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的词


【篇一】温庭筠的词空蒙的雨景——温庭筠《咸阳值雨》赏析(网友来稿)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陶晓跃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温庭筠的词名远远大于诗名,他的词素以浓艳的色彩,华丽的辞藻著称于世,词中虽不乏一些清丽的诗句,但总体的基调还是离不来“香而软”。

不过,他的一些七言绝句,读来却别有一番滋味,《咸阳值雨》就是其中的一首。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诗人起笔直陈景物,用语也极为质朴。前句描桥上之景,后句状水上之象。桥上,雨丝绵延如帘空悬;水上,云缠雾绕烟雨霏霏。前句的“悬”字,生动地传达出“雨”的密注和非同一般的气势;后句的“隔”字,则将水中“钓船”的实景推向迷蒙的烟雨之外,于是一种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便荡漾在雨中,也便荡漾在诗人的诗行里。诗人于雨中徜徉,腹满的却是一种闲适,而正是这样的一种闲适,笔墨染出的才是如此的一幅迷离空蒙的山水图景。这样的图景很容易让人遐想到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诗句陡然一转,出人意外地从眼前的咸阳雨景,转到洞庭的春色,由实景转入虚际。诗人裁取佛晓时分落墨,以为洞庭春水之色,被湿漉漉的晓云驮载着,慢悠悠地飘进了岳阳古城的上空。这是怎样的一幅壮阔飞动、清奇灵通的景象。洞庭湖之景,历来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它那博大,那雄浑,滋养着一代代的诗人。而温庭筠的这首诗,竟这样信手拈来,将那洞庭泽国气蒸波撼的气象,于不经意中,融入他眼前的咸阳雨帘里。于是,一北一南,一明一暗,地域不同,气象迥异的两幅画面极自然地揉为一体。

诗人着意描写臆想中的洞庭的云容水色,其用意十分鲜明,就是为了烘托咸阳的雨景,使它的形象更为丰沛。借助诗人描写的实景,我们看到诗人眼中的咸阳桥畔的烟雨;而借助诗人联想的虚景,我们又领略到诗人记忆中的洞庭湖的春色。

空蒙悬雨与春水晓云,今与昔,此与彼,实与虚,诗意开阖动荡,变化多姿。诗人活跃的联想表现出的奇情幻景,常常需要比较大的篇幅才能容纳,而温庭筠则用短短的七言绝句,就将其缝合一体,这实在是鲜见的。仅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咸阳值雨》也值得一读。

【篇二】温庭筠的词《唐诗宋词选读》 教学概要指南(鲁人版九年级必修一)

概况

  为顺应新课程改革,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应运而生,编者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在流光溢彩的美的殿堂里,感受唐诗的风韵,体会宋词的雅致,从而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作为中学选修课,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唐诗宋词选读》是普通高中的学科科目,是新课标的选修科目。课本内容为唐代诗、唐五代词、宋代词三个板块。本教材有“风神初震”的初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等等共12个专题,选取65首诗词,涉及45个作者。

目录

  1、“风神初震”的初唐诗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从军行 杨 炯   滕王阁 王 勃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 张九龄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山居秋暝 王 维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燕歌行 高 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 参

  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 白   ※送友人 李 白   将进酒 李 白

  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兵车行 杜 甫   旅夜书怀 杜 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 甫   ※客至 杜 甫  

 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白居易   天上谣 李 贺

  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安定城楼 李商隐   九日齐山登高 杜 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 牧   长安晚秋 赵 嘏   商山早行 温庭筠

  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 庄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 璟   ※清平乐(别来春半) 李 煜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 煜

  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 殊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   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 先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 永

  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 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 轼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 轼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苏 轼

  10、“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几道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   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 观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 铸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 飞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陆 游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 姜 夔

  12、“龙腾虎掷”稼轩词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

教材评价

  模块设计是多样化的,学习材料的不同范围,可以设计成不同的模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等都是设计模块的不同角度。在这样开放的视野下,古代诗歌、现代诗歌、中国诗歌、外国诗歌、唐诗、宋词、元曲、李白、杜甫都可以单独设计模块。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唐诗宋词选读》作为一个模块的教材,它也是由若干小模块建构而成。

  选修模块是立体的,如《唐诗宋词选读》包含着阅读与鉴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而这些之间不是线性排列。模块内部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也非线性排列,很难排出孰先孰后。也就是说,《唐诗宋词选读》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也是非线性的,我们不是说一定要学完唐诗后学宋词,学完苏轼后学辛弃疾。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不必拘于课本安排的顺序和“螓首蛾眉。” ⑧[弄妆]修饰仪容。 ⑨[花面]指头上的花和美人的面。唐代妇女头上戴真牡丹、芍药,或用罗帛作生色花。 ⑩[帖]同“贴”,贴绣。一种古代的制衣工艺,称贴绢或堆绫,即将彩色绫绢照图案剪裁后缝制在衣料上。一说指熨衣。 (11)[罗襦(rú)]丝绸短袄。襦,短袄。

  菩萨蛮①   韦 庄

  人人尽说江南②好,游人只合②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④人似月,皓腕凝霜雪⑤。未老莫还乡,还乡须⑥断肠。

  [注释]①选自《全唐五代词》。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五代前蜀诗人、词人。与温庭药齐名,并称“温韦”。有《浣花集》。“垆”原本作“炉”,“霜”原本作“双”,据他本改。 ②[江南]唐代设江南东道、江南西道。这里泛指吴、越、湘、楚等江南地区。韦庄当年避乱,曾浪游南各地。 ③[只合]只应该。 ④[垆边]指酒家。垆,酒店里砌成的四周隆起、中间凹陷以置放酒瓮的土台子。《史记·司马相加列传》记载,司马相加妻卓文君长得很美,曾当垆卖酒:“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 ⑤[皓腕凝霜雪]形容双臂洁白如雪。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样洁白。 ⑥[须]必,定。

  鹊踏枝①   冯延巳

  谁道闲情②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③,敢辞④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⑥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⑥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⑦人归后。

  [注释]①选自《全唐五代词》。冯延巳(903—960),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同平章事,五代南唐词人。有《阳春集》。“日日”原本作“旧日”,“桥”原本作“楼”,据他本改。 ②[闲情]闲愁。 ③[病酒]为酒所病,饮酒过量而感不适。 ④[敢辞]岂敢辞。这里有“听任”的意思。敢,一作“不”。 ⑤[青芜] 青碧的丛草。 ⑥[何事]为何。 ⑦[新月]阴历每月头三四天的月亮,通称为新月。

  品读与探讨

  1、诵读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把词句的韵脚圈出来,想一想,词作是如何构成听觉之美的?再把全词的物象找出来,想一想,作品又是如何营造视觉之美的?你从作品美妙的声音和美好的形象中体会到了抒情女主人什么样的情怀?  

 2、一般说来,漂泊他乡的游子总因不得还乡而愁绪满怀,但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却偏偏反过来说:“还乡须断肠。”这是为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诵读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仔细体会“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的优美意境。想一想,词人是如何高明地写出了闲愁的连续性的呢?

  浣溪沙①   李璟   菡萏②香销翠叶残,西风③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④共憔悴,不堪看⑤。

  细雨梦回鸡塞远⑥,小楼吹彻玉笙寒⑦。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注释]①选自《全唐五代词》。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中主。其词今仅存四首,蕴藉含蓄,深沉动人。后人把他及其子煜(后主)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②[菡萏(hàndàn)]荷花的别名。 ③[西风]秋风。 ④[韶光]春光,也指美好时光。 ⑤[看]按格律应念平声kān。 ⑥[细雨梦回鸡塞远]梦里见到的是在挂念着的边塞,而闺中醒来时却只听到潺潺细雨,愈觉两地相距之遥远。梦回,梦醒。鸡塞,即鸡鹿塞,在今陕西横山县西。此处代指边塞,暗示戍边或远行的爱人。 ⑦[小楼吹彻玉笙寒]指风雨楼高,吹笙既久,寒凝成水,每不应律。也指小楼中整夜回荡中凄清的笙音。吹彻,吹罢最后一曲。彻,大曲的最后一遍。玉笙,笙的美称。

  乌夜啼①   李 煜

  林花谢了春红②,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③,相留醉④,几时重⑤?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释]①选自《李璟李煜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徐州(今属江苏)人,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后人把他及其父璟(中主)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相留”,原本作“留人”,据他本改。 ②[林花谢了春红]林间诸花凋落,已经失去了春天的红艳。谢,辞。此处是飘落、凋零的意思。 ③[胭脂泪]形容落花遭雨打湿,兼写女子脸上流过泪水。胭脂,脸上涂的红色脂粉。 ④[相留醉]留恋雨中落红,伤感凄迷如醉。 ⑤[重(chóng)]重逢,再度相见。

  浪淘沙令①   李 煜

  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③。罗衾④不耐⑤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⑥,一饷⑦贪欢⑧。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⑨,别时容易见时难⑩。流水落花(11)春去也,天上人间(12)。

  [注释]①选自《全唐五代词》。 ②[潺潺]形容细雨滴落声。 ③[阑珊]衰残、凋落。 ④[罗衾]丝绸被子。 ⑤[不耐]忍受不了。 ⑥[身是客]指身为俘虏,远离故国。 ⑦[一饷]片刻、一会儿。饷,一作“晌”。 ⑧[贪欢]指梦里相会。 ⑨[无限江山]指远属南唐的大好江山。一说指为无限江山所阻隔。 ⑩[别时容易见时难]语出三国魏曹植《燕歌行》(其二):“别日何易会日难。” (11)[流水落花]落花随流水而去。 (12)[天上人间]这里有迷茫邈远,难以寻觅的意思。   品读与探讨   1、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补待眼光映照。”请找出《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的词中之“眼”,并说说你的理由。

  2、《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是一首深挚感人的伤别之词,词人将个人的人生体验,上升到了人类的生命共感。请反复诵读作品,谈谈“无奈”和“自是”这两组虚词在上下片中的作用。

  3、《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独自莫凭阑”中的“莫”有两解:一读入声,解为“勿”;一读去声,同“暮”,解为“黄昏”。你赞成哪一种读音、哪一种理解呢?请诵读作品,想像词境,揣摩词情,谈谈你的看法。

  积累与应用

  1、背诵《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和《浪涛沙令》(帘外雨潺潺)。有兴趣的同学可背诵全部诗歌。

 

 2、诗歌抒发感情,可以含蓄地象征暗示,也可以直率地抒写胸臆。请比较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和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谈谈不同的抒情方式形成的不同艺术效果。

  3、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请结合对《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鉴赏分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请从本专题中任选一首词作,反复诵读,尝试用浅近的文言文写一两则词话,把你的审美体验、感悟记录下来,并和同学交流。

扩展阅读:

唐诗宋词选读第二专题——格高韵远的北宋词:http:///news/38309.htm【篇三】温庭筠的词词的知识(人教版高二必修)

词的知识

教学目标:了解词的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对词作学习的兴趣性,为进一步学习词作兴趣铺垫。

一、词的产生和发展

1、词的一般定义

词是一种合乐歌唱得新体诗。它的名称很多,因它与音乐的密切关系,所以在唐代也被称为“曲子词”,又因为它和乐府一样可以配乐歌唱,所以又称它为“乐府”,因它的句式参差,故又称之为“长短句”,另外还有“诗余”“琴趣”“歌曲”“乐章”等名称。

2、词的一般特点:词是“由乐以定词,依曲以定体”的,它与近体诗在形式上有五点不同:

其一,词调。也就是大家能看见的词牌。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如《沁园春》等,成为词调。词调依曲为名,而不根据词意另立词题民间曲子词诗客曲子词

字数:小令中调长调(慢词)

风格:婉约豪放

5、词的发展

发展道路:主要依据词语音乐的关系如何,贯穿了两宋300多年的历史,成为影响词风的因素之一。表现有二,一是创制新调,要求歌词与音乐密切配合,二是恢张词体,革新歌词书写的内容。

发展脉络:

唐五代和北宋初年-—令词发展极盛时期李煜宴殊父子欧阳修

北宋中期到南渡——词风大变革时期苏东坡开境/柳永创制长调/周邦彦融合

南宋前期的壮怀高唱——慷慨偾世辛弃疾陆游陈亮

晚宋的哀感低吟——感喟哀时姜夔吴文英等

二、各时期词简述

(一)敦煌曲子词

词最在产生于民间,大量无名氏之作保留了词德原是面貌。其题材广泛,写战争、恢复失地、爱国情操、黄巢起义、男女爱情、商人落魄等。

如《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秤锤浮,(且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观,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其内容颇似乐府《上耶》,表现得是女主人公情爱决不罢休的誓言,表明其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二)早期文人词

到中唐一些诗人在学习民间词的基础上,开始了词的创作,出现了较多的文人词。著名诗人有张志和、张九龄、韦应物、戴叔伦、白居易和刘禹锡等。

张志和的《渔父词》(五首其一)均言其隐居生活。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寄托了自己热爱自然,不慕荣华。希图脱俗出世的思想,写得情景相应,格调清新,很有影响。

白居易是中唐作词较多的诗人。他的《忆江南》一如其诗,用语通俗,白描手法,写出了江南胜景并以清丽的色彩和鲜明的形象渲染了忆江南的情怀,抒发了对江南美好的湖光山色的热爱之情。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其诗骨力豪劲,气韵沉雄,有“诗豪”之称。各体皆工,尤擅民歌体乐府诗,所作《竹枝词》等“独步于元和间”。

《潇湘神》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此词前二句写湘妃无力追回帝舜的亡灵,只能泪洒斑竹,寄托哀思,其专一之情,贞洁之志借泣竹而明。“楚客”语出《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泛指沅湘逐客,包括作者自己。“瑶”乃是对“瑟”的美称。“湘灵鼓瑟”哀伤至极。当明月高照夜深人静之时,楚客独自徘徊潇湘之滨,想听从茫茫水上传来的琴声,乃发古之幽思,那痴情怨思的声音正是作者内心的忧伤与愤懑。历史传说与现实高度结合,主观与客观浑然一体。

早期文人此中还有风格苍劲、富于现实意义的边塞词。如韦应物德《调笑令》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此词曲折地传达出了征人远戍时常含有的孤独、迷茫、痛苦、烦忧和急躁的心情。

相传李白所作的《忆秦娥》《菩萨蛮》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高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参照。汉家陵阙。

(二)晚唐五代词

1、晚唐词

是词的发展时期。此时依声填词的风气已经形成,词作者众多,词集问世,已用词调比过去增多,题材却因政治因素而变得狭窄,多反映男女爱情。艺术水平大为提高,但苍劲雄浑之作日少,清新质朴之作也不多,而柔靡绮丽之风逐渐成为词的主要特色。著名词人有温庭筠,皇甫松、司空图、李晔(唐昭宗,开南唐词风)等人。

温庭筠(812?—870?)字飞卿,太原人。为人放荡不羁为世所鄙,又因恃才傲物,终生困顿。才思敏捷,长于音乐,诗词兼工。乃晚唐第一位大量写词之人。今存词76首。

温词格调境界不高,内容也狭窄,但艺术可圈可点,在词史上地位突出。从他开始,词律开始趋于严整,文采声情、修辞意境等均有新的突破,词由此走向成熟。成为与诗并列的文学样式,对五代词和两宋婉约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课本有其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此词清丽自然,情真意挚,情致悠远,不事雕琢,意境开阔。乃写闺中少妇思念在外经商的丈夫而柔肠寸断的情景。

2、五代词

五代战乱频仍,半个世纪内在中国北方接连换了5个朝代。距离中原较远的一些地区又有10个证券,所以政局混乱。但西蜀与南唐偏安一隅维持着安定的局面。城市繁荣,生活安定,再加上统治者享乐之需和对词的偏好与提倡,故而在西蜀和南唐各自聚集了一大批文人,形成了词史上两个著名的词坛——西蜀和南唐词坛。

西蜀词坛以《花间集》为代表,南唐词坛以李璟父子、冯延巳为代表。

谒金门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李璟(916—961)南唐中主,字伯玉。存词四首,感伤情味较浓。如《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消碎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篇四】温庭筠的词温庭筠词与韦庄词比较

温庭筠词与韦庄词比较

摘要:温庭筠、韦庄同为“花间派”代表词人,其作品在内容及选材上皆具花间词“艳”的特点。但二者的人生际遇和师承的不同决定了他们词的差异,温词华丽浓稠,绵密婉转,韦词清丽淡雅,疏朗劲直。

关键词:温庭筠 韦庄 词 风格差异

晚唐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词编成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这十八家词风大体一致,集成《花间集》后花间派词人因此得名。花间词多为当时“应歌”而作,是供歌姬演唱的,所以在内容上与歌者身份及场合相适应,写歌舞宴游。题材大多以写闺阁生活、女子情思为主,风格艳丽软媚,简练典推,婉约而含蓄。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派两位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世人皆以“温韦”并称。温庭筠的词

一、温韦词相似处

同为花间派词人,温庭筠于传统诗境中开辟新的词境,至此词才独立为一种的新的体裁,被推尊为“花间鼻祖”。韦庄则是花间词的主要代表,他在词中融入民间抒情特点,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词的艺术价值。二者都对对后世词创作的发展壮大有着极大的影响。二者都是花间词人,其词都具花间词“艳”的特点,脂粉气极浓、镂金错采。

在词的题材上,二者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别,不外乎男女情思,离愁别绪或是纵情享乐,流连光景等。温庭筠《菩萨蛮》写“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音信不归来,舍前双燕回”、“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与韦庄《应天长》“碧云天,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别来半岁音信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写男女别离、女子相思之苦。韦庄在《菩萨蛮》其三里写“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天仙子》第二首中“深夜归来长酩酊,扶入流苏犹未醒”着墨繁丽,刻画出一个流连于秦楼楚馆,宴饮享乐的人物形象也与温庭筠宴游享乐题材相合。

二者的词有一些在结构、立意和遣词造句都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如温庭筠《更漏子》其二“帘外晓莺残月”与韦庄《荷叶杯》其二“惆怅晓莺残月”,温庭筠第九首《菩萨蛮》里“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与韦庄《清平乐》第一首里“春愁南陌,故国音书隔。细雨霏霏梨花白”所描绘的环境背景,遣词造句都及其相似。甚至二者有在立意、意境、结构,人物刻画用词都非常相似词,温庭筠《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与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背景都是楼中人思念爱人,然后引出回忆。在写离别情景,然后转入现实的描写。“琵琶金翠羽”与“画罗金翡翠”,“绿窗人似花”与“绿窗残梦迷”这两句在字词上也是极为相似。而这一相似点主要在于韦庄对温庭筠词的借鉴沿袭,是韦庄有意摹仿,学习拓展温庭筠的结果。

他们的作品也多写妇女的衣着服饰、起居陈设,用词充满了装饰性和色彩感。如温庭筠《菩萨蛮》其一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其二中“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如韦庄的《酒泉子·月落星沉》中“月落星沉,楼上美人春睡。绿云倾,金枕腻,画屏深。”《清

平乐》其三中“云解有情花解语,窣地绣罗金缕。妆成不整金钿,含羞待月秋千。”等。写喜欢描写女子的体态容貌,温词《归国谣》二里“粉心黄蕊花靥,眉黛山两点”,韦庄《荷叶杯》其一中“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等。不论写人还是描物,这类词多用金玉字面,写深闺贵族女性,她们枕金佩玉,居于画楼玉堂,体态雍容且多“香腮”“黛眉”等局部的特写,表现出对女子形体美的激赏。在韦庄《江城子》里“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所描绘的画面更是香艳软媚,也正是温庭筠惯用的,以描写柔美女子及富丽衣饰,来使整个环境染上温软绵柔的色调,营造一种金碧辉煌、暖香醉人的氛围。这也正合花间词秾艳婉媚,香软绮靡的词体特征。然温韦二人的词,纵有相似却大为不同。

二、温韦词相异处

周济曾说:“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1,温词秾艳雕琢,韦词清秀自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道:“‘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

2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画屏金鹧鸪”引自温庭

筠《更漏子》(柳丝长), 此句描写的屏上鹧鸪虽然精致华美,却是静态的,缺少神采活力,就好比一首富丽精工,词藻华美的词,空有华丽外表而内在虚无,恰如温庭筠绵密秾艳,含蓄曲折,音律有致而造境深约的词风。而“弦上黄莺语”则引自韦庄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此句描写的黄莺活泼灵动,既有生机又不乏意蕴,就如同韦庄的词清秀淡雅,疏朗生动,浅淡如画而通俗易懂。王国维用温庭筠和韦庄自己的词来形容他们二者的词风差异,可谓相当精准传神。下面我将从温韦二人作词的抒情手法、表现手法及语言风格等方面来具体分析温庭筠词和韦庄词的不同之处。

(一)、温庭筠词“无我”与韦庄词“有我”

诗与词在意境上相似亦相异,王国维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1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C ].唐圭璋.词话丛编[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年版,第1633页.

①诗里所写的内容、意境更为广阔、更为博大,而“词之言长”则指其更耐人寻思、余味悠长。温庭筠的词多作客观冷静的描写,这与“无我之境”颇有暗合之处,当然温词并非就真的没有思想情感的流露,只是没有直接的叙写罢了。

或许因为温词多是应歌之作,为了符合歌者身份和宴游娱乐的需要,词的内

容无非闺情思怨,主人公也并非作者本人,而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女性形象。她们足迹不出闺阁,整日为愁怨、相思和泪水所困扰。如在其《菩萨蛮》第一首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写女子晨起,照镜,穿衣,整个过程没一句悲哀或欢喜的流露。他只是以冷眼旁观的态度,着力刻画她们的容貌服饰,用秾丽藻汇标举诸多与之相关的香软艳丽的名物,是用直接的感官呈现,而不是作理性的说明。叶嘉莹认为一首诗词优劣在于兴发感动的力量,而兴发感动的力量是需要靠直接叙写来传达的。所以温庭筠这种纯客观的描写,再加上极具跳荡性的结构,往往使读者深感难以理解。但也正是由于温词不直接叙写自我情怀,只透过弥漫在词中那种迷惘、哀怨、寂寞的情调,来传达其所要表现的情感诉说,才使欣赏者的想象和情感有了更为自由和广阔的空间,拥有更深长的审美体验。

而韦庄的词则具有强烈的抒情意味,言语清新而意境悠长,使其词爆发出劲

直激切的艺术张力。他的词则颇像“有我之境”。唐圭璋就曾指出:“端己词抒情为主,境系于情而写,故不着力于运词堆饰,而惟自将一丝一缕之深在内心,曲曲写出,其秀气空行处,自然沁人心脾,与飞卿已令人沉醉异已”②。他有时以凄婉之语抒发凝重之情,词中常以“余晖”、“残月”、“落花”等衰残意象,以此寓意大唐衰败的命运,表现文人对国破家亡,盛世不在的凄怨之感。也喜欢直接倾吐内心,揭示人物的情绪心态,把人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所以常常用“惆怅”、“相思”、“伤心”、“恨”、“悲”、“愁”等直接表明情态的词。如其《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最后两句“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浣溪沙》第三首中“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纱窗”,《荷叶杯》其二里“惆怅晓莺残月”等。

有时又用决绝之语抒发热烈之情,如《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这首词大胆爽直地倾吐了青年女子对意中人倾心以待、至死方休的真挚情意。词中塑造了一个天真烂漫、热情勇敢少女形象,女子主动去寻觅足风流的少年郎,并且决意“将身嫁与”至死方休。不仅如此,在求得情郎以后,即使被“无情弃”,也依然死心塌地,无怨无悔。而温词中难得一见的明快真率之作《南歌子》(手里金鹦鹉)也没有韦庄《思帝乡》酣恣爽朗。韦庄词中女子因为少年的“风流”神韵而倾心,温庭筠词中的女子则是因为“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这类外在服饰而心动。而“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里“偷眼”、“不如”表现出女子面对心上人时娇羞婉约的心态,不若韦庄笔下女子的大胆奔放。这也体现了温庭筠内敛含蓄的抒情方式与韦词具有极大的感发力量,给人以极强的情感刺激的抒情方式的不同。

温庭筠“无我之境”与韦庄“有我之境”抒情方式的不同,使二者的词呈现

出“含蓄”和“劲直”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二)、温庭筠词深密隐约与韦庄词疏淡显直 ①

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夏承焘评价温韦词:“温庭筠密而隐,韦庄疏而显”①。温词绵密婉转,情思幽远,又造境深约,谓之“密而深”。韦词疏朗率直,浅淡生动,又通俗易懂,谓之“疏而显”。

温庭筠常用的笔法是比兴,常用暗示、联想、反衬等手法,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显示出深密而隐约的词风。他常用具象征性的词来写景状物,如《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词中用“杨柳”暗示离别,“驿桥”点明地点,“春雨时”是离别的时间。而一个“又”字,说明离别已久,相思更深。如今杨柳依依,春雨霏霏,仿佛就是当时驿外桥边折柳送别,依依惜别之景,却是又一年春绿。回忆与现实的时空交错、前后映衬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而年年春相似,那个离去的人却不知在何处,渺渺春景下蕴含着思妇的凄寂。最后两句“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中“枝”与“知”音同,作者即借用双关手法,这“花枝”也就寄托着如花般美好女子的深闺遥怨,暗示女子对“音信断”的爱人想念却无处诉说相思的苦闷之情。

又如《菩萨蛮》第四首中“水纹细起春池碧”,《更漏子》第五首“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飞”,都是客观写景,然而也都隐寓着女子幽约的情感波动。非风吹柳动,乃是思起心动,而用“征雁”让我们联想到了离人,也便知这是女子对远行爱人的离恨思恋。温庭筠用富有特征性、象征性的景物作为外感因素暗示、渲染出凄迷幽怨的情感氛围,以达到暗示人物心理活动的目的。

他还特别善于用对比的手法。温庭筠的词中多描写华贵精致的衣饰,这些物象往往成双成对,“金鹦鹉”、“绣凤凰”、“鸳鸯枕”、“蝶双舞”等,这些华贵饰物下所隐含的却是女子凄凉的心境,形成强烈的对比。如《更漏子》:“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梦长君不知。”长夜漫漫,更漏声声,画屏上的“金鹧鸪”成双成对、无忧无愁,而女子却独守空房,夜不能寐,如此对比更加显示出此时她的寂寞惆怅。他还喜欢回忆往昔的欢情,《南歌子》中“转眄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花里暗相招”写女子往昔春宵欢愉情状,然下一句写如今二人别离,“忆君”则是断肠,以往欢愉时光也让人生出恨来。物华成双人寂寥,昔日欢乐终成今日思苦,对比反衬以抒情委婉蕴藉。

韦庄大力运用白描手法,写景写人都普遍采用勾勒之法,呈现出鲜明的画面,显示出疏淡而显直的词风。《浣溪沙》第一首“日高犹自凭栏倚,含颦不语恨春迟”与《木兰花》中“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两句都凭借动态的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心境,“含颦”、“敛细眉”这细微的表情都生动地表现出女子无奈愁苦的情感。《女冠子》里“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一句话画面感极强,女子为了不让爱人察觉自己的离愁伤感,低头敛眉忍住泪水的动作情态,将女子此刻复杂的情绪刻画得生动传神。“髻鬟狼籍黛眉长,出兰房,别檀郎。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韦庄在这首《江城子》中好似轻描淡写般简单勾勒就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髻鬟狼籍”、“留不住,泪千行”的女子情态及思绪都清晰明了的描摹出来。这就不同于温词堆砌静态物象,隐约婉转的意蕴,韦庄的词用白描手法,通过微妙的细节描写更加生动形象的描写人物情态,使词浅淡灵动。

温词多比兴,兴发感动的力量在于其形象与委婉曲折,所以他注重对物象的描摹标举。而温词都是小令,传情达意又喜欢窃深幽约的效果,这便要求其在短

小的篇幅里字句婉约精微,结构腾挪跳荡。这也是温庭筠的词的在结构布局上呈现出大跨度的跳跃的原因。

他往往只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几个物象,意象之间若断若续,也没有点明其叙写脉络,各个环节的连接全靠读者自己想象补充。而人物情感也就随着意象的跳转变换而波动变化。他在《菩萨蛮》第二首里写到“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前两句标举精美的名物“水精帘”、“玻璃枕”、“鸳鸯锦”描绘闺房中香暖富丽的景色,而三、四句里写江柳、飞雁、残月则是室外江上凄清寂寥的景物风光,这种从饰物到大自然的跳转,从安逸舒适到冷清寂寥的情感转换,让人联想到闺阁女子与远行爱人不同的情境,两者结合在一起,则更显出情感的复杂与曲折,这也正是温庭筠深幽细腻的风格。

同调词:“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消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中表现思妇在玉楼苦于思忆而神魂飘荡的情景。如今的相思之态,昔日的别离之景,金翡翠、红烛、柳丝、萋草、马嘶、鸟啼,种种意象纷至沓来,如乱花迷人眼。看似物象的罗列,一片迷惘,实则脉络相通,婉约绵密。前两句写居楼忆君,三、四句送别情景,下阕又回到楼中景物,最后两句写梦醒时分,短短一首词,包含了四种情景。而女子的情感也随着物象的跳转而起伏波动,月明知寂寥,忆别显不舍,回神觉恍惚,梦醒生无奈。温庭筠截取她意识中的几个片段,抓住其心理特征,将女子瞬息变化的情感细致准确又清晰自然的表现了出来。又如他的《更漏子》,六首都是由四组意象错综排列而成,这也体现除了温庭筠的词结构绵密的特点,往往在一首或一片词里叙说好几件事或好几层意思,可谓“密不容针”。

韦词注重情感的自然流露,依据情感的发展脉络娓娓道来,所以在词的谋篇布局上具有清空善转的特点。他的词脉络十分清晰,结构条贯完整,往往一诗一事或者几首诗写一件事、抒一种情,富有“骨秀”之美。例如他的两首《女冠子》,第一首“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明显通过由女子口吻来描写情人离别,而下片“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则是女子的别后相思。第二首“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明显是从男子角度描写入梦的佳人,最后“觉来知是梦,不胜悲”则写出了男子醒后的悲痛。两人虽隔千里,却因为彼此的思忆,两相对应联结。两首词前后呼应,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一气呵成,是以谓之“骨秀”。韦庄的《菩萨蛮》也是一组五首诗,叶嘉莹说:“组词中有完美的结构者就只有韦庄的这五首《菩萨蛮》”①,这也正是韦庄词疏朗的结构特点,可谓“疏可走马”。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②境。”这句话是说明韦庄的词表面上直率,其实情意曲折,叙写口吻看似通达,而描写的内容却显得沉郁。这也说明韦庄的词除了疏朗外,还有善转的特点。如《浣溪沙》第五首:“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干,想君思我锦衾寒。”是韦庄惯用的白描手法,先写自己相思不能寐,忽而转变视角,写对方“思我锦衾寒”的情景,这便如同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意思,而因着彼此互相思念,这份相思也变得更加深重。好似信手带出,语淡词直,却步步深入,一气流贯的表现深浓宛转的情感,显现出一种含而不露的境界。在《菩萨蛮》第二首“未老莫还乡”这简短的五个字就表现出多重转折。人说“无中生有”与这里的“莫”字相得益彰,正是因为想到还乡,却①

叶嘉莹.唐五代名家词选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页

【篇五】温庭筠的词谈温庭筠词的脂粉味温庭筠的词

中文系10级对外汉语1班 100103122 谢素婷

谈温庭筠词的脂粉味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曾说过,他看见女子就感觉清爽,看了男人便觉污浊。可是,令人惊讶的是在诗词创作的世界里,便有这么一位男诗人,他的词让人有女子清爽的感觉;温庭筠是唐代的诗人、词人,他的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的遭遇,来反映当时的政治,又频频创作吊古行旅的作品,来抒发深切的感慨之情;但是,温庭筠的词与诗不同,他的词大多是以女子为客观的叙述描写主体,多写女子闺情,因此被称为花间词派的鼻祖。

温庭筠是“男子作闺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由于多是以女子为客观的主体,从女子的心理、神态、动作出发,把女子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所以,这种生动的女性形象是温庭筠词所特有的,这种词被称为带有“脂粉味”的词。温庭筠词的脂粉味源于他青年时的经历,温庭筠虽然有敏捷的才思和出众的才华,却时常怀才不遇,所以他选择游历大江南北来充实自己;在游历江南的时候,江南士子风流放浪的习气深深影响了他,他与放荡的弟子一同出入酒肆青楼,冶游于花间柳畔。再者,温庭筠精通音律,被称为“有弦即弹,有孔即吹”的才人,又因他时常游走于青楼,应“应歌而制”的风气,他的词多写女子的生活和情感,这种具有浓厚脂粉气息的词,具有强烈的娱乐功能,多数被传唱。

诗歌的传神关键在于诗人所选取的词汇足不足以表达诗人的情感,词也是如此。而温庭筠词的美妙在体现在他词汇的精美上,在温庭筠的词里出现一大批表现女性服饰、体态、心情的词汇,以及精细刻画闺中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物品。“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渡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这首词出自温庭筠的《菩萨蛮》,分析这首词,可以从中体会到该词的词汇的精美,以及词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历来的文人对“小山”是颇有争议,有的认为“小山”指的是女子的眉,有的认为是古代女子头上的发梳,但更多人认为是古代居室里的屏风,把“小山”理解为屏风似乎更贴近诗人要展示的闺中环境;从阳光照入窗户被屏风挡住,而频频发出的闪闪金光就可看出居室的华美,必定居住着富贵人家。再看“渡”字,古诗中常使用“鬓”客体,但大多数指出人物的年龄或经历,温庭筠却用“渡”把“鬓”描绘的活了起来,头发从女子的头上松散,散落在女子白雪般的脸上,可看出女子的懒散、闲适的神态与“懒起”相呼应。“峨眉”、“弄妆”、“花面”、“绣罗襦”这些词汇都描写了女子的头饰和服饰的精美,就单单的几个物象就足以猜测出女子的华美生活,但“懒起”却因“金鹧鸪”的不“双双”。温庭筠借用的物象有限,却描绘出一幅活灵活现的女子处居室的图,并把女子的神态和心理刻画的精

细,使主体更为明显的表现,展现出更加浓厚的女子气息。

温庭筠更为高超的描绘女性形态体现在他错落有致的表现手法上。他注重刻画各种感官形式来描绘古代女子的典型动作和情态以及色彩的使用,“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女子早早晨起就是为了画个美妆,并且这妆是“迟”画才见精细,以及诗人非常懂得女性的心理“照花前后镜”女子通常在梳妆打扮之后的都会用两面镜子,从前后两面镜子来检查、赏析自己的装扮。从这些动作和情态中可以欣赏到典型的古代女子的美丽动人。词《菩萨蛮》中曾两次出现“金”字,该字描绘的是不同的物象,但却有异曲同工的效果;“金明灭”指屏风在阳光下的状态,“金鹧鸪”是精美衣服上的图案,两个物象都婉转的表现女子的背景以及优柔华贵的形象,而“雪”这一种纯白的色彩也展示了美貌。温庭筠细微的观察以及独特的描绘手法,形神俱到的刻画出女性的形象。

温庭筠的词构式长短参差不齐,而且意象多变,这种体制更能惟妙惟肖的再现女性心灵的感情波动,活化了温词中的女性形象。温词的另一首《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翦。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词的上片写景,前两句描绘了居室里的物品和陈设,后两句却突然转为描写户外的景色,似乎是毫不相干的景色,可细细品味又可看出诗人的别出心裁;可以想象女子在室内做着美梦,最后却孤枕难眠看见了户外的美好景色,可见诗人笔下的女性的多么的纯净、美好。而下片转向描写女子的装饰,女子藕色的服装和轻风般的步伐也可见女子的明洁清纯。此女应此景,温词笔下女性的美可谓淋漓尽致。

温词中的女性形象是崇高的,不同于宫体诗的女性实际是男性笔下可观赏、描摹的客体,所以,温庭筠描写女性的词虽有浓厚的脂粉味,却不鄙俗,他的词更能展示女性的柔美,更让人了解古代典型的女子形象。

【篇六】温庭筠的词试论温庭筠词的艺术特色

龙源期刊网 .cn

试论温庭筠词的艺术特色

作者:昝立俭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年第11期

摘要:晚唐时期,在诗歌逐渐褪去耀眼光晕的同时,词的繁荣给这一时期的文坛带来了新的风景。作为词之新风的积极开拓者,作为词之革新的重要领导者,温庭筠将词这一文体第一次开掘出熠熠的光彩。他上承盛中唐的底蕴,开花间词一派,以曲折的笔调、华丽的辞藻开花间词“深美闳约”的风格,其词作中的女性形象端庄清丽,如一缕清风,穿行于浓妆艳抹、萎靡颓唐的晚唐五代的词林,作“严妆”丽行温庭筠的词

关键词:温庭筠;花间词;艺术特色

晚唐五代时逢乱局,文化学术多趋于衰飒,但恰在此时,一股以写女性、闺阁为主的文学创作风气悄然兴起,不日即蔚为大观,尤其词的创作更是异彩纷呈,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词人,形成一个稳定的创作群体,即为“花间派”,这一词派中不乏在文坛纵横的一代大家,而这其中,作为花间词的宗师级人物,温庭筠在花间词风的形成、发展、兴盛的过程中无疑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孟子曰:“知人论世”,欲把握温庭筠词的艺术特色,就需从历史、文化的大语境,词人的生平遭际,词作的评析,这四个角度去探讨。

一、 唐风的熏染

时至晚唐,唐王朝当年的隐忧终于成为了现实的危机,藩镇割据、农民起义、外族侵扰,日暮途穷之象尽显,这时的文学承继中唐的内转向趋势,继续在细腻之中寻找寄托。胡应麟道:“盛唐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唐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斩然。故知文章关气运,非人力。”盛唐因其积极的入世态度而具有博大的胸怀和开阔的眼光,中唐是颓唐与退避,晚唐则着力于日常生活中,逐渐由诗向词过渡。“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正是晚唐文人的集体写照。正当此时,温庭筠挟着盛唐壮阔浑雄的游丝,承继着中唐绮靡寥落的气脉,浸染着晚唐颓败衰飒的风气,在唐王朝堕入永夜之时,锦衣夜行。

二、 自我的锤炼

温庭筠,或作廷筠、庭雲,根据其弟名庭皓可推知庭雲在先,庭筠在后。字飞卿,本名温岐,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温庭筠当时以诗、词、骈文的成就扬名于晚唐的文坛,其诗与李商隐并称为“温李”,时人称其为“温八吟”,

在青年时,多次入京考取进士,但因其讽讥权贵,且与丞相令狐綯的不睦对其造成了很大影响,被当朝者所排挤,导致仕途颇为坎坷。而其中于《唐诗纪事》中记载或可见端倪:“宣

【篇七】温庭筠的词温庭筠词集

温庭筠词集

1.菩萨蛮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华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2.菩萨蛮

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3.菩萨蛮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归啼,绿窗残梦迷。

4.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鳃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5.菩萨蛮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湖。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6.杨柳枝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7.更漏子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雾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阑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歌如梦中。温庭筠的词

8. 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鸟,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9. 更漏子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10.更漏子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11.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2. 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13.杨柳枝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14.柳枝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

15. 杨柳枝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录萋萋。

16.杨柳枝

雨雨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篇八】温庭筠的词温庭筠词中的女性情感世界

龙源期刊网 .cn

温庭筠词中的女性情感世界

作者:谢德周

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02期

摘 要: 作为花间词的主要代表人物,温庭筠的词作中对女性的描写构成了其词作的主要内容。文章首先对写作表现的题材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其次对其表现情感的内容进行分类性的分析研究,具体从女性爱情表达、闺怨及女性的固有的孤独感三个方面对其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温庭筠 女性 爱情 闺怨 孤独

温庭筠是晚唐诗坛的一位重要诗人,但他创作的大量女性题材作品和他率性而为的作风使他给后人留下了浮艳之名。因此,研究其女性题材诗歌,不得不首先对其人其诗的真实面目有一个整体的观照。《花间集》其中有66首为温庭筠所作,其中以女性为审美主体,体现女性的相思之情,男女情爱主题的词达50余首,占到温庭筠词作的十分之八九,他用那华丽的辞藻和婉约的情思表达女性世界的内在情感。可以说女性的恋情、情思构成了温庭筠词作的主体。

1.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温庭筠女性题材诗词描写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其中风尘女子形象占半数多,这些女性中除歌妓舞女外,较典型的两个形象是鱼玄机和苏小小。温词中也有一些以民间女子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他笔下的这类女性朴实、直率,显示出浓浓的生活气息,从中可见民歌对温庭筠词作的影响。

1.1风尘女子的女性形象分析

在温庭筠七十余首女性题材作品中,有近四十首是以娼妓为题材的。据王书奴《中国娼妓史》:“唐代官吏押娼,上自宰相节度使,下至庶僚牧守,几无人不从事于此。”这种风气从温词中的确可见一斑。唐代娼妓综合起来,不外“宫妓”“官妓”、“家妓”、“私妓”几种,宫妓是天子独自享受的,“官妓”是一般臣庶所享受的。温庭绮一生沉沦下僚,接触上层社会的机会较少,因此他诗中的娼妓形象以“官妓”、“家妓”和“私妓”居多,有一小部分反映了宫妓的生活。总体来说,温庭筠笔下的娟妓形象有两个特点:一是美丽的姿容;二是哀怨的情思。如《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作者用华美的物象来表现人物美,如金、玉、锦、绣、钗、翡翠、凤凰等。

1.2民女的女性形象分析

【篇九】温庭筠的词浅论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

浅论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

11高级文秘一班 郭笑天 201143007114

摘 要 :温庭筠是花间派的代表词人,被誉为“花间鼻祖”。他也是词中专力描写女性形象的第一人。他在以女性题材的背景所作的诗中,以独特的眼光和表现手法着力刻画了三种女性形象,颇具认识价值和审美意义。 关键词 :温庭筠 ;花间词 ;女性形象

温庭筠是花间词的代表人物。他常站在女性的角度,模拟她们的声口,描写塑造了许多天生丽质、娇艳绝伦却结着愁怨的女子。词中女主人公或表达对爱人的恋慕与期待,或抒发对恋人牵肠挂肚的思念与寄托,或控诉自己被无情抛弃的愤怒与无奈,或哀叹自身孤独无依的寂寞与伤感。正是这些丰富的女性形象,使得温词形成了含蓄幽深、柔婉绮丽的风格。品味研读温词,离不开对词中的女性形象的把握与分析。

一、以女性形象为题材的原因

对混乱政局的失望以及仕途的失意,是晚唐一些文人转向歌席酒筵描写女性的重要原因一,温庭筠也不例外。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如此有才之人,却数举不第。后来又因“扰乱科场”、讥刺权贵,招忌被贬。遂绝了心思,不再涉足名场。无奈的心情使他流连于歌馆青楼,借以发泄自身的不满与愤懑,同时获得心灵的慰藉。所以“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旧唐书》)。用他那诗人的心去感知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女性,便更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之感。因此也便有了香艳中透着哀愁的闺音。

温庭筠被称作“男子作闺音”第一人。有人说“无论文人怎样肆力去体会女子的心情,总不如妇女自己了解的真切 ;无论文人怎样描写闺怨的传神,总不如妇女自己表现的恰称。”如果单从表现真实的角度来讲,男作家或许表现不够完整多元。但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受压迫深、受教育少,所以女性很少能用文学来表现自己。而男性文人却有机会接触、观察、欣赏和描写女性。男子对女性又往往具有审美的态度和情感。所以男性笔下的女性也能被描绘得真实细腻。温庭筠

具有文学音乐上的才情,且因其长期寄迹青楼,有着大量接近女性的生活经历,所以他在抒发女性情感、刻画女性心理方面更为深婉和细腻。

二、女性形象的表现方式

温庭筠主要从从姿容、情思、韵致三方面对女性形象作了全面的刻画,刻画了一个个丰满的女性形象,这是在以前的诗篇从未有的。温词用大量的词汇细致入微刻画了女子动人的姿容。如写女子的鬓发,温词用了“云鬓”、“蝉鬓”、“翠鬓”、“约握”等词汇;写眉用了十几个词:“眉黛”、“粉山眉”、“柳叶眉”、“月眉”、“翠蛾”等,写衣饰用了“人胜”、“粉心黄蕊”、“战蓖金凤钗”、“翡翠裙”、“金缕衫”等二十几个词汇,这些女性世界的语汇表现了女性艳丽的独特魅力。温词在描绘女性的外表时,非常注重形式美,他精心选择色彩浓重艳丽、光泽耀眼的词汇语句,如“金雀钗,红粉面”,“玉炉香,红蜡泪”,“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黛深”,“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握”,这些禾农丽词句强烈刺激人的感官,对女性容貌、衣饰进行精雕细刻,用镂金琢玉的工笔手法描出一幅幅金碧辉煌的画面,创造出华贵、典雅、曼妙的女性形象。女性美丽的外表是温词进人女性深层意识的媒介,是温词传达她们微妙心曲的独特方式。

温词写女性艳丽动人的美质,是为了反衬她们内心的孤独痛苦(后来《红楼梦》的“万艳同悲”也有此意。女性的闺阁之思才是温词的主要内容。温词深度挖掘女子柔婉缠绵的相思之情,其表现形式主要有:(1)温词擅长在梦境中表现相思之情的缠绵,如“绿窗残梦迷”(《菩萨蛮》十四首之六),“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更漏子》)六首之一)等,现实与梦境缠绕在一起,更显情深意切。

(2)温词用意味深长的景物烘托人物的感伤情怀。镜、花、月、雁和女性形象共现,成为女子痴情的见证。如“弯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菩萨蛮》之十),“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菩萨蛮》之三)。温词喜欢用暮春之景写女子的悲愁。“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菩萨蛮》之八),“海棠花谢也,雨霏霏”(《遐方怨》二首之一),春残的形象比喻女性红颜易老、盛极转衰,令人更加怜惜词中人的忧郁和哀伤。(3)温词擅长用从早到晚、从春到秋的无尽等待表达女子的相思,如“谢娘惆怅倚兰挠,泪流玉著千条”(《河读神》之二),“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菩萨蛮》之七)。又如“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菩萨蛮》之八)中的女子连夜守候,辗转反侧,思念随着灯光的忽明忽暗飘荡摇曳。女性的

悲怨感伤之情平衡了温词形式上的艳丽,使温词达到绮怨之美。

女子妩媚撩人的韵味是温词的另一重要对象。词中的女子韵致表现为香艳娇媚、墉懒自怜、朦胧绰约,如《菩萨蛮》之二:“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用花香、颤动的玉钗把女子娇媚香软的风韵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而“转盼如波眼,聘婷似柳腰。花里暗相招。”(《南歌子》)则突出女子灵动顾盼的双目、苗条婀娜的身姿,表现其鲜活娇艳的韵致。温词中的道姑形象是很生动的:“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帷。”(《女冠子》之二)刻画了道姑以扇掩口、含羞娇媚的韵味。温词代表作《菩萨蛮》之“小山重叠金明灭”,通篇写女子似睡非睡的墉倦韵致,女子看见衣服上的金鹤鸽成双成对,触景生情,顾影自怜。在“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菩萨蛮》)中,女子恰似雾中花朵,具有迷人的朦胧韵致。

三、女性形象分析

温庭筠的花间词中着力描绘了三种的女性形象。这三种女性形象各有其特点,而她们之间的共同特点是 :美丽动人却又悲伤忧愁,是“美与愁的结合体”。姣好的容颜和丰富的敏感心理都在朦胧中更为深邃,都显出了其悲情的人生命运,有一种静默的悲美。下面简单介绍 :

1. 歌妓舞女的形象

温庭筠常寄迹青楼楚馆,与很多歌妓舞女交结。在其诗歌创作中就有所反映 :“自恨青楼无近信,不将心事许卿卿。”暗引出他怀念旧情的怅惘情绪。常在青楼厮混,也给人以“狂游狎邪”、放浪轻薄的印象。其实唐代的妓女无论是官妓、家妓、私妓,都有着较好的音乐、舞蹈和文学修养,能歌善舞又能言善辩,聪慧幽默,颇能博得文人士大夫的喜爱。音乐文化的空前繁盛,使得诗人词客与歌妓舞女之间发生了自然密切的关系,甚至相互爱恋。蓄养妓乐,乃是唐代的一种普遍风气。像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等文豪也都有过家妓。温庭筠常厮混青楼接近这些女性的日常生活与思想情感。词中常描绘青楼女子 “: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南歌子》),尽管她们有着华美的服饰、美丽的容颜,表面光鲜亮丽,但终究掩饰不了孤独寂寞的心境。温庭筠也并非很多人所说的狎邪、淫猥之徒,他对女性是同情、尊重、爱怜的。他常常会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同她们联系起来,引为同类,觅作知音,反映歌妓舞

女强颜欢笑背后所潜藏的辛酸与苦楚。“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菩萨蛮》)充分抒写了歌妓的寂寞相思之情,“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菩萨蛮》)表现女子伤心无奈,无精打采心灰意懒的心绪。

2. 宫女形象

在封建社会中,宫女注定是一个充满悲剧性的人物。她们虽衣食无忧、深居皇宫、生活在“金缕毵毵碧瓦沟”(《杨柳枝》其四)之中,可以“凤凰窗映绣芙蓉”(《杨柳枝》其七),被很多人所艳羡,但她们的命运却掌握在别人的手中,他们在等待皇帝的临幸,希冀成为备受宠爱的佳丽。即便有朝一日得宠,也终究会被抛弃,在等待中葬送了青春年华,最终人老珠黄。“曾为无双今两身”(《照影曲》)为宫女抒发的美人迟暮之感,“半拂栏杆半入楼”(《杨柳枝》)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了宫女们在宫中下雨时,无奈寂寞的情态,宛若一幅风俗画,充分描绘出了宫中生活的无趣与孤独。而“竟把黄金买赋,为妾将上明君”(《清平乐》)刻画了一个求君恩心切的宫女的形象,足见其悲剧意味。温庭筠对宫女寄予了深厚的同情,用多彩的笔墨描绘出了一个个身处深宫的幽怨暗恨的宫女形象。

3. 思妇的形象

丈夫出征打仗或戍守边关,妻子只能独守空房。她们日夜都在担心着对方的安危,盼着远在边关的心爱之人能早日归来。思念无时无刻不牵扯着她们的情怀,让她们肝肠寸断,词人笔下的思妇也具有很强的悲剧色彩。“断肠塞门消息,雁来稀。”(《定西番》)表达了妻子苦苦等待丈夫音信,思念肝肠寸断,却终究无果的无奈与悲哀。“凭绣栏,解罗帏。未得君书。断肠潇湘春雁飞。不知征马几时归。海棠花尽也。雨霏霏。”(《遐方怨》)写深闺中的思妇,等也等不到郎君的书信,一年又一年,不知出征的马儿何时能够回归,战争何时才能停止,带回她边疆的丈夫。温庭筠笔下众多思妇的形象不是单调单一的,他笔下被相思之苦所害的女性,有的终日怅惘,有的整夜未眠,有的魂牵梦绕,有的枕上闲忆。形象千姿百态,生动传神,惟妙惟肖。愁容满面发未梳,素颜眉头蹙的生活摆在了读者眼前。

四、结语

温词中描绘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审美意

义。《花间集》中的女子的确如花一样的美丽,但是命运却是悲戚坎坷。女性的塑造和题材的应用,对后代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