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歌


【篇一】茅屋为秋风所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周口市第九初级中学 李仲达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二、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三、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重点、难点:

  一、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二、难点:对“长夜”的理解,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一课时。

  二、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一生中,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二、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教师范读。(演示文稿1,音效,配乐)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然后概括每一节的内容。

  3.研读第一节。

  第一节写什么内容?(生答)能否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秋风破屋)

  这节中,你认为哪一词用得比较好?理由是什么?(怒,卷,飞……)指名朗读第一节,师生评议。

  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痛惜)你能把诗人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生齐读)

  4.研读第二节。

  指名朗读第二节。这节写了什么内容?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群童抱茅)

  你认为群童抱茅的原因是什么?(修自家房屋,烧火,铺床……)

  “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叹息的是什么?(叹息自己遭天灾人欺,更叹息民不聊生,人情冷漠。)

  (提示:“不为困穷宁有此?”——《又呈吴郎》;“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陕西民歌:“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

  (课堂上来不及提这些了,关于叹息什么,只以“诗人究竟叹息什么,读完全诗,大家自然会有全面的理解”带过。

  5.齐读第三节。“长夜”仅指诗人笔下这凄风苦雨的秋夜吗?(“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

  请概括这节内容。(长夜沾湿、长夜难眠)

  诗的前三节写出了诗人的不幸遭遇和沉重悲苦的心情,让我们再齐读前三节,体会诗人的感情。(生齐读)

  6.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

  7.而诗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请同学们朗读诗的最后一节。

  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忧国忧民)

  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杜甫的这首诗之所以光焰万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

  (*可选环节:请同学们带着对这首诗的新的理解,饱含感情地朗诵全诗。)

  三、拓展训练:

  读诗,就是读作者的人,读作者的心。读作者的思想,读作者的人格。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演示文稿:杜甫像)

  四、小结: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可选环节:欣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朗诵。)(演示文稿:杜甫诗意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书法作品,链接瞿弦和朗诵录音)

  五、作业:课下背诵这首诗。

说明:此设计严重参考了枇杷老师的说课稿:)

[打包下载]   [引用该文]   [发表评论]   [转寄该文]   [关闭窗口]

此文章相关评论:

该文章有22个相关评论如下:(点这儿论坛方式查看)

--------------------------------------------------------------------------------

絮影萍踪 发表于: 2004/10/14 07:58pm

  市优质课验收的应急之作。集众家之长拼凑而成。由于规定只有三十分钟,压缩了再压缩,是现在这个样子。

  真的不明白,讲语文课三十分钟的规定是如何考虑滴。

顶部

毓君 发表于: 2004/10/15 11:53am

是一堂设计精巧的课,但可能是出于公开课的考虑,单就设计而言,一二三节的逐段学习,

是将学生的思维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意图中的。但作为公开课来说,对课堂的控制恐怕是在所

难免的。

若能在具体的教学中,让问题多从学生中来,而且老师能多一些追问,我想,这样控制的痕

迹会降低到最小。

顶部

华山混剑 发表于: 2004/10/16 11:54pm

茅屋为秋风所破,而非为政府强制拆迁,不幸中的万幸!

燕子去时,有再来的时候;茅屋破了,有再修的时候!

一屋不修,何以修天下?

顶部

东方雪 发表于: 2004/10/16 11:59pm

“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

——我想问上课的老师,你让学生想想自己茅屋破了的想法,那么我也想问问该老师,你是怎么想的?

这个问题如果是我自己回答,我会说我不会想到其他类似与我一样受苦的人,我只会想先熬过这一夜,第二天修理,以后在打算去广东打工,挣点钱,争取造瓦房。

顶部

东方雪 发表于: 2004/10/17 00:01am

说上面的话不是为了引起矛盾,而是要关注教师人格魅力的建设。我认为,我们不能再说空话了,我们应该正视现实,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不应设计类似的揭学生短的问题来理解文本。

顶部

碧天藉眼 发表于: 2004/10/17 00:06am

三、拓展训练:

  读诗,就是读作者的人,读作者的心。读作者的思想,读作者的人格。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演示文稿:杜甫像)

  

这部分很有创意

顶部

絮影萍踪 发表于: 2004/10/17 10:09am

下面引用由毓君在 2004/10/15 11:53am 发表的内容:

是一堂设计精巧的课,但可能是出于公开课的考虑,单就设计而言,一二三节的逐段学习,

是将学生的思维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意图中的。但作为公开课来说,对课堂的控制恐怕是在所

难免的。

若能在具体的教学中,让问 ...

  半天要验收4节课,所以教师不敢恋栈不敢在提问和答问上纠缠的。

  为了节省时间,甚至考虑过前三节一并说说大意而过,“叹息”“盗贼”“长夜”等“经典”的问题都不要了!

  这节课实际中时34分钟。最后一个环节(朗诵欣赏)本是给“打住”准备的,验收组开恩,播放完毕了。

  其他几位老师的课由于忽视了时间问题,准备内容太多,很多问题根本来不及展开,课件一闪一过。弄得很狼狈。哈!

顶部

絮影萍踪 发表于: 2004/10/17 10:17am

下面引用由华山混剑在 2004/10/16 11:54pm 发表的内容:

茅屋为秋风所破,而非为政府强制拆迁,不幸中的万幸!

燕子去时,有再来的时候;茅屋破了,有再修的时候!

一屋不修,何以修天下?

书中暗表,

  ——要重买这些茅草,对杜甫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他在《王录事许修草堂资,不到,聊小诘》一诗中说:“为嗔王录事,不寄草堂资。昨属愁春雨,能忘欲漏时?”要修葺一下,也得朋友帮忙,如今要重盖,他哪能不急?

(资料见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6月版。181页。

  这个问题是考虑到了的。实际上,杜甫如果有足够的银子,干吗还住这破茅屋?住1.3亿的豪宅多舒服!

  哈,学生不给面子,不提这样的问题,老师也就无用武之地喽~~~

顶部

絮影萍踪 发表于: 2004/10/17 10:25am

下面引用由东方雪在 2004/10/17 00:01am 发表的内容:

说上面的话不是为了引起矛盾,而是要关注教师人格魅力的建设。我认为,我们不能再说空话了,我们应该正视现实,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不应设计类似的揭学生短的问题来理解文本。

  不能把这个看作揭学生短。别说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大多数的成人——包括那些饱读诗书的人——恐怕都无法达到杜甫这种思想高度吧?大伙儿都这么想的话,我们的世界不知将会比现在美好上多少倍,而杜甫这诗怕也不会千载之下,依然光辉夺目。

  这个问题如果展开,那么学生无论如何回答,都好处理。教师承认自己在这种情形下也只会想到自己,也不算矫情吧?

顶部

草 发表于: 2004/10/17 12:15pm

拜读了絮影老师的课。节奏很紧凑。

导语采用聊天式是否更好。

其实学生应该很熟悉杜甫的,对于作者的情况 作品风格可由学生说出来。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这句很好。

顶部

絮影萍踪 发表于: 2004/10/17 01:16pm

下面引用由草在 2004/10/17 12:15pm 发表的内容:

拜读了絮影老师的课。节奏很紧凑。

导语采用聊天式是否更好。

其实学生应该很熟悉杜甫的,对于作者的情况 作品风格可由学生说出来。

...

感谢草老师的关注。

这是我同事上的课。

导语在上课时作了部分修改,是从跟学生交流中秋节、国庆长假的感受谈起的。因为讲课不是在本校,老师跟学生第一次见面,课前与学生的交流必不可少。

相对于一节正儿八经的课,这节课缺少的东西太多了呢。

顶部

东方雪 发表于: 2004/10/17 05:19pm

絮影兄还没有达到我的思想境界.

教学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是为了知识的顺利讲解,还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灵,还是其他?不管是什么吧,学生总是本.拿学生来作比较是老师自然而然的设想,基本上不带任何考虑的,但是这非常可怕.我想,还是应该换一种方式,免得学生幼小的心灵自惭而自残!

不跟你罗嗦了,大道理,你是不懂底~~~~

顶部

絮影萍踪 发表于: 2004/10/17 09:05pm

下面引用由东方雪在 2004/10/17 05:19pm 发表的内容:

絮影兄还没有达到我的思想境界.

教学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是为了知识的顺利讲解,还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灵,还是其他?不管是什么吧,学生总是本.拿学生来作比较是老师自然而然的设想,基本上不带任何考虑的,但是这 ...

  是没有达到,但还可以想见其高度。:)

  只是,说设计“你在彼时彼境会有怎样的感受和想法”这么一个问题:“基本上不带任何考虑的,但是这非常可怕”以至使“学生幼小的心灵自惭而自残”,真玄,而且真吓住老哥了。

  不排除是哥哥错了的可能性,容我慢慢悟来。

顶部

2010zhang 发表于: 2004/10/17 10:16pm

非常关注这个问题!!

引用:“若能在具体的教学中,让问题多从学生中来,而且老师能多一些追问,我想,这样控制的痕迹会降低到最小。”

请教:如何让学生自己提问,他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去提问??

顶部

毓君 发表于: 2004/10/17 10:38pm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塘边初中 毛志远 俞明建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从而也就无从发现,无从探究,无从研究。问题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也是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关键。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向学生提问,而很少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的能力,而学生也习惯了听记、读答,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从来(或很少)对老师和书本产生过质疑,问题意识严重缺乏,又如何谈得上创新呢?又如何能适应今后的社会生活呢?

因此,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开展自主思考,养成问题意识,正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人在平时教学中作了些初步的探索与尝试。

一、加强思想认识,使学生重问、好问。

根据学科特点,语文教学尤其应注重对学生自主思考质疑能力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开发学生思维,化大力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明朝陈献章提出: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应让学生认识这一点的重大意义,着力启发突破 。要让学生深知,“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习过程中不仅应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应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主动发问、积极探索是大胆创新的前提。“学者须疑”,学者必疑,学生在探索中不时产生疑问,才能不时地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而实际上,我们教师总习惯于把课前就设计好的问题在课堂上抛出来,好让学生理解,这客观上养成了学生被动、依赖的心理,而忽略了学生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爱因斯坦语),在语文教学中要着力诱发学生养成主动思索质疑的习惯。每经常发问,思维就会更加敏捷,反应就会更加迅速,理解就会更加透切,能力也会得到更快地发展提高。从而让学生养成重视发问、好于发问的习惯。

二、创设有利情境,使学生想问、敢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而问题就来自于好奇与思索。要利用好文本所拥有的丰厚博大的人文意蕴,感染熏陶,去吸引学生,感化学生,打动学生,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抓住小说的人情悬念,散文的思想意境,戏剧的场景冲突,诗歌的风韵音律,去激起学生兴趣,唤起学生好奇 ,引发学生 思考,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多的问题想问。

学生有问题想问了,但较多的是缺乏胆量,具有畏惧心理。这当中既有一向少于思索,不提(或很少提)问题的通病,也有惧怕一旦说错引来众人嘲笑的心理障碍。针对这一状况,应大胆鼓励学生,要有勇气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告诉学生:课堂本身就是出错的地方。一个人若要有发现,有创造,就不应当畏惧错误。课堂上谁都不提问题,谁都不出错误,那还需要老师吗?有问题师生一起来探讨,有错误大家一起来指正。对能大胆质疑,积极发言的同学,要细心呵护他们敢于质疑的心理。不论问题是深是浅,是否有价值,都应给予肯定;要多发现和挖掘学生质疑中的闪光点,不时地进行表扬激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与众不同的疑问、见解及异想天开的设想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宽容和尊重,并投以赞许的眼光和会心的微笑,而不能横加指责,更不能讽刺讥笑。从而构建心理安全区域,消除学生的心理恐惧,让学生养成敢于质疑的习惯。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大舞台的演员,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个引导者、主持人,是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者,不是什么权威。教师尊重学生,师生之间具有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直接影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创新意识的产生。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索,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宽容、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创设活泼、互动、和谐的有利情境,还学生以主体。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巧设疑问,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诱发学生在阅读中质疑问难,促使学生能发现问题,想探究问题,让学生敢把自己对课文的感受、疑难和设想提出来,并能放心大胆地站起来,无所顾忌地说出来。这样,要比教师讲有效得多,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本身就包含有创新的思维,这正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同时,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查找思考、讨论解决,让每个学生都有畅所欲言、各抒已见的机会,而不是等什么权威来给他们做定论。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重视方法指导,使学生会问、善问

学生敢问了,多问了,我们呵扬并赞赏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我们又要重视问题的质量。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研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以由教师适当进行筛选、整合,启发诱导学生来评鉴、判定;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比较、评议,去粗取精,看看哪些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通过引导,让学生在不断地质疑问难中体会: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或不需要问,什么样的问题都有价值,怎样去求异思维,怎样“于疑处见疑”,等等。人时学生难免会说出个别逾越了道德底线,或有悖于正确的价值以观念的想法,教师应该说“不”。从而强化学生提问的质量意识,在元认知的层面上,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问题水平。

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让学生走出单向思维的死胡同,学会进行多角度地发散思维。既能按定势、惯性思考,也能变向、换位思考。使学生既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顺向思维,也有“反弹琵琶成新曲”的逆向思维,更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向思维。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讲解要得法、精当,更多的是要点拔、引导,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主动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见解,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知识,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本人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去诱发学生,引导学生发问。

1、课文题目开导思索。很多课文,我们可以单刀直入,抓住课题,让学生多作解析,引发一些问题;再围绕提出的几个好问题去阅读课文,使课文阅读更有目的性、针对性、连续性。例如《陋室铭》的教学,板书课题之后,让学生看着课题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结果学生就提了“题目中的‘铭’怎样理解?”“文章是怎样描写陋室的?”“陋室有什么值得颂扬呢?”“作者笔下的陋室简陋吗?”、“作者有怎样的生活情趣?他是什么样的人?”等问题。显然,这些问题已经抓住了文章的学习要点。“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就简易快捷多了。这样,以题析文,能激起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为学习文章引路,引导学生探索。

2、课文内容展开自问。具体讲析内容时,教师不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发问,提出问题,再共同开展讨论分析,作出解答。如《白杨礼赞》第七段的精读,分层之后让学生自提问题。第一层,学生就会提出:“‘好女子’与‘伟丈夫’各有什么样的内涵”、“作者为什么这样说‘白杨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等问题;第二层,学生也提出了“白杨树有哪些象征意义”、“一步步(或一句句)是怎样揭示的”“这几句话为何能产生这么好的效果”、“为什么可以这样象征”等问题。尔后展开讨论,解决这些问题。这样课堂上学生讨论生疑、质疑索明,自主解决问题,学得主动、积极、有效、深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课文学后发散延伸。课文学完之后,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从课文内容、写法及感受出发。引发遐想,延伸拓展,学以致用。通过学后发问,畅谈感悟体验,交流心得体会。如学完《愚公移山》这一课内容后,课堂上适当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就能提出:“愚公”真的不愚智叟真的不智吗?山挡住了愚公的家门,可以搬家嘛,干吗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费这么在的力气挖山移山呢?既然搬家更便捷,可毛主席为什么还要赞扬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呢?如今,我们学习这一课还有它的现实意义吗?通过这样一些思考发问、讨论解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课文的主旨,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把质疑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重视发问,养成质疑习惯;想方设法让学生脑子动起来,嘴巴动起来,使得他们想问、敢问,会问、善问,主动探索,积极展现。学生不时就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表现 ,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就经常能够享受到学生奇思妙想的欢乐。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一定能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学生的创新思想也一定能激发出应有的耀眼火花。

顶部

草 发表于: 2004/10/18 08:59am

引用“6.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

我觉得 絮影萍踪 老师的这个问题还是很好的,紧接着还会告诉学生不要学作者空叹息,应该马上找些东西搭在房屋上,有一块干燥的 地方,熬过这一夜,天亮后再想其他办法。

不知我的想法对不对,是受了干《斑羚飞渡》课堂实录的影响。

请高手指点~~

顶部

毓君 发表于: 2004/10/18 09:38am

下面引用由草在 2004/10/18 08:59am 发表的内容:

引用 紧接着还会告诉学生不要学作者空叹息,应该马上找些东西搭在房屋上,有一块干燥的 地方,熬过这一夜,天亮后再想其他办法。

我倒以为这样的这样的导向会让课堂失去诗意,毕竟,我们关注的焦点不是在搭房建屋上。

再则,如果杜甫是空叹息,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告就大打折扣了。

顶部

东方雪 发表于: 2004/10/18 10:32am

继续发言。声明一下,前面的发言是抛砖引玉之用,目的要吸引大家的眼球,提升絮影老师及同事的知名度的同时,顺便把自己也放在焦点位置上,一石三鸟,不亦乐乎——所以,絮影老兄莫生气,老弟给你一颗糖吃哦~~~

毓君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思考了,诗歌教学怎么样才有诗意,是不是要把诗的意思表达出来,学生感受出来作为目标,还是应该在此基础上评价诗意?

我个人不反对人应该诗意地生活,这是理想,很美丽的空想。永无实现的可能。但是我们可以去感受,去想一下,哪怕阿Q一下,也没啥不好。我在课堂经常说“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但是我在生活中却常常忧伤、郁闷、无奈、无助。因此,一方面继承我思维的惯性,让学生去感受诗意,另一方面不免牢骚满腹,告诉学生看清诗意背后的社会刀剑。

我想这两者并不矛盾。

顶部

絮影萍踪 发表于: 2004/10/18 09:04pm

  东方不用安抚我啦,早给你打击得麻木了呢:)

  说实话,作为一个过渡环节,作为一个铺垫,我也觉得这个设计并不高明。学生会回答什么都在老师的埋伏圈里,难以翻出新意来的。(仅就作秀而论啊)

顶部

月无影 发表于: 2004/10/20 12:52pm

很传统的诗歌教学,从语言入手,到诗歌的意境。

最喜欢最后老师小结,展得顺展得开~

顶部

lvwenke 发表于: 2004/11/27 07:28pm

没有翻译学生会不懂!

顶部

冬夜寒雨 发表于: 2004/11/28 10:08pm

“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叹息的是什么?(叹息自己遭天灾人欺,更叹息民不聊生,人情冷漠。)

我觉得对“归来倚杖自叹息”句的分析有异议:我觉得对于儿童的“抱茅入竹去”这些做法是很平常也很正常的,要么说他们只是不懂事,要么说他们只是顽皮,要么说她么个根本不懂的什么是真正的伤害。所以作为杜甫本人如果说对此而由衷的忧愁叹息是正常的,也只是那是那地,“茅屋为秋风所破”所致。当然儿童的做法他肯定不舒服,但是非要说“人欺”“人情冷漠”这些话,我觉得是不是有些牵强。我们不能在这个时候以儿童这滴水反映整个社会太阳的光辉的。鲁迅先生尚且在《狂人日记》中呐喊“救救孩子”的呢。不要“生硬“的来“联系全文主旨”方式分析文章。

【篇二】茅屋为秋风所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人教版八年级必修课堂实录)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实录

 师: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战鳌头,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有《石壕吏》、《江畔独步寻花》、《月夜》、《水槛遣心》、《春夜喜雨》等九(阅读课文揭示,边诵读课文,边参看注释,有的查字典,有的翻阅资料,有的互相询问、讨论;教师在学生行间查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

  师:“茅屋”指诗人求亲告友,于公园761年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造的一座草堂。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江畔独步寻花》中“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去,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栏远眺时喜悦心情的反映。不料,当年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长夜沾湿,诗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诗。

  杜甫草堂至今犹在,诗因秋风破屋而作,茅屋凭诗人高风亮节而传。千百年来,杜甫草堂是人们瞻仰的圣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众口传颂的诗在安史之乱的社会动乱中写下的。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学过的杜诗中是怎样描写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

 生甲:《石壕吏》写到“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可以看出,战争残酷,死伤惨重,民不聊生,衣食无着,就连老妇人也被逼上战场。

  生乙:《月夜》中写到“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是诗人在安史之乱时,在逃亡中和在长安俘虏营中所写的。痛诉上战争给诗人带来妻离子散的痛苦。

师:针对这样的现实,有人为杜甫草堂写了一副楹联,(板书)“十年幕府悲秦日,一卷唐诗补蜀风”。道出了诗人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个人际遇和目的。“十年幕府悲秦日”概括了诗人747年到长安,想通过考试进入仕途,实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但唐肃宗昏庸、专横,使他的政治抱负破产,安史之乱的暴发,致使他不愿再作一筹莫展的华州司功参军的官儿,因而于759年,弃官西行,带着家小,离开了饥民遍野的关中,经陕西、甘肃逃到四川成都。“十年幕府悲秦日”正是诗人对十年幕府生活中看到朝廷昏庸,国家混乱,民生疾苦而疾首痛心,哀惋叹息的总结;“一卷唐诗补蜀风”指出诗人希冀用一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胸臆,企求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来实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自我牺牲的精神,实现当初赴长安“再使风俗淳”的抱负。现在我们共同研读诗文,看看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思想愿望的。请同学们诵读1-3遍课文,用最简炼的词句概括出各段内容,考虑好后回答。

  生:(诵读、琢磨、窃窃私议,在笔记上概括各段内容。)

  师:(行间巡视、指点、解疑。)

  生甲:第一段,写狂风破屋;第二段,写群童抱茅;第三段写屋破雨漏。

  生乙:第一段应概括为秋风破屋,既能点明时令,又能与题目照应。

  生丙:第三段应概括为娇儿恶卧。

 生丁:第三段就概括为长夜沾湿。

  (各执己见,意见不一)

  师:第三段这三种概括,各从不同的角度概括的,都简炼、正确;但是如果我们从诗人“归来倚仗自叹息”的心境,和“床头屋漏无干处”的处境的角度来分析,都是写诗人秋风破屋后雨夜的痛苦,所以“长夜沾湿”为宜,请同学们概括出前三段内容。

 生:前三段,记述秋风破屋,诗人长夜沾湿的痛苦。

  师:诗人只为哀惋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长夜沾湿而写这首诗吗?请看南宋爱国诗人郑思孝画《杜子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图》所题的一首诗:(板书)

雨卷风掀地欲沉,

浣花溪路似难寻;

数间茅屋苦饶舌,

说杀少陵忧国心。

  这首诗深沉地概括出诗人杜甫茅屋在“雨卷风掀地欲沉”的恶劣环境中所遭的劫难,但表白的是他忧国忧民的感情,现在我们再次诵读前三段,体会诗人的感情。

  生:(齐读或齐背前三段)

师:前三段是叙事,写出了诗人在秋风破屋,大雨连绵中的痛苦,后一段是抒情。诗人的感情浓烈,想象奔放,思想跨越的步子大。诗句由“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其中包含着诗人许多没有说出来的思绪,你能说出来吗?

生:(默然)

 师: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历经战乱折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因此彻夜难眠,请同学们回忆在课外阅读或电视、电影中看到的有关安史之乱的画面、诗句,谈谈当时的社会面貌。

 生甲:《咏怀五百字》里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政治腐败,贫富不均。

  生乙:《春望》里写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由于战乱山河破碎,人烟稀少。

 生丙:《垂老别》里写到“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这是一个在战乱中子孙死尽的老汉,愤而参军与老妻告别的场面。

  生丁:《无家别》里写到“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这是连年战争重被征召当兵的哭诉,这是人亡村衰,空寂萧条,毫无生气的社会缩影,是朝廷无能,百姓遭殃的见证。

  师:很好,同学们课外阅读充实,引用课本学过的和课外阅读得来的材料印证了安史之乱中国家的破败,人民的苦难,充实了这首诗的蕴含。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从个人“长液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呼号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爱冻死亦足”的铮铮壮语,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正如当代诗人郭沫若题词:(板书)“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生:(齐读全文)

  师:诗为事作,屋凭人传,如今成都杜甫草堂依在,而现在草堂的浣花溪畔已是一排排平房鳞次栉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已经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年代变为现实,如果诗人在天有灵,他定会感到欣慰了。(板书):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朱德参观杜甫草堂的题词。

 我们但愿杜甫草堂长留人世,杜甫诗篇的光芒千秋永照。

[教后记]中学语文课本选入了杜甫诗作九首。杜甫是诗坛之圣,《茅》诗是传世之作。《茅》诗所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抒发的是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高尚思想情操。教育意图通过对《茅》诗的教授,串缀起同一时期、反映同一主题的其它诗作,使学生联想显现当时动荡不宁的社会面貌;使学生体味连年穷兵黩武给社稷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使学生受到爱国爱民的思想教育,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爱民、恤老怜弱的思想感情。

堂上,学生回忆了过去学过的杜诗,使之对杜甫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对杜诗意蕴的体会更形象更丰满。既温故而知新,又以新而带旧,使学生的感知向深层发展。

教学过程中,教者又以杜甫草堂楹联,古人郑思孝题诗,当代伟人朱德、郭沫若题词为导引,把整节课串联起来,使整节课以诗教诗,以诗学诗,师生沉浸在诗的氛围中,学生受到诗中意境的感化,诗中语言的熏陶,在学诗中提高了认识,愉悦了身心,得到美的享受,达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欣赏能力的目的。

【篇三】茅屋为秋风所歌诗词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故人庄》《游山西村》《过故人庄》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反复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2.联系诗人身世处境,揣摩诗歌语言,结合诗意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进行朗读训练,品味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进行朗读训练,品味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导入

唐代由盛转衰,一场有名的战乱是分水岭,那就是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



大灾难,当时各地是田园荒芜,民不聊生,期间,有一位老人流落到了四川成都

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草屋,暂时结束了居无定所的生活,

可是,有一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场暴雨湿透了屋内的衣被,面对

漫天狂飞的茅草和破败不堪的草屋,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一部不朽的诗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

建士大夫之家,他自幼学习刻苦,七岁时便学会做诗,到了十四五岁,其诗已备

受前辈诗人的称赞。他曾在洛阳住过三年,与李白成为好友。杜甫三十五岁来到

长安,本想为国家做一番事业,可是处处受到排挤、打击,就连小儿子也活活地

饿死了,这苦难悲惨的遭遇,使他认识到了社会的黑暗,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

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于是开始用诗歌反映人民的痛苦,批判封建统治者。

任左拾遗,因故被贬。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

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

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

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他的诗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诗史”的

美称,杜甫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他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晚

年他流浪在潭州、衡洲、耒阳一带,船成了他的家,长期在水上生活,使杜甫患

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公元770年冬天,病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时年五十九岁。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

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后抵达成都,由亲友帮助,在西郊浣花溪,

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他感到

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

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次年的

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

感交集。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

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

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

1.我国古典诗歌自唐代始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

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弥为古体诗。

近体诗并非近代诗,它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通常有

八句,绝句有四句,它们都有平仄的要求。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但律

诗的颔联、颈联必须时仗。律诗根据每句字数又可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

律。此诗为乐府诗,属于古体诗。

2.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古乐府诗中的一类,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

歌。专指汉魏以后乐府中题名为“歌”“行”的诗歌。“行”是乐曲的意思。二者

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歌行的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

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如李白的《长歌行》《秋浦歌》,杜甫的《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属于这一类。

3.“……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

的茅草。全诗写风卷茅草,雨夜难眠等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

四、研读课文:

1.教师范读,同学们注意听清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3.研读第一节:

①第一节写什么内容,能否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秋风破屋)

②这节中,你认为哪一词用得比较好?理由是什么?(卷、飞、渡、洒、

挂、罥、飘转登动词,渲染出了风的威力)

③指名朗读第一节,师生评议。

④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痛惜)

⑤学生齐读第一节,想象一茅屋于秋风肆虐中,屋顶茅草被风卷走的情景,注

意读出诗人的心情。

4.研读第二节:

①指名朗读第二节。

②这节写了什么内容,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群童抱茅)



③你认为群童抱茅的原因是什么?(修自家房屋,烧火,铺床,游戏……)

④“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叹息的是什么?(叹息自己遭天灾人欺,更叹息民

不聊生,人情冷漠。)

(提示:“不为困穷宁有此?”——《又呈吴郎》;“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

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陕西民歌:“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

苦中苦”)

⑤读此节你会想象怎样的情景?(一群顽皮孩童当着诗人面将茅草抱走,诗人

十分焦急,喊得口干舌燥也无济于事,回来倚着拐杖独自叹息。为了不值钱

的茅草而疾呼,足见诗人已是贫困交加。诗人尚且如此,寒士如何?黎民百

姓又如何呢?可想而知。)

⑥诗人此时怎样的心情?(焦急而又无可奈何)

⑦学生齐读第二节。小气吗?吝啬吗?都不是。

5.研读第三节:

①学生齐读第三节。

②请概括这节内容。(长夜沾湿、长夜难眠)

③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读第三节,看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进

行赏析。(“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

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很硬,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

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

④“长夜”仅指诗人笔下这凄风苦雨的秋夜吗?(“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

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

⑤读此节你会想象怎样的情景?(狂风怒吼之后秋雨大作,满屋漏雨。可秋雨

不依不饶下个不停,那床盖了多年的被子冰冷似铁,且又被睡觉不老实的孩

子踢破,诗人在这样湿冷的屋子里瑟瑟发抖,如何能挨到天明呢?)

⑥学生齐读第三节,体会诗人不幸遭遇后沉重悲苦的心情。

6.研读第四节: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

床湿,长夜难彻——诗人的表现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

己的不满吗?我们一起朗读诗的最后一节。

忧国忧民诗人并没有对自身的遭遇叫苦连天,而是跳出个人的圈子,从眼前



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由眼前个人不幸想

到了普天下所有的“寒士”,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

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希望他们能拥有千万间避风雨的“广厦”。甚至为了

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自己受冻至死也满足,这是何等恢弘

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正是这种胸怀天下的博大襟怀,

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千百年来激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也是杜甫这首诗之所以

光焰万丈,千古不朽的原因。

7.总结: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

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

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饱含感情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五、感悟杜甫:

读诗,就是读作者的人,读作者的心,读作者的思想,读作者的人格。假如

我们能够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

敬的老人说些什么?

六、小结: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

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

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

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

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

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

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

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

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

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

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



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请同学们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诗歌内容改写成一个场面描写,注意用语言、

动作、神态、肖像等描写方法,让人物形象突出。



第二课时《过故人庄》《游山西村》《过故人庄》

一、检查背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导入

田园诗,就像一颗颗大大小小的星星,汇集在唐诗的灿烂星河里,熠熠生辉。

今天我们一同走近盛唐田园诗人孟浩然,走进他的代表作《过故人庄》。

三、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年),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齐

名,并称“王孟”,代表作《过故人庄》,有《孟浩然集》。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

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早年隐居鹿门山,闭门苦读,后漫游吴越。

年近四十应试不第,失意而归,后从事小官,三年后患病卒。他的诗多写山林静



趣和怀才不遇的苦闷。由于生活面窄,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不多,但其艺术

造诣较高,写景诗有不少刻画入微的名句。其诗风格平易清淡自然,有超妙之趣。

这首诗写作者受朋友五邀,到乡村做客的事,表现了朋友间亲切的感情。

四、提问:从体裁来看,这首诗属于?

近体诗中的绝句,五言绝句。

五、多形式朗读诗歌

1.朗读诗歌。

2.结合注解粗通大意,落实有关字词含义。

①过:拜访,探访,看望。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②具:准备。具鸡黍:杀鸡做饭。

③合:环绕。

④轩:指窗户。

⑤就菊花:指欣赏菊花与饮酒。

⑥郭:外城。

⑦把酒:端起酒杯。

⑧待到:等到。

大意:诗人应邀赴约——欣赏田园风光——享受农家情趣——再约重阳欢聚

老朋友准备的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农家去做客。小村掩映在绿色之中,青

山横卧在村外。推开小窗,面对打谷场和菜圃,端起酒杯,谈起桑麻农事。酒足

饭饱,临行时,主动提出重阳节时还要来赏菊花、喝酒。

六、分析诗句

1.首联——起——交代过故人庄的原因。应邀做客。

提问:饭菜丰盛吗?诗人的心情怎样?用“鸡黍”,并一请就到,说明主宾关系

怎样?

饭菜丰盛,诗人心情愉快高兴。说明主宾之间感情融洽,友谊极深。

2.颔联——承——承接上文,写田庄风光。



提问:风景美吗?美在哪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美,美在诗新,谈远,幽静,色调丰富,对仗手法。

3.颈联——转——由写景转入写人事。相聚饮酒的情形,把洒闲话,气氛融洽,

深情厚谊就在悠然地举杯饮酒,闲谈农事中,田园生活恬静而闲适、和谐而幸福。

4.尾联——合——收拢全诗。“就”暗含欣赏之意,再来做客,诗人分别时的依

依不舍之情跃然纸上。

5.合作探究: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真挚的友情让诗人依恋,农家的生活让他向往,还有优美的田园风光,淳朴

的民风也让他想再来,从而表现了朋友们真挚的友情。

七、学生自由诵读并背诵全诗。

八、小结:

本诗着力描写了农家生活的朴实与故人的热情,表达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

活的热爱,以及对朋友情谊的重视。这首诗看似平淡,但读完之后,却仿佛是一

曲清幽淡雅的田园交响曲,令人向往,令人陶醉,令人回味不已。

九、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板书设计:

首——朋友盛情邀请

颔——描写乡村美景

颈——畅饮款谈农事

尾——相约明年再来

骆素芬

【篇四】茅屋为秋风所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优秀教案(正式)

茅屋为秋风所破优秀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导入 导入】听一首悲苦的曲子,触摸一颗悲苦的心灵,品一首悲苦的古诗,走进一段悲苦的人生。弹指一挥间,往事越千年,浣花溪畔,一座茅屋里,一个颤抖的声音,在历史隧道的深处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就是杜甫,他少时便有“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他的诗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他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 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 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 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鲁迅曾经说过:“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今天让我们再次跟随杜甫的脚步走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受杜甫的精神世界。

【走进杜甫,缅怀故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其诗直接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人称“诗史”。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 家,应进士试,不第,困居长安十年,遂与现实接近,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盾,获得丰富 的创作题材。后任左拾遗,因故被贬。 759 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 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 壕吏》 《潼关吏》 《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以古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有《杜工部集》 。1982 年, “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杜甫 43 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 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 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公元 759 年岁末,杜甫一 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 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 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 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

《茅屋为秋风所破 》这首不朽的诗篇。

解题: “„„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写 风卷茅草,雨夜难眠等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

: 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是乐 府诗的一种体裁。

【走进茅屋,吟诵感悟】

1、听读品味:思考:你听出了什么?(提示:诗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听出了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深情诵读:朗读点拨:a 抑扬顿挫(语调高低、语气强弱、语速快慢) b 想像画面 c 揣摩感情(读出诗人的愁苦、潦倒、痛心、痛惜、痛苦,发自肺腑的祈盼,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3、跟随画面齐读

【深入茅屋,整体感知】抓情节,悟情感。自由朗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拟写四字小标题, 并体会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

(1)一、狂风屋破,茅草乱飞(焦灼苦痛)

(2)群童抱茅,倚杖自叹(愤懑无奈)

(3)三、屋漏衾裂,彻夜难眠。(忧思不绝)

(4)愿现广厦,大庇寒士。(忧国忧民) 小结: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诗从述说个人的痛苦,到让天下寒士都得到欢乐,推己及人,感情得到升华,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亲近茅屋,品读赏析】高声诵读、领会美点(好词、好句) 。

小组问题共享、说说妙处。 全班交流、共享互评。

第一节赏析:第一段: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段意:月的狂风放声怒吼,把三重茅草从我屋顶上卷走。草飞过江去,洒满岸头,高的挂在大树的树梢,低的飘转沉进水坳。

用比拟。 “怒号”状风势之猛; “卷” “三重”表受害的严重程度。 赏析

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 怒号 怒号: 大声吼叫。

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

“怒号”将秋风拟人化, 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分析: 成都平原的农历八月,本是秋高气爽的好节侯,却刮起了怒吼的狂风,这是突变。

3、 “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

三: 表多数。“三重”表受害的严重程度。

4、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

还有: “飞”——“洒”——“挂”——“飘 转”——“沉”等动词。细致描述茅草七零八落,不可收拾的惨状。风势猛烈而茅屋残破, 茅屋残破又为大雨屋漏的缘由。 这样写既让我们看到一幅风猛屋 破、情景凄惨的图景,体会到诗人当时面对惨景的心情,又为下文准备了条件。

5.飞过浣花溪的茅草,下落有三:

第一,高者挂长林稍”。“长林”,指较高的一些树木。茅草挂高树之巅,当然莫望收回了。

第二,“下者飘转沉塘坳。”“沉塘”,指水很深的池塘。“沉”字作“深”字讲,是形容词,不是动词,茅草是不能沉下去的。“坳’是洼下的意思。茅草下坠入深洼池塘,飘转水面,这也莫望收回了。

第三,坠落在洗盘郊野的茅草,似乎还有希望收回,可是“南村群童„„ 6请用一个字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急(不着一字,尽得风采 )

二、群童抱茅,倚杖自叹。

第二段: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段意:儿童欺我年老,好忍心啊,当着我的面作强盗。公然把茅草抱入竹林, 制止不住, 叫得我唇干舌燥, 回来扶着拐杖只好叹气。

赏析二节 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这时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分析: “南村”表示距离之近。 “欺”是一种戏谑方式,因为“我老无力”“忍能”把欺的程度作了具体细致的刻画。甫写此诗时只有 49 岁,为什么用一个“老” 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讨论明确: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1、群童为何抱茅?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 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四海困穷的社会现实。

2、 “盗贼”一词怎么理解?(抱)杜甫的激愤之词,不是生孩子们的气而是生社会的气,怨愤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分析: 建造这间茅屋对杜甫来说, 是建得太艰难, 显得太宝贵了, 所以才竭尽全力制止。“自叹息”表示戏谑之后的无可奈何。

3 “归来倚杖自叹息” 他叹息什么?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4、请用一个字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叹

三、屋漏衾裂,彻夜难眠。

第三节赏析:

第三节赏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不一会儿风止了,乌云如墨,天灰蒙蒙渐渐黑下来了。

赏析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 下雨茅屋为秋风所歌

2、分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的作用?

渲染出暗淡的氛围,烘托出诗人愁苦的心境。

3. 止、住。 分析: 顷刻间,再次面临双重威胁。狂风刚过,大雨又来,真是“屋漏偏遇连夜雨,(行船恰逢顶头风)”夜里,家家关门闭户。怎么办? 何处去? 哪里躲?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布被盖了多年,冰冷如铁,小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

4“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为何要将被子比喻为“铁”而不

是“冰”? “铁”既写出了天气寒冷,也写出了布被又破又旧且无法拆洗。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 而无被子破旧之意。

5.卧: 睡态恶劣。 分析: 布质被子,多年已“冷似铁” ,失去了保暖价值。因小孩“恶卧” ,蹬得大窟小眼,破烂不堪,由此可见诗人生活境遇的窘困。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断绝。

床头屋顶在漏雨没有干燥的地方,雨脚象麻线一般没有断绝。

分析: “无干处”指出造成的灾难。 “雨脚如麻”状写雨之大, “未断绝”看出雨通宵达 旦,持续久。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自从战乱以来就很少睡眠,湿糟糟地,长夜漫漫何时明!

4.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5.由: 到。 分析: 在国破家亡的灾难中,诗人忧国忧民,早已不能熟睡,何况此时此景呢? (更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广大人民生活的困境)为下文提问铺垫。

5、 “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 作者从眼前艰难窘的处境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和天下人民的流离失所,穷困潦倒;从风雨飘摇的茅屋想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 (从安史叛乱以来,辛苦贼中,流离秦陇,石壕村别老翁,同谷县挖黄独,种种生活经历„„)他盼雨停,盼天亮,他一声长叹:这深重的灾难呵,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

6、请用一个字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忧

四、愿现广厦,大庇寒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怎么才能得到高楼大厦千万间, 让天下的寒士们住下, 皆大欢喜, 风吹不动, 雨泼不进, 安如泰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什么时候眼前高耸地出现这些高楼大厦,我的茅屋破烂,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

赏析第四诗节 1、作者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他发出了怎样的呼喊? “安得”能换为“愿得”吗?

2、由此可见杜甫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忧国忧民

3、请用一个字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愿

4、名句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 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呜呼: 呵。突兀: 高耸。见: 通现,现出。足: 心足,心甘情愿。

分析: 诗人在自己经受生活上、 精神上痛苦处境中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广大人民所遭受 的风雨,强烈希望能尽力解决所有人的困难,这就是全诗的主旨。当然,在封建社会里诗人的愿望是不能实现的。也因为如此,作者进一步表示: 只要能解决或改善一下人民的生活问题,自己冻死、饿死也心满意足,就显示出诗

人思想境界之高、胸襟之宽和他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当然,诗人所想到的主要是“寒士” ,因此,不能与今天革命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 相提并论。 “安得”二字语气贯至“„„动安如山”为止,这种形似疑问实属慨叹的句式,往往放在结尾处,或抨击现实,或寄托理想,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提示:1,用词 2,气势 3,思想内容 4,境界 (仔细揣摩,说说你从中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参考赏析: “广厦” “千万间” “大庇” “天下” “欢颜” “安如山”等词掷地有声,意境开阔, 构成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的气势, 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 洋溢着救世济人的热情。 最后一句强烈的表现出诗人舍己为人、 至死不悔的决心, 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小结: 诗人的大声疾呼, 正是他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流露和克己为人的人道主义宽广胸襟的展示。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杜甫的这首诗之所以光焰万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突出了现实的残酷,一 方面也凸显出诗人“兼济天下”的情怀,那一颗热忱于百姓的赤子之心。诗人超人一等的博大胸襟, 将个人与社稷命运紧密相连的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正是这首诗最大的艺术价值所在。

拓展延伸:你还能根据这首诗的内容,完成下面组对联的下联吗? 上联:范希文处庙堂心系四海布衣。

下联:杜子美居茅屋胸怀天下寒士

相关链接,知识迁移:杜甫同主题的诗知多少?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我们还学过哪些饱含爱国之情的语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死去无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倾听杜甫,解读诗圣】名人名言:

1. 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 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前苏联〕别林斯基

【篇五】茅屋为秋风所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知识点检测

初三语文 《诗五首》学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知识点茅屋为秋风所歌

1、主旨: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2、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句诗的意思是: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让普天下贫寒的人们都

得到庇护,个个欢乐开怀;无论风雨如何吹打,房屋都安稳如山!三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

3、赏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句诗的意思是:唉,什么时候,我眼前能突然见到这样的房屋?到那时,即便惟独我的房子破漏,让我受冻甚至冻死,我也心甘情愿!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和崇高的理想。

★检测1、第①段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奈和伤感

2、怎样理解“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句话? 作者慨叹生活的困窘和无奈,只希望能早点天亮,反映了作者眼前生活的艰难。 3、你认为此诗之所以能震撼读者的心灵,除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外,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看法。这首诗之所以震撼人心,最重要的原因是诗人忘我的精神、博大的胸襟,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诗句,表现出作者在自己生活极度艰难的情景下,依然不忘忧国忧民,情真意切,感人至深。4、本诗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请你用现代观念,结合上文评价杜甫的思想。

5、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①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 ②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

【篇六】茅屋为秋风所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阅读答案附译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阅读答案附译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濛濛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像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阅读答案附译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阅读答案附译文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庇护天下贫寒的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思想内容】:本文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

1. 题目中的“___歌_”字代表了诗的体裁,诗中流露了作者___忧国忧民___的思想.

2.诗一开始就单刀直入地具体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情状,#from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

.gkstk.,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 end#既显示风力之大,又描绘出茅飞之状,更见诗人的焦急和痛苦之情。结尾诗人由自己的困苦推及“天下寒士”, 表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使天下人得到安乐,体现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 并渲染了特定的氛围、(气氛) ;二是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悲哀、悲凉、凄凉) 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的伟大胸襟蓄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阅读答案附译文文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阅读答案附译文出自/article/77418443.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4.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风雨肆虐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答:①“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肆虐。“飞”“渡”“洒”“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的境遇之惨蓄势。②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5.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作者通过个人遭遇的描写,推己及人,仍然表现出了关心人民、关心社会的济世情怀。

6.诗人杜甫在这首诗中忧思深广,推己及人,舍己为人,但他却对“公然抱茅入竹去”的南村群童说是“忍能对面为盗贼”,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茅草对诗人来说事关生计,群童抱茅,自会引起诗人的怨愤。说群童“对面为盗贼”,是激愤之词,并不是真心说他们是“盗贼”,所以“呼不得”之后,也不过是“自叹息”而已。

7. 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诗人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表达作者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夏”,都能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8.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阅读答案附译文阅读答案

答:诗人由自己的困难推及到“天下寒士”,表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而使天下寒士都得以安乐,表现了诗人关怀人民疾苦的宽广胸襟、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9.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例如:①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

②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所举例子要与诗中的“民本”思想密切相关)

【篇七】茅屋为秋风所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诗鉴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诗鉴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骄儿恶卧蹋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诗鉴赏

这首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是杜甫晚年的重要作品。

安史之乱以后,杜甫流离到四川成都,由于得到严武等人的资助,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到了一块荒地,盖了一座小茅草房居住下来,即“杜甫草堂”。

茅屋刚盖起来不久,就在这年的八月遭到一场暴风雨的洗劫,屋顶的茅草被刮走,屋内彻夜漏雨不止,诗人一家在寒冷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这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描写的景象。

全诗可分四大段。

第一段从开头至“下者飘转沈塘坳”。首句点题,开门见山地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情景。

“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开头两句,诗人就具体交待了时间和当时的情景,以简洁遒劲的笔触,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秋风的狂暴。“怒号”与“卷”字紧密相承,形象地描摹出高天长空呼啸而来的狂风的凶猛,倾刻间就把屋上的茅草席卷而去。

接着在下面三句中,具体铺叙茅草被狂风吹得满天遍野,四处飞扬的情景。这里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渲染风力之大,二是烘托出诗人眼望着自己苦心经营的草堂遭到破坏,而却无力挽救的焦急心情。

第二段自“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至“归来倚杖自叹息”,描写顽童抢草的情景和诗人无可奈何的叹息。

屋上的茅草,被风卷走,挂在树梢,跌落在塘坳,诗人本希望能拣回来一点以备修补房屋。但是从村上来了一群顽童,看主人年老力衰,就把撒落在地面上的茅草,一捆捆地抱走,主人呼喊他们也不听。“忍能”、“面对”、“公然”描摹出了顽童的无所顾忌、大摇大摆地调皮情态。“唇焦”、“口燥”、“呼不得”,将当时诗人焦急,费尽口舌的呵斥、劝阻都细致形象地记录下来。最后诗人只好回到家中,精疲力竭地靠在拐杖上叹息。“倚杖”与“老无力”紧紧相扣,

表现出了诗人的未老先衰,“自叹息”又使人深感诗人的孤寂、不幸。

诗人笔下的顽童固然可恶,并当面呼他们为“盗贼”, 但是诗人在思想感情上并没有把他们置于敌对的地位而加以认真地谴责,相反却将他们的顽皮、幼稚的神情表现得活泼可爱。

第三段从“俄顷风定云墨色”至“长夜沾湿何由彻”,描写风定屋漏雨来之夜,愁迫难眠的情景。茅屋为秋风所歌

这段头两句先描绘风息云浓,渐近黑夜,大雨袭临之势,交待了天气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俄顷”点明时间的短暂,“漠漠”、“昏黑”渲染出大雨前阴霾浓暗的气氛。三、四句接着从天气恶变写到破屋的情形:一床盖过多年的粗布被子,棉花已经干硬不能御寒,以致盖在身上“冷似铁”。被里子已经单薄得无筋力了,所以孩子在睡梦中一蹬就破。这种对布衾的细腻描绘,逼真地展现了诗人的困苦图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秋夜棉被本已“冷似铁”, 然又遭屋漏雨淋,床上几乎无干处,其景象就可想而知。因此诗人瞻前顾后,从眼前的一切回想到多年的颠沛流离生活,真是愁苦不堪,彻夜难眠,怎不希望天快亮啊!

第四段从“安得广厦千万间”至篇末,表达诗人的理想和愿望。

诗人在破屋湿床之上,彻夜难眠,由自己的苦难,想到天下广大穷苦人民的苦难,并且把自己的命运和广大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并从中升华出宁愿牺牲自己而能普济天下穷人的崇高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是多么富于浪漫而有气魄的想象;“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又是何等地激情奔泻!这几句豪言壮语正是诗人伟大理想与高尚品质的集中体现。茅屋为秋风所歌

这首诗,通俗流畅,广为流传,茅屋为秋风所破,从白天、傍晚、夜里、直到第二天早晨,所见所感可写的东西很多,但诗人精心选择了风卷屋茅、顽童抱茅、倚杖叹息、孩儿蹬被、屋湿无干处等场面和细节,进行具体形象地描绘,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当时所经受的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而这种痛苦正是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整个社会人民生活的缩影,从而使诗歌的主题思想更富有现实意义。

这首诗第一段以描写为主,二、三段以叙述为主,第四段以抒情为主。前三段写的是具体事物,因为紧扣主题,充满了感情,所以不使人感到板滞,最后一段的抒情,由于用了“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俱欢颜”等鲜明、生动的形象来表达,也就使抒情避免了抽象、空洞。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朴素、生动。不用典故,没有华丽的辞藻,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有感染力,同时诗的形式自由,挥洒自如。全诗以七言为主,间有九言句式。无论是长句或是短句;无论是快是慢;无论是高昂激烈或是沉郁顿挫,都是随着诗人感情的波澜而变化起伏,摇曳多姿,充分地表达了诗歌的主旨。

【篇八】茅屋为秋风所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公开课优秀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朗诵诗歌并理解诗歌的内容。

2、品析诗歌语言,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对古诗文语言初步的鉴赏能力。

3、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点:反复吟诵,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中 教学难点: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导入 (2')

背古诗《春望》导入课题,(PPT出示课题)

二、诗歌学法指导 (1')

问:学习古诗我们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1、析诗题 2、知作者 3、想画面(故事) 4、品语言 5、悟情感

三、分析诗题、简介作者

1、简介作者

2、解析诗题:(板书课题)

(1)“为”的读音,(2)“为-----所”被动句式(3)歌行体

歌行体,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

(4)从诗题看,这首诗写了什么事?你觉得作者会抒发什么感情?

四、初读,知内容。

过渡:带着这些猜测,让我们来读这首诗——

1、师范读,生画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把握重音和停顿

2、学生试读:(正音,纠正朗读中的问题)

思考:你读到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秋风破屋的不幸)

你能不能用几个词或短句概括诗人都遭遇了那些不幸吗?

例:秋风破茅屋

指导归纳:秋风破茅屋 群童抱茅去 丧乱长夜苦

五、默读,想画面。(配乐)

过渡:很好。那么大家能把刚才概括的内容描述出来吗?

在前三节中找出你喜欢的一节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然后描述出在你大脑里浮现的画面

例:略(PPT)

六、自读,品语言。

过渡:之所以能在我们的大脑里浮现出一个个画面,那是因为诗中那些生动传神的词,然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

1、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很精彩的字、词、句进行赏析。并在班内交流

2、对比阅读:

卷我屋上三重茅 吹我屋上三重茅

( “三”是虚数,“几”的意思,那你认为在这里究竟表示多还是少,为什么?) 布衾多年冷似铁 布衾多年冷似冰

七、品读,悟情感。(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过渡:这些词语,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所遭遇的不幸,那么,作者写这些不幸遭遇的目的是什么呢?让我们结合背景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1、了解背景:(这首诗那个词暗示了时代背景?)(PPT出示背景资料)

2、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为了发泄因秋风破屋的不幸而产生的不满吗?

3、换位思考:假如你有同样的处境:如5·12地震,地震家里房屋受损的举手!面对当时情景,你想到些什么?(——引导理解“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八、“杜甫很忙”之我见。

一度时期,人们很喜欢看穿越剧,也向往穿越。因此就有人想起了“诗圣”杜甫,现在的杜甫在忙什么呢,请看——“杜甫很忙”

(一分为二看问题:放松,调侃,对传统文化的捍卫。)

1、看漫画,说看法

2、填诗句:

九、小结

(记一记)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象火烧似的焦急。)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___韩愈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