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村落的介绍


篇一:《古村历史简介》

历史简介:1、安义千年古村群座落在南昌市西山南麓,安义县石鼻镇境内,距南昌60公里,距昌北机场35公里,距庐山110公里,由罗田、水南、京台三大自然村连缀而成。目前,安义古村群已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南昌“新豫章十景”、江西“十大乡村美景”、南昌城市名片等一系列光荣称号。

2、 游览古村群,历史遗留的人文景观令人惊叹,这里不仅有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宅100余栋,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散布村中。浏览古村,切近聆听古村先民的逸闻趣事和宋代大学者、大文学家黄庭坚、朱熹与古村人交往的传说,感受赣商文化和农耕文化在古村群的丰厚积淀。唐代始建的巨石牌坊、宋元开凿的排污暗道、遮天蔽日的千年古樟、花岗岩铺成的古街古道、以及清代建筑的古戏台、古私塾、古宗祠、香火堂等。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一幅千年的历史画卷中。

3、 安义古村群位于南昌市安义县西南约10km的西山梅岭之麓,地势东高西低,由罗田村、水南村和京台村三大古村落构成。三个村落唐初至明初陆续形成,各自独立,相距仅一里之遥。有大量古建筑和文物留存至今,如古街、古井、古樟、古戏台、石牌坊、完整的地下排水涵道,以及古民居中丰富多彩的木雕、砖雕、石雕等,是赣北古建筑艺术的集中展现。

4、 古村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单元,完整的宗族里甲制度(罗田)、雕饰精湛的天井式民居(水南)、尊师重教的耕读文化(京台),充分体现了明清江西传统聚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赣文化和赣商文化的完美结合的典范。

娱乐活动:五一期间,安义古村群将上演多场民俗好戏,其中古村群内罗田村将表演采莲灯、蚌壳灯等地方特色戏曲,邀请当地民间艺人表演舞师;水南村闺秀楼举行抛绣球表演,京台村古戏台表演黄梅戏,邀请石鼻老协表演当地民间戏曲。

观看和参与传统的民俗活动,是游览古村群的又一重要内容。逢年过节,村民舞龙灯、耍狮子、吹高腔唢呐、敲十八番锣鼓、唱采茶戏、演三脚班、椿糍粑、炸年糕、酿米酒、合春饼……足以让游人陶醉于浓烈的草根文化氛围中。

景点介绍:

闺秀楼 : 安义古村水南村,迄今已有180年历史的“余庆堂”的后堂,有一座回廊环抱的小楼——闺秀楼。闺秀楼又称“跑马楼”,由堂楼和廊楼组成,二楼围绕天井四周是回廊,回廊有凭眺栏杆和堂楼花窗,均用木雕装饰,非常精美雅致,不失为名门闺秀起居之地。古代赣西北民间习俗,名门闺秀16岁开始上秀楼,习练琴棋书画、女工刺绣,18岁开始选择如意郎君。据说,当年闺秀楼这位小姐千娇百媚、才貌双全,不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用抛绣球的方式一定终身在当地传为美谈。

小巧精美的闺秀楼皆以木板装修,花窗雕刻图案精美且与堂号及主人身份和谐统一。“余庆堂”意为年年有余,而窗扇上雕刻的36条鱼就是象征一年360天,因为古代一年是以360天计算的。同时“花”和“鱼”也是形容当年闺楼小姐具有“羞花碧月之容,沉鱼落雁之身”。闺秀楼设走马回廊,可以三面凭栏、一面临窗下望,生动地反应了明清江西地区富家的婚姻习俗,是赣北古建筑艺术的一颗明珠。

“世大夫第”:是安义古村群规模最大、建筑技艺最精湛的古建筑群,位于罗田村后街与横街的结合处,为黄氏先祖克昌公第27世孙黄秀文于清乾隆十七年(1751)始建,乾隆辛巳年(1761)主建筑正屋落成,至乾隆五十四年(1789)由其子延圭等人全部建成,历时38年。世大夫第总共占地5500平方米,计有厅堂12个,厢房36对,起居室108间,天井48个,所以这栋房子又被称为“48个天井”。

走进“世大夫第”,犹如进入民俗艺术的博物馆,木雕、石雕、砖雕,琳琅满目。窗扇上有“连升三级”、“四季平安”、“花开富贵”等木雕图案;窗框下方则是木刻浮雕,均为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故事》,如桃园结义、刘备招亲、火烧赤壁等;石雕有状元游街、麒麟献瑞、鲤鱼跃龙门、耕牛闹春等图案。都是象征富贵吉祥的意思,工艺非常精湛,表达了居者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连中科院旅游规划中心郭来喜教授看了都赞叹不已。

古宅中天井很多,有堂井、巷井、房井、场井、过道井等共48个,形状也各不相同,其作用主要是为了采光和走水。置身天井,令人感受到古村古宅历史的悠远厚重。 古戏台:跨过学屋门槛便来到古戏台,这是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乾隆年间所建,现保存完好。

戏台为木质结构,榫卯阴阳连接,设计精巧,结构复杂,工艺精细,狮鹿、凤凰、花卉雕刻,技法娴熟,栩栩如生。戏台中央顶部藻井,由层层叠叠一百多个龙头状小斗拱收缩而成,演戏时随着人的声音变化,小斗拱左右自动摆动。

结尾:安义农村红瓦白墙,青山绿水,无工业污染,田园风光浓郁,一年四季花果飘香,春季里20万亩油菜花遍地金黄;夏季里枇杷、桃子、奈李让你尝个够;秋天里黄橙橙的棚柑挂满枝头,还可亲手采摘带回家;冬天里打猎赏雪其乐无穷……真诚欢迎游客朋友来安义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热忱欢迎有识之士来安义开发旅游!

古村群背倚西山,紧贴逍遥湖,双溪长流,良田万亩,翠竹丛丛,果林片片,形成一个巨大的天然生态园,是人们一年四季都可寻芳觅柳,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古村群还有丰富的土特产品和农家饭菜,也有各种民间的风味小吃,可以让游人游兴过足之后又大饱眼福、大快耳颐。

篇二:《保护古村落》

把根留住:中国古村落保护的危与机

夏日的山西晋中市榆次区后沟古村比城市多了一份清凉和静谧。在这个被黄土山坡环绕的村庄里,大多数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社火、庙会、祭祀等风俗延续千年。上了年纪的老人坐在千年古槐树下乘凉,耳边传来鸡鸣犬吠之声„„

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中,像后沟这样的村落众多。它们如同社会的基因一般,记录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信仰。然而,在急剧的社会变迁和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村落却在日渐凋零,建筑坍塌、民俗淡化,只剩下孤独的老人在岁月沧桑中守望着那份古朴与宁静。{关于古村落的介绍}.

古村哀鸣,人走屋塌

“古村哀鸣,我闻其声。巨木将倾,谁还其生?快快救之,我呼谁应!”令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发出如此呼声的是位于山西晋城泽州的洞八岭村。

这是一座房屋上下畅通、户户贯通、院院连通的古村落,具有全民防御特色和完整的排水系统。据全球谢氏联谊总会名誉会长谢小品介绍,洞八岭村是谢氏源头,是周宣王为其元舅申伯(谢姓始祖)分封建造的古谢城“活化石”。

然而,现在的洞八岭村却一片萧条,年轻人都搬了出去,只有寥寥几个孤寡老人还住在村里。由于没有人居住,村里55%的建筑物已然倒塌,坍塌的墙体、椽檐、门匾触目惊心。 同样的遭遇也出现在山西宁武的王化沟村。这个村子有着独特的居住形态,村民把房子建在半山腰的悬崖绝壁上,整个村子面向峡谷,房前只有一条走廊,仿佛“天上人家”,因此有着中国“悬空村”之称。

但近半个世纪以来,王化沟村经历了明显的“瘦身”。常住人口最多的时候能达到140多人,但目前村里只有20多人。“三个儿子都出去打工在外结了婚,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待上几天。再过几年,村里的老人过世了,就没人了。”63岁的村民王虎生伤感地说。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和现代人居需求发生冲突,村落的原始性、文化性正在逐步瓦解,濒临消亡。”山西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教授霍耀中说,传统村落的消失或破坏,毁掉的不仅仅是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丰富传统民俗:从宗族谱系到祭祀礼仪,从婚丧嫁娶到饮食服饰,从乡规民约到节庆民俗,不一而足。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被誉为中华民族的DNA。“自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多万个自然村,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多年来,冯骥才一直为传统村落的保护而奔走呼吁。他介绍,目前全国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还剩下两三千座,而在2005年这个数字是约5000个。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玉坤表示,当前古村落的保护很困难,因为它不是文物,而是依然活着的古老社区,如今它正在发生飞速的量减质变。正因如此,也有学者感叹,保护一个古村落比保护故宫还难。

另一种担忧:商业利用与保护如何平衡

事实上,传统村落的巨大价值正日渐被人们知晓和重视。许多地方也在探索多种保护模式,但与商用旅游等挂钩似乎成为一种普遍性选择。

山西省晋城市皇城村位于太行、王屋两山之间的沁河岸畔,是清代名相陈廷敬故里。走上这里的标志性建筑——百尺山河楼,眼下一边是明清时期留下的鳞次栉比、别具特色的古建筑

群,另一边则是崭新的别墅式小洋楼。

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皇城相府以这里的古建筑群为载体,较完整地保留了原貌。原来居住在村里的村民则被迁出,在附近建了新村。据介绍,皇城相府属于对传统村落博物馆式的展示,很多村民都可以回古村工作,对皇城相府的记忆和感情得以保留,与村落的关系也不会断绝。 然而,没有人居住的古村落还有“魂”吗?

后沟古村在2005年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古村落调查保护示范基地之后,也开始了它的商业利用之路。山西一家民营企业持60%多的股份,榆次区政府和后沟古村分别持股20%多和10%多。要想进入这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村子,首先要买40元的门票。村子很整洁,没有其他农村随处可见的垃圾和牲畜粪便。为了增添村子的古风,这里新建了豆腐坊、酒坊、香油坊和老醋坊等古作坊。

虽然这里大部分村民仍以种地为生,但也有人经营起了农家乐。“一年能挣两万多,比种地强多了。不少在外面打工的人也纷纷回来了。”一位村民告诉半月谈记者。为了吸引游客,后沟古村打算继续增设新的景点。“如果不搞旅游开发,没有钱,怎么保护?”村支书张春贵说。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更多新建景点是否会破坏村子的古风古貌?

“商业利用可以改善村民生活,吸引外出打工村民回流,商业资金也可对古村落建筑进行维护。”霍耀中说,“然而,这只是一种短暂的模式,只是保护了‘壳’,却没有了‘核’。商业利用只是将古村落当成一种产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对古村落的文化进行保护。”

更何况,有的传统村落过度开发,变成开发商的“摇钱树”。只重视外表,忽视内涵,随意新建、翻建古建筑,各类现代建筑与乡土环境、历史风貌极不和谐。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一些古村街道两边开满商铺,吆喝声此起彼伏,古朴宁静已然不再。

“适当开发有必要,但要有度。”冯骥才认为,现在的古村落开发已成套路,首先是找有资本的开发商,然后不经过专家论证也不向当地百姓公示,完全按照商业营利的需要制订方案,把古迹当景点,把遗产当卖点,把无法当景点和卖点的文化遗产甩到一边,最后是“腾笼换鸟”,迁走甚至迁空原住户,使古村落失去活的记忆和生命。“套路化的开发带来的必然是粗鄙化的旅游,同时使古村落的文化遭到了彻底的破坏。”

留住民族之根,融入新乡村文明

“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民族之根深深地扎在农村。”冯骥才说,“无论从它的规模、内涵还是价值来讲,中国古村落都是一个最大的文化遗产”。无疑,传统村落真实地反映了农业文明时代的乡村经济和极富人情味的社会生活,对于历史的传承,比文字记载更准确、真实。然而,它又是极其脆弱和不可再生的。

半月谈记者调查了解到,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是困扰传统村落保护的症结所在。要解决这一难题,除了国家要下拨传统村落抢救保护的专项资金外,还要提高地方政府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规定地方各级财政对古村落保护投入资金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最低比例。

冯骥才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需要全民的自知、自觉、自省外,第一保护人就是政府。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关键是看领导者的文化意识,政府既可以成为文化遗产最大的保护者,也可以成为最大的破坏者。因此,政府官员在城镇化过程中不能对文化失职,更不能失语,要有文化责任和眼光。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一些村落消亡不可避免,但那些具有价值的村落一定要保护和保留。“城镇化不能摊大饼,不能盲目发展,更不能裹挟新农村建设,而要与之相得益彰,和谐发展。”

张玉坤认为,只有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实现双赢,也才有利于古村落的保护。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乔晓光认为,传统村落保护不能只有口号,要有“户口本”,要对古村落的家底进行彻底的普查,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第一批共646个传统村落保护名单,今年年内也将颁布第二批约1000个传统村落保护名单。

冯骥才认为,普查完后,要确定古村落的发展规划,同时要避免类似城市的“规划性破坏”。要考虑村落的历史形象、文化形态和独特性,融入农村的建设中去。当然,还要建设新的乡村文化生活,包括构筑现代的文化设施、开发旅游等等,要统一考虑,相互协调、不要对立,更不能“除旧更新”。“古村落保护,应该是一个村一个方法,绝对不能搞一刀切。”

“村落必须首先是人居住的环境,作为聚落中的人也需要现代化生活和现代文明。”霍耀中说,古村落的保护不仅是古建筑的保护,更有其蕴含的乡土文化的传承以及与现代文明融合演变,要在保护中重构新乡村文明。“其实传统村落保护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套。我们应该采取‘有机修复’的理念,既让村民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福祉,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又要保护好古村落建筑和文化景观。

本篇文章来源于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文化部 财政部 原文链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

建村[2012]18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农委)、文化厅(局)、财政厅(局),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文化局、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建设美丽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以下称三部门)就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传统村落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刻不容缓。

新时期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保护和传承前人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有利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延续各民族独特鲜明的文化传统,有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完整多样;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保持农村特色和提升农村魅力,为农村地区注入新的经济活力,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基本原则和任务

保护发展传统村落要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指导,整体保护、兼顾发展,活态传承、合理利用,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的原则。{关于古村落的介绍}.

保护发展传统村落的任务是:不断完善传统村落调查;建立国家和地方的传统村落名录;建立保护发展管理制度和技术支撑体系;制定保护发展政策措施;培养保护发展人才队伍;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关于古村落的介绍}.

三、继续做好传统村落调查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文化、财政部门要按照三部门要求,对已登记的传统村落进行补充调查,完善村落信息档案。同时,进一步调查发现拥有传统建筑、传统选址格局、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村落,特别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空白地区的再调查,并发动专家和社会各界推荐,不断丰富传统村落资料信息。

四、建立传统村落名录制度

三部门根据《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按照省级推荐、专家委员会审定、社会公示等程序,将符合国家级传统村落认定条件的村落公布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各地住房城乡建设、文化、财政部门要抓紧制定本地区传统村落认定标准,开展本行政区传统村落评审认定,在三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地方传统村落名录。各级传统村落名录分批公布。

五、推动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实施

各级传统村落必须编制保护发展规划。规划要确定保护对象及其保护措施,划定保护范围和控制区,明确控制要求;安排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整治项目;明确传统要素资源利用方式;提出传承发展传统生产生活的措施。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文化、财政部门要建立保护发展规划的专家审查制度,提高规划编制的质量;建立巡查制度,保障保护发展规划的实施;坚持批前公示,方便公众参与;规划成果要长期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加强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的人员机构经费保障,做到专人负责。

六、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保护应保持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尊重传统建筑风貌,不改变传统建筑形式,对确定保护的濒危建筑物、构筑物应及时抢救修缮,对于影响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的建筑应予以整治。尊重传统选址格局及与周边景观环境的依存关系,注重整体保护,禁止各类破坏活动和行为,已构成破坏的,应予以恢复。尊重村民作为文化遗产所有者的主体地位,鼓励村民按照传统习惯开展乡社文化活动,并保护与之相关的空间场所、物质载体以及生产生活资料。因重大原因确需迁并的传统村落,须经省级住房城乡建设、文化、财政部门同意,并报中央三部门备案。

七、改善村落生产生活条件

正确处理传统村落保护和村民改善生活意愿之间的关系,在符合保护规划要求的前提下,优先安排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积极引导居民开展传统建筑节能改

篇三:《东至县古村落》

东至县古村落介绍

一、元甲山:文教胜地育英豪

东至县泥溪镇西北,与江西彭泽县浩山乡毗邻的元潘村,有一个聚居着800人的自然村名叫元甲山。山庄坐落在皖赣交界的新岭、梅岭脚下,三面环山,一水绕村,万余亩生态天然林如一道绿色屏障,自东经北至西环护着山庄,南面稍显开阔处是田园与河流。

在元甲山庄,自古就流传这样的民谣:“抬头不见天,低头不见地,但闻鸟兽鸣,难见其踪迹”。可见彼时元甲山茂林修竹,溪水潺潺,生态环境极佳。有一条穿山越岭,绵延10余里的古徽道通往江西,至今还是两地村民走亲访友的必经之路。途中残存的青石板路和岭上石块垒砌的供行人歇息的骑路屋至今依然历历在目。岭上的密林中有清晰可辨的古庙遗址,倒伏的巨大青石碑上长满了青苔,字迹已难以辨认。海拔500米的岭上古道旁有一眼经年不歇的涌泉井,人称“观音泉”。过往行人都会驻足饮此泉水,有人还专门将空瓶灌满带走,据说喝此水可祛病。

风景秀丽的元甲山,是一座古老的村庄。曾任两广总督的周馥,幼时就在这里启蒙读书。300年前运粮总督王培公就在这个村庄定居。这里还是民国时曾任安徽含山、来安、桐城、广德、歙县等七县县长的王昭沂(原名王慕先)的故里,是东至县医学界第一个大学生王友梅的家乡。

当年周馥每天步行四里来元甲山书馆师从王介和,后来追随李鸿章,为朝廷治水,创办中国第一所武备学堂——天津武备学堂,

任永定河道、津海关道、天津兵备道,直至直隶总督、两广总督、北洋大臣、南洋大臣、兵部尚书。年七十告老辞任,1921年卒后归葬故里。他曾在诗中追忆在元甲山书馆时的情境:“一日两餐四里路,六年负笈受心知。终年只觉菜根香,鸾凤曾将远大期”。40年后,17岁的许世英又来到元甲山书馆师从王云龙(字炳成),19岁中秀才。许世英也从这里走出大山,纵横官场60年。许在此结识同窗共读的王康成,情结金兰,并相约日后娶妻生子再结秦晋之好。后来,许世英的长女许良士嫁给王康成长子王伯宣,两人共育六子三女。长子在国民政府行政院任职,次子为律师,三子抗战殉国。四子王善从黄埔十四期毕业,曾任国民党装甲第七师师长,后移居美国,2004年病逝于旧金山。如今健在的只有三姐妹,长女王如圭曾任新中国煤炭工业部设计院总设计师,现退休居北京和平里。次女王如碧早年创办中国上海清凉油制造公司,曾帮助新中国建立上海市工商联合会,帮助东至县创建东流棉纺厂,后侨居新加坡,现居香港。三女王如璋早年在国民政府任职,后移居加拿大。许世英曾为元甲山书馆题诗曰:“凄凄芳草满庭香,人物风流各领尝。万事俱随世态转,山川不是旧时光。“

这样一个百余户人口不足千人的小村落为何名人辈出,源于对耕读传统的坚守。尤其重视文教在聚族而居的旺姓大族里已成为传家的祖训,那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因而就深深地浸润着、滋养着这个小山庄的灵魂。王家的书馆,成为至德县远近闻名的私塾。书馆如今还能在村中看见,已经被改建成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了。

元甲山原来叫白茅洲,因居住着袁姓人家也叫袁家山,后来袁姓没落,王姓居住时才改叫元甲山,用其谐音。在漫长的历史过程

中,村落的生成、兴衰乃至消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重大自然灾害、疫病、战争,都能改变一个村落的命运与历史。相传,隋唐时元甲山遍生白茅,人称“白茅洲“。处在群山环抱之中的白茅洲形如靠港的大船依偎在梅山、新岭脚下,每遇暴雨山洪便水患成灾。村人疑有白毛水怪作祟,后有长安侠女公孙大娘飘然而至,植树为桅,抛钗为锚,为白茅洲这艘大船定了风波,降了水怪,从此水患不生。如今,这颗高35米,直径2.4米,四人合围粗的千年银杏依然矗立村中。村人写诗赞曰:”白衣仙临白茅洲,凤钗神锚降魔头。亲手种下银杏树,百年水患一夜收。“

唐以来此地形成村寨,在交通相对闭塞的深山,山洪、疫病往往是村落居民的重大威胁。明朝立国前,朱元璋与陈友谅曾在九江、安庆、池州一带拉锯战,最后在鄱阳湖决战。连年的战乱,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彼时,此地山高林密,扼江西与池州的交通要冲,常有军队驻扎于此。翻看村中人保存的清朝修撰的族谱可知元甲山的大概历史。从村人描述村庄风物的八景诗也略知一二。如上述村中古银杏树的传说就是八景之一的“古杏似桅“所附会出来的。还有一景曰”虎啸群山“,意思是说此地的山林中时有虎豹出没。原来居住的袁姓人家没落后,人们附会说袁谐音”猿“,在此猛兽出没的地方难以生存,必然没落。而王姓则无妨,是虎头上的标记,一定能在此繁衍生息。事实上,王姓祖先行伍出身,随军驻扎在此,而后渐渐繁衍发展成了本邑大姓旺族。直到今天,元甲山还是王姓人家聚居的村落。

村中至今保留传承的民俗文化活动“福主庙会”是省级非遗项目。一般在每年的中秋节举办一次,是一种传统文化遗存。该活动名称又称“余公出会”。余公名陈杲仁,字之耳,江苏武进县人。

据建德县志(今东至县)记载,唐高宗以其护国威灵封为“忠朝武烈”,宋徽宗宣和年间赐祠额“福顺”。由于历代传承不一,后一致定余公为明朝人,明万历)1580—1587)年间,明朝神宗皇帝封其为“福主余公”神号,其幕僚康师爷、罗都头也追封为驾前康、罗二将。此后,这尊为民祈福的乡土之神便被乡间百姓称为“余公”,祭祀他的民俗活动“福主庙会”至今还一年一度地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关于古村落的介绍}.

二、金家村:南溪古寨说匈奴

南溪村位于东至县城南25千米的花园乡,这个全村姓金的古老村寨因传说是“最后一个匈奴部落”而名噪一时。

十多年前,时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研究员的任骏先生偶然发现这些金姓村民是古匈奴休屠王的王子金日磾的后裔,他的依据是村民收藏的《南溪金氏家乘》。任骏的这一发现不久即引起外界关注。著名学者、复旦大学历史系葛剑雄教授在《南方都市报》撰文认为,匈奴休屠王太子的后裔,“在文化上早已完全汉化,甚至超过了汉族世家,成为实践儒家学说的士族典范,在2000年前已经无法代表匈奴文化。要是没有其他理由,或者找到其他证据,2000多年后的金氏后裔怎么反而有了匈奴特色呢?”

金家村族长家收藏着数十卷发黄的线装书册《南溪金氏家乘》,其中记述:金氏系出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事汉武帝,赐姓金,封禾宅侯。自汉而后,代有闻人。至李唐时,进士官徽之别驾,名廷烈者,居歙之黄墩。廷烈公曾孙名侨者,避黄巢乱,由黄墩迁建德之南溪。明洪武时,仲谦公名璧者,秉铎东鲁,文教大

兴,遂为建之望族。这已经把南溪金氏的来历说得再清楚明白不过了。匈奴休屠王的太子金日磾是金氏修谱时追溯的远祖,南溪金氏真正的始祖叫金侨,是唐时避黄巢乱从徽州歙县迁来南溪定居的。

金氏族谱记载,以金日磾及其弟金伦为一世,长子被杀,次子无后,幸得三子金建生了金当才使险些绝后的金氏传至三世,至金侨已是第四十八世。到汉宣帝时,金日磾自己的后裔已经衰败,而他弟弟金伦的后代金安上立功封侯,子孙显贵,继承金氏门户。汉以后的金氏后裔只能是金伦之子金安上的后代了。早在曹操时代,对归汉的南匈奴遗民就实施了分散杂居的政策,匈奴人虽有一线血脉尚存,其风俗、文化早已汉化殆尽,完全融入汉民族文化之中,何况四十八代之后迁居东至深山里的金姓后人。因此,南溪古寨并非匈奴部落,称其为“大山里的草原后裔”可能更合适些。中央电视台“北纬30°C中国行——远方的家”栏目主持人介绍南溪村时很少说“匈奴后裔”,更多的是说草原风情。

村中今存最古老的建筑是村里的祠堂。金氏宗祠,又称大成祠,建于明万历丁丑年(1577),距今四百余年。祠坐北朝南,位于村中心偏北,三进,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堂为砖木结构,堂内99根柱子落地,天井开阔,明堂宽敞,享堂高大庄严。梁柱的石磉上雕刻着古朴的纹饰,檐柱斗拱雕刻着狮、鹿等动物造型,均具徽派风格。在聚族而居的古代村落,祠堂成了宗族文化的中心,也是氏族的图腾和族权的象征。族人将财富、权势和智慧都聚集在此,以光宗耀祖,传习祖训,教化后代。这里保留着诸多古代文化的根脉与信息,后世的人们也可以从这里寻觅先人的踪影。金氏祠堂里至今静静躺在地上的“恩荣”、“赋性端庄”等碑刻,仿佛在向人们叙说着昔日的荣光。

篇四:《古村落保护》{关于古村落的介绍}.

古村落保护

做好现状介绍,确定保护思想,保护理念,简析规划方案,发展前景

篇五:《何君古村简介》{关于古村落的介绍}.

何君古村简介

何君村坐落在玉笥山东麓,全村3000余人,吴姓为主,因秦时何紫霄隐修于此村紫霄石石洞内,修成地仙,后人为表崇敬之意,

名该村为“何君”。

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太

医博士加轻车都尉吴铁镜之子、太医院

正吴杏林肇基于此,遂历为吴氏一族繁

衍生息之地,迄今已逾千年,吴氏子孙

承继始祖(春秋时期“三让国君之位”

的吴季扎)之美德,勤耕读、明礼教、

崇德齿、睦宗亲、创基业、谋发展,遂

成为邑内著名之大村落,吴氏亦成为县

内一望族。

何君村地处县内唯一的喀斯特地区,山石嶙峋雄奇、洞穴曲折幽深,泉水环绕甘冽,名木古树连理而生。村内有紫霄、仙人、温涧、泰、鹤和龟六石,或钟灵毓秀,或突兀奇峭,或虎踞龙盘,有“神柱支天”、“虹桥飞架”、“鹤舞迎客”、“寿龟伏地”和“骆驼向月”等景点。

村中环玉阁始建于宋代,原名“大成阁”,清代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峡江知县张九钺因四周怪石环立而更名为“环玉阁”,并题《六石香泉》组诗。

何君村仍保存古朴的民风,建筑也颇具特色,现存有礼堂、环玉阁、吴氏大宗祠和坊牌等有名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