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爷爷有关的故事


篇一:《最真实的历史和爷爷奶奶的故事》

最真实的历史和爷爷奶奶的故事

一有时间就喜欢听爷爷奶妈讲他们经历的人生故事,虽然时至今日他们的故事我早已烂熟于心,可是看着爷爷讲那万分坚辛的故事脸上洋溢出的笑容,我很乐意听。爷爷出生在1993年比奶奶小四岁。他们的人生经历正是中国现代史最重要最耻辱的历史时代,他们生活的时代社会背景也是这历史的证明。

爷爷奶奶有记忆以来,国家首先是遭受民族侵略之苦。侵华日军当年入侵中华大地,进军道县时,在楼田道岩,制造的惨绝人寰的楼田惨案。日本军人你犯下的滔天大罪这是血,铁的永远无法抹掉的事实。当时村民们只能躲进深山岩洞才能幸免,要不就没有我了,痛恨日军,感谢爷爷奶奶。

他们还经历过国共内战,红军长征,红军经过湖南时曾在西洲公园留下红军墙,潇水之上的水南浮桥是红军踏过的都是历史的见证。我读史,他读实,

16岁爷爷和奶奶结婚,他们那个年代是父母之命,媒说之言,指腹为婚,爷爷奶奶俩人从小就订亲了,爷爷回忆说奶奶在两岁时就失去了爸爸,是她妈妈将她带大的。嫁给爷爷的时候下是新中国成立,在国家社会动荡,战乱的年代,国家穷得一根火柴都十分珍贵,百姓更是苦不堪言,让人心酸。

他们经历人民公社化运动,吃大锅饭,吃饭还得凭粮票的计划经济时期,当初的大学毕业都是由国家分配工作。在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低那些所谓的大跃进,母猪赛大象的假象中。在那个大开荒地的时代背景下,毛泽东一句人多力量大,人多了这样的情况怎么能养活。爷爷不说还真是不知道,我原来还有五个小小年纪就已经去世的亲人,以为我大伯是我爸爸他们众兄妹中最大的。本来爷爷奶奶他们那时年纪就年轻除了外出奔波劳碌,还得经历亲人间的生离死别。这叫年轻人如何能承受得住?听到我这哽咽得只能用点头来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那样的年代五个小孩很小很小就那样饿死了,没有奶粉,没有足够的营养,哪有今天的大鱼大肉,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挑食。大学食堂有时候没吃完那不是因为挑食,是因为别的原因,心情等影响味口才食不甘味没法下咽。

不仅如此,在社会发展好了,其中有一个小孩却因为常年没得可以好好吸收的营养物质最终他吃不下了…….。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土地改革时期,他们仍然受苦不浅。老是提心吊胆,心悬在梁上,记得以前的斗地主(可不是棋牌游戏)。每次到了开批斗大会的时候都会是件恐怖的事,曾被批斗死的人不计其数,据爷爷说当初我家是富农身份土地成分较高,也有挨批斗的危险,所以每到那个时候都非常担心。村上听说就斗死过几个地主。幸运的事,全家平安,我捏了把汗。

慢慢的国家富裕了,百姓全民温饱没问题了,他们一样的从来没有懈怠过,依然勤奋努力将四个孩子养育成人,送他们上学,那年代农村的孩子不一定能上得起学。

他们不管社会如何动荡,国家如何贫困,家庭如何坚苦,他们从来没有被生活打倒,他们相依相守,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勤奋持家,才有了爸爸,他们那代人安稳的生活上学,最终我才有机会来到这个世上,幸福的出生,才有我和妹妹那美好,幸福,快乐的童年,真为他们二辈人感到骄傲。

我的童年很大一部分时间是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所以我觉得特别的幸福,最幸运的是我看到了爸爸的爷爷,我记忆中他很疼我。有时候觉得爷爷是懂我的人,奶奶是最疼我的人,有记忆以来不知道有多次是从奶奶怀里醒来的,一直是她抱着我入睡。从小不听妈的话她就拿着木条教训我,都是奶奶来解围,记得有一次妈妈把我打哭了就一直赖在地上一直哭,出除了奶奶不去,无论谁去哄我都是没用的,就在那一直哭直到眼泪哭干,依然不起来,我妈也拿我没办法最后奶奶去了才把我哄回去。

我经常喜欢跟爷爷聊天讨论一些问题,经常意见不一致我们两个人就在争论不休,并且争得很激烈,奶奶出面就说你们吵得我伤心,此刻谁都不说话了。我的性格和爷爷有些相

像,毕竟耳濡目染就接近了脾气也比较的倔强,奶奶没说话之前谁也不让谁,反正他说的很多事我都是不赞同的,可是奶奶最近开始不在了,再也不在了,离开了,最疼我的人走了……….

爷爷奶奶可以说勤奋一辈子,到了应该享福的时候奶奶却病了,那一病就近10年,这10年来爷爷日夜陪伴照顾着从来不间断。他们不管生老病死,从来不离为弃,相扶相依直到10几天前奶奶离开,她依然是在爷爷的怀里安然离去,她虽然一生坎坷,可一直以来有爷爷陪伴着她,我认为奶奶还是幸福的,他们真的是相爱一辈子,白头偕老。在最后一刻仍然鼓励着爷爷,她知道自己寿终正寝,一定要他好好的活着,好好享福,好好活着,………

看着爷爷最近几天老是不对劲,状况比先前差得太多,走路都有些不稳,有时也不开心今天我就跟爷爷聊天,聊着聊着,突然他呜咽得像个孩子,顿时让我不知所措。幸好我对爷爷还算了解,要不真不知道怎么办。记得爷爷说以前如何遇到生离死别,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穷困,都没有低过头流过泪。此时,是不是在思念奶奶了。后来跟说想起奶奶离开前说的话他就情绪失控。

一辈子经历生老病死,相互守候,白头到老,真让我为他们自豪,这些天我内心仍然有一件很担心的事,您一定要度过难关,10几天前答应的负责一切安好,不管大伯,大哥他们如何,我们会在您身边….

2012年7月30日

篇二:《爷爷的故事》

访特困户老大爷

观音阁村是武胜县飞龙镇的一个偏僻山村,观音阁村9社又是观音阁村贫穷的一个社.地理条件很差,那里交通不便,即便有一条小小的公路,但人车绝不能同行,车走人就的靠边站,人行车就的靠边站。种地就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你能想象还有一个六口之家居住在那里吗?爷爷有一个年迈体弱多病的老伴儿。唯一的一个儿子,却是智障,除了在田地里来回的往返的干些体力活,他为这个家什么也承担不了。虽说有一儿媳妇,但疯癫,全年靠镇定药维持着,否则,她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会伤害。说到爷爷的孙子未来似乎有一丝曙光,只是孙子还太小太小,大孙女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小孙子今年才上幼儿园,爷爷家就是由这样老的老,小的小,疯的疯,傻的傻的六个人组成的,走进爷爷的正堂屋,只见堂屋正墙上一个大洞,怎敢想象下雨的日子他们是怎么度过的,是不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呢?再看屋顶,只见熙熙攘攘的几片瓦遮挡着。屋的脊梁早已歪歪斜斜。爷爷为了热情招呼我们,叫孙女找来了板凳却没地方放置,你一定不敢想象这样的一个家庭该怎样生存下去。这么炎热的天,爷爷能承受这烈日的烘烤吗?让我们心寒的是,当我们看到爷爷时,他的汗水早已湿透了背心。

当我们走到爷爷家,大概十一点左右,爷爷却还在挑粪水到田里灌溉庄稼,这么炎热的天,爷爷没有在家乘凉,却坚持在田里干活,如果不是我们的拜访,爷爷是舍不得回家休息的,直到他的老伴儿把饭做好喊他回家。我们见到他时,爷爷笑容满面,看上去他大概60几岁,但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当我们和爷爷交流时,爷爷告诉我们他今年已经77岁了。爷爷虽然被生活条件所逼迫,但爷爷有一颗乐观、坚强的心,可能是爷爷衰而不显老的原因吧。

俺活一天就不能让咱孙子挨饿

爷爷这样告诉我们,俺活一天就不能让咱孙子挨饿。他可怜的俩孙子,他不动手,他不劳动,他们就得挨饿啰,看着俩机灵的孙子,爷爷闪烁着泪光说着。爷爷说,他要拼命把俩孙子照顾好,只有他活着一天,他就要劳动一天。爷爷还想尽办法让两个孙子读书,上幼儿园的小孙子虽都拿双百分,但因为贫穷,老师却不愿收他。当我们抱着那小孩问他的理想的时候,他这样告诉我们:长大后,挣很多很多钱,然后住在县城。一个5岁的孩子就这样有志向,我想他们的前面一定充满了曙光。对于爷爷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早晨醒来只有发现自己能动,我就得干一天活

爷爷说:只要早上醒来发现自己还能动,他就要拼命干一天活,不然,他的这个家怎么办。爷爷,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如果他动不得了,家人怎样办,孙子怎么办,这沉

重的家庭胆子又扔给谁?爷爷说,只要他活着一天,他对这个家就要有担待,除非他没有了。

坐在爷爷身旁,爷爷亲切的向我们讲述着他们的生活。我们以为爷爷会向我们倾诉他的苦衷与折磨或者生活的种种困苦。谁知道爷爷会这么说:现在啊,生活就是好!党的政策就是好!政府与给予我们很多的好政策,我们原来的生活,你们年青一代谁吃过那种苦啊,饭都没有吃,我们吃的都是草草根根,就是地主也难以解决温饱。现在日子可好了,只要我身体好,只要我们勤快一点,自己动手就能丰衣足食。有的是吃、穿了。虽然我们家没别人有钱,但也知足了,还是党好呀!现在政策好呀! 当时我们惊呆了,爷爷并没有怨言和埋怨。爷爷永远对党持有一颗忠诚和诚挚的心。在爷爷心里,永远是党好、政策好!爷爷没有不满足现在的生活。

有了爷爷给我们的榜样,我们是否想过、反省过自己?当我们遇到困难又是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的呢?

的确,人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的和折磨,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唯有以乐观的精神和积极、坚强的心态去面对。贫穷,算不了什么,只要我们有一颗乐观、坚强的心去应对,我们就要像爷爷那样再大的困难也击不垮我们,面对困难、挫折。我们拿出那份炙热的心,坚强的去面对。

那记得那样一句话吗?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在这里,让我们永远为爷爷致敬,学习爷爷的那种乐观坚强的精神,让我们把爷爷这种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扎根心中。

篇三:《爷爷和他的故事》

爷爷和他的故事

——记改革开放三十年

贵州省德江县煎茶中学初一(6)班

潘 晴 芳

晚饭后,月亮升起来了,院子边的树木在庭院中拉下长长的影子,暖和的空气把我们的心绪发酵,和着满池的蛙声无眠。

掇来几条凳子,家人便在庭院中围坐,月亮缓缓的爬升着,犹如爷爷蹒跚的脚步。

轻风从树叶中透过,簌簌的、舒舒的,爷爷的陈年记忆随之被拨动。我和家人已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这样的唠叨。

“崽崽些要好好念书啊!”我清楚地记得,1969年我就离开了德江中学,读截初二。当时我们家你们大公当兵去了,三个姑婆又小,老祖因病又不能劳动。家庭的贫寒,沉重的负担迫使我与学校失之交臂。就这样我一辈子扎根在这儿了。

当初我们这儿四周光秃秃的、没有灌木林,家家户户煮饭都是烧

毛草。大队有个很小的水电站,电灯泡只有一根红丝丝,基本不能用来照明。晚上只能点煤油灯或者松枝油。天一黑,大家就坐在门槛上听隔壁老祖摆龙门阵打发时光。

我参加生产队劳动时才16岁,每天一大早就要出工,做两三个钟头再吃午饭,饭后再做一整天活路,只能与女劳力一样记工分15分,相当于做一天得一毛五分钱的报酬。爷爷的话刚落,我就反对。因为爷爷呵护我,我是爷爷的“铁哥们”。和爷爷发生争论,全家老小只有我才有资格。我说:“现在怎么和以前相比呢?”

是啊!如今改革开放三十年了,我们寨上修起了水泥路。你家大叔二爹买上了方圆车。在当前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我们村进行了“农改”。虽然我们家才修建了一幛三楼一底200平方米的楼房,钱不宽裕,但煮饭炒菜也用上了电饭煲和电炒锅。当然“记工分”、“烧毛草”你们怎么知道又怎么相信呢?

月上中天,皎洁的银辉倾泻而下,父母的脸上写满了倦意,我家两个幼小的弟弟也是哈欠连连。爷爷的唠叨终于告一段落。这时,从遵义回家省亲的三叔说了句,回屋睡吧!这样,我们又在爷爷的故事中过了一个团圆夜。

指导老师:姚祖前

通讯地址:贵州省德江县煎茶中学

邮政编码:560

联系电话:13765605176

篇四:《邓小平爷爷的故事》

邓小平爷爷的故事

少年邓小平的故事

1909年小平5岁时,父亲将他送进了离家约一公里的翰林院子私塾,接受启蒙教育。翰林院子是邓小平先祖邓时敏的旧宅,一座很大很气派的四合院,因邓时敏是前清翰林,所以人们尊称为翰林院子。邓时敏有子无孙,香火延续中断,族中公议将翰林院子辟为义塾,用以招收邓族子弟教经读史,期望着为邓家培养出几个出类拨萃的人物以光宗耀祖。 私塾老师是一位秀才老先生。邓小平入私塾时,名字为邓先圣。老先生一听这名字就拉长了脸,认为大不恭:孔老夫子尚且为“圣人”,小小孩童,怎么能“先圣”呢?于是给邓小平改名为“邓希贤”,希望他成为一个贤德之人。 那时的私塾,进行的是老式教育,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四书》、《五经》一类;修习的功课主要有三项,即读书、习字和作文。

邓小平在翰林院子读了一年多私塾。宣统二年(1910年)协兴场开办了一所新式小学堂――北山小学堂。学堂设在协兴老街一个叫刘吉生的大地主庄园的侧院里。邓绍昌又将小平送到北山小学堂接受新式教育,整个学校100多人,分甲、乙、丙、丁4个班,邓小平分在丁班。这时开设的新课有国文、算术、修身、体操等。国文老师邓俊德是一个不满封建礼教、思想激进、曾参与过一些维新变革活动的新派人物,

他经常抛开书本进行一些“野路子”的教育,像黄巢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拳运动等史事,这种启蒙教育对幼年邓小平思想影响非常大。

在北山小学堂期间,邓小平还有过一次“偷钱”的经历。1915年,邓希贤(邓小平小时候的名字)考上了广安县高小。这在当时来讲是很不容易的,广安县只有这么一所高小,每年只招一两个班,能考上的都是优秀的学生。广安离家10多千米路,邓希贤只得住校,每周回一次家。

一天,在邓家老院子里,邓文明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他满脸怒气,大声问道:“你们谁做的好事,快点承认!”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邓文明在查账时,发现丢了5块银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5块银元可买5担谷子。院子里空气有点紧张。这时,只见邓希贤站了起来说:“是我拿的!”说着他拿起一根竹片递到父亲手里,转过身去,意思是情愿挨打。邓文明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偷了银元,气得脸都变了色,挥起竹片打了下去,一下、两下、三下„„母亲想要拉住,一看邓文明那张铁青的脸,没敢说话。

邓文明打了几下,看到儿子忍着不哭,泪水在眼睛里转来转去,他想到平时这孩子很节俭,给他零花钱都舍不得花,怎么偷偷拿这么多钱呢?于是他放下竹片,大声喝问:“你说,这钱你干什么用了?”小希贤忍着疼痛,倔强地站在那一声不吭,母亲着急了,拉着儿子的手说:“好孩子,你快

说,让我们都急死了呀!”邓希贤看着母亲眼里的泪珠滚落下来,才说出其中的原委。

原来,有一天在放学的路上,他看到有个同学在哭,哭得好伤心。他便走上前问道:“你怎么了?”那个同学说:“我妹妹病了,发高烧,躺在床上快要死了!”“那快去请医生呀!”听了这话,那个同学哭得更伤心了。邓希贤打量了一下这个同学,他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心里明白了,没有钱怎么请医生呀!回到家里,邓希贤一个晚上没睡好觉。第二天早上他悄悄拿了父亲的五块银元来到学校塞给那个同学说:“快去请医生给你妹妹看病!”父亲听了儿子的叙述一下子明白了,呆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他一把抱住儿子说:“你为什么不早说啊!”小希贤回答说:“我偷了钱是该挨打,有什么好说的!”

(这一笔钱在当时可以买500斤稻谷,是邓小平从父亲那里偷来的。其实这时邓小平家也不是特别宽裕,家里全靠母亲织布养蚕撑着。不久,邓绍昌便发现丢了钱,气愤地把全家召集起来查问,当得知是小平所为时,邓绍昌操起一根竹片怒打。后来母亲知晓儿子拿钱的原因后,心疼地把儿子搂在怀里。 )

短腿裤和长命毛巾

30年代初,邓小平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当地人民的生活还很艰苦,一些生活用品奇缺。邓小平一再倡导干部们要

艰苦朴素,并处处以身作则。

一次开完县委会议后,邓小平回到宿舍翻看文件。正在扫地的工作人员小吴抬头忽然发现邓小平的裤子都几乎缩到小腿肚子上了。“邓书记,您都可以不用挽裤腿??河了!”小吴笑着说。“这可是我最时髦的裤子!虽短些,可还是挺好的嘛!”邓小平认真的样子逗得小吴咯咯直乐。事实上,作为县委书记的邓小平并非真的连新裤子也穿不起。只是在当时艰苦的情况下,邓小平不想自己搞特殊化。那条灰白色的裤子是他唯一一条没有补丁的裤子,只有在参加重要活动时才舍得穿。但是时间久了,裤脚磨破了,他就让妻子把破的地方卷进去缝好。时间久了,裤子自然变得越来越短。

小吴扫完地,又走过来问道:“邓书记,我发现您那条花格毛巾都用了整整两年了,还没有破,而我的那条毛巾用了不到半年,现在已经不能用了,您一定有什么使用毛巾的窍门吧。”“有!你以后看我怎么洗脸就知道了!”邓小平笑着回答。以后几天,小吴惊奇地发现邓小平在洗脸时不是拧毛巾,而是用手挤毛巾。“毛巾是线织成的,拧来拧去很容易拧断。用手挤,水顺着线纹流下去,不是比拧更好吗?”小吴这才明白,邓小平这么做原来是为了节约,她感到一阵惭愧。于是,她不仅自己使用了这个窍门,还把窍门告诉给了其他人。

精神:热爱人民

红薯的故事

1931年的一个夏日,一位头戴草帽、脚穿草鞋的年轻人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大步朝前走着。他就是刚刚被任命为中共瑞金县委书记的邓小平。“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真正使瑞金成为牢不可破的铁壁铜墙。”邓小平说。

当时的瑞金已经完成了土改工作,可是分到土地的农民究竟生活得怎么样呢?邓小平决定亲自去看一看。一天中午,邓小平来到了村子里。当他走进农民黄木生家时,看到他们一家人正在吃着野菜红薯拌饭。

“老黄,秋粮刚刚收下来,你们怎么吃野菜红薯呢?”邓小平疑惑地问。黄木生好不容易才开了口。邓小平这才知道,黄木生家里虽然分得了三亩地,但都是山田,土质差,又缺水,根本不能种水稻,只能种红薯。然而,即使种红薯,也收不了多少。 邓小平一听就明白了,这里面肯定有人在捣鬼。于是,第二天,邓小平就挨家挨户地调查,惩办了暗中捣乱的地主土豪。随后,他又发动大家重新丈量土地,并按照好坏均分、远近搭配的原则合理分地。这样一来,贫苦农民都乐了。

有一段时间,前线用粮紧张,为了让前方的战士们吃饱,邓小平规定干部们每人节省8到15斤粮食,支援前线。邓小平带头执行规定,经常煮稀饭充饥,等到收红薯时,便常用红薯来填肚子。“心里装着老百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一原则伴随

篇五:《爷爷的故事》

爷爷的故事

也许是父母工作忙得关系,童年时代的我更多在爷爷家度过,也由此造成了我对爷爷一种莫名的情感。不同于亲人那般无话不谈,相反的,还有种淡淡的、疏远的感觉,就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一声问候,一个点头,除此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其它的话题。

我的爷爷是一名退休的医生,今年七十有余。满头的银灰色发丝看不见半根黑发,总爱穿这一身白色衬衣,远远望去,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味道。让人不得不以为,也许是因为穿惯了手术时的白大褂,一下子还真有些习惯不来。不过,话虽如此,光那一股子干净、利落劲儿,不难看出爷爷当年那俊朗的外表。

我不知道其他人的看法如何。在我眼里,爷爷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两口子靠着两千有余的退休金安享晚年,倒也乐得自在。不过,也很少看见他笑——除非是在全家团圆的日子里。大概是人老了,心也跟着寂寞了吧„„{与爷爷有关的故事}.

在我幼时的记忆里,爷爷的眼睛一直都是是宛若星辰的深蓝色。我不知道爷爷的眼睛为什么是蓝色的,也曾无数次寻找过这个答案,却最终一无所获。 记得小时候的年夜饭上,万家灯火彻夜明亮。全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在桌饭旁谈笑风生。我偷偷瞄了一眼斜对面的爷爷,果不其然,爷爷的脸上难得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你说。”

“不要!我比你小,你先说!”

比我大了两岁的表哥推了推我的肩膀,却被我钻进了桌底。他不甘心,气急败坏地跟着钻进了“脚满为患”的现代化“狗窝”。于是,没有人知道这两个小鬼头的窃窃私语„„

终于,某些人在禁不起我的软磨硬泡,闷闷不乐地爬了出来。

“爷爷„„”

他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支吾了好一会儿,半天说不出下文。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继而,才听到了自己称心如意的问题。

“那个„„爷爷,为什么你的眼睛是蓝色的?”

周围人愣了好一阵儿,没有想到少年问出来的竟是这么个问题。说起来,当年的自己是不是也曾经对这个问题思索了大半辈子?如果不是偶然被这群孩子提起,是不是自己也该块忘记了?

“因为我是外国人啊~”

爷爷挑眉,深蓝色的眸子里有着隐隐的笑意。破天荒地,给了众人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可想而知,当时的我嘴巴里简直可以吞下一个鸡蛋,实在想不通爷爷竟然也会有如此风趣的一面„„

至于后来的,我差不多已经全忘记了„„不过,这对我来说,早就已经不重要了。有些东西,就让他永远成为谜了的好,就像我的爷爷„„

爷爷的家坐落在龙溪湖畔,每逢春天,遍地的蒲公英就会盛开,不断飘摇在这暖风中。这个时候,我就会迫不及待地奔向楼梯,甚至有时忘了会和爷爷打招呼„„

鹅黄色的身影在花海中不断穿梭,纯白色的小伞缤随着阵阵暖风起起落落,仿佛触手可及。伸手想去捉住这一个个调皮的精灵,却在不经意间从你的指尖穿梭而过。我不禁开始急躁地在空中乱舞,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只张牙舞爪的小狮子。

也许是累了,困了,我倒在花田中,耳边传来了奶奶焦急的呼喊,于是,静默聆听。若有若无的呼喊声隐约传来„„我不禁气馁,果然,没有爷爷的声音啊„„

醒来时,已是落日时分,这才觉得天色已晚,顾不得身上有多狼狈,急急忙忙地往家跑去„„

“老头子,这么晚了还不回来,要不咱们报警吧”

“玩够了自然会回来的”

依旧是漫不经心的语调。我听得出这是爷爷的声音。不禁两眼一红,泪水委屈的在眼里直打转,却始终不肯掉落。

我最讨厌爷爷了!

倔强的身影冲进房门。耳边传来奶奶絮叨的话语“小祖宗唉~你总算回来了„„”

“不用你管!”{与爷爷有关的故事}.

语罢,气急冲进里屋,将门反锁,不顾家人的劝告,身影迅速埋头钻进被子,低声啜泣起来。断断续续的敲门声似乎从没有间断过,我却始终不肯开门。门外没有了声音,我疑心钻出被子,门却“哗”的一声打开,随即是锁掉落在地上的声音„„

我想我曾经说过,爷爷的眼睛是宛若星辰的深蓝色,带着一丝淡漠,眼底却是显而易见的温润。但是,却从未有过今天一般的凌厉,甚至可以感受到爷爷少许的怒气。我不敢正眼瞧爷爷的眼神。然而,出乎意料的,屁股上没有想象中的疼痛„„

“起来吃晚饭了”

冷淡的犹如初冬的雪,不带一丝温度,却不见了眼底的那份怒气。眼泪开始不争气地掉落了下来,浸湿了床单,印出两朵泪花。

爷爷,果然,最最讨厌了!

尾声

开始喜欢一些词,匆匆,错过,来不及。白桦林里落叶萧萧,再回眸,记忆已成过往。

落日的夕阳穿透窗棂,当我轻盈的脚步再一次迈上这狭隘的楼梯,一切的一切,就犹如初始般安静无声。

“哒„哒哒”

此起彼伏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寂静。打开门,是一张迅速苍老的脸。深蓝色的眸子里淡漠依旧。

“爷爷”

我轻声地呼唤,老人点了点头,白色的衬衣下,隐约看到老人的背部微隆,满步蹒跚着转身离开。

泪水肆意了我的面庞。一句问候,一个点头,似乎早已成了家常便饭。 然而,幸福,依旧„„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镇菱湖一中初二:徐若凡

篇六:《老爷爷讲的故事》

教育科学出版社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

第四单元 我生活的地方

请到我的家乡来{与爷爷有关的故事}.

《老爷爷讲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熟悉家乡的风景名胜,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2、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学会访问、调查的学习方法;

4、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重点:

熟悉家乡的风景名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用自己的方式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家乡的图片或歌曲等资料,了解家乡的特产。 教师:教学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听故事:家乡的过去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地方叫什么吗?(临沂、沂蒙山区等),你们知道它的从前吗?

2、听老爷爷讲故事:沂蒙六姐妹的故事

蒙山青、沂水长,在算圣刘洪的故乡蒙阴县有个烟庄村,村里有6个支前的女英模,人称“沂蒙六姐妹”。,鲁中军区机关报以《妇女支前拥军样样好》为题,报道了她们的事迹,从此,沂蒙六姐妹的名字传遍了沂蒙山区。她们是: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芳莲。(公芳莲、杨桂英现已病逝)那时,她们还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姑娘。

1947年5月初,孟良崮战役即将开始,我军为了创造围歼敌人整编七十四师的战机,在烟庄一带频繁运动。一批批操着各种口音的部队在烟庄村里来来往往。一天,有一大队人马来到烟庄村口,只见迎面有六个姑娘走了过来,部队的管理员和司务长给她们敬了个礼,说:“请问你们村长在哪里?”六张笑脸格格地笑出了声,齐刷刷、爽朗朗地答道:“我们都是村长!”

管理员和司务长带着几分惊疑地看着她们,张玉梅代表姐妹们大大方方地说道:“同志们辛苦了,有多少人,快说吧!”人数报出来后,六姐妹就忙着为战士们支锅做饭、添米购菜、安排歇脚住宿,一切都办理得非常顺当,就这样,六姐妹的名字便在解放军干部战士中间传开了。

就在她们上任的当天,区上的通信员就送来了筹集战马草料5000斤的紧急通知,并要火速送往指定地点。村里空荡荡的,要筹集草料

只有到大山沟里一家一户地凑,六姐妹二话没说就上路了。伊廷珍扛着秤,已有身孕的杨桂英拿着帐本,和其他姐妹翻过了一山又一山、一户又一户,她们虽然年轻力壮,但也都缠过小脚,这其中的劳苦自不必说。后来在她们的动员下,一担担谷草、一袋袋豆料都送到了指定地点。正在她们完成任务,拖着疲惫的双腿走进村里的时候,后面山坡上又传来了村指导员公方庆的呼喊声,说带来了区公所的紧急通知:命你村民前来区公所运回粮食五仟斤,两天加工成煎饼,送往前线。火速!

在“沂蒙六姐妹”的带领下创造了支前神话,她们顾全大局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与爷爷有关的故事}.

3、你感受到了什么?{与爷爷有关的故事}.

讲述家乡的现在

活动一:风景篇

师:如今我们临沂发展的非常快,创建了很多旅游景点,引来了很多外地游客,小朋友当小导游给他们介绍介绍临沂的风景名胜、土特产吧,你们能完成这个任务吗?(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

1、上课之前你是怎样开展调查活动的呢?

(询问爸爸妈妈 上网查资料 看书 看报纸 看电视等)

2、临沂有哪些风景名胜呢?(如:王羲之故居、孟良崮革命纪念地、沂水地下大峡谷等。)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老师给予及时地引导),选出小组中介绍最好的同学当小导游,介绍景点,全班共享。

3、生介绍临沂美景,教师也提前搜集资料,制作了有关风景名胜的课件,我们一起来看看临沂的美景吧。

(配合学生的介绍课件展示临沂的风景名胜图片。)

4、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带着自豪的语气,介绍了临沂的美景,让游客们充分感受到了临沂的美。

活动二:临沂特产篇

师:玩了这一圈儿,有点累了,我们休息一下,请游客们看看我们临沂的特产。

1、同学上台展示自己家乡物产的照片、图片或实物等等,介绍你知道的临沂特产,最后讲一讲你是用什么方法收集到这些材料的。

当一位同学发言完以后,其他同学可以给补充。

临沂特产如:糁、八宝豆鼓、民间伏酱、六姐妹煎饼、莒南锅饼、沂水丰糕、莒南驴肉、蒙阴光棍鸡、苍山大蒜、蒙山全蝎等。

2、故事:临沂特色小吃“糁”的由来

晋时,一对穷困潦倒的外地夫妇逃荒来到临沂,当时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看到他们非常可怜,就经常接济他们,夫妇二人非常感动,无以为报。有一次,王羲之病了,二人觉得报恩的机会来了,就把家中留着下蛋的惟一一只母鸡杀了做汤,并在汤里加了一些普通的驱寒中草药。本想把鸡煮得烂一些,可看火的丈夫睡着了,不想汤就煮了一整夜。第二天,看着煮得黑糊糊的鸡汤,妻子很生气,可家里又没有

其它东西,只好把煮“糊”的鸡汤送给了王羲之。再说王羲之本来卧病在床,吃了中药病也略有起色,但口干舌苦,没有食欲,看着送来的鸡汤,又不好意思拂了人家的一番好意,就盛上一碗尝了尝,没想到这一喝,登时神情气爽,病好了大半,一时兴起,随手提笔写下“米参”二字,到了后来,后人就把它称做“糁”。

3、临沂特色推荐:看完美景,游客们到临沂来还想带一点儿最具临沂地方特色的东西,你们想准备点儿什么土特产送给游客们呢?说说你的理由。

赞美家乡

写写画画,心中的赞美

导语:同学们,你们瞧!我们的家乡不仅山美、水美、人美而且还有许多的故事呢,看到这些,你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你们想用什么形式来赞美我们的家乡呢?

1、小组同学讨论。(文字、表格、剪贴报、手抄报、诗歌表演、歌曲表演、赞美的话、简笔画„„)

2、请同学代表表演。

播放《沂蒙山小调》,生随唱感悟。

总结:

今天我们听了许多故事,了解了家乡,认识了家乡。希望你们将来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同学们,最后让我们以小主人的身份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发出邀请——“请到我的家乡临沂来!临沂人民欢迎你!”(全班

篇七:《爷爷的故事作文1600字》{与爷爷有关的故事}.

[爷爷的故事作文1600字]爷爷的故事

定边三中2015届11班 杜美欣

爷爷是一位慈祥的老人,总是笑眯眯的,我从来不知道,流逝的岁月不仅仅将爷爷的头发染得花白,还给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这一刻,回忆的沙漏倒转,爷爷回味起当年的故事,爷爷的故事作文1600字。

我只知道林肯是鞋匠的儿子,却不知道爷爷亦然。当爷爷还很小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房子是租的,因为没钱,一家四口人挤在六平米的小房子里。因为没钱,没吃没穿,到了冬天更是饥寒交迫,没有多少粮食,爷爷有时只能挖野菜吃;因为没钱,到了冬风似虎狂的时候,一家人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问题冷。爷爷就要去背炭,早上出发时天上还有点点星辰做伴,路上如果饿了,爷爷还真有好办法,就是把绳子系在腰上,勒勒紧,勒紧腰带能抵饿,这在现在的我们的确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可爷爷说,效果好。可想而知,这办法在艰难的跋涉中给了爷爷多少勇气和力量,卖炭的地方在远远的山上,那山又高又陡,山路那么险,走在上面,心里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恐惧和不安。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脚下的积雪像邪恶的魔鬼,随时可能把一个人生吞活剥。寒风像刀子一样,无情地穿透着爷爷带着补丁的破衣,爷爷抖了抖肩说,生疼,我仿佛就看见了那个置身于寒风中瑟瑟发抖却又坚强前行的少年。我悲悯地问爷爷:不想放弃吗?爷爷说,怎么能放弃,一家子人还盼望着那温暖呢,生生的米要等它烧成热饭,再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