表示,很容易改变研究的初衷,使婴儿在帮助人的同时期望回报。所以整个研究中,婴儿完全展现了真正的利他主义精神,助人而不图回报。

婴儿表现出利他主义的心理证明助人为乐是人的天性使然

3月2日,负责该项研究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进化研究所的研究员沃内克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人类利他主义天性的研究成果。沃内克说,这项研究通过观察人脑复杂的发育过程,揭示出人类「利他主义和合作精神」是如何产生。{人之初性本善论文}.

沃内克提出,婴儿表现出利他主义的心理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婴儿大脑发育出足够的认知能力,可以判断别人的真实意图。第二,婴儿发展出「亲社会倾向」,渴望融入社会。一般来说,婴儿到18个月大甚至更早就会具备这两个条件,拥有了助人为乐的品质。

不过沃内克补充道,婴儿助人为乐是有条件的。婴儿们会判断人们是否真的需要帮助。在实验中,如果研究员故意把书碰倒,把夹子丢到地上,婴儿们通常不会伸出援手。{人之初性本善论文}.

在人类社会中,研究者处处可以找到人性本善的证据。人们为慈善机构捐款,尽力保护环境,在地铁上为老人让座。这些行为除了获得自我满足感,通常不会有任何实质回报。可见助人为乐是人的天性使然。

令科学家不解的是,人类是动物界惟一具有利他行为的动物

科学家得出人类行为的结论后,又把目光转向其他动物。结果发现,人类是动物界惟一具有利他行为的动物。

虽然自然界的很多动物也会互相协作,但往往带有实质的目的。有些动物会成群结队觅食,共同抵抗捕猎者。灵长类动物如大猩猩甚至拥有更多人性化的一面。曾有报道,一个3岁的男孩掉进大猩猩笼子里,大猩猩亲自把男孩递出来。

科学家试图找到大猩猩这种利他主义的动机。他们曾仔细研究了与人类最相近的动物大猩猩的行为和心理。在三四岁大猩猩身上做同样的捡东西实验。结果发现,大猩猩也会捡东西,但缺少主动性。大猩猩的助人动作只限于捡起来,不像婴儿那么急切。

而且如果援助动作比较复杂,大猩猩就会无动于衷。它们不会费劲去捡掉在盒子里的东西。加利福尼亚大学人类学家琼·希尔克说,如果大猩猩能够明白人的意图,也愿意帮助人。但它们助人的理由和婴儿绝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