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好书古希腊神话.


篇一:《谈谈我对古希腊神话的认识》

谈谈我对古希腊神话的认识

摘要:古希腊神话故事奠定了希腊哲学基础,而其人物又是神话的灵魂,因此古希腊哲学的整个学说体系以神话中人物故事为核心。本文以古希腊神话中人物形象及特色为基础并从其思想来源着眼,深入全面探究它的哲学和科学底蕴,并且揭示了希腊神话人物的人性化及其故事的悲剧美。

关键字:古希腊神话 人物 故事 道德精神 认识与思考

正文:希腊神话故事并不是第一次听到,不过那些也只是皮毛,略知一般而已,至于具体和详细的,就更不用说了。学习了古希腊哲学这门文化课,我对古希腊神话才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于神话中的神以及他们的故事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见解。所有的这些都让我感慨和佩服古希腊神话的深邃和博大,它所折射出来的艺术和文化是那么的宽广和高深。

一:古希腊神话中神的人性化

毋庸置疑,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我们人一样,具有思想感情、七情六欲。而且他们个个个性鲜明、敢爱敢恨,而且还具有超人的特殊本领。

正是古希腊神话中神的鲜明而不相同的性格,演绎了希腊神话的多彩。

这些性格特征和我们中国古代的神话大相径庭。中国古代的神和人不一样,他们大部分都是颇具爱心的、大度的、没有太多的争斗,他们代表着正义。他们维护着时间万物的协调和平衡。他们没有争斗嫉妒,他们很少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他们也很少有仇恨!他们和人是不一样的。

而希腊神话中的神却不尽如此。他们和我们人一样,他们也像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希腊神话中的神都被大大的人性化了。

首先,他们生活的世界像人类生活的世界一样,有各种各样的生活,不同的行业,甚至是等级制度。众神生活的世界就像人类的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宙斯就是最高统治者,在他的统治下,有统帅,像阿加门农,有将军,像阿喀琉斯,有负责各个部门工作的神,像农神德墨忒尔,海神波塞冬,火神赫斯提亚,战神阿瑞斯等等,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神也有法庭,重大的事情不是某一位神说了算,而是在法庭上裁决。

其次,希腊神话中的神会追求爱情,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他们也会贪婪好色。希腊神话中的神,女神多爱慕体魄健壮的男神,男神则钟情美丽多情的女神。

再次,和所有的人类一样,希腊神话中的神也善妒好争。

当然,希腊神话中也有很多复仇的主题,而且很多内容都是写复仇这一主题。而整个希腊神话的叙述就是以克洛诺斯向乌拉诺斯进行残酷复仇开始的。与人类一样,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也会为亲情、爱情而复仇,也会为荣誉而战。为亲情复仇,又叫血亲复仇。这些复仇行为无论是复仇的缘由还是手段都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唯一不同的是人类缺少神的神力。

总之,希腊神话中神都有人性化的一面,人类的贪婪,虚假,报复,妒忌,正义,英勇,都能在他们身上得以体现。神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幅人世间社会的图景。希腊神话中的神生活在人样的世界里,同时却又“给人类树立起了生活模式和榜样”。

我们也可以说,希腊神话中众神的表现,就是当时希腊人的一种体现,他们有很多都值

得我们去学习和效仿的地方,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二:古希腊神话中故事的悲剧美

悲剧和神话传说是不可分开,古希腊神话悲剧的风格很是独特,说它悲到了极致一点也不夸张。是什么孕育了古希腊神话的悲剧命运?我想这大概源于古希腊神话的起源和产生背景。

和希腊神话相比,我国的古代神话一直以来都缺乏悲剧精神,这也和希腊神话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其原因应该追溯到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事实也告诉我们不是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条件都能孕育悲剧,故“一代有一代文学”,只有当社会历史的运行机制开始成全个体的自由意志时,悲剧才有诞生的机缘。因此,古希腊神话的悲剧应该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折射,一种反应和一种思考!

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它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和对自然界斗争的一种艺术回顾。这类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和顽强意志,成为古代人民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

最著名的传说有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大功,伊阿宋取金羊毛等。

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可以大致分成两部分:

第一种是表现出人与大自然作不懈斗争,反抗命运的压迫,体现出一种超越了人、达到神的境界。他们是在受尽磨难而决不退缩屈服的英雄,虽然很多时候要忍受挫折与磨难时的痛苦呻吟,但仍展示出一种无坚不摧的巨人风格和义无反顾的斗争精神。

另一种是当出现新事物改造世界和现实土崩瓦解时,他们是肩负着历史使命的,但是这样英雄们感到心灵忏悔和情感痛楚,虽然他们很多时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浪潮,积极进取,但是更多的是展示出一种欲断难断的惆怅情绪和孤独迷惘的沉郁风格。

这样就注定着希腊神话英雄人物的悲剧性,一种悲剧色彩似乎一直在希腊神话中。

希腊神话英雄故事的产生大致也可以分成两类:

一是外在大自然的丛生险象和天灾水患、生老病死。我国的神话中也有这样的故事,如大禹治水、炎黄战争中的诸神等等。{推荐一本好书古希腊神话.}.

二是人内在本质,也就是欲望,包括享乐思想、淫逸思想、私利思想等等

在我看来希腊神话的故事大部分是在与人内在的本质,也就是与享乐思想和欲望的斗争。这个同时也构成了希腊神话故事的深层次的悲剧。

而希腊神话中道德精神是最为经典和最为悲惨的:

虽然希腊神话小说所体现的是鼓舞人民勇敢的走艰苦的路,崇尚勇敢,鄙视懦弱,但是在这种精神的背后又有一些失败的人物,注定了是在内心的痛苦中挣扎;同时那些成功的人物背后有是否都是喜剧呢?

悲剧英雄的命运给人带来沉痛的心情,导演这一切的不是宙斯和命运女神,而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政治越发展,公民就越能参与国家事务乃至宇宙的进程。生活在这样一种氛围下,个人权利意识和民主追求就更清晰,以前雅典都有很明确的等级制,政治走向民主以后等级就开始模糊了,雅典的公民就可以完全“轮流行使统治权”,这种形式较以前有很大改变,公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识行动,但接受法律的约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只要再进行仔细解读,就会发现这种轮流为治的公民形象正是悲剧英雄的原型。所以说,真正的悲剧英雄都是承担者而不是解脱者,就拿美狄亚来说,虽然最后一幕是她带着冷笑驾龙车

远去,但是谁都知道那并不是一种解脱,她承担着自己的悲剧,杀兄之痛,杀骨肉之痛,生活之痛、婚姻之痛等等等等,这些悲哀足以让人崩溃瓦解,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站立、自治、承担的过程中要经历的犹豫、紧张和冲突,其间的阻力是何等的巨大,步伐又是何等的艰难。

无论是艺术形式上的悲剧,还是在现实中的悲剧,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人在悲剧的磨砺当中,获得了心灵的承受能力和无穷的战胜自然,完美人生的力量。

在我们无法知道未来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故事是喜剧,可是,命运总是给予的是悲剧。在自己凄惨的哭泣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沉浸悲剧,要用在悲剧——自己的后者别人的——中获取对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审视。

在人间,悲剧才能让人在反省它的悲痛时候获取对自己人生的思索。希腊神话的悲剧色彩从这个层次来讲,我们不能去贬低命运之神的残忍和神的无耻(他控制着人的命运),我们应该欣慰,正是有人这样的命运之神,我们才能读取悲剧的精神价值和悲剧哲学。

我无意去赞叹悲剧,可是在这种悲剧中的哲学和这种悲剧的色彩在一种层次上是一种永恒的财富。

古希腊神话故事正在告诉我,悲剧也会是另一种永恒的喜剧!!

参考文献:

[1]陶洁.希腊罗马神话一百篇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1997 .

[2]王勤田.古希腊神话中的哲理 (西方哲学探源之一 ) [ J ].

[3]莱昂·罗斑.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M].2003, 313-318.

[4]亚里士多德.物理学[M].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194a13-17.

[5]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 — 表象世界的主宰者 [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 1986 .

[6]周昌忠.论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原理体系[J].

[7]外国哲学与哲学史 , 1982, (3) .

[8]徐文博.希腊神话研究的哲学倾向和结构主义方法 [ J ].

深圳大学学报 , 1985, (4) .

院系:油气资源学院

班级:物探0901班

姓名:武孝

学号:200911020121

日期:2012--5--23

课堂数字:(7 7 7 6 〕

篇二:《古希腊神话故事的特点》

古希腊神话故事的特点

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形成时期很早,是远古一代代人集体创作的结晶。神话起初口传,后来见之于书面文字。它的最早的传世书面文献当推荷马史诗。史诗中除了主体故事外,还提及了许多其他的神话故事,那些故事显然在当时已是广为流传、普遍知晓的。在荷马之后不久有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的长诗《神谱》,扼要地记述了许多神话故事,并且力匿把那些故事谱系化。古希腊悲剧的题材基本都是取材于神话,是作家对那些神话故事的现实理解的戏剧体现。公元前三世纪之后希腊化时期的亚历山大里亚学者们在对古典作品的收集和注疏中,对古希腊神话的收集和保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些诗人则在学识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神话典故。?

古罗马神话受物物有灵论的影响,对神灵缺少形象性思维,神话故事贫乏。英雄传说也主要表现为历史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具有的更多的是现实性而非超人性。古罗马人在接触了古希腊神话后,很快被娓娓动人的希腊神话所吸引,从而广泛吸收了古希腊神的形象和故事,出现了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特有的融合。?

古希腊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曾几经变迁.他们的神话观念也在这种变迁中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基本特点是由自然崇拜转向人性崇拜。人们所熟悉的这一时期的希腊神话的基本特点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神,赋予神以人形、人性.甚至人的社会关系。神和人的基本区别在于神强大,常生不死,生活闲逸快乐;人类弱小,会死,生存艰辛,不得不经常求助于神明,但也常常诅咒神明作恶。古希腊人崇拜神,但同时赞美人,赞美_\的勇敢和进取精神。古希腊人批评骄傲、残忍、虚荣、贪婪、暴戾、固执等人的生格弱点,并且认为往往正是这些性格弱点造成人生悲剧。古希腊人崇拜神,但并不赋予神明过分的崇高性,也不把神明作为道德衡量的标准,而是把他们作为人生的折射。古希腊神话正是以这种人本精神,以动人的故事和深邃的思想内函,历来吸引了广大读者,发出蛙人的力量,令人百读不厌,成为后代文学艺术创作丰富的材料源泉。?

古希腊人崇拜众多神祗。每个城邦都有各自的神祗,并建立庙宇来崇拜他们的偶像。有关众神的故事往往各有各的说法。同一位神,在一个城邦或地区具有一组特征,但在别处可能具有全然不同的特征。所以一个神话会有几个不同的说法。?

希腊诸神可分为几类。最早的一类是提坦巨人,以克洛诺斯为首。最强大的一群是奥林匹斯诸神。希腊的诸神与凡人同形,但被高度理想化了,体态高贵而健美。在情感上,他们也与人类无异,同样有妒忌、爱情和悲伤,同样喜欢维护自己的权威,处罚那些胆敢犯上作乱的人。他们的社会和人类的社会一样,其成员也有上下尊卑之别。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关系也与凡人相似。宙斯和赫拉是夫妻,阿波罗与阿尔忒弥斯是兄妹,整个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就像一个吵吵闹闹的大家庭,由宙斯做家长,调解纠纷。诸神也可以暂时介入凡人世界。他们可能爱上凡人,如阿佛洛迪忒爱上阿多尼斯,宙斯爱上阿尔克墨涅和达那厄。他们也可能杀死激怒他们的凡人。诸神与凡人的差异主要在于诸神长生不老、本领超凡、可以变化,他们的喜怒哀乐远比人类强烈。

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推荐一本好书古希腊神话.}.

史诗时代还是人类的童年期,但是这《荷马史诗》却达到了当时历史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惊人的水平。① 结构的巧妙和完整。《伊利亚特》一开头就交代说:“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全篇围绕着他的发怒和息怒这一情节线索来组织材料,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选取精彩的战争部分来描写,有利于突出史诗所要歌颂的英雄主义思想,也有利于塑造英雄人物。主要情节好比是史诗的主干,在这个大的支架当中,史诗还包含有很多插曲。约占全诗的2/3,主干与插曲相结合的方法,使得整个诗篇像一棵大树,主干分明、枝叶繁茂,更显得宏伟丰满。②史诗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把人物放在一定的情势中,以夸张的手法和色彩浓重的诗句,具体地描绘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他的性格。{推荐一本好书古希腊神话.}.

史诗的诗句优美动听,采用六音步长短短格的诗体,不用尾韵,节奏感强,与史诗所要表现的内容是很协调的。有些手法与朗诵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典范。③史诗有丰富瑰丽的想象和出色的比喻。因此全诗极富生活气息,而且五光十色,绚丽多采 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特点

(1)内容上,大多取材于神话,往往描写崇高、悲壮、宏伟的内容并带有命运观念,但反映的却是当代的社会生活和斗争;悲剧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形象高大雄伟,气势壮烈磅礴,一般没有悲观色彩。

??? (2)风格上,庄严,有阳刚之美。

??? (3)在艺术形式上,由戏剧成分和抒情成分组成即演员与合唱队,演员朗诵对白,合唱队唱抒情诗。希腊悲剧有固定的程式,一般分为开场、进场、三至五个戏剧场面、退场四个部分。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标志着雅典奴隶主民主形成、繁荣和衰落三个历史阶段,分别反映了这三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美狄亚》。 但丁中的新旧思想的矛盾

但丁是新旧交替时代的诗人,基督教的神学观念,中世纪的思想偏见,在他的世界观中仍占相当比重,这就决定了《神曲》的思想内容是极其复杂和矛盾的。

(1)但丁对宗教和教会以及教职人员的双重态度。他虽然揭露贪婪腐败的教皇和僧侣,但并不反对宗教本身,对神学也是看重的。攸里西斯被当作使用阴谋诡计者,弗兰采斯卡和保罗因淫行全被放进地狱中受苦,与此同时,却把一些“虔诚的”教士、苦行者、殉教者和为基督教信仰而牺牲的十字军战士放在天堂。

(2)但丁对世俗生活的双重态度。他虽然歌颂现世生活,但又把它看作是来世生活的准备。

(3)但丁对封建统治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矛盾态度。他真诚渴望祖国统一,但又天真地把希望寄托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身上,为此他在《神曲》中不惜对他加以美化,在天堂给他安排了位置。

(4)但丁对人类文化的双重态度。他推崇古典文化,但又把古典文化的伟大代表们作为异教徒放在第一圈的候判所里。

这些都表现了但丁作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具有的神学世界观和作为新时代的第一个诗人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矛盾。

《堂吉诃德》中的人物形象及反应的现实意义

1、《堂吉诃德》的意义。

首先,塞万提斯在小说的序言和结尾都一再声明,他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是为了“引起世人厌恶虚妄荒诞的骑士小说”,以便将其“扫除干净”。作者模仿骑士小说的写法,写主人公堂吉诃德因痴迷骑士小说而癫狂,使读者在笑声中理会到作者的意图,果然,塞万提斯达到了目的:那些美化、颂扬骑士精神并在思想上与新兴资产阶级思想相抗衡的骑士小说很快就失去了它的读者市场。

其次,小说更重要的意义,表现在对西班牙现实的反映。小说以堂吉诃德的三次出游为线索,在看似荒唐的故事中,真实地反映了西班牙的现实。小说中,沿着主人公的行走路线,作者描写了上自宫廷城堡下至农舍客店的极其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各个阶层的700多个人物,极其广泛地反映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的政治、经济、宗教、道德、风俗等各方面的情况,写出了封建政权、天主教会的黑暗腐败和广大人民群众备受压迫的实情,揭露了西班牙王国表面强大而实际已趋衰落的本质。

2、分析堂吉诃德的形象。

首先,他耽于幻想,脱离实际,想在幻觉中建立伟大的骑士功业,所以在生活中常常闹出一

些笑话。他带着幻想中的骑士狂热,把风车当成巨人,把穷客店看成豪华的城堡,把羊群当作军队,把苦役犯当作受害骑士。他冲杀过去,善良的动机往往适得其反。他一路行侠,闯了许多祸,闹出许多笑话。堂吉诃德要恢复过时的骑士精神,因而成了一个夸张的、滑稽的喜剧性角色。{推荐一本好书古希腊神话.}.

其次,在堂吉诃德身上还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许多美好的品质,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他的行侠宗旨不是封建骑士忠君、护教,而是要匡正时弊,改革社会。在他身上还具有人类一些美好的品质。他不怕人们议论、讥笑和咒骂,不怕打击,不怕困难,体现了一种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还体现人类的勇敢、善良、正直的品格及对爱情忠贞等美好品格。他常常做出一些常人所不敢做的勇敢行为,为了追求自己的正义理想而置自身危险于不顾,愿为社会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是一个带有悲剧性因素,有着崇高境界的“疯子”。

第三,他还是一个具有渊博学识和人文主义思想的人文主义者。只要不谈骑士道,他就见解高明,知识渊博。他懂得好几种语言,熟悉古希腊罗马文化,说话时引经据典,对社会的批评,对战争、法律、道德、文学艺术都具有人文主义的思想观点。他认为人是否高尚,不在门第,而在美德。他还主张做文官的应该廉洁公正,做武官的应该具有坚定勇敢的品德 《哈默雷特》的思想与艺术

伪君子的艺术特色

(1)遵守古典主义“三一律”,情节围绕揭露答尔丢夫的伪善而展开,地点集中在奥尔恭家里,时间没有超过24小时。

(2)人物性格类型化、单一化。如答尔丢夫是单一的伪善,奥尔恭是单一的盲从。

(3)剧本结尾生硬,歌颂了明察秋毫的国王。以上三点主要体现了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此外,《伪君子》还具有独特的喜剧风格。兼有民间闹剧、传奇剧、悲剧和风俗喜剧因素。突破古典主义法则,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伪君子》取材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因素和社会批判精神。

《浮士德》的形象与思想意义

首先,浮士德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形象。他是一个理想的探求者,一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道路。这个过程实际包括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到19世纪初期300年间欧洲和德国进步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道路。浮士德从中世纪的精神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了低级的官能享乐和迷离的情欲,否定了为封建王朝服务的妥协道路,也否定了向古代艺术美去寻求出路的幻想,然后追求更高的理想——以自由劳动开拓人人幸福的乐园。浮士德的形象成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知识分子的艺术概括,特别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艺术概括。 ???? 其次,在浮士德探求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断追求、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他在书斋中领悟到“泰初有为”,到他终生探索的最后结论“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天上序幕》中,天帝曾指出,“一个善人只要他努力向上就不会迷失正途“,到全诗的结尾部分,一位天使把他接上天堂是又说,”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来我辈均能救“,前后呼应,有意突出浮士德积极行动的精神。

???? 第三,浮士德的性格充满矛盾,他的前进道路上贯穿着辨证的精神。浮士德曾???? 歌德认为浮士德自身与客观现实产生矛盾,精神上也具有两重性。他不断克服掉自身的弱点,不断探索。而在他克服自身弱点,不断探索的时候,魔鬼靡非斯特正好起了推动作用。这一点,歌德在《天上序幕》中早有交代。天帝一方面对人的努力抱有坚定的信念,认为“一个善人在他摸索之中不会迷失正途”,最后总会成功。另一方面,天帝又认为人们的精神总易松弛,贪爱绝对的安静,所以他才造出恶魔,“以激发人们努力为能”。在浮士德探索的道路上,魔鬼靡非斯特总是企图把他引向堕落,但靡非斯特恰好帮助他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不断地前进。

?浮士德的一生就贯穿着他与靡非斯特之间的矛盾。他内心的两重性决定了他既容易接受魔鬼

的引诱,又能不断战胜恶魔的诱惑,在歧途和错误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达到至善。整个诗篇贯穿着这种辨证的乐观的精神,鼓励人们在与反动、落后势力的斗争中,在与自己的错误的斗争中,不断去追求理想,实现理想。这是《浮士德》中难能可贵的思想精华。

第四,浮士德一生的探索以找到理想为终结,然而这个理想实质上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在他建造的海边乐园里,他已经变成了土地占有者,他和靡非斯特在建造乐园过程中的行为,清楚地表现出其事业的资产阶级掠夺性。他的“智慧的最后的定案”是他在成了盲人之后说出的,说明浮士德是回避了自己实践中的丑恶而幻想一个普遍幸福的乐园。浮士德没有真正实现他的理想,他的一生仍然是一个理想探索者的悲剧。《浮士德》是德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走进《浮士德》这一宏大的艺术画卷中,除了给我们以令人陶醉的艺术享受外,更重要的是以它所蕴藏的深邃的思想内涵启迪着全人类,启迪着我们每一个人。 这部作品以老博士浮士德和魔鬼梅非斯特的一场打赌为主线展开,梅非斯特做浮士德的奴仆,极力使他感到满足,而浮士德必须永不满足,不断进取,否则,他将死去,灵魂被魔鬼支配。梅非斯特设计了学者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改造大自然这五种生活来极力诱惑浮士德,浮士德于五种生活中跨越时空界限,在历史和现实之间飞扬。每一种生活都不同程度地引诱着他;他曾多少次堕落,多少次快要感到满足,然而又总是坚定信念,战胜自我。到最后,他双目失明,带领百姓在海边建立理想家园。他对自己从事的改造大自然的伟大事业,由衷地发出赞叹:“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按照契约,他倒地死去。但魔鬼最终未能俘虏他的灵魂,他的灵魂被天使带上了天堂,见到圣女和圣母,她们象征着人类的光明前景。 文化巨人歌德在这部巨著中倾注他的心血、智慧、理想,全力塑造了主人公浮士德这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为了探索人生真理,追求美好理想不断地求索、进取、奋斗。

雨果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风格

于连的形象

一、于连的命运是其性格的悲剧 在小说《红与黑》第四节“父与子”中有一段对于连的肖像描写: 他的两腮红红的,两目低垂着。他是一个8岁到9岁间的少年,表面看来,文弱、清秀,面貌不同寻常。他的鼻子好像鹰嘴,两眼又大又黑。在宁静的时候,会射出火一般的光辉,又好像熟思和探寻的样子,但是在一转瞬间,他的眼睛又流露出可怕的仇恨的表情。 这段描写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暗示了于连性格的悲剧,首先,这个年轻人长得十分清秀,这对他以后的命运有很大的影响。于连相貌清秀,身体瘦弱,但出生在木匠家庭,他身体不够强壮不能出色的干活,所以得不到父亲的喜爱反而得到的是父亲粗暴的拳脚;他拥有美貌,这成为跻身贵族及上流社会并于两位贵族女性发生恋情的资本,但同时也是铸就他命运悲剧的一个潜在因素。另外,他喜欢深思,探寻问题。他最爱读的书有两本:卢梭的《忏悔录》,从这本书里他领悟到人应该是有尊严的,但出生的低微又使他往往得不到尊严,他因之而痛苦着。另一本是拿破仑的《圣埃伦岛回忆录》,这本书是于连狂热崇拜拿破仑,觉得拿破仑给自己开辟了一条路,:出生低微的年轻人也可以凭自己的聪明才智打拼出一番事业。可惜于连出生时,拿破仑的时代已经过去,于连不得不放弃穿上拿破仑军队红军装的理想,而改穿上教士的黑道袍,“红”与“黑”象征着当时年轻人的两条路。这段描写还写他在一转瞬间目光里常常显出一种仇恨的表情。于连是生不逢时的,内心有着仇恨,但在波旁王朝复辟与反复辟斗争中他必须掩盖住自己的仇恨,在表面上表现出很虔诚的笃信基督的样子,把他的聪明才智用于背诵拉丁文的《圣经》。这也是小说名字的另一种解释,“红”是于连性格中善良真诚的一面,“黑”是于连性格中伪善愤恨的那一部分,“红”与“黑”的交战,住在他的思想与行动,“红”与“黑”的抗争,注定了他悲剧性的命运。 二、于连的性格及是柔弱的又是残暴的 小说中索黑尔父子相互敌视的紧张关系令人莫名其妙,比如书中开始便写到老索黑尔和于连的冲突,由于老索黑尔叫了于连两三声没有得到回答,他就扑上去给了于连一拳一

巴掌,直打得于连晕头转向、鲜血直流。即使到后来于连被判死刑关在监狱里,老索黑尔不但不悲伤,而且还要向于连收取“预付给他的膳食费和教育费”。从这些可以看出,索黑尔父子之间的人伦之情已丧失殆尽。按照荣格的“阿尼玛”理论,人类的心灵是双重的,不过一行的心理特征通常在人们身上不易被察觉到,它处在潜意识状态,只表露在梦中或投射到周围的某个人身上,(通常是男性身上的女性特征投射到女性身上,女性身上的男性心理特征投射到男人身上)但是从小就生长在只有男人的粗暴而没有女人的温柔的环境里的于连,他身上羞怯、腼腆、柔弱等特点,并随着条件的变化和环境的改变,一旦遇到合适的理想中的女性,就会把内心中的女心里形象投射出来,从而在他身上的男性心里会迅速升居主要地位,因而那种勇敢、冷酷、残暴等充满征服欲和占有欲的男性心理特征就会突现出来。因此,极端的温柔和极端的残酷的两极性格,就会统一在于连一人身上。 其实,荣格的这一观点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分析,就是我们熟知的“俄狄浦斯情结”。于连对德·瑞那夫人的投射是以其母亲的形象为原型的。而德·瑞那夫人也始终在感觉上把于连当成她的孩子。尽管二者在事实上并非有血缘关系,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存在着“俄狄浦斯情结”,从而导致“乱伦”的恐惧。尤其是当德·瑞那夫人的孩子突然病倒时,两人顿感乱伦必遭惩罚的恐惧。为了避免导致“娶母”的结局,于连只得处处逃避,向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狄浦斯王一样,为了逃避神示的应验而逃亡异乡。正当于连和玛蒂尔德的恋情将要达到“高潮”时,德·瑞那夫人便出面干预了。虽然她对于连母子式的恋情难以实现,但嫉妒之心决不允许她把于连推到别的女人的怀抱里,于是她便采取了最为卑鄙的手段,写信告发了于连,失于连功败垂成。于连感到异常恼怒,表面上看是德·瑞那夫人的出现破坏了他即将到手的锦秀前程,实际上于连前程的断送意味着他将重新回到德·瑞那夫人身边。当于连认识到“娶母”的结局将无可挽回时,他只得采取枪杀德·瑞那夫人的办法。对德·瑞那夫人刺杀的不成功宣告了于连逃避的失败,也宣告了他对玛蒂尔德小姐的最终抛弃。但于连实际上又怕德·瑞那夫人真的死掉。他处在既爱又怕的矛盾交织中。当他得知德·瑞那夫人没有死时,他先是惊喜与他所爱的人并没有死,随之担心的娶母结局将最终难免,于是,于连考虑到既然不能把德·瑞那夫人杀死,那就只好把自己杀死。所以当法庭判他死刑时,他拒绝任何可能生存的要求,甚至承认法庭的判决是“公正的”: 我不抱有任何幻想,死亡在等待着我,它是公正的。我竟然企图杀害最值得我尊敬和钦佩的女人。德·瑞那夫人曾经像慈母一样对待我。我的罪行是残酷的,而且是有预谋的。 „„在结束以前,于连又回过头来谈预谋,谈他的悔恨,谈他在那些比较幸福的日子里对德·瑞那夫人怀有的尊敬和儿子般的无限热爱„„ 这是于连对德·瑞那夫人恋情的真正告白。于连所认为的判决的公正性,已不再是法律的,而是道德的。并且于连只能选择死,这是他对乱伦的最后逃避。 三、于连既是作者本人又是他的理想 仔细比较司汤达的生平与于连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司汤达不幸的童年、军旅生涯、政治生活,都和于连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说,《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实际上就是司汤达本人,通过于连这一形象,不但表达了作者童年被压抑的欲望,而且还体现了他一生屡受政治挫折的坎坷经历;通过于连和德·瑞那夫人的优美爱情抒发了他的恋母情结;通过于连壮烈的死,完成了他对死亡的好奇和体验。至于于连最后在法庭上精彩的演讲,则更是作者一生中遭受政治迫害的直接表现,于连的全部人生阅历不过是读了卢梭和拿破仑的两本书而已,于连对社会的认识是幼稚和肤浅的(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是肤浅的),这样富有政治见解的精彩讲演与其说演讲者是于连,不如说是司汤达本人。可以说,整部作品就是作者全部内心世界升华的结果。 四、于连性格中的来复线 小说中,德·瑞那市长要聘请于连去他家里做家庭教师,于连的父亲老索黑尔在薪水、吃、穿、住等一系列问题上与市长讨价还价,老索黑尔关心的只有一样东西――金钱,而于连关心的是他和谁一起吃饭,是和主人还是仆人。也就是说如果和主人一起吃饭,他就可以去。他的这种自尊心背后掩盖着相当严重的自卑。由于自己出身比较低微,所以他的这种自卑表现得非常明显。我们在他生活中看到这样一个来复

篇三:《班向你推荐一本好书主题班会》

205班“向你推荐一本好书”主题班会活动设计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比一比,谁的读书收获大。

甲: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都以大米饭作为物质粮食维持生命,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精神食粮是什么吗?那就是书。

乙:是呀,书是我们的朋友。今天这堂班会课,我们就一起来畅游书的海洋。 甲:好书能带着我们畅游绚丽多姿的知识世界,能领着我们探索古今中外的奇闻趣事;好书能帮助我们明辨是非,分清美丑。

乙:好书还能帮我们指明生活的方向,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甲:同学们,你们有书吗?你们是如何对待这些书的呢?

甲: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学问的人都喜欢读书。从好书中获取知识,得到教益,受到启迪,进而对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哪个小组能向大家介绍一些名人读书的小故事。(每个小组说一个小故事,说得好的可以加2分哦) 第二环节:说一说,每人一句名人名言。

甲:名人发奋读书的故事真是举不胜举。是好书使他们成为了一个不平凡的人。如果问起这些名人成功的秘诀,他们都会深有感触地概括出一句话。流传至今便成了名人名言。

乙:谁能说出有关读书方面的名言吗?

甲:有关读书的名言就已经这么多了,其他的名言就更多了,让我们每人说一句自己喜欢的,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好吗?

(请同学们交流自己喜欢的名言并说明理由,每个可以加2分哦) 第三环节:赛一赛,谁的成语会的多。

甲:同学们读书的收获可真多呀,我们小组可也不甘落后,书读多了,成语也积累了不少。我们现在开始举行“十二生肖选拔赛”,这个比赛要求动物们讲出含有自己名字的成语,讲得多的就能成为十二生肖之一,但“龙、虎、马和鼠”都不会说,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每说对一个加2分哦) 第四环节:讲一讲,好书来推荐。

甲:同学们发言如此踊跃,看来大家在课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积累了丰富的知识。那么你们平时都喜欢看哪一类书呢?能谈谈喜欢的原因吗?能向我们推荐一些好书吗?

学生推荐自己带的好书。(每个推荐的同学可以加5分,特别好的加8分) 第五环节:读一读,体会读书的好处。

乙:最后,我们想献给同学们一首小诗——《书》

篇四:《西方文明古希腊神话》

西方文明古希腊神话 摘要:希腊的历史和神的传说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无论是在科学与哲理里,还是在艺术与文化中,神明的形象总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西方文化来自于两希文明,即古希腊和古希伯来文明。古希腊神话作为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神话是它的土壤和武库。古希腊的戏剧、建筑、绘画、雕塑等都从古希腊神话中汲取养料。所以可以说,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化百用而不厌其烦的素材,这已是人所共知的。本文重在试图探索西方文化从古希腊神话中汲取的两钟重要的精神血液即人本和理性,这两种精神恰是整个西方近代文化的两个主要精神。

关键词:西方近代文化 精神 源头 古希腊神话

一、 神话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导言》中说,神话是“通过人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所以神话是人类对自然与自我以及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探索。神话应该是氏族的、部落的、民族的,乃至某一人群团体原初的自然观、世界观真实的理性的表现。 神话反映人的思想和理念,而且“神话作为一个民族足迹的最早记录,因为较少受到传统文化的熏染,或当代文明的压抑,它直接的表现了人性中接近底层或本质的东西。” 古希腊神话作为有丰富体系的神话,当然也表现了古希腊人性中最本质的精神。

二、 古希腊神话

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间,希腊三为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匹得斯的经典著作也极大的丰富了希腊神话的内容。古希腊神话主要包括神的故事、英雄传说。前者包括关于天地的开辟、神的产生、神的谱系、人的起源和神的活动等故事。古希腊神话里希腊有十二主神,他们住在希腊北部的奥斯匹斯山上。他们是管雷电的天神宙斯、天后家空之神赫拉、海神波塞东、太阳神阿波罗、月亮神阿尔忒弥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女神阿弗洛狄特、战神阿瑞斯、火与工匠神赫尔斯托斯、众神使者赫尔墨斯、农神得墨忒耳、灶神赫斯提亚。此外还有小神仙爱神厄洛斯、学问和艺术女神缪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古希腊神话除诸神外还有英雄传说,主要反映的是遥远的古代社会生活及人类心智、物质发展之后与自然的斗争,还有许多是反映人们生产斗争知识的。对与中国神话零散、片段化、孤立、情节简单不同,希腊神话自成体系、完整、情节丰富曲折,具有非常大的魅力。宙斯是希腊众神之父,为表示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时世上最大的室内雕像。 巨大的雅典娜女神像矗立在雅典卫城广场上,传说海船驶进雅典城,远远就能望见女神手中长矛的镀金矛头,十分壮观。吓唬人的小爱神厄洛斯雕像。他长着金翅膀,通常手里会拿着弓和箭,随时准备把爱情之箭射向人间。凯旋的维纳斯。维纳斯倚坐在礁石上,其他女神则或侧卧在大鱼上,她们尽情地享受着胜利的喜悦和大自然的美景。

三、古希腊神话中的人本精神

中国神话中的神多属兽形、半人半兽形或几种动物的合体,纯属人形的较少.古希腊神话中也有人兽同体的遗迹,他们是诸神的祖先。但古希腊神话的主要人物希腊十二主神都是与人同形、与人同性的,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都有很强的世俗性。神话反映着神的贪婪,也反映着人的贪婪,主要天神们都假装成凡人的样子,他们的美丽与魅力无可匹敌。因常受到凡人情感与愿望的感染,他们不时地勃然大怒,妒嫉别人。他们卷入与人类世界无休止的争斗中。在奥林匹斯,他们之间也充满了阴谋与权力之争。在凡人的世界里,他们经历了敌对与挫折。他们珍惜人间的爱与友善。这群长生不老的天神们的外表与行为完全符合人间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